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4900000010

第10章 歌声的内心()

一无所有,未来如梦

铺天盖地,无休无止——那么多的声音,但却没有一声属于我,虽青春年少,但却一无所有,内心的迷茫挥之不尽。我16岁,在雨水和庄稼、河水与山坡、牲畜与石头的村庄,简陋的学校挂在马路上方,被一大片四季荣枯的核桃树包围。我和40几名男女同学在窄长的校园与教室如马奔跑,弹跳往来——课堂上打盹,乱飞纸条,相互取笑……瞅着最漂亮的那位女同学——她的面孔梨花一样白,长睫毛像是一层黑纱,我总看不透它们到底闪动着什么,也总是幻想总有一天她会正眼看我一次。

更多的和其他男同学嬉闹,在教室和院子内你追我赶,大呼小叫,飞扬跋扈。有时,两个人突然恼怒,红眼睛,甩开瘦如鸡肋的膀子,在校后的麦地大打一场,各自鼻青脸肿,回到教室,任凭老师磨碎门牙,也都说是自己不小心摔跤摔的——几乎夏天每个中午都要去3里外的上盆水库游泳,约了一大帮同学,脱得只剩下泥垢,赤条条在坝上站成一排,然后齐声大喝一二三,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水花分溅,皮肤裂疼。但每次回到学校都被老师责骂,也免不了抵赖。久而久之,老师总结出一条经验:用指甲在我们的手臂上一划,出现白色印迹,就无可抵赖了。

而近似疯狂的玩闹之后,仍旧是一无所有和无尽的迷茫——将来,是一个庞大词语,也是悬念和梦想。一个十多岁的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也在时间中完善——与此同时,内心情感也像雨后茅草,逐渐蓬勃——我感到无所适从,日 日穿梭的村庄和校园丧失了它们在我眼中的安静与诗意,到处都是枯燥,充斥着无所不在的灰尘、嘈杂的人声和牲畜机器的叫声,像是无穷无尽的烟雾,在内心和周身蒸腾。

那时候,到处都是处在流行末梢的《一无所有》,就连偏远村庄,空旷的屋顶上也时常传来崔健粗砺而富有打击性的歌声。后来我想到:对于个人,那时的一无所有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还不可以对任何物质行使支配权,哪怕一根柴禾,有人要用,也轮不到我表态。二是对自己命运没有足够的前瞻性。一个人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支配,当然是最大的悲哀——青春迷茫是无限的。

此后不久,我去了一趟城市,一下班车,一下子就被《一无所有》镇住了,那种声音是粗糙的,也是歇斯底里的,是颓废的,也是现实的。从那一刻起,我决定要买一台收录机——踏着崔健的《一无所有》,在一个接一个的家电商场转——琳琅满目的物质,让我惶惑,嗫嘘询问了价格,最差的也要100多块钱,好一点要1000多块——至今我还记得询问价格时的唯唯诺诺,面红耳赤的不自信和极度虚弱的可怜样子。

就要回家了,落日在烟雾蒸腾的城市西边,挂出一颗模糊的灯笼。站在车站前面的台阶上,看到穿梭不息的车流和人流,看到脸庞黝黑,挎着篮子兜售冰糕的羸弱老人,让我觉得了凄凉;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带起的灰尘似乎一团一团气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飞旋荡漾。我又感到了迷茫,一方面来自城市的诱惑,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失望,而更大的却是个人于浩瀚人世的无奈和由衷悲凉。临走,我在路边买了崔健的《一无所有》,还有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

回到家里,母亲问我都买了啥,我从塑料袋内掏出一本席慕容的诗集,还有两盘磁带。母亲生气说,书可以看,磁带能干啥?咱家又没有录音机——那时,录音机只有结了婚的人家有。磁带就放在自己床边,早已打开的封面上印着崔健的痛苦表情和张雨生的神采飞扬。可是我听不到,只能看歌词,一遍一遍,按照听来的歌声学唱——直到放寒假,磁带蒙上了灰尘,但还没有真的发出我想要的声音。

我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听到——物质是个限制——我感觉它们就像是一些无形而又庞大的东西,指向本身又不在本身,伸手可及而又无法真切接近。倒是早年辍学的几位同学,很早就有了物质的购买权和使用权。其中一位名叫张寄生,退学后,子承父业,做了代销店的老板。练习几年,由于脑袋灵活,挣了一些钱,被乡人青睐,有好事妇女主动给他说媳妇。1989年冬天,他和乡党委书记的外甥女订婚——便迅速由一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飙升为乡人,和我们这些还在学校晃荡的半拉子学生羡慕的对象。他是附近村里第一个没有结婚就购买了录音机的人——而且是最流行的燕舞牌。整天把音量放到最大,对着空旷村庄和马路乱吼,吱吱哇哇的声音搅得老年人大声骂娘,引得小伙子们趋之若骛。有一次,从学校回到家里,看到闲置已久的崔健和张雨生,不免生了好多感慨,擦去灰尘,端详良久,揣在衣兜,趁夜去到了张寄生处。

