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最初在社会学领域中提出。创新是指“被个体认为新鲜的观点”,而扩散则是指“创新传播的过程”。今天,创新扩散理论已经被广泛用于研究从农业工具到组织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创新。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所投资的新技术与其之前的技术相比往往有很大的不同,新的信息技术通常被其目标用户当作是一种创新。因此,部分研究者从创新扩散的角度研究用户的技术接受和使用问题。
罗杰斯(Rogers)于1983年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用以描述技术创新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其扩散过程是“一项创新通过特定渠道在某段时间里在社会系统成员中的传播过程”。该扩散过程中有四个主要的要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该理论主要包含“个人创新采纳模型”和“组织创新过程模型”。它们不仅解释了创新产生的过程,还阐述了创新如何被扩散的过程。该理论是创新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为人们所引用。
人们在是否采用新产品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别。在同一社会体系中,某些个体比其他成员相对早地采用新产品,而有些人很晚才采用新产品。采用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创新扩散初期采用的人数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的人数逐渐增加,直到到达顶峰,然后逐渐减少。创新者是第一批接受创新构思的人,约占使用人数的2.5%,早期采用者是随后采用创新构思的人,约占13.5%。罗杰斯认为早期创新者是冒险的。早期采用者是一个社会系统中,相对年龄较轻、有较高社会地位、财务状况较佳、有较专业化的工作、心智能力超过晚期采用者的人,他们更善于利用比较客观和广泛的信息,进行决策。
创新的性质影响用户采用创新的速度。罗杰斯提出五大因素影响创新的扩散速度: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可试错性。另外,感知风险也是影响创新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
(1)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是用户感觉到采用创新所带来的优势程度。它一般表现为经济收益,增加有效性或其他受益。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创新具有的真正优势,而是个体感受到的采用创新后能带来的相对优势,其中社会地位的提高、方便和满意都是其体现。感知的相对优势越大,采用创新的速度越快。
(2)兼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创新与潜在采用者现存的价值观、以往的经验和需求一致性的程度。采用不兼容的创新通常需要用户首先采用新的价值体系,而它往往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与现存的价值观、社会系统标准不兼容的创新被采用的速度较慢。
(3)复杂性(Complexity)。是个体感知理解和使用创新相对困难的程度。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采用容易理解的创新,复杂的创新由于需要个体拥有更多的技巧和努力,所以会阻碍个体采用。
(4)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是使用创新后产生的结果可被观察和向其他人传播的程度。即使用创新能通过口头、图像或视听方式传播的程度。由于创新结果容易被观察和传播,可以刺激同事、朋友、邻居讨论创新,产生用户需要的评价信息,有助于创新的采用和扩散,所以创新结果的可观察性对用户采用决策有显著影响。
(5)可试错性(Trialability)。指可以在使用前小范围内实施和试验创新的程度。通过小范围、小批量使用时,会减少个体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感觉。
(6)风险(Risk)。采用创新的风险是指个体使用创新后会导致不好后果的程度。韦伯斯特(Webster)认为采用创新是一种投资风险,即是个体对使用创新成功机会和是否值得投资之间的衡量。个体风险规避倾向是创新扩散的障碍。
莫尔和本巴赛特(Moore and Benbasat)基于罗杰斯提出的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发展而成八个方面的感知创新特征:自愿性(Voluntariness)、形象(Image)、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兼容性(Compatibility)、易用性(Ease of Use),可试用性(Trialability)、效果明显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和可见性(Visibility)。
创新性是影响创新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创新的早期采用者一般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并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此外,影响创新扩散速度的因素有:创新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个体感觉到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较少的复杂性和较低风险的创新更容易被采用。
2.4.2 基于创新扩散的信息系统实施过程模型
1987年,权和日穆德(Kwon and Zmud)提出了基于创新扩散的信息系统实施过程模型,该模型定义了影响IS实施的六个阶段:问题提出、采纳、适应、接受、规范、融合;以及与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相关的五个因素:用户群体特征、组织特征、所采纳技术的特征、应用新技术的任务特征、组织环境特征。模型中的六个阶段则源自罗杰斯所提出的创新扩散研究,这六个主要阶段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问题提出:在组织需求的拉动力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作用下,组织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供选择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采纳:组织在理性分析做出是否采纳信息系统的决策,如果接受采纳,则进行人、财、物资源的分配,成立相应机构,给予信息系统实施相应支持。
适应:购买/开发、安装和维护系统,修改或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进行员工培训。
接受:员工学习、使用并接受已建立的信息系统。
规范:把该信息系统应用作为组织管理的常规活动。
融合:以集成的方式使用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实施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技术与组织结构、人员以及组织任务、流程互动的“社会—技术”过程。信息技术的实施过程必须是使组织真正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因此,要有效实施信息技术,需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接受过程。
信息技术在组织中价值的发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组织意识到信息技术及其优势的存在,到组织做出信息技术的投资与购买决策,再到组织信息技术的部署与实施,到用户的使用、接受,最终信息技术成为企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企业能力融为一体。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价值不断体现,这一过程就是信息技术的接受过程。
2.4.3 技术—组织—环境模型
托尔纳斯基和弗莱舍尔(Tornatzky and Fleischer)对创新扩散模型进行扩展,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角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创新技术采纳因素分析框架T-O-E模型。在这个框架中,提到有三个因素主要影响着组织对技术创新的采纳,他们分别是:外部环境、技术特性、组织特性。
T-O-E模型认为,组织对一项创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本身特征、组织以及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特征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兼容性、相对优势等。组织因素是指应用技术的组织的范围及规模、经济类型、管理结构特性和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指的是组织所处行业以及与合作者、竞争对手、政府的交易行为等。T-O-E模型系统考察了组织内外因素和技术本身特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技术的采用影响因素分析中,为研究组织层面的信息技术接受提供了系统分析框架。
(1)外部环境。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竞争者、资源、行业规则和与政府的关系。环境是组织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也是给组织带来约束和机会的外部条件。竞争压力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都是企业创新过程的主要压力。有关市场环境及其对组织应用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面对高度的市场不确定性,高度的竞争压力刺激了企业快速展开创新,企业更愿意采用一种积极的技术策略来增强竞争力。
(2)技术特性。主要与组织在市场上能获得的技术相关,关注于技术本身的特性如何影响采纳过程,包括技术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和可试用性。技术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可试用性同技术的最终采纳正相关,而技术的复杂性与技术的最终采纳负相关。组织自身的技术能力影响着组织获取技术的能力。组织获取技术的能力与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正相关。
(3)组织本身的特性也影响技术采纳。例如,组织的结构规模、集中化程度、组织结构、组织对于变革的适应能力、组织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人员技术水平等。
这三个因素影响着企业应用创新的意向,也影响着相应的创新过程和最终的组织绩效。这和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是一致的。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的T-O-E 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内外各因素,对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