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4200000024

第24章 古代礼俗中的饮茶

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用品,常常概括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概括,早在宋代就有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就记载当时人说:“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那时还有酒一项。到了元代,广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些戏曲剧目中,如《玉壶春》、《度柳翠》等剧的唱词中,都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句子,可见那时饮茶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一日无之了。饮茶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从朋友之间聚会于精室,相对把盏促膝谈心,到市面上茶铺中一席竹椅,亦饮亦憩,或投钱取饮,饮罢即去;从官府、平民中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到婚丧喜庆中的礼祭贽聘、起居跪拜,无不有着茶的痕迹。下面根据文献记载,略述一二。

茶宴、茶室与茶肆

所谓茶宴,就是以茶来宴请宾客。在历代诗文中,茶宴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叫法,有叫茶宴的,有叫茶会的,有叫汤社的,有叫茗社的,大致和我们今天的茶话会差不多。

两晋南北朝时,公私宴会中已有专用茶来待客。《世说新语》记载,晋代大名士王濛,自己好喝茶并且一次能饮许多,推己及人,认为别人也好饮而且能多饮,若有人来拜访他,一定拼命地让客人饮茶。有些士大夫感到这是一种灾难,“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东晋时的陆纳,在做吴兴太守时,谢安去拜访他,陆纳招待他的,“惟茶果而已”。记载南北朝时北方洛阳地理建筑、风土人情的《洛阳伽蓝记》,谈到南方和北方人混居的情况,在朝廷中,皇帝若要宴请大臣,饮料中既有乳酪,即牛羊奶制品,是供北方人饮用的;也有茗饮,即茶,是供南方人饮用的。

茶宴的正式出现在唐代。大型的茶宴以在顾渚山举办的最为有名。顾渚山位于湖州和常州的交界处,湖州产紫笋茶,常州产阳羡茶,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皇帝的,所以务求茶的色、香、味的精、善、美。每到早春造茶时,两州太守都要到顾渚山来监制,并邀请许多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审定,这样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茶宴。白居易有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盛况,诗说: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

诗的前六句写当时茶宴的盛况,后两句写自己不能莅临盛会,感到无限惆怅。

二三好友一般的品茗谈心,也叫茶宴和茶会。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留下了两首关于茶宴的诗,一是《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一是《与赵筥茶宴》,前一首诗说: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后一首说:

竹下忘言对紫金,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这两首诗中,既有朋友之间品茗清谈的喁喁细语,也有相对忘言的情意交融;疏影半枝,蝉声一树的空灵意境以及由此情此景激发起的藻思泉涌,挥毫濡翰的创作冲动。这些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种茶宴,历代递延不绝。如五代时,和凝与朝廷的同僚“递日以茶相饮”,即轮流做东,请同事们喝茶,“味劣者有罚”,并把这种茶会叫做“汤社”。宋徽宗是一代风流皇帝,书画皆精,斗茶也“精于击拂”,常常以茶宴请大臣,并亲自动手烹点。如蔡京《延福宫曲宴记》中说,宣和二年十二月的一天,宋徽宗请大臣和亲王们在延福宫参加宴会,宋徽宗“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令诸臣曰:‘此自布茶’”,大臣、亲王们“饮毕皆顿首谢”。文中的“注汤击拂”、“白乳浮盏”、“疏星淡月”,都是当时“斗茶”所要求的动作和最佳效果。

清代的公私茶宴更是寻常事,当时人记载说:

“上自朝廷燕享,下至接见宾客,皆先之以茶,品在酒醴之上。”福格《听雨丛谈》卷八记载,清代皇宫内及一般旗人,喜欢“熬茶”,即用茶末煎煮而成的茶,宫内宴享和款待外国使节,“仍尚苦茗茶、团饼茶,犹存古人煮茗之意。”这是他们祖先入关以前饮茶方法的延续。

茶室,又叫做茶寮,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读书的精室。这种个人茶室,唐代已有,唐宣宗时,洛阳一个和尚活到一百三十岁,人们把他推荐给皇帝,唐宣宗问他平常吃什么药以至于活了这么大年龄,和尚回答说:“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过百碗,不以为厌。”于是唐宣宗把他留下,住在京城长安的保寿寺,并赐给他“名茶五十斤”,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人们就叫做“茶寮”了。