乡村冬日夜幕是沉重的,浓浓的黑中似乎带了铁和铅——代销店灯光彻夜明亮,开始有人不断进出,买了东西就走。到深夜,万籁俱寂,我坐在歌声当中,先是聆听了崔健,从《一无所有》《南泥湾》,到《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块红布》——真的觉得那歌声是一种打击,一种由上而下的压制和围攻——看起来是梦想,但又是事实,是个人,也可以袭击到众人的心灵——猛然把音量放大,那种狂躁使得安静的乡村黑夜,忽然有了一种喧嚣的动感,就连窗外的风,也好像是闻声而来的听客,不停紧迫气息。然后是张雨生,这个小个子男人,有着女人的容貌,歌声尖利,也很清澈,是抵达又像是在回收——《我的未来不是梦》,他一遍一遍闻唱出,好像是叮咛,也好像是怀疑,坚定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而却又像是对落寞者的一种空洞鼓励。

那一夜,我和寄生没说几句话,任歌声穿越耳膜,在内心乃至血液中流淌和击打,在骨头里面,敲出青春和梦想的回声。从《一无所有》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觉得是一种生命的流程,是对一个少年青春时代的简约概括。我流泪了,内心无限惋伤,一边寄生早已在歌声中呼呼大睡,深夜的灯光照着他熟睡的面孔,像是一个陌生者——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尾部,音乐缓缓下沉,我也开始清醒。

出门,冷风扑面,整个黑夜都是空旷的,一个人也没有,倒是在半路上遇到从山坡上蹿下来一条黑狗,它鼻息咻咻,四蹄踩着冷硬的沙土和卵石,在黑夜的走廊上左冲右突。回到家里,躺下来,耳边尽是歌声——《一无所有》和《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睁着眼睛,看着黑暗中的屋顶,练习他们的歌声;在不由自主的回想当中,看到黎明再生,直到又一轮的阳光照射到我一个人的窗棂。

像狼一样,蓦然回首

不被照耀的人,我宁愿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把自己安顿。像一只散漫的老鼠或孤狼,一切都是自己的,包括爱与愁,生和死。可我做不到,必须要在人群当中,和他们,你们一起,在明明暗暗的日子里,不断劳作,进食,睡眠,并且遭遇到青春期、性压抑、隔三差五作春梦。从离开校门那一天起,它就成为了一个可怕去处——既像来自远处的一声温暖召唤,又像一句冷嘲热讽——我狠狠心,使劲扭过还在犹疑的脑袋,迈着趔趄脚步,再也没有回头。

这是残酷的,在乡村,一个人的读书生活一旦完结,他所面临的事物是纷纭庞大的,命运的不可捉摸和现实的强大无比,使得一个少年第一次觉得了生活的艰难与凶险。休学在家,我学会了睡懒觉,每天都要等着太阳照在盖着花被子的屁股上,睁开眼睛——天光和地光在房间里相互辉映,融合为一个透明但仍旧灰尘蜂拥的世界。而在夜晚,我怎么也睡不着,即使很早躺下,也总睁大眼睛,在黑暗或者昏黄的灯光中胡思乱想。无意识睡去,却总是做梦,黑白颜色的,一个接一个,场景各分东西,互不粘连而又融会贯通——梦见很多陌生场景,诸如某个城市某个房间,某些乡村某个角落,甚至悬崖和大水边;梦见了很多的人,陌生和熟悉的,衣着华丽或者陈旧,面孔诧异或者自然,无休无止,压迫着我的夜晚。

最不可饶恕的是,我梦见暗恋过的女同学,她赤 裸的身体像蛇,缠绕在阳光照耀的床上,我看到了她的乳 房和私 处,以及暧昧的神情——后果可想而知,醒来之后,收拾掉身体的溢出物,忽然又觉得悲哀,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不能融合的则以梦的方式来完成世俗的占有,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无耻事情啊。

