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1300000002

第2章 二世医杰群贤辈出

一、痔瘘圣手王庆林

王庆林先生(1908~1975),字杏村,乃创始儒医王玉堂先生的次子,1908年12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县郭店镇。创立西安市中心医院痔瘘科并担任科主任,中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主任医师。曾任西安市中医师会理事,西安市中医学会理事,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委员、常委,西安市政协委员,列席过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西安市卫生局技术审查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医业大痔瘘科讲师组组长兼讲师,西安市中医学徒班(大专)讲师,陕西中医学院特邀讲师。西安市、陕西省和全国先进卫生工作者。

1.子承父业专究痔瘘父亲王玉堂中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名闻乡里;母亲司贵荣,淳朴善良,持家勤俭,教子严格,志高自强。王庆林先生姊弟四人,均受家庭熏陶、传教而操持医业,其姊长于妇科,而兄弟三人则以痔瘘为专长。在先生幼年时,其父虽为当地名医,但家境贫寒,他曾对子女说自己长到20岁还没有穿过夹衣,床上没有见过褥子,没有见过枕头,身上所穿的衣、鞋都是由父亲为贫穷患者看病所得红布条拼成的。王庆林先生1919年进小学读书,1926年上初中时因无力继续求学而肄业,随即从父学医。

王庆林先生自幼天资聪慧,勤学好问,酷爱钻研,心怀远大,深得其父喜爱。在父亲指导下系统攻读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法》《药性赋》《本草纲目》等方面的中医经典著作,并在其父的药铺里熟悉了各味中药的识别,掌握了各种丸、散、膏、丹的炮制方法,在学习中领悟甚快,能触类旁通。经父亲口传心授五年之久,深得真传,尽获秘宗,使他获得了一生事业的坚实基础。在当时社会中,中医备受歧视,中医本身又重内科轻外科,而对治疗下部疾病更为鄙视。可是“十人九痔”,患痔瘘者十分普遍,他看到父亲解除任何疾病痛苦都一样能得到患者的欢迎和尊重,而父亲又擅长痔瘘,便“对先父医业,不敢全承,自少年习医,仅选其全部医学之一种,专治痔漏。” 1931年离家到开封独立行医,挂牌“痔漏专科诊所”。26岁时娶妻司湘云后,父亲去世,遵从母嘱返回郑州行医。在他的影响下,兄杏林、弟芳林也选择了专医痔瘘,兄弟三人分别在开封、郑州、洛阳开设专科诊所。1937年抗战爆发前,王庆林先生为避战乱而携母到西安(当时称“西京”)并分别在北大街、案板街开设“痔漏专科诊所”,1938年娶陈秀君为妻,从此定居西安,共得4子6女。

兄杏林1946年去世,王庆林先生与其弟芳林凭他们的高明医术和在西安独领中医痔瘘科的地位而医名渐起,到1949年时已经医名远扬陕西省内外。王庆林先生不但医术高明,医德人格也很高尚。其父行医时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一视同仁,治病救人不贪钱财,为督军张福来治病,张酬谢500现大洋,父亲以为过多笑而不纳,贫穷患者谢一缕红布,父亲不嫌少而乐意收下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他一生牢记父训:“子承父业,清当医生,仁心仁术,普度众生,济世活人,解人之危。什么会道教门都不要参加,什么不良嗜好都不要沾染。”对于患者无论贫富高低、内外远近均给予同样的精心治疗,而且生活上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对贫困患者酌情减免医疗费,外地患者甚至补贴食宿车费。如有危重病情则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进行处理。1969在被下放陕北清涧时,王庆林先生已经年逾花甲,山区艰苦的独身生活和严重的高血压症,使他在工作中和手术台前多次晕倒。一次他独自去病人家出诊,烈日下晕倒在山间小路上,幸亏被老乡及时发现得到救助,才免出意外。当地老乡一提起“老王大夫”,无不交口称赞和充满崇敬之情。王庆林先生即使医术名声再大,生活仍然十分简朴,不吸烟、不喝酒、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极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又清高不俗,从不违心做事,趋势逐利,或以医当商,利用人疾谋求私利特权。先生年轻时即自悟自律:“存心明镜止水,待人光风霁月”,确实如此光明磊落一生。

王庆林先生以全心之仁慈济世活人、普度众生,以毕生之志向钻研医学、创新医术,在省内外各界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对中医痔瘘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中西结合堪为先驱王庆林先生虽为祖传中医,但对中医传统知识从不因循守旧,而是有继承、有扬弃、有发展;对西医从无偏见,也不予以排斥,而是有学习、有吸收、有借鉴。对中西医学理论、古今典籍不倦地学习,造诣深广。对医疗方法技术不断改进,精益求精。一生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追求真知灼见,从而实现了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医德与医术的完美、和谐和统一。

王庆林先生是改革中医传统治疗痔瘘方法、开拓中西医结合新疗法的先行者。他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其家祖传治疗痔疮的枯痔散疗法、漏疮的挂线疗法和腐蚀(三品一条枪)疗法,痛苦较大,疗程较长,操作麻烦,还有中毒危险,因而他自从开始独立行医就希望探索和创造出新的既科学又简便、取效迅速的可靠疗法。1934年,王庆林先生家里来了一个朋友,脖子上长了一个小疮,要求王庆林先生给他治疗一下,王庆林先生说我既不是外科医生,也不是皮肤科医生,而只是一个治痔瘘病的中医,没有任何西医西药设备,又拿什么来给你治疗这个小疮呢?并如实告诉他家里只有一瓶消毒药液石炭酸,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西药了。这位朋友居然要求王庆林先生用石炭酸溶液给他生疮的地方抹一些,大概以为既是消毒的药物,抹上是不会有坏处的。王庆林先生用家里仅有的消毒液石炭酸少许往生疮的地方抹了一点,朋友感到非常疼痛,但片刻后却不疼了,涂抹处皮肤颜色也发生了良性改变。这个偶然的发现启发了王庆林先生一直寻找治疗痔瘘病新方法的灵感,他立即想到“既能腐蚀皮肤,那么对腐蚀痔核一定也会起些作用的”,“一线新的光芒在我眼前闪耀,我想着用石炭酸来腐蚀痔核,它的效果一定比枯痔散的效果要好,而且不像使用枯痔散那样使病人感觉痛苦。一点新的发现,它为治疗痔疮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我为这新的发现感到极大的兴奋”。但是如何使用石炭酸腐蚀痔核他却“心里茫然”。众所周知,解放前学习技术是相当困难的,要掌握医疗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医界同行对家传医疗技术大多非常保守,秘而不传、墨守成规或彼此对立,中西医间更是壁垒森严,互相对立,中西医内部又是派别林立,互不团结,中医师要提高改进医疗技术全靠自己的摸索钻研和学习实践。为了借鉴西医,王庆林先生寻机或暗伴患者到西医处参观学习。“我从西医诊疗所里偷偷看会了打针的技术,自己到药房买了注射器,试着给病人注射,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多少年来,中医治疗痔疮采取的是枯痔疗法,这是被中医痔瘘科医生奉为圭臬的灵效良法,现在用西医西药方法来治疗,让传统的中医来看,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实质上采用这种方法也真是含有革命的意味在里边。从此王庆林先生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痔核注射疗法的研究探索与临床实践,这不但是中医痔瘘科的创举,在全国中医界也可算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详载于王庆林先生“注射疗法的发现经过和发展过程”和1956年西安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会议上“西安市中心医院中医师王庆林的发言”文稿之中)。

