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7200000002

第2章 44岁,以减法拨算人生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我们生活的一切目标都指向“得”:追求金钱、汲汲于名利、沉迷于虚荣享乐……结果被这些枷锁坠得不堪重负。44岁了,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思想,开始减法生活。舍掉那些无谓的牵绊,获得精神的自由,以轻松的心态开始下半生崭新的生活。

1.金钱不等于快乐

再浪漫的男人和女人到了44岁,也会变得实际起来,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于是当一个人坐在大奔里感叹金钱无用时,马路上骑车的男女正又羡慕又嫉妒地瞪着名车:有钱人的生活多快乐呀!但如果他们也拥有了巨额财富,就会明白,金钱无法买到快乐,真正的快乐是要从生活中慢慢发掘的。

有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

一个晚上,农夫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得到了18个金罗汉。说来也巧,第二天,农夫在田野里竟然真地挖到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感到高兴。可农夫却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别人问他:“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农夫回答说:“我在想,另外17个金罗汉到哪里去了?”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生活的快乐。看来,有时真正的快乐的确是和金钱无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当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小拳头总是攥着的,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手却是张开的,要不怎么说撒手归西呢!从降生到死亡,细想一下,无非是一双手张张合合,攥紧又松开这点事,所以没有必要被钱弄得心情沉重。为钱所累,成了钱的奴隶,这一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约翰和他太太都穿着最贵的衣服,各开一部奔驰高级轿车,他在贝佛利山庄拥有一幢豪宅,在纽约的屋子则能从阁楼俯瞰中央公园。

但约翰喜欢说他从未觉得快乐:无论赚了多少、达到什么地位或获得什么名望,都无法刷去他内心深处那股永无尽头的欲念。

像约翰这类贪求无厌的人,似乎他们灵魂深处有个无限的空洞,必须用成就、名利和财富去填塞,可惜永远无法填满。

约翰和他的太太都没能从金钱中找到快乐,因为他们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用黄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华丽的囚笼,而得到的只能是孤独和精神上的痛苦。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对金钱的追求,但很多时候,你用金钱换来了享受,却失去了真诚的开心滋味。

过去有个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一天,富翁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人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扔过去。修鞋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修鞋的活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别人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笑声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鞋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大款虽然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却未必能咀嚼到人生的真趣味。

当然,人到了44岁,需要用钱的事儿有很多:赡养老人,供孩子上学,人情往来……但我们在积极谋富的同时,要学会正视金钱。请记住,我们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去赚钱的,不要单纯为了钱而工作。

2.不妨承认自己是个小人物

44岁后检视自己的人生,总难免有些感伤:自己的生活不够完美、自己的人生不够辉煌!自己那么有才干,辛苦了20年却还是个小职员;自己那么漂亮,却没能成为影视红星,只能做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接着自怨自艾,然后痛苦不堪。但当你逐渐成熟起来后,就会发现这个想法很可笑,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怨天尤人既不理智又不成熟,接受这个事实不是可以活得更自在一点吗?

大多数人在年轻时都有远大的理想,认为自己无论做哪一行,都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如果当兵,就应该是将军;如果当科学家,就应该和爱因斯坦齐名;如果当作家,就应该获诺贝尔文学奖……总之,自己应该是天才,应该受到万人景仰。

很多年过去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当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后,也许我们会一时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我们的心会很痛,痛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机会的确很多,但与人的数量相比仍然少得可怜,芸芸众生中最后胜出的肯定只是一小部分,90%的人,注定要做平凡的小人物。

接受了这个有点“残酷”的现实后,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小人物也不错。尽管生活中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我们过得踏实,虽然不完美,但它有自己的意义,一种只有亲身体会才能说出的意义。

前几年春节晚会演了一个小品叫“有事儿您说话”:一个小伙子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很有能耐。他为科长订火车票,不但自己排了一夜队,最后还花高价买“黄牛”票,如果他肯承认自己是个小人物,还会将自己弄得如此狼狈不堪吗?

与叱咤风云的伟人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业绩比起来,平常之人的平常之事,就未免显得平淡无奇了。但是,平常毕竟是生命的主体,也是生活的主体。就绝大多数人而言,终生将作为平常之人,拥有平淡无奇的生命;就绝大多数职业来说,永远都会只做平常之事,拥有平淡无奇的记录。即使是灿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波澜壮阔的英雄之势,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毕竟也只在很少的时候出现。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社会的脚步也只是悄无声息地移动,犹如一条平淡无奇的河流。因此,对于平淡生活和平凡人生的蔑视甚至否定,只会使人陷入一种无所作为的“怪圈”,从而使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情趣受到影响。

既然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平凡朴实的,既然大多数人都注定要做一个平凡无奇的小人物,那么我们就应该以一种极为珍惜的感情,去平平淡淡地生活。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平淡无奇的深处也蛰伏着惊人的美丽:熙熙攘攘的自行车流、提篮买菜时听到的吆喝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都是值得回味的美好乐章;天上洁白的流云、路边盛开的花朵、与你擦肩而过的少女……都是令你顾盼不舍的风景;而日常生活中,素不相识者的一个笑脸、街坊邻居的一声问候,竟会那样令你感动和陶醉。

甚至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伟人,他们的不平凡也是寓于大量的平凡之中。伟人的神秘感是千百万人用想像创造出来的。伟人在做出改变历史性的决定时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但他们的日常生活,依然是和千百万人一样,在平凡之中度过。而平常之事到了伟人们身上就变得那么光彩四溢,恰恰说明了平常之事鲜为人知的深层价值。这种价值,在我们去做时也同样存在,不过我们因司空见惯而不去发掘或是不屑于发掘罢了。

不能把平常日子过好的人,不会品味到人生的幸福;不珍惜平常的人,不会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因为平常包容着一切,孕育着一切,一切都蕴含在平常之中。想一想,为了追求人生的辉煌,我们放弃了多少生活的乐趣,本来可以获得很多,但为了达到那不可触及的顶峰,我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追求非凡的存在价值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懂得了解自己,当你沉迷于那些远大的目标之中时,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有时目标越大,压力越大,挫折感也就越大,人生之苦不都是这样得来的吗?做一个第一就已经非常困难了,何况事事做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郁郁寡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所以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自怨,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还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平凡:我不是身居要职的领导,但我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和朋友的爱戴;我没能成为明星,但却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体贴的丈夫和聪明的孩子。不错,自己是个小人物,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风采和自豪!

