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由3000多年前的生活实用品发展到后来的工艺品,因为它的审美和市场价值,而使人动了收藏之心。
宋徽宗时,赵佶提倡绘画艺术,成立画院,探讨画艺,而禅宗思想与文人结缘,致使文人画兴起。彼时讲究扇面书画艺术,藏扇、玩扇之风呈一时之盛,扇面书画佳作如云,如果不是宫廷“藏之内府”,民间私藏作传家之宝,它们早已湮没无闻了。
到了明清,制扇工艺日趋精巧,出现不少制扇高手。高手制扇以得名家书画为之增色,书画大家也以作书画于名扇而大快,二美兼具,藏扇、玩扇者无不趋之若鹜。
清代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中记载:河南卢氏县英清友“有扇癖。不论冬夏,居则几上、架上、榻上、座上无非扇也。有能画者,必属之画扇,画竟即题诗。且一题再题,多至十数题,无不叠韵,俱细书于扇头”。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扇画,有唐代纨扇《京城瑞雪图》扇轴一幅,明代之扇面417件,清代扇面359件,成扇5件。1992年秋,上海市曾举行一大型扇文化研讨会,会上展出上海及江南地区公私藏扇千余柄,蔚为大观。1992年9月5日,大陆首批18位记者访台,院方向记者们赠送了两幅六开大小的印刷复制的扇面画,一幅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的《柳溪泛舟》;一幅是明代女画家马守真的《兰竹》。
文学大师老舍,著作等身,笔耕之余,热衷于收藏书画扇。尤其喜爱收藏戏曲界一代名伶的书画扇,藏品中就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王瑶卿、汪桂芬、裘盛戎、姜妙香、俞振飞等京昆泰斗所作之书画扇。
梅兰芳“扇子功”出神入化。舞台生涯几十年,他也从扇子中受益不浅。
扇子收藏不易,观赏也难。如能有公益设施,集藏扇品,而又能公开展示于大众,当是公德之举。英国格林尼治一古堡内,有一“扇子博物馆”。馆内展示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精美扇子,颇具研究价值。展品中还有扇叶、扇子装裱和制作的工艺说明,反映了各国扇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几千年来,扇子给了人类无尽的体贴与关怀,同时,人类将扇子袖于怀中,藏子内室,也贡献了自己博大的爱。扇,给人带来清风爽气,雅情高致,善行善果,……也必然带来健康、健美、长寿,让我们多多关爱扇子——中华文化中的扇文化。
第二十二章中华文化与数字文化第二十二章中华文化与数字文化
人们最早对事物的认识与“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数字,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数”的民族。
朱自清先生说:“我们现在还说,凡事都有定数,这就是前定的意思,这是很古的信仰了。人生有数,世界也有数,数是算好了的一笔账;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机械的。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见《经典常谈》)
中国人喜欢数字。“心中有数”、“胸中有数”、“不计其数”、“滥竽充数”、“说话不算数”等,这一类的词语就有不少,这些可以说明中国人对“数”的喜爱。是的,我们离不开数字,但是汉语中数字是不是就那么简单那么明白,可就不能轻易下断语了。小小的数字,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很值得我们研究琢磨。
数字的流行和对它的好恶,涉及风俗、习惯、心理、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带有某种深刻的含义。可以说,每个习用的数字,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多有数字参与而成的缩略词,如“三纲五常”、“四时八节”、“三从四德”等。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这类词语是文化的一种检索。
1.“三”何其多
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说三不孝中,没有儿子,断了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三不孝”之外,还有诸如“三不宜”、“三不留”、“三不祥”、“三不欺”、“三不惑”等等。
“三多”是旧时流行的三句祝颂之辞,即“多福、多寿、多男子”。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阴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合为“三春”;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阴历七月是孟秋,八月是仲秋,九月是季秋,合为“三秋”。
古代的“三八”指阴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
三生:也即“三世”,本佛教用语,指前生、今世、来生。如所谓“三生有幸”。
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上、中、下三军,楚设左、中、右三军。后泛作军队的统称。所谓“三军可夺帅,不可夺气也”。
三才:旧时看相的人说人的面部有三才,即额角、准头(鼻子)、地角(两颊骨的下端)。
三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还有白居易《白窗三友诗》以琴、酒、诗为三友。旧时也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三思:《荀子·法行》:“君子少思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三思即指再三考虑,所谓“三思而后行”。
三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我身”后引申为多次反省自己。
2.比比皆“四”
人们以“四”来概括、描写的事物也非常多,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四季:春、夏、秋、冬。
