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2200000011

第11章 《国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因而不能不读一些史地方面的书籍。

史地著作浩如烟海,尤其是历史书可谓汗牛充栋。怎么读呢?

如果你只是一个史地知识的爱好者,不妨采用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都是提纲挈领地抓住书的精华部分,领会精神实质,而不纠缠于细枝末叶。

如果你是一位史地书籍的研究工作者,则应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尚书》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吗

《尚书》,最早称《书》,汉代始称《尚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后又称《书经》,其中《尚书》一名是现今通用的正式名称。

相传原来有关上古历史的简册很多,到了孔子删选为百篇,并按时代次序加以排列,编成了《尚书》的第一个选本。

有关孔子删《书》的传说流传甚广,但后世学者曾对《尚书》各篇的成文年代进行了大量考证,证实有些篇章写成于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因而认为《尚书》的编定者系某一人或某几人,但最早的定本中究竟有多少篇目已不可考。

秦末汉初,战乱频繁,《尚书》的先秦完本便彻底失传了。《尚书》版本有三种: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前两种版本在唐朝时已失传,伪古文《尚书》至此成为唯一传本。

伪古文《尚书》是今存的唯一传本吗

伪古文《尚书》共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58篇经文。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该书的主体。

这58篇经文中,后人考证有33篇与郑注本古文《尚书》相同,另外25篇为伪书。

《尚书》主要收录古代帝王们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向军队宣布的誓师词,以及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和规劝,只有一小部分是关于远古历史的传说。这些篇章依时代次序编辑,其记事时间上起尧舜,中历夏、商,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穆公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至四千年。这样久远的历史,幸赖《尚书》才得以昭示于今。

二是百篇《书序》,实际是只有81个篇目,67条序文。

《书序》内容一般是用几句话简单地说明其篇文献是某人因某事而作,各条序文详略不一,较详尽的序文还记载有年代,对研究各篇文献的历史背景有帮助。

三是孔安国注解,又称《孔传》。它汇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保存了不少古注,同时它的某些说解比汉儒的传注更加精审。

四是孔安国序。它伪述了孔安国得书和作传的经过,既有抄袭摘引的前人记载,又掺杂有捏造成份。

《尚书》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尚书·秦誓》: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唯受责俾如流,是唯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唯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唯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唯截截善谝言,俾君予易辞,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秦誓》是秦穆公自我责备的诰辞吗

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派遣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军队远道偷袭郑国。老臣蹇叔和百里奚竭力谏阻,穆公不听。军行途中,秦军获知郑国已有防备,只好在消灭滑国后退兵,经过崤时遭到了晋军的伏击,全军覆没。秦军将帅回国后,秦穆公对他们说了这篇自我责备的诰辞。

《尚书》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2.抚我则后,虐我则仇。

3.非知之艰,行之唯艰。

4.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5.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6.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7.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8.汝怜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9.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10.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唯馨。

《尚书》是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必读书吗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它是部分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上古史之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殷周时代的原始史料,是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最重要的必读书。同时,作为儒家五经之一,《尚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山海经》

《山海经》是现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奇书吗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山海经》是大禹、伯益所著吗

《山海经》是大禹、伯益所著,但经后人多次增补之后,已看不出大禹、伯益所著的迹象。书中又多次出现夏后、周文王等夏禹时代之后的人名地名,因此,夏禹、伯益《山海经》之说难以置信。据《四库全书总提要》记载,《山海经》是周秦间人记的。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品,它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经秦汉学者的最终修补而成的一部著作。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奇书。该书分《山经》《海经》两个部分。现存《山海经》共收18篇,分《山经》5卷,《海经》13卷,三十一万多字。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5部分;《海经》包括《海内经》4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一篇。书中记载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离奇的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全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医学、动物、植物、矿产、水利、民俗、宗教、神话等。千百年来,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山海经》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的景象。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百家争鸣又推动了各家思想的完善。在这个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所作的千古不朽的抒情长诗《离骚》。总之在这一时期,文化、思想、文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文化、思想、文字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为人们记录对自然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促进了科学著作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个时代还出现了《甘石显经》这样一部记录了八百多个恒星名字的天文著作。我国人民在这个时期已经把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这些都标志着当时我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根据《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和文字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等各方面推断,它极有可能是产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以地理山川为线索,以神话传说为内容的著名的文化典籍。

《山海经》为述图之书吗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马倡议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是一部据图为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

《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

《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吗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

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吗

河南学者金荣权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著名的史学家徐旭生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现代学者刘宗迪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山海经》是由《山经》和《海经》组成吗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吗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山海经》是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吗

说起《山海经》,国人大都知道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

《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山海经》问世之后,围绕其内容、成书时间的争论,对它的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是个谜,乃至酿成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

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坚持旧说,但面对难以掩盖的漏洞,他只好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来作掩饰。

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说虽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人。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有关《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未到此为止,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的作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将寻踪作者的视角向国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结论。他们说,《山海经》并不是中国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这种说法就象《山海经》中光怪陆离的神话一样,让人大开眼界!那么,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根据何在?

