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这常常牵系着无数少年人心灵的美妙的事业,也正是在少年时代就牵系着我的心的。那时节,正是民族危亡、社会黑暗的风雨如磐的年代,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即将离开课堂,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去做一名职业的革命者了。我想自己必须有某种专长,某种自己有兴趣而又能用以为革命事业长期奋斗的专业为武器。经过认真思考,我选择了文学。
我其所以做如此选择,其一是因为我深信,文学(包括最简单的口头文学)是人们生活的添加剂,是人们的生活须臾离不了的。文学艺术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轻松,更美好。自古至今,无论平时战时、人们在劳动之余和战斗的间隙、在田头、在纺车边、在炮火沉寂的壕堑,总是免不了或唱歌,或跳舞,或说古道今讲故事,以调节自己身心的状态,放松自己,减轻疲劳,并从中获得某种有关人生的领悟。缺了这些,人们的劳动和战斗是无法长期坚持的,生活也将是不可想象的。其二,我之所以选择文学为武器,还在于,文学的确是可以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的,在革命运动酝酿和爆发的过程中,它可以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作用,革命运动既起,它可以为之推波助澜。
现今,有人对此持否定或贬损的态度,但是文学和艺术的这种魅力和功效,要否定或贬损是很困难的。从幼年时候起,我就在生活中看到和听到舞台上扮演的故事,和在巷闾之间流传着的古今传说,是怎样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塑造着人们的心灵,是怎样地规范着人们的道德和导引着人们的行为的。而革命文学,对于我和我的同时代青年,走上革命,曾经起过什么作用,我更是有着亲身的体验。
自然,文学的社会功能,只是一种辅助的功能、催化的功能和推波助澜的功能。然而,这种功能毕竟是真实存在的,是它的本体构成的要素之一,而并非外加的,因而是不可掩盖的,不可忽视也不可贬抑的。
我就是基于这样一种体会和认识,选择了文学为武器,经过长期的艰苦自学,以它为革命事业服务,走过了我的文学的道路,走过了我的大半生。
当然,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它必须首先是艺术。我们其所以长期地甚至终生地学习和探索,也就是要不断探索和掌握文学的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方法,就是要在艺术上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我们笔下的产品,尽可能以高超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纯粹为艺术的文学是不可能的、不存在的;而只片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效而轻视它的艺术本性,那它也就不成其为艺术文学了。如果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是多层次的,它可以有文野粗细之分;如果说在革命群众斗争的年代,在革命战争年月,文学被作为革命进军的号角,硝烟中的战鼓,艺术上可以粗一点的话,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经过几十年和平而今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切的一切,都以质量求生存的时期,人们要求文学,在艺术上,高一些再高一些,新一些再新一些,风格式样多一些,再多一些,这也是很自然的。在生活处于竞争的时代,文学也被卷入竞争。
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大发展的新时期。改革的大潮正席卷一切。市场机制正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竞争的火焰在到处燃烧,金钱的力量正在不断扩大其控制的范围。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说,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像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商品经济也是如此,它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带来某种消极的东西,私心,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理想丧失,道德崩坏等等都是它的消极表现。这些东西,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言,却又是需要随时随地和不断加以克服的。
我深信,文学在这儿是有事可做的,它可以通过它的艺术魅力来娱悦读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满足,使读者的心灵在艺术的陶醉中得到某种净化,思想观念得到某种升华,精神境界更加美好,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诚如某些作家、评论家所说,一言不足以兴邦,一言也不足以丧邦。但是我以为群言群艺却是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心态,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建树,为合情合理而又美好的新型人际关系、道德情操,作出相应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贡献,这却也是为客观实践一再证明了的。
为让生活更美丽,干吧!尽量施展你的魅力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