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600000021

第21章 “空生妙有”的智慧

“空”,作为日常用词,它的基本意思是,里面没有放东西,如房子空了,肚子空了;或者里面东西虚而不实,如空濛、空泛。以上指状态。“空”也可以作动词,指行为,有“使之空”和“留出空间”的意思。如舍弃什么东西,清理掉什么东西,让出或放下什么东西,或者不让某种东西进入,不让某种东西发生作用等。“空”与“虚”、“无”、“没有”的意思相通,与“满”、“实”、“有”等词的意思相对。

思想家、哲学家不满足于在日常意义下认识“空”,他们不仅把“空”作为一种存在,一种范畴,或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使用,而且可以赋予它特定的哲学意义,如佛教的“空观”。

“空”有什么用?如何利用“空”,制造“空”?“空”与“无”与“有”有什么微妙关系?如何让“空”生出“妙有”,使智慧开花……围绕“空”、“无”做文章,中国文化的“空无”智慧多姿多彩。

(一)我们的心理困难常常因为“有”

在印度旅游,途经热带丛林,导游会指着固定在木桩或树干上的木盒子,说这是捕捉猴子用的:盒子里面装着猴子最爱吃的坚果,盒子只开一个小口够到坚果,一旦猴伸进爪子抓住坚果不放,爪子就抽不出来了,活活地等着人来逮它。游客笑起来,说猴子真蠢。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敝帚自珍”,说的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不肯丢掉到手的东西,哪怕是“敝帚”。我的一个邻居就是这样,五六十平方米的居室里,摆满旧书籍、旧家具和历年累积起来的瓶瓶罐罐;早已经不喂金鱼了,庞大的金鱼缸还摆在墙角,如此等等,弄得屋里连转身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环境,连子女都不愿回家,他自己也苦恼,可就是改不掉。有一次我对他说:“现在这里的房价是一万元一个平方了,可你这里却让这些破烂住着,实在可惜!”他听了,眼睛一亮,表示要清理掉。一个星期后我上门一看,他确实丢掉了几个旧拖把、旧扫帚,但大多数还原封未动,其中大约三分之二都是应该丢掉的。可见“敝帚自珍”的劣性多么顽固,使得人成了物的奴隶。最近看了外报,知道西方人也有这种毛病。美国约有1500万人有这种毛病,占总人口的5%。心理学家称这种人患有“囤积症”,与贫富无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这个毛病,有时丢东西需要“狠狠心”。

放不下到手的东西,是一种占有欲。它源于人的需要;但因其盲目性,可以背离人的需要,成为人的枷锁。盲目的占有欲可以涉及到权位、金钱和精神生活方面。例如,知道“伸手必被捉”,可是那些贪官们却一次一次伸手,这与猴子有什么区别?

在精神生活中也一样。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在小学语文里就读过的丢斧子的寓言:一个人失了斧子,怀疑邻居偷了,他看这个邻居说话做事,一举一动都像偷斧子的;后来自己在一个地方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一个人的成见竟有如此严重的误导,如果其中还有放不下的偏见、积怨、私欲和个人打算,那不更颠倒黑白是非了吗?你能说这样的人不愚蠢吗?

放不下成见就愚蠢;放不下仇恨就痛苦;放不下权位和金钱,生命就失去自由;舍不得扔东西,就没有正常的生活。

许多时候,我们生活上的困难或心理上的困难不是因为“无”,而是因为“有”。因为拥有某种东西,执著于某种东西,习惯于某种东西,我们保守,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去思考问题,我们的心囿于一隅。在这种情况下,开启我们智慧的方法是“无”。这个“无”,是用来处理特定之“有”的,所以叫“非有”。

几十几百人照集体相,摄影师总是强调大家不要眨眼睛,可是从拍出来的照片看,总免不了有人眨了眼睛。现在时行一种新方法,就是在准备拍照时把眼睛先闭上,当摄影师喊“一二三”时,大家一齐睁开眼睛。“茄子”一声,效果一般都好。这是从“非有”到“非无”的过程。

“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当一件事情陷入僵局时,不妨跳出来,转变一下思路,换一个角度,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跳出僵局,就是“非有”;“非有”能打破心理学上的“套板反应”,开启智慧。

俄国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到了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无动于衷。落水的人奄奄一息,慌乱中突然大喊:“打倒沙皇!”这还了得,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把落水的人提上岸来,送进了警察局。溺水的人也因此得救。

