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8200000018

第18章 4-1 中国金融业现状与金融安全

4-1-1 银行业安全状况分析

进入2007年,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业市场的速率明显加快,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多年问题的积累和金融改革的举步维艰,导致我国的金融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鉴于目前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放开,且国际储备充足,经常账户存有盈余,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源自国内因素,而重点又集中在我国的银行业。因此,只有认清银行业现状,剖析其高风险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威胁,才能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4-1-1-1 中国银行业的总体情况

我国金融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银行安全,这不仅与银行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关,而且还与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有密切联系。作为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银行业在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受到的影响是极大的。对于正处在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金融而言,我国银行业除了必须尽快解决内部存在的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外,在对外开放不断加大的形势下还要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更多因素。

1.中国银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在境内、外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成为深受境内、外投资者欢迎的重要投资目标。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6年6月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中资银行有25家入选,按一级资本排序,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前20名的中资银行有3家,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356亿美元)排第11位,中国工商银行(317亿美元)排第16位,中国银行(304亿美元)排第17位;6家为新入选的银行,分别是天津市商业银行(第672名)、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第683名)、杭州市商业银行(第821名)、大连市商业银行(第896名)、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第927名)、南京市商业银行(第1000名);14家银行排名与2005年相比得到大幅提升,建设银行由2005年的第25名上升到第11名,居亚洲(日本除外)银行榜首,交通银行由2005年的第105名上升到第65名。主要国际评级机构先后调升了对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评级,对我国银行业财务实力、监管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2.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结构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划分标准,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划分为四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机构。其他银行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邮政储蓄机构。

截至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5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113家城市商业银行,78家城市信用社,19348家农村信用社,13家农村商业银行,80家农村合作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家邮政储蓄银行,54家信托公司,70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6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货币经纪公司,7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14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19797家,营业网点183897个。2006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43.9万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7.3%;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0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4.78万亿元,增长16.0%,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83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3.15万亿元,增长14.7%。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达到10.95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1.61万亿元;贷存比为68.5%,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75%的监管要求6.5个百分点。

3.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按机构类型划分,银行资产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类机构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55%、12%和10%。

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截至2006底,其资产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股份制银行近年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资产总额达7.14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最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系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对微观金融安全乃至金融的整体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银行业股改不断深化,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在香港H股上市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在2006年成功在沪港上市,开创了我国银行业“A股+H股”的上市模式之先河,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当年资本市场发展的亮点,2007年建行成功回归A股市场。四家股改银行上市共募集资金约470亿美元,按2006年底收盘价计算,国有股份市值达到36062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跻身世界十大银行之列,分别列第3、第6和第7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4.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尽管我国银行业在资金实力、竞争力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也加快了向海外扩展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截至2006年底,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韩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海外机构的总资产为2267.9亿美元;股份制银行中的广东发展银行设有澳门分行,招商银行设有香港分行、在美国设有代表处,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在香港设有代表处;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处,进出口银行在法国和南非分别设有代表处。

2006年12月11日,中国按照加入WTO承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根据新修订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允许外资银行自主选择商业存在形式的前提下,鼓励机构网点多、存款业务规模较大并准备发展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转制为在我国注册的法人银行。到2006年底,已批准9家外资银行将其在我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改制为法人机构。

从外资银行进入的数量看,截至2006年底,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5个城市设立200家分行和14家法人机构;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其中分支行机构数量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99家)、美国(26家)、英国(21家)、日本(19家)、新加坡(17家)、法国(15家),共占我国外资银行分支行机构总数的2/3左右。

截至2006年底,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业务品种超过100种。在我国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279亿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1%。其中,外汇贷款余额320.06亿美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的22%,负债总额798.90亿美元,存款总额269.20亿美元,累计实现盈利4.57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2.34亿美元,增长89.89%。其业务在国内市场大体占2%,剩余98%的市场份额由内资银行控制。

外资还通过参股中资银行,以境外机构投资者身份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增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改变了相对单一的股权结构,更重要的是还促进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良好做法的逐步接轨。到2006年底,中资商业银行共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29家,投资总额达190亿美元。其中,商业银行18家,占62.1%,投资银行3家,占10.4%,其他金融机构8家,占27.6%;所属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6家)、德国(5家)、英国(4家)、新加坡(3家)、国际金融机构(2家)、荷兰(2家)、中国香港(2家)、澳大利亚(2家)、瑞士(1家)、法国(1家)、加拿大(1家)。同时,7家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功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

4-1-1-2 中国银行业安全性分析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所占比重较高,且透明度高,而且是全国性机构设置,是我国银行业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本书的分析重点主要集中于这两类银行。

1.银行业经营性分析

银行业的经营性,主要通过资本状况、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衡量。

(1)资本状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在国内部分城市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而放弃了长期以来所施行的贷款规模管理。至1994年,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开来,并在《商业银行法》中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但资本金不足始终是长期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一个问题,过低的资本充足率会削弱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导致监管当局只能对银行进行合规监管而不是国际通行的资本充足监管,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国内银行业在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将全面执行巴塞尔协议。据此,银监会要求到2006年底,我国所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否则其机构扩张、业务发展和股东分红都将受到限制。为达到这一标准,全国性商业银行开源节流,一方面通过强化资本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及适度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达到节约资本使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则通过股改上市、增发、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广开资本补充之门。

目前各银行资本状况大为好转,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总体达标。截至2006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有100家,比2005年增加47家。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为77.4%。而在2003年时仅有8家商业银行达标,资产占比仅0.6%。17家全国性银行中,除农行、光大、广发、深发展外,其余13家全国性银行均超过8%的资本充足率及格线,而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则达到14家。上市银行整体表现较好,11家上市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与整体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4%和10.11%。

在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除农行外,资本充足率均已达标。2006年,由于刚刚在沪、港两地上市,工行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较2005年有较大提高,分别达到14.05%和13.59%,超过新巴塞尔协议12%的标准,居全国性商业银行之首;建行为12.11%;交行2005年、2006年分别在H股和A股市场上市,尽管A股市场融资规模超过H股市场70%,但2006年其资本充足率仍较2005年下降了0.83个百分点,显示了其迅猛扩张的势头。农行于2007年2月1日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革,根据初定的股改方案和进程,中央汇金公司将为农行注入新的资本金,保留财政部原来在农行的资本金,其余作为风险拨备,从而使农行的核心资本达到上市标准。

进入2007年,刚过监管达标线和未达标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已经或即将迎来久旱甘霖: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民生银行定向增发成功;深发展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发行认股权证,并且计划实施向GE定向增发新股;华夏银行发行20亿元次级债,有望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0%;光大银行将完成重组,实施注资,补充资本充足率。

(2)资产质量。由于金融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国银行业曾经背负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较差的资产质量一度引起国外金融界关于中国银行业已经在理论上破产的言论。具体分析,则主要是国有企业体制得不到深化,国有经济所需的资金长期以来主要甚至完全由银行来解决,由此在推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银行业为其负担了极重的改革成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累积起来的。不良资产率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998年我国组建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但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的进度似乎仍然没得到根本解决。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强化信贷管理,加速财务重组步伐,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力度,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实施国家注资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造,剥离核销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成立较晚,市场化程度较高,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卓有成效,资产质量大多保持较高的水平。总体而言,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近年来有很大的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降”。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全部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2455.7亿元,比2005年底减少58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63%,与2004年相比下降6.58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7.02%。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4年的15.57%下降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8.2%,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所有银行机构的平均水平。如果考虑到正在着手股改的农行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26.73%、26.17%和23.43%,则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提升幅度十分可观。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上一直处于5%以下的低位,而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2006年达到2.81%的较低水平,表现了银行较强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除不良贷款情况外,资产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贷款向下迁徙率进一步缩小,2006年主要商业银行贷款总体向下迁徙率7.8%,比2005年缩小3.3个百分点。损失准备金缺口方面,主要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缺口从2002年的1.34万亿元减少到2006年的4547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相应从6.9%上升到34.3%。

