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1500000015

第15章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6)

首先,凡战略都事关全局,是针对着主要矛盾制定的。如果主要矛盾没有改变,那么,战略就不应该改变。如果硬要改变,必然导致全局的失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能改变。有人提出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以应对次要矛盾的战略来代替解决主要矛盾的战略,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目前“战略”一词用得比较广泛。但战略也是有层次的,不能笼统地不分主次地放在一起讨论。尽管人们也把某些措施称作战略,但相对于全局而言仍不过是战术性的。比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相对于全国总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言,都是从属性的;各省市也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但这些战略必须服从于全国的发展战略;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同样这些战略也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不能本末倒置。我们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相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一种手段,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手段的完善不能看作是战略的改变。

其次,就目前而言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理。与时俱进是指人们的认识应该随着变化了的实际而变化,否则,认识落后于实际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当全局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局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事物还处在量变阶段,还没有达到质变阶段时,以解决局部矛盾的方法去改变解决全局矛盾的战略,这显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以偏盖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这里不再重复。

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从侧面充分证明了全面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都是对前者的完善,而决不是替代。有人之所以要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因为割裂了其中的关系,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貌似与时俱进,实则是缺乏统帅全局的辨证思维。某种战略的正确与否,不在于是某个人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是否有效地针对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在于是邓小平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准确地针对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战略正在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

再次,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说明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突破旧唯物主义的地方正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形式,而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遵循着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战争结束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列宁把坚持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斯大林尽管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总的来说也是把经济建设当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对待,并且领导苏联人民把苏联建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只是方法不完全对头,才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正是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邓小平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对于上述的理论和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没有必要再罗列和证明。可以讲,主张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人,对于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很可能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背得很熟、记得很清,但是,一到分析现实问题时,就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放在了一边。这说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邓小平讲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有针对性的。

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能动摇。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来改变它,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改变了这个战略,就将有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害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发展中心论就是讲发展的重点问题

总揽发展全局,必须抓住发展重点。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强调的都是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国际国内一切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全局,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丢掉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丢掉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这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至少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历史阶段上,主要矛盾始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不能改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点,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收入分配中矛盾较多,处理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加大,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统筹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相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四)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大。我们要着眼有利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看待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问题。GDP是世界通用的、反映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GDP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其缺陷主要是不容易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和效益,不容易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准确地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因此,我们不能把GDP等同于经济发展,更不能将GDP等同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GDP,不能把GDP作为衡量发展和考核干部政绩的惟一标准。我们在使用GDP考核指标时。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指标。比如,社会成本指标,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的代价指标,以及技术进步指标等等。

四、发展整体论

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社会作为整体向前发展,因此,指导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发展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还有围绕中心的东西,否则中心也就不成其为中心了。邓小平明确地说:“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打一”。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就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一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系统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我们要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作整体把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一)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根基,把“自然一社会一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然一社会一人”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也体现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整体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在当代中国,能否树立社会整体发展的观念,坚持走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业已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资本、商品为核心的异化社会,为了扬弃这样一个“物性膨胀”的单向度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实现整体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思想源于对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把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由于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人类社会应该走整体发展的道路。

同类推荐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思想、感情的表达是指要作为著作物被认可,必须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表达。因此,仅仅是一些数据或者历史事件的记载(如神州六号的发射新闻纪录,餐厅菜单等),不能说是思想或者感情的表达,因此不属于著作物。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幸白鹿观应制

    幸白鹿观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身归何处之玉容

    身归何处之玉容

    这世上的事究竟谁是谁的因,谁又是谁的果?候爷楚风:你既已做了八年的楚灵儿,像以前一样守在我的身边不好么?赵玄:我若是能活着回去,一定先娶了你。温如玉:傻丫头,我以前说的都是骗你的,还不松手?林玉容:我被仇恨蒙住了眼睛,双手染满了血腥,关山踏尽历过千辛才发现我最想要的不过是有家人的温暖和一生一世的安宁与平静。而如今你还活,我也活着,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重要的?
  • 盗宝王

    盗宝王

    一个嗜血的男人,一个神秘的盗宝王者,黑暗的世界,强者的舞台,且看他如何巧妙的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化解致命的危机,盗取价值连城的至宝,得到强于一切的力量!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八荒弑天诀

    八荒弑天诀

    这里,是强者为尊的世界!没有科技,一名少年独自扛起灭族大仇!血脉之力,强大无比!夺阴阳,窃造化!震苍穹,破轮回!
  • 我的青涩校园记

    我的青涩校园记

    青春的美好,年华的黯淡,憧憬的未来,甜蜜的纯爱,分分合合,难以割舍,吵吵闹闹,和颜欢笑。。校园中的甜美爱情,生活中的青涩苦味,成长中的不灭回忆,这些都是在若干年以后值得去品尝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 不能爱的简单爱

    不能爱的简单爱

    初入九月,尽管天气还停留在夏日的感觉,但是应该凋谢的植物开始了枯叶的前奏,有些树叶很明显的出现黑点,就像即将老去的人,开始驼背。人们都说金秋,原因是在这个季节就是收获季节。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收获季,尤其是刚刚考上自己梦寐以求学校的高中学生。对于已在校的学生来说这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对于初来乍到的学生自然是新的生活开始了。徐橙橙,高三级一班的女生。她在这个学校已经呆了两年之久了,所有的事物她都再熟悉不过了,包括距国旗台三十米的那棵老槐树。看起来那棵老槐树的年岁,要比徐橙橙的年岁大上不知多少年,大到身上竟然裂开了一道伤口,看起来是那么的扎眼。
  • 调香大帝

    调香大帝

    只因获得一颗神秘珠玉,范易背负艰巨使命,踏玄天翼蝶,执智慧之剑,奋斗不息。驯服万尊神兽,凝聚数不清的财富!医治天下奇症,又让无数女子心神失守!虽如此年轻,却以妖孽般的成长速度,成就一代大帝!
  • 星凌

    星凌

    天灵大陆,阶梯六域,一域一登天,一步一逆天。少年凌天,机缘巧合,重生于天灵大陆,修无上神功,战群雄,斗天地,一步步走向巅峰。漫天星辰尽为吾身,漫天星光尽为吾魂,星空不毁我亦不灭。战吧!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