明代文人最讲究饮茶的场所,文震亨在《长物志》卷一中说:“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一个方丈精室,筑于居室之傍,室内茶具悉备,一个茶童专主敲火烹茶,以侍主人长日清谈,寒夜危坐。其精舍、其茶具、其茶童,是“幽人”的第一要事。这种幽雅清寂的茶室,是文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或在这里会朋接友,长日清谈,或在这里品茗独坐,亦诗亦文,那种闲适安谧的情景,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述的。

茶肆,也叫做茶坊、茶屋、茶摊、茶铺、茶馆等等。这种茶肆,唐玄宗时就有了,当时叫“茗铺”。唐代封演在他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由于山东泰山开元寺降魔禅师的提倡,饮茶之风,在北方从山东逐渐向京城长安普及开来,“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城市一般“多开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宋代以南宋京城杭州的茶坊业最为发达。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的茶坊,重视装潢,重视店内环境的烘托,“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有茶博士,当炉“敲打响盏”叫卖,拖长声调,如歌声悠扬,以招徕顾客。当时一些有名的茶坊,因顾客身份和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如叫“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的,是士大夫读书做官者经常聚会之处;如叫做“市头”的,是为人们谈生意提供场所的;还有一种“花茶坊”,是借茶坊之名开妓院,最有名的是一家被人称为“王妈妈”的茶坊,叫做“一窟鬼茶坊”,楼上有妓女接待游闲子弟。这种茶坊也叫做“水茶坊”,游闲子弟在这儿花的钱叫做“干茶钱”,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水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有意思的是,当时“大凡面食店,亦谓之‘分茶店’”,沿袭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名称。当时汴京市面上有许多面食店,叫做“南食面店”,是按南方人口味做面食卖的,又有叫做“川饭分茶”的,也是招待南方人的饭铺,所谓“分茶”大意是入饭铺吃饭如同分茶一盏那么便宜。如在一些酒店里面,有一种开销叫做“分茶钱”,形式是这样的:顾客进了酒店,初坐定,老板“先下看菜”,之所以叫做“看菜”,是先摆出几样店内小菜样品,让顾客看看菜的质量和烹调技术,这种“看菜”是不吃的。老板下了“看菜”以后,才问顾客要买多少酒、菜,“然后别换好菜蔬”,这才是下酒的正菜。《梦粱录》记载说,有些外地人初到杭州,不知道当地规矩,“看菜”一摆上来,拿起筷子就吃,常常被人笑话。这种“看菜”,是“下酒品伴”,钱也算在顾客账上,但“钱数不多”,这种钱就叫做“分茶钱”,取意大概是顾客权当喝了一杯茶。面食店又叫做“分茶店”,大约也是取其便宜之意吧。

当时的茶坊,有的随着季节的不同随时添换品名或变换经营品种。如有的茶坊,“冬日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以及其他清凉饮料。有的茶坊又是乐师教人学乐器、学唱曲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品茶啜汤,更添一番情趣。

除了茶坊以外,还有一些“茶担”、“浮铺”,即流动的卖茶人,或以担挑,或以车推,小巷深院,集墟闹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范祖述《杭俗遗风》记载的茶担,“每担一副,有锡炉二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等等,“无不足用”。

明代或把茶肆叫做“茶馆”,极其精洁讲究。

张岱《陶庵梦忆》记,“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有天合之者。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露兄”的来历出自北宋米芾咏茶的诗句:“茶甘露有兄”。张岱还为这家“露兄”茶馆写了一篇《斗茶檄》,曲尽婉妙,文章的下半段说:“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一壶挥麈,用畅清谈;半榻焚香,共朝白醉。”文人雅士经常驻足流连的茶馆,在这里得到生动的描述。