3.得失之心别太重

人们总是渴望得到害怕失去,年纪越大越是如此。但是,世间事总是有失必有得,例如,夫妻离婚了,虽然失去了婚姻,但双方也都得到了一个重觅良缘的机会;所以不要总是忧虑你失去了什么,而是应该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终于,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为师,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3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些其他招法?”师傅回答说:“不,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半年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关键时刻,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了。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服了对手,最终获得了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能仅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原来,失去并不总是一种遗憾,故事中的小男孩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但他却得到了赛场上的辉煌胜利。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另一方面,有得也必有失。面对得失,只有豁达者才能做出明智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资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百万美元的货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货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无数的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的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年。

生活中,总有些人本来拥有一些多余的东西,但却又绞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并为此终日烦恼。其实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如让它失去好了,得来心境的轻松平和,不是更好吗?

李凯和陈敏这对夫妇很喜欢收藏东西,前半生,他们真是拥有了很多物质,光是房产就有三处(一处福利分房,一处自买,一处父母遗产),汽车好几辆,投资上国债、股票、外汇、黄金等都不落空,红木乌木等高级家具塞满了几处家居,至于衣物等用品更是满得爆棚。因为喜欢收藏,他们还有大量书籍、油画、国画、雕塑,乃至各类民俗工艺品(紫砂壶、蜡染、剪纸、刺绣、苗族银饰、蒙古皮雕等)、陈年名酒……他们的几个居所都满得插不进脚去!但是,中年以后,他们越来越感到“累赘”,担忧太多:三处房产哪处可能被撬啦,什么藏品万一被盗啦,股价汇率变化投资又亏啦……闹得他们连外出度假旅游都得提心吊胆。

一天,他们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参观一番后,开玩笑地说:“喝,东西都蛮精致的啊,我只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这些东西活着?”——这句话其实含义深远,李凯和陈敏都不禁一愣。接着,朋友直率地表示不同意见:“你们俩真是,世界上都流行‘减法生活’了,你们还在‘加法生活’啊!”……

朋友的这句话提醒了他们。他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从前一直在“加法生活”,即一切宗旨目标都指向物质的“得”,多多益善,永无餍足,结果呢,他俩被物质的枷锁坠得不堪重负。经过一整夜的失眠和两天的讨论,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下半生彻底转换生活方式,实行“减法生活”,即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外,不储存多余物质,生活越简化越好。这倒不是为了跟随什么国际流行,而是他们从切身经验体会到:过多的物质牵挂确实限制了人的精神自由。于是,他们把三处家居彻底清理了一下,少部分送给需要的朋友,大部分卖掉;投资只保留了国债,把股票等全部清仓了。李凯说:“中年了,想过几天轻松的日子,不想再提心吊胆,劳心费神了。”陈敏说:“我以前真是太笨了,衣服鞋袜都买名牌,光是鞋子就好几十双,又占空间,收拾起来又累人。现在,我只买普通实惠的,穿一季就扔了,连收都不用收,特别清爽!”他们把归拢的资金用于旅游,计划在20年内走遍世界一些有特色的地方……从此,他们可以轻松地“阅读地球”,再不会旅途上还忧心忡忡了。

得与失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人到中年,总会碰到一些得失之事,得到了不必兴高彩烈,失去了也不要垂头丧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4.放弃是一种大智慧

44岁以后,总听到有人感慨人生苦短,自己的理想还远未实现。那么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一定要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一定要做个数学家”……渐渐地,这些远大的目标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他们越坚持就越觉得痛苦。为什么不学着放弃呢?放弃是一种解脱,一种量力而行的智慧。

有一种鱼叫马嘉鱼,长得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仆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竹帘缩得愈紧,马嘉鱼愈激怒,它们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就会被牢牢卡死,最终被渔民所捕获。

我们也像马嘉鱼一样,笃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给自己套上了个“执著”的光环。执著于名利,执著于不切实际的空想,一年复一年,等到老年后才开始嗟叹壮年的无为和空虚。其实只要你放开手,就会发现许多无奈的痛苦已经不解自开。

人们不愿放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想接受变化,不能接受新事物,40多年的历练使我们不敢放弃手中的一切,遇事就钻“牛角尖”。

老马44岁,是某国营钢制品厂的业务员,提起业务,老马总是一脸的得意:他是厂里的业务尖子,连续13年销售冠军!厂里领导都说:“没有老马拿不下来的客户,老马出马,必定马到成功!”然而,就是这个春风得意的老马,最近似乎遇到难题,原来由于钢制品市场竞争激烈,老马所在的工厂在竞争中明显居于劣势。所以,这一季度,老马损失了不少订单,还丢了几个客户,老马自觉面上无光,走路都抬不起头来。于是老马发誓,一定要挽回颜面,在下个季度大干一场。就这样,老马鼓足了干劲,在全国各地东征西讨,累得连喘口气儿的工夫都没有。妻子劝他:“你这么大年龄了,安稳几天多好!销售量下降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干嘛都揽到自己身上!”可怎么说,老马也不听,非要坚持下去,把销售额提上来。就这样,没几个月头发都斑白了。这时,老马的小舅子来找他,告诉他有个私营企业正在招聘业务精英,像老马这样的人才去了,肯定大受欢迎,而且薪水又高,待遇又好。妻子也极力怂恿老马放弃现在这家工厂,换个环境。老马觉得很为难,从心里讲,他也知道这家工厂的境况会持续下滑,再做下去前途不大,但这毕竟是自己工作了20年的厂子啊,再说自己也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地走了,非得把业务搞上去不可!老马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小舅子一听,气得也不理姐夫了,辞职报告一打,自己去了那家私营企业。几年之后,老马头发已经半白了,为了业务指标,他心力交瘁,但是业绩却仍在不断滑坡。厂领导对他也不再亲切,老马苦恼极了。雪上加霜的是,那家私营企业近期准备上市,还给每位员工都分了股份,老马的小舅子有事儿没事就对亲戚炫耀,然后大家就替老马惋惜:“唉,那个时候老马要不那么固执,依他的能力股份肯定分得更多!死守着那个破厂子,每天累死累活,倒弄得两头不是人,有什么好!”不久,老马胃出血,住院了。出院后他办了停薪留职,整天呆在家里静养,他不愿见到自己的亲戚,也不想再听到那些让他悔不当初的闲言碎语。