(3)盈利能力。银行的利润为未来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基础,也为银行处理一些短期的危机和问题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收益和盈利指标为评价单个银行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竞争能力提供了依据。由于长期不盈利的金融机构有资不抵债的危险,因此,关注盈利能力指标至关重要。如果金融机构在这类指标上呈持续下降趋势,那么该机构有可能在盈利能力方面出现问题,另外,利润率异乎寻常的居高不下也有可能是巨大风险即将发生的信号。本研究对银行的盈利状况将通过利润和资产收益率、收入构成和成本控制水平等指标来测定。

①利润和资产收益率。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体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0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379亿元。其中,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为2409亿元,比2005年增加559亿元,增长30.2%。四家股改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和股本净回报率平均达到0.9%和14.9%。主要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一步发生积极变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7.5%,盈利手段和渠道进一步增加,整体盈利水平和财务可持续能力有较大提高。

资产收益率(ROA)是衡量银行运用资产获取收入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上市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整体高于非上市银行,国有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水平整体高于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1992~2002年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的ROA的平均水准在1.17%~1.20%之间,而我国最好的中国银行也仅有0.79%。因此,整体而言,我国银行的资产收益率(ROA)仍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2006年,中行、建行、招行和浙商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在0.8%以上,尽管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位列前茅,但与国际优秀银行1.17%~1.2%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从增长情况看,2004~2006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稳中有升:建行始终稳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中行、招商、深发和浙商银行增幅较大;工行、中信、华夏、民生、光大和恒丰银行整体保持稳定;交行在2004年对证券投资分类及相应的重估增值储备和递延所得税进行追溯调整,影响当年的资产收益率;深发展则由于2006年净利润暴增 300%以上,导致当年资产收益率较前两年提高了253%。

②收入构成。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部分组成。

净利息收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此项收入占比不大;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净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均以从事存贷款业务为主,大部分上市银行均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存款占比接近或超过90%。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也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虽然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和开发,利息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利差收入仍将是影响银行盈利水平的决定因素。近两年来,央行连续多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提升银行的净利差,同时随着上市银行资本约束的解除,生息资产的规模均有较大提升,尤其是一般性贷款的比重有所提升,利差扩大和规模增长推动了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除中行、招商外,各行2005、2006年净利息收入占比均在90%以上,而且超过半数的银行2006年的占比超过2005年,呈现上升的态势。国有全国性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庞大,单位资产生息能力稍逊于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中较为突出的是建行,比值达到2.58%,基本处于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中上水平。在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浦发、民生和深发展单位资产生息能力相对较强。

我国银行净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即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入。而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的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利息收入比达到了1∶5.7,较之2003年的1∶6.8有较大提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银行非利息收入基数过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活跃对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极大提升: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带来银行顾问咨询费的增加,基金发行、证券交易的活跃提升了银行代理和托管收入,银行卡业务增长的贡献也较为突出。由于银行业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地位,金融市场的繁荣在“脱媒”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拓展其他业务收入的空间。从净非利息收入的绝对值看,中间业务在各银行之间很不平衡,年收入水平从0.49亿元到169.2亿元,跨度很大。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营销网络,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类全国性商业银行,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则高于非上市银行。在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有10家净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10%。除此之外,最高的招行和中行也不过14.3%和12.3%,仍然远低于国际先进银行的普遍水平。

③成本控制水平。成本控制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另一个方面,是银监会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的风险抵补类指标之一,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主要通过对比商业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对变化来衡量其成本控制水平。该指标越小,说明银行成本控制水平高,银行效率越好,相反,该指标越大,说明成本控制能力越差,银行效率越低,按规定该项指标不应高于45%。

虽然近年来大部分银行都在进行营业网点的扩张和对中间业务的投入,但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增加的不明显,这是因为虽然营业费用绝对值增长,但却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成本收入比呈下降趋势。2006年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39.67%,相对于国有全国性商业银行,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了颇为有效的成本控制,其成本收入比经历了一个小幅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与国有全国性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从2004年2.6个百分点缩小到2006年底的0.8个百分点。进入2007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继续保持稳步下降趋势,成本收入比大都低于2006年水平。

2.银行业流动性分析

银行流动性可通过流动性比率指标和存贷款比率两个指标来衡量,根据定义,流动性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存贷款比率是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指标适度区流动性比率25%。

(1)宏观流动性分析。近年来,流动性过剩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从货币发行的增长看,1997年以前全球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对比例保持平缓上升的趋势,1997年以后则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1997~2006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狭义货币M1/GDP指标,美国从40.6%提高到53.3%,欧盟从24.1%提高到44.6%,日本从29.5%提高到78.5%。过去10年,全球M1/GDP的比例上升了50%以上,广义货币M2/GDP的比例上升了30%以上,这是一个快速的货币全球化、全球货币化的过程。全球流动性过剩最直观的表现是,大规模的短期资本跨国流动追逐高回报,使得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被大幅推高;大量的资金流向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推动了资源型商品价格的飞涨;大规模的资本参与杠杆收购,提高了资本市场并购的溢价水平。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资产膨胀,金融资产的泡沫化威胁各国金融的安全。

自2000~2007年6月,我国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17.29%,M1年均增长17.14%。作为衡量一国货币供应量适度与否的重要指标M2/GDP,从另一个侧面也同样反映了我国的流动性状况。尽管经济增长会吸收相应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但由于多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持续上升。自2000~2006年,我国的 M2/GDP比例分别为 1.357、1.444、1.537、1.629、1.589、1.632、1.650,这表明,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加速快于GDP增长,国内货币环境日趋宽松,流动性过剩亦日益显现。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央行自2006~2007年8月已经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利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据估计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利润约减少40亿元。若继续过度频繁使用这一政策工具,很可能促使商业银行迫于股东回报压力而发生逆向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不利于金融稳定。

(2)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存差不断扩大,银行资金日渐充裕,到200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达到10.95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1.6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8%。从存贷比指标来看,在 2003年以前,尽管存差不断增加,但各年度存贷比都高于75%,流动性过剩并未明显显现。但是,自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比连续三年迅速走低,2006年贷存比仅为68.5%,低于75%的监管要求6.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降至60.9%,流动性比例为54.9%,上升11.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贷存比74.2%,流动性比例为52.1%。与之相对应,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强的二类资产(超额准备金与所持有的央行票据)之和占各项存款的比例持续走高,2003~2006年这一比例分别为:6.8%、8.9%、11.3%、12.4%。尤其近两年,在清算效率已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仍继续维持高位运行,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4.8%,比2005年末提高了0.6个百分点,流动性过剩现象凸显。