四方:东、西、南、北。
四孟:春、夏、秋、冬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四君子:竹、兰、梅、菊。
四义:良将所具有的四种品质。《淮南子·兵略训》:“所谓四义者:便国不负兵、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辟罪。”
四艺:琴、棋、书、画。
四声:平、上、去、入。
四体:古时称古文、篆、隶、草四种字体,今之四体指真、草、隶、篆。
四诊:望、闻、问、切。
四维:礼、义、廉、耻。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四德:儒家指孝、悌、忠、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库”原是唐代宫廷的四个藏书处,后世以经、史、子、集为图书分类,亦用作群书的总称。
3.“五行”和“五”
古人似乎对“五”有偏爱,五是个完美的数字,也是个神秘的数字。
中国古代盛行五行学说。古代思想家称金、木、水、火、土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原素,以此说明物质世界的起源和变化。《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郑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与五行相配,便有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谷稻粱麦菽稷,五味酸苦咸辛甘,五畜马牛羊犬豕,五官耳目口鼻身,五脏心肝肺脾肾,五臭羶焦香腥朽,五器规衡绳矩权,等等。
“五体投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指两手、两膝和头同时着地,后比喻敬佩到极点;“五岳”是五大名山的合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音韵学上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分成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叫做“五音”;封建社会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还有五内、五中、五情、五采、五更、五气、五声、五代、五福、五车、五金、五典、五蕴等等。
北京的中山公园原是明清时的社稷坛。社稷坛是封建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坛上铺五色土,中为黄土,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五色土取自全国各地,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也表示金、木、水、火、土为万物之本。
4.漫话“七”
“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你知道吗?你若是有兴趣,请翻翻《昭明文选》看看。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把先秦至六朝的诗文辞赋分为三十七类,其中一类就是“七”,也叫“七体”。
“七”是指作品中写了七件事。作为文体的名称,它实际上是赋的一种专门形式,创始人是西汉的枚乘,他的《七发》和曹植的《七啟》、张协的《七命》等名篇都包括在内。
农历七月初七夜为“七夕”,相传牛郎织女是夜在天河相会,民间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祝愿等活动。
中国对死者的祭奠按“七”来计算,每隔七天祭祀一次,七个七天,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也称“七七”。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有人称鬼节,该日设祭超度亡故的亲人。故此后世中国人不大喜欢“七”。
古时谓人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人的心亦有“七窍”,所以“七窍玲珑”形容聪明灵巧,“一窍不通”比喻一点也不懂,方言中“差窍”是骂人缺心眼。
中医学上有“七方”“七伤”。“七声”“七官”是中国古代音乐名词。“开门七件事”指柴、米、油、盐、酱、醋、茶。
5.形象的“八”
“八”由两笔组成,一撇一捺,非常简单。我国与八关联的词语典故很多,为八卦、八仙、八宝、八骏、八兔等等。最有意思的是,某物看起来与“八”字的形象相仿佛,就冠以了“八”字作修饰语。利用数字的字形组成词语,除“八”外,别的数字很少见。
“八字眉”是汉唐宫女流行的眉式之一,形容眉倒竖如“八”字。唐代韦应物《送宫人入道》诗:“金丹拟驻千年貌,宝镜休匀八字眉。”唐代薛逢《夜宴观妓》诗:“愁傍翠娥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走路时,脚步形似八字称“八字脚”。
6.帝王与“九”
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阳是奇数,九是阳数之极,即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古代多以九附会帝王。
天坛是祭天的,九重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九表示天之至高至大,所以必须都是九。九,也泛指多数,如“九牛一毛”等等。
7.“十”为顶点
中国人喜欢十。这固然和中国人喜欢偶数有关,还因为“十”表示齐全、完满、完美的意思,也表示达到顶点。
成语中,“一目十行”、“十行俱下”形容读书敏捷;“五风十雨”是说风调雨顺;“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我们说“十分人才”“十全十美”“十目十手”“十足真金”“十面埋伏”都是齐全、完满、完美的意思。“十分高兴”是说高兴达到顶点。
8.天之大数“十二”
“十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个很特别、很重要的数字,时令有十二月,人有十二圣,音乐有十二律,杂剧著录分类有十二科,人体有十二属等。
为什么“十二”这么受重视呢?
