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4600000039

第39章 刘知几对史学的探索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他所著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知几诞生于世禄之家,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他的祖父刘胤之、父亲刘藏器都是通晓经史之士。刘知几自幼便习经游艺,博览群籍。刘知几很有个性,在读书方面,不唯命是从,依样画葫芦,盲目因循,而是依性情学习,以理解为快,在理解基础上展开学习。17岁时,他读遍了唐以前的各代正史和实录,并注意到了“古今沿革,历数相承”的问题。20岁科举试中后,任获嘉县主簿,有不少时间读史。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官府和个人手中借来的史书,扩大了历史知识,增长了对史学的认识,并有了不少心得。如认为班固的《汉书》不该立《古今人表》,谢沈的《后汉书》应该为更始皇帝刘玄立“纪”等。当时的一些学者听说此事,都认为他年少轻狂,胡言乱语。但刘知几仍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批史书,研核史学,这种学术性格,为其日后在史学上的建树提供了主观条件。

刘知几过了不惑之年,才开始担任史官。先以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迁居左史,编撰起居注。担任史官,对具有浓厚史学兴趣和较高史学修养的刘知几来说,可谓用得所学,任当其职了。刘知几立志成就足以惩恶劝善传诸不朽的良史,然而事实并非如他想的那么完美,那样从心所欲。监修国史的官员,既不晓疏通知远之旨,又不娴属辞比事之法,指手画脚,摘取名誉。而且,监修又不止一人,他们之间意见又常常不一致,使亲自编写的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加之世家大族对修国史横加干预,要尽快修成国史是很难的,倔强的刘知几经常和监修争执,自己的见解得不到监修的采纳,于是,刘知几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便私下著《史通》,从而走上了史学批判的道路。

《史通》,对唐以前的史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建立了体用统一、文质相济的史著理想模式。在史书体裁上,对以往各家各派的史书体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断代纪传体是史书内容赅备和维持一代之史完整的形式保证。刘知几重视义例,以求得史学目的和史书编纂方法的统一,他把儒家名教观念作为义例的本质。在史书内容上树立了真实、赅备两条重要标准,在史书的整体结构和叙述上,追求爽洁和凝炼的风格,把史用贯穿于史书编纂的各个环节中。

刘知几还阐释了史兼“三长”、直书为贵的史家修养论。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孟子、班固、范晔等先代史家开列的“文”、“事”、“义”等范畴,并把它提升到史家主体这一层次来探讨,另一方面又袭取了刘邵《人物志》中提出的兼才三品的形式,对史学家提出了才、学、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他看来,“识”是既相对独立又贯穿于“才”、“学”之中并起统帅作用的主导要素。

刘知几还提出了兼善忘私、因俗随时的史学承创原则。这两条具有鲜明时空性的原则,既是他于历史人事的评价原则,又是他在史学领域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冲击了泥古的积习和主观任意的偏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刘知几是对唐以前史学加以系统总结的第一人,对史识和史学的功能起了澄清和扶正作用,为唐以前史学落下了帷幕。他维护史学的客观性,重视和强化史学的经世功能,和唐以后史学重制度、求沿革的脉膊是一致的。尤其他强调史家自身修养,促进了史家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构成了唐以后史学的一个潜在的变奏。所以从思想精神的取向上看,刘知几的史学批判是继往开来的史学驿站。

刘知几在史学上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在史学的园地里,基于理性,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勇气和韧劲密不可分的,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他不畏难,监修和世家大族的淫威,他不惧怕,奉为圣人的“至理名言”他也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驳,写出了“疑古”、“惑经”等闪烁理性光芒的奇文卓篇。刘知几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如果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的话,那么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同类推荐
  • 世界科技史速读

    世界科技史速读

    本书主要根据世界科技史不同领域,介绍世界科技史的发展概貌,能够让广大读者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科技史,能够看出世界科技史发展的脉络。
  •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是古德莱得完成美国“学校教育研究”的调研报告书。书中基于总结调查的教师的数据、学生的数据、家长的数据、教学实践的数据以及决策的数据,详细说明了美国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形成学校教育种种弱点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在人们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全面改革学校的整套方案。
  •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
  •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热门推荐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陵纪略

    金陵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向雏田

    日向雏田

    【原名附身在雏田,首发欢乐书客】华佗叫做华佗并不是因为华佗是那个传说中的华佗。应该只是因为父母的某种恶趣味,丝毫没有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华佗却被安上了这个如传说一般的名字。不过,这其实都不重要了,因为华佗穿越了,穿越到了传说中的火影忍者的世界。悲剧的是,原本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华佗竟然穿越到了这个名为日向雏田的小姑娘身上。不过更悲剧的是,雏田的灵魂并未消失,甚至这具身体的主导权,也不在华佗身上。不幸中的万幸,这个时候的雏田,只有四岁……于是乎,各种忽悠调教小萝莉的日子,开始了。
  • 大明战狼

    大明战狼

    特战精英,穿越明末乱世,附身小将李定国。时值朝廷腐败,强势鞑子虎视眈眈!时势造英雄,携前世记忆,他在明朝开启工业革命!八旗铁骑横扫天下,却可敢挡红衣大炮?任你神算多谋,又如何与精通历史的他相比?不为明朝,他只为民族大义,乱世出兵七个月,辟地三千里!连胜!……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三个秀才两个兵

    三个秀才两个兵

    秀才遇到兵,创业一路行。工作难,钱难赚,在这里都不是事儿,难的是喜欢你的人太多,难的是富裕后生活更难。这是一篇叙述乡村创业的长篇小说,里面有香茗美酒也有乡音乡情,有红唇烈焰也有乡野村欢······
  • 断翼天使:菊之恋歌

    断翼天使:菊之恋歌

    本书是一部不算太长的中篇言情小说,主要讲述追星族女孩鞠薇凝,无意偶遇自己的偶像的浪漫爱情故事,书中情节曲折,哀宛伤情,但也不失人间温暖动情之处。书中文字悠扬,写意如诗,白描如画,旋律感实足,看后就如同欣赏完一部音乐小品,给失忆的人些许心灵慰藉,一部凄美的成人童话,希望大家喜欢。…………………………推荐作者另一部小说:《打倒校园恶霸之青木夏花》
  • Idylls of the King

    Idylls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王毒妃:嫡出小姐不好惹

    冷王毒妃:嫡出小姐不好惹

    本是相府嫡亲大小姐,却生性懦弱为生父不喜,遭继母欺辱,。娘亲临终前订下婚事,未婚夫却被庶妹迷惑意图悔婚。现代用毒高手穿越而来,相府变天,曾经的废柴不复存在。只是这个冷酷无情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明明互看两生厌,却因何非要强娶?
  • 心灵鸡汤系列书:心灵之旅

    心灵鸡汤系列书:心灵之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会承载太多的负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各种烦恼和痛苦:事业上的竞争,经济上的压力,爱情上的坎坷,婚姻上的困惑,健康上的隐忧,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遭受朋友的疏远,等等。在茫然失措、愁眉不展的时刻,我们需要对人生、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父爱、母爱的舐犊之情,感受朋友间、恋人间的纯真之爱,明白怎样以博大的胸襟去施爱于人,怎样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获取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