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7200000020

第20章 道德的准则

道德的实际需要产生于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甚或同一时间的欲望冲突。一个人既想饮酒,又想能胜任他第二天早晨的工作。如果他所采取的方式仅能给他的欲望以较小的满足,我们会认为他是不道德的。而那些过于奢侈或放纵的人,即使他们只损害自己,并不损害他人,我们也会认为他们不道德。边沁认为,一切道德都产生于“明智的自私”,一个总是根据他自己的最大满足而行事的人,其行为归根结底总是正确的。我不能接受这种观点。世上有过以观看酷刑为最大快乐的暴君,谨慎曾使得他们暂饶受难者一命,以求他日使其遭受更大的痛苦。对这种人,我实在不敢恭维。然而,笼统说来,谨慎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甚至连流落于荒岛的鲁宾逊也曾辛勤劳作、自我克制和深谋远虑,这些均应看作是道德方面的品质,因为它们增加了他的满足,而又未损害他人。这部分道德在教育儿童方面甚为重要,因为儿童是很少考虑将来的。假如他们日后能信守这部分道德,世界会很快变成天堂,因为这道德足以避免战争——战争是感情的行为,而不是理智的行为。然而,无论谨慎何等重要,它终究不是道德的首要部分。它也不是引起理智方面问题的部分,因为它仅诉诸个人的利益。

不包括于谨慎范围的那部分道德,大体上是类似法律或俱乐部规则的东西。它是一种方法,能使人们共处于一个社会中,而不管其欲望有何冲突的可能。但这里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刑法的方法,其目的仅在于通过对以某种方式损害他人欲望的行为施加令人不快的惩罚来求得表面的和谐。这也是一种社会指责的方法:被自己的团体认为不道德,是一种惩罚,为避免这种惩罚,大多数人都会避免让人知道他们违反了自己团体的准则。但还有一种更根本的方法,一旦成功,结果将令人满意得多。这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的机会来改变人们的性格和欲望,手段是使一个人欲望的满足尽可能与另一个人欲望的满足相一致。爱所以比恨好,是因为它能使有关人士的欲望变得协调,而不是冲突。在相爱的两人中,成败荣辱与共,但在相恨的两人中,一方的成功便是另一方的失败。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这句话如果没有说错,那么显而易见,任何社会的道德准则都不是终极的和自足的,而是必须进行检查,看看它是否像智慧和仁慈所指示的那样。过去的道德准则并非总是无误的。阿兹台克人曾认为吃人肉是他们痛苦的责任,因为他们担心不这样做,阳光就会变得暗淡。他们错在不懂科学上,假如他们对牺牲者怀有爱心,他们或许能察觉他们自己的错误。有些部落把十至十七岁的女孩关闭在暗处,因为他们害怕阳光会使这些女孩怀孕。但是,难道我们现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没有这类野蛮的东西吗?难道我们一定仅在禁止真正有害的东西,或正派人无论如何不会为之辩护的坏东西吗?我是不敢断言的。

现行的道德是功利主义和迷信的奇特混合物,但迷信部分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很自然,因为迷信是道德准则的起源。最初,某些行为被认为是神所不喜欢的,于是通过法律制止,因为神的愤怒会加诸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犯罪的个人。由此产生出罪的观念,就是——上帝所不喜欢的即为罪。至于某些行为何以为上帝所不喜欢,却说不出理由。例如,为什么那羔羊应浸入它母亲的奶中,否则上帝会不高兴,这是很难讲清的。但据《圣经》中的《启示录》所说,情况就是如此。有时,上帝的意旨被解释得莫明其妙。例如,我们被告知星期六不要工作,而新教徒却认为这意味着我们星期日不应游玩。但是这新的禁令与旧的禁令具有同样至高无上的权威。

显而易见,一个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是不会为《圣经》的经文或教会的教义所吓倒的。他将不会满足于说,“某某行为是有罪的,此事的结局应是那样。”他将调查那行为是否有害。或者相反,调查相信那行为有罪是否有害。于是,他将发现,尤其是在关于性的方面,我们现行的很多道德,其来源是完全迷信的。他还会发现,这种迷信与阿兹台克人的迷信一样,包含着无谓的残酷,假如人们能对周围的人怀有善心,那迷信是会被抛弃的。但是,传统道德的卫道士是很少有善心的,从教会头面人物对军国主义的偏爱中,即可看到这一点。人们不禁想到,他们所以重视道德,是因为道德能使他们施加痛苦的欲望得以合法发泄:罪人是准予捕猎的鸟兽,因而无需宽容!