农忙,是消灭梦境的机会。地虽然很少,但庄稼并不少,一棵棵,一个人的一天是紧张的,也是劳累的——拖着满身的汗水和草芥回到家里,吃饭,什么也不想,倒在床上就呼呼睡着了。这种境界是我在乡村时光最美的——因为做了农活,不害怕被父母责骂,因为充实,不用担心夜不能寐。而这并没有彻底解除我的春梦——有一段时间,母亲发现我越来越瘦,找了一个阴阳先生看了一下,说我被狐狸精缠身——母亲诚惶诚恐,找了一个巫婆,在家里晃着铃铛跳了大半夜——等她跳完,我早睡着了,一如往常,但再也没有做过春梦。

不到一年的农民生活,让我觉得了农业劳作的重复、厌倦和无奈,整个夏天都在水和汗水中度过。那一年,我走遍了附近的山坡,就连不曾到过的婆婆寨和鸡冠山都留下了我的青春足迹。秋天到了,帮奶奶打栗子、卸核桃、摘柿子,到山坡打柴——似乎还没有回到家里,冬天就来了,地里的白菜和萝卜一夜之间被霜消灭,寒冷裹体而来,河水眨眼之间就结成了厚厚的白冰。第一场大雪之后,春节就要到了,那些考上师范或大专的同班同学们携带着荣归故里的优越感,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像几只骄傲的公鸡,令我惭愧而又无话可说。

满世界的雪,道路光滑无比,枯的草茎穿着满身的雪伸出来,像是一张张纤细的手指,玉骨冰清——姿势美妙,而内质拒人。对于忙碌的农人来说,雨雪天气是上帝给予他们的天然节假日。我也一样,要不是下雪,母亲总有派不完的活儿,背回玉米秸秆,又要去翻松土粪,刚打柴回来,又要我去挑黄土……而大雪之中,谁也不会让我去干活儿的——我可以四处走走,找人打扑克、说淡话或者一个人想想心事。

而真有了闲暇,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同龄几个人打工还没回来,村庄剩下的,都是长辈和晚辈,大的说不到一块儿去,小的说了也听不懂。有一段时间,去一位堂哥家,但堂哥不在家,堂嫂带着孩子。妇女们冬天没事,就是东家西家串门,说闲话,看电视或者听歌曲——因为长不了我几岁,堂嫂也挺好玩,叫了几个半大男孩女孩打扑克,打着打着,天就黑了,我们离开,她做饭——好多天都是如此,有几回,母亲叫我吃饭,知道我在那位堂嫂家玩,暗示我说,人家男人不在家,你去不好——我知道其中意思,是怕别人说我和堂嫂有什么过分之举。这是令我心惊的,我从来没那样想过,甚至嬉闹时,也没有想到会和她如何如何。

在乡村,一个男的和一个妇女或者女孩子太过亲密,就会引发一连串联想和猜测——我失望了,还有沮丧。唯一可玩的地方被乡村风俗堵死了。下第二场大雪前两天,我央求母亲,给我360元钱买了一台记不得牌子的收录机和好多磁带,把自己圈在家里。听姜育恒、谭咏麟、齐秦和刘德华。在他们的歌曲当中,最喜欢的有《驿动的心》、《再回首》、《爱在深秋》、《北方的狼》、《大约在冬季》、《忘情水》,这些歌手和歌声,都来自港台——《再回首》让我无数次流下眼泪——幼年的风声穿过头顶,那些哭泣和苦难串连成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在脑海中逐一闪现;而《爱在深秋》则让我想到美丽爱情,乃至爱情背后的悲伤和优美。《大约在冬季》类似绕口令,似乎男女之间的一种承诺和期待。而《北方的狼》则(此字删除)我总是很悲壮,沉浸歌中,感觉自己就像一匹孤独的狼,在风中,在尘土中,在人生疆场上,奋蹄狂奔,仰天长啸,而始终没有明确方向,孤独凄厉的声音划过的不仅仅是青春岁月,还是那些一燃再燃的人生梦想。

其实,歌声乃至沉湎其中的忧伤和幻想都是虚幻的,只是一种情绪暂时寄存而已。那一刻,被歌声牵引,刹那间的起落跳跃,面对的现实依旧强大而冰冷——直逼身体又深入内心,紧贴灵魂,又折磨精神。但每当觉得了困窘和悲伤时,我还会打开歌声——烦躁乃至绝望的内心开始松动,像雨后草地,露珠晶莹,有一些花朵,不期然开放——我总是觉得,音乐所发出的光亮是蝌蚪状的,在血脉和骨头里面,活跃异常——1992年冬天,又一场大雪还没来得及消融,我穿上黄色的衣裳,背起背包——那一时刻,我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什么都还是迷茫的,但我义无反顾,步伐坚定地走出了村庄,在锣鼓、鞭炮和革命歌曲《打靶归来》、《当兵的历史》护送下,手握父母兄弟的叮咛和泪花,走向另一个地方。

