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6200000004

第4章 爱国与自由

星条旗在胜利飘扬,

飘扬在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国国歌

这就是杰弗逊那句话的费解之处。

他想说什么呢?最简单的理解

当然就是认定那压根儿不是真话。

可能真是如此。我听人这么说过。

但不用担心,那威尔士人播下的

信念会使我们烦恼上一千年。

每一代人都得把它重新审视一番。

——罗伯特·弗罗斯特

爱国主义是建立在民族国家意识之上的一种情感,在近代欧洲尤其如此。民族国家意识的基础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如语言、宗教。一定程度的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地区的人民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偏爱是可以理解的。但近代历史上欧洲人的民族主义几乎压倒了其他传统,成为最重要的价值。“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我的国家”成了座右铭。

自由是最能代表近代欧洲文化的概念,这个概念很复杂,一方面高度理想化,另一方面又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之间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殖民地时代欧洲以外地区成了欧洲国家占领瓜分的对象,谈不上什么自由平等。与欧洲人一样,美国人爱国的基础也是土地和自身利益。美国人也继承了近代欧洲人的自由观。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往往也与自由这个词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与欧洲国家的最大差别是美国先有国家,然后才有爱国主义。美国土地辽阔,对土地的热爱是其爱国主义经久不衰的源泉。但美国没有自己的文化,美国人爱国的基础不是历史,也不是语言或宗教,而是政治革命。所以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带有较强的人为色彩,更多地依赖口号性的、符号性的东西,如国旗、国歌。美国人爱国主义的最重要象征是自由。虽然从一开始移民就把美洲殖民地与自由联系在一起,但自由与爱国主义的结合却是在独立革命时期才开始的。可以说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是自由理想与民族国家的结合。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自由与美国分不开。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为自由是美国所特有的东西,自由女神是美国的象征。美国的第一首爱国歌谣就是《自由之歌》。帕特里克·亨利写道:“不给自由,就让我死”。潘恩呼吁美国人建立自由的避难所,他写的歌曲“自由之树”备受欢迎。美国国歌高唱“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另外几首曾被提名为国歌的歌曲也都强调美国的自由。如19世纪30年代的著名歌曲《亚美利加》称美国为“自由之邦”,19世纪末开始流行的著名歌曲《美丽的亚美利加》也称美国是“自由的天地”。爱国歌曲《哥伦比亚,大海上的明珠》唱道:“啊,哥伦比亚,大海的明珠,你是勇士和自由民的故乡,你是每个爱国者献身的圣坛,世人全都崇敬你。”但自由的含义多种多样,集中体现了美国价值的多样性和矛盾性。无论是功利主义、启蒙运动式的社会理想主义还是宗教都以自由作为自己的口号。

清教徒对自由的定义带有强烈的精神色彩。对他们来说,自由指的是远离尘世的诱惑和克制个人的欲望,服从集体的意志和社会的利益。这与后来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完全不同。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第一任总督温斯罗普在法庭的一次讲演中说:

我认为这个国家在自由的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有一种双重自由,与生俱来的(就像我们的本性现在已经堕落了一样)和公民的或联邦的自由。第一种是野兽和其他生物所共有的。借此,人,仅就他与人的关系而言,有凭意愿做事的自由,这种自由既可以导致善,也可以导致恶。这种自由与权威毫不相容,不能够容忍大多数正义权威的最小限制。这种自由的实施和保持使人越发变得邪恶,最终比野兽还要凶残:每一种特权都恶化了。这是真理和和平的最大敌人,那个野兽,上帝的全部法律坚决与之斗争,予以镇压和征服。另一种自由我称之为公民或联邦自由。也可以称之为道德自由,也指上帝与人之间的契约,指道德法则,指人自身之间的政治契约和宪法。这种自由是权威的正当目的和目标,没有这种自由,权威就无法维持……

在启蒙运动的社会理想主义中,自由代表普遍的原则,并不受国家主义限制。这个原则集中体现在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前所述,这个理想来自欧洲启蒙运动,带有法国色彩,超出了民族主义。它不仅吸引着美国人,也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如一个叫赖特的美国人所说:“爱国者这个词是用来表示热爱人类自由和人类改善的人而不是表示一个仅热爱他生活的国家,或者他所属的那个族群的人。用在这个意义上,爱国主义就是一种美德,爱国者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自由意味着在美国建立一个完美的、公平的人间社会,以此拯救世界。据此,美国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起点,是腐败、专制的欧洲的反面,是世界的希望。

