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2500000005

第5章 “最美好的时刻”

荣誉和名望属于年轻的诗人,他的缪斯喜欢住在阁楼和地下室里的人,并且把他们的事情讲给住在金碧辉煌的豪华宅邸里的人们听:“要知道,他们也是人,是你们的弟兄!”

别林斯基:《彼得堡文集》

在彼得堡弗拉基米尔大街和伯爵胡同拐角上有一座不起眼的楼房。陀思妥耶夫斯基退职前不久,与格利戈洛维奇一起在那里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陈设简陋的房间。

1845年5月的一天凌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人依窗坐在沙发上出了神。昨天傍晚,他就坐在这里,拿着厚厚一迭写满了字的信纸,激动地把自己刚脱稿的中篇小说《穷人》读给了格利戈洛维奇听。他记得,格利戈洛维奇几次兴奋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后来又把手稿抢了过去,说是要马上拿去给他已相识的涅克拉索夫看。格利戈洛维奇走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坐立不安,于是干脆也离开家,在一位老朋友家聊了一夜。回来时,已是凌晨4点了。正是彼得堡的白夜,天气舒服极了,暖洋洋的。虽然一夜没睡,可他仍无一丝睡意,一个念头紧紧地缠住他,使他惴惴不安:涅克拉索夫会喜欢这部小说吗?这位颇有名气的年轻诗人和出版家能理解这部他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作品吗?他陷入了沉思。门铃突然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愣,他感到非常惊讶:谁这么早来访?打开门,只见格利戈洛维奇和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站在门口。他们兴奋地嚷着,并冲上来拥抱他,两人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原来格利戈洛维奇找到涅克拉索夫后,他们就拿着稿子读了起来。涅克拉索夫说:“写得怎样,读上十页便清楚了。”但是,读了十页以后,他们决定再读十页,后来就不停地往下读,就这样他们读了整整一夜,一口气把小说全读了下来。当读到杰符什金和瓦莲卡诀别这一节时,格利戈洛维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呜咽起来,再看涅克拉索夫,他早已泪痕满面。涅克拉索夫拍了一下稿子,叫道:“嘿!这家伙真了不起!”随即,又起身披衣说:“找他去!把他叫醒,这比睡觉更重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深情地回忆起他们的这次来访:“我们初次见面的这一刻是最深厚的感情的真正流露。那次他们在我这儿逗留了约半小时,半小时里天知道交换了多少意见,话没有说完,相互就已经理解,大家提高了嗓子,一股劲地抢着说话。我们既谈到了诗歌,也讨论了真理,也讨论了当时的形势,自然,也谈到果戈理,援引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但最主要的话题是别林斯基。‘我今天就将您的小说给他送去,您会看到,这可是一个人物,而且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啊!你们认识以后,您会发现,他有着一颗怎么样的心灵啊!’涅克拉索夫兴奋地说着,双手抓住我的肩膀摇晃。‘好,现在您睡觉,睡吧,明天来找我们!’”

可是,“多么兴奋,多么成功,最主要的是感情很可贵……”他能睡得着吗?难道有比自己的处女作得到涅克拉索夫这样的作家的肯定更值得高兴的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多么看重自己的这部作品啊!他不是在刚刚给哥哥寄出的信中还半开玩笑地说了“如果我的小说没有地方发表,那我也许只有跳入涅瓦河了”这样的话吗!不过,他仍有些担心,他最崇拜的别林斯基会像涅克拉索夫那样理解他吗?

当天上午,涅克拉索夫就带着《穷人》的手稿跑进了别林斯基的办公室。

“新的果戈理出现了!”他一进门就大声喊道。

“你们的果戈理简直像雨后春笋一样多”,别林斯基不客气地说。然而,他见到涅克拉索夫那兴奋的神态,还是疑惑地接过了手稿。

傍晚,涅克拉索夫又来到别林斯基处,他发现别林斯基异常激动。“你的那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哪里?带他来,尽快带他来!”别林斯基一把抓住涅克拉索夫的衣裳说,“请告诉我,他大概是个穷人吧?他本人是不是也经历过许多苦难……只有天才才能在25岁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作品……”

次日午休时分,作家安宁可夫来看望别林斯基。

“这是正在露头的天才写的小说,”别林斯基一见面就激动地对他说。“这位先生的外表如何,他的思想境界如何,我不得而知,但小说倒是揭示出了俄罗斯生活和俄罗斯人的秘密,在他之前,谁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请想一想吧,这毕竟是咱们社会小说的初次尝试,并且像艺术家通常所作的那样写成的,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料到会写出什么东西来……多妙的戏剧,多精彩的典型!对啦,我忘了告诉您,这位艺术家叫陀思妥耶夫斯基。现在我让您看看他的小说情节中的范例。”

别林斯基热情地朗读了最使他感到震惊的几个片断,并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和激动的表达方式使这些情节具有更强烈的色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涅克拉索夫的陪同下来到了别林斯基那儿。在他的想象中,别林斯基一定是个“令人生畏的,很可怕的批评家”。可是,迎上前来的批评家原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陀思妥耶夫斯基忐忑不安的心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他坐在别林斯基的身边,全神贯注地听他侃侃而谈:

“您也许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您为我们揭示了多么可怕的真实……要知道,您的这个不幸的公务员,居然如此忠于职守,并将自己弄到了这等地步,甚至因为卑微而不敢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把小小的抱怨都当做几乎是离经叛道,连遭受不幸的权利都不敢维护……那颗掉落下来的扣子,吻上司手的那一刻说真的,这已经不是对一个可怜的人的怜悯,而是毛骨悚然的可怕场面!这种感谢反映了他的可怕的处境!这是悲剧!您触及了问题的本质,直接指出了要害之所在……这就是艺术的奥秘,这就是艺术真实!作为一个艺术家,您现在已经看到并知道了真理,它成为您的才能,珍惜您的才能并永远忠于它,您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如痴如醉地捕捉着批评家说出的每一个字眼,偶尔也回答他提出来的问题,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傍晚,陀思妥耶夫斯基离开别林斯基家,但在拐角处停了下来。他仍沉浸在别林斯基刚才那热烈的话语中。天空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明朗清澈,来往的行人似乎也在分享他那溢满身心的幸福:“我整个身心都感觉到,我一生中的重大时刻,影响终生的转折来到了……我一定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美好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在一起……”30年后,当他回忆起这件往事时,仍十分激动,称“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1846年1月,由涅克拉索夫主编的、刊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的《彼得堡文集》出版了,而《穷人》被放在了文集的首篇。

为了自己的处女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早在翻译《欧也妮?葛朗台》的时候,他已开始酝酿这部作品。退职时,小说的初稿基本完成。到了年底,原本对自己的小说“特别满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突然想把小说彻底改动一下”。次年2月份,他对作品“重新加以润色和增删”。3月中旬刚改毕,5月初又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我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这部小说,花去了我如此巨大的劳动……我想再作一次修改……”格利戈洛维奇在回忆录中也描绘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时艰辛的带病劳作:“那阵子陀思妥耶夫斯基整天坐在写字桌旁写东西,还熬夜。至于写的什么,他一字不提……我只能看到许多稿纸,写满了字,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特有的字体:从他的笔端流出来的字母赛如珍珠,好似一个个画出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放下笔,立即又捧起书来看……拼命的工作,长久待在家里,对他的健康极为有害,加剧了他的病……”

在开始创作的最初的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立下了“决不奉命写作”的誓言。在这期间,他读了许多书。他对哥哥说:“阅读对我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我重新读了以前读过的作品,我似乎集中了前所未有的精力,仔细推敲,理解得更为透彻,并独立地借鉴创作技巧……在文学方面,我与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那时有许多幼稚、荒唐的东西,两年的钻研得益颇多,也扬弃了不少东西……”

陀思妥耶夫斯基记得,自己在少年时代是十分爱好幻想的,在他那“插上了翅膀的幻想中,还有什么人没有出现过,还有什么事不曾以全部心灵和全部热情去感受过呢?”浪漫主义作品中那些气概非凡的主人公和绚丽多姿的场景曾经热烈地激动着未来作家的心。可是,后来他接触了现实生活,特别是退职后,幻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他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沉重。失去了固定收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度几乎陷入绝境。他常常靠借债度日,受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饱尝了彼得堡穷人生活的艰辛。“低矮的天花板和狭窄的房间使心灵和思想憋得慌……”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这样说:“我将要像在地狱里那样拼命地劳动……我欠了800卢布的债,其中有525卢布是欠房东的房租。我想买件衣服,但一文不名……”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开始就对他所生活的“谜一样”的大城市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这种恐惧既来自他自身的痛苦经历,也来自那些与他比邻而居的住顶楼和屋角落的小公务员家庭,他们的忍饥挨饿、屈辱辛酸的生活天天刺激着他,使他感到揪心的痛苦。

不过,浪漫主义幻想的破灭并不等于要丢掉他所喜爱的富有“幻想色彩”的激情。因为在他看来,彼得堡这座最令人迷惑的大城市中“最寻常的日常琐事”都“带有幻想色彩”。幻想与现实在他的头脑中冲撞着,他试图寻找两者的交汇点,寻找一块最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就在这时出现了难以忘怀的一幕:

“我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急急忙忙从维堡区往家里走……来到涅瓦河边,我停留了片刻,极目顺着河流眺望雾霭迷蒙、寒冷而昏暗的远方。血红色的晚霞在灰暗的天穹中即将熄灭,但最后又放出紫红色的光彩,把天边燃得通红。夜色笼罩着城市,涅瓦河上是一片无垠的、因冻雪而膨胀的原野,在太阳的余晖下,那儿闪烁着千百万颗针形霜似的小火花……我觉得,这整个世界同它所有的居民强者和弱者,同他们所住的住房乞丐收容所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黄昏时分很像一种神秘的幻想,瞬间就会消失,像一场梦,变成一缕青烟,飘向深蓝色的天际。一种奇怪的思想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颤抖了一下,这时一种强大的、我迄今未体验过的感觉促使我心中的热血突然沸腾起来。在这个时刻我仿佛领悟到此前仅仅是感受到但并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东西,我仿佛清楚地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所不熟悉的世界,以前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是神秘的并只是模模糊糊地有所了解。我认为,正是从这一时刻起,开始了我新的存在。”

