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功的将领们听了刘邦的话,才明白自己的功劳与猎狗是差不多的,就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然后,刘邦依据各位功臣的功劳大小,依次给予了相应的奖赏。
“论功行赏”也作“论功封赏”或“论功行封”。
买椟还珠
把装珠宝的木匣买走,而把贵重的珠宝还给卖者。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椟:木匣。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常常往来于楚国和郑国之间作生意。
有一次,他又准备带一批珠宝到郑国去卖,为了吸引顾客,他想了一个招揽顾客的办法。
首先,他选了一些上等的兰木,做成许多式样十分新颖的木匣,然后在匣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羽毛,同时还用名贵的香料把匣子熏得香喷喷的。他想,把珠宝放在这样的匣子里,郑国人一定会抢着买,他就可以好好的做一笔生意了。
于是,这个珠宝商做好了准备,就满怀希望动身到郑国去了。到了郑国以后,他选了一条最热闹的街市来展示他的珠宝。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马上有许多人围拢来欣赏、观看。珠宝商看到客人这么拥挤,心中暗暗高兴,以为可以大赚一笔钱了。
可是他仔细一听顾客的对话,不由紧张起来。原来顾客们欣赏的是匣子的样式以及装饰的美丽,而对匣中的珠宝却毫不在意。
为了让珠子引起人们的注意,珠宝商放开声音推销珠宝,但人们充耳不闻,仍是只关心装珠宝的匣子,有的人花高价钱买走了匣子,而留下了珠宝。
如嚼鸡肋
像吃鸡的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乏味。
此典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杨修是魏武帝曹操手下的主簿,聪明过人,无人能比。一次,曹操出兵汉中的时候,本来是企图进攻刘备,可是进入汉中后,估计形势,却又发觉很多不利,进也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面子不好看。正在犹豫,恰巧厨子送进一盘炖鸡来,他就一边吃,一边继续盘算。这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
杨修知道了,便叫勤务兵给他收拾行装。别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把汉中当作鸡肋,他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什么味道(如嚼鸡肋),所以要回去了。”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还朝。
好善嫉恶
好:崇尚。嫉:痛恨。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此典出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晟传》。
唐代中期唐将李晟带领大军收复被叛军占领的长安。进驻长安时,由于怕引起混乱,他严肃军纪,告戒手下士兵,五日之内不准与家长联系,也不得扰乱百姓,否则严惩不怠。
当时西域的吐蕃民族很想侵犯中原,但因为李晟的顽强抵抗,总也不能得逞。吐蕃的宰相结赞知道要想进攻中原,必先除掉李晟,他就使了个计谋,亲自率领大兵侵入陇州和凤翔,只是示威似地转了一圈,并到处放风说:“李晟召我们来,怎么不用酒肉犒劳我们呀?”李晟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就派兵伏击吐蕃军,吐蕃军大败。结赞忙派人向唐德宗求和。
李晟听说吐蓄使者已赴京求和,急忙赶回京城,向德宗上奏道:“戎狄之人不讲信用,不能和他们讲和。”可是德宗因连年征战,已厌恶打仗。他怀疑李晟是为了邀功而与吐蕃打仗、制造事端的,就不听李晟建议,而且把李晟的兵权也给罢免了。
有人对李晟说:“您劳苦功高,却被罢了兵权。自主以来,功高者都没有好下场。您何不早为自己的退路作点准备呢?”
