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必然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和依赖,这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能过分,否则就很可能导致朋友间关系恶化乃至破裂。
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义务帮助你,他们可以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朋友的帮助只不过是基于你们的友情而已。因此,对朋友过分地控制和依赖会损害你们的关系。
如果你事事游移不定,老是向朋友询问,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某些错误意见的影响。为此,你应该立即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有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指手划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做法同样会为友谊的发展埋下不祥的种子。
朋友之间的交往不可超越本分,更不可过分依赖,这是交友起码的原则。
可以说朋友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事业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说文》中就讲得很明白:“朋友,就是感情的象征。志同道合的就可以结为朋友。”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玛丽亚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她新搬进这一居民区,便急于找朋友,这时,欧阳进入了她的生活,像只母鸡似地把玛丽亚呵护在翅膀下。不久后,玛丽亚发现,欧阳不仅是只母鸡,还是个大王,她是一位社会团体的总裁,整个团体是由她的朋友和她们的丈夫们组成的。
“起初我挺喜欢她,”玛丽亚说,“我是她的特别好友,她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有时我感到似乎受她的压制,但我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的确喜欢她,希望与她保持朋友关系,但我渐渐不喜欢只是听从她了。”
玛丽亚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欧阳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朋友平等相处,有往有来,互相帮助。也就是说要弄清自己必须干什么,并把它付诸实施。
如果你想对朋友说,“你应该”、“你不应该”、“你最好”、“你必须”,那么你无疑是想控制朋友的生活,这种做法,一定会使朋友感到很不愉快,很有压抑感。
如果你是被控制者,不要认为有人为你操心一切是再好不过的事,控制你的朋友绝不是真正的朋友。把自己从朋友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与朋友平等相处,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交际时,我们必须对朋友的人格独立、人身自由、行动自主给予足够的尊重,彼此相互的行为协调、关系密切的程度应由双方的意愿以及交往的实际决定,不能不顾实际、强求一致。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损害友情,失去朋友。
人们往往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态度与己不同而排斥对方,认为唯有自己才正确。其实,朋友采取什么生活方式都无所谓。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在生活各个方面和自己一样,或是事事如己愿。交友苛求小节,只能使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成不了大气候。
要做到不苛求朋友,我们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强求心意相通。
同心同德,无疑是理想的交际境界。然而,朋友遍天下者,同心者有几人?交际关系的纵横交错,个人经历、地位的不尽相同,情感世界的纷繁复杂及个人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彼此间心理上也会存在着很多差异。朋友间立场、观点的不同,情、利、义的不一致是正常的,应该予以理解、包容。
(2)不强求志向相同。
人各有志,道非一条。志同道合当然好,志趣不一,也同样可以以诚相交,以心相交,甚至还有利于相互借鉴、勉励,互相促进。不必自己属于某个圈子,就强拉朋友加入;不必自己信教,就硬逼朋友信奉;也不必自己习文则不容朋友习武。
(3)不强求步调一致。
由于每个人的学识、修养、阅历、性格等不同,所以即使彼此目标一致、志同道合、同心同德,也未必能在认识、言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十个手指都不一般齐,强求朋友和自己言行的同步更是不现实的。
(4)不强求亲疏相同。
交际实践告诉我们,处于群体交往中的人们总会有远近、亲疏、喜好、厌恶等区别。强求亲疏相同,义气行事,只能将朋友间的关系弄僵、弄糟。
过分强求朋友间双向距离的对等及众多朋友间多向距离的等同,是不明智、不成熟的表现。其结果必然以失去朋友、伤害友情为代价。所以,在交友时不应勉强自己喜欢朋友的朋友,仇视朋友的对手;同理,也不应勉强朋友喜欢自己的朋友,讨厌自己的对手。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要求彼此在爱、恨、亲、疏等各方面的等同。
苛求是自设罗网,自缚手脚,只能损友害己。过分地苛求朋友,结果不是违心地改变自己,就是蛮横地改变朋友。前者是愚蠢,后者是霸道。
结交朋友,标准不可太高,要求不可太严格。
每个人都有缺点,自己也不是完人,不要拿挑剔的眼光选择、对待朋友。
过分依赖朋友,只会使自己变得懒惰,懒于行动,懒于思考,最后连朋友都会厌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