风雨无阻,高级动物

很长一段时间,到处都是流行歌曲,触耳可闻。操场上,寒冷的西风来自西伯利亚,也来自自己身体,接连吹起的尘土缠绕身体和呼吸。大头鞋践踏的水泥地板,在空旷的营区内四处回响。除了早晚的起床号和熄灯号,每隔数小时都要播放流行歌曲。我第一次听到《明天你是不是依然爱我》、《风雨无阻》、《大海》等歌曲。正是课间操时间,我们也会停下来,在操场上席地而坐,的确良的军装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上——不一会儿,就接触到了冬日的凉,戈壁的凉,大地的凉,而我顾不得这些,竖着耳朵,像听妈妈讲故事的孩子一样,倾听那些流行歌曲。

现在,真是觉得,那时候的流行歌曲绝对是一种精神愉悦,也是对异乡人的心灵慰藉。开始,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以为美,美到心里——很多人鄙视流行,但流行也是大众的一种情感表达,也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共同情感上的一种艺术实现。其实,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到底表达了怎样一种情感。只朦胧觉得,可能是男女之间的一种自然离合,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表白和叮咛,抑或厌倦的担忧吧。但我还是愿意沉浸于那种歌唱的旋律当中,随着每一个音符,张开内心的翅膀,在懵懂的情感之外,窥到了一种人间美好情愫。

而张雨生的《大海》有一种尖利感和悲怆感——他高到云霄的嗓音,神采飞扬青春姿态,很自然地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个歌星,但我没有像追星族那样狂热——多年来,对某件事物喜欢只是喜欢,决不崇拜。这种性格有时候显得狂妄,但不迷信和崇拜也让我获益匪浅——我知道,一个人一旦被某件事物和人所笼罩,那么他的生活再精彩,到最终也会黯然无光的。我喜欢张雨生《大海》中所展现的境界——无限小又无限大,表达于个人,而又绝不拘泥于个人,有着深沉情感和广阔思想,是另外一些只是沉湎于男女情 爱中浅吟低唱的流行歌星所不能比拟的。

我也知道,张雨生的《大海》暗合了我的性格,不是外在的那种,而是内在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潜藏的情感——而在当时,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我只是记得,那些歌声在营区内大致播放了几个月,然后又改为其他流行歌曲,间或也播放一些革命歌曲,像《小白杨》、《十五的月亮》、《我的祖国》等。随后是姜育恒、周华健、草蜢等人歌曲,还有一些粤语的,我听不懂,只觉得旋律美,也跟着一些来自南方的人不懂装懂地听,听过就忘了,远不如那些国语流行歌曲更能深入和牢记我心。周华健的《风雨无阻》和《上上签》我至今十分喜欢——每次听都感动。记得在电视台工作时,一个新分来的军官来找我,让我帮他做一个 MTV,说要寄给远在延安的女友。我欣然应允,并向他推荐了《风雨无阻》。

再后来是《吻别》,首唱好像是张学友,周华健也唱过,但我还是喜欢后者唱的《吻别》,有点悲怆,还有一些说不清的迷离气息,让人有一种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一样的激越感。而《上上签》则使我感到了一丝温暖,一种建立在男女感情上温暖和信任,还有爱情自信心。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始终自卑,在众多事物面前没有多少底气和勇气——找回勇气,一度成为我俗世生活最为迫切的问题。多年之前,我不敢正面对着一个女孩子说话,甚至一个陌生人,我都结结巴巴(至今还留着这一毛病),更不要说面对更为尊贵和高大的事物了。

对于这些,没人知道。那么多人,但没有一个可以袒露内心性情的人,即使一些日常小事,内心的一些微末想法,都不敢轻易对人说——偌大的世界,连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都没有——这悲哀是荒凉彻底了的,也是被逼无奈的,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在歌声当中,似乎能够找到一些用来安慰自己的东西。周华健的歌曲是文静的,有一种儒雅风度,这也是我喜欢他歌曲的一个原因。但我不喜欢他类似《刀剑如梦》那种很急促的唱法,包括很多歌星这种唱法我都不喜欢。后来也间接听了几次窦唯《高级动物》,近似说唱,令我惊醒和震撼,他说到本质,也唱到了极致。

