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9900000042

第42章 《楚辞》研究方法论(7)

翟振业:《离骚自我新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翟振业:《天问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詹安泰:《屈原与〈离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忱石、吴树平:《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张崇琛:《楚辞文化探微》,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张端彬:《楚国大诗人宋玉》,北京: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

张来芳:《离骚探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张叶芦:《屈赋辨惑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张永鑫:《古典诗文论丛》,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张元勋:《九歌十辨》,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张中一:《屈原新考》,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赵逵夫:《屈骚探幽》,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赵逵夫:《古典文献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赵南星[明]:《离骚经订注》,明末赵悦学刊本。

赵沛霖:《屈赋研究论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郑文:《楚辞浅论》,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年。

郑文:《楚辞我见》,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2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4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5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6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7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8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9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10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1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12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1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98年。

周秉高:《屈原赋解析》,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

周秉高:《风骚论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

周拱辰[清]:《离骚草木史》,清初圣雨斋刻嘉庆八年印本。

周建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周建忠:《楚辞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周建忠、汤漳平主编:《楚辞学通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建忠:《楚辞考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周勋初:《九歌新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周用[明]:《楚词注略》,顺治九年﹙1652﹚周之彝刊本。

朱季海:《楚辞解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朱碧莲:《楚辞论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朱冀[清]:《离骚辨》,清刊本。

朱熹[宋]:《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祝尧[元]:《古赋辨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左言东编:《先秦职官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作家出版社编:《楚辞研究论文集》,上海:作家出版社,1957年。

二、论文

1.期刊论文

B

鲍红。《离骚》“求女”喻意五说得失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卞卜。关于屈原《九歌》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4)。

C

蔡靖泉。屈原思想研究四十年[J]。江汉论坛,1989,(11)。

蔡靖泉。宋玉的文学成就与地位[J]。云梦学刊,1995,(4)。

蔡靖泉。论屈原的哲学思想[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蔡守湘、朱炳祥。南方文化其表北方文化其骨——论《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J]。江汉论坛,1992,(6)。

曹大中。“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J]。湖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3,(4)。

曹大中。三谈“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答雷庆翼同志[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3)。