在主动救援和无动于衷之间,有“不得不救”的中间态度。对警察主动救援绝望(非有),逼得落水者用某种方法迫使警察不得不救,这个方法就是“打倒沙皇”的口号。只有丢掉既有的——非有,才会有新思路,智慧才会开花。

有一个作家初学写作时,只想在《当代》、《十月》这些高档次的刊物上一举成名,可他费尽心血写出的作品被一篇接一篇退回来,他陷入绝望的边缘。他茫然地站在窗前,这时一只蝴蝶闯入他的眼帘。它是从窗口飞进来的,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飞舞,它惊慌失措,显然,它迷了路,左冲右突好多次,都没能飞出房子,作家忽然发现,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出去,原因在于它总在房间顶部那点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低一点的地方就是洞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离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最终,这只蝴蝶耗尽了力气,奄奄一息地坠落在桌上……作家悟出了什么,他重新拿起笔,把作品寄向不同档次的刊物,他的作品一篇接一篇地走向了社会。赵功强《迷途蝴蝶》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了“非有非无”的智慧。

(二)“以无为用”:道家的智慧

道家智慧最闪光之处,是它发现了“无”,把“无”作为独立的哲学范畴与“有”发生关系,从而提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著名命题。其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印度人发现数学中的“零”。

且读老子《道德经》中关于“无”的一段文字: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固定在一个车毂上,做成车轮,然后组装成车,因为其中的空无,所以才有载物载人的车用;用埏埴这种器械加工陶泥,做成碗盆缸瓮,因为其中的空无,才能盛水盛物;凿掉墙壁,形成窗口和门洞,供透气、通光、出入,我们才有房子住。所以,“有”是一种凭借;“无”,可以产生用途。

到了晋代,葛洪将这种“有”、“无”的哲观直接表达为“无以有为体,有以无为用”。(《抱朴子》)在这里,“有”与“无”构成“体用”关系。什么是“体”?什么是“用”?例如一个陶瓷杯,陶瓷的质料是“体”,而陶瓷杯盛水盛物等用途是“用”。是“体”重要,还是“用”重要呢?道家认为“用”重要。因为“用”决定了存在的价值,例如“杯子”的价值在盛液盛物,用什么样的质料做它,并不重要,杯子可以是陶瓷的、金属的、竹木的,甚至纸质的、塑料的。从这个道理出发,道家“贵无”,说:“君子居无不居有”,即君子考虑的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对社会有用,对社会作出奉献,而不是如何从社会上获得自己的名誉地位,因为这只是“体面”、“利益”。但“无”与“有”又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就像数学上的“0”与数字的关系一样:不用“0”去扩展数位和数量空间,计数和运算无法进行;相反,没有数字之体,例如1,2,3,4,多少“0”还是一个“0”;不可能实现“0”的数学的意义和用途,所以中国文化说“大无大有”。老子说,君子居无不居有,才能功名利禄长保。《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庄子则以相对的观点,较多地从人生方面看有与无的价值。他说,油膏引燃了火烧干自己,漆树的汁液有用,遭人割取,世人只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庄子·人间世》)。“无用的用处”——道家独具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用于军事和政治,近似于一种阴谋。“阴谋”是指它出人之所想。

老子和道家的“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与特定的“有”相联系的“无”。“有无相生”而成“体用”。“体用”、“有无”构成一个整体,一种存在。由此观之,中国人不仅有自己的整体观、系统观,而且“无”有自己相对独立存在的权利与价值,正好像数字承认“0”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一样。

更为有趣的是,中国人把推销商品叫做“做生意”。如何才“有生意”?必须“有无相生”,“互通有无”;“有”的一方(卖方)以之获利,“无”的一方(买方)以之满足特有的需要或用途,即老子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不懂得“有无”、“利用”、买卖的道理,不在这上面动脑筋的人就不懂得“做生意”。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大多是能干的生意人。有一家祖传烹饪老店,肯在顾客身上动脑筋,其经营宗旨是:顾客至上,服务赚钱,开发顾客喜欢的新产品,服务周到。所谓“居无不居有”。因此,他的店不大,生意却火暴。他的大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说有座而常无座;道无名却也有名。”“有无”的哲理进入了他的商业炒作,这个店主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非有非无”:佛门的智慧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为了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立足,佛教迎合魏晋“玄学”(老庄道学之一种,以“玄学”之“无”为跳板,宣传佛教的核心观念)、“空”哲学,形成了“格义佛教”。

其实,佛门之“空”与道家之“无”相通而不相同。

“空”不是“有”,也不是“无”,但它离不开“无”,也离不开“有”。这个话怎么讲呢?