但营区广播不可能公开播放《高级动物》乃至其它摇滚歌曲。有次,在另外一个人处听到。同时还有何平《钟鼓楼》、唐朝乐队《梦回唐朝》等,很新鲜,听完之后,忍不住有一种沮丧感和人生不过如此的幻灭感。那时候,我面临又一轮的命运选择,生活的迷茫和命运的不确定使我异常脆弱,内心充满了复杂的忧郁和说不出的恐惧感。这样的心境不仅是我,很多来自农村的青年人都是的,浑身散发迷茫。都在挖空心思、绝不疲倦地为自己找出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青年来说是残酷的——如果还将回到原处,那是一件徒劳无功而又灰头土脸的事情。但要留下来,就必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一个可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人——不论在哪个集体,总有一些人可以在其中翻手唯云,覆手为雨——而我却连撼动一颗微尘的力量都不具备。内心不可避免灰暗和沉郁:沮丧、颓废、无助、自怜、悲叹、自怜,但都无济于事。很多时候,想起窦唯的《高级动物》,似乎是一个洞穿,也是一个醒悟,它比任何说教都要彻底与准确。让我的思想认识瞬间提高到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层面。

草原之夜,我的灰姑娘

我愿意长时间,一个人,什么也不做,安静着,想些事情——自己的和别人的,忧伤或者欣悦,但总很静谧,无人打搅,也不要人知。在这种幽闭的氛围中,打开cd,仰躺在座椅上,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歌,流行的或者不怎么流行的,只要符合自己内心的审美标准和情感要求,我都会将它们放进听觉——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性情乃至趣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不知是时间和年龄之故,还是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变得不怎么喜欢港台乃至内地的流行音乐了,转而对少数民族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个是至今喜欢的蒙古歌手腾格尔,我喜欢他所表现的那种悲凉感,歌声之中有刀割一般的疼痛,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灵魂的澄澈。早年间,听过另外一位老歌手演唱的《草原之夜》,可能是那种唱法太唯美或者太专业化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后来听腾格尔演唱的《草原之夜》,一度爱不释手,好长一段时间,反反复复听这一首歌曲。尤其是安静的夜晚,星星满天,西北的天空大海一般湛蓝,偶尔的风掠动树梢……一切都是安静的,唯有我,在腾格尔歌声中沉醉。微闭的眼睛有泪水溢出——我想到辽阔的草原,风吹草茎野花,摇曳的美丽之地,似乎大海上波动的蓝色水光——马头琴是悲怆的,似乎贴着骨头滑行。美丽的姑娘坐在毡房面前,羊羔和骏马,咩咩叫声与咴咴嘶鸣,飞行的大雁和潜藏的旱獭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停止飞行,凭住呼吸——而月光下,想念的人儿多么孤独啊,寒冷使她抱紧自己的臂膀,如水的眼睛湖泊一样,盛放着硕大的忧伤。

至今,腾格尔歌曲版本买了9套,但喜欢的歌曲不是很多,也就是《草原之夜》、《父亲和我》、《蒙古人》、《手拿碟儿敲起来》、《黑骏马》。其实,在腾格尔很多的蒙语歌曲中,他所表达的品格和意蕴,要比这些为大众所熟悉的歌曲深刻得多。《父亲和我》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对一个少年成长时代苦难的关注和说出,这与唯美的汉语流行歌曲大相径庭——《父亲和我》是真实的,它展现了个人在成长历程苦难——没有一个有人群的地方是安静和谐的,同类之间的争斗贯穿渗透各个方面——而《蒙古人》和《天堂》则是简洁的,若以诗歌看待,它会一文不值,但经由腾格尔的音乐,使得这两首歌曲呈现出一种辽阔、悲怆、韧性、浩瀚的民族品质。

在腾格尔的歌声当中,我时常想到狼,孤独奔驰的狼,独行苍茫的空廓和忧伤,没有人知道。还记得他以蒙语翻唱过德德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雕花的马鞍》等——第一次听到,我也被深深震慑了,像《草原之夜》一样,反复聆听了一个多月——而德德玛,我也热爱。我现在工作的地方,距离她出生的额济纳旗不过200公里路程。2000年十月第一届胡杨节时,我去了一次,在会场看到了台湾席慕容和法国滑翔专家。散会时,新婚妻子和德德玛合影,我连拍了几张,但没有想到的是,回途中相机落水——对于德德玛歌曲,喜欢她汉语的《蓝色故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雕花的马鞍》,更喜欢她用蒙语演唱的蒙古民歌——嗓音浑厚,如层层无尽的青草,又如大雁于高空的深情呼喝——低沉如流传于草地大地上的江河,配以马头琴和蒙古长调,德德玛就是草原上唯一的骏马和苍鹰。