古人把“十二”看作天之大数。《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意思是说:周朝统一天下,制定礼仪,上等的物品数字不超过十二,因为这是上天的大数。
以“十二”为“天之大数”,是什么道理呢?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最早与“十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天文学有“十二次”的概念,“十二次”即“十二星次”,又称“十二宫”,是中国古时一种周天划分法。
古人对“十二”非常青睐,“十二”到处可见。帝王百官冕服上绣绘有十二种图案纹饰;六壬占术中有十二位神将;古代术数学家以十二配属十二种动物,称“十二生肖”;佛教有“十二因缘”;儒家推崇的哲人有十二位,清代以“十二哲”从祀孔庙。还有什么“十二阑干”、“十二神”、“十二铜人”、“十二金牌”、“十二分教”、“十二钗”、“十二兽”、“十二操”、“十二客”等等,非要凑成“十二”才罢。
9.风行一时的“七十二”
闻一多先生说七十二是个一度风行的神秘数字。
“七十二”的流行,始于春秋战国,西汉时大盛,并长期为中国人所喜用。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气,共七十二候。道教谓人世间有神仙所居之地七十二处,号七十二福地。又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中并以此附会梁山泊头领。
各行各业统称为七十二行,《西游记》里写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之能,这里都是多的意思。
10.万、亿、兆和更大的数
古汉语中,已有一些大数的名称,如万、亿、兆等等。
《诗经》中屡见大数。《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诗经·大雅·假乐》:“千禄千福,子孙千亿。”《诗经·周颂·丰年》:“万亿及秭。”
汉语的“亿”,本是数字,但在当代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即有时它跟在量词“个”的后面,比如说“一个亿”,“十二个亿”等,变得好像是一个名词了。除了“亿”,还没发现其他数词有这种情况。
11.迟到的数词“零”
汉语数词中,零的出现是最晚的。
“零”字在古代汉语中不是“0”,而是另有意义。其义之一是“落”。《诗经·豳风·东风》:“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诸葛亮集·前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其义之二是“凋,凋落,凋谢”。《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晋代束广微《补亡诗·由庚》:“木以秋寒,草以春抽。”
古代汉语中没有表示空位的数词,应该用的地方也都不用。如《国语·越语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亿有三千”是十万零三千(十成曰亿),“亿”和“三千”之间没有表示空位的数词。
“零”开始跟数字有关联,见于古代文献的,最早是宋代,包拯《孝肃包公奏议·择官再举范祥》:“勘会范祥新法,……二年计增钱五十一万六千贯有零。”但这里的“零”还是“0”,而是“零头”的意思。元明以后,才开始用“零”来表示空位,如《明兵科钞出题本户题为囊饷告罄目前难支等事》:“通共三百零三万余两矣。”这个“零”是空位。
12.数字的虚虚实实
汉语中有些数字如三、五、七、八、九、十、十二、三十六、百、千、万等,常用来表示虚数,不可以实数理解,否则就会弄错意思甚至闹出笑话。例如陆游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数,一是形容黄河之长,一是极言大山之高,以表现山河的壮丽,而不是实际的长度、高度。
也有的数字,单独使用并不表示虚数,但与其他数对举并用时,意思就虚化了。例如“四”,“四”单用一般不表虚数,但和三、五、六、八几个数合用时,就成了虚数。如说三道四、三妻四妾、四分五裂、四通八达等。
表示虚数时,常表示数量多或程度高,如上面所举陆诗之例;也有时不但表示多,更表示“全”,有全部、一切的意思,如“三十六行”即是所有的行业。
13.虚数“三”和“九”
“三”和“九”常用来表虚数,具体点说,主要表示数量多或程度高。“三”和“九”表虚数,一般是在易于计量的范围内;“三”表示多,“九”则表非常之多。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在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九”是个到顶的数字,超过“九”就要进位,所以在一至九中,相对于“一”来说,“三”就表示多,“九”就表示极多。
在成语和俗语中,“三”、“九”表示多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折肱,为良医”,是说多次折断胳膊,亲身体验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成为一个好医生。比喻实践多,经历多,也就经验丰富,知道怎么办。也说“九折臂而成医”。
“肠一日而九回”是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后世用“九回肠”表示心中的愁闷、痛苦到了极点。
“九合一匡”说的是春秋时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建立霸业的故事。《史记·主父偃列传》:“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意思是过去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有多次会合诸侯、安定天下的功劳。“九合”是多次会合(诸侯)的意思。
其他如:三思而行,狡兔三窟,三番两次,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起三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三天三夜说不完等等。
“三”和“九”有时是有虚有实的,或者可以说一开始是实指,具体数字,后来就虚指了,表数量多、次数多等等,如“三顾茅庐”。
14.如堕“五”里雾中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的解释》一文中说:“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都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这也是国人不求甚解的过错。”“五里雾”是形容扑朔迷离的境界。这个“五”当然是虚数,不是实指。
“五”在一些情况下是个虚数,不能当作四加一来理解。也有些最开始或许是实指,但后来也逐渐虚化了,变成了虚义。如:
“三令五申”是指再三告诫。
“学富五车”是形容人读书多,学问渊博。《醒世恒言》卷三十二:“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
