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6700000004

第4章 识才的优势得到放大

对于李开复的下家,我们曾经给出如下预测:

有可能是一家海外的互联网巨头,诸如雅虎。如果李开复能再帮助一家跨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获取认可,站稳脚跟,其个人职业生涯是相当圆满的。只是这个选择的一开始是不圆满的,只说一点,之前从微软到Google的跳槽带来的道德质疑会再度沸扬。

有可能是一所私立大学的校长,这是一个超级圆满的结局。李开复在过去十多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建立起李开复老师的美名,而且以李开复在中美高科技领域和教育行业所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募捐足够多的钱也不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至于政府关系,这个应该是李开复的强项,只要能与政府有好的互动,中国私立大学的市场空间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真要实施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失败的概率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李开复愿意拿一世英名去赌吗?

有可能是创办或者加入一家有声望的海外VC(风险投资商),海外资本一直窥视着中国和中国的创业者们,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在中国播种乃至开花结果,无论是李开复在Google中国或微软中国的经历,还是他技术背景和他在中美文化对接上的优势,以及他在诸多青年创业者中的声望,都决定他做这个事情是可行的。

最后的实际情况是第三种,李开复创办了一家名为创新工场的新公司,一家VC。

对于这家新公司,坊间的报道众多,也多少有些自相矛盾。比如,有媒体说,这是一家天使投资公司,于是乎,李开复的邮箱里收到无数的创业计划书。但李开复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却说,不要给他写信投商业计划书,因为他不看创业计划,更多是投创意,而且是进入创新工场的人他才投。再比如说,李开复是创新工场所有项目的CEO,但李开复对此的回答是,这是误解,但他会帮助项目找CEO。

李开复的新公司其实更接近孵化器的概念,在美国对应的模式是Idea Lab,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说法李开复要加入Idea Lab的原因所在。

对比Idea Lab,可以理解创新工场其实是在一个Idea(创意)处于更早期时,将其认为值得接纳部分纳入其中并帮助其考虑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公司,再给其建议、资源,这也包括Idea早期团队的组建、介绍和接触其他风险投资资金,进行Idea商业化的实现等。正如《21世纪经济报道》硅谷常驻记者杨琳桦指出的:与天使投资人相比,Idea Lab又具有批量化、规模化孵化Idea的特点。比如,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孵化数十个Idea,团队之间可以协同作战,资源也可以得到更良性的配置和调整。

在运作过程中,“创新工场”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不同的是,李开复表示:“我们不接受投资项目,只接受你们的想法来投奔我们。‘创新工场’会从应聘团队中挑出最优秀的人,再分团队对不同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直至项目成熟,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甚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

在这个模式中,李开复做的不完全是天使投资的事情,要想得到创新工场的投资,必须先到创新工场里,也就是说,首先这个人要得到李开复的认可,一旦得到李开复和他的管理团队的认可后,李开复会根据这个人的特点和长处,结合创新工场所有人提出的点子和创意,选定最适合的项目,并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孵化。与天使投资不同的是,除了资金的投入,李开复投入的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他在苹果、微软、Google学到的创新、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其中,识才是最重要的起始要素。

而众所周知,识才并帮助他们成才是李开复之所长。

2000年8月,一纸调令,微软将李开复召回总部,任命李开复为全球副总裁,负责开创一个重要的产品部门。然而,虽然身在美国,但随后的五年李开复时刻关注着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时刻牵挂着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以及和李开复血脉相通的炎黄子孙。

在北京工作的那两年,每一天都带给李开复无比的振奋,每一刻都给李开复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那些莘莘学子更是让李开复难以忘怀。曾记得清华园里的激情演讲,曾记得未名湖畔的尖峰对话。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李开复所走过的每一个校园、所遇到的每一个年轻人,都让他感慨万千。从他们身上,李开复看到了朝气与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动。

临行前的一件事,更让李开复坚定了从事自己“第二职业”——关注中国学生和中国教育的决心。当时,一位“来自名牌大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向李开复提了一个问题:“开复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根据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这件事很过瘾——尤其是在每次发放薪水时,管理者一定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

李开复没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对成功的认识竟然有这样的误解。

而在长达几年的与中国大学生的沟通中,李开复发现这种对成功的认识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一种迷茫,很多人陷入一元化的成功误区无法自拔……李开复对中国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他们活得并不快乐。

因此,李开复希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帮助。就是这份责任感驱使着李开复,在家居美国的五年里李开复先后回国15次,做了50多场演讲,写了4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并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www。kaifulee。com)。李开复觉得,这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愿望,也是作为一个有机会融汇中西的华人学者所应尽的义务。

2000年6月,李开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这封信和李开复的一篇文章《我的人才观》一起,经由互联网在高校中迅速流传开来,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2003年12月,结合自己事业的成长,李开复又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着重谈情商和领导能力方面的问题。

