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跟什么样人,随什么样人,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对构建企业责任文化首当其冲。如果领导者责任意识缺乏,凡事经常推卸责任,应该自己担当的责任一概推脱,渐渐地员工也会像其领导一样,工作推三阻四,遇事不敢担责任。
要建设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团队,必须首先健全公司选拔人机制,建立一支基本素质过硬、敢于负责的领导团队,针对高、中、层领导队伍进行有效培养,提高整个领导队伍素质,为企业员工树立一个标杆、模范,真正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比其他人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还要科学实用自己的手中的管理权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人格魅力,完成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转变。
1.领导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是一个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企业领导者如果不具备基本素质,就不可能产生出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即使有了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被领导者对你也缺乏信任,缺少感情,工作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基本素质是一个企业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要具备十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信念坚定,让被领导者感觉你靠得住
领导者有坚定的信念,就使得你在大是大非、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向明确,就能给被领导者以信心、坚毅、靠得住的感觉。如果你自己信念不坚定,立场经常发生动摇,大是大非面前左右摇摆,既看不清方向又指不出道路,被领导者感觉你靠不住,对你的领导就缺乏信心。
(2)坚持原则,让被领导者感觉你信得过
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就会给被领导者以信任的感觉。他知道在你面前想投机、通融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感觉不该办、不能办的事找你也没用。所以,他知道自己办不了办不到的事别人谁也别想办,他就对你自然产生一种信任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该办的事不管是谁都能办,不该办的事谁也办不了。这就产生了一种信任。反之,如果你不讲原则,对熟人、亲人、朋友、领导、能磨的、能泡的、能缠的、能打的、能闹的等等,你办了不该办的事,放弃了原则,你就丢掉了被领导者对你的信任,就会被认为你说不能办是在欺骗他,你说能办他也认为你在欺骗他。
(3)理论功底较深,让被领导者感觉你讲得对
领导者的理论功底来源于自身的善于学习,同时也来源于平时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善于学习就能够把大道理讲清楚,善于积累就能够把小道理说明白,两者缺一不可。只讲大道理会陷于空谈,只讲小道理有很多问题难以说清楚,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让被领导者感觉你说得对。所以说,领导者不仅是理论家,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杂家。
(4)公道正派,让被领导者感觉你待人真诚
领导者公道正派,秉公办事,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一心为工作、一心为群众的强烈欲望,不谋私利,一心为公地办事,被领导者就会有一种诚信感。如果领导者利欲熏心,名誉、地位至上,搞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小团体主义,拉帮结伙,搞非组织活动,玩弄阴谋权术,就必然被人们看成是一个不真诚的人,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5)以身作则,让被领导者对你感觉折服
领导者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让别人不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这是让被领导者心服口服的重要条件,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如果你上边讲廉政下边搞腐败、上边讲纪律下边搞自由,再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无济于事。
(6)敢于承担责任,让被领导者感觉你为人高尚
领导者敢于承担责任,不揽功推过,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是一个领导者高风亮节,有领导气度的表现。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两位老领导:一个在“文革”中被群众无数次批斗,他从不推卸责任,而且把很多事揽在自己身上。他被“解放”做领导工作后,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崇敬和拥戴;另一位新到任的经理,干部群众议论纷纷,在第一次中层干部见面会上,他主动说了自己“文革”中、工作中、出国时等犯过什么错误,及组织审查结论,希望得到大家监督、批评等,结果得到的是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7)善于沟通和交流,让被领导者感受到你有真情
领导者要善于与下级沟通和学会与下级交流,这是一项基本功。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的社会人,领导者要对自己的下属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的下属。要热情地帮助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困难。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有激情、动真情,这是沟通的前提。如果一个领导者是冷冰冰的人,死板板的、僵硬硬的人,不管你是表扬和批评都和被领导者之间隔一层膜,不会有深层的交流,你得不到真实情况和真心拥护,你也就不会有真心的朋友和成就。
(8)辩证思维,让被领导者乐于接受你的指示、命令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失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所以,作为领导者,在认清矛盾以后,就要用平和的心态、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不厌倦矛盾,不回避问题,不讨厌落后,不远离不同意见的人,主动地去迎接矛盾、解决矛盾,亲近落后、帮助落后。只有这样,领导者的领导和指示、命令、决策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得以实现。用哲学的方法研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重要的基本功。
(9)多角思维,让被领导者对你的领导更行得通
多角思维是一种领导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领导者的一个基本功。看起来很容易,人人都理解,但做起来,特别是作为一种纯熟的基本功就很难了。当你安排一项工作或一个人的时候,是否能把客观条件、客观环境、困难、有利因素、主观条件,包括能力、素质、特点、特长,以及周围环境、氛围、帮助、阻力等都想到?当你要处分一个人时,是否把政策、法规、纪律及领导怎么看、群众怎么看、当事人怎么看、家属怎么看等等,都研究一番?最终形成的结果能否达到最佳?你的指令能否真正畅通无阻?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有所考虑,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10)推陈出新,让被领导者感到你有能力、有新意