李晟很反感这些话,要自己与他人结为朋党,同流合污,万万不可。人们赞其为“天性好善嫉恶,尤其厌恶结党营私者”。
阮囊羞涩
形容口袋里空空的,一个钱也没有,或仅有极少的钱。
此典出自明·俞安期《类函》。
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孚是他的儿子。阮孚像他父亲一样放荡高傲,藐视权贵,他不治家产,相当穷困,也安于穷困。晋元帝曾先后任命他为安东参军、丞相从事中郎等官职,他根本不理公务,天天喝酒游玩,头发很乱,衣服也不整洁,说话行动都很散漫、随便。在他名义上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的时候,曾把金貂(官帽上的珍贵饰物)换酒喝了。
有一次,阮孚游览会稽,他带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囊,有人问他囊中装着什么,他随口答道:“这是我的钱袋,可是空着。
‘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
尽锐出战
尽:全部。锐:精锐。形容把所有精锐都使唤出来作战。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此典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载记·苻生》。
苻生是东晋时期北方前秦国有名的暴君,他心毒手辣,翻脸无情,由于他是独眼,所以当有人触及他的忌讳时,他便无情地杀害他们,连他的妻子梁氏、大傅、车骑等都死于他手。
满朝的大臣们看到苻生都心惊肉跳,不知什么时候会被他诛杀。有的大臣说他好话,他说是献媚取宠,结果被杀;有的大臣说他不理朝政,他说是诽谤,结果也是被杀掉。死在苻生手下的忠臣、大将、百姓不计其数。
当时有一位将军姚襄,不堪忍受苻生的淫威,聚兵反叛前秦国。苻生派苻黄眉、苻坚和邓羌率军征讨。姚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给苻黄眉出主意说:“姚襄刚强好怒,我们包围他的营垒,击鼓催战,他定会出来迎敌。”苻黄眉依计而行,姚襄果然气得大叫,尽锐出战。邓羌佯败,把姚襄引到三原地方,这时苻黄眉和苻坚包抄过来,打败了姚襄。
苻生不但没有因苻黄眉有功而奖赏于他,相反在众人面前给他难堪。苻黄眉盛怒之下,准备杀掉苻生,但反被苻坚知晓,将苻黄眉杀死。苻生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被苻坚所杀,终年23岁,只做了仅仅四年的皇帝。
投袂而起
一挥袖子站立起来。形容决心奋起。
此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
楚穆王在公元前617年,联合郑、陈、蔡三国进攻宋国,宋昭公臣服。楚穆公去孟诸泽打猎游玩,他的臣子申舟因为宋昭公迟到且未点燃起事先说好的火炬而责打为宋昭公驾车的官员,使宋昭公君臣颜面无光。
三年后楚穆王死去,儿子即位,史称楚庄王。一次,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途中要经过宋国,按惯例应向宋国借道。
但楚庄王根本瞧不起宋国,命申舟不必借道就通过宋国。申舟因当年曾经侮辱过宋国君臣,怕他们乘机杀了自己。但楚庄王还是坚持申舟只管前往,说如有不测,他立即出兵讨伐宋国。
申舟进入宋国后不久,就被发现形踪并扣留下来,终于被杀。楚庄王勃然大怒,立即投袂而起,剑也未佩上,就快步出宫,到军营命令将士征伐宋国。但由于宋国军民竭力抵抗,楚庄王无法取胜,只好撤兵返国。
投膏止火
膏:指油。以油去灭火,结果火越烧越旺。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
此典出自宋·欧阳修《五代史记·安重诲传》。
安重诲是五代后唐时权力很大的大臣,后唐有一个附属国称为吴越,国王钱镠。有一次,安重诲派自己宠信的官吏韩玫和乌昭遇到吴越。韩玫骄横傲慢,仗势欺人,出使以后韩攻多次凌辱乌昭遇。出使回来以后又诬陷乌昭遇,致使乌昭遇冤死,钱镠脱离后唐。
潞王李从珂是明宗的养子,受明宗宠爱。安重诲认为潞王以后必然是国家的祸患,必须暗中设法除掉他,于是假传圣旨给杨彦温,图谋对付潞王。明宗得知后,派人引诱活捉杨彦温并加以审问,安重诲怕事情败露,抢先杀死杨彦温以灭口。
孟知祥和董璋镇守四川,二人都怀有异心,安重诲就派心腹将士戍守,牵制他们的力量,以防紧急情况。孟知祥和董璋明白这是对付自己的,便先下手为强,起兵反叛。后人评论说:安重诲以天下为己任,力图对国家有所作为,但他轻信韩玫,绝断了钱镠的称臣之路;置杨彦温于死地,而不能除去潞王李从珂这一隐患;孟知祥、董璋叛乱,结果导致了四方骚动,这如同投膏止火,反而加速了火势,导致祸乱的发生。
声色俱厉
形容发怒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此典出自唐·赵磷《因话录·卷一·宫部》。
唐德宗时,翰林学士韦绶忠于职守,成为德宗非常信赖的大臣。翰林学士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秘书官,经常住宿内廷,奉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等的文告,有“内相”之称。韦绶担任这个职务后因忙于公务,时常个把月不能回家一次,自然也无法照顾老母。
韦绶因自己不能对老母克尽孝道,因此内心感到非常内疚,几次向德宗提出辞呈。但是,德宗离不开他,一直没有批准。直到他一直干了八年,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出现头晕眼花白症状时,德宗才同意他辞去职务,回家休养。
韦绶的儿子韦温,是个非常聪明上进的孩子。他十一岁就考试合格,被补授咸阳尉,后来他升迁到监察御史。他很孝顺长辈,父亲因病辞官回家后,他也跟着辞职回家,一心服侍父亲,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
韦绶临终前,谆谆告诫韦温说:“内廷系是非之地,你千万不能当翰林学士。一不小心,就会遭致杀身之祸。”
韦温含泪表示,一定牢记遗训。韦绶去世后,韦温担任过许多官职,当时文宗皇帝执政,他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韦温为翰林学士。
韦温铭记父亲遗训,几次恳切地向文宗辞去这个官职。文宗不理解,韦温为什么如此固执地辞让这个别人求之不得的官职。经过再三询问,韦温才表示,他不能违背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后来,文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想重用韦温,他每次都坚决回绝,难道没有他就不行了吗?”