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纪外来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响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学者卫聚贤在其《古史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山海经》的作者为印度人隋巢子。

1978年在台北出版的《屈原与九歌》的作者苏雪林在提及《山海经》时,又把作者的属地推向更西更远的巴比伦。他认为,《山海经》是关于阿拉伯半岛中两河流域的地理书,原为古巴比伦人所作,战国时由波斯人带到中国,其中有些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是后人混入的。他还认为,《山海经》可能是邹衍的讲义,由其弟子笔录,但记录者并非一人。

还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同希腊神话进行了比较,认为书中有关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里的怪物极其相似。另外,美国学者也认为,《山海经》中有对美洲大陆的精确描写,如《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描述的“光华之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东山经》则生动而精确地描写了美国内华达州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会装死的美洲负鼠等。有些研究者还按照《山海经》指示的路线考察了美洲大陆,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吻合的地理现象。从这些欧美学者的考证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经》又成了希腊人或美洲人所作!

对《山海经》作者的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今天此书在历史、地理、文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一些研究者从中国之外去寻觅作者的作法,虽然看上去有些牵强和难免哗众取宠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究其原因,实因《山海经》所涵盖的令人惊叹的博大庞杂、无所不包的内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产生了仁智互见的结论。因此,这一疑案的彻底破解尚需要时日。而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纯声的看法可能较符合实际,即:《山海经》乃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诸多宝贵的资料,至于其作者可能已难于确认。《春秋》

《春秋》是古代编年体史书吗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原为先秦各国史书的通称,又是鲁国史书的专称。今传《春秋》相传为孔子在鲁国史书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唐宋以后的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此书是大事记式的编年史,书中以鲁国的12位国君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公元前722年,下至公元前481年,凡2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其内容证实可信。此书记事极为简略,但体例严谨,文字省净,被后人推崇为“简而有法”的典范。甚至有人认为它在遣词造句中都寓有褒贬,并大力宣扬这种所谓“春秋笔法”,对后人的写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春秋》三传是儒家解经之作吗

在历史上《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的。

《春秋》最初原文仅一万八千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一万六千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春秋》(节选):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春秋》的笔法主要是教化于人吗

《春秋》是经而非寻常史书。读《春秋》之法,必尊以经而后读之,须怀以诚敬之心读之。非此而不能明其大义所在。上述文字就不是纯粹讲史,而是讲的一个简单道理:有个人从江上路过,看见有人正举着婴儿想把他(指婴儿)投进江里,婴儿啼哭。那个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那人)回答说:“这个婴儿的父亲擅长游泳。”婴儿的父亲擅长游泳,那个婴儿难道就因此也擅长游泳了吗!这就是著名的春秋笔法,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教化于人。

《春秋》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吗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12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三十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左传》

《左传》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吗

左丘明是春秋末年鲁国人,曾担任鲁国太史。左丘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一点恐怕无庸置疑。但是,问题的焦点还是在于《左传》是否即左丘明所作。唐代以来,持否定观点者渐成主流。

《春秋》一书以鲁国为记事中心,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而多方面地展示了春秋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春秋》一书产生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解释《春秋》的书,最著名的是“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和《縠梁传》。其中尤以《左传》最为著名。《左传》全书共30卷,计二十多万字,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之春秋列国史。全书取材广,内容详实,叙事生动,不但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为深刻的描述,且对那个时代的几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着形象的刻画。

《左传》虽为史学著作,但其文学价值也不菲,曾有部分文艺理论家将其与《国语》《战国策》并称为先秦散文的三大典范。

《左传》对史实的记载比《春秋》更详尽吗

与《春秋》相比,《左传》更君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活跃在春秋历史舞台上的诸多重要人物,而较有系统地勾勒出周朝王室与诸侯列国兴亡盛衰的总体轮廓,同时还大量地载录了当时在中国地区所发生或观察到的重要的自然现象。

《左传》一书在内容安排上有主次分别,从记事篇幅来看,前期较为简略,后期较为详富。后期尤以襄、昭二公为最,其在位的时间跨度约为整个春秋的四分之一,但内容却占全书之半。从记事对象来看,则以晋、楚、鲁诸国撰述较多,齐、郑、宋、卫、周、吴等国较略。

《左传》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卷一·隐公·传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隐公·传元年》反映的是一起骨肉相残的事吗

《隐公·传元年》写的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这是公元前722年在郑国发生的一起骨肉相残的事。它是《左传》中文字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文章一开始就提起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武姜氏厌恶他的儿子郑庄公,原因是庄公出生时难产,可是她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姜氏的一个恶、一个爱,始终贯穿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这也是她最后必然被拘的最终结果。《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客观地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