后来有两个学生找到李开复,说你写的信都是给最优秀的学生看的,但很多的普通学生更需要帮助。于是,2004年5月,李开复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士,李开复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学方面的训练,他查阅资料,下载文章,购买图书,咨询专家,做了大量工作。

接着,李开复又陆续写了几封给大学生的信。为了方便与学生的沟通,他还创办了一个专门与中国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李开复将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学生的指导和沟通上。他虽然中文口语流利,但用电脑录入中文却非常吃力,而后来他发现中国学生无法用英文与他正常通信时,就开始耗费大量时间学习中文录入,最后用他的“蜗牛”速度竟然写了一本20万字激励中国学生奋发追求理想的书——《做最好的自己》。

开复学生,由此形成了一个虚拟化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写信或提问时总喜欢以“开复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来开头。很多重要人物与李开复的相识,竟然都是被自己的孩子所引导的。

在“开复学生”中,最核心的一群人,是李开复在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和谷歌中国时招收的软件和互联网业顶级人才。他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过李开复的指点和帮助。

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坊间多有流传。其中郭去疾就可以算作一例,他和李开复是四川同乡。自从2000年在美国微软实习时与李开复相识,这个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学生此后的重要选择,都与李开复紧紧相连——去微软,不读博士读MBA,回国加入谷歌,甚至创业后李开复还给他引荐了两个风险投资商。

周杰则是另一例,这位Google总部最年轻的技术总监,清华大学高材生,也是李开复从美国带回来的。当时他表示服务两年后要创业,李开复觉得两年的时间也足够了,就把谷歌地图这个重要项目交给了他,如今周杰已经创办了一家与搜索引擎相关的网站,公司叫浪淘金。

类似种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也让李开复最大范围地得到了年轻人才们的肯定。

同类推荐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1564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热门推荐
  • 良缘之嫡女

    良缘之嫡女

    他知道,她的心,在他到来时,就已经建成了一座城墙,任他如何也不能进驻;他不知道,其实她的心,在他为她洗手做羹时,任她如何也不能阻止心墙的塌陷。
  • 生如雪花

    生如雪花

    他从地宫逃出,晕倒在地;她上山采药,无意看到他。他自从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人之后开始变得淡漠;她为了让他保持原来的样子用自己的阳光温暖他的世界。他和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原本不该有交集,却因天意而相遇。一眼万年,命运就此发生改变。旧时王谢,乌衣巷口,朱雀桥边。一袭胜雪白衣如玉无瑕的她与失去心爱的他,能否相知相爱?一切都把握在他们自己手上罢。
  • 片断

    片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蔑视天下

    蔑视天下

    江湖,朝廷,天庭的危机,谁来解决?正义与邪恶的对决谁胜谁负。
  • 粟裕年谱

    粟裕年谱

    粟裕一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粟用耨,主要经营农业,兼做贩运木材生意。父辈兄弟姐妹四人。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一个落第秀才。母亲梁满妹。粟裕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三。
  • 魔化苍生

    魔化苍生

    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这是一场人与神的倾世对弈。创世神以天下为棋盘,将己身魂魄为筹码一分为九交予苍生。神魂汇聚,则神醒;神灵复苏,则苍生灭。天赐神能的九人,如何带领苍生力挽狂澜?神魂者的宿命,真的无法逃脱?权与力,爱与恨,道不尽人心的浮沉,唯有褪尽铅华,魔渡众生。“我不怕有敌人,强者就应该是踏着尸山血海俯览天下的人,但是如果有谁能够踩着我的尸体攀上最高点的话,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 盗墓笔记前传

    盗墓笔记前传

    小哥闷油瓶的过去,终极的秘密,老九门一切的开始!
  • 错惹酷总裁

    错惹酷总裁

    她是一个乐天派的女子,虽然还没有走出校门,但是困难的生活在她的眼中也都是美好的,在她的眼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他是天骏集团的总裁,冷峻而潇洒,个人格言是:谁惹了他,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他是建辉集团的总裁,温和而有礼,个人格言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就想走,门都没有他是国际设计师,飘逸如风,帅气亮眼,个人格言是:只要遇见他看中的人,此生再也不会放手。
  • TFBOYS之青春笔记

    TFBOYS之青春笔记

    活力四射的三小只和三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在小小年纪情愫初开的他们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好玩事迹呢,一起来看看吧!PS:钰是千纸鹤,可能会每一篇千文会长一点,不过没关系,钰的好闺蜜有时间会帮钰补上滴!所以各位小汤圆哈小螃蟹不用拿麻袋套我了!另外,钰每天更新时间不固定,各位四叶草不喜勿喷哈!
  • TFBOYS之十年携手

    TFBOYS之十年携手

    本书写了三个女孩误打误撞进了三只的生活,发生了一段恋情,究竟这段恋情能不能长久呢?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