4-1-1-3 我国银行业潜在的风险

1.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

从长期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承担过度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直接融资发展比较缓慢,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比例失调,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总体滞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这些使得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风险。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余年来,融资方式已多样化,但我国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总额中仍占90%左右。另外,尽管诸多因素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更加深入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但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也还是从我国商业银行中分流了一部分经营状况和信誉良好的优质客户,而更多相对劣质的客户依然依靠银行进行融资,必然使得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以及金融风险集中的问题更为突出。

2.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银行不良贷款是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应清醒地看到,近几年账面上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降”不能说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有所改善。

第一,不良贷款不能等同于不良资产。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我国至今公布的数字都是不良贷款率。银行的信用性中间业务,如担保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形成新的风险资产。特别是担保、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票据等金融工具的共同特征是银行向交易活动中的第二者的现行债务提供担保,它使银行承担了与贷款额相同的信贷风险,现行统计未包括这部分不良资产。2006年末,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已达到17.3%,如果把非信贷类资产的损失计算在内,我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至少已超过国际警戒线80%。

第二,账面上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降是通过增加贷款总量实现的。2006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 1.2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至7.09%,从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0.49%,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1%。其中,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8.3%;商业银行中资本达标的数量上升到53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5%。虽然2006年主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降低幅度超额完成了银监会全年降低3到4个百分点的计划,但是,信贷快速增长助长了全社会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大了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各家银行大量发放的中长期贷款,可能是潜在的不良贷款。近年来,商业银行基建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中长期信贷业务发展迅速,2006年末,中长期贷款为 113009.8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为47.43%,在贷款到期、问题暴露之前,这些长期贷款基本上被当做正常贷款看待并报告,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真实的贷款风险水平。

3.银行信贷风险加大

银行信贷风险的加剧主要体现在银行的贷款结构上。首先,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2006年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非常高,表现在:一是贷款向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市政及房地产项目)集中;二是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高;三是贷给垄断性行业,如公路、铁路、电力、电信等。这些均表明,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与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热密切相关,大量的银行贷款进入地方政府推动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其中有的投资项目为重复建设,效益低下,造成银行贷款很难按期归还,将会形成银行新的不良资产。同时,由于贷款期限长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而资产运用长期化,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失衡加剧。其次,票据业务超常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2006年票据成为不少商业银行用来调控其存贷款规模及资产结构等多项经营指标的重要工具。据央行统计,2006年1~4月份,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累计发生额高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68%;4月底票据贴现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000亿元,占1~4月份贷款新增额15772亿元的25%。但与此同时,代表实体经济中运行的货币量M1的1~4月底余额却始终低于2005年末余额,这说明新增票据贴现后的资金并没有都流向企业活期存款从而计入M1,而是流向代表虚拟资本的M2.由此表明,票据的发展速度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票据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大,违规操作增多,在商业银行空转对倒票据业务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链条一断,空转链条中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可能陷入风险,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4.银行资本金充足率低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指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和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的比率不得低于4%。目前,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2006年末,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 12.4%,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69%,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未达到8%的要求。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偏低,严重制约其抗风险和扩张的能力。资本金不足削弱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和偿付能力,而且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由此可见,高不良贷款比率、低资本充足率使得我国的银行系统异常脆弱。并且现有的银行业体制性问题所形成的高信贷风险还在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如果一个突发事件使得人们预期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存在问题,银行挤兑就有可能发生。银行挤兑一旦发生,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5.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加大

首先,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将导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加剧,迫使中资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可能导致坏账增加,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进入2007年,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业市场的速率加快,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要挤占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争夺客户资源和优质人才。外资银行进入后,中外资银行同时为国内客户提供服务,虽然在资金价格的确定上,中外资银行均能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和客户质量水平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但是由于外资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多,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低成本资金。另外,外资银行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手段以提高资金营运效率,因此,外资银行在资金价格上比国内银行更有竞争优势。在面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时,国内银行的贷款价格面临着高于外资银行的风险,金融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将会导致需求关系的变化,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将会寻求更低廉的成本而转向外资银行融资,使得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国内银行业市场,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因为,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息的借款人正是那些预期还款可能性低的人,如果利率达不到相应的市场化程度,则外资银行将对我国银行的优质客户产生冲击,而作为替代,留下的可能大部分是虽愿出高价却是违约率大的高风险客户。结果是使得国内银行对优质客户的放款数量减少,而平均风险却上升。除此之外,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国内银行可能倾向于从事风险的借贷活动以增加收入,从而进一步恶化自身的资产质量。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国内银行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必将积极开发新的业务领域。面对新的业务,银行往往难以衡量风险并正确定价。这种对竞争的反应,直接加大了国内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如果国内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或资本不足,同时存在政府存款担保的情况,这些先天的不足将使得银行从事高收益、高风险的业务,而不顾及自身的稳定性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如果激励机制不当且监管不力,外资银行的进入会放大国内金融体系的现存问题。许多国家早期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银行业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目前,在我国外资银行的业务重点在低风险、低成本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而中资银行一直以传统存贷利差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在利益驱动下,中资银行可能会趋向于高风险的信贷业务,从而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大批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增加国内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而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

其次,银行业开放将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通过银行部门的传导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中,外资银行的分行占绝大部分比例。由于分行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外国银行必须对其中国分行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对中国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相对于子行与合资行来说较为充分。但同时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分行的经营管理受东道国的约束较少,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力要弱一些,某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会被部分地抵消。

最后,银行业开放增加了国内经济受国际游资冲击的概率。自2006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兴起以来,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成为监管部门的监控重点。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一方面更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而一旦遇到风吹草动,这些资金大量撤出,将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威胁。

6.银行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差

中国银行业整体上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其盈利模式高度依赖于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水平较低,盈利能力差。这种情况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现实紧密相关,是我国银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的特定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渐成熟、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的推进,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传统银行业务竞争进入白热化,中间业务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战略选择。

从以上对银行业的风险剖析可以看到,我国银行体系内部积存了大量的风险,显示我国金融体系具有相当高的脆弱性并在持续加大。金融风险和金融脆弱性的长期累积将导致突发性金融事件的概率不断上升,其不仅严重危机金融体系的安全,还将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导致政治动荡。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还必须重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利率市场化、完善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和其他一些金融开放措施可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负而效应。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人民币可兑换正在稳步推进,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逐步放宽外汇管制。这些改革,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将使我国银行业直接面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加剧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

4-1-2 证券业安全状况分析

证券市场安全居于金融安全的核心位置。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以及建立在货币与信用基础上的资本经济。在现代经济中,资本运动引导着商品(劳务)运动,进而调节着经济运行。现代经济又是开放的、全球化的经济,资本流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重视证券市场的金融安全,可以有效降低和防范虚拟经济层面的风险,也可以有效控制虚拟经济层面的风险向实体经济层面传导、扩散,最终起到维护实体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作用。

4-1-2-1 中国证券业总体状况分析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环境带来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体经济快速增长,虚拟经济则以更快的速度上升,不仅扭转了背离局面,反而矫枉过正,股价涨幅远远高于业绩涨幅。充裕的资金追逐着有业绩支撑的A股股价,将业绩利好发挥到极致。

1.沪、深两市综合情况

2007年上半年,中国证券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1477家,总市值达166232.8亿元。2007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共计筹资1879.57亿元。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2027.18亿元,比2006年日均增加440%。据折算,2007年6月30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相当于2006年GDP的78.8%。截至2007年10月9日,沪市总市值为213829.6亿元,其中流通市值59038.6亿元;深市总市值为57446.8亿元,其中流通市值28772.9亿元,两市总市值达到271276.4亿元,两市流通市值达到87811.5亿元。

