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美国人传教士明恩溥写《中国人的性格》一书,其中说到了中国人有一个特点是“顺而不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以为是”。其中一个例子相当典型:医生给中国病人仔细地做了检查,然后开了药;并反复叮嘱什么时间吃药,吃多少,千万别搞错;病人生怕忘了这些详细的规定,来回一两次,才算搞清楚;可是一到家,他就一口把两天的药都吃了下去,因为疗效的好坏肯定与药量的多少成正比。
在中国的德国工程师同样发现这个问题,告诉中国工人这个螺丝钉要拧10转。对于木头脑袋的德国工人来说,这个不成问题,没有人去违反。然而到了中国人这里,多少转的都有,就是很少有拧10转的。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正确。我还读过一个贴子,讲作者本人在日本的感受,他给日本人讲授做中国菜,他说酱油少许,日本人不明白什么是“少许”,一定要问清多少毫升,他无奈只好用一个小汤勺,说一勺。后来他发现,日本人做这道菜的时候,都老老实实地放一勺酱油,没有人敢多,没有人敢少。贴子的作者说,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孙中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认为中国人是一盘不听话的散沙,不是没有自由,而是自由太多。对中国人这个分析,构成了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大阶段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自以为是呢?这就是中国浓厚的小农意识传统。小农意识不是儒家为代表的官僚意识,也不是阿Q为代表的游民意识,而是大量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的意识。在古代中国,皇权不下县,乡里的农民如果没有官司,按期交皇粮,一辈子都可以不跟官府打交道。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主,看天吃饭。除了代表老天爷的龙王,小农心里不再敬畏其他的权威。这种社会结构是古代中国独特的,造成了中国小农自由自在、自以为是的独特意识。欧洲农民经过了漫长的农奴时代,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业规矩也比中国的行会规矩多得多,加上基督教对人民的驯服教育,欧洲普通民众就显得比中国民众老实得多,听话得多。这也是西欧实行法治民主的一个良好心理条件。而中国小农的束缚比欧洲的农民少。在历史书上所描述的那个可怕的集权专制的皇权,到县城也就为止了。历史学家黄仁宇把这个社会结构,比喻成为双层面包。
当然在古代中国县城以下,并不是一个民主社会,而是一个家长社会,家长自由最多,而家庭成员的自由,根据其地位,依次减少。所以中国社会基层的矛盾,往往体现在年轻人跟家长的矛盾上面。尽管矛盾很尖锐,但是仍然有血缘温情。年轻人中间,长子地位高些,反抗性少一些,最小的儿子地位低些,反抗性最强。如果读一下巴金的小说《家》,就是最典型的说明。同样,这种基层社会结构,如果没有新的思想冲击,不会导致平等的民主,而是对家长的取代,熬到自己做家长的那天,然后为所欲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以家庭为主,而是以契约为纽带,进行广泛的单个人的分工合作。契约表现在企业里面就是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契约表现在在政治里面就是法律。但是中国的小农意识搞不懂契约,喜欢自由自在。一个年轻人摆脱了家长束缚,有一种获得自由的解放感觉,认为自己做了自己的家长,对于契约十分藐视,于是就处处表现出“自以为是”的性格出来。当然,官员们也不比谁高明,身上同样也有这种小农意识,藐视政治科学,自以为是。这让中国本来就很艰难的社会发展进程,更加雪上加霜。
民主,不可怀疑的是中国未来的方向,但是中国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要懂得自由并不是没有规则,首先要学会服从那些公共规则,然后才是自己的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