老马为了不切实际的“坚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我们呢?也许我们紧抓着不放的是我们深爱的理想,但当我们苦苦追求到最后,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那么聪明的做法就是赶快放手,不要等到烫伤了手,才发现自己握着的原来不过是个“电熨斗。”

放弃,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够抓住新的机遇,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还在苦苦坚持的你也不妨“见异思迁”一回,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5.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在世,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年轻气盛时,我们可以凭着一时意气,事事出头,反正失败了也不要紧,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我们还年轻。但到了44岁以后,就该明白人生如战场,它不重规则只看结果,而我们的“弹药”已所剩无几,要想赢得战争就得讲究“兵法”,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永远也不要和那些实力远远弱于自己的人交手。比如,你公司里的一个清洁工出言不逊得罪了你,但你又何必跟他较真儿,和他争来吵去只会让人觉得你可笑,即便因此而辞退了他,你仍是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一个森林里,一个自不量力的鼹鼠很羡慕森林之王老虎的威风,于是找到了老虎,要向老虎挑战。它对老虎说,如果自己胜了,老虎就将森林之王的位置让给它鼹鼠;如果它输了,它就此远离老虎统治的这片森林。

老虎想也没想就断然拒绝了。老虎说:“如果我接受你的挑战,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最后的赢家,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和一只鼹鼠打架。赢了鼹鼠的老虎还算得上森林之王吗?所以,不是我不敢答应你,而是我不屑于选择你这样的鼠辈作为对手!”

因此,面对“弱”于自己的人,我们就应该高挂免战牌,免得既浪费时间精力,又给人留下笑柄。

不要和品格卑下、昏聩无能的人发生冲突。选择对手和选择朋友一样重要,和小丑式的人物一般见识,只会使自己变得鄙俗起来。A女士在办公室里和某个长舌妇结下了“梁子”,她愤怒至极,发誓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专爱挖人隐私的小人。于是A女士开始在办公室里与长舌妇针锋相对,争吵不休,偶尔占了上风,她就更觉得意。几年以后,丈夫与她离婚了。因为他不愿意和一个既尖酸又刻薄的女人生活在一起。A女士痛苦不已,然而,这一切该怪谁呢?是那个长舌妇还是她自己?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使他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名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他后半生与前半生的辉煌无缘。

马利丁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实现名利双赢,就以卑鄙的手段不断地在报刊上制造一些低劣的花边新闻,并向阿扎洛夫叫板。凭着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他本不该去理会这种“跳梁小丑”式的人物,但是,不幸的是,他被这个小丑激怒了,并丧失理智地与马利丁在小报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阿扎洛夫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阿扎洛夫则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成了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很容易就被一些小人的挑衅激怒,下一次发怒之前请先想一下,你真地要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这种人身上吗?是否一定要降低自己的格调与小人做对手?即使赢了他(她)你又能有什么光彩?和小人“交火”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因此请不要碰他们。

不要主动和实力比自己强的对手较量。不要相信“弱可以胜强”,那是说给“初生牛犊”的年轻人的话,对已到中年凡事求稳的你并不适用,对你来说“保住自己”才是当务之急,如果你一定要用鸡蛋去碰石头,那么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辱。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东吴的大将,他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他却对蜀相诸葛亮的才能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想除掉诸葛亮,却未能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折将,费了不少钱粮打仗,却让诸葛亮从中得了大便宜,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周瑜错就错在没有正确评估双方的实力,为了摆脱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就盲目求战,结果得到了败亡的下场。所以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时,千万别去惹那些“硬角色”,免得让自己吃亏,还会被人说成是自不量力。

面对人事纷争时,只凭一时冲动行事,那是毛头小子、自命不凡的小姐们的行为。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年人,我们应当参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要记住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笑得最开心的。

6.不再盲目迷信权威

在我们小的时候,总是一遍遍被告诫要尊敬长辈,尊敬领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迷信“权威”的习惯,但是“权威”也是人,他并不永远是对的。对于权威的话,我们只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盲目迷信只会吃大亏!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印第安人从鹰巢里取回5只蛋,让母鸡把它孵化成小鹰,并和其他小鸡一起喂养。有一天,一只老鹰飞过鸡群,小鹰感叹说:“如果我会飞多好。”老母鸡立即告诉小鹰:“你是小鸡。”其他小鸡也告诉小鹰:“你是小鸡。”于是小鹰也告诉自己:“我是小鸡,我是小鸡。”

小鹰至死都不曾飞过。在小鹰的眼里,老母鸡就代表着权威,它的话是一定不会错的,结果呢,小鹰也只好一辈子在地上找虫吃,飞翔的感觉它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了。生活中也是这样:你坐了20年的办公室,对每天的喝茶、聊天无所事事已经厌倦了,但你头脑灵活,经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当你准备辞职时,你的老领导、在商海打拼多年的老朋友跳了出来,“那怎么行呢?你不是经商那块料!”领导和朋友的话怎么会错呢?于是你又退缩了,继续回到办公室中一天一天地数日子。