又如:
五分钟热度,五方杂处,五雷轰顶,五花八门,五谷丰登,五冬六夏,五彩缤纷,五行八作,五光十色,五零四散,不为五斗米折腰,五花肉等等。
15.“七”表示多
“七”的虚义是表示多,这时的七不是实指。“七”是约指之数,表多的意思。特别是“七”和“八”,组合在一起,常表示多而杂乱,更不为确指。如:七老八十、七贫八富、七弯八拐、七疮八孔、七嘴八舌等。
“七”表示多数是因为十位进制中,“九”是最大的个位数,这样从“一”到“九”,“五”是中间的一个数,而“七”大于“五”,也就表示多数了。
16.一分钱掰成八瓣
“八”有时为虚数,具有数量多、程度深的意思,这时不能理解为七加一。
例如,“一分钱掰成八瓣”,是形容人非常节俭或吝啬,不舍得随便花钱。这里的“八”就是虚义,不实指{L-End}
。表示虚义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方呼应、一颗汗珠摔成八瓣、八宝箱、八宝饭、八成、八辈子。
现代口语中还有不少说法,如:“没那八宗事儿”、“这饭得吃到八更天去”、“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等,“八”都是虚数,有“多”的意思。
除“八”外,其余如“十八”、“八十”、“八百”、“八千”、“八万”等也都可表示虚数,言其多。
“女大十八变”,意思是女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容貌和性情会发生很大变化。“十八变”是多变之意。凡事物之多变者,俗语常以十八言之。
俗语有“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儿”。“八十年”谓时间极长。
唐代杜牧《江南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衬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十寺”是极言佛寺之多,不是实际数字。
17.虚数说“十”
“十”有时是虚数,表示多,不可当实数来理解。
唐代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十年”谓时间长久。
《汉书·枚乘传》:“夫十围之术,始生如蘖。”“围”的长度,说法不一。“十围”是说非常粗壮。
“十年寒窗”是说闭门苦读的时间长。古人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成语“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说人的言行总是处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什么坏事也掩饰不了。
“十”由多而表示极限、顶点。
“十分”指已达极度。
“十死”比喻极其危险。
“十成”表示达到顶点、极度。
“十全”表示完美无缺。
“十”表示多,“十千”、“十万”表示数目极多。
陈毅将军在《梅岭三章》中写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旌旗十万”是说将士极多。
18.“十二分满意”
“他对这件事十二分的满意”,我们经常听到这类说法。“十二分”比“十分”多吗?可以这样说。“十二分”形容程度深,比用“十分”语气更强。我们还常说,“十二分的醉意”、“十二分的不舒服”、“十二分的得意”、“长得十二分人才”等等。
“十二”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古已如此。南北朝齐王融《望城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宋代张生《蝶恋花》词:“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卷。”
“十二”常常是虚数。以大家都熟悉的南北朝乐府《木兰诗》为例:《木兰诗》写的是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的父亲要被可汗征调去打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征兵的文书、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知道以后,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她转战沙场十年,出生入死,终于凯旋而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名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归来之后,木兰受到可汗的接见,因为她战功卓著,记了多次军功,官爵也多次提升。但木兰不受封爵,辞官回乡。木兰回到家,父母兄弟高兴之极。她脱去战袍,穿上旧日衣裳,恢复了女儿装束。“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军中的伙伴大为吃惊,他们一起征战许多年,却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诗中三次出现“十二”,都是表示多数的虚数,不是准确的数字。
“十二”的十倍一百二十,也是虚数,不确指。清代郑燮《渔家》诗:“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百二”,一百二十钱,不是确数,犹言一笔钱而已。《水浒传》第三回:“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一百二十行”泛指各行各业。
“十二”再加上“万”字,形容程度极深,语气非常强。比如我们说:“情况十二万分的紧急。”更甚于“十二”了。
19.虚数“三十六”
三十六多为虚数,极言其多而已;也有时不但表示“多”,更表示“全”,即表示所有、全部、一切的意思,不表示准确数字。
唐朝骆宾王《帝京篇》:“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三十六”、“七十二”、“一百二”都是表示多。
我们用“三百六十行”表示各行各业。有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且,不光说三百六十行,也说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一百二十行等。可见,三百六十行、三十六行及七十二行、一百二十行,都不是个准确的数字,而是表示所有的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全”数。
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俗为之一一指定分配者,罔也。”这话说得很对。
“三十六计”本为虚指,表示所有的计谋,极言计策之多,最初并无具体的名称,但后人予以落实,凑成了三十六实数。