清代的茶铺更为普遍。清人记载,各地茶铺,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饮者,有卧而啜者”,甚至有“日夕流连,乐而忘返,不以废时失业为可惜者”。妇女也常出入茶馆,坐而啜、站而饮,与男子同样享受在茶馆中饮茶的乐趣。不过在有些地方,碰见颟顸不讲理的地方官,却要遭到禁止。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在苏州,“妇女好入茶肆饮茶”,同治、光绪年间,有个姓谭名叙初的来这儿做藩台,下令禁止“民家婢女及女仆饮茶肆”,其他身份的妇女听其出入。但因为相沿成俗,令行而禁不止,这位藩台大为恼火。一次出门,正好看见“有女郎婷婷而前,将入茶肆”,他让人喝住,问明这位女郎的身份,原来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女仆,于是发怒说:“我已禁矣,何得复犯?”强令女郎脱下鞋子光着小脚回去,并说:“汝履行如此速,去履必更速也!”这一恶作剧,传播士林,成为笑谈。

当时上海南京路有“一洞天”、“江海朝宗”等数家茶馆,福州路有“青莲阁”茶馆,广东路有广州人开的“同芳茶居”、“怡珍茶居”。还有日本人开的茶社,在当时的白大桥北,叫做“三盛楼”,“当炉煮茗者为妙龄女郎”,饮茶一次,“取银资一二角”,并渐渐遍设于各租界,最后为驻沪领事所禁。老舍先生的《茶馆》名剧可以说是清末民初北京茶馆的缩影。有的茶馆,还配有说书的和唱曲的,人们在此品茗听歌(或书),陶陶融融,惬意怡情,自不待言。也有的茶馆只供开水,而听凭顾客按自己的爱好自带茶叶,“提壶而往,出钱买水而已”。当时北京人茶馆品茗闲坐,以八旗人为最甚,甚至做官做到三四品的,也“并提鸟笼,曳长裾,就广坐,作茗憩”。

在一些边远但又为人们经常过往的荒村野店,往往也是“酒帜与茶旗并列”,给过路人提供小憩消渴的地方。这样的茶店,有不收钱的,叫做“施茶所”,多为出家僧道、善男信女的慈善事业。清代刘献庭《广阳杂记》记黄厢岭有一亭,叫做“望苏亭”,就是这样的施茶所。这是一个名叫见修的和尚开的,他母子二人都出家住在岭上一个庵内。刘献庭曾为茶亭题了对联,上联为“赵州茶一口吃干”,下联是“台山路两脚走去”。

与茶有关的礼俗

由于饮茶历史的悠久和风气的普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与茶有关的痕迹。如在祭祀方面,两晋南北朝时,人们已把茶作为祭品之一了。南齐武帝萧颐,临死时下了一道遗诏给他的儿子和大臣们,其中有一段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南朝人刘敬叔写的志怪小说《异苑》中记载,剡县陈务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寡居。这一家人都“好饮茶茗”。房屋后园中有一座古坟,每次饮茶,这位母亲总是倒上一些茶放在古坟前,以示祭奠,她的两个儿子不耐烦,说:“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想把古坟平掉,“母苦禁而止”。一天夜里,母亲梦见一人对她的保护之恩和常以“佳茗受祭”表示感谢,并说要报答她。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庭院里摆着“数十万”铜钱,于是“母告二子”,“祷饮愈甚”。这虽属神怪故事,但也反映了当时苦茶做祭品的风俗。

宋代人,在居丧时,家人饮茶,或者以茶待客,不能用茶托。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有丧不举茶托”条,专门记载这种礼俗。他说有人推测形成这种礼俗的原因,是因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托必有朱”,是说那时的茶托有朱红色的漆器,而死人忌讳红色,所以居丧期间,一般不用红色器物。这种礼俗,不仅一般平民要遵守,皇家也是一样。

宋代一般平民也借茶来互相请托,互致问候。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老百姓在每月初一或十五,互相提着茶瓶,在街坊邻居中挨家挨户“点茶”。茶成了人们联络感情的工具。另有一种“龌茶”,是一帮在衙门里做事或充当衙役的人进行敲诈的工具。这些人常常提着茶瓶到商家店铺里,请掌柜的喝茶,不管人家喝不喝,都要“乞贾钱物”,死乞白赖地索要钱物。龌是龌龊的意思,大概是那些受到敲诈的人送了这么一个不雅的称呼。当时杭州还常有一些和尚、道士,想要人家解囊施舍,也是“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找个骗钱的借口,相沿成俗。