人们总是喜欢跪着去仰望“权威”,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奉为金科玉律,甚至对他的错处也不忘歌功颂德。如果你这样做只是因为圆滑世故倒也罢了!但其实很多时候你是不敢去批评,没胆量去质疑。

有一天,上帝应邀去赴宴,不小心忘记穿裤子了。客人们听说上帝要来都兴奋不已。

看到上帝,客人甲说:“上帝,您真伟大,敢于突破人间的禁区,有超前的时代意识。”上帝对他的奉承不屑一顾,他知道这种人最爱不着边际地讨好别人。

客人乙说:“上帝,您真了不起,您才最懂得自然、原本、返朴归真,您才是最美的。别人太做作了,太虚伪了,让人生厌。”上帝对此人不以为然,他明白这种人最喜欢追求新奇和极端。

客人丙说:“上帝,您真行,净做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没有谁给客人们带来的惊喜能比得上您。您才是最最绝顶聪明的。”上帝不想回答他。他是一个想以出奇制胜的方式宣扬别人的人。

客人丁说:“上帝,您真不愧为上帝,从不学着别人那样入乡随俗,您永远是超脱潇洒的,活得自由自在,不为任何世俗所羁绊。”

上帝想,人的伎俩不过如此,喜欢把美好的词都堆在一起使用。

客人戊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词可以说出来,沉吟了半晌才说:“上帝,您只有是上帝才能不穿裤子。若是我们,早就被赶出去了。”

上帝怔了一下,才发现自己没有穿裤子。上帝创造了一切,他是权威中的权威,所以即使他犯了没穿裤子这么大的错误也没有人对此提出疑议,那些对此赞美有加的客人多么可笑啊,但这也确实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

盲目迷信权威,不但会迷失自我,别人还会觉得你是一个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笨蛋,年纪一大把却连一点主见都没有。你已经44岁了,有着成熟的人生观和社会经验,下次遇事时何不相信一次自己的判断呢!坚持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反而会让别人更加尊重和认可你。

有一个建筑公司准备在闹市区建一座商用办公楼,为了吸引商户,公司花了大价钱,请一位著名设计师设计,要求是新颖别致。一个月后,设计图拿回来了,总裁看过之后很满意,就要求经理准备施工。当施工图纸传到建筑队长李尘手上时,他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楼房样式过于奇特,导致一部分受力不均匀,如果盖起来的话,很容易出现事故。他拿着图纸心急如焚地找到经理,却被经理嘲笑了一顿:“人家是设计师,还会弄错?你要是能挑出人家的错儿,你还在这儿混什么呀?干脆也去当设计师多好!”李尘没有被经理的冷嘲热讽吓退,凭着自己20多年的建筑经验,他断定这张图纸一定有问题。在他的坚持下,经理只好不情愿地给设计师打了个电话。设计师开始也很不高兴,他又重算了一遍,但算着算着他的汗就流下来了——自己竟然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总裁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为手下有这样负责的建筑队长感到高兴!3天后,公司发生了一次较大的人事调动:李尘被从基层提了上来,接替了经理的职位。

如果李尘不敢面对权威的压力据理力争的话,不但大楼建成后必然会酿成一场惨剧,而他也无法得到总裁的赏识。我们也应该学着相信自己,面对权威不腿软,也许真理就在你的手中。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应当尊重权威的意见。因为权威通常是专业人士或比较明智的人,但尊重不等于迷信,尤其是我们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他的意思或许很好,但对你来说并不适用。因此,别再盲目迷信别人,你其实就是权威。

7.虚荣心:在虚幻中迷失自我

人性中有个重要弱点,就是贪慕虚荣,而人到了44岁后,总是迫切地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认可,对自己的人生给以肯定。于是虚荣心膨胀得一发不可收,听到赞扬吹捧就眉开眼笑,没人吹捧就自我吹嘘,总之一定要别人承认自己无所不能。然而,这样的虚荣心不但会使人迷失自我,更甚者还可能毁掉一生。

有一个44岁的县委书记,是退伍军人出身,在部队里当兵的时候,非常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退伍以后,他从小科员做起,兢兢业业,几次受到表彰。后来,由于机会来临,他步步晋升,最后做到县委书记。在刚做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做官清廉。可是,后来他就不行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无一漏掉。被捕以后,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忏悔说:“本来我是不会这样做的,可我那些部下们天天都在耳朵旁边灌输,说我如何如何地英明、智慧,说我如何如何地受人爱戴、受人崇拜,说我应该得到这些,我就给弄糊涂了。”小官僚的这些溜须拍马的行为,让这个县委书记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让他产生盲目的优越感,让他以为虚荣心的满足就是物质上的满足、肉体上的满足。虚荣心实在害人不浅。

还有一些人为了虚荣,毫无主见,甘愿被人牵着鼻子走,吃了亏也偏要“打落牙齿和血吞”。

一些推销员,在向44岁左右的女人推销化妆品的时候,会故意露出一句:“这种产品你都不知道?大家都在用了呀!”这语气,好像那个女人不懂行情似的。这一来,就激起了那个中年女人的虚荣心。她会说:“谁说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个时候推销员说:“不放心?像你这样有眼光的人,肯定不会看走眼,你挑一个,肯定管用。”这种夸奖真是来得恰到好处,那个刚刚差点受损的虚荣心,立时得到了满足。于是,她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推销员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事后,那个女人发觉自己因为虚荣的缘故上当受骗了,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上了当受了骗,所以,她还会说那个产品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眼光准确,判断有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能得到赞美,得不到赞美的虚荣者怎么办哪?别急,人家自有“绝招”,嘴不是长在自己身上吗?没有吹捧也可以自我吹嘘呀!