例如,一粒种子种进庄稼地里,一段时间后,它没有了(“非有”),但不是绝对的没有,他变成了一株苗(“非无”)。生长了一个周期后,这株苗枯黄了,死了(“非有”),但不是绝对的没有,他留下了许许多多种子(“非无”)。所以《佛经》说:“是故知虚空,非有亦非无。”(《中论·破六种品》)

为什么“知虚空”,就既要知道“非有”,又要知道“非无”呢?

首先,因为“非有”、“非无”反映了大千世界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变化过程。浓荫如盖,不知不觉树叶黄了,随风落下;不知不觉光秃秃的枝头又绽出了新芽,新的一个周期又开始了。人从娘肚子里出生,百年后,人死了,精神现象也就停止了,尸体不火化成灰,也会被细菌分解为无形。波生波逝,花开花落,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永不停息。这一过程是“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中庸》)。

佛教用“生、住、异、灭”(四相)描述这一过程。但这里的“灭”,是“变灭”而非“断灭”。断灭是绝对的“无”,什么也没留下。“变灭”就是自身“灭”了,却留下了“妙有”。麦种子灭了,留下了麦苗;麦苗灭了,留下麦穗。“有”以“无”为结局,“无”以“有”为补充。大自然动态平衡的机理,何等自如!你想想,如果万物只生不死,老子、孔子这样的古人现在还活着,那地球还受得了吗?如果万物只死不生,则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世界。

其次,只有知道“非有亦非无”是“空”的真义,才能理解“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空生妙有”的佛理。这是认识的辩证法。

佛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例如,地球上本来没有生命,阳光、雷电、碳、氢……因缘和合,生出生命的“妙有”——蛋白体和DNA。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特定的“妙有”,其自性是“空”的,其存在是暂时的,总是在不断的变灭之中,并作为“缘起”产生新的“妙有”。新的“妙有”又照此办理。此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空生妙有”。

懂得这番道理,就知道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要及时去掉老旧和陈腐。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每日必有的吃喝拉撒为例,肚子空了(饿)就要吃东西,也才能吃进东西。但吃进的东西不久又变成粪便拉出来。吃之于前,拉之于后,是不是就白吃了呢?没有白吃。食物消化,给身体以“妙有”。又如,一个人生下来,百年之后又死了,是不是就白活了呢?没有白活。你用自己的生命过程,给人类社会留下价值。

空生妙有之玄尤在人心。

人之心,是高山,是海洋,是宇宙,“空”的哲理适用,空之妙用无边。杜甫说:“空心免烦恼,灵活任卷舒。”空心的作用不仅如此,它是任何正知正见的前提,心有成见,有善恶,有框框,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堵塞着,要洞察世界真相,获取新信息,保有“正知”、“正见”,是很困难的。明人杨继盛说:“遇事虚怀观一是”。“虚怀”就是“空心”,“是”就是正知、正见。只有把心像房子一样,清空了,打扫干净了,才能住人,才能容纳新的有用的东西。佛门讲“无我”,主要是讲扫除“我见”,空出心区,让心容纳万物,随心通达运用自如。佛经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这是告诉你“虚怀”的方法:其一,当一事物进入我们的知觉,我们就想到它由生到死、由成而毁(“生、住、异、灭”)的“变灭”(空)。其二,同时想到事物的假象、名称、暂住性或质的相对安定性等(假)。其三,以上述非有非无的观点看待事物,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即为“中”。这种“中观”能原始要终,超越俗见,是“顺应”环境的方便法门。

台湾星云大师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位道树禅师,他把佛寺建在一座道观旁边,本来以为相安无事,因为中国的儒释道是能够相容的,却不料观内有几个年轻不谙事的道士。这些道士道行不高,却有些呼风唤雨的法术。他们祭起法宝,造成狂风暴雨,把寺内年轻的和尚吓跑了,只有道树禅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为所动,一住二十年。道士们没有办法了,只好自己搬家。有人问道树:“你怎么能赢过有法术的道士呢?”道树说:“我没有想赢。”“你事实上是赢了啊?”道树解释说,那是“无”必胜“有”。他们有法术神功,但他们不知道,“有”是有穷有尽,有量有边,有了之后就没有了。我呢,“无”,“无”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所以“无”当然胜“有”。

