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是面对失败时明智者应有的态度。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彻底失败,对于任何经营者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然而,越是处于逆境的时候,越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果断措施,努力摆脱困境,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姜伟涛原来是一个煤矿工人,后来辞职经商。他从2000元起家,摆摊做日用品生意,渐渐做大。后来姜伟涛变卖了所有的货物和店铺,承包了一家冷藏厂,接手后他才发现速冻设备根本无法使用,在短短20天内各种损失就达3万元,第一次创业就这么失败了。姜伟涛赶紧从中抽身,好不容易把合同解除了,他又与一家商厦签订了承包合同。刚投资装修完要开张,突然商厦被查封了,原来是合伙承包人欠商厦所有者承包金被起诉从而被查封。姜伟涛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合伙人骗了。就这样,他带来的90万元,全都砸进去,不得不回老家。
在几次挫折失败中,姜伟涛反思自己,分析自己的失误,对合伙经商、做人处世感悟良多。他没有被失败压垮,决心从头再来,重新谋划创业之路。姜伟涛选择了皮衣清洗业务。他借款开办了一家皮衣清洗翻新店,请了两位从国外进修回国的专业技师,清洗店开起来后,不料生意不景气,入不敷出,发工资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做人重在一个“信”字,他和妻子到夜市去卖烤羊肉串,挣钱给工人发工资。姜伟涛吃了不知多少苦,支撑着清洗店没有倒掉,一步步走向成功。之后,进行连锁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成拥有400家连锁店的大型商业公司。
姜伟涛经历了多次失败,从中学到了经商的诀窍、处世的艺术,懂得了诚信的价值,在摔打中成长为行家里手。显然,失败给人们的启示不是一般的说教,而是刻骨铭心的反思,让人永志不忘的教训。
这样转败为胜的事例在商海里并不鲜见。改革开放初期,张志义意识到去苏联做生意一定会有商机。于是,他来到海参崴,在那里租下场地,开了一个面料剪裁加工店,一边卖布一边加工服装,接着又开办了服装研究所。他为了节约资金,请了当地人设计服装,可是设计出的服装卖不出去,大量积压,经营不下去。
但张志义不忍就这样关门。他发现问题出在自己不了解当地的民情,服装档次太低。于是他思索对策,改变策略,花大价钱请来高级服装设计师、裁剪师,使服装制作上了一个档次,经营很快时出现转机,但是由于开销太大,效益还是不好。他再次进行战略调整,把研究所变成服装研究和加工商店,一边设计新产品,一边对外承揽业务加工服装。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这里的面料有市场,但面料种类少,进货不及时,让他失去了不少商机。于是,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他决定填补这个市场空白,开办一个专售中国面料辅料的商店。
中国布料商店办起来后,生意很红火,可还是不赚钱,原因是进货成本太高。他再次调整经营方式,设法在国内面料基地与海参崴销售市场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他想到了打造一个无场地市场——网上交易市场。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赢利的突破口,很快他与苏联30多个城市达成联合采购协议,生意越做越红火,收益节节攀升。
失败的积极意义在于,摔了跟头,要能拾一个明白,知道为什么摔倒,如何可以不摔倒,让自己成为明白人。哪怕是多次失败也不必气馁,只要发现经营的规律,认识自己,找到突破的方向,那就是最大的收获,成功迟早会到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失败也是财富,人们在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在成功中学到的更多。经历了挫折的洗礼,路子可能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