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1500000035

第35章 科学发展观中的八大关系(3)

二是要坚持为民树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和分水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政绩是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中干出来的,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政绩。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政绩。

三是要坚持用全面、发展、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作为评判政绩的最终标准。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把创造政绩作为一个过程,充分认识到现在的政绩是以往政绩的发展和日后政绩的基础;充分认识到政绩是在发展中创造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的业绩,推动事业向前发展;充分认识到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和“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的做法,不是政绩,而是败绩。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说到底,我们创造的各项政绩,一定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四是要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要干出真正的政绩,必须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国情、省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摸清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那些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标新立异、急功近利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与正确的政绩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对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同志,对那些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潜在政绩,要格外看重,格外留意。要通过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的评价标准、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政绩导向。

三、科学发展观与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全党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一定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一)科学发展观蕴含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系指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对一般执政党而言,没有明晰、确定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只能是盲目的、随意的,其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将难以提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先进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将会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偏离时代前进的方向,最终损害执政能力,危及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科学发展观尽管不是专门针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提出的,但它蕴含了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的执政理念。

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其他政党执政的根本区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蕴含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执政的最基本规律。

二是执政兴国的理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共产党执政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只有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发展观就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而提出来的。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全面的发展。事实上,要在今后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也必须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兴国之策、强国之路,蕴含了执政兴国的理念。

三是执政忧国的理念。“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一个身负重任的政党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居安思危,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科学发展观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上述制约和困扰我们发展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蕴含了执政忧国的理念,是忧国忧民的思想结晶。

四是科学执政的理念。科学发展观实质上要求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发展的实践,本身蕴含科学执政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所蕴含执政的理念,为提高执政能力准备了思想条件,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科学发展观关系执政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直接关系执政基础,对于执政能力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关系执政的群众基础。共产党执政及执政地位的巩固,要以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为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水可载舟,水可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共产党的执政是难以为继的,其执政地位也是无法巩固的。而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和支持,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为前提。利益历来是人们价值取向的杠杆,是决定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执政态度的重要尺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可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受益的还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将惠及全体人民。如此,自然有助于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维持和巩固。

第二,科学发展观关系执政的物质基础。任何政党,其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依托和支撑。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但发展的重点仍然是经济,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中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需求。事实上,发展的无中心论和多中心论都是片面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满足便失去了基础。因此,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样,便能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科学发展观关系执政的文化基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对于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以先进文化为基础、为指导,共产党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同和党内的统一,才有执政地位的巩固;以先进文化为底蕴,才有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全面、协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容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思维更加辩证,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科学发展观代表的就是一种先进文化,昭示的是一种先进文化的魅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之一。

因此,科学发展观关系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能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定位执政能力建设

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执政理念,关系执政基础,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对于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一,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上,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收益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为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定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方向,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真正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实上,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都是促进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而提出的。

第二,适应发展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实践,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党把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作为执政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的能力;要求党在执政施政的过程中富有人文精神,充满人文关怀,具有代表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发展,要求党的执政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而能总揽全局,同时具有推动先进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能力。协调发展,要求党具有化解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能互补、互促、互利、和谐有序地发展。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党具有科学决策能力,通过依法执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见,为适应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加强多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三,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全面展开,协调推进,实现执政能力结构的优化和均衡。执政能力建设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孤立地谈执政能力建设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而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涉及执政理念,关乎执政基础,与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都有密切关系。要使执政能力建设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更新、执政基础的夯实、执政方略的转变、执政体制的改革、执政方式的调整、执政资源的开发等,必须同时进行。如此,才能保证执政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又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的进步,又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实践,则关系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基础的维系。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南。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在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工夫

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两项互相联系的重要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推进这两大建设的互相联系的两项基本保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坚持和实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工夫。

第一,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对科学发展观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越强。要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基本要求、实践基础和重大意义,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同类推荐
  •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轻松自然,真诚友善,因为德国有着将权力装进笼子的民主体制,国民不但享受着免费的医疗、教育,还拥有十分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更让人意外的是,因为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当农民反倒成了德国的“抢手货”。作为民生福利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小校长大责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小校长大责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随笔集出版之后,反响良好。幸甚于自己散记的文字得到大家认可之余,不觉心有所动,萌发了将几年来的办学体会和教育心得结集的念头。一则与教育界同事分享切磋,二则也是对自己办学的阶段性自省和梳理。因了本书的定位更加侧重于思想性和系统性,故而动笔之前,难免惴惴然斟酌良久。其意固然是不敢与周永新、刘彭芝等前辈的专业深度和博闻广识比肩,更重要的,还是对“幸福教育”的提法如何更加精准和科学而不停推敲。
热门推荐
  • 主宰神皇