“三十六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王安石《题西太一壁》:“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六宫”言宫殿极多。宋代辛弃疾《酒泉子·无题》词:“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
国学大师刘师培先生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中说:“古人于浩繁之数,有不能确指其目者,则所举之数,或曰三十六,或曰七十二,如三十六天、三十六宫是也。三十六天之例,与九天同;三十六宫之例,与千门万户同。”他认为三十六“系虚拟之词,不必确求其数也”。
“三十六”是个为人喜用的成数。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共三十六开,有三十六天帝,称神仙居住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为三十六洞天,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古人用“三十六雨”形容风调雨顺,即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一些名山号称三十六峰;甚至说鲤鱼“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所以鲤鱼的别名为“三十六鳞”。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马上作》一诗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三百六十日”乃是成数,是说终年驱驰,并不是说另有五天要休息。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钓于渭水之滨遇文王的事。吕尚(俗称姜太公)七十岁钓于渭滨,八十遇见文王,其间共十年,故称“三千六百钓”。李白《襄阳歌》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
20.“大娘有些二十四”
汉语中有词语是由数字构成的,但都跟数字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已经不指数目了。这些词语中用得较多,生动而形象,表现力极强。
《金瓶梅》五十三回里,西门庆问小玉:“怎么悄悄的关上门,莫不是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二十四”是生气。因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也叫二十四气,所以“二十四”是说“气”,生气。
《金瓶梅》里还个词“七八”,意思跟现代汉语里说的“八成”、“大概”差不多。比如五十八回:“这咱晚,七八有二更,放了俺每去罢了。”
这类词语,现代汉语也有不少:
“八九不离十”是说估计、猜测的相当准确,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二百五”是个不好听的词儿,是说人做事莽撞,愣头愣脑,带些个疯气、傻气。“二百五”作为骂人话,在中国用得相当普遍。为什么“二百五”用作讥笑语骂人呢?原来是这样的:清末的时候,银元取代了银两、元宝,银元一般是五百个装为一封,那么二百五正好是半封。“半封”和“半疯”谐音,“二百五”就成了半疯儿了。
“一五一十”既不是说五,也不是指十。中国人数数时习惯以五为单位,五个五个地数下去,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所以“一五一下”就比喻说叙述问题从头到尾清清楚楚,一点遗漏也没有。
“千万”是“务必”的意思,恳切叮咛对方时常用。比如说:“这件事你千万别忘了。”
“万万”不等于是亿,不表示比“千万”更多,而是“绝对,无论如何”的意思,像“我万万想不到他会干出这事。”“你万万不可轻信别人。”
但“万千”却是表示多,跟“千万”、“万万”都不同。“思绪万千”是说想法、感慨很多,“气象万千”是说景色、事物多种多样。
“万一”是指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或者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
“三七二十一”本是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但“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说不管一切,什么都不顾,只强调“不管”二字,而与“三七二十一”无关。
“一推六二五”强调“推”,“六二五”也是无用的陪衬。说的是一推了之,能推就推,推出去就不管了。它是谐“一退六二五”音。“一退六二五”本是珠算口诀。
“小九九”除乘法口诀外,还用来比喻精于算计,会给自己打算:“他有自己的小九九。”而对于这种人,大家都不会太喜欢的,所以“小九九”用来说人,也就多少带点贬义。
21.“一二”≠“一” “二”
“一”和“二”我们都非常熟悉。但“一”、“二”要连在一起或配合起来,就会变幻出点花样来了。它有时不是“一”和“二”,更不是“一”加上“二”。
“这事我略知一二。”这里的“一二”是“一点儿”、“少许”的意思。
《左传·襄公三年》:“寡君与一二兄弟相见,以谋不协。”这里的“一二”是个概数,“一两个”的意思。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一二”是“一一”、“逐一”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是个成语。唐朝张光晟跟随朱泚叛乱,朱泚兵败无路可走,张光晟就杀朱投降了,但他并未因此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后也被杀了。他临死时说:告诉后人,“第一莫做,第二莫休。”“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是说,要么就干脆不要做,既然做了就要干到底。
“说一不二”、“独一无二”、“数一数二”,似乎和数词“一”“二”还有些关联,但更有一种强调的意思,强调果决、独特、优异。
“一清二楚”、“一清二白”,强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言两语”和“三言两语”意思相同。
“一差二错”、“一差二误”表示的是意外或差错。
“丁一卯二”形容确实可靠。
“一来二去”指互相交往、接触后逐渐产生某种情况。比如:“一来二去,他们两家就成了好朋友。”
“一身二任”是一人担任两种职务。
22.数字与成语
汉语中有为数众多的成语,它们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和极强的表现力。带数词的成语中,有带单项数词的,也有两数对举并用的,而数词则是从半、一、二、两直到百、千、万、亿。
带单项数词如:半面之交、半壁江山、一无是处、两虎相斗、三人成虎、四面楚歌、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年寒窗、百尺竿头、千里迢迢、万全之策。
