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500000034

第34章 附录一 王汶石创作系年(1941-2000)(3)

——致《河姑》作者李生泉

《山西文学》1986年第6期

壁舟,您走得何其匆忙(散文)

《长安》1986年第6期

悼念丁玲大师(诗)

《延河》1986年第6期

榆林行(外一首)

1986年8月30日《榆林报》

在榆林陕北题材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6年8月27日

不到大海心不甘(论文)

收入《首届黄河笔会文集》一书

就《峡谷》致朱玉葆(评论)

《小说评论》1986年第5期

谈话剧《秀才遇见兵》

1986年11月26日《文化周报》

我的第一个向导(散文)

收入《智慧之泉》一书,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画出了秦岭的性格(评论)

——《沉寂的五岔沟》致莫伸

1986年12月27日《文艺报》

灞柳吟(诗)

赠刘烽、刘燕萍(诗)

访神府煤田(诗)

赞红碱淖(诗)

谒成吉思汗陵(诗)

赠靖边县政府(诗)

赞沙打旺并赠靖边县长崔月德(诗)

壶口观瀑(诗)

赠苗仲清(诗)

赠乃奇、守琦(诗)

赞白云山制药厂(诗)

访海南岛国营农场橡胶园有感(三首)

1987年

慰问老山前线将士(诗)

1987年1月《旅游博览报》

我们的旗帜社会主义(短论)

1987年1月21日《文化周报》

题词

1987年1月28日《通什农垦报》

满足读者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评《河东文学》小说专号

《河东文学》1987年第3期

1987年9月23日《山西日报》

1987年10月9日《新知识报》摘登,改题《精神贫乏的百万富翁》

为百折不挠的创业者塑像(论文)

《西部电影》1987年第44期

就《困窘的小号》致作者晓雷(评论)

1987年4月23日《陕西日报》

绿沙吟(散文)

1987年4月26日《西安晚报》,收入《榆林纪事》一书,

1988

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就《自然铜》致孙见喜(评论)

《小说评论》1987年第5期

面对现实的思考(短文)

《延河》1987年第6期

寄语风陵渡(散文)、蛮蛮(短篇小说)

分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散文卷和儿童文学卷,以上两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8月出版

迎着改革风云的人们(评论)

——序报告文学集《脊梁》

1987年10月4日《西安晚报》,后收《脊梁》一书

竞中校友与宗群老师会于西安志感(诗)

为重建张寒晖同志墓碑而作(诗)

赠翠华路干休所(诗)

致文学青年

1987年11月12日《文学报》

1988年

风雪之夜、卖菜者、春节前后、井下、沙滩上(短篇小说)

收入《王汶石、马烽作品欣赏》,该书1988年1月广西教育出

版社出版

题词

《渭南教育》1988年第1期

关于《山祭》致作者王蓬(评论)

《衮雪》1988年第2期

1988年5月7日《文艺报》改题《人们总想了解一点社会和

人生》

1988年5月24日《陕西日报》改题《王汶石谈怎样正确认

识陕南山区人民》

诗五首:为纪念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建团五十周年暨老团长马健翎大师八十诞辰献词、为云南广南县政府修复已故诗人柯仲平故居献词、为延安行署重建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墓碑献词、重读《保卫延安》致鹏程、赠诗人魏钢焰1988年7月10日《西安晚报》

赠朱大夫(诗)

1989年

认真学习深刻反思,推动我省文学艺术事业健康繁荣

——1989年6月23日在省文联省作协党组扩大会上的发言

1989年第3期《陕西文联简报》

1989年9月18日《陕西日报》改题《风波过后的沉思》

扩大信息量

《运城报》编读往来,1989年第3期

序《酸甜苦辣百味寓言》(评论)

1989年5月27日《文化艺术报》

1989年7月11日《西安晚报》

纪伯伦的《先知》中译本有插图

——致《文艺报》编辑部的信

1989年7月8日《文艺报》

王汶石散文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来自枣乡和野山的风(评论)

——序《春天,春天》

1990年7月21日《文艺报》

真实地反映生活(短论)

——谈长篇小说《月亮的环形山》

1989年10月25日《西安晚报》

不息的风

——谈《南泥湾·枫叶·雪》电视纪录片

1989年12月12日《西安晚报》

1990年

新结识的伙伴(短篇小说,世界语)

收入《中国文学作品选》一书,1990年4月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重新学习的紧迫性(论文)《中流》1990年第7期,后收入《延安城头望柳青》一书,1991年6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1991年

旱原垄亩中的巨人(评论)

——读《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

1991年1月7日《陕西日报》

《中流》1991年第2期

序文三题:《土炕情话》、《绿太阳》、《雁泪》

《延河》1991年第5期

考验久已来临(论文)

——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感言

《共产党人》1991年第7期

《情况与建议》1991年第7期

1991年6月26日《陕西日报》,改题《接受新的考验,乘风破浪前进》

我心中的当代中国农民(论文)

1991年11月30日《文艺报》

1992年

时代呼唤文学(论文)1992年2月

祭鹏程(散文)

《人民文学》1992年第2期

延安文化沟(随笔)

收入上海书店1992年3月出版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秦中旧事》一书

一部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好书(评论)

——序《画乡精粹》

《西安晚报》1992年4月1日后收入《画乡精粹》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们能做些什么(论文)

1992年5月21日《陕西日报》,收入《光照文坛五十秋》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石鲁同志十周年祭(诗)