2006年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5594亿元,比2005年增加3712亿元。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128只,配股2只,筹集资金2464亿元,增加2126亿元;发行 H股共34只,筹集资金3131亿元,增加1586亿元。与此同时,沪深两市开户数不断增加。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8月6日,沪深股市账户总数达11124.62万。其中,A股账户9441.37万,比年初增加2000多万户。以沪市为例,2007年1~9月新增开户6476.81万户,其中A股新增1422.55万户,B股新增38.55万户,尤其以基金开户增长最为明显,新增基金账户913.95万户,占所有基金开户数的82.05%。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提高,居民理财品种增多,使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局面有所改变,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2.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制度性改革。自2005年4月29日起,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2006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金融论坛”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预示着历时一年多的股权分置进入新的阶段。截至2007年1月4日,沪深两市已有1303家公司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7.02%,市值比例达98.55%,其中有1143家已完成股改。随着股改的推进,股市的行情不断深化,促成了自2006年以来一轮新的大牛市行情。

3.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

2007年,建行、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等纷纷开启了回归A股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大型国企海外上市,如今已转化为回归A股市场的潮流。

我国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完成后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外部条件的变化,促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和企业上市选择都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呼声日高。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影响深远。首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必须借助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与很多其他新兴市场相比,尽管当前的交易较为活跃,但证券市场规模明显偏小,与实体经济极不匹配。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整体市值将迅速壮大,可在短期内实现A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进而对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其次,促进境内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向国际接轨。迄今为止,我国已有300多家企业在中国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特别是在萨班斯法案带来的监管浪潮中,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大型企业治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海外上市公司回归,将高水准的公司治理带入A股市场,有助于提高境内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加速其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最后,培育蓝筹公司,夯实证券市场基石。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以市值巨大、经营稳健、盈利稳定为特征的蓝筹股群体是市场的“定海神针”。由于国内证券市场尚未形成蓝筹股群体,公司普遍规模偏小,股价容易被操纵,市场波动性过强。众多绩优大盘股的回归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蓝筹股航母群必将对股市的良性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蓝筹公司采取稳定、连续的红利分配策略,不仅维持了整个市场的稳定,而且对其他上市公司的经营起到了导向性作用。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主要是通过短线操作获取二级市场价差,对股票价格的涨落关注过多,而对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和效益则关心不够。即将回归的海外上市企业已经具备了蓝筹股的特征,可以凭借其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研发力量、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资源垄断优势,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保持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改变A股市场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效益不高的状况,成为支撑A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随着大型绩优公司回归,上市公司基本面不断改善,国际上流行的价值投资理念将逐渐被我国投资者所接受,投资者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及其股票的投资价值,中长期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也将深入人心。

4.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金融业方面逐步履行开放的承诺,证券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步入了开放的道路。遵守入世的承诺,我们实施了证券业的开放。截至2006年11月,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共有8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共有24家,4家外资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成为上海、深圳证交所的特别会员,分别有39家和19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上海、深圳证交所直接从事B股业务。

证券业的开放实际上已经不仅仅限于金融服务进出口方面的开放,而是比较快速地过渡到了证券市场开放的层面,QFII制度的实施、外资通过受让非流通股和持有外资发起人股等形式进入A股市场等。采用证券资本流入法,从国际资本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可投资状况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证券市场状况的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07年6月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中,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8.98%,也即按照总股本计算,至少占总股本8.98%的股份是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如果仅从流通股份来衡量,中国上市公司流通股的25.95%是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此外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数量超过了所有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已经不低。

5.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是指一类以股票指数为标的、到期以现金交割的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为了满足股票持有者保值避险的需要,股指期货于1982年2月2日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期货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由此拉开了股指期货上市的序幕,沪深300指数被选为第一个金融期货标的指数。随后,沪深300指数仿真交易正式启动,此间仿真交易进行了数项测试,从中金所反馈的数据表明顺利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此外,证监会、央行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从政策和舆论上为股指期货的推出铺平道路,中国股指期货在近期将择机而出。股指期货是一种新的投资衍生工具,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股市的发展,但由于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对其知之甚少,政府的监管也处于摸索阶段。

6.中小企业板

鉴于主板市场所特有的结构单一、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外源性融资服务等特点,以及中小企业自身从规模、融资数量、信息披露程度方面都无法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反复探讨,我国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内启动了中小企业板块,开启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程。一年多来,中小企业板的运作为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融资支持,但事实上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仍然徘徊在板块之外,所设想的通过中小企业板解决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问题并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截至2005年5月26日,中小企业板上市一年来有50家公司发行,发行规模13.8亿股,平均发行规模为2752万股,融资总额120亿元。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仅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就有一大批被排斥在板块之外,更不用说其他众多急需融资支持的中小企业的状况了。2006年12月26日深交所成立16周年之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发行的公司已达100家。在整体市场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之后,中小企业版开始进入新的加速发展阶段。

4-1-2-2 证券业安全性分析

1.我国股市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我国股市潜在的三大问题:

(1)上涨速度过快。股市上涨的速度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是一条被世界各国股市反复实践证明了的铁的经济规律。自2001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发展速度已是相当快。股市2001年6月7日,沪A大盘股指达到历史最高点2242.84点,那时,一些专家们认为中国的股市泡沫很大了,需要降温了,管理层也采用了行政方法来调控股市。从此中国股市走进了5年的熊市,直到2005年6月6日,沪A大盘股指下跌到最低点998.23点。此后,中国股市又慢慢地开始回升。以2006年的股市为例,少数大盘蓝筹股的拉升促使指数快速上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而六成以上的其他股票却不涨反跌,称之为“二八现象”。指数的非理性上涨扭曲了投资者的行为,市场投机气氛日益高涨。从财富效应和社会资源配置上分析,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大部分人都能从股市中赚钱,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过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其财富效应必然造成社会各方资源向股市的过分集中,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方资金在股市中的堆积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这个泡沫破灭,结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在上市公司利润方面,截至2007年8月31日,148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共创造净利润3254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2亿元,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幅64%。算术平均净利润增速高达83.7%,远高于2006年的25.5%和2005年的33.7%。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28%。股价涨幅超过业绩涨幅52%,股价大幅脱离基本面,投资被投机取代,股市泡沫日渐膨胀。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8月,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超过日本,沪深两地A股5月的平均日成交额已相当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股市交易额的总和。工商银行一度位列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则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不可否认,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走好,上市公司业绩在不断提高,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解决了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有利于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成为支撑证券市场成长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增长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在全球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过高估值难免存在泡沫问题。

(2)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虽然2007年初一些优质的大盘股陆续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并没有质的改变。无论是公司治理水平,还是信息披露质量,都没有达到正常资本市场的要求。成思危副委员长于2006年,对我国股市中当时的1344家公司做了一个总体的分析,分析表明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也就400家,占30%左右。此外,所有基金选中的成份股大概也就是400家,其他是投资价值不高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例如净资产为零的甚至没有利润的,这种公司怎么能给投资者合理的回报?成副委员长说“股市泡沫正在形成,从利润回报率和其他指标看,内地上市公司70%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但在牛市中人们投资相对不理性,每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能赢,但许多人都是输家”,没有公司业绩支撑的股市只能是危险的股市。

