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9400000027

第27章 泰北山民

泰国北部山区森林茂密,风景优美,那里居住着许多保持着古代传统与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拉祜、阿卡、傈僳、克伦、何孟和缅等民族。每个民族又可分成几支,每个分支又有各自独特的风俗、礼仪和服饰。

这些民族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以农耕为主,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50年代,泰国政府出于治理贫困和稳固北疆的目的开始逐步施加控制。1959年泰国成立全国山地民族委员会,旨在“让山地人民在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更好地融入泰国社会”。政府开始在山地区域普及小学教育。然而,山地部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和种植鸦片一直与政府的森林保护和反毒品政策水火不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联同国际社会对当地实行农业资助计划,在当地推行种植咖啡、菜豆、土豆和蔬菜等经济作物。这一计划的实施成功,也使得传统生活方式消退,山地民族开始慢慢放弃传统的耕种方式,移居到接近水源的地方。此外,随着与山下商业文化和佛教、基督教接触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当然,各民族的进化程度不同。原来住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坡地区的克伦族,由于几个世纪来与低地人的交往融合,现在已与北部泰国人相差无几了。生活在高山的拉祜人和阿卡人的变化则相对较小。

拉祜人拉祜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和越南。拉祜人是黄种人,属古代羌人系统,原居住在中国的西藏,后经青藏高原不断南迁。根据泰国年鉴记载,拉祜人可能于公元1920年前后开始迁入泰国。拉祜人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是一种单音节语言。他们原来没有文字。

泰国拉祜村寨通常建于海拔3千至5千英尺的高山上,这些地区特别适合种植鸦片。拉祜族人人挽发,男女都用布裹头。男人身配匕首,肩挂挂包。女人戴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和穿草鞋。少女戴首饰,穿花衣裙。老年人不戴首饰,穿素色衣裙。他们是山地民族中最出色的猎手,善用弩,经常猎取鹿、野牛、虎和鸟类作食物或拿出去卖。此外,还进行采集和捕鱼,以补充粮食的不足。拉祜人生病或感觉不舒适便休息烤火、晒太阳,病再不好的话就要杀鸡祭家鬼,并由巫师举行拴线祭鬼仪式,病重时要杀猪祭祀天神。

拉祜人的生产水平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旱稻和玉米,也种少量的水稻。过去泰国拉祜山民曾大量种植鸦片,生产的大量鸦片大部分被村民吸食掉,出售的不到一半。近年来,泰国和西方一些国家为开展肃毒工作,在泰国北部山区大力推行鸦片替代种植计划,引导、扶持山民种植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拉祜人种植鸦片的面积正逐渐减少。由于生产水平低,拉祜人生产的粮食往往不够吃,其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山地民族,吸食鸦片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一些人到邻近部族村寨当劳工,借以维持生活。拉祜人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一般不与其他邻近的民族结亲。

阿卡人泰国的阿卡人来自中国云南,在中国境内称为哈尼族,19世纪中叶才经缅甸逐渐移居泰国,大规模的移民是在近现代缅甸动乱以后。阿卡人主要分布在泰缅边境的北部清迈府的一部分和清莱府的大部分。

在泰北山区,拉祜、苗、傈僳人都选择交通较方便的河谷地区生活,惟有阿卡人反其道而行之,总是生活在地势最高条件最差的地方。无怪乎阿卡村落有时连吉普车也上不去。对于他们喜居高地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阿卡人生性羞怯不善与外族打交道;有人认为是因为战祸使然;另有人认为是疾病因素使他们宁愿远离河谷的瘴疠而向上谋生……无论如何,阿卡族确实流离在中国云南、缅甸和泰国山地,长期与外界隔离,遭受歧视,是弱势中的弱势族群。

进入阿卡村落,有二样东西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妇女们头上华丽的头饰,二是架高的茅草房舍。妇女们的头饰有漂亮的刺绣和银饰,除了洗头与缝缀新银片上去,就是连睡觉也不取下,可以说她们全部的财富就在这顶头饰上。而茅屋内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建筑的方式和材料都非常简易,找几个村人合力在三、四天内就可以搭建完成。从这两样东西看来,阿卡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为迁徙而设计的。近年来由于部落的烧林开垦式的迁移遭到限制,一则因为泰国政府的干预,一则因为实在没有山林可再供烧耕。阿卡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泰国政府鼓励山区部族实行定居,开始有简易自来水及供电设备,村中也多了砖造铁皮屋顶的房舍,部落间有泰语小学。