让我们考察一下从生到死的普通人生,并注意迷信的道德是如何施加本可以避免的痛苦的。我从胚胎开始讲起,因为这里迷信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如果父母没有结婚,那孩子便会蒙受耻辱,这显然是不应有的。如果父或母有花柳病,很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就家庭收入而论,如果子女过多,便会出现贫穷、营养不良、住房过于拥挤,而且很可能乱伦。但是,大多数道德家却认为,父母还是以不知道如何通过避孕来避免痛苦为好。为了使这些道德家欢愉,痛苦的人生遂落到千百万人头上,这些人本不该存在,只因道德家们认定没有生儿育女欲望的性交是罪恶的,而有了这一欲望,则不是罪恶的,即使那后代注定要受苦。突然被杀死,接着又被吃掉,这是阿兹台克人受害者的命运,但他们所受的苦比起那些生于悲惨环境中,并染上花柳病的孩子来说,要小得多。然而,那更大的痛苦却是主教和政治家们以道德的名义,煞费苦心赐给的。假如他们对儿童尚有些微的怜爱之情,他们断不会坚持那残酷之极的道德准则了。

在出生时和婴儿期,一般来说孩子受经济之苦较迷信之苦为多。当大户人家的女人生孩子时,她们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护理、最好的饮食、最好的休息和最好的运动。工人阶层的女人是享受不到这些的,她们的孩子常因此而死去。政府当局虽然在照顾母亲方面做了点事情,但那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就在政府当局取消对哺乳母亲的牛奶供给,以节省经费时,他们却准备花费巨额资金为富人住宅区修路,而那里的人员来往是很少的。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做出这项决定就是在因贫穷罪而宣判众多工人子女死刑。但是,这些统治者得到绝大多数牧师的支持,这些牧师以教皇为首领,使得全世界巨大的迷信势力都来维护社会的不平等。

有教育的各个阶段,迷信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一部分儿童具有思考的习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铲除他们的这种习惯。凡提出不便回答的问题的,均遭到呵斥或惩罚。集体的情感被用来灌输某些信仰,主要是民族主义的信仰。资本家、军阀和教士在教育方面通力合作,因为他们的权力完全依赖于情感主义的盛行和批评精神的缺乏。在人性的帮助下,教育正在成功地增加和强化一般人的这些倾向。

迷信损害教育的另一种方式,是它在选择教师方面的影响。由于经济的缘故,女教师不准结婚;由于道德的缘故,她们也不准有婚外性关系。然而,凡是下功夫研究过病态心理的人都知道,延长的处女生活对于女人通常是极为有害的,其危害之大,在一个明智的社会里理应严格阻止女教师过独身生活。目前所实行的这些限制,使得越来越多有能力、肯做事的女人拒绝从事教书职业。这完全归咎于迷信的禁欲主义的长期影响。

在中等和高等学校,情况还要糟糕。这里要做礼拜,而且有关道德的事全由牧师掌管。牧师作为道德教师,几乎必有两方面的失误。他们一方面谴责无害的行为,一方面又宽恕极有害的行为。他们一致谴责那些彼此相爱,但尚未决定的终身共同生活的未婚男女间的性关系。他们大都谴责节制生育。他们无一谴责丈夫使其妻子死于多产的残酷行为。我认识一个时髦的牧师,他妻子九年内生了九个孩子。医生告诫他说,如果她再生一个,她将不免于死。第二年她又生了一个,结果死了。无人谴责他,他依然保持着他的有俸圣职,并且又娶了一个女人。只要牧师们继续宽恕残酷而谴责无辜的欢乐,他们作为青年道德的保护者,只能起到坏作用。