曹大中。从伍子胥事件看屈原爱国观念的有无[J]。社会科学战线,1985,(4)。

曹大中。《橘颂》——屈原的绝笔[J]。求索,1986,(2)。

曹大中。《惜诵》《抽思》《思美人》作于怀王时代考辨[J]。中国文学研究,1987,(1)。

曹大中。《橘颂》确是屈原的绝笔[J]。贵州文史丛刊,1989,(3)。

曹大中。论《九歌》人神相恋的文学系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5)。

曹毓英。关于屈原放逐的次数和时间问题考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2,(1)。

曹毓英。《楚辞》研究方法论之经纬[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2)。

畅孝昌。《离骚》释义辨正[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3)。

陈久金。屈原生年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0,(2)。

陈守元。《屈原问题考辨》商榷[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3,(4)。

陈桐生。重评《九辩》[J]。中州学刊,1996,(5)。

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J]。文献,1998,(1)。

陈桐生。楚辞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J]。东南大学学报,1999,(3)。

陈桐生。汉代楚辞论争的学术根源[J]。云梦学刊,2005,(1)。

陈桐生。论楚辞不学《诗经》[J]。云梦学刊,2006,(2)。

陈炜舜。香港楚辞学著作举隅[J]。云梦学刊,2004,(4)。

陈学文。论《九辩》当为屈原所作[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

陈学文。《离骚》创作时地新探[J]。武汉大学学报,2008,(1)。

陈一平。诗骚辨异[J]。华南师大学报,2004,(5)。

陈元锋。汉代经学演化与屈原评价之纷争[J]。山东师大学报,1993,(3)。

陈元胜。《离骚》篇义辨[J]。中州学刊,1987,(3)。

陈中杰。楚辞研究的现在和未来[J]。理论月刊,1998,(9)。

陈子展。《楚辞·远游》篇试解[J]。文史哲,1962,(6)。

陈子展。“卜居”“渔父”是否屈原所作[J]。学术月刊,1962,(6)。

陈子展。《九辩》作者是谁?[J]。学术月刊,1979,(6)。

陈子展。《大招》作者是谁?[J]。复旦学报,1980,(2)。

陈子展。《天问》解题[J]。复旦学报,1980,(5)。

程嘉哲。屈原生年之“谜”[J]。北京社会科学,1996,(4)。

初人。《楚辞》研究方法论的历史发展[J]。求索,1992,(4)。

褚斌杰。论《九歌》的性质和作意[J]。云梦学刊,1995,(1)。

崔富章。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南通师院学报,2001,(1)。

崔富章。大阪大学藏楚辞类稿本、稀见本经眼录[J]。文献,2004,(2)。

D

戴志钧。论屈原的法家革新思想[J]。文史哲,1975,(3)。

戴志钧。也谈《离骚》的整体结构和求女、问卜、降神问题[J]。中州学刊,1987,(3)。

戴志钧。论刘勰的楚辞学说[J]。学术交流,1991,(1)。

稻烟耕一郎[日]。屈原否定论系谱[J]。重庆师大学报,1983,(4)。

稻烟耕一郎[日]。日本楚辞研究前史述评[J]。江汉论坛,1986,(7)。

邓光礼。《离骚》确为屈原所作论——对何天行“内证”的考辨[J]。华南师院学报,1984,(3)。

丁冰。楚辞渊源试探[J]。东北师大学报,1981,(4)。

丁冰。郭沫若同“屈原否定论”的三次论争[J]。东北师大学报,1984,(3)。

丁力。谈《屈原》剧本中的宋玉丁力同志给《人民日报》转郭老的信[J]。山西大学学报,1980,(2)。

董运庭。楚辞名称再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董运庭。《九歌》略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1)。

F

范卫平。1995—2004年“楚辞体”文体特性研究论文述要[J]。职大学报,2006,(1)。

范学新。是自伤非代言——关于《九辩》性质的两个问题[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2)。

方谷、空华。“五四”以来的楚辞研究概观[J]。贵州文史丛刊,1986,(2)。

方铭。《九辩》《招魂》《大招》的作者与主题考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8,(4)。

方孝岳。关于屈原《天问》[J]。中山大学学报,1955,(1)封伍昌。古代所谓“国家”与屈原的“爱国主义”[J]。湖南师大学报,1985,(3)。

凤文学。理想主义与死亡焦虑的冲突——屈原为什么自沉[J]。安徽师大学报,1993,(1)。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楚辞》[J]。中国韵文学刊,1987,(1)。