傈僳人傈僳族源于中国云南,有六个支系,其中只有几支住在泰国清佬附近的村落里。泰国傈僳族通常在海拔六千英尺以上的高山和附近有河川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村寨。村寨习惯坐落在两个高地之中,一个高地主要用来种植稻谷和罂粟;另一个高地则用于打猎和种植其他各种作物。村寨一般有几户到一百多户人家。房屋通常是木制和竹制的。

傈僳人好胜、开朗、好交往而且很勤劳。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产品有稻谷、玉米、洋芋和其他农作物,如葫芦、南瓜、甜瓜、烟草和大麻。其中鸦片是他们主要的专供销售农产品或现金收入的农产品。在宗教信仰上,泰国傈僳人多数是万物有灵的崇拜者,迷信天、地、风、雷、林等多种鬼神,并祭祀祖先,凡遇有重大事情,都要杀生祭鬼和敬神卜卦,每个村寨几乎都有男巫师,主要主持各种宗教仪式,并施用魔法医术替人治病。皈依佛教和基督教的傈僳族人数并不多。

傈僳人的服装分黑、白、花三色。妇女通常穿缀有银扣或瓷扣的上衣和长裙,头部、胸前和肩上喜欢佩带装饰品和项圈,看起来美观大方。“花支”的妇女服饰很有特色,及膝的蓝绿色长袍,红色的衣袖上有许多颜色鲜艳的条纹,头上缠着布留着流苏。男子穿缀有银扣和瓷扣的宽大上衣和长裤,通常身佩砍刀和肩挂箭包,用来劳动、打猎和自卫。傈僳人为父系社会,家族和村寨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每个村寨都有头人或家族长。头人和家族长通常由本族德高望重的男性担任,有的是世袭,也有的由推选产生。

克伦人克伦人自17世纪开始迁入泰国,集中分布在泰国的西北部,分为“斯卡”和“颇”两个分支。他们聚族而居,住在建在支柱上的房子里,大约25户一个村庄,巫师和村中的长者共同掌管村中事务。克伦人崇拜土地神、水神,各种自然神、守护神和灵魂。他们至今仍沿用着最古老的生态农耕方式,在大片土地上翻地耕种,但从不砍伐树木,而且他们也是泰国目前惟一用梯田种水稻的民族。克伦人的衣服都是用手织布,以红白色为主色,附以蓝色或棕色的竖条纹,针脚清晰且具有装饰作用。男装的纹饰较简单,女装的较复杂。斯卡克伦人的未婚女子穿纯白色衬衫,颇克伦人的服装上纹饰较多。

居住在平原者称平原克伦;居住在山地者又叫山地克伦。泰国克伦人多数居住在高山地区,少数居住在低地平原。村寨附近通常有河川,村口往往用长而尖的竹子作防卫。有的村寨又在附近建立同属的几个小村寨。大村寨称为“父母村”,分出来的小村寨叫“女儿村”。传染病的流行或村寨头人的死亡都被看成是不祥之兆,可能引起村寨的迁移。山地克伦族实行刀耕火种式农业,主要种植旱地稻、薯类、胡椒、棉花、玉米和小米等农作物。他们一般都饲养猪和家禽,用于宗教仪式和食用。克伦人驯养象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很早就学会驯养野象,以大象作为驮运木材的运输工具。

泰国的克伦族为母系家族,年长的女性掌握家庭大权,并主持各种主要的宗教仪式。克伦人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只允许在本民族之间通婚,却很少有人离婚。婚姻配偶通常由父母选择决定。未婚男女不得私通,私通者将受到重罚。据说,过去未婚女子一旦怀孕则被迫与其情人一起跳坑自尽。