王庆林先生为了学习先进的西方医学,从30年代开始行医到70年代重病在身,还不懈地坚持自学英语,生动地反映了他的中西医结合思想。

在20世纪初,中国封建制度被推翻、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与科学的历史与社会条件下,传统中医的变化是必将发生的。1934年,学术思想进步的中医师王庆林先生自发地开始了探索结合西医对中医进行改革的进程,应当被作为中西医结合、结束传统中医疗法而孕育现代中医时代开始的一年载入史册。

3.专攻痔瘘务实创新先生毕生专攻痔瘘一科,四十年如一日。他倡导“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博采众学,实专科之验”,通晓古今,融汇新知。尤重灵验便方,强调“千方容易得,一效最为难”。在浩瀚如海的方书中,筛选有效之方,实践再实践,才为验方。他认为“对某种疾病,要想知道它的规律,必须长时间地观察、体会、研究,再加以详细询问每个病人的患病经过,长期积累,经过千百万人阅历,而后得出正确的认识,这才是真知实学。对于某一种药物的疗效,也是如此,反复应用,总结经验,一人有效,十人有效,百人有效,千人都有效,然后说这种药治某病有效,才是可靠的。”先生积四十年之经验,毕生研治,屡见其功,才使他医名大振。先生的女儿随他习医时,先生正在编写《肛门病学》一书,有时要求替先生起草一段,而先生认为女儿缺少经验,写的不能用。他说“凡是医生自己总结实践经验,文字并不一定华丽却实用有效,如《笔花医镜》《医学心悟》等书语句肯切,朴素实用,否则便无实用价值。”

王庆林先生研究创新出许多治疗痔瘘的新疗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内痔石炭酸甘油注射法”、“瘘管切开缝合法”、“内痔连环结扎法”和“脱肛的注射疗法”。

王庆林先生研究痔核注射最初使用纯石炭酸,后受到日本一部西医著作的启示试用石炭酸甘油混合液。在临床中优选出了最佳的石炭酸甘油比例和注射方法,成功创造了高浓度石炭酸甘油坏死剂和低浓度局部止血硬化注射疗法。

对于瘘管,传统的挂线疗法是用丝线逐日勒紧最后将瘘管勒开治愈的方法,这种方法痛苦大,疗程长。王庆林先生的父亲已经开始使用腐蚀疗法替代挂线疗法。腐蚀疗法是在瘘管中插入“三品一条枪”药锭使之腐蚀脱落,这种疗法需要经过腐蚀—停药—熏洗、再腐蚀—再停药—再熏洗过程的多次反复方可治愈。王庆林先生30年代初在开封行医时,受西医外科手术方法的启示,试用西医刀剪器械,先是对腐蚀不彻底的瘘管部分配合局麻进行手术清理;继由全管腐蚀法改为轻微腐蚀管口的刺激性腐蚀配合手术法进行治疗,不用药物熏洗而直接改用药膏;又进而彻底废止腐蚀,采用单纯的直接切管法予以治疗并获得成功。

王庆林先生从1934年开始,在没有先例、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的情况下,经过17年独立的摸索研究、慎重应用和总结改进,到1950年先后彻底废止了中医传统的痔核枯痔散疗法、瘘管挂线和腐蚀疗法,完全代之以他创新的王氏痔核中医注射枯死疗法和瘘管中医切开疗法。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复杂深位瘘管又发展出分段切开疗法和外部切开缝合深位挂线疗法。这些疗法均大大缩短了痔瘘的疗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对中医痔瘘学革新发展的贡献,也是我国最早自发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成功典范。

王庆林先生的“王氏中医痔核注射法”和“王氏中医漏管切开缝合法”,在原理、护理、药物等各方面均具有中医特色,与西医的痔核注射、瘘管切除手术完全不同。王庆林先生的两种疗法仅仅是在传统的中医痔核枯痔散疗法、瘘管挂线疗法中分别“以西药石炭酸甘油代替了枯痔散”,“以西医手术剪替代了药线”,改用了西医药品、器械,但手术原理仍然是依据中医的治疗原理。西医注射石炭酸目的为扩张静脉硬化,王庆林先生的注射石炭酸是为了替代枯痔散毁灭内痔中的组织;西医瘘管手术是将瘘管内外口、支管和疤痕组织完全切除,王庆林先生瘘管手术的目的是替代药线仅将瘘管切开。西医手术时和手术后愈合护理都要求无菌,因而禁食禁便,且常常留下后遗症。王氏痔瘘疗法的另一中医特色是始终坚持中医传统的原则之一:尊重自然,坚持肛门手术创口必须在正常大便的情况下愈合。在外擦内服中药的控制下,不怕有菌、不禁食禁便,手术次日即可大便,行动工作基本照常,甚至术后叮嘱患者勿害怕疼痛而不食不便,一定要照常进食入厕,保持自然。这样对患者生活方便、摄取营养、创口愈合和防止后遗症都是有利的。所有经他治疗痊愈的患者,从未发生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这也是王氏痔瘘疗法的一大特色。王庆林先生之所以能创造出新疗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条件是王氏独有的家传秘方中药“灭脓拔毒散”和“葱叶生肌散”,它们具有杀灭广谱病菌的效能,在肛门这个时时都有细菌污染的特殊部位,于创口局部可形成无菌环境,使手术创口不致感染发炎,保证了肉芽组织的正常生长。痔核注射、瘘管切开、术后敷生肌散愈合的王氏方法将中医痔瘘疗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已成为现今中医痔瘘科的基础性治疗方法。

王庆林先生虽然研制出了痔核注射的有效疗法,却从未满足过现状,一直在探索痛苦更小、更有效的新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先生参考中西医书籍,探索痔核理论,对痔核的结扎法进行改进,将原来的逐步紧线法改为一次扎紧法,并用粗10号手术丝线代替药制线,经多次改进已十分成熟。他还将结扎法与割除法、注射法结合使用,创造出“割扎法”和“注射结扎法”。1958年又精心研究出巧妙的“分段连续贯穿犬齿样环扎术”(简称“连环结扎术”或“环扎术”),可以说将内痔核的结扎方法发展到了完美的极致。其他单个痔核扎法或两个痔核的“8字贯穿结扎法”,可认为只是“连环结扎法”在一两个痔核下的特例。王庆林先生在1959年7月“中医用结扎法治疗内痔的方法”研究成果一文中,详尽地介绍了对 “孤立独核不甚大者”“核体较大者”“核体较长者”“痔体较大、基底横长、头虽分立但基底相连者”及“环型一圈者”等各种不同类型内痔痔核的不同结扎方法。对混合痔则先剥离齿线以外部分而后再进行结扎,对过大痔核结扎完毕后可将头部剪去。尤其是对多个或环形内痔痔核,过去需分多次结扎,而用他研制的极具特色、极为巧妙的“分段连续贯穿结扎法”,只要是大便时能露出肛门口外的痔核,无论大小多少,“不用刀割,也不用药腐蚀或注射,只要一根粗丝线,即能把二三期的多年的大型内痔一次全部扎完,根治痊愈。”这种方法“优点很多,治愈率很高。对患者来说,痛苦小,疗程短,花费少,效果好。对医生来说,操作简单,不洗肠,不禁食,不必住院。”术后大出血发生率低,避免了肛门狭窄或西医环切后大便失禁和肛管上皮缺损等后遗症的发生,近、远期疗效都较高,痔核根除彻底,禁忌症少。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以上引自王庆林:“中医用结扎法治疗内痔的方法”)1958年,共计用这一方法治疗患者152例,全部获愈。王庆林先生还认为这种结扎法适合于手术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医院,故极为推崇。1965年,在重庆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他介绍并在临床演示了他的这种结扎术。1966年4月参加了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成果鉴定会议”,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王庆林先生运用这些疗法灵活纯熟、出神入化,治疗过葡萄串状内痔和覆盖整个左臀的网状穿臀瘘管等许多严重复杂的病例。