《左传》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师克在和不在众。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4.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9.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10.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也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吗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且也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它以详实珍贵的史料、严谨有致的笔法和优美流畅的语言,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的独特地位,为我们全方位地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蕴质,提供了根本性的依据。

《国语》是一部先秦历史的百科全书吗

左丘明,相传他是位盲人,曾出任过鲁国“太史”一职,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国语》出自左丘明之手的说法约始于司马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自唐宋开始,渐有学者执持异议,作者究竟为谁,至今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多变的时代。当时,齐、晋、楚、秦、吴、越等大国争霸,弱小诸侯受到欺凌与征伐,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留下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国语》的作者“因圣言以摅意,托王义以流藻”,采录自周穆王以来到智伯灭亡这一时期的各种重大事件,将各种历史人物的言辞、议论和对话汇集起来,其目的就在于警醒当世、启发后人。

《国语》也可以说成是《春秋外传》吗

《国语》一书共21卷,分国记事,每国史事又依时间顺序编排,所记各国史事的起迄时间和记载方式自成系统,且前后史事多互不连属。

《周语》三卷排在最前面,记事始于穆王,终于敬王。

《鲁语》二卷,始于庄公长勺之战,终于春秋末年。

《齐语》一卷,专记管仲辅佐桓公称霸之事。

《晋语》九卷,篇幅几乎占全书一半,始于武公,终于昭公,内容极为丰富,因而有人称《国语》是晋史。

《郑语》一卷,仅记桓公子史伯对话。

《楚语》二卷,始于庄王,终于白以之乱。

《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均记夫差与勾践之事,但写法不同,材料来源也不尽同。

《国语》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中期周穆王征伐大戌,下迄春秋战国之际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后约五百余年,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状况,与《左传》所记史事的发生年代大略相当,两书内容多有关联,又因相传为同一人所作,因而从汉代起就有《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的说法。

《国语》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晋语一》: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

辞曰:“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臣敢以私利废人之道,君何以训矣?且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从君而贰,君焉用之”遂斗而死。

《晋语一》说的是共叔成杀身成仁的故事吗

公元前七〇九年,曲沃武公围攻晋都翼,杀晋哀侯,取代了晋君。他打算任命共叔成为晋国的上卿,辅佐他治理国政。但共叔成予以拒绝,表示贤臣不事二君,最后杀身成仁。

《国语》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事君以敬,事父以孝。

4.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5.华而不实,耻也。

6.勇以知礼。

7.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8.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9.善人在患,弗救不详;恶人在位,不去亦不详。

10.人不可以不学。

《国语》是研究春秋历史的珍贵文献吗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全书留传至今,是研究春秋历史的珍贵文献。

《国语》一书不但记录了当时人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观点和言论,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邦国成败、阴阳律吕、外交、军事等方面,还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天象节令、生活习俗、民谚歌谣和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先秦社会史、思想史的宝贵资料。如果把《国语》比喻为一部先秦历史(特别是春秋史)的百科全书,这绝非夸张之词。《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吗

《战国策》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不作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

战国时代,有人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讲究如何揣摩人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与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史称纵横家。他们对谈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就不断地收集资料,储以备用,有时并自行拟作,以兹练习,《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到西汉末年,刘向进行全面校订和整理,因为全书主要记录“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了策谋”的活动,所以定名《战国策》。

《战国策》记录了二百五十年的史实吗

《战国策》是一部关于战国时代各国历史情况的重要记录,记录上起春秋,下至秦汉之际约二百四、五十年的史实。全书共三十三卷(以国别为基础,以时间为顺序排列。

战国时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代,旧的生产关系日趋瓦解,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勃然兴起,从而形成了国与国之间、一国内部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时,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大增,成了强国。秦国的兴起,对其他六国形成威胁,迫使山东六国经常联合起来合纵抗秦。而秦国则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实行连横政策来分化瓦解各国势力。于是,在战国中后期,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合纵连横斗争。《战国策》记述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这一百多年间合纵连横的历史事件,而纵横家们的言论和活动更是书中极力渲染和刻划的对象。

《战国策》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田需贵于魏王》: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杨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田需贵于魏王》是教育人要谨慎吗

在《田需贵于魏王》里,惠子用形象的比喻对正春分得意的宠臣提出了警告,它使田需印象深刻,从而提高警惕、戒骄戒躁。

《战国策》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得士则兴,失士则败。

2.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5.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7.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8.色老而衰,知老而多。

9.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10.以天下之心,行天下之势,如水之就下,孰能御之?