    主宰神皇

    林峰身具古老姓氏的血脉,具有上天所赐的恩德。在这群英璀璨,诸雄并起的大世中是否能一路踏着诸雄尸骨,登上至尊神皇位,君临九州?大教传人,隐世家族,古老圣地,!若想拦路,那好吧!唯有杀!!!练身,练心,练神,唯有心有无敌至尊念者,方能成就神皇!
  • 金牌拽妃

    金牌拽妃

    敢折磨她,还杀她朋友?以为她还是那个懦弱千金小姐?活腻歪了是吧?看她怎么收拾他们。黑道女王一朝穿越,惊才艳绝,光芒独揽。慢着,这个妖孽王爷要干什么?娶她?对她动手动脚?王八蛋,竟然趁着她虚弱的时候对她乱来!不准脱我衣服,不准碰我,不然我就要你好看!声音这么大干嘛?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和本王要圆房吗?承欢之夜,他温柔索取,她抗议无效。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她一边编织大网将伤害过她的人狠狠收拾,一边和妖孽王爷唇枪舌战斗志斗勇。
  • 热血大秦

    热血大秦

    现代特种兵秦风穿越到了乱世争霸的秦国,并且鬼使神差的救了秦王嬴政,成了秦国的大功臣!什么,立了大功,还要加官进爵?不不不,秦风光棍的拒绝,做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根本不适合他这个懒人,他只想利用现代人的才能做做生意,顺便娶他个三妻四妾暖暖床,白天赚钱赚到手抽筋,晚上睡觉睡到自然醒。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乱世,站在风口浪尖的他注定是难以置身事外的!既然如此,便血流千万里,仗马统山河!以我大秦之名,杀他个五洲震荡。一切精彩尽在《热血大秦》,本书原名,铁血柔秦
  • 龙凤宝贝偷偷藏

    龙凤宝贝偷偷藏

    她奋力抵抗,他冷眼一冽:“你放心,我不会再让你生孩子,就是怀上了也给我拿掉。”于是,他亲手毁掉了他们的骨肉。可当两个粉雕玉琢的娃娃一人抱着正在举办婚礼的男人的一条腿,天真烂漫叫爸爸。男人看着自己的缩小女版,和她的缩小男版,心里一动,抱起他们,眼里满是柔情:“你们妈咪人呢?”正在上班某女只觉得后背一凉,突然打了喷嚏,揉了揉鼻子,天凉了,明天得给那两个小坏蛋多穿一点衣服了。
  • 上古世纪神

    上古世纪神

    两千年前,原大陆,十二位来自不同种族的年轻人,为了探寻世界的起源组成了一支远程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封印诸神力量的禁地——神之庭院。守护与征服的欲望令昔日的挚友反目成仇,神与英雄之战一触即发,得到破坏神之力的吉恩意图摧毁整个世界,原大陆危在旦夕。为了拯救苍生诺伊女神以冥界为桥梁,开启了通向新大陆的冥界之门。时空穿梭,诺伊女神机缘巧合之下,残破灵魂和撸管屌丝辰战融合,也把辰战带到了新大陆。一段热血沸腾的冒险,一段征服的旅程,看辰战如何称霸原大陆,再创巅峰神话。
  • 染指天下

    染指天下

    自古江山,帝王振臂而万军破云,回头顾曲天下英雄复更名,遗恨随风走,乱世乾坤染指天下,别颤抖,听岁月折断了不朽。
  •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都曾从励志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激发无限潜能:拿破仑从一则小故事中找到了矮个子的自信,终于成就了创世伟业;帕瓦罗带通过一则椅子的故事走出迷茫,成为世人瞩目的男高音歌唱家;一根树枝的故事,启动了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辉煌事业。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方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为你指引前进的道路。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积极的精神和上进的力量,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产生高远的志向,孕育奋发的力量,在确定理想后努力去拼搏,在遇到挫折时积极去面对。
  • 妈咪的总裁前夫

    妈咪的总裁前夫

    昨夜她失恋去酒吧喝酒,她酒后乱性乱拉了一个男人去开房,那晚之后,他要她当他三个月的免费情人,呜呜,她怎么那么倒霉……
  • 征服人心的切入点

    征服人心的切入点

    本书为人间交往方面的通俗读物。书中从多方面介绍了征服人心的方法,既用语言征服人心,用劝说征服人心,用宽容征服人心,用理智征服人心,用原则征服人心等。
  • 穿越之幸福农家女

    穿越之幸福农家女

    李夕穿越了,穿越了要怎么办?当然要像小说里女主那样,上能带领全家致富,下能恶斗极品亲戚。等等,亲人们,你们这是要闹哪般呢?老爹:“极品亲戚,当然我来斗。”大哥、二哥:“全家致富,当然是我们来弄。”李夕:“那我干什么呀?”老娘:“找个好婆家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