王庆林先生对于药物配方和医疗器械,在继承中也有发展。经他改进的祖传秘方、验方,包括各种生肌散、止血散和消炎药膏具有独特的疗效。他公开的祖传秘方 “八宝生肌散”用于外科、伤科的各种开放创面,同样能有效抑制感染而使之迅速愈合,确为外科之圣药。他揉合古今药方与个人心得,拟“痔瘘消〖KG*8]减汤”“泽兰汤”等方,屡试皆效,屡挽沉疴,后将其公开,现已被作为医院常规制剂普遍使用。他将传统枯痔散的有效成分溶于油内制成“枯脱油”,用于注射治疗内痔,效果亦佳。对中医的升、降制丹术,他运用自如,并有自己独到的发展。在个人开业时,几乎所有外敷、内服和手术用的丸、散、膏、丹、锭都是自己亲手炮制。对瘘管使用挂线治疗时挂线困难问题,他观察到农村油灯座上有一可以使其方便地挂到墙壁钉子上的巧妙结构,受到启发发明了椭圆环形的“挂子”与“球头银质软探针”,组成一副挂线专用器械,可以迅速牵引药线穿过瘘管而完成挂线。把瘘管改进成切管疗法后,又设计制作了“有槽探针”,插入瘘管后手术剪可以沿槽顺利切开瘘管。对痔核结扎术,反复研究琢磨怎样扎得快、紧而且不回松,最后采用了母亲纺线连接断线使用的一种“操手扣”,从此成为王氏结扎痔核的标准扎法。对内痔石炭酸甘油注射液,他完全靠自己的研究,优选出了最佳的石炭酸甘油比例。这些发明研究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速度和质量,反映了王庆林先生对医术精益求精和不断革新的精神。

王庆林先生为掌握规律、有所发现,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20世纪50 年代初在自己的私营诊所里即参考西医医院的工作方法,对每个患者设卡建档,记录病历医案,愈后定期去函调查或访问,追踪远期疗效与病情变化。对典型病例列专案记录、拍摄照片或浸制标本,请专业技师闫金斗制作了一批与真人臀部一般大小的蜡制病例模型。为准确形象地记录肛门各种不同病情,起初用手画出瘘管、痔核等示意图,后又加上时钟钟点标记位置,以红蓝铅笔绘示症状。1952年设计刻制了两枚橡皮图章:一枚是以肛门为中心的臀部图形;一枚是有四层同心圆和12条射线的表盘图形,约8cm×8cm大小。两图可单独或叠加使用,能形象直观和准确规范地记录痔瘘症状。现在这两种图章在肛门病病历中已被普遍使用。

由于王庆林先生手到病除,医术高明,解危济贫,医德高尚,个人开业的“案板街痔漏专科诊所”享誉省内外,日均诊治患者100余人,农闲季节可达200人以上。诊所室内墙上患者感谢赠送的字画、锦旗和镜框多不胜数,室外近20米长的院内三面墙的屋檐下,患者赠送的木匾一个接一个连成一圈,多是宽两米左右,上刻书法名人题写的“痔瘘救星”、“痔瘘圣手”、“华佗再世”、“起死回生”、“仁心仁术”、“医乃仁术”等镏金题字的大型匾额。

4.奠基专科业绩辉煌王庆林先生一生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可谓竭尽全力。1955年4月王庆林先生到西安市中心医院外科工作,该外科专门辟出10张床位,在临床上专门用于观察和研究王庆林先生创造的疗法。随后在大外科内设立了痔瘘小组,王庆林先生任组长,床位增加到30张,这是西安市级医院中最早设立的中医痔瘘病床和痔瘘专科,在全国也是最早的。1961年,痔瘘小组脱离大外科成为独立的痔瘘科,由他担任主任,“西安市中心医院痔瘘科”很快成为市、省内外最闻名的中医痔瘘科。三弟王芳林1958年调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后创办痔瘘科,通过他们兄弟二人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但普及推广了王庆林先生的中医痔瘘疗法,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掌握这种疗法的痔瘘医生,遍布全国各地,尤其在西北、陕西和西安市,他们都成为了痔瘘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西安市其他医院、诊所、地县的中医痔瘘科基本上都是由他们的传人、徒弟、学员、学生、同事等所建立,从此奠定了陕西中医痔瘘科的组织基础。

1957年4月,王庆林先生撰写成由陕西省卫生厅和西安市卫生局联合印发的《中医师王庆林治疗痔漏简介》一书,首次全面介绍他的肛门病治疗方法与家传秘方,包括传统的瘘管“脱管疗法”、“挂线疗法”,内痔“枯痔散疗法”“药锭腐蚀疗法”“结扎疗法”和有他创新的瘘管“切管疗法”、内痔“注射疗法”、混合痔“注射割除分治法”“割扎混合疗法”等,还有祖传神奇秘方“化腐生肌散”与“八宝生肌散”等治疗痔瘘方剂以及对肛门瘙痒等其他肛门病的治疗方法,向全省推广。这册“简介”,阐述集中精练,内容丰富充实,毫无冗语,句句中的,是近代中医界第一册全面、系统归纳中医对痔瘘等疾病新老疗法的原始之作。

1963年,王庆林先生编著《中医痔漏科讲义》,作为西安市中医学徒班(大专)教材。这本讲义深入浅出,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是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的指导性用书,也是最早的现代中医痔瘘学教材。

早在1954年7月24日,经20余年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王庆林先生就开始提笔著写《肛门病学初稿》,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他的事业达到一生最好时期,博览古籍,大量医案、资料图片和经验积累,不断丰富充实这本著作。《肛门病学》集痔瘘医史、肛门解剖生理、肛门病病理、诊断、治疗、方剂和病例之大成,涵盖所有肛门疾病,是几十年“专究斯疾”的结晶。经数易其稿,几近完成, 但手稿不幸于1966年8月文革期间遭抄家时被焚。先生被下放至陕西省清涧县解家沟时,又抱病重新撰写。先生病危卧床之际,仍手不释卷,撰稿不止。王庆林先生献身事业和挽救祖国医学遗产的高尚精神令人感动敬佩!书稿尚未完成,王庆林先生于1975年不幸辞世,著《肛门病学》二十余年未成,成为王庆林先生留下的最大遗憾和遗愿,也是中医痔瘘学发展中的遗憾。

王庆林先生的这些著作奠定了陕西中医痔瘘科的学术基础。由于王庆林先生的医学成就,使陕西省当时的中医痔瘘科在肛门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技术上居于全国领先水平。1965年在重庆召开的痔瘘学术交流会议上,卫生部让各地代表对十年规划中中医痔瘘规定的十个研究项目自由挑选,作为二年奋斗目标。当时王庆林先生代表陕西选了五个项目,这在各地与会代表中是最多的。