研究一下道树的“无”,无非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为所动”十二个字,俗话所谓“不往心里去”。禅宗六祖惠能有“风动、幡动、心动”的故事,只要心不动,风动、幡动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像我们在高速路旁住久了,可以感觉不到汽车声。佛典说:“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神静。”“世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是一种顺应环境的“方便法门”,佛典名之为“非有”。

《坛经》说:“几几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空”的起点是“非有”。“非有”是在意念上对“有”的不理会。在意念上都不存在了,道士的法术还有什么用呢?

自鸠摩罗什来华译经之后,佛教的“空”观、“中道”作为认识论开始融入中庸文化,丰富了中庸文化。“空”就是“非有亦非无”,有无双谴,不凝滞于“有”也不凝滞于“无”。中道,梵文为:madhyamapratipada,指脱离两边的观点。中观学派把“八不”视为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里的“不”,就是“非”,是否定词。“八不”是“非有亦非无”的展开。可见“空观”就是“中道”。

综上可知,佛门之“空”与道家之“无”相通而不相同。相通的是,他们都将虚无作为形而上的哲学范畴,都有认识论意义和价值,都有一种“虚空生妙有”的旨趣。不相同的是,道家之“无”更像数学中的“0”,它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以肯定的方式出现,并与特定的“有”形成体用关系。道家的“无”甚至扩展为无处不在的“道”。老子说:“有生于无。”道家说:“君子居无不居有”。

老子和道家把“有”与“无”视为对立的两极,这样,两极之“中间状态”就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混沌状态。据说宇宙之初就是这种状态。道家称这种状态为“玄”。《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指从“玄”中分化出“有”(大地)、“无”(天空)。于是在大地与天空的氲缊之中衍生万物,所谓“三生万物”。这是以肯定方式进行的思维。“玄”到底好不好呢?因为一能生二生三,进而生物,所以许多时候还是玄乎一点好,所谓“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佛门之“空”则明显具有否定的性质,“非有”是对“有”的否定,“非无”是对“无”的否定,正像麦苗是对麦种的否定,麦穗是对麦苗的再否定(否定之否定)一样。所以佛门用“有无双谴”来解“空”。这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思维。佛门的“空生妙有”不是道家的“无中生有”。佛家讲“因缘和合而生物”的“非无”观念,似乎比道家的“玄”观更为博大精深,佛之“空”是一种智慧,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一种无中见有,有中见无的视角。

(四)“足以有容”:儒家的智慧

孔子和儒家是直接面对社会伦理的哲学家、思想家,其主要倾向是“崇有”。所以,在“空无”的哲学思想方面,它不如道家之潇洒,不如佛家之空灵,偏重于在日常意义下开发。然而,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它希望自己能有效地处理现实问题,就必须在有与无、生与死、人与我、得与失、精神与物质、必然与偶然等对立范畴上有自己的处理意见,这或多或少涉及“空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孔子以“天人合一”的情怀,看到万物的方生方死,人生一代接着一代,历史就像波生波逝、奔流不息的大江。个人只是大江中的一朵稍纵即逝的水花。这是自然和历史的辩证法,其中有着“非有非无”的人生感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否定中,才能肯定某些东西,所谓“时穷节乃见”、“患难见真情”。前面讲的道树禅师“以无胜有”的故事,从德性伦理学来看,就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从中可见禅师道行之高。孔子活用这种方法,以之观人辨才。

《庄子·列御寇》记述了孔子这方面的故事。孔子要任用某人时,必得先用下面几种方法来试探他是属于哪类人:

远离他,看他是否忠心;

亲近他,看他是否有礼;

吩咐他做繁杂之事,看他是否有才能;

突然问他,看他是否多智;

急促限期,看他是否守信;

委托钱财,看他有没有廉耻之心;

告诉他危险的事,看他会不会变节;

让他酒醉,看他是否守法;

处于混杂的地方,看他是否会淫乱。

孔子说,用这九种方法考验一个人,君子与不肖之徒便都可以看出来了。

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给予“极端”的“非常”的情况,视其是否会受到环境的干扰,保有“明君子”的德操。这是心理容量和心理素质的测试。

