登陆注册
10100200000005

第5章 效益缘自改革———临洮县电力局农网建设(改造)工作纪实

地处陇中洮河之滨、岳麓山下的甘肃临洮,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素有“文化县”盛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顺应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迎来了东风化春潮。临洮县电力局始终充分发挥党、政、工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全员职工的整体智慧和力量,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苦苦探求发展之路。从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着手,以大动作求大发展,以大发展求大效益的总体思路,成绩斐然。笔者认为,思路和决策是大发展的前提,人才和技术是大发展的基础,强化服务是大发展的主要手段,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工作是大发展的关键,抓好“两改”是提高效益的基石。临洮大地洮河河畔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明珠———临洮县电力局。

因为洮河的滋养,临洮县显得格外清秀美丽。在这清秀美丽的土地上,闪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给这里的近12万农民带来了光明。目前,临洮县已完成全省第一期农网建设(改造)投资6200万元,11个项目工程;完成全省第二期第一批工程投资3124万元,5个项目95%的工程;全省第二期第二批工程投资3196万元,已开工建设;完成一户一表工程57100户,全县近12万农民从农网改造中获益。

正是这组枯燥乏味的数字,勾画了临洮县电力局这些年走过的艰辛历程,也使我们看到了临洮县电力工作者洒下的滴滴汗水。正是临洮县电力局一班人超前思考、精诚团结,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电力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临洮县电力局更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大胆改革,超拓创新、加快发展,使电力事业驶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高速发展轨道。目前,县境内拥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63000千伏安;先后建成投运县局所属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容量29430千伏安;架设35千伏送电线路155.8公里;建成10千伏配电线路1038公里,安装配变1172台,容量73172千伏安;建成0.4千伏农村低压线路2945公里,各类用电设备达到78654千瓦。全县用电户发展到11.83万户,实现了乡乡通电,乡、村、户通电率分别为100%、97.5%和98%。

一、体制改革添活力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农电“两改一同价”的三大工作目标。同年10月15日,县电力局由地区电力局实行代管,1999年4月完成了体制改革。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临洮县情,制定出台了《临洮县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原农村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撤销合并。将县局所属原10个供电所与原有30个乡(镇)电管站进行撤销合并。根据电网结构和电网布局,因地制宜,以变电所10千伏供电线路为依据,重新划分为20个供电营业区域,组建了20个供电所,作为县局的内设机构,人、财、物统一纳入供电所管理。二是人员管理。新设立的供电所人员,从县局职工中派出,同时不足人员,按照国家《供电劳动定员标准》统一考核,统一招聘,择优录用,实行合同管理。三是财务管理。供电所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电费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额上缴县电力局,供电所的各项经费开支和农电工工资由局统一核算、划拨。对各供电所、变电站经费支出实行每月定额划拨,节余自留,超额自负。四是营销管理。各供电所营销管理方式,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各供电所全面实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抄表到户、发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两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一户一表工程。农电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目前我局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五是资产管理。对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采取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供电企业管理;对农村私人电力资产,以委托管理和经营的方式,委托县局进行管理。

经过这些改革,使农电管理体制和政企关系逐步上了规范化轨道,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为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网改造壮筋骨

深入临洮农村,一片片绿意葱茏的田野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电线杆,仿佛是一组组音符正在奏响这片富饶土地的美好乐章。

毫无疑问,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两改一同价”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电价,改造投资环境,提高供电质量,拉动地方经济的“民心工程”。是开拓电力市场的一项重大举措。1998年以前,临洮农村电网问题多多,老化劣质线路、卡脖子线路、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农户的正常用电,农村电网线损率高达30%,打个形象的比方,比如运送100斤货物,因为路不好走,送到目的地只剩下70斤了。这样高的线损率不仅给电力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线损和其他原因,全县农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在一元以上,致使许多农户因电价高而不敢用电。现在,通过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不仅用电安全了,而且电费也降低了。

在这次农村电网与改造中,临洮县电力局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为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争取到资金12520万元,使农网改造有了资金保障。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责任;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调动整体力量;三是合理制订方案,多方争取资金;四是改革施工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五是加强质量管理,严格配套措施;六是加强物资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七是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农网改造进展顺利;同时,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把农网建设改造的各项方针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

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管理,临洮县电力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本着工效挂钩的原则,施工采用承包制,逐步形成了高付出、高贡献、高回报的激励机制:严格实行“五制”,从工程立项到竣工验收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措施层层把关;局里筛选精兵,组建了12 个施工队,配备了“五大员”,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严把工程的每道工序。各施工队严格按照“654321”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即“突出六个坚定不移,实现五个杜绝,保证四个体系,狠抓三大措施,牢固树立两个思想,始终贯彻一个原则”,稳中求进,快中求益,使农网改造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为确保农网改造过程中国家财产物尽其用,临洮县电力局加强物资管理,指定专库专入,实行一条龙服务,严把材料关口,对拆除的废旧物资按“谁拆除、谁回收、谁负责”的原则造册登记,统一回收,统一管理;资金专款专用,并严格执行200元收费标准,杜绝了“三乱”现象。建立健全工程档案资料,坚持工程档案不全不予验收,确保了资料的系统和完善。

