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6700000002

第2章 轮船简史(1)

船的故乡

中国的古书里记载了很多关于船的事情。船起源于古人从落叶和树干在水中漂浮的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如《世本》中就写着:“观落叶因以为舟。”意思是古人看到树叶落到水面上并且漂游的情景,就造出了船。《淮南子》里有更细致的说法,说古人见窥空木浮而知道造舟。因此,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船是独木船,制造的方法大致是:剖开圆木的一面,并掏挖成凹形,这样既减轻了圆木的重量,使船能在水中更稳定地运行,也增加了船运输货物的数量。

我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易》中谈到,在黄帝和尧舜时代,人们就“刳(剖)木为舟”,描述的就是这种造船的方法。

与此同时,中国人还发明了桨。黄帝尧舜时代,不仅“刳木为舟”,而且“剡木为楫”。《拾遗记》更是把造桨的功劳直接归于黄帝:“轩辕变乘桴以造舟楫。”距今约7000年前,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古人就制造了木桨,桨柄和桨叶用同一块木料。现在发掘出来的木桨,还有63厘米长,12.2厘米宽,2.1厘米厚,从表面上还能看出当时那种精细的加工,桨柄上的阴刻弦纹和斜线纹仍清晰可见,这恐怕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木桨了。考古学家们还在吴兴钱三漾和杭州水田畈两个古文化遗址出土了木桨,离现在约有4700年。

在商朝的甲骨文里,记载着古人的一些水上活动,对桨也略有记述,西周以后有越来越多的记载,西汉时期的扬雄、东汉时的许慎分别在他们写的《方言》和《说文解字》的书里都有过简单的介绍。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在船的旁边拨水的叫“擢”,“擢”即“濯”,把桨放到水中往后拨水,使船更快地向前运动。“擢”又叫“札”、“楫”,“楫”就是“捷”,是迅速、快捷的意思,也就是说它能使船更快地运动。桨也叫“桡”,它们的大小不一样。西汉刘安在《淮南子》里记载,桡长七尺,相当于现在的1.94米。长桡、短桡用处不同,《吴时外国传》说:“立则用长桡,坐则用短桡。”而且他们还使用桧、檀、桂、木兰、沙棠等不同的木材造桨,细致坚实,十分耐用,这是古人长期使用和优选的结果。

舵也是船上的重要“零件”,它曾被称为舵桨,是专门用来控制船的运行方向的,大约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那时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1974年,考古学家在湖北西汉墓里出土的木船模型上就发现有五把长桨,其中有一把放在靠船尾的舷边,应该就是舵桨。而真正的、使用起来较有力的舵大致出现在东汉。1955年,在广州近郊的一个东汉墓中,出土了一只陶制船模型,船尾有一只舵,这只舵和桨显示出了很大的区别。舵面呈不规则的四方形,面积较大,舵杆顶端有一个洞孔,可安装舵把。根据杠杆原理,只要转动舵把,就能使舵面偏转,从而控制航行方向和路线。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先进的了。随后的发展中,先后出现了垂直舵、悬吊舵(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就用这种舵)、平衡舵(宋代)、窗孔舵(开孔舵)等。如果船舶较大,使用好几个舵,就有一个主舵和几个副舵的区分了。史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

从桨衍生出来的还有橹。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西汉越王墓里出土的船上就有尾橹。东汉就出现了多橹(旁橹),装在船的两舷。《三国志?吕蒙传》中对橹有较详细的记载。橹使船获得连续不断的推力,它的球形支钉作为支点使橹能做多方向的自由运动,是古代的一项重大机械发明,人推挽橹做横8字形运动,以腰脊为轴调动了人的全身力量。后来就演变出了由许多人共同摇转的大橹,四五人或6~8人,最多时可有20~30人共同摇橹,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古人还最早发明了帆。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随风张幔曰帆。”可使船将风力转化为船舶前进的动力。早在3世纪,中国的帆船已采用很多根桅杆前后错位配置、主桅杆向船尾倾斜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了。而欧洲直到15世纪才出现三桅帆船,桅杆错位和主桅后倾的技术则是19世纪的事了。