迷信对于教育的另一恶劣影响,是缺少有关性事实的教育。主要的生理事实应当在发情期前,当它们尚未产生刺激性时,在课堂上得以简单而自然地讲述。在青春期,应当进行非迷信的性道德教育。应当教育青年男女,如非双方情愿,性交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正当的。这与教会的训诫相反,教会认为,只要双方婚配,而且男方希望再要一子,则无论女方何等不情愿,性交都是正当的。应当教育青年男女相互尊重对方的自由;应使他们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支配的权利,而忌妒和占有欲会毁灭爱情。应当教育他们,生育是一件大事,只有当孩子确有可能获得健康、良好的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时,才可这么做。但是,也应当教会他们节制生育的方式,以确保生育成为他们的意愿。最后,应当使他们懂得花柳病的危险,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按此方式进行的性教育,可望极大地增加人类的幸福。

应当承认,不生孩子的性关系纯属私事,既无关乎国家,也无关乎邻人。某次不导致生育的性形式,目前受到刑法的制裁,这完全是荒唐的,因为这是除直接当事双方外,毫不影响他人的事情。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如果认定使离婚成为极为困难的事情于有损于孩子的利益实属必须,那是错误的。习惯性酗酒、残暴和精神病都是离婚的根据,以此为根据的离婚不但于妻子或丈夫必要,于孩子也是必要的。目前,私通被看得特别严重,这是极不合理的。显而易见,许多错误行为较之偶然的私通,对婚姻幸福更有危害。男方坚持一年生一个孩子,无人视之为错误或残酷,其实当数害中之最。

道德的准则不应当使本能的快乐成为不可能。然而,这是在一个两性数量极不相等的社会里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准则自然会被违反。但是,当这些准则只有大大减少社会幸福才能被遵守时,当违反这些准则比遵守它们更好时,那准则无疑是该更改了。否则,许多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人只能从两种不应有的状况中做一选择:要么装成正人君子,要么受人指责。教会是不介意虚伪的,因为虚伪是向其权力奉献的贡物,但在别处,它已开始被认为是不该从轻处罚的恶德。

比神学上的迷信更为有害的,是民族主义的迷信,即只对本国负责,不对他国负责。但是,我不打算在此讨论这个问题,只想指出,这样限制国人是与我们视之为构成美好人生的爱的原则是完全对立的的。当然,它也是与明智的自私相对立的,因为一种排外的民族主义甚至对于战胜国也是不利的。

我们社会受神学上“罪”的观念危害的另一方面是对待犯人的态度。那种认为犯人都是“罪恶的”,因此“应受”惩罚的见解,是理性道德所不能赞成的。毫无疑问,某些人的所做所为是社会希望避免,而且应当尽力避免的。我们也许可以把凶杀作为最鲜明的例子。显而易见,如果社会要团结成一个整体,而且我们要享受它的快乐与利益,我们就不能允许人们相互残杀,即使当他们有这种冲动的时候也不行。但是,这个问题应当以完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应当坦率地发问:防止凶杀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在两种具有同样效果的防止凶杀的办法中,应当选择那种对杀人者损害最小的办法。损害杀人者是很令人叹息的,就像是外科手术的痛苦。这也许和外科手术同样必要,但决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被称之这为“义愤”的复仇之情,不过是一种残酷的表现。损害犯人决不能以报复性惩罚的观念去辩护。如果教育加仁爱同样有效,那就应当选择它;如果它更为有效,那就更应当选择它。当然,防止犯罪和惩罚犯罪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给犯人以痛苦的目的,大概在于它的威慑作用。如果监狱办得如此人道,犯人竟能免费获得良好的教育,人们也许会故意犯罪以获得入狱的资格了。毫无疑问,监禁必须要比自由乐趣少些,但得到这个结果的最好办法,是使自由比目前有时的自由乐趣多些。然而,我并不打算着手做刑法改革的事情。我只是想建议,我们应当像对待染上瘟疫的人一样对待犯人。二者都是公共的危险,都必须被剥夺自由,直到他们不再是危险为止。但是,染上瘟疫的人可以成为同情与怜悯的对象,而犯人却只是诅咒的对象,这是完全不合理的。我们的监狱在医治罪犯恶习方面之所以远不如医院在医治疾病方面成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上的差异。

