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4400000019

第19章 抚仙湖:迷倒神仙的湖泊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它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抚仙湖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也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像一个倒置的葫芦,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它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远山近水,洲岛错落,使人心旷神怡,爽快清新。

抚仙湖何以得来如此美妙的名字呢?这还得从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内的“抚仙”雕塑说起。

相传有一天,玉皇大帝在南天门外远眺人间,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间发现了一个葫芦状的明珠,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之极。玉皇大帝连忙命肖、石二仙下凡,将这人间美景描摹出来,带回天宫,装点天庭。

肖、石二仙下凡后,走近一看,只见迷离美景尽在眼前:明珠四周,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面平滑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沉睡在梦境中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层叠,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在远山近水之间,州岛错落有致,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绮丽的山水画卷!

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欣赏美景,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也忘了归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沉浸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就变成了扶手搭肩的两座石峰。

现在在抚仙湖的东南方,还能看到叠立着的两座形似抚手搭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也由此而来。

抚仙湖湖周山川秀丽,西面平地拔起的尖山,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泉口很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水量很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是状如象鼻一样的象鼻岭;南面是海门河,长度仅有一公里多。隔江连接湖川的是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碑上有诗: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

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

抚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可达7至8米。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勇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

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特别是北部沿澄江坝子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铺细沙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游泳。

抚仙湖古城之谜

1992年,人们在抚仙湖深沉而宁静的湖水底下,发现大面积的水下建筑。专家论定,它属于一处古人类文明遗址。于是慕名而来的人多了起来,人们想知道,这处神秘的水下建筑到底是什么模样?是什么人修建的?它又为何沉入了水中?

为了解答这些疑惑,相关的专家对抚仙湖进行了专业勘察,收获颇丰。他们找到了一块长约70厘米、重约100千克的石块。虽然石块上隐约可见的阴刻花纹被鉴定为天然形成而非人工雕刻,但能肯定的是,石块上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属于人工开凿的建筑构件。他们还找到了一个底部和边缘已经破损的“平底”陶釜,证明是当年人们用来煮饭的器皿;还发现一堵长约30米、高约1.5 米、平均宽3~5米的石墙,推测这是古城城墙中的一段。

目前,对这座水下古城的探索还在进行中,我们期待科学家们能早日揭开它的秘密。

同类推荐
  • 科学创造精彩

    科学创造精彩

    《青少年科学知识精粹文库》全方位地展示科学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科学家的完整形象,尽量避免像教科书那样平铺直叙地展现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
  •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自然的大好风光,另一方面也从中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理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 人类的创举(科学知识大课堂)

    人类的创举(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人们,乘船从事生产劳动,实在是很普通的事情,丝毫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船这种看似平常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船这东西的确是很神奇的。古人的许多诗里把船作为抒发豪情或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工具,有不少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你也可能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这只被命名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70多年,直到近些年才被打捞上来。你也可能对南极考察很感兴趣,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破冰巨轮,我们也就不会有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自豪。
  •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热门推荐
  • 地狱魔都之炼欲都市

    地狱魔都之炼欲都市

    见过送快递的,但是见过给鬼送快递的吗?他,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无数次失败的求职之后,一次奇怪的电话,改变了他所有的人生轨迹,欠下自己的阳寿,只能无奈地委身于他人之手,白天给人送快递,晚上给鬼送快递,过着阴阳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生活,从此以后,与灵异恐怖为伴,惶惶不能终日。为了在各种厉鬼的追杀之下全身而退,他不得已,请出了地府深处那神秘的力量。。。而来自地狱深处的她,有着地府之中特殊的使命,她的出现,犹如一阵清风,吹入了他的心怀,为了让她逃出宿命的轮回,他需要集齐人世间的七情六欲,来开启扭转命运的钥匙。但是这一切却谈何容易,且看两个年轻的生命,如何对抗这世间的灵异,一切尽在——地狱魔都。
  • 都市造物

    都市造物

    本书一定完本请大家放心收藏!!放心点击!!收收更有味!!点点更健康!!他本是一个落魄的失业者,顽强的挣扎在城市生活的底层。一次意外的死亡,改变了他的人生。灵魂力量觉醒使他拥有了造物技能。从此他开始了一段都市造物的旅程。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朋友新书《升级的快感》喜欢游戏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毕业终点是失恋

    毕业终点是失恋

    七月的秋风吹落满树的红枫,校园街道上铺满秋天的气息,踩着枯萎的黄叶,嘎吱嘎吱地漫步校园,手上提着一份热腾腾的饭盒,向音乐厅走去。忽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喊。“明溪”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好友——希楠。“哟!给谁送饭呀?嗯。看来是给若铭吃的吧。”希楠俏皮地低头偷看饭盒。“嗯。。。是啊,他又顾着创作,忘记吃饭了,这样他身体会不好的。”我提了提饭盒。“咦,说起来我还没吃呢,我也叫吴少秦送饭给我吧,嘻嘻”“诶,你呀!!!”如此两个人像普通大学的两名女生之间的闺蜜谈论,这样的场景在大学校园里很常见。
  • 美女的修真高手

    美女的修真高手

    绝色校花主动跟他表白,妩媚女总裁做她知心大姐姐,火辣女警花要他做男朋友,长腿白富美逼他当未婚夫……
  • 跨次元之学霸霸上渣

    跨次元之学霸霸上渣

    二次元是慕予歌今生唯一的信仰没有之一。慕予歌:如果你离开,我心痛,如果你要我放弃这二次元的信仰,那我都不再是我了。王一尊:原来你的这里,还在说我爱你。
  • 我跟前世抢夫君

    我跟前世抢夫君

    一场穿越之行,一场由自己改变前世孽缘的故事。回到前世当自己的小三。遇见美男不少,却偏生不是围着她转。她和她,究竟谁是谁的前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成功和精彩,不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独享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拥有的,只要你拥有了成功的方法,成功就触手可及。本书讲述播种梦想、树立目标、把握机遇、发掘优点、打造形象、借助外力、练就口才、正确思考、充实才学、挑战失败等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为我们步入成就的殿堂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 逆世重生之封天

    逆世重生之封天

    一代大神,遭小人五次三番暗算而坠落红尘。后得到佛门观音和地府和平心娘娘的帮助,逆世重生。最终修得无上修为,以王者的姿态重返天界,称霸三界!在天界的修真之旅,结识了被世人广为传颂、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并与他们携手打破天界旧的规则,建立新的秩序。也和众多爱侣,演绎出一段段传奇佳话!
  • 重生之傲世霸者

    重生之傲世霸者

    上辈子的悲剧男,重生之后的强者。是我的必须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会放过……
  • 两汉刊误补遗

    两汉刊误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