这么多年来,在西北,因为腾格尔和德德玛的歌声,我格外向往草原——它和雪山、沙漠、森林和大海一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花朵就像姑娘们的脸庞,就连成堆的牛羊粪便,也散发着青草味道。1997年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大岔牧场,看到半山腰上的积雪,成群的牦牛在高高的山地上石头一样横向滚动。还有一次,听一头怒发的铁穆尔唱他自己谱写的歌曲:《北方女王》、《裕固族之歌》、《阿尔泰的苍狼》等。铁穆尔的嗓音也像腾格尔一样辽阔,有一种穿透内心抵达灵魂的力量——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歌词:

我祈祷那阿尔泰的苍狼

带我走出那森林

我祈祷阿鲁骨的白马

带我越过那达坂

我祈祷那托木察格的黑马

带我走过那戈壁

我祈祷那天边的大雁

带我去寻找梦中的草原

——铁穆尔《阿尔泰的苍狼》

还没有听完,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干净得透明,那些世俗的杂质都像被水冲洗乐——我内心激动,眼泪横流,抱住铁穆尔——在祁连高地的夜晚,忽然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单纯和高尚的人。

这些年来,在祁连雪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我时常觉得,雪山和沙漠是最伟大的事物,也是最适合我在的地方。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我渴望苍茫、无尽悲怆和忧伤性格——容身这样的一个博大的自然和人文地域,我总是能够从中接受到一种来自天空和大地的补给与熏染——也就是他们,不仅构成了我的物质生活场,也构成了我的精神巢穴与灵魂栖息地——青海的青稞酒和昌耀的诗歌、千里河西走廊,到处流传林染和梁积林的诗歌、还有汉武御、皇台、丝路春和苁蓉酒——西风吹尽流沙,弱水曲折倒淌——我时常为自己能够在这里安身立命感到自豪——尽管是荒凉和落后,但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灵魂和个人品质的磨刀石呢?

后来听郑钧《回到拉萨》、《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灰姑娘》和王洛宾搜集整理的新疆民歌。新疆乃至西藏的阔大地域和人间高地,让我再一次狂热向往——每年都有一些人去南方旅游,我却不怎么热衷——而对新疆和西藏则始终怀有朝圣的心情——郑钧的歌曲是清澈的,有一种高地上的激越和惆怅,还有一种处在尘世而纤尘不染的明净感。《回到拉萨》本身就是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人站在唐古拉山颠峰,对着高天和雪原的率性呼喊。我时常想:处在高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灵魂一定比歌声更为高亢和嘹亮。

而郑钧出生在西安,朱哲琴、韩红、李娜等人也都是汉族人,这多少是个遗憾,但要感谢他们,让我可以在仰望之中,聆听到那些来自神山圣域上的缥缈歌声。王洛宾的歌曲乃至后来的刀郎,前者我喜欢《在那遥远的地方》,后者只是《冲动的惩罚》。这两首歌曲和郑钧的《灰姑娘》完全是两种方式的情感释放,但每每听到,我都会忍不住地流泪,想到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最近,再次听郑钧《灰姑娘》,虽然隐晦和简单,但情感明朗而健康,呈现了一个男人天性中温柔的部分——这使我感动,我也总是这样觉得:人生当中,若有一分钟最真实的温暖,定然不可舍弃,一定要牢牢抓住,嵌入骨头,放进生命,与灵魂永存。

梦想英雄,无奈凡人

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渴望英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少小时候,读到《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课文,忍不住热泪盈眶,小小心灵里,似乎已长出了英雄的蓓蕾——还有,第一次打开语文课本,看到鲜花簇拥的天安门——好像被什么击中一样。长大以后,也时常觉得,一个公民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本职行为,也是一种良好品质体现。那时候,英雄总和祖国紧密相连,尚还没有地球村这一说,更缺乏基督那种天下大爱的精神境界。

作为70年代生人,我觉得幸运——当本村的一个伯父闲聊起他在文革时候的英雄行为——呼啸长街,叱咤人间的狂放不羁和无所顾忌的行事方式。说完之后,他嘴角也挂着一种曾经的自豪。但事实上,当我长大,反而觉得了那种自豪是一种败坏和可耻。曾经有一段时间,英雄是被误导了的——狭隘的英雄决不会像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和切·格瓦拉那样,为人长久景仰。

在所有的英雄当中,再没有什么比非暴力的和平运动与思想启蒙更为打动人心了。我是一个热爱流泪的人,先天性的——时常为一些虚幻的事迹和人物,甚至梦想的情景而感动,泪水像是雨水一样,呼呼直流。但在现实中,我的眼泪异常吝啬,很少哭。即使祖父死,我也没有流出一滴泪。从那时起,我似乎知道,这一生,自己注定会是一个俯身于现实尘埃的梦想主义者,从根本上说,不适合于尘世的生活。