两数对举并列的如:半信半疑、一心一意、一刀两断、一言九鼎、一呼百应、一本万利、二三其德、三位一体、三姑六婆、四分五裂、四通八达、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六通四辟、七嘴八舌、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无一失、百发百中、千篇一律、千方百计、万无一失、万紫千红、亿万斯年。
带数词的成语数量非常之多,仅以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为例,“一”字打头的成语就有421个,“三”打头的有78个,“百”打头的109个,“千”打头的102个,可以说是为数繁多。加上非数词打头,而是用在成语中间或尾部的,如歪七扭八、朝三暮四、付之一炬、以一当十等等,则更多上加多。若再把标准放宽一点,加上格言、谚语等,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23.成语中的“三”与“五”
人们似乎对“五”很有点偏爱。只就成语来说,“五”和三、四、六、七、八、十等几个数字都有搭配连用。它们所表示的实义这里不必多说,只说虚义,大都有“多”的意思。如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山五岳、三皇五帝、三坟五典、三纲五常、三才五常、三田五脏、三辰五星、三正五行、三年五载、三江五湖、四分五裂、四通五达、五脏六腑、五颜六色、五角六张、五脊六兽、五侯七贵、五劳七伤、五花八门、五行八作、五光十色、五风十雨。
数字连用中,“三”和“五”并用更为人们青睐。除上面列举的成语之外,还有什么“三表五饵”、“三俊五君”、“三赢五驽”、“三回五次”、“三老五更”、“三性五鼎”、“三阳五会”、“三朝五日”、“三荤五厌”、“三智五猜”、“三汤五割”等词语或说法。甚至于小说也有《三侠五义》。《三侠五义》描写了我国民间传说的九位侠客义士,书中把丁兆惠兄弟俩并称双侠,这样南侠、北侠、双侠合为三侠。说三侠五义而不说四侠五义,则对数字“三”与“五”义的喜爱,可略见一斑。
也就是说,“三”“五”并举已经成了固定的模式,不管是不是“三”“五”之数,都习惯于说“三”“五”。比如吴越之间实有四江,太湖则只是一湖,但古书都说是三江五湖,这成了套数。
24.“不三不四”和“歪七扭八”
“三”和“四”、“七”和“八”在一起并列对举所组成的成语、熟语等,多表示贬义。
先说“三”和“四”:不三不四、说三道四、丢三落四、低三下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歪三倒四、朝三暮四、乱三搅四、三番四复、三妻四妾、三瓦四舍、挑三拣四。
“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像样子。“说三道四”是指说人闲话,乱加谈论。“丢三落四”形容人马马虎虎或记性不好而好忘事。“低三下四”形容卑贱低人一等。“推三阻四”表示以各种理由推脱。“颠三倒四”是指说话、办事没有次序,没有条理。“三番四复”形容反复而多变。《鲁迅书信集·致阮善先》:“其实杨在上海,是早不能用真姓名发表文章的了。因为大抵知道他为人三番四复,不要看他的文章。”“三瓦四舍”,在宋元时指城市里的妓院和各种娱乐场所,《荡寇志》七十三回:“他是清白人家女儿,那肯同那三瓦四舍的奉迎。”
“七”和“八”连用表示多而杂乱:七手八脚、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七嘴八舌、七病八痛、七死八活、七拉八扯、七肥八瘦、七横八竖、七高八低、七长八短、七姑八姨、七大八小、七起八落、七慌八乱、七支八搭、七弯八拐、七疮八孔、七张八嘴、七折八扣、七担八捱、七言八语、七断八续、零七八碎、乱七八糟、七穿八烂、七思八想。
“七病八痛”指各种各样的疾病。“七死八活”形容人遭受折磨,半死不活的样子。“七高八低”形容高低不平。“七长八短”形容长短不一。“七张八嘴”是说议论纷纷。“七望八望”是说盲目希望。《红楼梦》一百零一回:“不是我七望八望的呢,明儿要是我死了,剩下这小孽障,不知怎么样呢。”“七担八捱”是说耽搁拖延。《金瓶梅》十四回:“七担八捱,缠到这咱晚。”“七大八小”表示大大小小,大小不一。《西游记》第四十七回:“七大八小,就叫出有三四十人来。”也指妻妾众多。《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亲家房中又没有七大八小。”
少数“七”“八”连用组成的成语,不表多、杂而另有意思,这时的“七”和“八”多表实义。如“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八叉手而赋成八韵,所以用来形容才思敏捷。“七青八黄”原指金子成色,引申为钱财之意。
25.数字表达的隐语
用数字来表达的隐语,其深层意思往往不在数字,而在数字以外的东西。如“十八子”,它跟“十八”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绝不是“十八个孩子”的意思,而是“李”姓。据载唐代李世民做皇帝前,民间就有十八子当王的说法,“十八子”即是暗指李世民。《三国演义》中的“千里草,十日卜”,实际上是暗指“董卓”,跟“千里”、“十日”并无关系。
像“十八子”、“千里草,十日卜”中的数字,都是从汉字的字形拆析而来的。“李”可分为“十”、“八”、“子”“董卓”可拆为“千”、“里”、“草”(廿)和“十”、“日”、“卜”。
在含有数字隐语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用拆字的方法来造的。请看下面的这些例子:
一大,清代江湖用来指“天”。
一木,清代戏剧界用来指“末”,是“末”字拆析而来。
二十八,旧时丝绸业,用来指“利”。“利”字的“禾”字旁拆析为“二十八”。
三只手,指扒手。因“扒”字又写作“掱”,可拆开称为“三只手”。
三酉儿,旧时酒店指“酒”,是从“酒”字拆析而来。
八叉,旧时云南盗匪集团指“父亲”,是从“父”字拆析来。
八木,旧时饮食业指“米”,从“米”字拆来。
十二,旧时建筑业指“石栏杆”,因为“十一”指“土”,所以“十二”就用来指石头了。
十具,旧时金银业指“真货”,是从“真”字拆析而来。
十八公,指“松树”,“松”字可以拆为“十”、“八”、“公”。
26.奇妙的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么几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新校舍》中谈起过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他写道,曾听几位名教授讲课,吴宓先生讲中西诗之比较,我很有兴趣地去听。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就有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这首诗朴质有趣,朗朗上口,不少家长都教自己刚开始学话的幼子背诵。吴先生以此诗开讲,也正说明了数字在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魅力。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作家,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中国流传很广。相传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文君之意,文察觉到这一点,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反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首诗写得缠绵哀婉,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意中人又爱又怨,剪不断理还乱的思恋。诗中反复用了一至万十三个数字,又表现了作者的聪明巧思。据说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文君和好如初。