三、同网同价聚民心

2002年,临洮县被确定为全省“同网同价”试点县。为此,临洮县始终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原来由村社自管的配电台区全部接管到乡镇供电所管理,统一执行省物价局核定的分类综合电价,使居民照明电价由原来的平均0.71元降低到现在的0.60元。仅此一项,一年减轻农民负担120万元。今年,县电力局又调整居民照明用电,从元月1日起全部执行同价电价0.47元,是农网改造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经过电网改造的村社,电价降低了,农村居民因电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电视不能正常收看、电灯不亮、电动机不能启动、早晚高峰限电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经测试,网改后的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偏差值在±7%以内,低压在7%至-10%,变电站10千伏侧功率因数达到0.85以上。农村用电量由网改前的每年 2850 万千瓦时增长到网改后的每年 3204 万千瓦时,增长率为12.4%,超过了历年自然增长率。

通过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县各部门协调配合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程已经全部结束,第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随着农网改造的成功,农村的用电水平和供电质量均得到极大的提高,全县用电指标变化明显,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职工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明显改善,“电老虎”的形象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效益缘自改革来

成绩来自汗水。经过农村“两改一同价”的实施,临洮县电力行业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创新纪录,固定资产总值由1997 年的1697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3226.41万元,产值由1997年的2021.14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4515.8万元,供电量由1997年的8010万千瓦时上升到2002年的13698.8万千瓦时,1997年至2002年累计上缴税金1488.66万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该局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地县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全国第一批农村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先进县”、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先进集体、地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效益缘自改革。异军突起的临洮县电力局今年被省公司列为创建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来自汗水的成绩并没满足,该局正以超前的工作思路、高昂的政治热情、全新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实施科技兴电战略,以建设一流的电网,实施一流的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锤炼一流的队伍,实现一流的安全,创造一流的效益为企业奋斗目标追求着;正以激流勇进立潮头、求真务实创一流的龙马精神,奉献在朴实的征途上……

注:

① 2003年4月21日发表于《甘肃经济日报》专刊。

② 2003年4月26日发表于《甘肃电业》第四期(农电管理专刊)。

同类推荐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今如是——山水不相逢

    今如是——山水不相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日子,大抵是不会有了。我是童澈,童话的童,清澈的澈。时光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滔滔不绝,一去也不回头。生命里的很多人,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都说相濡以沫,都说相忘于江湖,其实到头来,该忘的不该忘的,通通都败给了时光。说好的不离不弃,说好的刻骨铭心,说好的,明明说好的,最后全部都消逝不见。不是不见了,是不再相见。咫尺天涯,山水不相逢。是不愿了。还是不爱了?或者,不恨了。
  • 浮沉如梦

    浮沉如梦

    剪不断,理还乱,他是弟弟,还是名义上的侄儿,她该如何选择?世俗的眼光,如何看待这个骄傲的公主?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 狼王的顽劣妻:三思而后娶

    狼王的顽劣妻:三思而后娶

    贪财顽劣妻与呆‘纯’大灰狼,是聪明绝世抱得美人归的狼王,还是屡试屡败的灰太狼,面对这个天天悬挂心上的没心肝女人,狼王表示……忍无可忍!“嫁给我!我可以让你幸福。”“不嫁……”“嫁给我,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不嫁……”捏紧拳头,皱了皱眉“我有万贯家财。”“……”“跟着我天天有肉吃。”“老爷子,快!准备嫁衣,老子要嫁给他!”看着一脸迫不及待的女人,狼王表示很欣慰。。果然……自己不如钱和肉(ノ=Д=)ノ┻━┻
  • 微表情洞察人心

    微表情洞察人心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际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快速地学会如何读心,如何识人,如何用眼睛洞察一切可以 观察的事物,读懂他人内心深处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和剖析,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 乱世三生

    乱世三生

    乱世可战!红尘可杀!三生可逆!万世轮回百万年,三生红尘乱世间。手掌红尘,脚踏三生,俯瞰茫茫乱世!以我红尘踏乱世,转尽三生战轮回。寰宇天地笑情缘,终灭圣皇夺造化。
  • 兰思思都市爱情合集

    兰思思都市爱情合集

    知名言情女作家兰思思给你娓娓道来一个个发生在繁华都市的纯爱故事。
  • 世界黑道之皇

    世界黑道之皇

    当今世界,黑道猖獗,看男主如何成为世界黑道之皇,患得患失的生活中,几经生死,改写江湖秩序,成就自己。
  • 玲珑心之凤临九天

    玲珑心之凤临九天

    前一世,他说他只要她的心,却活生生挖出她的心丢弃一边。这一世,他横亘在她面前,眼里痛意尽显,“他是谁?”她牵起身边风华绝代的男子,笑得纯良无害,“这位公子,你挡道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在我国航空公司创业史上,没有一家航空企业可以与四川航空公司的辛酸史相比。一个靠租来的猪圈起家的航空企业,为了实现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磨难,创造了一代人与旧思想、旧体制的斗争史,战胜自我的牺牲史。川航的创业史必将诱发传媒和读者去思考、去品味、去学习、去推崇。
  • 最初时光默然

    最初时光默然

    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