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5400000021

第21章 宋诗概说

唐诗和宋诗是中国诗歌苑囿中两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唐诗富丽堂皇,是诗中之富贵牡丹;宋诗清逸淡远,是诗中之高洁菡萏。唐诗灿烂如天真之少女,清纯玲珑,活泼可爱;宋诗端庄如蕴藉之少妇,幽怨婉转,隽永迷人。唐诗如新锐之少年,意气风发,充满阳光生机;宋诗如稳重之中年,阅历丰富,富于哲理智慧。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云:“唐体才气发扬,宋调思虑深沉。”又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缪钺先生《论宋诗》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代是我国诗歌最为繁盛之时,毫无疑问,代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一个巅峰,宋诗在唐诗之后,另辟新境,可谓不让前贤。钱钟书先生云:“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之所以说“大幸”,是因为唐人已经完成了诗歌近体诗的格律问题,并从实践和理论上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谓“大不幸”,是因为唐人已经在诗歌方面取得了空前的伟绩,留有可以创新的余地实在是太少了,面对唐诗这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如何超越成了有宋一代诗人最为关切的事情。“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宋人就是凭借这样的信念,艰难跋涉,依仗卓异的天才和宏伟的创造力,自成一格,形成与唐音并行而不逊的宋调。因此,面对宋诗,后人不禁发出“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的感叹。

众说纷纭的唐宋诗优劣论

唐诗宋词被誉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典型,享誉千载,无有疑问。可是,宋诗的遭遇却褒贬不一,尊唐宗宋成了后人纷争不休的问题。宋诗受到质疑是从宋人开始的,严羽有唐诗和宋诗“气象不同”的高低之说,刘克庄更直接贬低宋诗为“经义策论之有韵者”。明朝“前后七子”高举“诗必盛唐”的大纛,甚至呐喊“唐以后无诗”,至清甚至出现“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于唾骂”的现象。从历代唐诗和宋诗的接受来看,尊唐抑宋的声音较强,当然,也有开明者推许宋诗,给宋诗留下一席之位。如明“后七子”的王世贞早年抑宋,晚年伸宋,肯定宋诗的成就。晚明公安派的袁宏道从“独抒性灵”出发,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清代还出现了一股标榜宋诗的洪流。如吴之振编《宋诗钞》、厉鹗编《宋诗纪事》等,还有专学宋诗的“同光体”诗派,甚至一时还出现了“远近竟尚宋诗,见读唐诗辄笑之”的现象。

这些优劣的争议存在很多偏颇之处。今天我们应重新用一种平和的眼光来审视宋诗。根据《全宋诗》统计,宋代诗人达到9000余家,《全宋诗》3785卷,诗歌总量达到20余万首,而《全唐诗》共900卷,收作者2200余人,诗48900余首,相比之下,宋诗的作者人数、卷数、字数都是《全唐诗》的4倍以上。宋代300多年间,诗人灿若星汉,名家辈出,优秀作品也很多,不管前人对宋诗褒贬如何,宋诗依旧具有耀眼的光辉,是我国诗歌史上宝贵的遗产。

难能可贵的宋调风貌

由于宋代的诗人与官僚、政治家三位一体的现象较历代更为突出,由于他们都具有高度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都怀有积极入世、干预政治的远大抱负,希望通过经世济时来建立功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一价值观的驱动下,他们的诗歌多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和干预时事的品格。

宋诗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淑世精神。赵宋王朝“守内虚外”的政策,形成了积贫积弱、冗官冗兵的现状,南宋小朝廷更加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作为那个时代的诗人们,他们怀着积极的济世情怀,倾注全部的热情赞美祖国的山河和歌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同时,他们还满怀愤怒批判腐朽无能的当局,抨击妥协可耻的投降派,并满怀深情地述说人民的苦难,标示坚贞不屈的民族尊严。如北宋的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南宋的陆游、杨万里、文天祥等。他们用血和泪铸就的诗篇见证了宋代历史,传递着时代的心声。读他们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澎湃跃动的脉搏,感受到他们激越悲愤的情感力量,更可以体会到他们在诗歌中体现的经世致用的人格追求。

而随着宋诗数量的扩大,宋诗的功能也得到了极大发展,除反映时事、干预政治的作品外,描写经济生产、民俗风情等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与评诗、评书、评画、评音乐的论艺之作也都高度繁荣,进一步提升了宋诗的文化品格。

