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5100000001

第1章 尼罗河的恩赐

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东有红海,北临地中海,东北一隅与西亚陆路相通,恰好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络处。从地形上看,埃及是个狭长地带,北部自开罗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区称为下埃及,南部自苏丹边界至开罗的狭长谷地称为上埃及。

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源头,它发源于非洲中部,长约六千五百公里,每年7月到10月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粗陋的工具,清除了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终于使这个气候干燥的地区,变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早期先进文明的代表。尼罗河谷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刀、石锄、石斧、石镰等。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进入金石并用期,出现了铜器。通过考察这个时期坟墓中发现的刀、钻、斧、锄等工具,可以发现冶炼技术已相当发达。

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要求有水利灌溉设施与其相配套,于是,“州”作为具有独立灌溉系统的单位出现了,每个州有自己的图腾和州神。随着社会分化,各州出现了军队和代表州的旗帜。全埃及约有四十个这样的州,州长职位世袭,拥有祭祀、军事、司法诸权,实际是一个小国君。祭司、军官和在州长指挥下的其他上层人物构成州的统治阶级。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北部三角洲地区各州以布陀州为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下埃及王国出现后,上埃及以尼赫布特为中心,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

下埃及的文化发展较快,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它不如上埃及强大。三角洲地区有难以通行的沼泽,各州有很大的独立性,国王对它们不易控制。上埃及的国王对各州的控制力较强,国势也较盛,成为古埃及居民最集中的地区。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实现了埃及的统一,开创了埃及的第一王朝。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王朝的地区之一。从美尼斯的统一到被希腊征服为止,古埃及史可分为早期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等几个时期。

第三至第六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的古王国时期,到第七和第八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时,埃及陷于分裂,再也没有统一的政权。古王国全盛时期,国王——法老的专制政权比早期王朝时大为巩固。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前2650)迁都孟斐斯,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早期王朝屡次爆发的下埃及反抗上埃及的战争,到这时已经平息。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50-前2500)、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00-前2350)的法老开始自称为太阳神之子。太阳神被奉为全国的最高神。法老对臣属的权威是无上的,大臣在朝见时必须匍匐在御座前面,以胸贴地,吻法老脚前的尘土。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之下为宰相,全国司法、行政以及经济等重要政务都由宰相总揽。按照古代埃及的制度,一切土地都必须在宰相衙门登记,由法老赐予的土地执照必须由宰相衙门颁发,关于土地的诉讼也必须由宰相衙门审理。第四王朝开始以太子为宰相。太子辅弼法老,能借此获得统治的经验,巩固王权。各州的州长都由法老直接任命调遣。州长掌管全州的赋税、水利和司法,是法老在各地方的代理者,必须贯彻法老的政令;遇有战争,则需从地方征发军队应役。但是从过去遗留下来的上下埃及的划分,在古王国时期还没有完全消除。第五王朝设南部总督,统辖上埃及各州的军务和政务;下埃及各州则由法老和宰相直接管辖。军队是法老专制王权的重要支柱。军队和军事机构的头目都由王族成员担任。步兵是唯一兵种,以弓箭为武装。东北边境西奈半岛和南方边境努比亚都驻兵设防,国内各地也遍设堡垒,以加强控制。

古埃及经过几度繁荣昌盛,逐渐衰落,随着波斯帝国的强大,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古埃及给人类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不可磨灭的。

下埃及最先出现了文字。如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表示水流动的样子,就逐渐演变为“水”字。有些图形文字逐渐演变成音节符号和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二十四个。各种符号组成词组,共有六百多个。书写用的是纸草,其茎干剖为长条,彼此排齐连接成片,然后压平晒干成纸。这种纸草后来成为古代地中海区域一种通用的纸。古代埃及人的笔用芦管制成,墨汁是用菜汁加烟渣调和而成的。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也十分兴盛。古代埃及统治者兴建宏伟的建筑,目的是为了体现法老神权的无上威力。第四王朝的大金字塔在19世纪巴黎铁塔建成以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观。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时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圆柱高达21米,每个柱顶上可以容纳100人。其他如路克索尔神庙、吐坦哈蒙墓、拉美西斯二世墓、埃尔——阿玛尔纳的宫殿,也都庄严宏大。