从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来看,业绩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投资收益增速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一直以20%的速度增长,波动幅度不大,而投资收益增长明显,投资收益成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一推手。

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原因是许多上市公司投资于非主营业务之外的房地产、证券市场获得超额利润。最典型的是参股券商、参股银行的上市公司板块,其股价的涨幅甚至超过了所参股的公司本身股价的涨幅。据统计,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有92家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100%以上。许多上市公司不顾主业,把精力放在投资房地产、参股金融、直接股权投资或甚至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上,在股市、房地产大涨的背景下坐享渔利。日本在本币升值期间也曾盛行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交叉持股使财富循环往复放大,极大地推动了股市的上扬,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账面财富。但是,当股市由牛转熊的时候,交叉持股则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进一步影响股市走低,加剧并延长了股市走熊。

(3)市盈率过高。市盈率是衡量股价定价是否合理、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被世界股市普遍认可的铁的经济规律。用市盈率分析股票价格虚拟成分是否合理以及股市“泡沫”存在与否,最关键的是明确市盈率有没有合理定位。股票价格相当于每股利润的多少倍,股票价格虚拟部分属于一个正常的合理范围,否则,一旦超出这个界限,就应视为股市“泡沫”的产生。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必将与世界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接近。截至2007年9月,沪市月末加权平均市盈率为63.70,市场整体的市盈率已经不低,比世界股市平均不足20倍的市盈率高出2倍,迟早必然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2.中国证券市场自身的问题

(1)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非均衡。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严重非均衡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缺陷之一。企业直接融资主要来源于股市,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收缩。对比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28日上证综指、国债指数和企业债指数,可以看出,虽然股市一路高歌、连创新高,但国债和企业债却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2)证券市场层次不明显。我国资本市场在结构上的层次性是不明显的,由此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应有的推动作用。层次分明的证券市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要,而对于不同层次市场交易的证券有着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要求。在证券市场层次不清的情况下,大量需要融资支持的企业长期以来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尤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正是这些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由于不能很好地实现直接融资,大量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从金融安全的角度讲,这也正是造成银行业风险过度集中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面对这些企业表现出“惜贷”的态度,使其获得资金支持的范围进一步缩减。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开启了中小企业板,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仍然发展缓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个方面都存在的问题,以及两个方面之间的不均衡状态迫切需要得到关注。

(3)股票市场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股票市场被严重分割。既有A股、B股、H股,又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等股的划分。上市股权被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大类,A股、B股、H股虽然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但却因流通市场的不同而彼此处于分割状态。这种分割本身就已经造成股票变现机制的扭曲,而两种股的价格还存在极大差距,即流通股价格远高于国有股和法人股,在证券市场加大开放力度的情况下,则进一步增大外国投资者利用价差套利的可能性,对国内投资者和我国证券业发展都将极为不利。这种股权结构被严重分割的状况,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

3.证券业对外开放中的安全隐患

开放意味着证券市场将面临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金融安全形成威胁。由于证券市场开放是证券业开放的必然趋势,并且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开放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证券业面临的金融安全隐患也可能随之显现。首先,证券市场开放涉及到资本的跨国界流动,而其中以短期资本为典型,由于其流动意图和流向的隐蔽性和突变性,对其是投资资本还是投机资本的识别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在“逐利”动机的影响下两者是随时可以相互转化的。由此,证券市场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遭受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尤其对于像我国这样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的新兴证券市场,单薄的监管和抵御能力对这种投机性短期资本基本上无济于事。其次,在金融全球化稳步推进的今天,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极强的相关性,一国资本市场发生动荡可能通过连锁效应导致各国的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如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级债危机引发了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众多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各国政府纷纷注资救市,导致全球的金融动荡。当证券市场的开放达到相当程度,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也都可能对本国金融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最后,证券市场上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也会对一国本、外币之间数量的对比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币值的不稳定。当证券业开放,国际证券资本大量、突然流入引起外汇供过于求时,会增强本币升值压力。相反,国际证券资本大量、突然同时的流出则可能通过相反的途径增加本币贬值压力,没有得当的防范措施则极可能导致本国对货币实行贬值,对于不具有太大灵活性的汇率制度的中国而言,这是极其危险的。现阶段世界经济的格局中,美国金融危机的下一步走势仍然扑朔迷离。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持有美元债券最多的国家,美国金融风暴和经济的走向,直接关系到中国在美国巨额投资的安全和中国经济的未来,正确把握证券业对外开放中各项政策及开放的速度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消除隐患。

4-1-2-3 我国证券业潜在的风险分析

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成长阶段,存在行为不规范、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不足和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危及我国金融的总体安全。

1.经营风险

当前我国证券业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从外部看,新兴的证券市场都会经历一个投机性极强的阶段,证券公司自然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投机,投机可能因上市公司的原因或市场的下跌而失败,并导致券商自营的亏损或者大量的盈利筹码无法兑现,使券商陷入流动性困境。例如,银广夏、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后,其股价的暴跌就直接给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又如,“中科系”事件涉及到数十家证券营业部。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券商重仓股”,由于筹码高度集中,这些股票几乎陷入了有价无市的境地,券商投入的巨资根本无法套现,为维护股价以保证账面利润,这些券商还不得不继续投入资金。早期证券公司参与房地产、期货的投机炒作,也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从内部看,既有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也有技术能力不足的因素。对证券市场的规律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样需要逐步提高,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必然会造成很多技术性失误,例如券商巨额包销配股余额的事件屡见不鲜。2002年,鞍山证券、大连证券先后被关闭;2003年,被民营企业控制的富友证券公司,通过国债回购方式挪用客户资金,用以维持几只“庄股”的价格,这一行为曝光后,富友证券公司被中信证券接管;2004年初南方证券又被行政接管。这些案例非常清晰地揭示了证券公司不良资产形成的各种原因。历史遗留问题和经营不善,使证券行业的资产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资产流动性风险

我国的证券公司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资产流动性风险很大。目前普遍存在资本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权益乘数较低。权益乘数越大,说明在经营中的杠杆作用越强。我国券商的权益乘数远低于国际性券商。虽然我国券商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但我国券商的资产的流动性却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券商将大量的资产沉积在房地产和三角债等难以收回的非金融资产上,面临权益乘数低和经营风险高的双重问题。

3.盈利性风险

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佳。国内证券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结构雷同,导致其盈利模式基本相同。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市场规则的转变,券商的利润来源萎缩。证券公司的过去收入主要来源于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代客理财业务、利差收入及一些灰色收入,对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如企业并购、资产管理、项目融资、公司理财等很少涉及。经纪业务收入一直占据着证券公司收入的60%~80%,随着佣金浮动及市场成交量的减少,导致经纪收入锐减,影响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

4.投机风险

股市本应该是整个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而我国股市价格和企业经营状况严重脱节,股市成为投机者的天堂。作为新兴的证券市场,由于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中国股市投机气氛较浓。首先,投资者买卖股票只能从市场投机中获得差价收益,这造成股市较高的换手率,股民投机心理严重;第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不及时、不真实、不规范的信息披露严重误导投资者;第三,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导致了股市长期的不稳定;第四,中介机构行为极不规范,提供假证据、假材料而不负法律责任;第五,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股市干预太多,政策不稳定、不连续。并且由于相关法规及市场规则不健全,政府的政策对股市的刺激作用很强,使得股市包含了巨大的投机性,这严重打击投资者的长期持股的信心。

