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2100000006

第6章 八佾篇

八佾舞于庭

孔子谓②季氏③,“八佾④舞于庭,是可忍⑤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八佾篇:《八佾篇》对礼乐的实质和实践作了阐述,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作了严肃的批判,对《诗经》的内容作了具体而概括的评价。

②谓:谈论,评价。

③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④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

⑤忍:忍心,狠心。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起舞,这样的事都可以狠心地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地做出来呢?”

【故事链接】

春秋末期,鲁国新兴的贵族季孙氏,家族在朝中势力很大,操纵着朝政,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季孙氏曾打败鲁昭公,迫使他逃往齐国。后来的鲁哀公和鲁悼公则几乎变成了傀儡。

鲁昭公执政时,季孙如意最为放肆,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还自比天子,在家庙中设置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六十四人组成)的大型舞乐队。按规定,他只能使用“四佾”(三十二人组成)的舞乐队。孔子知道这一情况后,认为季孙如意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周礼,于是在谈到季孙如意时,说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

礼之本

林放①问礼之本②。子曰:“大③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④也,宁戚⑤。”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字子丘。

②本:根本、本质。

③大:重大。

④易:周全,指把事情办理得很妥善。

⑤戚:悲伤、悲痛。

【译文】

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办得铺张浪费,不如朴素节俭;丧礼,与其办得事事周全,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故事链接】

在古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死去的人实施厚葬,葬礼铺张浪费之风越刮越厉害。最初是王孙贵族们,后来,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为了安葬死去的亲人,有的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

这时,有个叫杨王孙的官员,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变这股劳民伤财的厚葬之风。有一天,他把几个儿子叫到面前,严肃地说:“我年纪大了,将来死后,你们可用一个布袋,把我的尸体头下脚上垂直装进去,然后挖一个七尺深的大坑,从脚后跟处抓住布袋,等尸体下去后就抽出布袋,让尸体直接与土地接触。”

儿子们听后,一个个惊讶极了。大儿子劝父亲说:“我们家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不至于寒酸到这种地步。再说这样做,不是要让天下的人嘲骂讥笑吗?”但是杨王孙执意要儿子们按照他的安排去做。

面对一批批来劝说自己的亲友,杨王孙耐心地开导他们:“举办丧礼,只要表示内心的哀痛就行了。厚葬对于死去的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钱财埋于地下会腐烂,而且还会招来盗墓贼,很可能会暴尸荒野!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几年后,杨王孙死了,他的儿子们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办了一个很简朴的葬礼。杨王孙的做法很值得人们学习。

每事问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②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

②鄹人之子:指孔子。鄹,鲁国的县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鄹人,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任鄹大夫,古时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因此将叔梁纥称为“鄹人”。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了?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了这话,说:“这正是礼啊。”

【故事链接】

孔子在鲁国担任助祭时,经常到太庙参与一些祭祀活动。

每次活动前,孔子都会提前到太庙,小心谨慎地做准备工作。并再三向守庙人询问礼器的知识和礼仪等内容,直到把每件事情都弄得明明白白才肯罢休。

守庙人见孔子谦虚地向自己请教问题,自以为很有学问,他得意地向别人说:“孔子出身名门,整天教别人,自己却连最简单的礼仪、规矩都不懂。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的学生听了,问孔子:“您为什么向守庙人请教问题呢?现在他到处嘲笑您不懂礼仪。”

孔子听了说:“指责和讽刺我的人可能就不懂得礼。虚心学习、勇于请教、不耻下问,这就是礼!”

后来,守庙人听说了孔子的这番话,心中懊悔极了。从此,每当孔子来到太庙,他都很详细地向孔子介绍有关知识。

以礼使臣,以忠事君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昭公之弟,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前495)。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差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应是怎么样的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依礼来差使臣子,臣子应该忠心竭力地侍奉君主。”

【故事链接】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徐庶辅佐刘备几次击败曹兵。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扣留,作为人质逼徐庶归顺。徐庶无奈,只好辞别刘备,奔赴曹营。临别时,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问徐庶:“诸葛亮的才能比先生你如何?”徐庶说:“不能比,我不过是萤火虫的微光,而诸葛亮则如日月的光辉。”刘备又问:“听说,卧龙、凤雏,能得到其中一个人的辅佐,就能安定天下。不知诸葛亮和这两位先生比较怎样?”徐庶说:“卧龙先生正是诸葛亮,如能得到他的辅佐,何必为天下不安定而发愁呢。”

刘备立即带领关羽、张飞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他们第一次扑了个空,诸葛亮不在家。看门的书童说不知道诸葛亮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关、张三人只好扫兴回营。

后来有人报告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非常高兴,立即和关羽、张飞顶着鹅毛大雪,第二次请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在他们来到的前一天,又出门了。