但自由与民族国家的结合使得自由从一开始就有排外性,成了美国人的特权,不适用于非美国人。正如美国史学家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一书中所指出的,美国人习惯于将他们的特殊性隐藏在自由的普遍性中。如果说国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概念的话,自由这个激进的口号常常被用来为保守的目的服务。在美国人的爱国主义中,自由的理想往往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主义,而不是相反。英国人的自由观就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一种岛国意识,认为“自由是英国臣民独享的权利”。自由也使文化优越感、排外主义、神圣使命感成为美国人爱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其他理想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美国人认为自己是西方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比欧洲更完美。希腊人的自信,罗马帝国的不可一世,基督教的传教精神,启蒙运动的理想赋予欧洲人的优越感,在美国人这里发扬光大,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与众不同,美国比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伟大,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命运的宠儿,人类的娇子,美国是正义与希望之乡。在非西方人面前,美国人的爱国主义表现得更极端。美国是文明世界的领袖,美国总是正确的,美国的利益至高无上。这种逻辑正是殖民主义的逻辑,也成为世界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基础。

可见自由成了国家的符号,如学生要求对国旗宣誓的效忠词是:“我发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效忠于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上帝保佑下的统一国家,不可分割,人人有自由和公正。”美国体育比赛前观众要全体起立,右手放在胸前齐唱国歌。美国高于个人,高于地区,远离世界,几乎被神化了。华盛顿总统曾就维持美国的统一告诫美国人不但要提防外部势力,更要提防国内分裂势力。林肯也认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是第一要务,比废除奴隶制更重要:“从这些观点可以推定,任何州均不得仅由自己动议,即可合法脱离联邦;有关这方面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对于任何一州或数州境内反抗美国政府的暴动,应依据情况来确定其为叛乱还是革命。”这里自由的本质是国家利益,国家在先,自由在后;联邦在前,地方在后。

美国人的爱国并非只是抽象的民族主义,实际上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离不开个人自由。可以说美国人爱国、爱自由主要是因为爱自己。结果自由是公认的美国特征,是美国人最喜欢用来的描述自己的字眼,但自由仍然是一个非常空泛的概念,内涵不确定。不同的利益集团、党派、族群甚至个人都按自己的理解来给自由下定义。美国政治思想的历史就是不同集团争夺对自由的定义的历史。从争取政治权利到政治镇压,自由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不同的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不同,往往充满了矛盾。政治上有两种意义不同的自由。一种是鼓励人们改变社会现状,追求平等权利的自由,即认为自由适用于所有美国人。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一种许诺,许诺绝对的平等,自由是受压迫者的哲学,是政治革命的依据。人们以《独立宣言》、《常识》、《人权法案》为依据,寻求解放,寻求公正:

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处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公之于世。

……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这种自由意味着人们可以建立一个新政府,一个代表人民的政府。这个政府应该越小越好,尽量不干扰人民的生活。