《战国策》在发展史上起了桥梁作用吗

《战国策》是一部文学价值相当高的重要史籍,它上承《左传》、《国语》,下开汉代的《史记》,在史传文学的发展史上起了桥梁作用,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文学作品,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之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吗

司马迁,生于145年,字子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人,出生于一个“世典周史”的家庭中。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时的太史令,有志于次第旧闻、裁剪论着、整理古今历史。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司马迁10岁即能诵古文,后来还拜儒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师,系统地学习了《尚书》《公羊春秋》,以及先秦典籍。

父亲临终前,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完成一部详载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通史。如果说此时他答应撰写《史记》是继承父亲遗业的话,那么他守丧三年继任太史公之后,伴随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开始意识到纪录和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是历史学家应尽的职责,正式开始撰述编订工作。

《史记》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吗

《史记》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完备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共130篇,计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史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通贯古今,包罗万象,实实在在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作者当世的汉武帝时代,前后三千多年,总为一编。举凡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学术、天文律历、河渠地理,直至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山川地域、风俗人情,无所不包,略无遗漏。司马迁重视人类的生产经济活动,首创《货殖列传》与《平淮书》。他重视民族关系,主张维护以西汉王朝为中心的民族统一,从《匈奴列传》到《西南夷列传》,写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他也重视文化思想的变迁,为诸子百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立传,开辟了后世学术思想史之路。他既能够以帝王的言引政绩为纲,注意反映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历史功绩,也能够广泛描写社会各阶层,包括一些下层人士的历史活动,为游侠、刺客、佞幸、滑稽、货殖、儒士等各色人物立传,努力反映社会的全貌。如此气魄宏伟、规模空前地总结历史,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客观历史要求,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伟大实践。

《史记》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现了蔺相如的可贵品质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的大将,曾经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蔺相如原为宦官令缪贤门下的舍人,出身低微,后因奉璧使秦,完璧归赵,被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本文表现了廉颇和蔺相如可贵的思想品质。

《史记》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5.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王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贤人隐,乱臣贵。

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吗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三千年中国的发展变迁,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但是一部体大精深、无与伦比的历史名著,而且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影响巨大而深远。

同类推荐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绵山故事与传说

    绵山故事与传说

    同窗好友融亮及青年作者的又一新作《绵山故事与传说》即将付梓。融亮约我作序,并说:“这件事是你我一起策划的,非你莫属。”看来义不容辞,只好从命了。我和融亮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生长在“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晋国贤臣介之推、东汉太学生领袖郭泰、北宋名相文彦博),是听绵山的故事传说长大的。他小我三岁,当时还是个内秀腼腆的小伙儿。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成绩骄人。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童学书程

    童学书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神的男神:晗追凯隔层纱

    女神的男神:晗追凯隔层纱

    十年前“小凯,如果有来生,你想当什么?”“那你想当什么呢?”“我啊,我想当蒲公英!”小女孩笑的甜甜的看着对面比自己高出将近一个头的帅气男孩“为什么啊?”“因为,蒲公英可以自由自在地,只要有风,就可以随风到处飞舞,多自在啊!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十年后“你不是说你喜欢自由自在吗?为什么现在又肯来束缚在这了呢?”“原来你都还记得啊!不过,我现在更希望做一颗大树,这样,只要根在哪里,大树就会一辈子都会在哪里!不用再和最爱的人分开,不用再承受分离的痛苦!”“呵,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大树可以永远扎根在一个地方不离开,可并不代表周围之前一直陪伴着它的其他的不会离开!!”
  • 右手边的右手边

    右手边的右手边

    枫叶飘落斑斓的秋天。情绪悲伤过的昨天。微风消失的背影在枫叶上留下的诺言。我静静看着天空的黄昏想思念。流星划过天边就像回忆你的容颜。多温柔。我用力把时间开始纪念。
  • 蛮荒古剑传奇

    蛮荒古剑传奇

    当命运需要你逆风翱翔的时候,我们就不能顺风而去。当天下道义需要有个人站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这就是江湖。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他是定国只手遮天的阴黎大人,妖孽狠腹黑。她是被淡忘在岁月里的守陵公主余泱,倾国又倾城。当心机深沉的守陵公主遇到清冷孤高的尚书大人,宫廷撕逼大战,正式开始!两人第一次见面,剑拔弩张,再度交手,她惊才艳艳谋惑天下,他却只是温柔一笑,一言不合就开撩!
  • 极限刺客

    极限刺客

    所谓“天道”所谓“命运”!真是可笑。天本无道,苍天无眼!何来道,何来天!我亦是道,我亦是天。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柔肠百转冷如霜声明:作品相关章节是原极限刺客文章,因情节太拖,潇十三郎决心果断放弃。新文已有十一万字完整大纲,放心阅读,每天一万字保底更新。此书共分三篇,第一篇《月下美人》《星霜篇》《神魔变》
  •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