推陈出新就是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艺术去指导和领导你的下级。推陈出新的基础是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切忌形式主义,故弄玄虚,故作姿态。要不断地推进工作,改善、改进、提高领导艺术。推陈出新的另一个效果是不让你的下级掌握和摸透你的规律,特别是你的弱点。当下级完全掌握上级以后,你就可能失去领导资格。
基本素质的形成要靠潜心学习和钻研,要靠个人对思想、意识、意志的锻炼,要靠在实际工作中的磨练和经验教训的积累,也要靠领导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
2.领导力来自于影响力
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对此的解释是:“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领导力的核心是你能够影响多少人,而不是你的权力有多大。
当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别人愿意追随他的时候,他就是领导者。那么要影响别人,先要影响别人的思维,要影响别人的思维,首先自己要有思想,人格要有魅力,这需要满足五个条件:你要有远见,能够看到他看不到的未来;这个未来会对他产生影响;实现了这个未来他能够得到实惠;他跟着你这样的人行动,他不会吃亏;他跟你在一起感到开心,所以他愿意追随你。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样一些素质。他一定有众多的追随者,无论他有没有职位权力,他都是个领导者。如果他被别人看中,就会给他权力,让他影响人。如果他影响力再大,他就会造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他就成为一个组织当中的领导者。
所以,领导者与管理者是有区别的。
领导者拥有的这种影响力是内在的,随身携带的,而不说别人赋予他的,同岗位无关;而管理者则不同,管理者是通过组织赋予的岗位权力去影响别人,有岗有权,没岗没权。在岗有权,下岗没权。因此,领导者拥有追随者,管理者拥有下属,领导者做事主动,追随者也主动。管理者用制度去约束人,管理者被动做事。所以,领导者的追随者主动做事,管理者的下属被动做事。
我们可以用一个矩形来做一个形象的说明:用一条对角线将一个矩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下三角是管理,上三角是领导,越往基层管理的层面增加,领导层面减少;越往高层领导的比例增加,管理的比例减少。处于高层,领导行为增加,管理行为减少;处于低层,领导行为减少,管理行为增加。也就是说,越往基层灵活性越减少,执行力增加;越往高层灵活性越增加,古板性越减少。比方说到了国家元首这里面,他就是一个协调者。但是到了企业小班组长,他就是认真执行,所以管理无情,照章办事。领导有请,随机应变。
举一个例子来说,拿破仑带领他的部队进攻意大利。在途中部队感染了瘟疫,减员严重,长途跋涉,极其辛苦,晚上拿破仑出来查岗,发现哨兵睡着了,请判断这时候拿破仑怎么办?拿破仑站在哨兵旁边帮他站岗,半个小时以后哨兵醒了,哨兵发现元帅在帮自己站岗,腿一软跪下了,腰也弯曲了,磕头请求饶命,拿破仑说没有关系,太辛苦了,可以谅解,下不为例。饶了他。这就是高官,这就是领导。领导有情,可以灵活。制度是领导制定的,破坏制度的权力在领导者,管理者没有这种破坏制度的灵活性,他必须执行制度。要是一个连长在查岗发现哨兵睡着了,请判断他怎么办?他必须把哨兵叫醒,然后找来另外一个哨兵帮他站岗,再把这个哨兵送到拿破仑那里,如果连长像拿破仑一样饶了这个哨兵,连长将和哨兵同罪处治。
这也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领导者把梯子架在正确的墙上,管理者解决爬梯子的技巧。所以制度是领导者定的,破坏制度的权力在领导者那里,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要能够破坏制度,因为环境不一样,管理的模式也要变化,管理无定式。没有一种制度能够预测到所有的环境,因此环境不一样,制度要调整,调整制度的权力在领导者,要是一个人,一个管理者,在必要的情况下,他发现必须破坏制度,那么他可以破坏,这个时候他就是把自己定义成领导者,但是必须先斩后奏,必须请求处罚。这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艺术。
具体来说,作为领导者,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细节。中国人习惯从细节来看人,尤其是基层的员工。由于与领导者的直接接触极少,所以基层员工会从看到和听到的一些言行细节中,感知和判断一个领导。出色的领导人正是在小节上彰显本色,脱颖而出。同样,致命的错误,往往也始于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有时候,说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说,如何做。员工往往通过观察他们的领导,决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自我管理以及如何面对压力。
第二,坚持公正。有位哲人说过:“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或者,你不一定能使自己崇高,但一定要使自己公正。不公正的领导会导致员工彼此之间的妒忌、对组织的埋怨甚至是消极怠工、恶意破坏等极端行为。明代思想家朱熹曾说过:“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稍。”
第三,增加价值。领导者应不断进步,自我增值。麦克斯威尔博士指出,成功的领导者从内心深处感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终身学习,不断进取。领导者还应为员工增加价值。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会主动帮助下属,提升下属,全方位地影响下属。他有一种让下属迅速成长进步的热情和渴望,并使其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魄力。如果一个领导者仅仅是因为权力和职位去“领导”,其影响力不可能有效,更不可能持久。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的教授海菲兹讲过一个故事:20年前,他所在的那个州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满吸烟带来的危害,决定成立组织来推动戒烟。她的做法是每个星期天去一个固定的会议室召开戒烟会议,但开始时没有任何人响应,她只能一个人与众多的桌椅为伍。但她没有放弃,四个月之后,她迎来了第一个与会者。三年之内,只有四个人参加会议。但她始终不放弃,12年之后,她成为了当地戒烟运动的旗手,而会议仍然是周日晚上准时召开,只是每次都是满屋子的人。海菲兹博士说,她没有等到别人选举她,也没有等到别人赋予给她权力,但她行动了,而且怀着超常的耐心和忍耐力行动了,最后她获得了大家公认的领导力。实际上这个例子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领导力的获得是一件普通人都能做的事,但同时又是一件超凡的人才能做的事,她享有足够的耐心。这种超凡的人就是那些负责任的人,你如果认为戒烟运动是自己的责任,你就可以去做。
领导力来自于影响力,普通人的影响力来自于自己的负责任。良好的责任心是每个人都必需具有的品质,也是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每一个人的良好品质都必需靠这种持久的责任心来维系。一个人如果想跨进成功的大门,他就必须持有一张门票——责任心。每一个行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每一个行业都蕴藏着优秀的人。优秀的人会把简单的工作做得很好,他们能在卑微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令人瞩目。拥有责任心的人会把承担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渗透到行动上。这种行动将促成人的高贵的品质,使人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