另外,古埃及人在天文、艺术、数学以及医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现行公历就是从古埃及的太阳历演变而来的。古埃及人已经会计算等腰三角形、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并算出圆周率为3.16。而木乃伊的制作则反映了古埃及人丰富的人体解剖知识。

法老的转世之梦——金字塔

在尼罗河下游开罗附近的基泽和萨卡拉等地,保存着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9座,它们和尼罗河风光交相辉映,古往今来,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小山似的金字塔究竟造于何时?在生产技术能力落后的上古时期又是如何建造成的呢?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是在古埃及早期,金字塔并不是法老们的灵魂安息之所。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法老的权力还不十分强大,因此修建的坟墓和贵族一样,都是“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即“凳子”,呈长方形,用泥砖建成)。第三王朝的第二个法老乔塞尔在位时,国力强盛,他认为“马斯塔巴”不能体现法老的尊贵地位,于是让杰出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修筑一个高大而不朽的王陵。伊姆荷太普用从山上采下的方形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建造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高达61米,外面包裹着精致的白色石灰岩,周围则建起了高大的祭祀殿堂。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三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呈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在中文中称之为“金字塔”。

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50—公元前2500),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精湛,出现了三座规模较大的金字塔,它们坐落于开罗附近的基泽,是由三代胡夫、哈夫拉、孟考拉祖孙三代法老建造的。

胡夫金字塔是所有现存的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原高146.59米,虽然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它的顶端已经被剥蚀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比7个国际标准足球场还大一些。塔身大约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4.8吨。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块之间没用任何黏着物,完全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塔身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至今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正是这样的设计,使金字塔能历经千年而不倒。

另外,在胡夫金字塔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均匀地分散了压力。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塔的附近建有“上庙”和“下庙”两座神殿,还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的“狮身人面像”,西方人称它为“司芬克斯”。雕像高22米,长57米,面宽5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孟考拉金字塔比前两座小得多,塔高仅66米,但也相当于二十几层的高楼。

金字塔的建造现已无任何记录留存,唯一的记载就是希腊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在金字塔建成后两千年所写的《历史》一书,他认为金字塔是由十万名劳力花二十年才完成的。但是一般学者均认为不足为信。根据考古学家及科学家们研究推测,建造金字塔这样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花费三十年及许多工人的劳力才得以完成。通常一次都是由十万名工人一同工作,每三个月轮替一次,交换着做这极为辛苦又危险的劳役。建金字塔所用的石块,有的就地取材,有的采自尼罗河西岸或亚斯文,然后再借助尼罗河用小船运至工地。由河岸到工地,劳工们需以劳力加上铺在地面上的树干,慢慢地拖至工地。建筑金字塔必须一层一层往上垒,所以工人们还得花10年搭建运建材的斜坡,然后再用二十年的光阴将金字塔完成。

金字塔除了是坟墓之外,还代表了什么意义?这一直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许多学者由古时候流传下的文献中发现,金字塔在古埃及人的心中,并不只是坟墓那么简单,它象征了太阳的光线,同时也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古埃及人深信法老是人间的神,他指挥战争取得胜利,主持正义而且也控制国库;当然,他也代表了上下埃及的统一。这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意味着他可以利用埃及的所有资源来建造他的金字塔,所有出色的雕刻家、泥瓦匠、工程师以及数不尽的工人之所以花费许多年来建筑法老王的坟墓,是因为他们相信若能为法老王建一道通往天堂的阶梯,那么,在来世法老也会保护他们。