王庆林先生从医48年,医名远扬,医绩卓著。地方、中央和国外的报纸、电台先后曾对王庆林先生的事迹作过报道。四面八方的患者从国内各地以及香港、缅甸、泰国等地闻名而来,还有更多的患者来信咨询问医。王庆林先生亲手治愈的患者数以万计,其中不乏中央、省市军政要人、学者、教授、艺术家、外国专家和海外侨胞。1949年,西安解放的隆隆炮声余音未尽,一位患有严重痔疾的解放军高级首长即敲门匿名问医。1952年,宁夏省首任省长孙殿才前来求医,痊愈后在《群众日报》上连续三天登载鸣谢启事。新中国不兴送牌匾,在候诊室、治疗室和住院室内,患者赠送的大小锦旗和镜框,挂满墙壁,最醒目的是著名爱国艺人常香玉赠送的长约6尺的特大白缎锦旗,上绣“根除我痔”四个红色楷书大字。宁夏省长赠送的锦旗也华丽夺目。有众多患者还联赠“万人伞”表达心意。王庆林先生到中心医院工作后,感谢信更是则纷至沓来。陕西吴堡著名老中医樊秉善则赋诗“感赠”,吟道:“遥一千里来拜访,不是有缘不遇君”,“从此愁容变愉快,毕生感激不忘兄”。一苏联专家在自己用中文写的感谢信中说“我,阿列克塞·尼克拉耶维奇·阿萨谟索诺夫向中心医院全体同志表示深厚的谢意!向您们致以兄弟般的敬礼!”其他慕名求医的名人还有贾拓夫、赵守一、华罗庚、傅作义、李敷仁、黄经耀、张策、刘庚等人。

5.深入研究见地良多王庆林先生收藏中、西医书籍千余册,潜心阅读,学习借鉴前人和西医理论与经验用于自己的研究、临床和创新,造诣深广,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他研究尚为空白的中医痔瘘科发展史,博览历代中医典籍,搜集其中关于痔瘘病症的论述,捋清了上起黄帝下至民国中医痔瘘学发展的脉络,包括痔瘘等肛门病的各种记载、定名、症状、病因、治疗方法及其变革等,研究澄清了前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混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例如对于痔、、漏、瘘四字的字义区别和“痔瘘”的说法,他有如下的见解:

什么是痔?简单的来说就是肛门口内外所生的痔核。为什么叫做“痔”?古人已有解释。如:大泽中有小山,取义于岛峙之意。古人把人身九窍比为水泽,痔为小山。“峙”字从山傍,以文会意,今在有身为病,故去“山”旁用“疒”为“痔”,“疒”字按甲骨文象形意,“疒”字原为床形,人病卧床也。什么是漏?这里是指肛门内外脓肿所形成的管道和空腔(不包括全身其他疮)。为什么叫“漏”?此疮易生不易愈,不断流脓流水,如物之漏久而不愈,故名“漏疮”。因其病灶,多为条索状管道,故又称“漏管”。徜字形释义,肛漏标准用字当为“”,三点水旁这个“漏”表示普通的漏,有人写作“瘘”,也不甚恰当。按“瘘”系指颈部瘰疬成瘘,故不适用于肛门。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认为,痔瘘是两种相对的疾病:一多一少;一实一虚;一阳一阴;一聚一散;一出血,一流脓;一在肛门口,一离肛门远。对患者影响也不同:漏影响健康及寿命,痔核却不一定,一般无妨。总之,漏重于痔,习惯称“痔瘘”,而且混为一病,其实非也。

以上关于、漏、瘘的认识,我们认为王庆林先生的见解是比较正确的,但我们在本文中仍然根据目前医界多数人的用法,统一用了“瘘”字,以免引起歧义。

王庆林先生早年提出“肛门科”之名,认为上有口腔,下有肛门,可自设一科并划定该科医疗界线。在自著讲义中讲到痔瘘的范围时说:痔瘘科的含义实际上包括肛门、直肠及肛瘘疾病。虽然,1955年国家卫生部设立痔瘘科之名,但未确定一个准确界限。先生划出范围:“痔瘘科应由肛门直肠起,出肛门向四周扩展,后至骶骨,前至前阴:男性在肾囊两侧,女性在阴唇两侧,向左右至髂骨嵴,循臀向腿至臀下肌横纹。”明确地划出了痔瘘科的范围。

王庆林先生擅长炼制祖传验方化腐散、生肌散、止血散、痔瘘丹和外科圣药红白二丹,对药物鉴别亦有独到之处。对痔瘘在病因上提出“痔疾非实不生,漏疮非虚不长”,治疗以“修平治齐”为原则。枯痔注射时提出“宁少勿多,宁浅勿深”,少则可再注射,量多过深则造成痔坏死出血。对术后护理提出“无粪不登厕,屙完不要空”的简明要求,避免久蹲用力后挣开创口造成大出血等并发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生就成功地发明了治疗脱肛的注射液,在临床中总结出注射液浓度以6%为佳,并在其方法上加以改进,一次性完成直肠间隙和粘膜下注射,效果显著。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和处理也有独到之处。如创面出血、发红,以清热凉血的清营汤治疗;创面伪膜不脱者以补益气血的八珍汤服之即可消除;对血栓外痔和炎性外痔,他认为是气血淤滞,积留脉外,并非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菌素的意义不大,可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泽兰活血汤内服和活血止痛汤热敷,数日即可消除。其所自拟的“王氏痔瘘消减汤”针对肛周脓肿而设,初起者可消,已成者则可局限早溃,防止脓毒旁窜。该药现已成为院内制剂,并被列为科研专项。他在从医早期发明了“球头银探丝”和“挂子”,配合使用给瘘管挂线,迅速方便。(见图)

用于瘘管挂线的球头银探丝和挂子

王庆林先生除专长痔瘘科,还对烧伤、冻疮、皮肤病、乳疮等疾病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是设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的西安烧伤研究室成员。1958年参加上海全国烧伤治疗经验交流现场会(当时抢救被严重烧伤的英雄邱财康),回到西安后应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中医研究所之邀,与南秉坤共同将大会的中医秘方、验方编辑成《中医治疗烧伤交流验方汇编》,其中有王庆林先生自己献出的内服、外敷验方5个。他拟方治愈过皮肤顽症臁疮,对内科也有一定修养,常常为亲友和患者切脉开方。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旧时个体医生为了生存竞争而对医疗技术极端保守,祖传秘方概不外传,王庆林先生甚至对当时的同行兄弟王芳林也未传授他所创新的痔瘘疗法。在党的教育、政策的感召和新社会的环境影响下,王庆林先生在参加中心医院工作以后,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思想,难能可贵地公开了他研究的痔瘘医疗技术,献出了祖传秘方并亲自指导中心医院制剂室炮制。该秘方被省上评为优等秘方并获奖励,从此开始了王庆林先生推广医术、培养痔瘘人才的新篇章。

