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5400000020

第20章 与顺治帝情深意笃的董鄂妃

董鄂氏(1638~1660),清世祖贵妃。父为内阁大臣鄂硕。董鄂氏18岁入侍,1656年封为贵妃,宠冠后宫。可惜只伴随顺治帝四年就匆匆而去。谥号“孝献皇后”。她的死使顺治帝无法摆脱悲伤痛苦,过分悲伤的顺治一年后也与世长辞。

红杏出墙到帝家

董鄂妃出生于满洲世族之家,父亲鄂硕,正白旗。据《清史稿》记载,鄂硕在顺治九年因为军功授予巴牙喇甲喇章京,顺治十三年,也就是董鄂妃入宫之年,被擢升为内大臣,次年,因为女儿封为皇贵妃,被封为三等伯。董鄂妃的弟弟费扬古是清初的名将,十四岁袭三等伯,后来在康熙年间屡建战功,费扬古的女儿是雍正的孝敬宪皇后。

出生于满洲世家的董鄂妃并不是由嫔妃逐步登上皇贵妃的位置上的,她一入宫就被封为妃,不到一个月就晋升为皇贵妃,晋升之快,创清代三百年后妃晋升速度之首。董鄂妃进宫的时候,已经十八岁了。按照清朝选秀女制度,她已经逾岁。按说像董鄂氏这样的世家,应该在女儿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参加秀女挑选,为什么等到十八岁了呢?原来,董鄂妃入宫为妃,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顺治十年,董鄂妃参加秀女之选,被指为顺治的幼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第二年,董鄂妃与博穆博果尔结婚,这年董鄂妃16岁,襄亲王博穆博果尔14岁。董鄂妃作为近支宗室襄亲王的妻子,有机会进出宫廷。清朝初年有一种惯例,那就是朝廷命妇经常入宫陪伴皇帝后妃,而且每当遇到国家庆典,命妇们也陪同前去行礼。这样,顺治在某种场合见到了她,董鄂妃超出常人的美貌和高贵的气质,立刻引起了顺治的注意。据当时在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被顺治闻知,他竟不顾皇上的尊严,亲手打了他一个极其怪异的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亲王。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死于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年十六岁。顺治让董鄂妃服丧了二十七日以后,就把她接入宫中,册立为贤妃。当时满洲人刚刚入关,仍然保持着许多满洲旧俗,父死,娶其庶母,兄死,娶其妻的事情根本就不足为奇。顺治对于这件事根本就不加隐讳,而是诏告天下,大肆铺张,婚礼也办得非常隆重。按照制度,只有在册封皇后的时候,才需要诏告天下,但是董鄂妃因为得到了顺治的专宠,故能特令颁诏,大赦天下。进宫不到一个月,就被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顺治在册封董鄂妃问题上的过分张扬,显示了他对这位贵妃的宠爱,同时也为处在深宫的孝庄太后和孝惠章皇后敲响了警钟,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再次废后,立董鄂妃为皇后。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立即遭到了身为蒙古后裔的孝庄太后的反对。孝庄太后反对废后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孝惠章也是蒙古后裔,还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皇后作为蒙古王公之后,她的存在对于巩固满蒙一体至关重要。但是年轻的顺治帝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为此母子之间不和已经是人所共知。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妃为顺治产下了一个儿子,该子在顺治诸子中排行第四。大约是爱屋及乌的关系吧,顺治对这个儿子是非常的宠爱,显然有让他继承大统之意。也就是在董鄂妃产下皇四子这段时间,孝庄太后生病,要董鄂妃前去服侍,董鄂妃不得已,拖着刚刚生产的身体,服侍太后床前床后。顺治此时非常生气,借口孝惠章皇后对于太后的病漠不关心,下令停止中宫笺奏的礼仪,再次计划废后,以为太后欲置董妃于死地,可是他又不敢反抗母后,于是将一腔愤怒发泄到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孝惠章皇后身上。就在这时,连名字还没有来得及取的皇四子夭折了,董鄂妃伤心欲绝,顺治为了安慰她,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可是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挽回董鄂妃的丧子之痛,她郁郁寡欢,终于染病不起,在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二十二岁。