4-1-3 保险业安全状况分析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险业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帮助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有利于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险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作为金融企业在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经营过程中同样会面临各种风险,影响我国金融安全。

4-1-3-1 保险业总体状况分析

1.保险业总体发展状况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保费收入一直呈迅速增长态势,保费增长率也基本上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十五”以来,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1595.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927.3亿元,是2000年的3.0倍,年均增长25.29%,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从保费规模方面来看,截至2005年,我国保费规模在世界排第十一位,有望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上的重要新兴力量。在经济补偿方面,全国保险业仅“十五”期间就赔款和给付4286亿元,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4092.7亿元,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保险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保险公司完成重组改制,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先后在境外成功上市,中国人寿在2007年成功回归A股市场,为金融企业改革探索了新的道路。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理念明显增强,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建立。在2005年财富500强的排名中,中国人寿排名212名,比2003年提升了78个位次,在进入500强的46家保险公司中排名第23位。2006年7月,标准普尔对我国寿险和非寿险行业的展望从“发展中”提高为“正面”,调高了对我国保险业的评级。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上市,成为国际化的公司。这显示出我国保险业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提高了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2.保险业市场结构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06年底,我国保险市场已有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7家,保险公司98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57家,外资保险公司4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达2000多家,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外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从我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以2007年1~8月份保费收入为例,寿险方面: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各自占到 44.01%、16.35%、9.61%,总计达69.97%;财产险方面:人保股份、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分别占到保费总收入的43.30%、11.61%、10.09%,总计达65%;而同期在美国个人寿险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的AIG市场份额仅为9.7%;而团体寿险市场的先锋Metropolitan Group,其市场份额也不过是21.06%,都大大低于同期中国寿险市场居于榜首地位的中国人寿44.01%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实质上是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保险市场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成为第一集团,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成为第二集团,其他的内资保险公司和市场新进入者则构成了第三集团。

3.保险业的对外开放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中开放进程最快、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自2004年12月11日起,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取消业务和地域限制。1992年9月,美国AIG属下的美亚和友邦保险公司获准在上海经营保险业务,打破了中国保险市场封闭40余年的大门。随着“入世”和保险业的全面开放,主要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均已进入中国。截至2006年,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保险公司已达41家。外资通过独资或与国内大型企业建立合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目前,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多家境外保险公司中,已有27家在中国设立了营业机构。截至2005年底,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99个营业性机构,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家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195家代表处。

此外,太平洋集团、新华人寿等国内的保险公司通过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开始了资本国际化进程。另外,我国几个大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上市,已成为国际化的公众公司。

4.保险业地区分布结构

保险业在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城镇发达农村落后。保费收入居前十名的各省市总保费收入占到全国总保费收入的60%以上。保费收入集中度在地域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已普遍设立,但多数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虽然其数量已占保险公司总数的将近一半,但它们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

以2005年为例,保费收入前十名省市的保费总收入为2985亿元,占全国保费总收入的60.6%,撑起了全国保费收入的半边天。而且,仅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河北五省的保费收入就占32.47%。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也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

5.保险中介市场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有序快速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256家,其中外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688家,保险经纪机构318家,保险公估机构250家,分别占74%、15%和11%。截至6月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达到58.83亿元;总资产达到72.31亿元。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70643人,平均持证率68.83%,其中业务人员55293人,平均持证率73.95%,保险代理机构平均持证率74.57%,保险经纪机构48%,保险公估机构36.26%。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影响,保险中介的作用越发凸显,保险公司对中介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保险中介市场准入和退出趋于理性,经营状况整体趋好。2006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477.51亿元,同比2005年增长24%,占全国保费收入的79.37%,发挥着保险销售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保险营销员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二者合计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达71.46%。

4-1-3-2 我国保险业安全性分析

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产业的发展状况可用保费收入、资产规模、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相关指标来衡量。保费收入与资产规模是绝对量,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属于相对指标,四者结合能较好地反映一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从保费收入、资产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对中国保险业安全进行性分析。

1.保费收入和保险业资产

(1)保费收入。中国保险业自恢复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保费收入一直呈迅速增长态势,保费增长率也基本上大大高于同期 GDP的增长速度。1980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人民币,到2006年我国各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5641.44亿元人民币,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132.01亿元。年平均增长31.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980年,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0.10%,2006年则达到了2.80%;1980年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为0.47元人民币,到2006年底人均达到了431.30元人民币。

(2)保险业资产。从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来看,其总资产规模已由初创时期国家注入的5000多万元猛增到2006年的19831.32亿元;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自1999至2006年连续稳定快速增长,六年间增加了5.85倍,年均增长约为35%;保险资产总额占GDP的比率不断提高,从1999年的3.17%上升到2006年的9.40%,除2004年略有下降外,保险资产总额占GDP的比率基本上保持了与保险业总资产同步增长的态势。

(3)保费收入和保险业资产的国际比较。虽然我国保险业保持了高速的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总保费收入或资产总额却比不上国际上排名前几位的一家保险集团的保费收入或资产总额。中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与资产规模与外国保险公司相比尚存在差距。

就保费收入而言,六家国际性保险公司中保费收入规模最大的法国安盛2004年的保费收入接近中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2倍,排名第六的日本生命人寿2003年的保费收入亦达3750.17亿元,大致相当于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的总和。从世界范围看,2005年中国保险市场保费总收入仅占全球保费总收入的1.76%,世界排名第11位,与占世界保费收入33.36%的美国、占世界保费收入13.91%的日本相距甚远,仅为同期美国保费收入的1/19,日本的1/8.

与保费收入规模的差距相比,中外保险公司在资产规模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中2003年德国安联的总资产高达96761.42亿元,是中国整个保险业总资产的10.61倍。在这六家保险集团公司中,资产规模最小的日本生命人寿其2003年的资产额为30238.76亿元,也是中国整个保险业总资产的3倍多。如果单从保险公司个体来比较,中国保险公司的规模与外国保险公司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规模最大的中国人寿2003年的总资产不过为4557.82亿元人民币,是同期德国安联的1/21,荷兰国际集团的1/18.

2.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国际上常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越大说明一国保险业越发达。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用来衡量保险规模的发展水平;保险密度是指一国年度的人均保费,用来衡量一国公民保险意识水平、保险市场发展程度。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保险业正在快速发展。保险深度和密度曲线自1980年以来一直呈平滑上升趋势,尤其是保险密度自2000年以来增长势头强劲,从2000年的128元增加到2006年的431.30元;但保险深度的增长近几年趋缓,2000年保险深度为1.8%,2001年为2.2%,2002年的保险深度有较大幅度增长为3.0%,2003~2004年保险深度的增幅趋缓,2006年的保险深度较2004、2005年还略有下降。

我国的保险业无论是在保险密度、深度还是在保费收入上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2005年瑞士、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密度都超过了3000美元,中国保险密度仅为46.3美元,列世界第72位,而世界平均保险密度约为500美元左右,中国保险密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05年中国保险深度仅为3.26%,世界排名第42位,而2005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8.0%,英国、美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都在10%左右,中国台湾地区的保险深度更是高达14.11%,位居世界第一。

3.盈利能力

保险公司的盈利途径:一是通过承保业务获取承保利润:二是通过投资获得投资收益。但是,由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发达国家保险业其承保利润已接近于零甚至为负,而投资收益已成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以下将从保费利润率、资金运用收益率、成本费用率、赔付率、退保率、资产利润率等考察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投资收益、成本费用水平和资产的配置效率。

