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900000009

第9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

本书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认识,为了便于博弈分析与经济变量分析,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索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货币政策通过投资支出来传导或发挥作用;第二类是货币政策通过消费支出来传导或发挥作用;第三类是通过国际贸易来传导或发挥作用。但是不同的学派对具体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的解释也是不同的。

一、投资支出渠道

投资支出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早期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中心,因为凯恩斯学派强调投资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

(一)传统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传统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也即是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研究基本上是结合IS-LM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的,并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传导模式:货币政策→利率→投资→产出,通常的文献用符号表示则是M→i→I→Y。在以利率为渠道传导机制的论证中,隐含着该机制发挥作用的两个根本条件:(1)投资必须实际上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是弹性的;需求越具有利率弹性,IS曲线走势越平缓,利率变化的作用越大。但投资决策总的来说只取决于长期利率。(2)货币政策必须能够对长期实际利率直接施加影响。然而,有鉴于资本的高流动性,长期利率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等的影响,而且,该渠道并没能很好地解释美国现有的经济数据。众多学者普遍承认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的重要作用,但是用于解释某些实际问题仍然有困难,例如借助利率渠道很难有说服力地证明,为什么在现实中很小(大)的利率变动会产生很强(弱)的实际影响,这促使人们考察其他的作用机制作为替代选择或补充。

(二)托宾的q理论渠道

经济学家发现,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而影响投资支出。凯恩斯学派的解释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降低债券利率,使股票比债券对投资者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股票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升。另一种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社会公众会发现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比所需要的多,于是会通过支出来花掉这些货币。货币市场是吸纳货币的重要渠道,需求增加因而股票的价格上升。上述的两种观点都表明,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进而股票价格影响投资支出的过程。托宾对此进行的解释——通常被称作q理论——最终被众多的学者所接受。托宾将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当q很高时(q>;1),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因为新厂房、新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此时企业发行股票能够在股票上获得比购买上述设备更高的价格。由于企业通过发行较少的股票而获得较多的新产品,投资支出相应地有所增加。相反,当q很低时(q<1),由于企业的市值低于资本的成本,企业不会购买新的产品,进行投资。股票价格越高(低),托宾的q值越大(小)。托宾的q理论对美国大萧条时期投资支出率降低到极点的现象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托宾的q理论对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而影响投资支出的解释,表述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为:货币供应量M→股票价格Ps→托宾的q值→投资支出I→总支出Y,即M→Ps→q→I→Y。

(三)信贷传导渠道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信用可获得性理论(credit availability doctrine)就已经勾勒出了信贷传导的轮廓,然而一直缺乏广泛的支持,70年代中期以来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新发展使信贷传导机制再次为经济学家们所瞩目。一方面,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信用配额(credit rationing)假说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信用配额行为被论证为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产物。这一过程中,博弈理论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的成果推动了信贷传导理论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利率在解释经济现象时非常重要,但不能尽善尽美,从而使其他传导观的提出成为可能。伯南克和布林德认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有些交易是依靠银行的可贷基金来进行的,若银行贷款与金融资产和国际基金在产出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要唯一地按照传统货币观点解释货币政策改变对经济影响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方面是十分困难的。货币政策传递的借贷机构有助于弥补传统货币学说的这一缺陷,信贷传导渠道并不能算是与传统货币传导渠道相并列的传导渠道,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传统利率效果的扩大和扩散机制。信贷传导理论具体表现为银行借贷渠道(bank lending channel)与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sheet channel)。

银行借贷渠道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一样,具有独特的传导功能,也就是说,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是不可完全替代的,特定类型的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借贷而获得。其后卡什亚普和斯坦(Kashyap and Stein)进一步论证了借贷观点的成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货币政策非中性,即货币政策能够对真实经济产生影响,这实际上是任何一个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必需的隐含前提。(2)银行贷款与债券至少对于部分借款人而言是不可完全替代的。当货币紧缩时,特定借款人无法通过直接融资抵销银行贷款的减少。(3)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准备金的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无法通过资产负债机构变动抵销准备金萎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其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如下: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投资→产出,即M→L→I→Y。