古代的婚礼中,和茶有关的趣事最多。

古人男婚女嫁,互相换过八字,双方家长都觉合意时,就要由男方的家庭下订亲的聘礼。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九记载,淮南一带人家,男方下给女方的聘礼,“珍币之下,必衬以茶,更以瓶茶分赠亲友”,他引宋代人的著作《品茶录》说:“种茶树下必下子,若移植则不复生子,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取”,证明宋代婚礼中已有这种风俗。其他地方也有这种风俗,并延续到清代和民国以后。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八记载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可见这是很普遍且是很严肃的。也有一些人娶妻入门,有时不用茶,但订亲的聘礼却要叫做“下茶”,表示订亲以后不可移易。

清代,新娘过门那天,有许多礼俗也和茶有关。清人记载,当时衡州一带人结婚,最喜欢闹洞房,有一种形式叫做“合合茶”,就是让新郎、新娘面对面坐在一条凳上,互相把左腿放在对方的右腿上,新郎的左手和新娘的右手相互放在对方肩上,新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新娘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并成一个正方形,然后由人把茶杯放在其中,注上茶,亲戚朋友轮流把嘴凑上去品茶。其他名目还有“桂花茶”、“安字茶”等,都是闹房中的花样。

新娘入门要对男方的祖先和长辈行跪拜礼,湖南醴陵一带叫做“拜茶”,而顺德一带则叫做“跪茶”、“跪酒”,礼节极其苛刻。清人记载说:“新妇见舅姑(即公婆)时,必膝行。庭置方桌,膝行于桌之前方,必叩首数次;膝行至桌之后方,也叩首数次。如是周而复始者约数时,曰‘跪茶’、‘跪酒’。”这种折磨新娘的办法使“新妇多有不胜其苦而当堂痛哭者”。四川、湖北、陕南的一些地方,直到近代,在婚后,女方还要派出未婚少年为新娘“送茶”。

同类推荐
  • 甜品的100种做法

    甜品的100种做法

    《甜品的100种做法》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精致美食,甜品有糖水、蔬果汁、豆浆、蛋糕等,点心分为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款式新颖、类别丰富,助您在家即可享受各色美食。
  • 新派美味徽菜

    新派美味徽菜

    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本书精选了葱油淋鸡、腐乳爆肉、桂花鸭、卷筒粉蒸肉、鱼白三鲜、炸鸡丝卷等好吃的菜肴。无论你是初进厨房不谙操作流程的生手,还是经验老道日煮万馔的老手,都能从本书中习得最健康、轻松、简单、方便的美味,令你的厨房从此浓郁芬芳。
  • 巧做下酒菜

    巧做下酒菜

    公司聚餐、同学聚会、生日party、工作应酬……现代人的生活,和酒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是光喝酒没有下酒菜的餐点可就落伍啦。本书为您精心挑选了众多合适的下酒菜,除了在色、香、味的表现上要求完美,更注重均衡与健康。内容丰富,制作精致、是美食爱好者最好的选择。
  •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精选了近百种炒菜的炒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各种炒菜的美昧。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品种,也有名厨发明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
  • 清淡营养菜600款

    清淡营养菜600款

    《新大众菜谱:清淡营养菜600款》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新大众菜谱:清淡营养菜600款》介绍了营养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热门推荐
  • 低调男神D低调love

    低调男神D低调love

    她,性格古怪,心情好就开怀大笑,心情不好,冷死人。她,以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小姐。。。片段一: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片段二:狼是很专情的动物,它一生只爱一个伴侣,就算爱的那一方死了,它也只会孤独终老。。。。。片段三:不同的城市,相似的你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因对号入座造成的肝肠寸断,需自行承受。。。。。。。。。。
  • 《我的盗墓史》

    《我的盗墓史》

    本一庸碌人生,因回家迁坟祭祖,却发生接连怪事,祖坟中的棺中棺,爷爷突然死亡,尸体埋葬后却莫名消失,原祖坟墓地发生诡异变化,这是人为还是无法解释的诡异,在寻找线索的同事,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言语的古老诅咒里……
  • 心里有座城