1992年8月29日《文化艺术报》

序《女性的世界》(评论)

1992年11月5日《陕西日报》

《文艺报》1992年11月21日

1993年

歌声与警声(短论)

《中流》1993年第1期

诗八首:渭南农村新气象(四首)、送小汾赴秦巴山区修筑襄渝铁路、杨梧五·七干校夜思、题秦始皇出巡图、书赠李自成纪念馆

收入《现代名人咏三秦》一书,1993年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赠李自成纪念馆(诗)

收入《米脂县志》1993年3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浓浓的塞上亲情(评论)

——序《我的父老乡亲》

1993年8月28日《文艺报》

1994年

李卜(散文)

收入上海书店1994年4月出版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三秦轶事》

1995年

风雪之夜(短篇小说)

收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短篇小说卷,花山文艺出

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新结识的伙伴(短篇小说)

《当代中国文学名作选》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1958-1978)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6年

新结识的伙伴(短篇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一平,我们喜欢你(散文)

收入《苏一平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王汶石小说选(短篇小说集)

共和国短篇小说经典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自序》一文,改题《写新人——我的创作信条》收入《朝花》作品精粹一书,1996年12月汉语出版社出版

1997年

寄语风陵渡(散文)、新结识的伙伴(短篇小说)

《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分别收入散文卷、短篇小

说卷,1997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8年

一个特殊的角落(评论)

——序《画乡情愫》

1998年7月3日《西安晚报》

并非多余的絮语(文论)

收入《中国作家自述》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文后改题《时代需要新人》1999年9月载于《中流》

寄语风陵渡(散文)、新结识的伙伴、大木匠(短篇小说)

收入《陕西名家散文精选》《陕西名家短篇小说精选》,1998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卖菜者(短篇小说)

收入《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当代卷,1998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9年

在白烟升起的地方(短篇小说)

收入《新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199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新结识的伙伴(短篇小说)

分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作家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人民文学〉五十年精品文丛》短篇小说卷《岁月流金》一

书,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2000年

王汶石诗词选

《延河》2000年第6期

忆楼观旧游小记无忧(散文)

2000年6月9日《西安晚报》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宫战

    宫战

    后宫,从来都是女人间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一身锦衣,便是铠甲
  • 红颜薄命:千羽如絮

    红颜薄命:千羽如絮

    “师傅,你真是太好了,我们双修可好。”天真无邪的少女星星眼的望着。“师傅,以后你不要娶任何人,我做我的师娘就行。”“师傅,我会保护你的,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师傅,师傅,耳边还不断的回荡着她的声音,本来以为可以相依一辈子的人转眼却是翻脸无情,转瞬间毁了他的道,断了修仙之路,为师门所不容。一心想要嫁给他的小徒弟居然撇开他远嫁妖王。
  • 和美女主播捉鬼的日子

    和美女主播捉鬼的日子

    王逸有相依为命的白血病妹妹王妙儿,继承过世父母的香烛店。一次意外抓鬼,结识了美女主播赵小倩,从此走上了大师抓鬼直播的网红之路。
  • 花谢不开

    花谢不开

    他爱她时她也爱他,他不爱她时,她依旧爱他。从盘古开天到现在,从今生到前世。只是,他不知。他以为喝了忘情川的水,便可以忘记一切,只是,等到记起一切时。所有的美好都已化成了一段悲伤。曾今,他以为她是幽香的丁香,而后来,她已经变成了一颗伤痕累累的菩提树。而她,曾今因为他是一轮太阳,能够驱散她所有的恐惧与悲伤,只是后来他变成了一把利剑,伤她至深。而另一人,又如何守候她一生。他等她30万年,只求她安稳幸福。而她,不爱他30万年。却误他30万年。而她的爱,却从未真正属于过他。
  • 盛世婚礼:蚀骨宠溺娇妻

    盛世婚礼:蚀骨宠溺娇妻

    她独自坐在十三层内,玻璃门大开着,城堡四处种满紫色薰衣草风一吹令人心旷神怡的芳香四处肆意。她的眸光永远凝视着他,他向她走来,他永远都会让她不由自主的知道。总有那么一个人。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 蝶梦梁山

    蝶梦梁山

    一次意外,她穿越到古代,成为了祝英台。小时候,遇见了逗比腹黑的马文才,与他青梅竹马地长大,成了哥们求学时,遇见了高智商低情商的不谙风月的梁山伯,喜欢上了他然后爱情故事,在3个人之间展开故事按历史发展,原因却大相径庭前世今生,又有何联系?生死之后,终将明白心中所爱。。。
  •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人生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人生

    也许只有过完这一生才能回味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恋上高个子

    恋上高个子

    你就不能对我好点吗?我就那么让你讨厌呀!你知道我爱你吗?你能不能看我一眼,好吗?也许我再也不能爱你了,晨。。。。。。
  • 流年·爱

    流年·爱

    两把椅子,坐几个人,一群明朗少年,玩一场猜心游戏。曾经拥有未来可见的荣光,走到最后,谁在?很多年前,她微笑着沉默,看他们手牵手;很多年后,各自天涯,有错过,终相守。年少轻狂幸福时光,一个人的流年,两个人的爱。
  • 古代书画收藏艺术

    古代书画收藏艺术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来源,没有来源的书法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藏当代潜力书法家尽管注重的是“当代”,然而,当代也是从古代而来的。所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对于我们收藏投资当代潜力书法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