《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第三十九出《如杭》有段词:
“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有你朝拜,五花诰封你非分外。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打一轮皂盖飞来。”
这段唱词中嵌入了十个数字,非常自然贴切,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汤显祖驾驭语言的艺术。
27.以极少对极多
汉语数词之中,“一”常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小数量,也可以说是数量最少。但在一些词语中,“一”却常和表示数量多的数词如“三”“九”“十”“百”“千”“万”配合使用,以极少对最多,起到了一种特别的对比、强调作用。
例如成语中有:一沐三握发、一隅三反、举一反三、一言九鼎、一岁九迁、一目十行、一曝十寒、以一当十、一呼百应、一倡百和、一了百了、杀一儆百、一发千钧、一刻千金、千人一面、一本万利、挂一漏万、万无一失、万众一心。
俗语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说:一带当三衣、一代媒人三代丑、一日夫妻百日恩、一娇百病生、一人修路,万人安步、一籽下地,万粒归仓。
古代诗词中更是屡屡可见,仅举几例为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瘐信《重别周尚书》。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杜甫《孤燕》。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
28.谐音记趣
李白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赠汪伦》。诗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是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后赠别之作。至今桃花潭一带流传着一个故事,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对此也有记载:李白去桃花潭是接受汪伦之邀。汪伦写信给李白说:先生好游,则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则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信后欣然而至。见面后,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说十里之外的桃花渡,万家酒店是指潭西一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大笑。
有一则谜语,谜面是“427”,打一国家名。这里的“427”不是数字,而是音符,“发来西”,谐音“法来西”。
还有这样的歇后语:
一二三五六——没四(没事)。
一二三四五七九十——忘八(王八)。
这两则歇后语,后者是不大好听的,也可说是很难听的骂人话了。忘八(王八)在汉语里,一是乌龟或鳖的俗称,二是指妻子有外遇的人。
还有一些,比如:
一丈二加八尺——两丈(仰仗)。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少十(缺衣少食)。
《刘三姐》里有一段唱词:“高山打鼓远闻声,三姐唱歌久闻名,二十七钱摆三注,九文九文又九文。”“九文”谐“久闻”。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林彪集团有一份“571”工程纪要。“571”即谐“武(装)起义”。
29.“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说被问的人什么都不知道,全答不上来。“三不知”就是全不知。《红楼梦》五十五回里,凤姐说宝钗是“拿定注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但追根溯源,“三不知”最早可不是什么都不知的意思。
邓拓同志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对“始、中、终”作了很详细精辟的阐述:“什么是‘始’昵?这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什么是‘中’呢?这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经过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间各种复杂变化的过程在内。什么是‘终’呢?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一个过程的终了,当然它同时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新过程的开始。”
“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又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
后来用“三不知”指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是就装糊涂而言。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说道:“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也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
“三不知”还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无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写道,小姐一见彩云,就问她说:“我刚与若霞说得几句话,怎就三不知不见了你,你到那里去了这半晌?”