自由的另一种含义是功利主义的、保守的。这种自由的基础是人人为己,认为不平等是合理的,所以偏重于既得利益者维护现存制度的权利。这种自由与平等意义上的自由相对立,但在美国文化中往往占主流。它强调遵守法律,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用英国诗人戈德史密斯的话来说:“当他们自己有了自由的时候,他们就称其为自由。”这来自英国文化中的保守性,也来自移民的个人主义。在独立战争之前美国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殖民史。从一开始殖民地社会就是等级社会。大部分移民所追求的也是一个私有财产至上的“自由”社会。边疆和土地给移民提供了实现这种梦想的机会,使他们对现有制度存着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边疆是保守主义的防护伞。契约奴广泛存在,奴隶制也在革命前建立,它们并没有因独立革命而动摇。殖民地时期英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殖民地斗争最初主要是争取英国宪法赋予英国人的权利。美国人对不列颠的文化充满了留恋之情,独立带着不情愿的特色,是不得已之举。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时杰弗逊认为“脱离英国既不是我们的愿望,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直到1775年杰弗逊仍然写道:“我们既没有理由,也没有勇气宣布实现脱离英国本土,现在缺少的只是一种愿望。”直到《独立宣言》通过前不久,在1776年6月,大陆会议的许多代表对宣布独立仍然犹豫不决。独立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冲突,而不是深层价值的革命。大部分美国人,尤其是独立革命的领导者对私有制坚信不移,对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坚信不疑。革命并没有触及财产问题,没有触及殖民地社会广泛存在的不平等。革命后公民选举权的标准仍然是拥有财产。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美国革命就像华盛顿·欧文小说《瑞浦·万·温克尔》中的主人公所感觉到的,不过改朝换代而已。至于穷人,他们从中得到的是许诺。虽然《独立宣言》被奉为美国精神的象征,杰弗逊和法国的影响一直很有限,实际上美国历史上占主流的是汉密尔顿式的保守,后者不喜欢法国革命。

保守性在美国人当中容易得到共鸣,这还与移民社会的特殊性有关。大部分移民是投机者、逐梦者。美国地域广阔,充满了机会,是个滋生幻想的地方。黄金之梦,出人头地之梦,飞黄腾达,无止境地聚集财富之梦在这里经久不衰。这种梦的本质与封建时代骑士的梦想无异,是不受社会约束,自己是自己的王。这个梦在哥伦布来美洲时就有了,今天仍然存在。这梦想与中彩票之梦相似,虽然很天真,但深深扎根于美国文化之中,人们不愿意放弃它。看那些发了财的美国人,他们曾经不也是一无所有吗?看那些歌星影星球星,他们不就是当年的探险家、淘金者吗?不管这梦想多么缥缈,却有大批追随者。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美国人是不能自拔的幻想者。他们的保守来自他们的天真和固执。

另外,保守性与美国人民的忍耐性有关。移民社会分散,习惯于依靠个人的力量,而不是依靠社会或政府。移民任劳任怨,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平等,对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具有超常的忍受力。正是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使美国的稳定成为可能,这是美国繁荣的基础。马卡姆在《扶锄者》中对这样的美国人有极好的描写:

多少世纪的重负压弯了腰,

凝视着地面将那锄头扶靠,

面孔映出多少个世纪的空白啊,

脊背承受着整个世界的重压。

谁使他对狂喜与绝望皆木然?

谁使他不知痛苦,毫无希望?

谁使他粗野的下巴耷拉下垂?

谁人之手将这额头往后打塌?

谁人一口吹熄他头脑中的光耀?

功利主义自由观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保守派认为贫富差别天经地义,自由竞争是最高法则。这些理论完全忽略了经济生产的社会层面,忽略了财富分配问题,极为片面,但却迎合了美国移民社会追求财富的心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证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只能带来社会灾难,但新政期间的改革并没有触及根本。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在美国仍然很有市场。

保守主义所强调的经济自由始终是狭隘的,片面的。按这种哲学,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为所欲为。私有财产至上,为了私有财产人们甚至可以剥夺他人的自由。自由意味着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不顾社会后果。对资本家来说,在市场上为所欲为地赚钱是“自由的试金石”。对富人来说自由意味着不择手段保护自己的特权,以个人自由的名义阻挠社会改革。“在自由的名义下,每一种非正义都被实践过。”正如50年代一位女参议员在批驳麦卡锡主义时所指出的,那些“对美国方式叫嚷得最响的人往往是那些以自己的言行蔑视美国方式某些基本原则的人。”富有者“以自由的名义来证明日益加深的社会不平等是合法合理的”,甚至控制政府,用强制的爱国主义和自由来取得人民的支持,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他们一方面大叫反对大政府,反对政府干预,另一方面买通政府,使政府为自己服务,所使用的口号总是“自由”。结果是少数资本家的利益被当成了美国的利益,平等成了一句空话:“一个人的自由状态常常与另一个人遭受奴役的状态同生共存。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自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理,但对其他美国人来说,它又是一个充满残酷意味的戏弄。”美国也成了一个畸形社会,财富分配极不均等。美国人口最富有的百分之一拥有美国百分之40的财富,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