王庆林先生在献出秘方和公开医疗技术后,积极配合政府卫生部门进行更广泛的传授与推广,以使他的医术能为更多的痔瘘患者解除痛苦。原来一直被他封锁技术的兄弟王芳林,在他登门帮助下,也废除了仍然袭用的祖传枯痔散等中医传统疗法,全部改用了新疗法。王庆林先生还对科室同志悉心培养,接受集体拜师的成批徒弟学医,对所有想学习他的医术者均来者不拒,毫无保留地教授。他在1956年4月向西安市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提交的文教卫生类第二十一号提案中提出“将西安市所有痔瘘大夫,一律吸收院中工作。同时带上一班学生,约二三十名,有两年的工夫,即可毕业,分发工作。”又说“还可抽出一部分人,成立一个痔瘘小组,用简便的中医疗法,到工人多的地区,像黄河工地,给工人治疗。”这些事例都反映出王庆林先生迫切希望迅速推广他的医疗技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的进步思想与高尚医德。

1957年3月,他撰写由陕西省卫生厅和西安市卫生局联合印发的《中医师王庆林治疗痔漏简介》一书,将他的治疗技术介绍到全省内外。由于王庆林先生除了痔瘘科的成就,又有很高的文言与医古文修养,还谙熟中医经典,经常受聘到卫生部门或中医学会组办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中医业大、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学徒班(大专)讲课或担任讲师,或给西医实习同学讲授中医痔瘘学、有关理论和介绍他自己的医术。他在1958年8月29日的日记中写到:“参加西安市中医业余大学校务会议,研究开学工作第一次会议。定出痔瘘科的任务,自己任组长并担任讲师,王芳林亦担任讲师,陆文泰为组员。”足以证明王庆林先生在西安痔瘘界的地位与中医痔瘘学发展中的作用。1960年为中医学徒班(大专)编著《中医痔漏科讲义》,深受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的欢迎,被奉为经典珍藏,一再翻印,广为流传。在中心医院,他所使用的药剂药方全部公开,西安医学院的实习医生收集汇编成“中心医院痔瘘科常用方剂”印发使用和保存交流。1969年末他在被下放至陕北、陕南期间,虽然身处逆境,体患重疴,但对赤脚医生或地段医院大夫,仍亲自教学、实践示范,不忘传播医术,热心培育新人。

通过王庆林先生的传授、讲课和著作,培养了众多痔瘘医学专家,如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痔瘘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志超,前郑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兼痔瘘科主任司万青,前武汉第八人民医院痔瘘科主任邱凤林,前西安市中心医院痔瘘科主任、主任医师叶盛勤、郑宽厚,前西安市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主任医师邢玉美,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前主任陈秀君、前主任司湘云和现任主任王中礼等,都是他的弟子或传人,真乃桃李满天下。

7.热心公益思想进步王庆林先生除了专心痔瘘医疗事业的研究外,还热爱国家,积极关心、支持国家和人民的其他各项事业。在提交1956年西安市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的二十一号提案中,建议设立“西安市中医学校”和创办“痔漏专科医院”,并愿为之捐献出个人全部积蓄。他在国家恢复和建设时期主动大量购买国债,并出资支持民主人士孙蓉在案板街建立“西安市强健幼儿园”。尤其是王庆林先生1955年参加了中心医院工作后,由妻子陈秀君继承的案板街15号的私人诊所,至1958年,该诊所业务正十分兴旺,但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他同意并支持妻子将诊所内所有药品、器械、设备和桌椅等,与其他诊所合并,成立了联合诊所。同时将自家独院临街的七间房屋调整出来,无偿提供作为联合诊所所址, “西一路联合诊所” 由此诞生。痔瘘科是联合诊所的骨干和最大科室。很长时期内,求诊患者多是慕“案板街痔漏专科”王庆林、陈秀君、司湘云之名而来。创办一年后遇到三年困难时期,联合诊所完全依靠痔瘘科的支撑得以度过而坚持下来。此后西一路联合诊所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更名为“东风区第三人民医院”“西一路公社卫生院”。1980年新城区将该卫生院扩建为区级全民医院,并根据该院的历史和特色重新定名为“新城区痔瘘医院”,后又更名为“新城区中医医院”,成为综合性医院,发展至今。现在当人们看到座落在西安市案板街上有一定影响的这座中医医院时,不会忘记王庆林先生和陈秀君、司湘云医师的特殊贡献。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已经有70余年历史,目前由王庆林先生的传人王中礼担任科主任,病床增至60张,是该院、西安市及陕西省的特色科室之一。

王庆林先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崇尚儒家思想,为儿子起名以“仁、义、礼、智、信”上配“中”字,为女儿起名则均下配“儒”字,并解释“中”是“中庸之道”的“中”。他还对子女讲解说儒家的“仁”字是由“二人”组成,有两个人便存在“仁”的问题,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辟地说明了儒家思想的精华。他还研究《易经》和老庄哲学。但是王庆林先生在政治思想上又十分开明,追求进步,1966年前曾交过入党申请书。解放后他接受新思想,教育子女热爱新社会、热爱共产党。他还向儿子比喻道:“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如同潮水,我和你爷爷的理想如同地面上小坑里的水,潮水过来,水坑里的水融合于大水之中,完全一致而没有矛盾。”王庆林先生在生活上崇尚简朴节约,连包扎食品的麻绳都不丢弃而拴在一处保存备用。

8.痔瘘圣手名垂医史解放后,在党的关心、国家的重视和现代医院的优越环境下,先生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善了多年研究的中医痔瘘新疗法,获得显著的疗效和极高的治愈率。到20世纪60年代初,王庆林先生担任西安市中心医院痔瘘科主任期间,大型医院的完善条件和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加上自己30年来不断钻研创新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医术已经能对除直肠癌外几乎所有肛门直肠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之无愧的“痔瘘圣手”。即使是直肠癌,他也能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不须切片而单凭直接观察进行准确的判断。1955~1959年期间完成了许多学术报告和论文成果,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痔漏九十二例综合报告》《中医治疗痔瘘总结报告》《中医用结扎法治疗内痔的方法》《明矾溶液在直肠壁外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病例的初步报告》《肛门发痒证治经验》《论大便出血》等,真是硕果累累、繁花似锦。其中王庆林、雷文炳(西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痔漏九十二例综合报告》写于1955年4月,是第一篇规范的,有西医参加的关于王庆林中医痔瘘疗法的综合研究报告,该报告完全肯定了治疗92例完全获愈的“王庆林痔漏疗法”。