董鄂妃之死与顺治帝之死

董鄂妃的死,使福临痛不欲生,他亲自为她守灵,不顾皇帝的尊严,哭闹不休,情绪异常激动,太后为此忧心不已。起初,他为董鄂妃的死做出了一些超制度的安排,太后考虑到他的性格和心情,都没有加以阻止。在董鄂妃去世的当天,顺治下令在京文武官员以及公主、王妃、命妇,于景运门外,齐集哭丧,并且辍朝五日。如此,犹嫌不足,还破例追封董鄂妃为皇后,加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并且亲自撰写了“董鄂妃行状”的祭文,令大学士金之俊写了《孝献皇后传》。董鄂妃丧葬礼仪之隆重、铺张之程度,几乎超过了帝王驾崩时的国丧排场,人们不免议论纷纷:这位皇贵妃到底是何等人物,竟惹得顺治皇帝如此动哀?大臣们更是满怀疑虑,自从八月十九日董鄂妃死后,皇帝的“蓝批”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之久,按照清制,平日奏章题本皇上都用朱批,唯有皇上或太后驾崩的时候,临时改为蓝批,但是蓝批仅仅限于守制的二十七天以内,而皇上的蓝批已经维持了两个多月,还看不出有要停止的迹象,皇上是不是因为爱妃病逝而有点神经错乱了?他们知道,自从皇帝爱妃病死以后,顺治每天要死要活,太后派了许多近侍轮番守护,唯恐有什么不测。老于世故的官僚们看出一场大的事故即将发生。顺治十八年正月,内廷突然传来消息:顺治帝出痘驾崩,哀诏颁传天下,官宦举哀一月,民间三天。然而,很快就出现一种传闻,说皇帝并未升天,而是到了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埋在孝陵大墓里的只是他的衣冠冢……

顺治出家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他出家的证据也越来越充分。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成为康熙皇帝后,曾几次以进香名义到五台山去见父皇,但顺治根本不与康熙相认。康熙就在寺庙墙壁上题写了“文殊色相在,唯愿鬼神知”的诗句就是明证。

现在已经查明,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考古发掘证实,顺治的孝陵中,不仅有他的衣冠冢,还有埋葬他的骨灰坛,这说明顺治确实没有出家。为什么清朝皇帝会火化呢?原来这是满洲旧俗,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都是火化埋葬的。然而,入关十来年,汉化极深的顺治为什么还选择传统的丧葬方式呢?这大约是和顺治信仰佛教有密切的关系。相传他出家为僧,也并非空穴来风,顺治确实和佛教联系极深,他生前宫廷之中就有不少高僧,他的火葬仪式就是由名僧茆溪森主持的。顺治在董鄂妃死后确实有过出家为僧的念头,可是在多方的劝阻下,方才放弃,可以说是出家未遂。

顺治出家未遂一事,与董妃有关。在董妃到顺治身边以前,福临后妃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他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为他聘娶的,当时福临年仅十四岁。顺治对于这个皇后非常不满意,顺治亲政以后,即于顺治十年八月,将她降为静妃,改居侧宫。次年,由孝庄太后主持,将另一位来自蒙古的女子立为皇后,即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同样不能令这位年轻的皇帝满意,后来福临曾经一度想再次废后,若不是太后的阻拦,这位皇后也同静妃一样的命运。顺治十三年,宫中来了董鄂妃,深得顺治的宠爱,进宫刚刚一个月,就被晋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皇后的位置。可是红颜薄命,董鄂妃四年后就因为痛失爱子而撒手人寰。董鄂妃的死,给顺治极大的打击,他虽然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是他所爱的唯有董鄂妃一人。顺治本来信佛,身体又羸弱,曾经萌生出家为僧的念头。有一次,他同佛教大师玉林琸说,朕想前世一定是僧,每次到寺,见到明窗净几,就不想离开,若不是太后让我挂念,我就可随老和尚去矣。玉林琸闻得此言,慌忙劝谏,说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当以社稷为重,只要心中有佛,在俗在佛,都是一样能够达到极乐世界。此时,董鄂妃已经在病中,顺治说挂念太后,毋宁说挂念董鄂妃。

八月十九日,董鄂妃医治无效身亡。顺治除了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以外,还以超出皇帝丧礼的规格操办董鄂妃的丧事。万念俱灰的顺治帝终日与佛僧为伍,并且决意剃发为僧。据史书记载,玉林琸的大弟子茆溪森按照顺治的要求为他剃发度身,可是这受到了孝庄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玉林琸将茆溪森捆绑起来,准备将他烧死,那边孝庄也借助顺治一向器重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进行说项,顺治才答应蓄发留俗,茆溪森也得释放。这样,顺治未能出家,但是却得到了“行痴”的法名。而且,顺治将自己身边最得宠的宦官吴良辅削发为僧,也算是替自己出了家。然而无论如何安排,都无法平息心中的哀怨,闹到最后竟然要出家为僧,幸亏多方劝阻,方才留住凡身。此后,他郁闷忧愁,日渐憔悴,不到半年,竟然染上天花,一病身亡,年仅二十四岁。

同类推荐
  • 回到东汉末

    回到东汉末

    吕布是我丈人!孙策是我妻兄!……!我不是神话,我只是一个传说!穿越到三国的苦逼少年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袁耀!从此官运亨通,美人环侍,名将来投!蔡文姬:妾是蔡琰!愿为君吹箫!孙尚香:本姑娘手下有三百绝色娘子军!谁敢来战!吕玲绮:夫君,妾差点把您当坏人了!吕布:玲绮吾女,请伏于吾背上,待吾杀开重围,送你与袁术之子完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何足挂齿!屠倭寇,灭匈奴,降罗马,在澳州放马,在美州扬帆……,大仲帝国的子民将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 大汉箭神