自我吹嘘里的学问也很大,例如,你可以跟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大吹特吹,因为他不知道你的底细,但一旦被拆穿,你的尊严就要被踩在脚下了;你也可以为了出名而吹嘘,这种情况下,你多半要提出你有“能力”的“证据”,但“证据”也往往会变成“把柄”,所以你要随时做好夹起尾巴做人的准备!

人有虚荣心是在所难免的,适度的话,它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但太过爱慕虚荣就会使你的心态扭曲,害己害人。虚荣毕竟是一种虚假的荣耀,真想得到赞美的话,何不脚踏实地地努力一番,只有真的成绩,才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8.享乐也要有个度

生活之道,一张一弛。人们常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会享乐的人才会工作,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一个人如果太过于追求享乐,那么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44岁以后,人们总会想自己已经辛苦打拼了半辈子,也该是停下来享受一下的时候了,于是我们看到因耽于享乐而毁了自己生活的人比比皆是。

前几年,某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4个44岁左右的男子连搓了7天7夜的麻将,到最后一刻“战争”结束的时候,4个人都瘫倒了。在送往医院医治以后,其中一个竟疲劳致死。

可悲啊!为了享乐竟赔上了一条命,这真是何苦呢?

还有的人为了享乐而忽略工作,本末倒置,以至于身陷困境。

有一王君,江苏南京人。他老爸是一家大商场的老板,可以说是一个百万富翁。王君年轻时从财经学院毕业,一直就想进入商海闯荡一番事业。在他44岁这一年,老爸终于退休了,从年轻时就胸怀大志的他,接管了这个大商场。

他到了商场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叫手下人去执行,而自己呢,则天天声色犬马。他认为他自己只要高屋建瓴、遥控指挥就行了。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他只是打电话叫手下做这做那,而自己则天天泡酒吧、遛马、打高尔夫球。

不久王君就尝到了苦果。才短短3个月时间,商场开始出现亏损。货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仓库又催着要租金。整个商场都陷入了危机。

有一句话叫做上行下效,此君自己贪图享乐,不能身体力行地执行计划,又怎么能指望下属会勤奋工作,把事情办好呢?

王君的这种结局还不算太糟,因为他只要迷途知返,励精图治,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怕的是有的人享乐过度,以致酿成恶果,后悔也已经太迟了!

吴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吴某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中专毕业后被分到了一家国营工厂当技术员。他在国有企业苦苦干了二十几年,终于等到了机会。厂长及他的一帮厂办干部因为贪污受贿被捕,厂里领导层一时空缺。上面在派来了一个党委书记和一个厂长以后,指定他们对其他的厂领导进行民主选举。结果,吴某经过努力,竟然被选为副厂长。

而更幸运的是,上面派来的两个领导,都是将近60岁的老头子,没有进取心,而把事情都交给这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去干。

这样,这个中年人,成了个事实上的厂长。

开始他还比较吃得起苦。他率领厂里的工程师和工人连续苦干一年,终于扭亏为赢,一举使工厂摆脱了困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面开始信任他了。后来,厂长回到了主管他们的局里,他呢,则被提升为厂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被提升为厂长之后,竟然变了。

他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身先士卒了。他开始泡舞厅、玩舞女、打麻将,而疏于工作了。也就是说,他的享乐思想开始抬头了。

享乐思想占据了他的生活以后,当然,他就疏于正事了。

很快,刚开始有起色的厂子再度陷入困境。

而在厂子再度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却被享乐心理带着越走越远。不久,传出消息:吴某被捕入狱了。

他为什么被捕入狱?

原来,他在嫖娼享乐的时被逮个正着。而当时正是“严打”时期,就是说,他这享乐,正撞在枪口上。

追求享乐其实也是人之常情,适度工作加上适度享乐,这才算是懂得生活。但盲目追求享乐就是一种病态了!试问那些还在疯狂享乐的中年朋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谁去愁呢?

9.不要太过汲汲于名利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是专门讽刺世人的,其中有两句写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俗语中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话,可见名利二字实在是害人不浅。只有挣脱名利的束缚,才能真正超越自我。

古人将名利比喻为缰绳和锁链,它们紧紧地将人缚住,使人活得疲惫不堪。曾经有人以纤夫拉船为题写了一首诗:船中人被名利牵,岸上人牵名利船。为名为利终不了,问君辛苦到哪年?可见世上之人总离不开名利牵绊。据说清代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便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大臣和侍卫在侧,随口答道:“无非名利二字。”有人说得更透,“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名利就如同鸦片一样,一旦沾上了,想要放下就会很难。

可能会有很多人对超越名利的说法嗤之以鼻:一个人辛苦半世,为的不就是名利吗,为的不就是活得更好吗?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为活得更好,那就一定得超越名利,一个整日醉心于名利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据钱世昭的《钱氏私志·宋相郊》记载,北宋时的宋郊、宋祁兄弟,年轻时节衣缩食,矢志力学。兄弟俩同赴春试,同登一榜,郊夺魁首,祁居第十,被传为历史上封建科举的一段佳话。但居官后,兄弟俩的行为却大相径庭。在某年一个元宵节夜晚,宋郊相居政府,上元夜在书院内读《周易》;闻其弟学士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翌日,谕所亲诮让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燃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学内吃韭菜煮饭时否?”学士笑曰:“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同在某处吃韭饭是为什么底?”大凡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莫不是苦志力学,付出了辛勤血汗的人。但是“不知吃韭饭是为什么底?”却有不同的答案。宋祁为了名利而苦学,一旦功成名就开始穷奢极欲,这样下去,不但难再有上升空间,而且迟早会招致恶果。

居里夫妇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镭以后,一封来自美国布法罗市的信,建议他们申请生产这种金属的专利权,当时,一克镭的价钱达70万金法郎,很明显,专利权能使他们获得巨大的物质利益,但居里夫妇不假思索地拒绝了申请专利权的建议,毫无保留地公布了研究成果。居里夫妇为了回避这种访问,他们就搬到乡下去住。有一次,一位女友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妈妈的一枚金质奖章,忙说:“能够获得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正因为居里夫人超越了名利,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贡献给科学事业,从而使她在科学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还得到了107个名誉头衔、16枚奖章、10份科学奖金。居里夫妇不贪求名利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谚语说:“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这是什么道理呢?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早已给出了答案“这只因前者过分顺应世俗,而后者能够大胆反抗的缘故。”