同类推荐
  •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的主旨,叫“《易经》给人的64个生活智慧”,这表明,《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我们以什么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所写的指引人生的64个感悟既环环相扣又相互渗透,涉及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疑难问题,旁征博引地把《易经》的精髓真实而又生动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 做好本职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是领袖还是百姓,无论你是教授还是农民,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才算得上称职,否则你就是一颗松动的螺丝订。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可能导致飞机失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各行各籽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本书适合各行各业作为企业员工培训教材,也适合渴望在职场取得成功的公司员工学习。
  • 交际与口才

    交际与口才

    本书将口才、交际和人生融为一体,侧重于对读者综合素质的熏陶。从心灵深处启发读者体味生活,打开交际之门,进而掌握一套善于交际、能言善辩的本领,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本书,读者能够掌握交际与口才的基本规律,学习人生交往的技巧,进而达到让交际与口才成就你的目的。本书通俗易懂,不仅在讲述道理方面比较透彻,而且善于利用事实说话,举例生动贴切,更利于读者借鉴和学习。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魔能主宰

    魔能主宰

    肖晨渡飞升劫失败,灵魂投身到一个少年身上,却发现,这里已经不是自己熟知的修真世界,而是充斥着各种缤纷色彩的魔法世界。这个世界,魔法师无疑是最受尊敬地存在,但魔武双修有成者,却又是一番境遇。可是,肖晨却独自开创出一条独一无二的修炼道路,便是修真和魔法同修,因为他发现,魔法在很多方面,其实与法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修仙者肖晨在魔法世界的奇幻漂流,如何铸就真正的魔能主宰……
  •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内容主要概况: 南行杂记、街灯、感伤的行旅、在寒风里、马蜂的毒刺、纸币的跳跃以、纸币的跳跃、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志摩在回忆里、移家琐记。
  • 学渣来袭:哎哟别闹

    学渣来袭:哎哟别闹

    有时候,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很多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所以,在我们都还在,在我们都还爱的时候,一定不要花样作死!毕业那天,我们笑着说分手,淡然的向过去告别。……只是,这怎么还掐脖子?又疯疯癫癫的嚎了一嗓子啊?谋杀还是群魔乱舞?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致你我初中的倾城时光】(文风轻松逗比,欢迎入坑)
  •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诙谐,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人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 绝世之风云天下

    绝世之风云天下

    她出生尊贵,也代表着这个世界全新轮回的开始。她生性清冷,一颗芳心独为她所系,周游四国寻找变得更强的方法,遇强而更强是她的本性。她不为任何人臣服,不为任何人心动,她的一切一切,都只属于那个温柔的唤着她“宠儿”的强大男人。
  • 风流小道士

    风流小道士

    闯妖都,战鬼城。绝色的美眉都在我怀中。周道扬一个身世未解的少年,自小就跟俩老头长在深山中。潜心修道,虽然道法精湛。可惜定力总是不足。一天被师傅交给了个重大的任务,就下山了。这样风流的小道士来到了,这样花花露大腿的世界。他该如何抉择呢?是坚守道心,还是随性而为?
  • 此岸的时光

    此岸的时光

    《此岸的时光》本书收录了安庆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
  • 传奇主公

    传奇主公

    上古点将谱现世,却遭异数侵染,变数横生。点将谱中尽数神将皆被魔化,祸乱天下,兵戈四起,生灵涂炭。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赵羽,偶然得到残破的点将谱回到乱世之初,从而开启了步武九天的崛起征程。
  • 特种兵在乡村

    特种兵在乡村

    清水沟退役归来的特种兵刘洋,一天在洗衣码头上碰巧遇到了邻家少女蓝小月在洗衣服,不禁被蓝小月的美貌吸引住了,发誓从此不再离开一步,保护好蓝小月的安全。因此刘洋的人生得以彻底改写。护美女,混乡村,斗地痞流氓,完美地演绎着特种兵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