刘备第三次和关羽、张飞来拜访诸葛亮时,正赶上诸葛亮睡觉。刘备出于虔诚和礼貌,不让惊动,静静等在门外。张飞要发火,想把诸葛亮惊醒,被刘备止住了。

诸葛亮醒来,听书童说刘备来访,马上换了衣服,请刘备进屋详谈。

刘备向诸葛亮恳切地表明了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的决心和意愿。

诸葛亮深思熟虑后说:“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曹操本人又很有军事才能。目前,你没有力量和他争夺高低,他占着天时;东吴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统治江南,从他父亲孙坚到他这一代,已经三代,根基牢固,占着地利,也不能和他正面发生冲突。将军可以先攻取荆州,再占领蜀,然后以蜀为基地夺取三秦,从荆州出兵进攻洛阳,老百姓一定会欢迎你。做到这些你就占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一番对天下形势的总体分析使刘备更加佩服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感激刘备的诚恳,同意出山辅佐。

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韶》与《武》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曲。

②美:指乐曲声音美。

③善:指乐曲的思想内容好。

④《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是歌颂周武王的乐曲。

【译文】

孔子评论《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评论《武》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故事链接】

春秋时,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国内发生动乱,君臣之间争权夺利,闹得百姓心神不定。孔子怕遭到灾祸,带着几个弟子逃到齐国。

有一天,齐国的乐人专门为孔子演奏《韶》的乐曲。孔子听得非常高兴,觉得它音调很动听,意思也表达得比较完美。他简直听得入了迷,一连几天都在回味着《韶》的音律,连肉的味道都不知道了。

不久,齐国的乐人又为孔子演奏了《武》的乐曲。孔子听了,也觉得它音调很动听,只是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完整。

有人问孔子说:“先生,《韶》和《武》您都欣赏过了,请您讲讲看法!”

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韶》乐好呀,它的曲调美极了,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极好。至于《武》乐嘛,它的曲调也美极了,只是意思还不够好。”

孔子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呢?原来,《韶》乐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孔子向往那个时代,所以极力赞美它;而《武》乐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周武王的天下是由讨伐商纣而来的,孔子喜欢文治而不喜欢武治,因此他就说《韶》乐好,《武》乐比不上《韶》乐。

同类推荐
  • 高校学生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

    高校学生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

    本书不仅阐释了已被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常规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而且借鉴了当代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念,参阅了当代中国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创新学习策略及教学策略。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 目标型家庭

    目标型家庭

    本书内容包括:你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你的家庭和谐吗、你的家庭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家长里短烦心事、孩子学“坏”为哪般等。
  •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诙谐,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人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热门推荐
  •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101个给青年商人的忠告

    本书以寓言哲理的形式向青年商人和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管理思想,是职场励志类图书。
  • 鬼域:异度迷情

    鬼域:异度迷情

    一切揭开序幕,经历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奇闻,感受蜀境酒神的午夜狂欢,遭遇闽地孤帆岭死亡之角的濒死经历,他和她纠缠在一起,于大千世界中向着同一目标靠近。神秘的力量,秘境的吸引,千年前的且兰古国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鬼域世界的不可思议,异度空间的奇幻迷情,他们是改变彼此命运的有缘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愿意相信历史的只言片语?
  • 湘绮楼评词

    湘绮楼评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身有所安,心有所属

    身有所安,心有所属

    总有一个人,能在一个刹那让你惊觉到生命中的某个斑驳,总有一段时光,你舍得用力剪成碎影一生收藏。时光渐老,心却愈清。我们的爱情,离回忆太近,离自由又太远。关于幸福。离开和抵达,究竟哪个更难?我要的爱,不过是与你共赴明亮美好的未来。
  • 重生之恶夫良缘

    重生之恶夫良缘

    涅槃重生后的国公府六小姐安芸熙,今生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好好保护自己的家人,顺便虐渣男,可是前有狼后有虎,她避开了狼窝,还是跳入了虎穴。小霸王懒洋洋的伸展着爪牙,很是满意这个比喻:放心,我不吃人,可是他发光的眼神却分明是相反的意思。安芸熙哀嚎:月老你出来,我们谈谈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魂逆命书

    英魂逆命书

    千年一次的群星陨落后,封印在魂器中的史前强大英魂便苏醒过来。被上天选中的少年们传承着史前英魂力量,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尽磨难的天生剑胎,一步步揭开围绕自己身世的惊天大局。且看孤儿如何步步超越,步步灭神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至尊女帝:虏获冷情将军

    至尊女帝:虏获冷情将军

    月黑风高夜,生米煮饭时!呼哧呼哧,一个小身影,正努力的和墙做着斗争。时不时嘴里还发出阵阵奸笑,嘿嘿,今天晚上就把这个将军给吃了,让他再也跑不掉!把突然起夜的下人吓了一大跳,屁滚尿流的跑了,一边跑一边大喊:“将军,快逃啊,皇上又来爬墙了!”
  • 众生九道

    众生九道

    这里,是自称为人类后裔的‘神’、‘魔’两族统治的世界。某日,神族教廷发现了一处人类城市遗迹,并发现了一个活着的人类!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在大陆的神话传说中,人类无所不能,象征着强大和不可战胜……造物主大人脑洞大开之作,带给你一段奇妙的旅!……“这就是神格吗?只要把血滴在上面就能成神,无所不能?”洪小智拿着一颗乳白色的珠子,神色激动。…………PS:本书碾压流,没有打怪升级的情节。主角是直接一步登天,然后开始碾压的。本书剧情真实而符合逻辑,人物性格清晰,大纲完整,构思清晰,请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