于是,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为了追名逐利,处处钻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者有之;瞒天过海、暗渡陈仓者有之;无中生有、借刀杀人者有之。为了满足自己一官、一利、一职之贪,竟如此费尽心机。但这样做往往会害己误人,得不偿失。

丁大夫是一家中型医院的一个小有名气、很有发展前途的医生,但他总是抱怨自己赚得少,不够受人尊敬。这时卫生局要求医院提拔业务尖子,丁大夫得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晋升机遇,于是主动向院领导打了个报告。但当时院方觉得丁大夫并不适合做管理工作,还是在专业上下苦功比较好。他们看好的是另外一个年轻医生刘某,刘大夫精力充沛,组织能力强,非常适合这项工作。丁大夫通过小道消息得知这件事后,愤怨交加,打起了歪主意。他到处造谣污蔑,诋毁刘大夫的人格,使得刘某饮恨退出竞选,丁大夫终于如愿踏上了仕途。几年之后,他在管理上错漏百出,而人事争斗的纷纷扰扰更令他筋疲力尽,不胜其烦,他又开始留恋起自己的老本行来。只是,几年之间,医院早已成长起了一批新的业务骨干,他这时再回去连一点优势都没有,而那个被他挤退的刘大夫此时已像模像样地挂起“专家号”了!丁大夫承受不起这种打击,大病了一场,听说花了很多钱才治好。

功名可求不可贪,还是把精力放在多干实事上吧!等到像那个丁大夫一样后悔就来不及了。

步入中年,人应该学着将功利看得淡一点,如果你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追求名利,那又用什么时间享受生活呢?名利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前锦衣玉食,前呼后拥,死后也是黄土一堆。人生在世,名利上虽然不能免俗,但请您悠着点儿,别被名利束缚得动弹不得,白在世上走一遭!

10.别让工作占据你全部的生活

44岁的中年人是职场中的骨干力量,在单位里大多身居要职。地位越高,肩上扛的责任越重,你的工作也就越多。于是许多中年人就这样一头栽进工作中,整天奔波忙碌,忽略了家人、忽略了自己。他们不懂得怎样享受人生,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工作。难怪有人说,工作是一种特殊的“鸦片”,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然而,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于工作,中年人要能进得来,出得去。

你每天的工作不一定只有8小时。虽然说,一般认为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但是,不遵守“规定”的大有人在。你只要放眼望去,随处都可以发现许多的企业老板、律师、会计师、专业人员、中介经理人甚至自由工作者,在他们的时间表里,绝对没有所谓的“准时下班”。

在这个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里,制造了无数对工作狂热的人。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整日把自己压缩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中。每天只要张开眼睛,就有一大堆工作等着他。

你如果要判定这个人是不是“工作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假。因为,有很多工作狂最讨厌节日,尤其是放长假,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要一闲下来,他们就会闷得发慌,恨不得赶紧逃回办公室里。

其实,工作狂不单单指做事的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的状态。据心理研究人员分析,具有工作狂特质的人大都是目标导向的完善主义者。一切以原则挂帅,他们企图从工作中获得主宰权、成就感与满足感,任由生活完全受工作支配。他们相信只有工作才是一切意义的所在,活动、人际关系对他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

表面看来,工作狂似乎别无选择,他就是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他们以为,一旦妥协就是投降,表示自己认输。他们这种心态,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周围共事的人,都造成相当严重的困扰。

美国有位专门研究工作狂的心理医师杰·罗里奇,根据他的观察:绝大多数沉溺于工作的工作狂,往往不是那些需要殚精竭虑、必须靠出卖劳力以求生存的人。

当走进社会,从第一天工作开始,吉列公司香港区经理麦斯礼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希望自己在30岁的时候能获得一个好的位置。由于急于求表现,他几乎是拼了命工作。别人要求100分,他非要做到120分不可,总是超过别人的预期。

29岁那年,麦斯礼果真坐到主管的位置,比他预期的时间还提早了一年。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反而认为是冲向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工作态度变得更“狂”了。

那段时间,麦斯礼整个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不论吃饭、走路、睡觉几乎都在想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过问。对他而言,下班回家,只不过是转换另一个工作场所而已。

拼命工作的结果不仅使他与家庭产生了距离,与员工更是形成对立的局面。而他自己,其实过得也并不快乐,常常感觉处在心力交瘁的状态。

当时,麦斯礼不认为自己有错,觉得自己做得理所当然;反而责怪别人不知体谅,不肯全力配合。不过,慢慢地他也发现,纵然自己使尽了全力,为什么却老是追不到自己想要的?

44岁以后,麦斯礼才开始领悟,过去的态度有很大的偏差。处处以工作成就为第一,没有想到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别人,但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追求虚荣的借口。

麦斯礼不否认“人应该努力工作”。但是,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该舍弃均衡的生活;否则,就称不上“完整”的人生。

重新调整脚步之后,麦斯礼发现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爱家、爱小孩,还有自己热衷的嗜好。他没想到这些过去不屑、认为浪费时间的事,现在却让他得到非常大的满足。对于工作,他还是很努力,至于结果,一切随缘。

不管你是为了温饱,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工作,都不要忘了,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享受生活。就像一个赶路的人,如果他只顾匆匆赶到终点而忽略了路边的美景,那么这一次旅行也就失去了意义。

11.我的时间操之在我

人们常感叹时间不够用,事情总是办得不如意。其实这都是因为被动做事造成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就保持自主意识,把自己的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哪还有那么多麻烦事。