中国悠久的造船史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能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出不同种类、不同性能要求的优良船型,并能吸收各种船的优点,把船造得更加完美,从而达到很高的水平。据史书统计,古代各类船舶约有1000多种,仅海洋渔船就多达二三百种。战国时有一种双体船,就是一种比较稳定,便于装货载人的航船。汉代时就有很高大壮观的楼船。三国时有更多的20多丈长的大船在海上航行。晋朝卢循曾造出八槽舰。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造出了能日行100多里的“千里船”。

到隋代,隋炀帝为了漕运,在6年时间内,用了几百万民工开通了2400千米长的南北大运河,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航行运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以当时的东都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张。元代以后,建都北京,就裁弯取直,形成现在全长1794千米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同时在沿海一线出现了如德州、济南、淮安、扬州、镇江等著名城市,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在这条运河上航行的船只可能多是双体木船,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泽河东岸。双体船的两个船体各宽1米左右,船体间用20根横梁,两头分别穿过船身,用铁钉固定。现在,船长还有20.24米,两船结合后宽约2.80米,可载23吨左右的重物。这种船稳定性较高,不仅运载量大,而且航速较快。古人称这样的船为“舫”、“枋”、“并舟”或“方船”。

唐代时出现了更加复杂、美观的海鹘船及新型的漕船,如歇舟皇支江船。在这时的唐代木船里已经有了水密隔舱,它是1960年在江苏扬州出土的,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水密隔舱。它的好处是,如果船只在航行中有一两个舱破损,也不会导致全船沉没。中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木板船,是1973年6月江苏农民在“马河”旁发现的一艘唐代木船。船长约17.3米,最宽的地方有2.60米。隔舱板把船分成9个舱,舱深1.60米。船底平坦,可载重约20吨。

宋代创造了江海两用船,这是一种具有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的全新船型。这时最大的“车船”叫桨轮船,长达36丈,宽有4.10丈。车船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桨转化成轮桨,将船的推进工具发展到半机械化的程度,达到了古代水运史上人力推进技术的较高水平。《南史》和《陈书》记载,南朝梁时大将徐世谱与叛军侯景交战时曾用过名叫“水车”的战舰。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也属于车船。当时,王镇恶的蒙冲小舰、王僧辩的双龙挟舰等,已被人们称为“桨轮船”。到宋朝,人们把这种船称为“飞轮八楫”,或称“旁设四轮,每轮八楫”。因为桨转化为桨轮并在水中转动推船前进,所以桨轮船早期又叫“水车”,或“水车船”。“车船”在宋代才普遍叫开,它的效率远远高于手划桨船,足踏桨轮不仅比手划力量大,而且还有人的体重的作用。唐朝李皋制造出两车船,又称“轮船”,这大概应算作现代各式轮船的鼻祖之一了。宋代的车船种类很多,从四车船到二十四车船不等,其中四车船最为常用。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彦恢所制造的飞虎战舰,“旁设四轮,每轮八楫,四人旋斡,日行千里”,每轮桨片多是“八楫”或“十楫”,属中小型车船。

宋朝还广泛使用一种疏浚航道港口的工程船舶,叫“浚河船”,用浚川耙疏浚河流,木耙长8尺,齿长2尺,用它系石块坠入河底,在两只相距守80步碇泊的船上,用辘轳绞动木耙,来往挠荡泥沙,然后移动船只,逐渐疏浚河流。这种船发展到清朝,由陈芝岑造成机轮船,也用两只船,一船装犁,一船装轮,往来疏浚。黄树又创造出一种链斗式挖泥船(叫“清河龙”),性能比前几种更好。1973-1974年间,在福建泉州一带,发掘出一艘巨大海船,船体残余的长度还有24.20米,宽9.15米,共有13个船舱,其载重量可能在200吨以上,根据综合考察和分析,这是南宋末年的一艘远洋货船。

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用的是远洋宝船,有相当大的运载能力,在当时世界上算是最先进的了。1957年,江苏省在南京明代宝船遗址发现了宝船的舵杆。这一舵杆长11.07米,用极为坚固的铁力木制成。据测知,舵叶高度达6.035米。由此推算这个巨型舵杆的船长度在164.50~184米之间。而一艘长57米的海船排水量为1200吨左右,比半个世纪之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所用的300吨船及哥伦布所用的280吨旗舰都大很多。此外,明朝还制造了两头船、蜈蚣船、连环舟、子母舟及其他很多新型船舰。其中,连环舟和子母舟不仅适于在水上打仗,也便于老百姓生产生活所用。