    心里有座城

    躺在病床上的高羽,握着李依玲的手说:“老婆子啊,这辈子娶了你,是我最大的幸福,还记得当初我们。。。”李依玲把高羽的手放在自己的脸旁:“等你好起来了,我们再回学校和公司看看吧?”。。。李依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高羽:“你看看,老头子。这就是我们年轻时候的地方。”“那只能算是我18岁前的年轻时候的地方。”18岁是青春尽情挥洒的时候,而重振家族的重担却压在高家长孙高羽肩上,友情吗?爱情吗?谁是谁非。。。不断地麻烦接踵而来,恋人、朋友、事业,让刚刚踏入社会的高羽措手不及,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 我的天真你的理智

    我的天真你的理智

    樱婼的冷漠,李以杰的活泼好动,两个性格不同的人终究会不会走在一起呢???????????尽情期待吧!!!!
  • 灭世神:冷酷猫女呆萌宝

    灭世神:冷酷猫女呆萌宝

    她前世是一只猫,一只拥有异能的猫,却意外穿越成了人。她有两个性格,一个冷酷邪肆,一个呆萌可爱。她每年都会失忆一次。片段一:“宝贝,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某男说。“哇,小猫咪!”某女开心极了!结果。“喵~~~”猫咪叫了一声。“喵喵~~~”某猫女也叫了一声。“喵~”“喵喵~~”……某男问旁边的人:“它们在说什么?”“猫语。”某人淡定的回答。片段二:“小白,你帮我个忙吧!”某猫女对着身边的白虎说。某白虎,摇了摇尾巴,把脑袋凑近了猫女。某女‘啵’一声亲在了白虎的脸上。白虎淡定的走了。在某女看不见的地方,激动了,对着河使劲的看着脑袋上刚刚被亲的地方。但如果你觉得猫女是软柿子的话,你就悲剧了。片段三:战场上。敌国战士看着战场上的杀神,不禁瑟瑟发抖。在战场上那个白发红眸的女孩好似不要命的杀着人。更加可怕的是她居然能凭空让火出现,整个战场上都是火海!火红火红的,不光是火,更多的是血!“你们伤了我在意的人,必须死!”“不要啊,饶命。”战场成了屠宰场!某女勾起了嘴角,整个人都围绕着死气!“呵呵!你们当然不会死啦!”某些人舒了一口气。“因为我会让你们生不如死!”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依旧是双结局!此本乃灭世神系列第一部,与创世神系列为姐妹文。欢迎加入本人的群:362698156
  • 风起云涌:世子诱王爷

    风起云涌:世子诱王爷

    【正文完结,新作品《实力宠妻:殿下太心急》】他,纨绔世子一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在家老子头疼,在外百姓遭殃。他,异国王爷,温文尔雅美名远扬。明明毫无干系的二人竟是师侄关系,更加出乎预料的是竟然是某王爷最先动了心。世子把某王爷压在身下,道:“师叔,他们都反对我们在一起怎么办?”某王淡淡一笑,把身上的人反压过去:“那我们就努力努力,争取生个胖娃娃,他们就无话可说了。”当纨绔世子退去铅华,惊艳才绝的出现在世人面前,所有人才知道,他,竟是她!
  •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了解这本著作既总结了当代中国丰富的音乐成就,也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学习当代中国音乐史的很好的教材。读者对象包括:全国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师生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
  • 一吻定情:前世爱上你

    一吻定情:前世爱上你

    愿前世相依,诺今生长牵。初见时,豪车的泥水喷了她一身,害她差点和网友见面狼藉。再见时,她坐错了位置,而这个人竟是姐夫的伴郎!算了算了,这些都没什么。遇见初恋爱人,吻了极品的男人后,又让她经历穿越。穿越穿越吧,这也没什么。可是为什么偏偏要和这个男人一起?并且自己的身份还是一国的皇后!宫斗、初恋、阴谋、陷害,好像自己玩着玩着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一切,好像是郝时念认识一个叫宸萧绎的男人开始......
  • 妇人集

    妇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务礼仪大全

    公务礼仪大全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务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务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为此,各级公务人员应“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深入学习公务礼仪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学礼、知礼、懂礼、重礼、明礼、守礼、讲礼的优秀公务人员。《公务礼仪大全》从仪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外事、交际、公共场所、网络七大方面讲授公务礼仪,贴近公务活动实际,是公务人员礼仪培训最值得选择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