上海一家电脑网络营销公司的负责人苏先生是在两年前与朋友一起创业的。

这位40出头的老板在员工眼里,某些“行径”甚为特殊。例如,他常年吃斋,每年固定闭关替自己“清仓”;还有,他从来不戴手表,理由是“不愿意被时间控制,而是由自己来掌控时间”。

现代人每天都得跟时间奋战,一个不戴手表的生意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存活?苏先生倒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因此而误事。他解释说:“所有的事情‘重要’与‘不重要’,都只是表面的假象,人生的优先顺序完全存乎一‘心’而已。”

苏先生是个喜欢用“心”胜过用“脑”的人。在他的逻辑里,脑是理智的,心则是情感的。多数人都是用“理智”来决定人生的优先顺序,在某个阶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来做。但是,苏先生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感觉”对了就去做。

苏先生解释,这种感觉犹如一种“化学反应”,是自然形成的“磁场”,也就是对周遭事抱着随缘、随分的心态。当有事情找上门,不预设结局的好坏,而是全然地接纳,这样就不会心烦气躁,也不会计较利害得失。

这就如同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每个人都拼命想争取最好的机会点。但是,纵使你再努力再积极,如果外在环境不配合,即使勉强得到,换来的恐怕也是痛苦大于快乐。

苏先生观察,造成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多半是认为自己“不够”:缺钱、缺地位、缺名声、缺时间……因为拼命想填补“不够”,最终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苏先生承认,自己也曾经对人生感到困惑,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他甚至花了一年的时间,一个人背着行囊浪迹异乡,企图到天涯海角去寻找人生的真谛。一路上,他愈找愈迷茫,回来以后,才终于悟出答案:就是因为“不够”,所以才会痛苦。

一切随缘的格里芬是个多职的人士,他的头衔就不止六七个:作家、编辑、主持人、老师、性学研究专家……每天,光是为了上班、上课、写作、演讲,就足以让他忙得分身乏术。他形容自己:“我的脑筋里面,随时随地有各种Dedline。”

格里芬自称是个“杂食性”动物,什么都想碰、想看、想做、想学,而且总是觉得“不够”,他自嘲:“我是个贪念很强的人。”

有一句笑话说:“有闲的人没钱,有钱的人却没有闲。”“赚钱”和“时间”好像永远誓不两立。问格里芬要选哪一样?他说得很大气:“两者我都要!”

他的原则是: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没钱也干;但如果是做不喜欢的事,除非对方出高价,否则免谈。换句话说,在做决定的时候,就先搞清楚目的究竟为了“兴趣”还是为了“赚钱”。当然,如果两者都能兼顾,那就是最佳状态了!

那么,格里芬所做的事到底何者的分量居多?他大笑说道:“兴趣。其实,我做很多事绝大多数都是没钱的。”

很早以前,格里芬就立志终身当个写小说的人。写作是他的人生大事,所以,尽管时间被分割得四分五裂,但他随时都能留心与写作有关的题材。

根据格里芬观察,生活中许多人生大事,往往比较没有时间性,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反倒是一些急迫的小事,逼得你不得不立刻做决定,随时随地在消耗人们的精力。

格里芬在每年都会找出一段时间谢绝外界一切邀约,蜗居在僻远的家里,闭门读书、写作,重新替自己储存能量。据他自己说:“当初考虑把家搬得那么远,就是为了减少无谓的干扰”,“别人懒得找你;你也懒得找人。”会不会担心被人群忘了?他回答得很肯定:“我一点都不在乎,毕竟,我们现在选择的已经太多了!”

如果想要事事做到、事事做好,那么给你多少时间都是不够用的。一旦让时间掌控了你,你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东撞西撞,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所为何事。所以你应该有这样一种理念:我的时间操之在我,什么该做什么该放自己说了算。

12.下山的也是英雄

中年朋友们也都承认,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又不断失去的过程。可当他们失去名望、地位时,又有几人能心如静水,波澜不惊呢?其实能足登绝顶的固然是英雄,但那些能及时从峰顶隐退的人又何尝不是真英雄?

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曾经有过非常多的例子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掉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往好的一面看,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在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阴影,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没有掌声的日子。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据说,在日本,很多中高年龄的男子,因为忍受不了退休后无事可做,结果纷纷走上自杀一途,成为日本自杀率最高的族群。

事实上,“隐退”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反而一直沉缅于过去的荣耀,他们始终难以忘情“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于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作家费奥里娜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畅销书的费奥里娜,在44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了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费奥里娜带着两个子女悠然隐居在纽西兰的乡间,充分享受山野田园之乐。因为要适应新的环境,她才猛然发觉人生其实有很多其他的可能,后退一步,才能使自己从执迷不悟中解放出来。

40岁那年,麦利文从创意总监被提升为总经理,4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舍弃堂堂“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麦利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来,他的说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

“总经理”三个字对多数人而言其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3年的总经理生涯,令麦利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莫可奈何”与“不得不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除了让他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之外,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个想法,促成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麦利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大半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

“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人生机遇不同,有人是“开高走低”,少年得志,结果却晚景凄凉;有人则是“开低走高”,原先不怎么顺畅,到了中年以后才开始发迹。

多年前,曾经在台湾股市刮起一阵旋风的胡立阳声称,自己就是典型“开高走低”的人,年纪轻轻,34岁就博得过满堂喝彩。然而,精彩表演结束,离开了光芒四射的舞台,过去所有的丰功伟业全部被一笔勾销。

胡立阳当红时,“股市教父”、“股市天王巨星”等美名接踵而来,所至之处,更是人群簇拥。当他由幕前走入幕后,昔日情景也一去不返,胡立阳非常难以适应,总是喃喃自叹:“怎么,这个世界居然把我遗弃了?”

当他看到一些比他晚出道的后辈,如今几乎个个拥有一片天,心情之落寞更是难以言喻。胡立阳不讳言,有一阵子,自己真是患得患失到了极点,并且严重失眠。

就这样过了两三年直到去淡水看海,一个人独坐海边整整6个小时,望着潮起潮落,他突然有所领悟:“大海不永远都是后浪推前浪吗?这就是人生啊!不光是我一个人的际遇而已,我又有什么好自怨自艾的呢?”