宋诗在艺术上也留给我们一份至为宝贵的创新精神。宋代诗人学习唐诗,总结唐人诗歌的创作经验,但他们又能不囿于唐诗,力辟诗歌途径,自成风格,成就了有宋一代诗歌的独特风貌。关于这一点,吴之振在《宋诗钞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这种独存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宋诗学唐而能跳出唐诗的藩篱,追求自己的时代个性,开拓了诗歌意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具有很好的典范意义。而对其议论化、才学化,以至散文化的倾向也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贬斥。

首开宋诗风气的革新派

宋初的诗坛流派纷呈,主要有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白体诗人诗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以王禹偁成就最大。晚唐体诗人诗学贾岛、姚合,以清逸幽静为尚,代表人物有九僧、林逋、魏野等人,以林逋为代表。西昆体诗人诗学李商隐,辞采密丽精工,以朝廷馆阁诗人为主,杨亿、刘筠等为代表。

到了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手中,宋诗开始以全新的面貌问世,抛弃了西昆体诗人雕饰华美的习气,突破了晚唐体狭小的诗歌格局。清代叶燮《原诗》中说:“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梅苏两人在改变晚唐五代浮靡诗风上是一致的,但两人在诗歌主体风格和审美情趣上却存在很大差异。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说:“圣俞子美齐名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逸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可谓二从之诗各具千秋。

当然,在这一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诗坛的中心人物,他以其政治地位和学术声望,在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欧阳修对宋诗革新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推崇平淡的诗风。他很推崇梅尧臣所说的“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这种诗风才是最好的境界,在诗歌语言方面也是反对雕琢,主张平易舒畅,欧阳修自己的诗歌创作也积极实践这种平易诗风。其次,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慕韩愈的“以文为诗”,很好地将诗学革新和复古结合起来。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说:“欧公作诗,全在用古文章法。”后来,“以文为诗”遂成为宋诗“一代之大观”,成为宋诗的整体特征之一。欧阳修虽学习韩愈,却能一反韩诗奇崛怪险的诗风。最后,欧阳修还是一位热心提携后进的长者,像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都受到欧阳修的奖掖和提拔,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雅丽清绝的王荆公体

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两次出任相位,看到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积极推行变法,希望能挽回颓势。他无意于文学,但却取得了卓绝的成就。欧阳修《赠王介甫》中评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将他和李白、韩愈相提并论。王安石诗学杜甫,也很推崇韩愈,他将个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的种种不平写入诗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多以政治题材为主,具体表现为关注政局的动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深入社会进行细致观察,并揭露社会的重大问题和政治弊端,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如他的《河北民》、《明妃曲》等,诗风具有刚朗劲健的特点。

但真正能代表荆公体诗歌特征的是他退隐江宁后的诗歌。王安石罢相后退居江宁10年,徜徉山水之间,创作了很多精雕细刻、意境优美的诗作。严羽评论说:“公绝句最高,其得意处高出苏黄之上。”胡仔说:“荆公暮年小诗,雅丽清绝,脱去流俗。”这种诗风又称为“半山体”。王安石晚年的诗歌讲究炼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当然,他在炼字时,还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营造清新迷人的诗歌境界,使诗歌呈现色彩斑斓的绚烂世界,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奇思异想;有“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恬淡幽静;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遐思。王安石很好地巩固和发展了北宋的诗歌革新运动,彻底清除了西昆诗的弊端,为凸现宋诗独特风貌做出了贡献。

气吞三江五湖的东坡体和苏门四学士

苏轼是宋代文化的顶峰,也是宋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苏轼诗歌内容博大,达到了“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出”和“情与事无不可尽者”的地步。

苏轼才华出众,思想博大精深,自由奔放,所以写起诗来,天马行空,肆意而行,无拘无束。宋吕本中《蒙童诗训》说:“东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说:“东坡长于七古,沉雄不如杜,而奔放过之;秀逸不如李,而超旷似之。”对于苏轼的诗歌风格,评论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刘克庄说的好:“坡诗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典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澹者,翕张开阖,千变万态。”清沈德潜《说诗语》卷下说:“苏子瞻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韩文公后,又开辟一境界也。”苏轼善于融会古今,转益多师,并能摆脱束缚,随己而出,大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开创了不同于唐诗的宋诗特质。

清赵翼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以文为诗善于采用散文的章法,并巧妙地结合诗歌的比兴、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形成雄奇瑰丽的诗歌意境,如《游金山寺》、《荔枝叹》等。苏轼以议论为诗,不但议论本身新奇警策,深刻精彩,还善于将议论形象化,即将抽象的议论化为形象的诗歌意象,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既显示出诗歌艺术的光辉,又蕴含着逻辑严密的深邃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等。苏轼以才学为诗,反映出宋代诗歌艺术和学术融合的趋势,不过苏轼能更好地将才学、情感和诗艺等诸多因素交汇,达到信手拈来俱天成的美学境界。其生动活泼、丰富奇特的想象,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构思布局的波澜起伏、变化开合,典故的纯熟使用等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苏轼高扬个体精神,强化个体意识,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既是对宋代前期诗歌道路的有益总结,又开创了宋代后期诗歌的康衢大道。