金字塔屹立数千年而不倒,西方有句谚语:“美好的青春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时间就这样开始——公历的由来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耕作、播种、收获只有在一年中适当的时候进行才能保证丰收,所以确定天文历法非常重要。人们通常把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而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则是公历的鼻祖。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礼物”。古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气候炎热,雨水稀少,然而这一切都不妨碍埃及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因为有尼罗河由南到北贯穿埃及全境。在阿斯旺大坝(公元1970年启用)建成调节尼罗河水流之前,埃及全仰仗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得以继续生存。每年6月尼罗河开始涨水,7月到10月则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溉两岸龟裂的农田。直到11月大水才消退,留下一层沃土。尼罗河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历法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年、月、日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日”和“月”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其周期现象有着非常显著的起止标志,而年的长度却不太容易确定。因此,各种历法的基础就是确定一年由哪一天开始。在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3100-前2200),埃及人观察到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在清晨便可看到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于是,古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但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并不是完全相同,埃及人经过推算证明,天狼星偕日升那天在120年之后,与120年前偕日升那一天正好相差一个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成了一年的开始。埃及人把这个1460年的周期叫做天狗周,因为他们是用神话中的天狗来称呼天狼星的。古埃及人的计算结果和今天的天文学计算相差无几,以365天为一年,比实际一回归年(365.25天)少了0.25天,120年过去则少了30天,1460年之后就会少365天,正好接近于一年。这样,一年的天数就确定下来了。然后,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上五天宗教节日,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长出五谷季”和“收割季”,每季4个月,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太阳历。古埃及人制定出了这样精确的历法,与他们长期细致的天文观测密切相关。

太阳历传入欧洲后,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以太阳历为基础编制了儒略历。针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0.25天的误差,儒略历作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每四年设一闰年,闰年366天,一年12月,单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他双月每月30天。恺撒死后,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变成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

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五百多年前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英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古埃及的太阳历有所进步,但是和太阳运动——周期回归年相比,还是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一千六百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是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到了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时,又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对儒略历进行修改,宣布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以弥补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把设置闰年的方法改为以公元纪年为标准,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是闰年,1700就不是闰年。这样就大体上弥补了每年11分14秒的误差,要3000多年才会比太阳历的时间多一天,这就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人们称之为公历或格列历。

当然,格列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多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会不断得到改进。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滁州群雄录

    滁州群雄录

    时逢中统年间,成吉思汗的子孙开创四大汗国继承了草原民族优势和特性,攻城略地,杀戮征伐势不可挡,所有文明在蒙古铁骑开天辟地般地威势下颤抖,黄金汗帐的换了主人,骁勇善战的蒙哥汗王魂归草原,尊儒尚佛的汗王忽比烈应运出世,那些想做奴才而不得的汉民族精英,那些大儒,名士总算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或奉诏入朝、或毛遂自荐,为他们心中四海宾服、功盖唐宗汉武的主子效命。一条条安国定邦的良策、开疆扩土的奇谋都由这些旷世大才提出并实施。当然至于那些同宗同族的人沦为三等、四等人,也早不是这些领了蒙古姓氏,晋身为一等人所要想的。汉家儿郎早已无当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血勇了。但是哪怕大势所趋,也总有几个南蛮子宁折不弯,死得其所。
  • 三国秦琼传

    三国秦琼传

    东汉末年有三国,神州尽燃血骨涸。英雄豪杰岂有意,把酒弹爵笑山河。你唱罢来我登场,是非功过谁与说。纷纷扰扰转瞬逝,自待慧眼品斟酌。世间万态何足道?唐时叔宝汉柱国!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敦煌学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主要是揭示敦煌、河西及至我国古代社会、中亚古代社会和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规律;为研究我国古代某一局部地区的历史、社会状况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典型。樊锦诗先生这样说:敦煌莫高窟以汉地文化为基础,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地吸纳了多种文化,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精武魂

    精武魂

    历史的车辙印,缓缓压过武夫的末时代。扛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入侵的鞑虏打开了满清闭关锁国的大门。一心向武的赵子龙带着无双的胆,来到这个激荡的武夫末时代。马永贞的力,霍元甲的拳,黄飞鸿的腿。普普通通的武夫,无力煽动历史的洪流,却能用拳头改变民族的精神。以我之拳,铸民族精武之魂。
热门推荐
  • 奇缘穿越:皇后不好惹

    奇缘穿越:皇后不好惹

    她是一个特级杀手,粗鲁,霸道,一次聚会,居然被人推下了河,再一次苏醒,天!我怎么躺在棺材里?原来身世居然是个庶出的三小姐,既没有勇也没有谋,这算什么?纯洁?好吧,既然如此,就让莫倩倩为她扭转一下吧。什么?还有选秀!好吧,看在她已经死了的份上,就替她进宫玩一玩!······莫倩倩大穿越,看她如何玩宫斗!如何闹翻古代,闹翻整个皇宫,大不了最后灰溜溜的逃跑呗!待莫倩倩重生,再续前缘,又会是怎么样的情节,结局又会是如何?
  • 换颜妖妃倾天下