资产负债表渠道又称为净财富渠道(net wealth channel),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可以由于特定借款人的受信能力的制约而得以强化。随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与利率的普遍上扬,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将受到影响。首先,从净现金流量(NFC)上看,利率的上升将导致利息等费用开支增加,从而直接减少净现金流量,同时销售收入的下降从间接渠道上进一步减少净现金流量。其次,从资本价值上看,利率的上升意味着股价的下跌,从而现有资本品的价值随着减少,资产状况相应地恶化。借款人的担保品价值的下降,贷款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AS)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MH)问题趋于严重。因而,部分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既无法从市场直接融资,又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并进一步导致投资与资产的额外紧缩。资产负债表渠道不以中央银行所能影响的银行贷款供给为前提,因而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但货币政策非中性以及贷款与债券的不完全替代是两个基本的前提。其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可以描述为:货币政策→利率→借款人的净现金流量→借款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投资→产出,即M→i→NFC→AS&MH→L→I→Y。

与伯南克和布林德观点不同的学者,则认为银行贷款与金融资产和国际基金在产出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沃纳和乔治斯(Warner and Georges)使用美国股票市场回报率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观点,通过股市跟踪及价格分析,他们分析了美国1993~1994年的经济膨胀期和1990~1991年衰退期所发生的10次货币政策冲击,认为似乎没有经验能够有效地支持美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的存在。说明信贷货币传导渠道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检验。但信贷传导渠道对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似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消费支出渠道

货币政策传导对消费直接发生影响,是基于货币学派的简化形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货币学派将消费支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耐用消费品支出,另一部分是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关于货币政策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可能发生的影响的研究上。后来的研究者们研究了货币政策与非耐用消费品支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股票市场对耐用消费品与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都有影响。而且股票的流动性很强,因此提出了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

(一)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渠道

由于耐用消费品支出常常需要借款的支持(中国相对较少,但逐年增长),当利率降低时,借款的成本就会减少,因此消费者会增加借款来购买消费品,从而增加了耐用消费品支出。由此,形成了一种货币政策变动影响总支出的途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耐用消费品支出→总产出,即M→i→耐用消费品支出→Y。

(二)财富效应渠道(非耐用消费品渠道)

非耐用消费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源于莫迪格莱尼运用他的消费生命假说,对消费者的资产负债如何影响消费者支出的决策问题所进行的考察。莫迪格莱尼假定消费者按时间均匀地安排他们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决定非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因素是消费者毕生的财富,其中金融财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而不仅仅是当前的收入。当货币供应的增加导致金融财富(股票)价格的上升,从而消费者的毕生财富将增加,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也将随之增加。从而,看到非耐用消费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货币政策→消费者毕生的财富(Ps)→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总产出,即M→财富(Ps)→消费者毕生财富→非耐用消费品支出→Y。

(三)流动性效应渠道

流动性效应是针对股票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特点提出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大小与股票市场有关,当股票价格上升(下降)时,金融资产的价值也会提高(降低),相应地,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相对于债务的比例也就增加了。因而,消费者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降低,非耐用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支出都将增加,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消费者毕生财富→金融资产价值→消费品支出→总产出,即M→财富(Ps)→金融资产价值→消费品支出→Y。

三、汇率传导渠道

这一渠道主要是研究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的私人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该种市场条件下国内利率是由国际市场利率均衡决定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更多的是由当时的主导货币国家决定,小国的货币政策被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在灵活汇率制下汇率渠道实际上包括利率渠道的政策效果,蒙代尔(R。A。Mmundel)2002年5月在北京大学所做的报告中认为,固定汇率制是一种制度,而灵活汇率制本身就是一种货币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利率既然能够影响货币的需求,也必然能影响货币的价格——汇率,并据此建立了古典汇率平价理论的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弗莱明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应运而生,开始强调货币供给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其后,多恩布什综合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将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结合,从汇率超调的角度研究了汇率的易变性,产生了著名的“汇率超调”模型。时至今日,随着国际资本的规模扩大和流动性增强,各国货币的替代性逐渐增强,各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成了不得不被重视的问题。其传导过程一般是,当国内相对利率下降时,国内货币的存款相对于外币存款的吸引力将下降,单位国内货币存款可兑换的外币存款数量减少,说明汇率e下降,本币贬值,从而国内商品价格低于国外商品价格,净出口NX增加,总产出随之增加。形成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汇率传导渠道:在高资本流动性假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可以被描述为:货币政策(紧缩或扩张)→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利率差异→资本流动→投资(不确定)→产出(不确定),M→i→e→净出口NX→Y。