以上所说的意思都是古时候的,而到了现在,就只表示对情况一无所知,问题回答不上来了。
30.三皇五帝各是谁
“三皇”“五帝”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皇”是指哪三帝王?说法一直不一致。一般说来,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的说法较为普遍。
“五帝”指是谁?说法也不一致。如果依《史记·五帝本纪》的话,则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的合称。此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又称“四子书”。
“五经”是五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五经”亦称为《五典》。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其后,五经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
32.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秦汉时,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人旅途休息,以后因以长亭称旅途中的驿站;近城处的十里长亭常为亲朋好友的送别之处。
我们在诗文中看到的“长亭”,总与旅程、归途或离别、送行有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唐李白《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所以看到这十里长亭的字样,总能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结和离别惆怅。
33.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集中了我国古代兵家的三十六种奇谋方略。成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大家都熟悉的,原来意思是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跑为上策,后来多指处于困境无可奈何,只好一走了事。
“三十六计”也说“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但这里“三十六策”是所有计谋的意思,“三十六”是表示一切的全数,并非实指。
到了明清之际,后人取四字成语或熟语把三十六计之名一一加以落实,共分六套计策,每套六计。
34.百岁婴儿与白寿老人
婴儿就是婴儿,岂能有百岁?这不是刚出娘胎就成了小老头吗?其实,这里的“百岁”不是实实在在地过了一百个年头,而是中国有些地区给小孩过百岁的一种风俗。这“百岁”实际上是指100天,这真可谓是度日如年。过百岁,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100天,请亲戚朋友聚一聚,大家在这一天一起乐一乐,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百岁”只是借了“百”这个吉。说得实在一点,这“百”就是指高寿。
“白寿”是多大年龄呢?这与“百”有关系。“百寿”即100岁,“百”字去掉“一横”(即“一”)就是白字,即“百”去掉“一”,就是九十九,即100-1=99,“白寿”即“九十九大寿”。
“喜寿”,指77岁,因为“七十七”连在一起形似草写的“喜”字。
“米寿”,指88岁,因为“米”字可以拆成“八、十、八”三部分。
“茶寿”,指108岁,因为“茶”字的草头“廿”为“二十”,下部可以拆析为“八、十、八”,这样,二十加八十八就得一百零八,即20 88=108.
在日本,也称108岁为“茶寿”,88岁为“米寿”。他们还称80岁为“伞寿”,来源于“伞”字可拆析为“人、八、十”。
35.中医学的数字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
四气:中药的药性是寒、热、温、凉。
五味:中药的味道是酸、苦、辛、甘、咸。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超越正常限度,即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则称为六淫。
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情志活动,如超越限度,则常能成为内伤病的致病因素。
八法:为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汗、吐、泻、和、温、清、消、补。
九痛:中医将疼痛的感觉,分为胀痛、坠痛、刺痛、绞痛、灼痛、冷痛、跳痛、空痛和隐痛九种。
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指大、小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八问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期,天花麻疹问孩童。
古人对于“数”很重视。在养生保健方面往往“术数”连用。《黄帝内经》说上古的人,能活到一百岁,原因之一是“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抱朴子》则说“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数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增加知识,获得兴趣,对健康、健美、长寿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