(1)承保利润。承保利润是指保险公司就本公司主营业务,即从事风险业务所产生的来源于风险业务本身的利润,是保险公司通过销售其保险产品而实现的利润。保费收入利润率反映了保险公司正常的保费收入对保险公司利润的支持程度及其业务质量和发展潜力。从理论上来说,承保利润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投资收益应该是承保利润的有益补充。以2001~2004年中国保险市场上主要财产保险公司和寿险公司承保利润和保费利润率来反映其承保业务绩效。

财产险总体来说,保费利润率在2001~2004年均值均为正值,但各家保险公司的承保效益差异较大。太保财险、天安、民安深圳、美亚上海、美亚深圳、东京海上、丰泰上海等7家保险公司始终处于盈利状态,约占44%,外资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好于中资保险公司。从保费利润率来看,中资保险公司的保费利润率总体上低于外资,并且非常不稳定。外资保险公司更注重承保质量和效益,中资保险公司则盲目扩大承保规模,重规模、轻效益。如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中国人保,其承保利润和保费利润率2004年都为负数。

寿险方面,虽然近几年我国寿险业保费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财产险,但纵观寿险业整体利润情况却重现与其快速增长势头相悖的趋势。中国人寿的保费利润率从2001年的-1.35%一路下滑至2004年的-3.83%,平安人寿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在所列出的12家寿险公司中,除少数保险公司在个别年份有承保利润外,其余全部为亏损,而且2001~2004年四年的平均保费利润率全部在-10%以上,大大低于财险保费利润率。

(2)投资收益。在当今国际保险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使得承保利润越来越低;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承保利润甚至为负数,这使得投资的重要性凸显。投资不仅成为保险业继续正常运转的支点,是保险企业弥补承保亏损的主要来源,而且被认为是保险业一个必不可少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现代保险业的生命线,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事实上已成为关系保险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利率和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长期以来,遏止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过窄,保险资金运用一度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使我国保险产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远低于国际水平。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资金运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1987年,为无投资或忽视投资阶段,保险公司的资金基本上进入了银行,形成银行存款;第二阶段从1987至1995年,为无序投资阶段,盲目投资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第三阶段为逐步规范阶段,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基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入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2005年2月16日,保险资金获批直接投资股票市场,2005年9月11日,批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至此我国保险投资渠道逐渐放开,保险资金的主要运用渠道有银行存款、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基础设施建设、境外投资。随之而来的是,保险投资收益也逐渐升高。2005年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3.6%,比2004年的2.87%增长了约0.7个百分点。

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4100.11亿元,比年初增加332149亿元,增长30.82%。其中: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次级债分别为 5168亿元、3591.76亿元、1806.04亿元、1206.05亿元和820.7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36.66%、25.47%、12.81%、8.55%和5.82%。2005年中国保险资产结构实现了战略转变,债券投资占整个保险资产投资的比例首次超过银行存款的比例,达到52.3%。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还比较低,2005年仅为3.6%。主要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型中资保险公司,近两年投资收益均出现了亏损。特别是中国人保,在1999~2004年的六年中竟有四年的投资收益为负数,2004年亏损额达到2.33亿元人民币。2004年,其营业额为620亿元,净利润则仅为人民币2.08亿元,比2003年减少了85.7%,人保业绩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投资亏损成为拉动公司利润下滑的“祸首”。

(3)成本费用。在保险业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保险产业的总体利润水平不高,寿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普遍为负数,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也一降再降,这与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水平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成本费用越低,其承保业务的竞争力就越强,经营绩效相对就越好。以下从费用率和赔付率两个指标来评价中国保险业的盈利能力。费用率是与承保业务相关的费用总额,如营业费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和费用及其他支出之和与保费收入之比,反映保险业务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水平;赔付率是保险公司的赔款与给付支出占保费收入的比率,从逆向角度、微观层面反映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大型中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实力雄厚,具有相对规模经济的优势,并且近年来由于倡导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规模经济的优势开始显现,成本费用率大多低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在所有主要的产寿险公司中费用率最低。此外,中资保险公司由于成立的时间早于外资或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已经具备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基础和成熟的产品开发体系,费用水平普遍低于外资或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如民安海口财险公司和金盛人寿寿险公司的费用率2004年分别高达47.99%和60.21%,分别为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同期费用率的2.19倍和4.77倍。但总的来说,中国保险业寿险的整体费用水平不容乐观,费用率基本在30%左右徘徊,与世界保险业巨头尚存相当差距,2003年英国商联、法国安盛、日本生命人寿的费用率分别为 17.19%,14.51%和11.47%,并且呈现较好的逐年稳定下降态势。

保险赔付支出是保险业经营支出中最主要的部分,通过分析各年度保险业支出状况,可以对保险业的风险程度及经营支出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中国财产险业的总体赔付率比较稳定,保持在31%~37%之间,高于外资或中外合资产险公司的赔付率,大型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基本高于小型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从赔付率四年均值数据来看,人保财险最高为56.97%,;最低的是美亚上海为11.88%。

中国寿险业的总体赔付率更是大大低于财产险,除2001年达到16.65%略高外,其余三年都保持在11%左右。寿险公司也存在和产险公司同样的特点,即大型寿险公司的赔付率高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寿险公司,中资寿险公司的赔付率基本高于外资或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如中国人寿的赔付率四年均值为19.55%,居首位,外资寿险公司中除金盛人寿略高,达到16.8%外,其余均低于中资保险公司,如友邦深圳四年均值只有5.46%。

对照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可以发现中国保险业的赔付率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西方国家的赔付率基本都在70%以上,最低也有68%,是我国的2至4倍。中国人保2004年最高也仅达到63.77%,也就是说收取的保险费用以赔付的仅占63.77%。较低的赔付率一方面说明我国保费中附加费率过高,经营费用过大;另一方面说明保费偏离市场费率,厘定不合理、定价太高,这样就导致保险公司间的恶性竞争行为,各公司采取多种变相措施降低保费吸引客户。寿险公司赔付率低还与自身的特点有关,由于业务增长迅速,每年的保费中有相当部分来自新签保单,而寿险单一般期限较长,赔付主要来自以往保单,大量的新增业务使得寿险的赔付率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反映其业务的风险程度。

保险公司的费用率和赔付率基本上成反比,中资保险公司从整体来看赔付率高、费用率低。而经营绩效甚佳的世界保险巨头采取的则是低费用率、高赔付率战略,这是其占领世界保险市场、保持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而中国保险业恰恰相反,高费用率、低赔付率,这也是我国保险业经营绩效低下的重要表现之一。

4-1-3-3 我国保险业潜在的风险分析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体制的变革,为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美国“9 ·11事件”后,国外许多国家的保险商备受打击,而我国保险业却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在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治理不善、透明度不高及管理技术落后等痼疾,在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保险资产盈利能力不足、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竞争能力不足等,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

1.系统风险

保险安全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低保险系统风险。在保险业中,特别是原有的国有保险公司系统内,由于种种原因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寿险行业大量的利差损,这种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方面由于国有股减持、全流通一直悬而未决,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在资本市场内,特别是股票市场中积聚了大量系统性风险。如果企图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衍生保险产品,或者保险公司上市直接融资,可能导致既没有化解存量风险,又增加了因投资失误可能造成的增量风险,这种风险积聚的可能性极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支付风险,从而严重影响保险行业安全。