孔子和儒家以中庸为认识哲学。

“中”在两极之间,本身有“非彼非此”“亦彼亦此”的性质。例如,在一个黑与白的连续体中,如昼夜,其中介部分是非黑非白,亦黑亦白,我们名之为“灰”,我们用“灰蒙蒙”描写拂晓和傍晚。孔子概括自己的认识哲学说:“我则无可无不可”。易中天称孔子为“灰色的孔子”,“灰色”是孔子的中庸智慧。孔子模糊地感觉到“非有非无”的认识哲学,他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论语》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孔子又大谈“鬼神之德”呢?原来儒家重孝,重祭祀先祖,事死如事生,祭神如神在,这是一种超乎视听的微妙存在,是一种非有非无的精神效应。就好像“奥运圣火”,你说它是“火”吗?不是;你说它不是“火”吗?它又是。这就是文化。孔子看到精神生活在社会伦理中的作用。

孔子和儒家从礼学、仁学的需要出发,或者还受老子“盈消虚长”和“居无”思想的影响,提出“中庸之道”。中庸作为德性伦理学,主张宽容、茹纳、忠恕、谦让、顺应。这是孔子和儒家“空无智慧”的主要方面。

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意气用事,不“想当然”,不固执己见,不私心用事。这样才能厘清心理空间,把心打扫干净,茹纳新的不同的东西。《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周易·谦卦·彖》说:“天道亏盈而益谦,鬼神害盈而福谦。”孔子曰:“夫物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孔子和儒家肯定谦虚、谦让在伦理生活中的价值:谦虚可以扩大心理空间,有利于吸收新知识;谦让是给对方让出空间,可以平衡人际关系。

前面论述过的“设身处地”,也与心理空间有关。曾国藩说:“随在设身处地,常留余地与人。”设身处地,让自己的角色空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故又称“角色空法”。常留余地与人,余地就是空间、自由。任何东西的正常存在,都必须有自己的空间。《中庸》说:“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五)“梦幻空灵”:东方艺术审美

“梦幻空灵”是法国作家雨果对东方艺术的赞词。他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谴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说圆明园“梦幻空灵,无与伦比”。“梦幻空灵”,东方艺术美的特征。

在中国名山古刹中有这样的景观,参差错落的怪石矗立在飞瀑流泉或水池中间,西方人只看到石头本身的怪异,东方人却习惯于同时留意石头所形成的空间,并从整体上发现某种情趣。中国人“有无相生”的审美情趣常被西方人忽视。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绘画总是留有空白,讲究“神似”而非“形似”;练汉字书法,要先懂“分行布白”;欣赏中国书画作品,要连空白一起欣赏,空白也有其意义。

这就是中国音乐为什么有“无声胜有声”的情况;听中国人说话,为什么不能执著于话头,要懂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外国人最伤脑筋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园林艺术讲究有山有水,虚实结合,路要迂回,水要曲折,山要朦胧;中国古代戏剧以若有若无,神秘隐晦的中庸风格为美(例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国古诗,长于在“有无”、“大小”等对立范畴中开发理趣(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山色有无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苔花如米小,也效牡丹开”,等等)。这一切都缘于“有无相生”。

“梦幻空灵”,首先是“若有若无,半真半幻”。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花,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耳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之妙境也。

以下唐代大诗人王维《空山》诗因描写“空”之意境而成佳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中不见人影,但又有声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似有似无,似无似有。王维此诗之所以为人称道,是因为他形象地描述了佛家“空”的观念。

还有另一首唐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师而无师,无师而有童子;童子给出师迹,有师迹而不可寻……一种非有非无,空灵幽邃却又和美的意境。

“空生妙有”用于艺术审美,其灵活、圆熟可用钱鐘书《谈艺录》中的一段话来形容:“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观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

有一首调侃诗,说的是婚典。大家都在颂扬新娘、新郎郎才女貌,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忽一人标新立异:“今夜新娘不是人”,众皆愕然,接着他笑呵呵地说:“九天仙女下凡尘。”“啊!”大家松了一口气;此人又指着男男女女闹新房的小孩子说:“男女儿童都是贼,”小孩子睁大了眼睛,他从一个小孩手中抢到一枚桃子:“偷得仙桃敬客人。”众人大笑。“非有非无”用于语言修辞,先抑后扬,别开生面。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心路:老九诗歌集

