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特约记者/晨 晨
自1978 年10 月四川省6 家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改革之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利改税、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直到现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国企改革的步伐依然沉重,又面临严酷的现实:大面积亏损,资金严重缺乏,设备老化,历史包袱沉重,许多改革措施难以落实。有人说,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了尽头;有人说,国企改革的困难只是历史性的、暂时的,改革之路可行。那么,如何认识已走过的改革之路?如何认识国企改革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且听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教授如是评说——
○记者:董教授,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18 年风雨,而成败得失却众说纷纭。如何认识,已对现实改革及改革的发展有影响。对此,您如何评价,如何认识?
●董辅:国有企业改革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但是离我们的理想目标相距甚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始终不明确。这同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是有关系的。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企业自主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自主权是在计划框架内有某种机动的自主权,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权就是企业能够自主参与市场的活动,根据市场变化,行使充分的自主决策权。正是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制很久不能明确目标,相应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也无法确定。
○记者:以上,您对国企改革的发展有个整体的认识,请就国企改革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较详细地谈一下。
●董辅:企业改革最大的一个进步就是现在我们终于明确了企业改革的目标,即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明确了,以后的路就通了。至于企业改革的具体成绩及存在问题,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通过改革,或多或少地在经营自主权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1993 年以来,国家指令性计划越来越少,企业自主权越来越大,企业的14 项权利除了少数几项,其他自主权企业大都已有了。不过,有些权利还未真正完全到位。如产品销售权少数企业还没有;外贸经营权只有部分企业拥有;人事权,大企业内部中下层干部任命企业已有自主权,但是在主要领导人任命上还有限制,不是按《公司法》的要求由董事会聘任,而是由上级主管单位任命;另外一些权利,政府还没完全放松,如投资,政府有个总的“笼子”项目要审批;银行贷款,政府还实行规模控制。
2.在企业自负盈亏、利益约束和激励机制方面比过去进步了。企业可以有部分留利支配权,企业工资总额虽由政府控制,但企业内部有些调节权利,特别是奖金、福利等。但是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是不强,工资总额仍由政府控制,经理大多数未实行年薪制。绝大多数企业已有了盈利亏损观念,意识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同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利益紧密相联,企业如果经营差,就会被收购、兼并乃至破产。
3.已有一批国有企业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具备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的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治理结构上也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一些国有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但是,严格来说,改组后的国有企业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法人产权制度刚开始建立,相当部分国有产权不能流动,未能完全做到通过市场来配置国有资产存量,使国有企业公平参与竞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还存在着“老三会”与“新三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值得研究。
4.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是政企分离。目前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政府干预也少多了。但是,政企仍未完全分离,企业多少还受政府干预,特别是大型企业受到的干预更多;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仍然存在。
○记者: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是解决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问题是否能圆满解决,让人担忧。
●董辅:是的,如何解决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一直是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不论国家独资、国有控股或虽不控股但掌握部分产权,都面临着国有资产由谁来代表的问题。现在部分人提出一个方案:国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但这是个管理机构,不是经营机构;否则,经营和管理又混在一起了。同时,成立若干个国有控股公司,是经营机构,通过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样可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确定;二是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目前,这个方案正在实验中,最后结果如何,还不好评说。
○记者: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了一股行业主管部门争相要求转为国家控股公司的热潮,而一些大型企业则纷纷反对,强烈要求制止。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董辅:国有控股公司在西方也不少。在中国不是说不可以成立国有控股公司,关键是看谁来控股。现在一些政府部门热衷于成为国有控股公司,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政府主管部门一旦成为国有控股公司,那么它既有上级企业的职权,同时也有政府的职能,很可能会出现新的政企不分。这比原来的政企不分的后果还要严重。因此,我认为应让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转成国有控股公司,由其向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集团公司一般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其任务是管理好子公司、孙公司等;其下属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过集团公司有一定的调度权。一些政府部门之所以想转成国有控股公司,原因如下:第一,比机构改革方便,换个牌子就行;第二,人员也都保留下来;第三,政府部门职能保留下来;第四,利益上不仅没有损失,还有好处。
○记者:刚才您谈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明确后,改革的路子就通了。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是:今年(1996 年)年初以来国有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出现了净亏损,而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方案不能如期进入实施阶段。这让许多人困惑,一些人甚至对国有企业改革丧失了信心。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董辅:目前国有企业严重的困难是与改革的环境有关系的。从1993 年下半年开始,改革环境趋紧,资金比较紧张,政府管理也加强,市场不是很活跃。因为从1993 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快速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试图通过紧缩政策来调整国有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很好达到预期效果。首先,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样面临困难,但是总体来看,它们发展很快,速度几倍于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产权制度、经营方式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一旦经营状况不佳,出现严重亏损,或关或破产,亏损自然中止。而国有企业则不行,该破产的破不了;企业严重亏损还得发工资,不能通过市场的调节实行优胜劣汰。其次,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同非国有企业有很大不同,如重工业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一实行紧缩,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些基础产业。再者,国有企业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受各方面的干预和控制,而且历史包袱沉重,越是紧缩,国企各方面矛盾越尖锐。
在目前状况下,有人认为还要继续紧下去,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分清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区别: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而紧缩政策则是一个短期政策。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不是它们的产品都没用,如钢材、汽车等都是社会需要的,问题是许多企业缺乏资金,无法购买。我们不能因为实行紧缩政策而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拖垮了。所以,紧缩政策只应是短期行为,我们还是需要放松,特别是增加对基础产业的投资。这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许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又会有所抬头,但我们主要应看这个代价是否值得。如果为了保持低物价,使我们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或处于下滑状态(目前看来已有这个危险),这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允许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但我们的经济因此活了起来,我想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