从淡水看海以后,胡立阳算是彻底醒悟过来,他察觉到,人不应该一直缅怀过去,否则会愈来愈消沉,冲劲会流失。他决定让自己重新“归零”,把从前的记忆全部抛开,做一个“没有过去,只有未来”的人。

经过高峰到谷底,胡立阳形容目前的自己是“打着光脚走路”,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只想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自认只是个平凡人,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失去过什么。”

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变故,一些中年人可能会从正值辉煌的事业中隐退下来,这时你必须及早转换心态,不要纠缠于过往的得失,这样你才能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同类推荐
  • 如果人生重来过,我会这样活:103种不同的活法让你与众不同

    如果人生重来过,我会这样活:103种不同的活法让你与众不同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让一切重新开始;放对位置,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不求安逸,只求奉献;运用优势,让偶然成为关键;多知道点东西,品位无穷;主动争取,不走得艰辛;勇敢去闯,不落后尘等。
  •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作为当今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女人,她的人生各方面可谓圆满,是非凡的人生智慧指引她走向成功。她令人倾倒的魅力不是来源于美貌性感,而是智慧和理性。《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精心总结了这位风云女性一生的人生智慧。分成30堂人生课。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一座大讲堂,有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你传授人生各个方面的智慧。
  • 这样说话最有效

    这样说话最有效

    本书为你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精彩案例,可以提高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 职场为人处事

    职场为人处事

    《职场为人处事》介绍了各种职场为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技巧,可以使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可以使我们的为人处事更加高超、巧妙,在各种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中纵横自如,成为游刃有余的职场人际关系处理高手。
  • 尼克·胡哲:我和世界不一样

    尼克·胡哲:我和世界不一样

    本书讲述了尼克的亲身经历,同时也介绍了其他人的成功励志故事。书中告诉读者要喜爱你本来的面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要学会感恩,学会发现生命中的美!
热门推荐
  • 娘亲快跑,土豪追来了!

    娘亲快跑,土豪追来了!

    一朝穿越当辣妈,带着萌娃去闯荡。阴谋诡计靠边站,真爱真情最难得。不管你是富可敌国的太子,还是善玩阴谋的国王,一个“情”字,搞得你晕头转向;不管你是温柔儒雅的皇子,还是忠心耿耿的护卫,一个“爱”字,玩得你丢盔卸甲。面对重重考验、步步阴谋,究竟谁技高一筹抱得美人归?
  • 混元剑尊

    混元剑尊

    道,混元为始;剑,心剑为尊。玄元大陆,一个精彩无限的无尽世界。人族、魔族、神族、天族、战族、灵族、冥族、海族、魔兽..诸族林立,冰火魔蛟、九尾天狐、毁灭骑士、噬魂血灵、紫薇帝族、天堂皇鸟、宇光神族、宙光神族、狱血魔族、裂天巨鳄..强强争霸。易轩,一个小小的穆云国修炼界五大门派中,沉寂了八年的废物。一次意外,得到了绝...
  • 自律胜于纪律: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是管理自己

    自律胜于纪律: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是管理自己

    本书深入剖析了自律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从多方面介绍了提高自律能力的锻炼方法,按照这些方法训练,一定能大大提升自我照管理能力,让自己成为“主宰自己灵魂的”的人。本书是自我道德修炼读本,更是公务员、企事业领导干部推荐读物。
  • 羁绊:彼岸花开

    羁绊:彼岸花开

    他说因为怕失去,却很在乎;因为已拥有,却不在乎;不管你回不回头,其实我一直都在,像被埋沒的石子,躲在一处,沉默;其实我的爱与你同在!只要你稍留神,就会发现,原来我还在这里……她说我都欢喜着遇见,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你。那些错过的美丽让它遗憾才刻苦铭心.......我说在懵懂的青春中我是清醒的旁观者,所以那样的日子终于是不属于我,在痛中还存着希望翻滚不过是对自己的一次无奈执着......他还是他,但终是如判若两人,重拾延续那份年少的好感,还是选择那个默默守护的人,她不懂,为什么她爱了没结果,他却又反爱了,这不是嬉戏,没有我追你跑,我跑你追的模式,说那么多,你到底爱不爱?
  • 焚天帝皇

    焚天帝皇

    一代守护者石炎,重生在灵火大陆却惨遭灭门,凶手更是青梅竹马的女子,这让他一怒焚天,血战六合八荒,踏上崛起之路。他的经历印证了灵火大陆上流传万古的话:举头三尺为王,三尺以上为神明!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三十一岁的待产妇女发现老公出轨,不当包子,暴打渣夫,手撕小三,却因为难产死在手术台上。再醒来,竟然成为十八岁的高中太妹?重来一次,只想做个温婉的白莲花美少女。然而校园里的男碧池和女碧池们接踵而来。小弟:大姐,揍人去!周婧:每天都被约架真的好累,喂,那个风云学霸,有没有兴趣和我组个cp?
  • 总裁快回书里去

    总裁快回书里去

    小说里出来的总裁伤不起,空有一副好皮囊,绣花枕头一包草;创造他的作者更伤不起,郭安安仰天长啸,早知道他会从我的书里蹦出来,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灵,还有一副臭脾气,我一定会给他技能加成无数点,性格加成无数点啊!
  • 许嵩不如吃茶去

    许嵩不如吃茶去

    【搞怪甜心:我给校草做女佣】新书出炉,收藏推荐票,评论,么么哒~关于爱恨情仇的道理,关于人生的感悟,我们说了那么多,也听了那么多,最后又如何?有诗云:空持百千偈等到烟火清凉山水之间七夕有桃花惊鸿一面隐隐约约宇宙之大梧桐灯弹指一挥间
  • 风铃祭

    风铃祭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