    心路:老九诗歌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万年创作的古体诗歌百篇,分“明志篇”“观感篇”“家教篇”“求凤篇”“游历篇”“闲适篇”“哀念篇”“拾遗篇”等以及作者创作的各类书法作品二十余幅。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热门推荐
  • 地下城

    地下城

    一段古老的预言,一次奇妙的历险。谁能够想到,在纽约城的地下还存在着一座神秘国度?因为一次意外,格雷戈尔和妹妹小靴子来到了地下王国,在阴差阳错下,他成为了预言中的光明勇士。老鼠大军蓄势待发,地底人面临生死存亡,格雷戈尔踏上了无比艰难的探险之旅,他能否给地底人带来光明,又是否能够战胜敌人与自己呢?
  • 力挺韩寒

    力挺韩寒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修罗邪帝

    修罗邪帝

    修我舒心意,至我无上道!他命杀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注定举世为敌。铁拳打开无上道,残刀杀尽不平人,他日若逐凌云志,必当血染半边天!修罗邪帝从来不在规矩之中,他是全天下最不守规矩的人。这个时代就应该由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意志而改变,天道你们这些老家伙恋栈不去,早就该退位让贤了。再也没有人能凌驾于我们之上。【2015最值得一看的小说】
  • 紫府天书

    紫府天书

    蓝文轩是地球上的一个修真者,劫期将临,因为地球灵气稀薄,无奈之下,选择兵解,可万万没有想到,被一道天雷带去了异界……今世傲宇皓洲,神级、玄级功法层出不穷,灵丹妙药随手可炼。家族因他而快速再次崛起,这皓洲因他而改变,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穿越者一步步走向异界巅峰!
  • 甲皇

    甲皇

    带着系统重生三百年前,做最强机甲士
  • 荒古绝神

    荒古绝神

    他,是一个在大战中陨落的玄帝,却阴差阳错重生到一位废物身上,无法修炼。却偶得上古龙魂融合,成就天下第一圣体。得功法,获玄技,看他如何成神,笑傲天下
  • exo溺宠萝莉公主

    exo溺宠萝莉公主

    一个女扮男装的少女加入了EXO这个天团,会发生什么事呢?鹿晗:灵儿,我挚爱的宝贝。我这辈子做过最错误的事就是曾经离开了你,那段时间是我最黑色的时光,不过,还好我回来了,还好你还在等你的小鹿。。边伯贤:灵儿,我最牵挂的贴心。每次听到我的粉丝说”伯贤是眼线担当,眼线美男“的时候,你都会嘟着嘴不开心,因为,你知道我不喜欢。。吴世勋:灵儿,我可爱的小甜心。我是哥哥们的小奶包,你是我的小甜心。……全体:在舞台上发光,为的就是你的回眸,什么是唯一,就是我们挚爱的人只有你,就算有一天会忘记所有人,也没有办法把你忘记,忘记爱你。
  • 奉旨成婚

    奉旨成婚

    奉旨成婚?小王爷聪明绝顶,天资极高,这皇位本是属于他的。奈何皇兄太想当皇帝了,那可是小王爷的亲哥哥。总不成弄得家破人亡吧。小王爷为了顾全大局只得放弃皇位,可是举国上下哪个不知道小王爷才是传位之人。为了栓住小王爷,也只有这么个招,赐婚。可是小王爷个性非凡,逃婚了……
  • 仙魔纵横

    仙魔纵横

    高僧从来不是因为武功高强,而是由于持戒森严佛法高深。有道不必戒色,而是在于心中自在不昧因果。而修习了电脑为之量身定制武功,偶遇太岁仙劫而成元婴之身的萧乾,手上只有一柄超强的菜刀,将会有多大的作为?身处惊天阴谋之中,面对未知的考验……
  • 隐婚萌妻:错惹天价老公

    隐婚萌妻:错惹天价老公

    回国第一天撞见,他将她堵在墙角,唇角微勾,“织星丫头,这么关注我,会让人怀疑你对我有企图的。”“又不是没住一起过。”正大光明入住她家,他笑得腹黑又妖娆。“自己来还是我帮你,选一个。”一份结婚协议摆在她面前,他一脸气定神闲。她怒了,“洛熙宸,你到底想要……”“你!”未完的话被一个字阻断。谁说太熟不好下手?正是因为熟到刻骨,他才想要将她一世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