傅勇林。两汉经学之争与屈骚阐释[J]。中国文化研究,2001,(3)。

G

冈村繁[日]。关于楚辞骚体文学的分离现象[J]。云梦学刊,2003,(3)。

高晨野。《九歌》结构原貌新探[J]。江汉论坛,1982,(6)。

高国兴。楚辞成因论略——中国早期诗歌源流的探索[J]。东疆学刊,1994,(2)。

高亨。《天问》琐记[J]。文史哲,1962,(1)。

龚维英。关于《惜往日》的真伪问题——与戴志钧同志商榷[J]。福建论坛,1982,(1)。

龚维英。《离骚》题义别解[J]。重庆师大学报,1982,(3)。

龚维英。《九辩》应释“鬼偏”[J]。福建论坛,1982,(6)。

龚维英。《天问》结构初探[J]。青海师大学报,1983,(3)。

龚维英。《离骚》究竟著于何时?[J]。中州学刊,1985,(4)。

龚维英。《离骚》即“太阳之歌”[J]。社会科学辑刊,1987,(6)。

龚维英。屈原里籍考[J]。社会科学辑刊,1989,(Z1)。

龚维英。“楚齐联盟”释《九歌》异议——与翁银陶先生商榷[J]。江汉论坛,1991,(1)。

龚维英。屈原故乡非秭归及其出身考[J]。晋阳学刊,1993,(4)。

龚维英。屈赋《九歌》著作期辨[J]。天府新论,1996,(3)。

郭纪金。楚辞可歌刍论[J]。文学评论,2000,(6)。

郭建勋。汉人对楚辞的整理和编纂[J]。中国文学研究,1989,(2)。

郭建勋。“楚辞”名义浅探[J]。中国文学研究,1991,(2)。

郭建勋。楚辞的文体学意义——兼论楚辞与几种主要的中国古代韵文[J]。中国文学研究,2001,(4)。

郭建勋。骚体文学:当代楚辞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韵文学刊,2003,(2)。

郭杰。《招魂》作者补证[J]。社会科学战线,1993,(3)。

郭杰。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J]。文学遗产,2001,(4)。

郭沫若。屈原《天问》的译文[J]。人民文学,1953(5)郭沫若。谈《屈原》剧本中的宋玉郭老给丁力同志的回信[J]。山西大学学报,1980,(2)。

郭在贻。论屈原[J]。杭州大学学报,1978,(3)。

H

韩高年。《九歌》楚颂说[J]。中州学刊,2003,(1)。

韩国良。《离骚》“求女”指意探微[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3)。

何金松。《远游》、《大招》非屈原所作[J]。华中师大学报,2003,(3)。

何念龙。屈赋爱国主义的纵横审视[J]。荆州师院学报,1997,(3)。

何念龙。近二十年楚辞学界学术活动述评[J]。云梦学刊,1999,(2)。

何念龙。论楚辞体的内在特质兼说楚骚传统[J]。江汉论坛,2001,(4)。

何幼琦。关于“摄提·庚寅”的推算与屈原的生辰问题[J]。学术研究,1980,(2)。

何幼琦。屈原的生年和诞辰[J]。江汉论坛,1981,(2)。

横山弘[日]。楚辞中的时间描写情况[J]。入矢教授、小川教授退休纪念中国语言学论集,1974。

胡大雷。从屈原的人生痛苦论《离骚》“求女”指寓[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2)。

胡念贻。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J]。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1955。

黄崇浩。楚辞诗体三源论[J]。孝感师专学报,1996,(3)。

黄崇浩。屈原使齐问题之探索[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

黄凤显。楚地域环境与楚辞文学[J]。烟台大学学报,1996,(1)。

黄凤显。屈辞《大招》释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

黄凤显。屈辞《招魂》新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

黄刚。“屈原否定论”产生原因试探[J]。上海师大学报,1993,(3)。

黄灵庚。《离骚》“求女”新探[J]。求索,1983,(3)。

黄灵庚。《离骚》“伯庸”考[J]。浙江师大学报,1987,(1)。

黄灵庚。《楚辞》文献学百年巡视[J]。文献,1998,(1)。

黄露生。屈原的出生地在湖南汉寿[J]。常德师院学报,1997,(5)。

黄任轲。屈原出生年月日新考[J]。学术月刊,1991,(4)。

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2000,(2)。

黄中模。谈《屈原问题考辨》中涉及的有关《史记·屈原列传》的一些争议问题[J]。重庆师大学报,1983,(4)。

J

冀凡。《九章》的完整性未可置疑——《九章》新论之一[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88,(1)。

冀凡。《九章》与屈原之迁放——《九章》新论之四[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89,(1)。

冀凡。《九章》与屈原在江南的行踪[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2)。

冀凡。屈原放逐汉北说质疑与《抽思》新解——与赵逵夫同志商讨[J]。中国文学研究,1991,(3)。

冀凡。谁是《招魂》的作者?[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冀凡。《离骚》与《九章》是否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离骚》研究系列之四[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3)。

江立中。论《离骚》是屈原的绝笔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江林昌。楚辞文化渊源及其与南北文化关系新探[J]。荆州师院学报,1994,(1)。

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5,(2)。

江林昌。《天问》宇宙神话的考古印证和文化阐释[J]。文学遗产,1996,(5)。

江庆柏。不要孤立地评价屈原的爱国思想[J]。湖南师大学报,1985,(3)。

姜亮夫。《屈原问题论战史稿》序[J]。重庆师大学报,1984,(2)。

蒋方。说“楚辞”之名——楚辞文体在汉代的接受情况刍议[J]。理论月刊,1998,(9)。

蒋方。唐代屈骚接受史简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5,(4)。

蒋方、张忠智。论楚辞文体在魏晋六朝的传播与接受[J]。湖南师大学报,2002,(4)。

蒋南华。试论屈原及其作品的真伪——同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和三泽玲尔等先生商榷[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5,(1)。

蒋南华。《九歌·山鬼》等篇的写作年代、地点及其他[J]。贵州文史丛刊,1987,(1)。

蒋南华。《渔父》发微[J]。云梦学刊,1992,(1)。

金开诚。《离骚》创作年代考[J]。北大学报,1983,(3)。

金荣权。宋玉形象的历史变迁及评价[J]。中州学刊,1989,(3)。

金荣权。宋玉生平探考及评品[J]。南都学坛,1989,(4)。

金荣权。七十年来宋玉研究述评[J]。中州学刊,1995,(1)。

金荣权。《楚辞·远游》作者考论[J]。中州学刊,2005,(6)。

金荣权。论两千余年来屈原形象的历史演变——兼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内涵[J]。江汉论坛,2000,(7)。