苏轼是继欧阳修后宋代文坛的盟主,在他身边有人们所说的“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被称为“苏门六君子”,当然还有苏辙、文同、唐庚、孔文仲三弟兄等人,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元祐诗人群体。苏轼以及随同他的这些诗人们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繁荣,构建了宋代诗歌的审美范式,促使了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

以故为新的山谷体和江西诗派

苏轼是宋诗的巅峰,构建了宋诗的审美情趣,但有趣的是,诗史却选择了他的门生黄庭坚作为宋代最有特色的江西诗派的祖师。黄庭坚在诗歌创作理论上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创作原则。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说:“豫章稍后出,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

黄庭坚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将“无法之法”的诗歌创作变成“有法之法”的实践典范。他提出的“有法”包括:“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黄庭坚还指出这些作诗方法都是要建立在多读书的基础上,他说“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又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他总结的资书以为诗,化故为新,以及一整套字法、句法的写作技巧,对于学诗者来说更容易掌握,更容易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黄庭坚的“有法之法”并不是死法,而是诗歌活法,他很强调诗歌的创新,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他强调通过学习古人,兼容并收,同时又要善于化解、超越古人,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创作实践上,黄庭坚的诗以求新务奇、戛戛独造、生新瘦硬为主要特色,善于使事用典,广征博引,以学问为诗,基本实践了他的创作理论。

以黄庭坚为中心,形成了宋代诗坛上最为重要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等25人,以为法嗣。杨万里在《江西诗派序》中提出:“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明确指出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一派,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江西人,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精神和作品风格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推杜甫为初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江西诗派论诗强调活法,基本上是按照黄氏提出的诗法作诗,后来由于一些诗人过分雕琢句律、模拟剽窃,背离了黄庭坚主张的锤炼而复归于自然的境界,走上了偏重形式主义的倾向。

独出机杼的南宋中兴四诗人

当江西诗派诗人一步步趋于执著书本而远离社会时,曾几、陈与义等诗人就已经开始思索如何摆脱诗法的困境。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兴起,意味着江西诗派的没落。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尤袤、杨万里、陆游和范成大,他们都出自江西诗派,如陆游曾诗学曾几,杨万里诗学江西诸君子,但他们又能跳出江西诗人逃避现实的藩篱,进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山水田园,自出机杼,推动宋诗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

陆游是一位挚爱国家和人民的诗人,抒发爱国情怀是他一生诗歌的主题。陆游亲身参加了边疆军务,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给陆游的爱国诗篇带来了许多生机。诗人善于将杀敌报国的志向和高昂悲壮的感情交融,形成一种热情奔放、慷慨悲凉的气势,感人至深,梁启超盛赞陆游为“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总结自己一生诗歌经验时说作诗“功夫在诗外”,又说诗法“正在山程水驿中”,所以在陆游的诗歌中,意象纷繁,视野开阔。而且,陆游又吸纳了唐诗的审美特质,继承了杜甫、李白以及宋代苏轼等人的诗风,情感真挚,具有高度的抒情性,特别是其爱国诗,成功地吸取了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浪漫,并善于把这两种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即以杜甫为体,以李白为用,最终形成自己既沉郁悲壮、又踔厉风发的一家之风。而其农村诗、田园诗、闲适诗也有很高的成就。从创作形式看,他各体皆工,成为唐宋以来又一集大成的诗人。总之,陆诗是宋诗诗法精神的升华,是宋代诗歌史上继苏黄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和陆游的边塞风光比起来,杨万里的山明水秀又是另一种审美风范。在中兴诗坛,杨万里以鲜明的“活法”主张突破了江西诗风,他认为“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他的诗歌走出了书斋的局限,他师古而不守古,转益多师,将诗歌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形成风趣诙谐、生动明快的“诚斋体”,以其独抒性灵、胸襟透脱的诗歌创作为宋诗增添了新的生机。

范成大的诗歌题材主要有三类,一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二是使金纪行诗,三是田园诗,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范成大的田园诗是诗人在对乡村生活多方面体验后,将自然景物、山村风情和农民命运密切结合起来,发扬了唐代的新乐府运动精神,突破了传统田园诗的表现范围,为田园诗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新的境界。