清朝初年的康熙年间,人们汲取沙船、鸟船和蛋船三种船型的优点创造出一种新船型,即福州运木船,又称“三不像船”。

中国高超的造船技术

中国在悠久的造船历史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船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很多达到高超的水平,甚至有些是“世界之最”。中国的船向来以体积大、载重量大、结构坚固、抗风力强、具较强的稳定性等特点而著称于世。

船的体积和规模,以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宝船为最。他所乘宝船长约150米,舵杆长11.07米,有12张帆。

从船的载重量来看,沙船最大,一般有几百吨,其中元代的海运大船达1200吨以上。

为使船结构坚固,古人往往在船舷使用前后贯通的粗壮大和粗壮的川口。唐代时,人们还用桐油涂在船身上,用石灰舟念缝,大大增强了船木防水侵腐的能力。他们还把船舱分成好几个密封舱,即使一个舱漏水,也不会使船沉没。西方人直到18世纪才发明类似的水密隔舱。

船只在海上航行,往往遇到大风而使速度大为减慢,古人就想方设法来克服大风的阻力。从宋朝记载的“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13世纪以前,古人航船,除当头风外,其余七面都能行船。为了使船只航行更加稳定,古人常在舱底装些铁石土块。

唐朝的海鹘船两舷有浮板,能起到稳定作用。宋代时船舷装上4~6具侧浮板,明代时只有一具,又叫披水板,多称“橇头”。明清之际,人们在船底增设两根梗水木,沙船上备有竹子制成的太平篮,遇到风浪就装上石块放到水中,从而使船很稳定地航行。

古人在船上安装多个桅杆、多个风篷,并改进船型设计,来减少船的阻力,增加航行速度。

同时,人们还特别注意设法增大船行动力,起初多用桨、楫,后又发明橹。到出现桨轮船(又称明轮船)时,由于桨楫变为桨轮,把桨楫的间歇推进变成桨轮的回转推进。这可以说是船舶推进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进。前面介绍过的唐代李皋所造的桨轮船,比西方早700~800年,应当是世界上最早的桨轮船了。风帆的发明,也使中国人最先利用自然风力作船的动力。汉魏时期的风帆,从单桅单帆,到三帆、四帆、五帆,甚至十二帆。古人还依照不同情况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风帆。比如南海帆船的风篷,下篷的边缘就呈折角或曲线形,上部小而下部较宽大,使风压中心降低,船就不容易被风吹翻了。

为了掌握航行方向,古人早在汉代就发明了性能较好的船尾舵,比西方早大约四个世纪。汉代以后还陆续出现了飞舵、副舵、三副舵。舵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升降舵、平衡舵、开孔舵等。

为了便于造船,由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的黄怀信,发明并主持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船坞。当时,宋神宗发令修复一条北宋初年由吴越王钱倜进献的大龙舟,宦官黄怀信承接了这项工程。他召集大批民工在都城汴京城西的金明池北边挖了一个大池塘,池塘底部竖起木桩,桩上架梁,然后把水放进塘里,将顺水而来的大龙舟架空在梁柱上,再排出塘中的水,使龙舟的船体完全暴露出来,工匠们就能顺利地在船舱或船下进行修复工作,船修好后,再往塘里放水,把龙舟浮起,引出池塘。这种船坞的发明,对修理、建造船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欧洲的第一个船坞是在1495年英国的朴茨茅斯建成的,比中国晚了400多年。

实际上,中国人早在秦汉时期就发明了能用于建造大型船舶的船台。广州市秦汉造船工场遗址里就发现了三个平行排列的船台。这里的船台和滑道相结合,滑道看起来像铁路,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枕木有大有小,滑板宽距能适当调节。一号船台能造3.6~5.4米宽的船,二号船台则可造出5.6~8.4米宽的船。滑板上平放两行木墩,高约1米,共13对,两两相对排列,可以承架船体,便于人们在船底进行钻孔、打钉、舟念缝等作业。这种造船设施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