自由的复杂性使美国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国家。自由不能细看,细看时矛盾重重。人们高喊自由的口号,争取平等,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利益,往往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后却转向保守。理想主义者常常被利用,或者被弃置一旁。改革往往是为了维护已有的体制,不触及根本问题。改革之后紧跟着的是保守势力的复活,改革常被扭曲。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言论自由,但在20世纪70年代却被用来保护私有企业给政治家竞选捐款的权利。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写着政府不得不经过法律程序非法剥夺个人生命、自由或财产,但这一条却被企业用来反对政府立法保护工人利益。

保守主义的反面是激进的自由主义。因为理想主义的自由观时刻在提醒人们,鼓励他们去斗争:

推迟的梦会发生什么?

它会干瘪吗

像阳光下的葡萄干?

或者像伤口化脓——

然后蔓延?

它像腐肉般发臭?

或是裹着面包皮和糖——

像果汁甜点?

也许他只是坠下

如沉重的负担。

或者它会突然爆炸?

这是黑人诗人休斯的著名诗歌《哈莱姆》。黑人政治家杜波依斯曾说过:“自由不是一种礼物,而是一种争取而来的成就。”这是对美国自由的激进面的高度概括。保守的自由意味着压迫,而激进的自由则意味着反抗,结果是冲突。富人以自由的名义压迫穷人、妇女和少数民族,这些人也以自由为口号为自己的解放而奋斗。如美国妇女模仿《独立宣言》起草了《塞尼卡·福尔斯情感宣言与决议》,其中包括这样一句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男人与女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她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黑人和少数民族在自由理想的激励下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努力更是举不胜举。

保守的自由与激进的自由很难调和,对爱国主义和自由的不同理解使美国处于不同利益的对抗之中。反抗并不能带来幸福,冲突只能意味着更多的痛苦和绝望。这是美国自由带来的最大问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爱国主义和个人自由强调美国的优越、美国的利益及个人的权益,但最终反而限制了人的自由。正如方纳所指出的,在美国历史上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从精神自由变为杰弗逊式的土地所有者的自由,又从土地所有权变为工业劳动的自由,最后又变为消费自由。内战后随着政府权力的增加,保护弱者权利的大政府成了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自由的理论仍然存在,但自由的含义越来越狭窄,人们对政治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少。物质生活改进了,但自由却在减少。

早期的理想主义者如杰弗逊注重经济独立基础上的政治自由,经济独立主要是指土地所有,人人自食其力。杰弗逊反对财富的集中,对工商业充满了怀疑。他希望美国保持小农生产的经济形式,“谁耕种土地,谁就是富于美德,最有独立性的公民。”政府来自人民,自由意味着积极参与公共事业。自由人的标准最初是财产,但后来随着传统农业的消失,这一理想也基本上被淘汰。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商品化,大多数人成为私有企业的工人。相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来说,工人为他人工作,受制于他人,他们缺乏经济自立,因此最初这种制度被称为“工厂奴隶制”。但后来工业生产方式被接受,“工资奴隶”成了“自由劳工”。工会是工人争取权利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权利却一直受到限制。工人虽然有选举权,但对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没有发言权,成了机器的奴隶,为他人工作,政治上选择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追求物质享受的理想在取代政治自由。消费自由在进步主义时代出现,二战后普及。消费自由的空洞性显而易见。商品的生产过程由私有企业控制,消费本身也由广告公司左右,消费者(如果他们有能力购买的话)只不过是被动的购买者。如果说自由意味着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的话,“许多对资本主义扩张体验的结果,并未增加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而是丧失了这种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含义的缩小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甚至是在人们喊着自由的口号的过程中完成的。资本主义并不是直接反对自由,而是改变自由的定义,使人们追求物质、商品,用消费的自由取代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和政治自由。物质主义、资本主义成了惟一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成了私有企业的代理人,关心的不再是广泛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经济发展、就业,或者说维持这种体制。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的权利,是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想象力,意味着广阔的视野和可能性,最宝贵的自由应该是精神的自由。自由意志论者认为,自由本身没有意义,自由的价值在于选择后的实践。自由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可以用自由去成就伟大的事业,也可以用自由去做卑劣的事。但这种自由在美国文化中被遗忘了。资本主义商业文化中盛行的是另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以维持现有制度为目的,只承认一种选择,即物质享受、个人利益、经济增长。这种自由把社会进步看得高于个人选择,把少数人的自由当作所有人的选择,不仅违背了民主原则,而且违背了自由的基本含义。