    换颜妖妃倾天下

    ……一朝一暮一枯荣,一人一影一世灰。……她,一只心思单纯的鱼妖,只因为隔水相望的一眼,从此便爱上了惊为天人的南泽皇……逆反天理,她凭借着满口的谎言,踏着别人的鲜血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入了他的世界,用他最不能接受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的爱慕,他却冷眼旁观着……最终,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他决绝地揭穿她的谎言,在一瞬忘记所有温情,将她作为棋子远送他国,却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冰山一样的心已经慢慢地融成了眼泪……她成全了他,一身素衣,远走他国。上天爱怜,阴差阳错地,她脱胎换骨竟成为了绝世妖后,只不过,是他国的后,只为她的王歌舞,任凭天下人羡妒……------------------完美分割线-----------------小妙新文,谢谢大家捧场,希望大家喜欢~有空留评哦,催更滴,提意见滴,喜欢滴,心疼女主滴……统统滴告诉小妙吧……小妙会尽量满足大家滴~
  • 天机卷:咒途

    天机卷:咒途

    原本在一个边城小县不甘堕落却又改变不了命运不得不向世俗低头做一个店小二的我,机缘巧合之下,在客栈中遇上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奇能异士青年,闻其谈吐,一语道破了天机.誓要夺取天机卷轴,改写自己的命运,改写一切人的命运,天下人的命运和事物,都将有我来决定,但是......这一路并不是由我所能决定的......
  •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温柔婉转,很好相处?屁!第一天被打她默不作声,第二天却像换了一个一般对对方步步紧逼,直逼着人当着所有的人的面给她道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击!当扮猪吃老虎报复完那人之后,却不想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
  •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以礼仪小故事、你来评对错、礼仪小常识的形式,讲述小学生应该知道的个人形象,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外出、公共,媒介使用,涉外等方面的礼仪小常识,紧密结合新时代、新风尚以及现代礼仪,同时容纳传统礼仪的精粹。《优秀小学生:应该知道的礼仪小常识》是市场上第一本培养礼仪小公民的经典读本,能在轻松的课外阅读中帮助小学生知书识礼、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有教养的新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斗法变

    斗法变

    万年前,虚空双洞睁开黑眸!一股股势力倾巢而出,所为何?九张画卷由空飘落,世人展开厮杀侵夺。血流成河,乾坤动摇,苍穹破裂。万年后,武道昌盛,万族林立,宗门四起。少年手持一张画卷,从小地方中走出,步入这万千世界。
  •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薛凌洛悲催的住进了医院,并且因为无辜旷工,损坏公物为名赔款还要开除。然而肇事者竟然逃逸,这怎么能不令人气愤呢?什么?他是乔氏大总裁,这么说他很有钱,太好了,发财的机会来了,如果不狠狠敲他一笔,怎么对的起自己呢。她只是想要讨点赔偿金,这样过分吗?毕竟她才是受害者,可是为什么要她用婚姻来换?这样公平吗?“婚姻维持一年,给你一千万,这样公平吗?”男人低沉的声音响起,深邃如大海般的眸子,清冷的看着她。
  • 心灵茶座之龙脉

    心灵茶座之龙脉

    杨莘凌是万国传颂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女儿,在一次网游比赛中认识名校高材生爱新觉罗.翰宇,二人成为师徒,报考志愿时相约在Y名牌大学见面,后因父母空难离世,莘凌躲避争夺遗产汹涌而至的族人无奈赴英国求学,失信高考之约。莘凌毕业回国前,向翰宇表白,与翰宇约定机场见面,翰宇却为救前女友戚琅琅意外失去右臂,重伤入院而失约。五年后,莘凌成了有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与集团总经理董梓浩准备步入结婚礼堂,却突闻当年父母双逝所苦寻的清朝龙脉下落。莘凌为接近“龙脉”,化名“心雨”应聘成为“心灵茶座”的员工,深入接触后却发现充满神秘的老板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CM(Cosmos),再次成为师徒的二人摩擦不断,第三次约定悄然开启……
  • 新醉八仙

    新醉八仙

    永生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每一个传说都是伴随在永生之后的插曲,不论怎么传说,没有人真正见到过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