王庆林先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国家、人民和同行的充分肯定、重视与赞扬。1955年5月26日《西安日报》头版报道《中心医院王庆林中医师献出治疗痔漏的祖传秘方》,文中写道:“西安市中心医院王庆林中医师献出了治疗痔瘘、痔核的祖传秘方和自己多年钻研总结出来的‘痔核注射疗法’。在五个半月中治疗了痔瘘、痔核患者92人,治愈率达百分之百,受到卫生局和患者的称赞。王庆林中医师治疗痔瘘、痔核最大的特点是方法简单,时间短,不影响患者工作,花费极少,病人还没有痛苦。” 1955年5月28日上午中央新闻电影记录制片厂的两位记者采访,下午应中华医学会邀请在本院礼堂作学术报告,介绍他的医疗技术。1955年9月,西安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田景福代表在发言中以王庆林先生治疗痔瘘的先进医术为例强调了“必须继续组织学习中医”,并提交了 “文教卫生类·第九案·推广中医王庆林的治疗痔瘘的问题”,提案建议成立西安市痔瘘医院。提案审查委员会通过了这个提案并交市政府办理。1956年3月1~10日王庆林先生应邀参加陕西省第五届卫生行政会议,“西安市中心医院中医师王庆林治疗痔漏的事迹”是大会印发的文件之一,王庆林先生在大会上发言并受到陕西省卫生厅的颁奖表扬。3月23日《陕西日报》记者采访,至夜11点半。1956年3月参加陕西省第五届卫生行政会议,获得大会表扬与陕西省卫生厅四部书与100元的物质奖励。1956年4月应邀列席西安市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做大会发言并提交了4个提案,6月新增为新城区政协委员。1956年8月参加西安市先进卫生工作者代表会议,王庆林先生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他从1934年开始研究、创造和逐渐完善“内痔注射疗法”的详细经过。同月又参加陕西省先进卫生工作者代表会议,27日获得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优等先进卫生工作者”奖状与奖金。会上他再次表示:“我愿将所有的经验技术,一点一滴地贡献给人民,推广到每一个医疗机构中,使每一个痔瘘患者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早日得到健康的恢复”,又说“我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尽个人的一份力量,不能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应继续努力,永不停歇地学习”。同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工作者。 1957年西安市卫生局为《中医师王庆林治疗痔漏简介》一书写了“前言”,其中写到:据对1955~1956年王庆林先生在中心医院和市卫生局第一门诊部治疗的各种肛门病(包括严重者)患者共4486例的统计,治愈率达97.8%,充分肯定了他的医疗效果,同时称赞道:“王庆林同志能将祖传秘方与个人研究所得公开贡献出来,并能虚心学习努力钻研,更能与西医密切配合,使它科学化,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王庆林先生还曾多次应邀参加西安国庆观礼。

王庆林先生在1974年重新撰写的《肛门病学·序言》中写道:“余才拙学浅,对先父医业,不敢全承,自少年习医,仅选其全部医学之一种,专治痔瘘,四十余年如一日,未敢见异思迁,专究斯疾。积四十余年之经验,深知对某种疾病,要想知道它的规律,必须长时期的观察、体会、研究,再加以详询每个病人的患病经过,长期积累,经过千百万人阅历,而后得出正确的认识,这才是真知实学”。接着又说“对于某一种药物的疗效,也是如此,反复应用,总结经验,一人有效,十人有效,百人有效,千人都有效,然后说这种药治某病有效,才是可靠的,让别人临床应用,也能得心应手,变为医者手中的真正武器。”这正是王庆林先生自己一生学习谦虚、立志专一、治学严谨、求实和献身医学的高尚精神与有继承有发展、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模范医学实践的生动写照。王庆林先生终成中医痔瘘科泰斗。

王庆林先生1975年2月5日因心脏病在西安市去世,享年67岁,1987年最终安葬于陕西省长安县吴家沟村。

王庆林先生毕生继承和发展中医痔瘘医学事业,开创了“西为中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奠定了陕西中医痔瘘科的基础,为中医痔瘘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痔瘘圣手、名留医史的一代痔瘘宗师。他对医学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态度、永无止境的学习创新、优秀的医德医术和高尚的情操,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肛肠名家王芳林

王芳林(1911~1993)为创始儒医王玉堂的三子,痔瘘圣手王庆林之弟。他自1926年起便承受家学,年方弱冠,发奋治学,潜心研究,19岁时就在河南洛阳开设诊所应诊治病,当地被传为佳话。1936年又迁居西安,在案板街北口开办痔瘘专科诊所,这也是我们陕西历史上第一位痔瘘科中医师和第一家中医痔瘘科。1946年该诊所迁到北院门并设病床开始收治病人。1947年王芳林先生参加全国中医考试,获得中医师证书。全国解放后他于1952年在西安市中医进修班学习并结业,次年又响应党的号召,创建“西安市益民联合诊所”,并担任所长。1955年王芳林先生被调到西安市中医学会门诊部,担任痔瘘科主任;1958年又调入西安市中医医院,任痔瘘科主任,同年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被公认为西安十大名医之一。由于其工作成绩突出,他又被选为省、市先进卫生工作者,并受到表彰。1966年王芳林先生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被下放到陕北子洲县马蹄沟地段医院改造,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仍致力于痔瘘的治疗和专科人才的培养,直到1977年才调回西安市中医医院。1986年和1991年他先后被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王芳林先生解放前后曾任西安市中医师工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学会理事;197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肛肠学会副会长;1982年西安市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成立,王芳林当选为主任委员;1984年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肛肠学会主任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

王芳林先生热爱中医肛肠事业,苦心钻研,尊古而不泥古,对医术精益求精。在业务上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无论是在手术方法上,还是药物制剂方面,始终都有所改进,使其治疗效果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他又在其兄王庆林先生的亲自指导下采用创新发明的漏管切开、内痔石炭酸甘油注射等新疗法替代了家传的中医药传统疗法。1957年12月,由他编写的《临床实用痔瘘学》一书全面地介绍了祖传的传统方法与王庆林创新的中医疗法,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1960年该书被选为在日本、西德、英国、苏联、朝鲜和港澳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销的著作,普遍受到重视和好评。其对王氏祖传及新疗法的推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陕西和全国的中医痔瘘学科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1959年他采用明矾脱肛注射液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收效显著,并参加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持研究的明矾注射液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科研协作课题,该科研项目于1982年被卫生部评为乙级科研成果。王芳林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研制出的祖传方药有“痔瘘内消丸”、“十味驱虫散”、“五黑止血汤”、“消肿止痛膏”、“灭脓拔毒散”、“葱叶生肌散”及“提肛汤”等,这些祖传验方经他创新升华后,对诸多肛肠疾病的疗效十分显著,至今仍在陕西等地区广为应用。王芳林先生不但医德高尚,热心为患者解除病痛,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还乐于笔耕,由他所撰写的《治疗肛裂122例临床分析》1964年在《中医杂志》第12期上刊登;《家传验方灭脓拔毒散和葱叶生肌散在痔瘘术后的应用》1983年在《中国肛肠病杂志》第3期上刊登;《王氏结扎术经验介绍》在1988年荣获了陕西省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痔疮的防治》《便秘的辨证论治》等十余篇论文也先后分别在《中国肛肠病杂志》等杂志及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

王芳林主任医师离我们而去已经快十年了,但他的音容似乎还在我们面前,凡是认识他、了解他的人无不对他的人品、医德、医技赞佩有加。尤其是他勇于创新、尊古不泥古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注重学术传播的为师作风,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王芳林先生大约从1937年就开始带徒授艺,至今已经出师者数不胜数,而且绝大多数已成中医痔瘘科栋梁之才。他先后被聘为西安市中医学会举办的中医业大及中医学徒班讲师团讲师,主要担任痔瘘专业的授课工作;1980年又参加陕西省首届肛肠医师进修班教学工作,并担任主讲;延至1985年先生又参加了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的为时一年的全国首届肛肠医师提高班的讲学工作。这期间由他培养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很多人早已成为我国肛肠专业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各自显著的贡献。

三、步入医界王杏林、王正才

王杏林,字仙林,乃创始儒医王玉堂的长子,成年时即在郑州悬壶痔瘘专科,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医名,然于1946年因患肺结核病而不幸病故;其独子王英喜,也在年仅16岁时遭日寇飞机轰炸而身亡,后来其妻改嫁他人,无子以续。