克伦族中有一特殊的支系,民族学家称为“勃叨族”(他们自称“克高杜人”)。勃叨族妇女中,一直流传着一种奇特而有趣的习俗,即在脖子上戴一大叠的铜环。她们把在脖子上套铜环作为一种装饰,以谁的脖子最长,在脖子上套的铜环最多,谁就最美、最有财富和地位。当地人把勃叨妇女叫做长颈女人。据说,套铜环起先是为了保护妇女不被老虎咬伤,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风俗习惯。女孩长到5岁,就由当地医生为她戴上第一个铜环。以后,每隔一定时期加上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铜环逐渐增多,有的妇女甚至可以戴上20个铜环在脖子上,铜环是用直径1~1.2厘米的铜管弯成的,一个妇女颈上的环往往有近20斤重。最底下的一个铜环,紧压着肩头,最上面的一环,紧贴着下颚。她们的脖子无法动弹,甚至不能低下头来喝水,只能向前倾斜,用麦管来吸食。

何孟人与瑶人何孟人主要分为蓝何孟和白何孟两支。蓝何孟的村寨分布在泰缅边境北面的高山区,他们的居住区距清迈最近,在多普国家公园附近也有他们的村落。何孟人把房子建在平地上的柱簇中,几个柱簇就是一个村庄,年长的男性控制着整个家族。何孟人按姓氏分成部落,因此家族在各种宗教仪式和社会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蓝何孟人的妇女都穿着麻制蓝白蜡染的褶裙,因此很好辨别。女人的上衣是黑色带刺绣花边,这个族的女人大都擅长刺绣。男人的衣服较宽松,也是黑色带刺绣的花纹。银器在何孟人中既是装饰也是财富的象征。

瑶族起源于中国,而泰国北部的瑶人大部分是在越老冲突期间从老挝迁入的,主要分布在清莱府,也有部分在清迈府。瑶族村落规模较小,房屋建在地面上。泰国瑶族共有12个族系,一个村中可能有不止一个族系,一般同族聚居,家庭规模较大。瑶族供奉各个级别的祖先,其宗教信仰受中国的道教影响较大。族中法师主持宗教仪式,靠萨满治病去灾。瑶族妇女很好认,因为她们脖子上都有长长的黑红相间的毛流苏,下着纹饰复杂的黑色裤子。男人着宽松的黑色衣裤,裤子上的纹饰较简单。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热门推荐
  • 总裁钟爱无良妻

    总裁钟爱无良妻

    他是墨城的神话,王一样的存在,是钻石单身汉;她是神秘莫测的鬼医,却是一个迷糊鬼;她在他受伤时遇上他救了他,他们又会膨出怎样的火花
  • 一世婚宠:老公,温柔点

    一世婚宠:老公,温柔点

    助理颤颤巍巍地说道,“这是太太拿过来的离婚协议书,太太说,等着您签字。”霍霆钧幽深的眸子狠狠眯起。眼角无意间扫到离婚理由之一……不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夜录

    鬼夜录

    此小说是鬼故事大全。各种鬼故事集合。一个故事为一章。
  • 都市极品仙皇

    都市极品仙皇

    凌飞扬为国际最强极限战士,不幸遭遇背叛,小队所有人牺牲。而凌飞扬则遇到一具无名古尸后,重获新生,同时获得对方所有能力。而这具古尸,乃是千年前从修真界降临地球的一位修真仙皇,他在灵气干涸的地球死去,留下传承。这些传承,包括各种修真功法手段,还有这位仙皇拥有的各种才华,比如琴棋书画等能力……
  • 猫巷

    猫巷

    一部短篇小说,作者即兴所写,一个关于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巷子里,猫巷。
  •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思莫忘

    莫思莫忘

    本文讲述的是九零后莫斯,篌空,米子涵,唐思琪,陆思齐,肖文,梁俕,李洋,米殷,邹邹,顾晓东他们从高中时代的友情与爱情。面对爱情,七年前,他们幼稚却又真诚,七年后,他们大胆却又谨慎。爱与不爱,或者长情或者激情,若只是一瞬,何其悲哀。有的用事业来换取真心,有的用时间来保留爱情,有的用生命来保护真爱,他们又会辛福吗?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散落爱情

    散落爱情

    他只是异国的皇子,却对远方的她痴情已久,他的日思夜想,她终有一天明了,可她已经残缺,又如何配得上他的高贵?一场削藩,倒戈的何止是一个朝代,那些纯洁的爱情,生死相许的誓言,在战乱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 鬼影实录

    鬼影实录

    我被女朋友甩了,买醉去寻风流,结果却进了警局……一又一次的灵异事件把我牵扯在里面,我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我必须活下去,跟邪恶对抗到底!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不要与真实人物事件挂钩。新书新人求推荐求打赏!每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