    大汉箭神

    少年强,则大汉强!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 史记故事简读

    史记故事简读

    本书将《史记》原著中文学性最强、撰著最精彩,意义最深邃的部分译写成白话文故事。精练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然而,文明的背后,也发生了一些让人遗憾的事件,这些事件既有血淋淋的教训,也有活生生的经验。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从这面镜子中汲取教训,借鉴经验,不让自己做错事、走错路。
  • 宦·难·江山

    宦·难·江山

    清人唐甄在《潜书》中曾这样描述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在他眼中,这些太监似乎并不属于人类,他们佝偻着臃肿的身体,喘着畜生一样的粗气,远远地看上去根本就没有人的形状;他们的脸看上去完全没有人类的特征,非男非女的样子恐怖至极;他们的声音也不是正常的人声,嘶哑而尖细。这些太监的灵魂孤独而阴郁,不能以寻常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人的感情。如果说唐甄的这些话过于狠毒,那么他最起码还是说出了大多数人对宦官的直接感受。
热门推荐
  • 洗冤恩仇录

    洗冤恩仇录

    北宋年间,黄河大水,朝廷拨发白银八十万两,粮食十万担赈灾然而到了灾区,白银却变成了石头,粮食变成了泥沙。一时间黄河两岸灾民流离失所,饿死的尸骨成堆,活着的哀嚎遍野。朝廷下令京城六扇门彻查,一年后,户部尚书因为贪污赈灾银被诛九族,随行武官兵部侍郎被诛三族,受此牵连的大小官员纷纷被降罪下狱。当时:午门城外血流成河,护城河内三年血腥。十年后,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刺客,死者皆是眉心一剑。京城六扇门,应天府大理寺,神侯府,……相继卷入其中一个义重如山的无情剑客,何以黑白不分,无论贪官清廉一应皆杀。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要有怎样的城府,才能蛰伏隐忍,瞒天过海。......
  • 蛮荒狼皇

    蛮荒狼皇

    一个异世大陆一个从天而降胸口纹有七彩狼的孩子,一匹修行千年的狼王,一人一狼在修真者层出不穷的玄天大陆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成为修真界五皇之首的蛮荒狼皇......
  • 一错成婚:腹黑顾少太偏执

    一错成婚:腹黑顾少太偏执

    在发现渣男友和姐姐……被渣姐激怒的她,当众缠上渣男友的叔叔!在她想和顾家彻底撇清楚关系的时候,某渣男的叔叔顾邵谦高冷的望着她:吃干抹净就想走?宁婉白震惊:大叔,咱们不就是亲了一下么?为什么说得好像她已经睡了他似的?顾邵谦唇角微勾:宝贝,我不介意帮你回忆一下那天晚上!还在思考,究竟是哪天晚上?不对,这不是重点!大叔,住手啊,咱们是真不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道神衍

    天道神衍

    "异世大陆,群族林立,亿万秘境,神魔消逝。一棵树可撑天,一滴水可穿石,黎明是万物的终结,也是黎铭的开始。
  • 星际铁拳

    星际铁拳

    这个世界上有一颗远离地球很远的星球,它叫:寂静五号行星。他也繁衍了各种生物,生机勃勃。茫茫宇宙,意外在这颗小小的星球爆发蔓延,余风和叶博士被逼迫到外太空,救生舱需要保存动力,不能规避任何危险,到不了地球,无法与人类联盟,余风带着铁拳的力量,走向了拯救星球的伟大使命中。他能成功吗?还能回去吗?
  • 读《列子》学生活

    读《列子》学生活

    列子说:“古代的圣人以阴阳二气来统制天地。有形态的天地万物都产生于无形态的阴阳二气,不然天地从何处而来?所以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就是还未形成元气之前的状态,太初就是元气刚开始形成的状态,太始就是形体初始形成的状态,太素就是性质刚开始形成的状态,元气、形体、性质都具备而且结合为一体不可分开,这就叫做浑沦。
  • 良好的礼仪让你更受欢迎

    良好的礼仪让你更受欢迎

    优雅的社交风度不会天生,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例如,当有客人来访或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当你收到别人的礼物或送礼物给别人时,当你有事麻烦别人时,当你在公共场合观看比赛时……这些时候都要求你讲礼貌、懂礼仪。礼貌无须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你失去很多。《良好的礼仪让你更受欢迎》是专为青少年朋友量身打造的社交礼仪书籍,精选了常用的社交礼仪,通过情景故事告诉大家如何更好地掌握礼仪。
  • 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 劫色不负责:倾世妖妃惑天下

    劫色不负责:倾世妖妃惑天下

    『每日10更不解释』我只不过是失恋去旅游罢了,不小心碰上只会说话的狐狸,不小心掉进了湖里,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更加不小心的变成了一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好吧,这一切都不是我所愿的,我只想要快点回到现代去!刚刚处理掉该死的老道士,却又来了几个难缠的美男子!真是造孽啊!我居然在这古代种下了情种!这……这岂不是人兽恋?……
  • 科学探索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学探索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