2.赔付风险

总准备金是为应付重大赔付、保证稳健经营而积累起来的。与国际上先进的保险公司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几家国有保险公司资本准备金规模相对较小,潜在承保能力差距极大。在经济补偿方面,保险业赔款与给付呈递增趋势。2006年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38亿元,其中寿险给付46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48亿元;财产险赔款825亿元。由于内控制度的缺陷,保险公司曾大量盲目投资,其中包括在1995年以前积极参与投机性的房地产投资,投资的失败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

3.创新风险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实质上仍然是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绝大部分份额,如此格局无法形成激烈的竞争,保险公司也就缺乏开发新险种、提高理赔效率,调整经营战略和不断改进营销的强大动力。在产品创新能力方面,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经验有限,个人信用数据资料积累不够,也阻碍了产品创新。

4.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风险

尽管长期以来中资保险公司一直占有国内保险市场绝对的市场份额,但这种绝对数量也出现了逐年减少的情况。以2000~2002年的相关数据为例,我国财产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三名的公司市场占有率总和各年分别为96.35%,95.37%和94.34%;我国寿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三名的公司市场占有率总和各年分别为95.68%,95.25%和91.19%。而外资保险公司的情况则正好相反。随着开放度的提高,中国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将可能面临更多的威胁。

5.人才风险

无论是进行产品的创新,还是跟踪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从1980年以来,我国的保险业以年均38%的速度迅猛增长,迫切需要大量人才,而我国各院校所开设的相关专业不多。众多从业人员只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缺乏必需的相关系统训练,更不用说高级的精算人才和管理投资人才。而人才的缺乏大大限制了一些险种的开设,因为险种的设立需要精算师承担对风险分析和科学的计算工作;而大量的保费需要投资管理人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合理投资以确保其保值和增值。另外,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我国保险业的人才流失将趋于频繁。在外资公司面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因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对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失去吸引力,这将给本来就人才不足的国内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

此外,在当今保险业的激烈竞争中,保险资金运用的好坏将左右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决定其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保险资金利用率普遍在85%以上,而中国远未达到这一水平。大型的外资保险公司通过自身优势吸引中国保险市场的消费者,聚集大量保费资金再将其转移到其他高收益的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资金的外流。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经济学值得我们去了解,因为经济学很深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认识世界。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澄清一些你久久也想不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为什么玉米的价格有时比小麦贵?超前消费有什么不对?
  • 零售经营实务

    零售经营实务

    从百货商店到超级市场,从专卖店到自动售货机,零售业的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零售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全书共分九章论述了零售业的概况、零售战略规划、零售区位选择和店铺设计、零售经营的商品管理、零售销售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商店的经营管理、超级市场的经营与管理等。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买房的革命

    买房的革命

    在当今中国对于高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本书可能是迄今唯一一本教人们如何脚踏实地战胜高房价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用宏大的视野、科学的论证、真实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高房价的历史成因、时代必然性和社会依赖性,并指引读者,放弃幻想和抱怨,用实际行动,走出“用观念革命跑赢高房价”的突围之路。贯穿本书中的人生智慧与财富理念蕴含了丰富而独到的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热门推荐
  • 前世豆蔻今生年华

    前世豆蔻今生年华

    有一对兄弟,兄长是木宇,兄弟是木衣,这两个孩子生长在皇室家族中,有着非凡的兄弟情谊,却也有那么多欢笑与眼泪。。。。。
  • 铩羽江湖朝堂见

    铩羽江湖朝堂见

    迎面走来一位红衣女子,衣褛飘然、红妆魅惑,半露香肩更显万千风情。沐还风出于本能反抗式的冒出一句:“不是说岛上没有女人吗,这,这是怎么回事?”只见习雨湘坏坏一笑,“有没有女人你不会自己看啊。”话音未落习雨湘就从后面推了一把红衣女子,女子毫无防备整个人都扑向了沐还风。沐还风也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本能的用手一挡却正好摸在了女子胸上——一马平川。沐还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捏了两下——真的是平的。然后整个人就愣在那里,接着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沐还风‘男’字还没出口就被习雨湘一把捂住嘴……
  •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风靡世界100年的丛林冒险小说!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在远赴非洲的途中突遇水手叛变,他们被放逐到渺无人烟的陌生海岸,开始了最黑暗的冒险历程。没能熬过疾病和猛兽的侵袭,他们先后死去。幸而刚出生的婴儿被丧子的母猿卡拉收养,取名为泰山。在大猿母亲的呵护下,泰山逐渐长大成人,凭借人类的智慧和大猿部落学到的本领成为了丛林之王。就在泰山渴望找到自己身世的线索时,美国姑娘琴恩意外地踏入了他的人生。为了她,泰山费尽周折随琴恩来到了她的家乡……泰山能否在这里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呢?
  • V星王子甜蜜入侵Ⅱ

    V星王子甜蜜入侵Ⅱ

    “你一辈子都要戴着它,它是属于你的!”黑夜中,我被一个神秘男生莫名其妙的戴上一只设有密码戒指不说,还糊里糊涂的跟我说了一大堆奇怪的话!本以为只是遇到一个疯子帅哥而已,却没想到,翌日,他居然成为了我的同桌。不仅如此,他还当众扬言要取代我未婚夫的位置,惹得全校的师生把再次把我莫筱塔当成一个水性杨花的女生!“莫筱塔,我——沐熙辰,发誓一定会住进你的心!”他自大的演讲之后,竟然还拉起我带着密码戒指的那只手,当着我的未婚夫大声宣布:“钟离旭,你看着吧,终有一天,我要她的心里时时刻刻都想着我。即使,你们最终还是在一起的!”他的出现是处心积虑的阴谋,还是另有隐情?真相即将浮出水面……一切的一切,只因我的爱人并非地球人,而是——外星人!
  • 红黑旗帜与舰娘们

    红黑旗帜与舰娘们

    大家好,我叫林登万,提督林登万,我带着一群舰娘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伙伴穿越了。在异界,家里养着一大群舰娘看起来很安逸。但不造反的林登万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我造反了。不过问题来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本来在上个位面很听我话的舰娘们出问题了。她们造了我的反,把我的提督职务给撸了,还拉帮结派想车翻我。各位非提,亚提,欧提兄弟们,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本书平均一天两更……嗯,至少持续一个月
  • 太古妖尊

    太古妖尊

    擎剑起,一念诛敌!弹指间,崩天踏地!手握太古,脚踏坤乾!以无敌之姿,踏出太古圣路!诛神灭仙,唯我太古妖尊!
  • 金刚映

    金刚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邪瞳

    天道邪瞳

    萌由瞳生!把你搞蒙!前世:男主修得一身神通。今生:男主卖得一手好萌。
  • 百年仙途

    百年仙途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命降诅的少年,誓要与天争命……年少不惧修行路纵横三界援伊人三魂残缺当立誓百年成仙逆天命
  • 聊斋之狐仙系列

    聊斋之狐仙系列

    《聊斋志异》中共出现了三十余位狐女形象,这些狐女们有的娇憨可爱,有的聪敏过人,有的温婉贤淑,代表了蒲松龄对女性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可以这么说,《聊斋志异》的狐女形象代表着蒲松龄最高的美学追求。本文选取了三十个狐女故事,或嗔或痴,或笑或怒皆动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