货币政策渠道效应理论的发展是各种经济学派不断研究的结果,现代经济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的认识是综合性的,货币政策是同时通过消费渠道与投资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货币市场均衡与宏观经济总量的均衡。1982年弗里德曼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一书中解释他的货币传导机制观点时,就已经提出他认为的货币传导过程:货币量变化→支出→资产价格变化→投资→名义收入,并认为长期内,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影响实际产出。这一过程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以及其综合性在本书的第一章已经进行了说明。针对这一传导模式,梅尔泽(Meltzer)等人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传导机制,强调了财产总量及相对价格的变动。他们将经济分成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证券市场、实物资产市场和货币市场。综合考虑四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对价格的变动,具体分析了财富调整机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对投资、消费、金融机构均有明显的传导效应。在较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价格对投资的传导效应是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实现的;对消费者的传导是通过股票价格的财富效应实现的;对金融机构的传导效应是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实现的。从而说明了不同资产存量的变动影响经济活动的综合传导过程。

同类推荐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计划金融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决定和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而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又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们对金融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开始。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热门推荐
  • 超人队长

    超人队长

    手速快过了最牛的魔术师,脚速超过了最快的田径运动员,他是来自华夏国的爱装酷并且有点二的少年。飞天时,是背身双翼的雄鹰;遁地时,是浑身甲片的穿山甲。他是来自欧盟的嗜酒如命的怪异大叔。能隐身窥视别人的言行举止,能穿越墙壁和疾驰奔跑的列车,她是来自美联的一个爱钱如命的性感女人。身材娇小的娃娃脸女生,竟是单手能举起一栋楼房,一脚能让整座豪华游轮四分五裂的恐怖小萝莉。一餐能吃掉一头牛的大胖子,却是身体每一个部位都能收缩,连老鼠洞都能钻进去的诡异大怪物……世人赋予了他们一个光荣的称号——超人!而许许多多如同他们一样神通广大的超人在看见赵玉潇那张亲切的笑脸后,都会恭恭敬敬心甘情愿的喊一声:“队长!”这是一个疯狂动荡的年代,这是一个属于超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英雄们的故事。超人队长的故事。
  •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 腹黑大叔的灰姑娘

    腹黑大叔的灰姑娘

    从小失去母亲的灰琦琦,在继母的刁难下生活,直到一天结识了豪门公子上官斌。当灰琦琦恋上上官斌。觉得幸福来的太快的时候,无意发现好朋友与爱人有染,心灰意冷的她无意撞上了豪门总裁外加腹黑的上官夜,也就是上官斌的叔叔。。。。。。
  • 黑童话101

    黑童话101

    只是突然才有的想法,想把童话故事改编,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 幻想大陆之星钻奇迹

    幻想大陆之星钻奇迹

    用星星平凡的光芒照耀星星之路,亿万颗星星铺成的绮丽世界,亿万颗星星谱成的奇妙乐章,带着星星们战胜命运,驱走黑暗,迎接无穷的光明......天使没撤离,天堂依然住在你心里,你一定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做梦的勇气,我会在雨中陪你等雨停......奇妙乐章,弹奏出你心里,最美好、最净化心灵的句子,填满你充满爱的心灵,少女少年们,向命运宣战吧!
  • 我们是

    我们是

    人,起源,进化不,只是物种存在差异造成的厮杀罢了简单的说,是天性啊
  • 大狙4

    大狙4

    本书是《大狙》系列的完美终结篇。讲述优秀狙击手铁蛋为了替死去的战友报仇,与几个战友勇闯孤岛,追踪凶手。在岛上,他们遭遇了一神秘组织的几大高手。为揭开岛上的秘密,他们与怀着同样目的来岛的某国特工联手,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揭开了这个蕴藏丰富石油资源的小岛真相。铁蛋和战友们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但他也因感染了生化病毒而与其进行生死抗争。铁打兵王铁蛋胜利了,子弹出膛,兵王完胜。大狙再现,王者归来。
  • 启冥

    启冥

    大破灭“黑暗纪元”将无数人杰和无数的秘密湮没,却依旧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行,这一纪元,极尽辉煌,人杰无数,湮没在黑暗纪元之中的惊天秘密逐一浮出水面!谁能揭开那被湮没的秘密,谁又能成为这一纪元的皇,主宰沉浮!!!
  • 一客酥肉

    一客酥肉

    研究肌肉的叶胜仪穿越成了一身肥肉的叶胜衣。这家里真是怪异,继母偷偷半夜送吃的。送的什么呢?猪油拌饭加白糖哦。且看她如何一身酥肉藏剑胆,两袖清风隐琴心,侠士庭前把盏,王侯府下做客在这昏暗的古代娱乐圈寻得一份光明。
  • 神之行

    神之行

    亿万生灵为了争夺最后栖息之地陷入无尽的战火中,只想跨越彼岸,越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