王正才,乃创始儒医王玉堂之女,成年后居医界,业妇科,以女性不孕不育症为业务特长,为许多家庭解除了无子女的苦恼,送去了幸福与欢乐。解放后她又接受政府培训,获得接生员证书,从事新法接生工作。王正才与西安南大街太和堂掌柜药师王子珍结为夫妻,然无子女以承其业。

四、痔瘘名医陈秀君、司湘云

陈秀君女士为痔瘘名医王庆林主任医师之妻,农历1921年3月21日生,亦为陕西省著名痔瘘专科医师,原籍礼泉县刀陈村,幼时随父移居西安。她于1958年创办“西一路联合诊所”(现“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之前身),担任痔瘘科主任、主治医师,多次荣获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秀君女士出身于贫苦农家,1938年与著名痔瘘专家王庆林先生结婚,婚后早期家庭经济拮据,她一边辛劳勤俭持家,一边随夫学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王庆林先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西安市中心医院参加医疗工作,而由他创建于1936年的“痔漏专科诊所”(即当时已经非常著名的“案板街痔漏专科诊所”)便由其妻陈秀君女士接替主持。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丰富,医疗技术的日益精湛,其治病名声也越来越大。她不但常常手到病除,而且对患者和蔼可亲,充满了慈爱之心,这在当时有口皆碑。尤其对农民和贫苦患者更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不但精心治疗,而且收费也尽量减少。久而久之,陈秀君女士的医名逐渐誉满三秦,名扬西北,闻名前来“西安案板街痔瘘专科”的求医者依然如王庆林先生主持时期一样络绎不绝,以至于每日诊治病人亦逾百号。众多患者在治疗中对她交口称赞,痊愈后所赠送牌匾、锦旗多不胜数,挂满了诊室内外的大小墙壁,几个大玻璃匾孙思邈针龙医虎图是由整张一米多宽的玻璃制成。此等情景,让人至今难忘,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华山脚下华阴县桃下村的一位农民老者,患痔疾久治不愈,痛苦异常,后经人介绍前来案板街诊所恳请陈秀君主任治疗,迅速获愈,该患者深为她术似神医治顽疾、爱如亲人待患者的精神所感动,因此痊愈之后每年春节前总要带着自己精心编制的竹笼、竹筛和农产品到西安看望陈秀君大夫,年年如此,持续十余年,到陈秀君主任去世后,老人自己去世前,仍坚持如此而从未间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陈秀君是继王庆林主任医师之后的又一位深受患者赞扬和爱戴的著名痔瘘专科医师。

1958年,正当陈秀君女士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之时,国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37岁的她毅然响应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道路”号召,联络一些个体医生在自己的痔瘘诊所的基础上成立联合诊所。在王庆林先生的支持下,陈秀君女士将自己诊所的所有医疗药品、器械、设备和家具全部投入到联合诊所里,治疗室的工作器具直到现在还在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里使用。当时参加联合诊所的其他私人诊所的名气和门诊量都远远小于陈秀君的痔瘘专科诊所。她还将自家独院临街的七间房无偿提供给联合诊所作为所址,从而使联合诊所顺利地建立于地理位置优越的西安市案板街,并更名为“西一路联合诊所”,从此也关闭了自己著名的“痔漏专科诊所”。

联合诊所建立初期,以慕“案板街痔漏科”之名而来的痔瘘患者为主,且因病人众多,使痔瘘科的收入成为全所工资和其他开支可靠的财源保障。这也是西一路联合诊所不但度过三年困难时期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得以逐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该联合诊所后来从房地局获得了案板街路东的一些房屋,进而开设了痔瘘病床并将联合诊所逐步全迁过去。

“西一路联合诊所”成立后,随着发展先后四易其名:因增设了痔瘘病房改为“西一路联合医院”;在“文革”中又改名“东风区第三人民医院”;其后又改为“西一路公社卫生院”;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到1980年又扩建升级为区级全民性“新城区中医医院”,而痔瘘科始终是其主要特色科室。陈秀君女士与其夫王庆林先生为医院的奠基、创立和初期的巩固、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理应载入史册。

陈秀君女士不但是一位医中女杰,而且是一位贤妻良母。她有四儿六女。由于她对子女教育有方,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孩子高尚的人格与志气,同时慈爱、善良和穷而有志的母亲形象深深铭刻在每个子女心中,成为他们的榜样和进步的力量源泉,所以子女虽众但多已成为国家有用人才。长子王中仁,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次子王中义,大学物理教授,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三子王中礼,遵父母之命,继承祖业,现任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长女王锦儒,美籍华人,针灸中医师,密西根健康医疗中心主任、彻斯特顿针灸中心主任、印笫安纳针灸协会副主席;次女王银儒,西安交大第一医院会计师;三女王玉儒,玉雕工艺师,《西安日报》曾作过报道;四子王中信,高级钳工;四女王凤儒,药厂化验师;五女王巧儒,西安藻露堂医院副院长;六女王奖儒,护士。

陈秀君女士为子女和工作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患上高血压症,1966年突发脑中风,瘫卧病床之躯又遇“文革”浩劫,遭抄家被逐出家门之痛,受丈夫与子女被批斗下放之苦,虽有身旁年幼女儿之尽心照料,然经五年之苦难后不幸于1971年12月去世,年仅49岁,后安葬于陕西长安县吴家沟。

司湘云医师为王庆林主任医师之妻,1915年农历12月13日生于河南省新郑县司洼村。司湘云医师也是随夫学成的痔瘘专科医师,曾任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西安市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主治中医师。司湘云医师不但医术上精益求精,而且也乐于参与社会工作,先后担任案板街街道“读报组”组长(解放初期)、西安市西一路地区妇女代表、调解委员、人民陪审员等基层职务。是“西安市西一路联合诊所”(现在“新城区中医医院”之前身)创立者之一。司湘云主任曾多次获得先进卫生工作者称号,省、市各主要报纸也多次予以报道和表扬。司湘云女士1987年12月在职病逝,安葬于陕西省长安县吴家沟。

1934年司湘云女士与痔瘘名医王庆林结婚后,随夫在开封行医。抗日战争开始,迁至西安开业。1949年西安解放后多年作为街道群众基层干部;1958年参与创立“西一路联合诊所”,初任痔瘘科医师,后担任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顾问。司湘云为著名痔瘘专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慕名而来者不仅有四方百姓,更有社会名流、省市首长。对不论来自何 方、何阶层、贫富、贵俗之患者,她均一视同仁,对他们以自己的亲情爱之,尽心尽力为之治疗,且从不索受病家财物及酬谢。

司湘云医师工作作风十分严谨认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她处处以身作责,从而使她领导的科室医护团结、工作勤奋、医绩卓著,每年都被评为全院先进科室。患者与同事经常称赞说:司老尽管年逾花甲,但遇病情紧急,无论是班内班外、白天夜晚,必亲自检查处理,一直忙到患者危情解除。司湘云至高龄七十之际,仍挑主任重担,不管科里科外、大事小事,总操心运筹安排,直至累垮了自己年迈的身体,为痔瘘科倾注了全部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湘云医师从1966年接替因病离职的陈秀君主任开始,担任西一路公社卫生院、新城区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长达十九年,在这期间以她高超的医疗技术与良好的管理能力使痔瘘科的规模继续得到不断发展,医院病床多达56张,旅社保健病床有20张。司湘云和她的痔瘘科凭借卓著的医界声誉,较大的社会影响,兢兢业业的工作和稳定充实的资金积累,为卫生院的发展,尤其是为扩建新的医院大楼和医院的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司湘云主任重视痔瘘人才的培养,为中医痔瘘科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她不断接待来自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和来自外地进修学习痔瘘科的医生,他们遍布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对本科室的年轻大夫以及这些实习生、进修大夫,司湘云主任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培养他们成为能独立工作的中医痔瘘科医生。