十多岁的时候,在县城读中学,时常到一边的沙河大桥上坐着,夏天烈日炎炎,烤人油脂。但似乎不觉得怎么热,眼睛盯着不停穿梭奔驰的车辆,迫切期待——事故和险情发生。这也是一种残忍心理,而在当时,却把这种期望看得比什么都神圣高尚。后蓦然想起,觉得可怕——曾经的英雄梦想竟然如此残忍,而且表现得迫切和肆无忌惮。由此也认识到:英雄是一种暴力行为。小时候听老人们讲三国和水浒,常常被阮家三兄弟、林冲、柴进、武松等人的英雄(暴民)行为所感染,一边听着,一边将自己幻想成那样的英雄,劫富济贫,刀口舔血,杀人如麻——但终究是梦想罢了,回到现实生活,仍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赤贫少年而已。

到现在,关于幼年的英雄行为,翻检起来,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提。一件是联合本村少年与邻村少年的群斗,有一次,我一人,将邻村的三个少年打的落荒而逃;还有一次是14岁那年,有人欺负乐弟弟,我独自找到他们家里,对着他的父母破口大骂。那时候,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死的“英雄”气慨,但相对于书本和传说中的英雄,按照当时的意识形态标准,基本上不构成英雄行为,只不过泄私愤而已。

而一个不可阻挡的事实是:年龄越大,英雄的欲望越是卑微。还没到20岁,英雄梦想在心底已忽闪如将熄的油灯了——梦想总是被现实阻隔,被沉重的世事罩上一层灰败阴影。那时候,正是90年代初期,严打之后,一些地痞流氓基本伏法,但流窜的惯犯和漏网者也有不少。我们的村庄地处偏远,到处都是山峰,森林葱郁而又博大,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藏身。或许正因为这一点,那些在城镇走投无路的犯罪者,就跑到这里来,一个个面目狰狞,在路上看到,别说与之搏斗了,就连再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这是梦想与现实的区别,也是英雄与凡人的差异——当我相信,英雄是具备信念的。在西北,有一次参观高台的西路军革命烈士陵园,进大门,心忽然沉了下来,似乎有一种极其饱满的东西,一下子充塞进自己的胸腔——看到董振堂将军被割下来的头颅,忽然悲痛,忽然觉得自己脖颈上冷嗖嗖的,似真的刀刃驾临一样。想起那些被活埋、强奸、挖眼、割鼻的西路军将士,似乎嗅到了浓重的血腥味道——我不知道人对人的残忍何以达到如此程度,两个武装阵营究竟为什么要如此厮杀,如此残暴,以战败者的身体作为邀功请赏的砝码。

还有一次去临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聂荣臻元帅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将军的墓碑高高耸立,黑白照片有一种来自幽深之地的冷峻感和抵达无限的通彻感——而放眼一看,方圆几百米的都是整齐竖立,静默无言的白色墓碑——逝者的疆域,肉体在泥土下沉睡,灵魂在头顶的蓝空漫游。我惊怵了,我想到,这些逝者,生前到底经历了怎么样时代,又塑造了怎样的人生?——事实上,这些都没人回答,但有人记住,每年清明,总会有生者来到,在逝者墓前,用身体鞠躬,用心灵哀悼。

站在林立的墓碑前,我想:自己也曾经渴望过英雄,那么单纯,又那么迫切,但后来却无形消散了——我感到惭愧,不是具体的英雄,而是自己的英雄梦想——最初的鼎盛到中途的溃退,看起来像是对自己的一种嘲笑。有一次听美国歌手玛丽亚·凯丽(Mariah?Carey)演唱的《英雄(HERO)》,猛然觉得了另一种英雄境界——它是个人的,也是一种意志的,是歌颂,也是询问。玛丽亚·凯丽的嗓音高亢,有一种直逼灵魂的力量——我知道她穿透了什么,就像我,在她的歌声当中,突然间变得无比安静,仿佛整个身体都是澄明的,没有一丝杂念——我想到英雄,他们应当是舍却凡尘,以理想对抗现实的一群人,也是一种义无反顾,奔向更多人生存乃至生命的美好愿望的一种优美而悲壮的姿势。