理想的爱国主义和自由仍然是美国人的口号。美国人仍然高谈自由,把自由作为自己的文化标志,但历史证明理想的自由长期与现实不符,反而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导致文化失落。让我们再看看黑人诗人休斯对自由的描写:

有些字像自由

说出来甜蜜动听美妙无双

在我心弦的深处

自由无时不在尽情地歌唱

有些字像自由

它们却使我忍不住哭泣哀伤

假如你知道我所经历的一切

你就会懂得我为何如此悲伤

这种感受不只限于黑人。美国当代作家斯台格纳说:“美国的个人主义备受赞叹和珍爱,其发展没有受到反面因素,也就是归属感的制约。当人们找到自由时,才发现它原来是个空洞贫乏的东西。”自由是一种机会,是选择,自由本身并没有价值,关键是用自由干什么。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这样的自由实际上是滥用自由,最终只能是失落和空虚。关键的问题不是美国人有没有自由,关键的问题是在自由的前提下,美国人是否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或者说美国人有没有共同的理想,这个理想究竟是什么。用怀特的话来说就是:“美国急需一个共同接受的自由的概念。”而共同的自由只能建立在比自身利益、物质利益更广阔的基础上,要与精神自由相结合。

同类推荐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热门推荐
  • 雷武天下

    雷武天下

    林晨遭人诬陷,修为被废却意外获得神秘印记。小小印记,威能无限,助着悲苦少年踏上逆天成长之路
  • 集验方

    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逆天灵女

    穿越之逆天灵女

    她,当红影视巨星叶晴,被闺蜜推下楼,来到一个新世界,化身天才灵女。她被陷害,又服下了散灵丹,灵力散失,遭尽折磨,成为了南宫家的阶下囚。“沈静冰,你害我死了两次,这次,我不会再放过你了。”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守护甜心之鸢尾花下的梦

    守护甜心之鸢尾花下的梦

    梦问:为什么你要这么帮我?然,心寒答:不需要理由,如果一定要的话,因为我是你的守护天使。
  • 梅花醉人

    梅花醉人

    女友拒绝跟我结婚,非要让我娶她妹妹,后来我才知道,真相竟然隐藏着惊人的秘密……
  • 傲世重生:全能五小姐

    傲世重生:全能五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偷兼神医,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个废物身上。纳尼!?废物神马的可从来不是她的代名词哦。神兽?SORRY,那可是她家的小宠物。灵药?SORRY,她自己把药可是当水喝滴。钱?可以要,($_$),对于她这个财迷来说,那绝对是不可少的好东西啊,谁叫她姓“钱”呢?美男?那可是她练手的沙包哦!( ̄︶ ̄)↗当她成长起来时,你可要小心啰,因为她发过誓:天下任逍遥!
  • 悟空当年

    悟空当年

    一直在寻找那只猴子,却没想到那只猴子居然就是我自己。爱人、兄弟和朋友,为了唤回我失去的记忆,却都被我当成生死大敌,让他们纷纷踏上一条不归路。既然如此,那就让诸般劫难降临我身,哪怕我将这天捅破,哪怕我将这地戳穿,哪怕我将这天地毁灭,我也要改变命运,寻找自我,寻找我曾爱过的人。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竹子的精心制作,万分感谢!
  • 异界之君临帝天

    异界之君临帝天

    我是怎么来的,谁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是一个身体里面住着两个人,一个善良的我,一个……当你逼得我无路可逃,死得只会是你……
  • 嗜血雄鹰:战斗机

    嗜血雄鹰:战斗机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俩看着蔚蓝的天空,看着自己发明的被称为怪物的飞行器,露出了自豪而富有成就感的微笑。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被裱在了历史的相框里,定格在了所有怀有梦想的人的心里,从此人类学会了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