金荣权。关于《楚辞·大招》的几个问题[J]。云梦学刊,2005,(4)。

金式武。招魂研究[J]。历史研究,1998,(6)。

金式武。关于《招魂》作者之考辨[J]。上海师大学报,1992,(1)。

濬源。离骚解题[J]。学术月刊,1958,(3)。

K

柯镇昌。唐诗宋词中“巫山云雨”意象之比较[J]。柳州师专学报,2007(4)。

柯镇昌。析李商隐诗歌中之“巫山云雨”意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L

兰甲云、陈戍国。《九歌》祭祀性质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2006,(3)。

乐承忠。论《离骚》的年代和它的创作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雷庆翼。论《离骚》作于怀王入秦(武关)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4)。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古诗鉴赏金典

    古诗鉴赏金典

    该书是根据新课标高中教科书、新课标高考大纲“古代诗文阅读”考点编着的。该书从读懂古诗的各种有关知识入手,细致讲解,深入浅出;紧扣考点的各类内容,以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为依据,总结出各种考查内容的答题方法和格式,可以使学生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热门推荐
  • 大话苏商

    大话苏商

    本书对江苏古今史上的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讲述了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 这里曾经是汉朝2

    这里曾经是汉朝2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书中从刘邦诛杀彭越写起,到汉朝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相斗至死为止。刘邦崩后,吕雉趁势而起,扶持吕氏外戚,危及刘氏天下。在此关键时刻,谋士陆贾向权臣陈平献计,联合武将周勃,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吕雉一死,汉朝群臣及刘氏诸侯,合力诛吕。在这场纷乱的权争之中,守柔的代王刘恒成了最大赢家。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战斗中冉冉升起。
  • 南洲翁遗训

    南洲翁遗训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在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并成就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他重要的经营理念。
  • 死神见习录

    死神见习录

    死神,顾名思义。见习之路长漫漫。在见习路上变得更强。
  •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在今天的展览厅中邀集了跨时越空的古时文明,其中有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真可谓:周秦汉唐大巡礼,西物东观成晟事。浦江数度示瑰宝,甲申一展夺新丽。琴文剑胆旧营起,诗意军魂三秦地。金银装点何家村,宝函稳坐法门寺。西周逨鼎破混沌,唐墓壁画融神奇。茂陵铜马铸汉威,渭陵玉鹰承坚毅。安伽石榻镇雷霆,狮纹白玉惊艺史。周秦雄风汉唐歌,盛世文物千年稀。
  • 道

    踏入仙途,风云险恶,几度险死还生,几度魂断欲亡。一路前行伴腥风血雨,求仰不愧天,求俯不怍地。当有一日,迎风直入九霄,挥手拨云雾,俯茫茫苍生,以我之笔,建鼎立道。
  • 再忙也要会理财

    再忙也要会理财

    读书要趁早,理财别趁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只有理财才能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忙也要会理财》告诉你最时髦的赚钱、花钱、省钱、存钱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理财,明明白白花钱,快快乐乐生活。全书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外汇、*、期货、典当、储蓄等不同的理财内容,方法实用、指导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上手就能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理财活动中去,通过努力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 魔家弟子在都市

    魔家弟子在都市

    魔门弟子灵魂重生在21世纪的一个懦弱纯情的高中生身上,从此开始了逆袭香艳的美好校园生活。遭遇校内混混不敢还手?靠!老子修行天魔录让他跪着唱征服!暗恋美女老师不敢表白?呸!老子给机会让她表白!学习成绩年年倒数第一?毛!老子天生灵根绝顶聪明!
  • 仙姿玉骨:天妃

    仙姿玉骨:天妃

    曾有一人,为她毁天覆地,斩尽日月星辰。他披荆斩棘,满身罪孽,却只为她放下屠刀。他说,除了我,谁都没有资格陪在你身边。他说,茫茫三界我只有你,若你离去,我将一无所有。彼岸花开,奈何忘川,他为一人,毁一城。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他殷红遍身,终铸成大错。“我想起来了,我叫月初,我爱的人叫陵霄,玉茗是我和陵霄的孩子……”苍狼星破,宿命轮回,灰飞湮灭。完结作品《倾世皇妃》《眸倾天下》《帝业如画》《嫁入豪门》《江山依旧》慕容湮儿书友群:89260608
  • 生经

    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