而这些,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已经无缘企及了,也不可能做到。或许正因为抱定了做不到的念头——无法抵达的英雄梦想也有了一个可怕的终结。返身回来,依旧像现在和从前一样,在生活中忙碌,在屏幕上写字,无聊时候躺在阳光下胡思乱想——包括英雄梦,也有凡人事,既丑陋也美好。我知道,我本质上也就是一个凡人,就像李宗盛的《凡人歌》一样,美丽而微不足道,个体又群体,自我但却旁涉。通常的情况是:我看到了我,却又看不真切,我就是我,但又不是我。

同类推荐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热门推荐
  • 兽妃难驯:邪王请接招

    兽妃难驯:邪王请接招

    她,23世纪的金牌驯兽师,却一朝穿越成为都尉府痴傻嫡女凤离忧的身上。坏境还没熟悉过来就被许配给冰山面瘫靖王,独守空房还守来狠厉刺客,恶毒婆婆阴招不断,尼玛,她只是想好好的活着啊,不料宫斗与家斗频频袭来,各种阴谋与阳谋慕名而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要吃饭

    王妃要吃饭

    哈喽帅哥!你芳邻几何?可有婚配?你家有木有钱啊!什么!!!!!你养男宠!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要拯救你!……那个!我饿了。有吃的吗?咳咳,世界如此美妙你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妈妈咪啊!帅哥要杀人啊!跑啊……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龙珠异界游

    龙珠异界游

    ——————————————————————————————战斗民族赛亚人VS异界武者孰强孰弱,点击揭晓。念气划分:一阶、二阶、三阶……十二阶。元气划分:一阶、二阶、三阶……十阶,武尊,武圣,武神。一个巅峰,便是下一个起点!——————————————————————————————★龙珠书友群★:176629272支持一下朋友的新书《踏天无极》,玄幻题材,吸引你的眼球。
  •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本书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结构理论的讨论分析,结合分析我国股权结构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对我国股权结构问题做出初步的尝试。
  • EXO圣灵学院

    EXO圣灵学院

    传说,有两个种族,一个是魔族,一个是兽族。两个种族一直很友好的在一起相处,直到有一天,你个外形物体扰乱个这里的秩序,杀死了这个星球上的王子。王子的妹妹发誓要杀死这些外星人。为了不让这件事闹大,国王迫不得已把公主打入a星。公主走后,魔族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兽族计划好的,和兽族展开了大战,现在,两族陷入了冷战。在这之前,两个族共同建立了一个学院——圣灵学院。
  •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本是21世界的全能才女,一朝穿越已为人妇,甚至还有了孩子,他本想夺取她身上的转生玉霸为己有,所以对她用尽一切残酷手段,奈何不知不觉间,她已在他心头。为了得到他,他不惜让她恨他。他本安于部落一角,却遇到她,救了她,爱上她,为了寻回她,屡屡身陷险境。他本安之一隅,放弃仇恨,却被她的勇气折服,为了她,他甘愿做她的依靠,一起图谋天下。奈何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世早已注定她的归宿只有一个,我愿金戈铁马为你君临天下,你可愿一袭红衣为我红袖添香……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民谣才女陈遥是,富家千金年帆,过气模特饶梓潋和森系女神关馥青四个女孩机缘巧合同居的故事,她们同甘共苦,经历爱恨情仇,也随之遇到了自己的命中人,民谣冷男刘止和小跟班孟益,高富帅郑晓崇,高冷总裁明仲.....这是发生在西安的故事,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转世投胎不太顺

    转世投胎不太顺

    “这么可爱的小男孩死了真可惜。”这就是孟婆,除了长头发从头到脚连带声音都不像是女人,更何况是老婆婆。“看在你这么可爱的份上就给你喝我最新口味的孟婆汤吧。”很难喝。“喝完了就快点去投胎吧,祝你下辈子顺利别这么早就死了。”孟婆都话多的吗?等等我非但没有忘记反而想起了什么。“你怎么还不走,是汤太好喝了吗?不对啊喝过了应该就忘记了才对啊。”“孟婆你以后能不要研究‘新口味孟婆汤‘了吗?”“为什么?”“你喝口试试。”“嗯?我跟你去过阳间现代?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啊…是这样吗?”“都是因为你的破汤!不然我投个胎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吗!别跑你站住!”“对不起!腿不听使唤了!我先走了!”我为什么会喜欢他。
  • 丹药神皇

    丹药神皇

    乞丐少年阴差阳错之间身获异火遭人陷害确误入丹皇秘穴终修的一身通天本领,从此斩尽仇敌,一统大陆。且看他如何寻天下之旷世奇宝,练寰宇之绝世神丹炼丹修行,破天灭地,成就无上神皇修行分级,徒、士、师、王、皇……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