继中兴诗坛后,“永嘉四灵”和稍后的江湖诗人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诗歌流派。永嘉四灵是徐照、徐玑、翁卷和赵师秀的合称,他们的字号中都有“灵”字,而且都是永嘉人,故称“永嘉四灵”。他们诗学晚唐贾岛、姚合,崇尚苦吟,诗风狭小。除“永嘉四灵”外,江湖诗人中的重要作家还有刘克庄、戴复古,他们的诗风虽比四灵开阔,且有些作品颇能得白居易之深刻、梅尧臣之古淡、陆游之悲慨,但总体来说较为粗糙,艺术成就不高。

当蒙古的铁蹄踏碎了宋末诗人迷离的美梦时,他们也开始觉醒了,因此便出现了以文天祥、汪元量、谢翱等人为主的悲怨吟唱,他们的诗富于抒情纪实性,表现了民族抗争的激情和国破家亡的悲愤,构成了宋代后期诗歌一幕最悲壮的夕阳晚照。

同类推荐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PK柏杨,谁更深刻?鲁迅PK韩寒,谁更一针见血?读懂中国、读懂你自己!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13亿中国人都要读!
  • 花城湖诗文集

    花城湖诗文集

    漠原胜境花湖城,花湖城 我来看你,四季花城湖,另一个湖泊,西北行之花城湖(一),花湖城游记,只为今生一回眸等。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热门推荐
  •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她叫慕苛兹。如果妹妹不是妹妹、妈妈不是妈妈、包括,原本属于她的爱情,也因为要守护她的妹妹而放手。她……该怎么办?
  •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本书精选了200多篇经典而深刻,蕴涵智慧火花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解理透彻。从多个方位体现了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成功智慧,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每篇故事后附有精辟的智慧感悟,启人心智。
  • 贴身高手

    贴身高手

    神秘少年回归都市,却开办了顶包公司。冰山总裁的冒牌男友,魅力明星的贴身保镖,完美校花的护花教师……什么?要和我做一些爱做的事情?抱歉,我不是那么随便的人……得加钱!
  • 祭天灭道

    祭天灭道

    太古之战,仙魔之殇引发乱天动地,时代的开辟接踵而至,枭雄现世四方惊,豪杰辈出六界鸣,那是一段用自己的身躯谱写荣耀与繁华的时代。上古神战,诸神争霸,六界风起云涌,神魔尸河独断版块,曾经的辉煌不再,徒留无数个谜团等待着后人去探索揭开,神战从何而起?公敌从何而来?雄鹰站在树枝上,从不害怕树枝会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神威寒芒日月颠,龙胆少年莫等闲。跟随主角萧铭新的脚步,从青涩走向成熟,自高傲迈入沉着,而他将面对的又是何等酸甜苦辣,爱恨情仇?
  • 术师天下

    术师天下

    没有恢弘的斗气与炫丽的魔法,这是一个术的世界!
  • 甜心的诱惑

    甜心的诱惑

    她不想毁了兄长未来,嫁了风流不羁的他。他别有居心,娶了视老公如无物的她。他说:陪我演场戏,演我老婆,期限一辈子!她说:请放心,我们之间没有离异只有丧偶!
  • 无上道印

    无上道印

    新书《大道独尊》求支持。这是个妖魔横行的世界,百姓苦不堪言。少年遇千年蛇精,精血换神通,入大道悟道印,奈何功法异变,他亦妖亦魔。为寻至尊之路,与人斗与妖战、、、、、、######热血仙侠,期待你的来临。新书求支持,收藏、推存票必不可少,七月拜谢。
  • 上古世纪:赤红之阳

    上古世纪:赤红之阳

    两千年前,所有种族曾在光辉的原大陆共同生活,随着神与英雄们掀起战乱,原大陆被毁灭,种族们分别迁徒到了诺伊大陆和哈里兰大陆。那些承载着原大陆记忆的碎片散布在世界各地,记录着原大陆曾经的辉煌。若是追寻着这些记忆回到故乡,或许将会揭开战争的秘密与终身的真相。迁徒到新大陆安居的人们渐渐遗忘了原大陆的辉煌,在领土扩张与信仰冲突的矛盾下,两片大陆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得知原大陆拥有神秘力量后,两片大陆的人们纷纷踏上了回归原大路的旅程。今天,追逐太阳的哈里兰人也追随冒险之心的指引扬帆起航。
  • 网游之磨王

    网游之磨王

    你有高攻击,我抗揍!你有好技术,我抗揍!你有神器可屠龙,我就是抗揍!打不死我想要走?门也没有!追着揍你!反正我抗揍!
  • 苍穹泪

    苍穹泪

    一个被苍天遗弃的孩子,凝望苍天,然而却看不到希望,只能苦苦的挣扎。在一次意外之后,终成一代大侠,誓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