文宗说这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在旁的一位大臣见他这样发怒,怕对韦温不利,便劝谏道:“陛下,韦温虽然如此固执,但他是遵承父亲遗命,也是一片孝心,请陛下成全他。”
文宗不以为然地说:“韦绶不让其子当翰林学士,这种遗命是乱命,怎么能成全呢?”
那位大臣再次解释说:“韦温连父亲的乱命也能遵承,这说明他的孝心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文宗看韦温如此坚决,就不在为难他,重新任命他人。
巫山云雨
原指古代神话里巫山神女兴云降雨之事。后比喻男女爱情。
此典出自战国·宋玉《高唐赋》。
楚怀王心情沉闷,茶饭不思。有一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楚怀王一时来了兴致,他叫身边的侍臣备好车驾,说要出门看看风景。
四匹白马拉着一辆彩车在绿草如荫的小道上奔跑。怀王看着车窗外向后飞驰而去的山水田野美景,连日来的抑郁心情渐渐消逝了。马车转过山脚,眼前顿时出现浩淼的云梦泽,怀王高兴极了,弃车乘船,往湖心而去。
云梦泽非常幽静,到了湖心,怀王登上了建在那儿的高唐观。他环顾四周,心旷神怡,不禁把酒临风独酌独饮起来。几杯下肚后,他感到一阵倦意,便和衣在床榻上睡了。
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美丽的女子从走廊外飘了进来,深情地看着他,流露出无限的倾慕之情。过了会儿,只听得女子深情地说:“我是巫山的神女,听说大王游赏高唐观,特意来这里相见,献上我真诚的爱。”两人执手相看,深情意浓。分别时,神女说:“我住在巫山南面险峻的丘冈上,早晨,我是飘在天边的云彩;晚上,我是洒在行道上的清雨(巫山云雨),朝朝暮暮,您都能在阳台山下见到我。大王,愿我们常能相聚。”话音刚落,怀王一晃身就醒了过来,梦中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第二天早晨,怀王一起床就跑到阳台山下。抬眼望去,葱郁的山峰绕着一段彩云,一会儿耸然直上,一会儿飘如中带,恍惚不定,千变万化,怀王痴痴地看了会儿,回去后便命人在那儿建造女神祠,女神祠处的云就叫朝云。
克勤克俭
既能勤劳持家,又能节约。克:能。
此典出自春秋·孔丘《尚书·大禹谟》。
古时候,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每年都发生水灾。人们害怕水患,都从内心里希望加以治理。
尧帝时,鲧受尧的委派负责治水,九年没有明显效果。
舜帝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当时虽然他刚刚结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认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败的教训,废弃了过去一贯采取的堵塞方针,采用了疏导分流的办法。他日夜辛劳地带领着百姓疏通河道,开渠筑坝,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长达十三年的艰苦岁月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进去看一眼,与群众一起节衣缩食,同甘共苦,最后,终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见他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禹,他对禹说:
“大禹啊,你是一个最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是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职位的。”
大禹开始不愿意做皇帝,在舜的再三坚持下,禹才同意接替舜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