1985年,人人尊称为“司老”的司湘云主任已经年过70岁,新城中医医院痔瘘科主任之职由其三子王中礼副主任医师继任,她被聘请为该科顾问,但她仍然心系痔瘘科,日日按时上班,关心科里的每项工作、每个同志和每个患者,直至1987年生命的最后一息。

司湘云女士虽终身未育,但在家中同样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十个子女幼年时期的成长离不开她的养育,尤其在陈秀君中风卧床继而去世之后,繁重的家务完全由她承担,她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婚姻操碎了心。她与王庆林先生婚后共同生活了43年,王庆林先生从陕北回西安治病在家是她日日服侍,到上海治病也是她陪伴。她有一手精湛的烹调技艺,既能做家常美味又能做筵席大菜。她做的无论什么饭菜都会受到全家老小的称赞。

司湘云医师为王庆林先生及其中医痔瘘学事业、为她的痔瘘科和痔瘘患者、为建立发展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为子女们无私奉献了她的一生与全部的爱,她将永远留芳人间。

五、痔瘘专家司松芳

司松芳女士为痔瘘名医王芳林之妻,河南省新郑县司洼村人。1913年生,1984年去世。16岁时嫁给王芳林为妻,一直随夫学习中医诊病治疗。解放后曾在西安市中医学会北大街门诊部工作,任痔瘘科医师,带出李青海等徒弟数人。1963年因病退休。在门诊部工作期间,是单位和莲湖区先进卫生工作者,多次出席莲湖区先进卫生工作者会议。对患者如亲人,认真负责,治疗痔瘘疾病治愈率达95%以上,从未出现任何差错。曾用单方治愈过直肠肛门癌,现仍有病历保存。

同类推荐
  •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催眠是一门严谨的、系统化的心理科学。很多时候,催眠都具有神奇的效果,它能帮助人们克服许多人生难题,尤其是可以深入人心,探知人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心理意识。催眠心理学之于女人,更是实用至极。无论是女人希望通过催眠自己的心灵来获得宁静与幸福,还是想要通过催眠他人来探知他人的内心,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催眠心理学知识。本书从催眠心理学的历史开始谈起,运用趣味的语言来将看似难懂的催眠心理学简单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掌握并熟练运用。跟随《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跟随心理催眠师上官文姝一起去修炼心理催眠技巧,你将拥有开启潜意识、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幸福、快乐的心理秘方。
  • 新编失眠抑郁病配餐宜忌

    新编失眠抑郁病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四季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疾病预防、心理调节、两性保健等方面知识,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养生百科工具书。
  • 家庭生活宜忌

    家庭生活宜忌

    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就是平平安安,简单有效。没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也不能“跟风”,“跟潮流”地去吃、去喝、去穿、去玩……哪些该做,哪些不宜做的观点在老百姓的心里尤为重要。本书就为您揭示这些道理。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本书以史料为经、趣闻为纬,详尽介绍了历代皇家秘而不宣的养生食谱,集知识性、生动性、实用性为一体。千载而下,人人得享帝王之福,不亦乐乎!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以严谨客观的文史档案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传说为调剂,从“益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虚护元”、“健脾养胃”、“保肝润肺”、“明目聪耳”等11个方面,介绍了200道御医推荐给帝王们的养生食谱。您可根据个人体质,亲自动手制作,一享帝王之乐。
热门推荐
  • 审判猎人

    审判猎人

    传说,在每个黑夜,当审判之门打开的时候,有一群身披黑色斗篷的人在城市上空飞掠而过。他们的面庞不为人知,却管理着不同位面。每当他们从虚空中出现,就预示着一场杀戮的开始。他们有着荣耀的名字:审判猎人。夏梧本是个普通大学生,却意外闯入他们的世界,从此正常的生活脱离轨道。他不曾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一边挂着冷漠的笑,一边挥舞起手里黑色斩刀。
  • 重生之嫡女妖娆

    重生之嫡女妖娆

    容貌被毁,亲娘冤死,一杯毒酒尚不够,还要她付之烈焰而亡!再睁眼回到十三岁,她誓要扭转乾坤,报血海深仇!为了不重蹈覆辙,她步步为营,却不料揭开一桩淹没三十年的迷案!倾城之色下,这一世她一定不枉此生!就算是身陷地狱,化为九幽厉鬼,她也要将前世痛苦,百倍万倍的讨回!
  • 欧阳海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欧阳海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欧阳海(1940年-1963年),舍身救列车的英雄。湖南桂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三次荣立三等功。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18日,部队野营拉练经过衡阳途中,在进入一个峡谷后,一辆载着五百多名旅客的282次列车突然迎面急驶而来,列车的鸣笛声,使得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窜上了铁道,横卧双轨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就在火车与惊马即将相撞的危急四秒钟,欧阳海毫不犹豫地冲上,用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铁轨,列车和旅客转危为安,他却被火车卷倒在铁轨边上碎石,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3岁。
  • 龙吟虎啸

    龙吟虎啸

    人间遭受十年魔难,佛祖将魔王封于东皇钟内。千载之后,神州大地群雄逐鹿。魔王逃出东皇钟……
  • 台湾行政法论

    台湾行政法论

    200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本书通过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共分十一章的内容,系统地论述了台湾地区行政法的理论及法律规范。
  • 夏炽残阳

    夏炽残阳

    自古平胸多傲娇,自古傲娇出高能。这是一个以男主被女孩扑倒为开端的故事……保持优雅,谢绝绅士。
  • 霸气学妹颜倾城

    霸气学妹颜倾城

    充满霸气气场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功收到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很不幸,返校的路上差点被一辆骚包的跑车撞到。她的眸子里充斥着怒火!很好!如此谨慎的她开学第一天却和一个嚣张不羁的茶发少年相约一周后挑战!“我要和你打架!不,我向你挑战!”茶发少年说得竟一脸认真。“你以为我不敢么?这么嚣张,该挫挫锐气让你懂得什么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她不屑的嘲笑。是什么,让她如此生气?一场酸甜苦辣的周旋在泡沫学园拉开序幕!
  • 药性赋

    药性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天翻地覆

    重生之天翻地覆

    上一世,她的痴情换来他的冷漠与厌恶,他与她的情敌设计车祸将她带离了这个世界。那一瞬间,她在心里呐喊: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再那么傻气的爱上冷宇辰,我要让所有给我痛苦的人,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还回来!上帝同情她,让她重生了一回。这一回,看我怎么让你们下地狱!重生后的她,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遇见一个个痴情的他们,她的心还能再次悸动吗?(新手作品,写的不好请见谅。)
  • 浅唱微夏

    浅唱微夏

    金光闪闪的大小姐,土的掉渣的“恐龙妹”、她们竟然是同一人!Oh,myGod,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