在船舶设计方面,明代以前的史料少有记载,目前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的船舶设计。

同类推荐
  •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人类起源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有猿人进化成人类的起源之谜。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魔术中的物理原理、魔术中的化学表演、数学魔术的魅力体验、当魔术遭遇心理学。
  • 你一定想知道:发明探索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发明探索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叶随风逝

    叶随风逝

    一个心地善良的丑女,却意外得到了七色花,从而卷入了修仙纷争。丑时,无人问津;漂亮时,蜂拥围堵。唯心不变,明见万里。从丑到美间,追寻爱的真谛。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王者的血脉

    王者的血脉

    本书从作家拍摄的近十万张照片中精选编录而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蒙古牧羊犬的传说、起源、分布和现状,讲述着草原上古老的传说和奇异的故事。
  • TFBOYS与三位四叶草

    TFBOYS与三位四叶草

    三位四叶草身家并不是很好,自从看了5.31日的第一次快本,开始深深的爱上了三位帅气可爱高冷的少年,她们开始追求自己的梦~~剩下的故事敬请期待~~~
  • 创造多彩的世界

    创造多彩的世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如果在历史上没有秦皇汉武,没有唐宗宋祖,没有成吉思汗,没有华盛顿,没有爱因斯坦,没有那一个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名字,也许,我们还会像人类的祖先猿类一样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在稀疏的草原上,与大家在动物园中所看到的那些动物别无二致。
  • 日常生活英语900句“袋”着走

    日常生活英语900句“袋”着走

    全书分4大类:生活、旅游、交际等,共涵盖90个话题。其中包括生活口语30个情景话题;旅游口语16个情景话题;休闲口语24个情景话题;交际口语20个情景话题;以大量实用的例句与场景会话让你将英语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掌握地道的表达方法。小开本的设计,方便读者携带,装到口袋里随时随地学英语。
  • 灵脉风云

    灵脉风云

    邪器如下【弑魄】燃,千里香。体魄散,闻者亡。【化尸扇】起,大风扬。人兽触之,尽死光。【噬魂】一响,闻者必亡。太古邪器,凶力无疆。【骷髅血灯】亮,百里尽红光。血液散,白肉烂,神仙也归天。------神器如下碧海青天剑:一剑出,玄冰尽融。锦绣社稷画:弹指间,移山倒海。无量功德尺:了因果,御雷挡祸。阴阳八卦伞:遇风涨,裂地遮天。------^-^新人新书,三万字A签,正在洽谈出版事宜,请放心收藏。本书上上周强推,上周【新书精选】,本周【分类频道新闻位】继续推荐,必是精品!^-^
  • 进化终点

    进化终点

    没有星舰,一样能纵横太空;没有机甲,一样能近战突袭;没有超级计算机,一样能计算天地。你以为是魔法是不科学?其实这一切都是通过生命实现的。从生命中孕育发动机,从生命中长出粒子对撞机……基因就是武器,基因就是资源,基因就是战斗力!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是如何依靠基因一步步进化,达到生命进化终点的呢?那就看下去吧!
  • 宠妻甜蜜蜜:腹黑大神小萌妻

    宠妻甜蜜蜜:腹黑大神小萌妻

    一对一宠文爆笑来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A版:腹黑无良的BOSS大神一直潜伏在身边,虏心偷爱,开启诱拐小萌妻模式。B版:策划被驳回?要忍耐! ̄へ ̄工资被扣留?要忍耐!! ̄へ ̄各种被批评?要忍耐!!! ̄へ ̄BOSS虐我千百遍,我却要待BOSS如初恋。(╯‵□′)╯︵┻━┻Σ(っ°Д°;)っ啊!BOSS在玩网游!机会来了!开启虐BOSS模式。可是为毛最后的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哇靠!被潜了!(╯‵□′)╯︵┻━┻我真的不是来找虐的!╮(╯▽╰)╭不科学啊,这究竟是什么神走向啊!Σ(°△°|||)︴
  • 少年轻狂的日子

    少年轻狂的日子

    在学校处处被人保护的少年,如今却要独自外出求学,他最终是处处被人欺负,还是受人敬仰,让我们一起回顾曾经那少年轻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