“我开始向四外观望,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面孔。这是一些古怪而奇妙的身影,完全是透明的,完全不是什么唐?卡洛斯或者波沙,而是一些小公务员,同时又是一些怪模怪样的小公务员……有个人藏在这个怪模怪样的人群中向我做鬼脸,他扯动着一些线和弹簧,于是这些木偶手舞足蹈地活动起来了,于是这个人哈哈大笑!于是我又仿佛看到了另一番情景,一些黑暗角落里的情景,看到了一颗小公务员的心,诚实的、纯洁的心……还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受凌辱的满面愁容的小女孩。这些情景使我的心完全破碎了。”

“涅瓦河上的幻影”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瞬间体验到了一个新的自我的天地,意识到了这个“强者的世界”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在这一幻影中出现的不是那些曾激动他的外国小说或剧本中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形象,而是他如此熟悉的彼得堡可怕的“黑暗角落”、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满面愁容”的小公务员那“纯洁的心”,他想探索的不正是生活在那些“黑暗角落”里的人的心灵世界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作家的“新的自我”形成了。

《穷人》用书信体写成,通篇充满了沉重的抒情氛围和细腻的内心感受。作家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以极其真挚的感情与他的主人公一起欢乐,一起痛苦。也许正因为这样,杰符什金和瓦莲卡的悲惨故事才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出色地深化了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主题。别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家创作的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能不是讽刺的、描述的,而是高度创造性的……这种才能是不平凡的和独特的,藉其第一部作品,立刻就显出与……有赖于果戈理的一大群作家的鲜明区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儿“甚至看不出任何一点模仿的迹象:这是一个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思想的儿子”。

杰符什金是一个卑微的小公务员,但他不是巴什马奇金那样的精神麻木的只能引起人们怜悯的人物,他有着纯洁而善良的灵魂,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把孤苦伶仃的少女瓦莲卡从狠毒的女地主手里救出来,并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倾全力去关心她、保护她,甚至爱上了她。为了帮助瓦莲卡,他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可对瓦莲卡的爱使杰符什金感到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我并不比别人差;就算我是这副样子,没有一点可以夸耀的地方,没有光彩,没有气派,但我毕竟是一个人,在心灵和思想上我是一个人。”尽管杰符什金是个带有某种被扭曲了的病态心理的小人物,他也不可能改变瓦莲卡以及自身的悲剧命运,但是正如别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向我们显示,一个天赋极其有限的人的天性之中,有着多少美好、高尚与神圣的东西”。《穷人》确实成功地发掘出了小人物灰色外壳下未泯灭的人性:同情心、人格意识、自我牺牲精神、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

多年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通过小说中青年作家伊凡?彼特洛维奇的口,深情地地写到了那段令他终身难忘的岁月:“我的小说终于出版了。早在它问世之前很久,文艺界就已经一片喧哗。Б读了我的手稿,像孩子般兴高采烈。不!如果说我确曾感到过幸福的话,那也并不是在我获得成功之初的那一段令人神魂颠倒的时刻,而是在我尚未读过,也没有给任何人看过我的手稿的时候;在那些漫漫长夜里,我沉浸在那些令人兴奋的希望和幻想之中,沉浸在对我的作品的无比热爱之中;那时我同我的幻想,同我自己创造的那些人物生活在一起,一如同自己的亲人,同真实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似的;我爱他们,同他们哀乐与共,有时甚至为我那天真的主人公流下一掬赤诚的眼泪。”天才的作家就这样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他最初的然而又是坚实的一步。

不过,年轻的作家似乎还有一种隐隐的不满:为什么别林斯基断言,不管他今后的才能如何发展,他将始终有赖于果戈理的传统呢?为什么人们只是大谈《穷人》是“我们社会小说的初步尝试”,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小说对人的心灵奥秘的剖析以及由此蕴涵的哲学主旨呢?他希望在下一部作品中更清楚地显示自己的创作特色。

1845年夏天,陀思妥耶夫斯基怀着兴奋的心情再次来到列维尔。他急于把自己最近以来的丰富的感受告诉哥哥,让哥哥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也要让自己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一下,在哥哥家里好好休息几天;当然,更重要的是认真地考虑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要知道一个新的艺术构思已经在他的头脑中酝酿成熟,他自信这部作品一旦写成,一定会是一部“杰作”。这年夏天,他并没有休息,而是在列维尔整天写他的那部新的中篇小说《两重人格高略德金先生的奇遇》。

9月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到彼得堡。经济的拮据和生活的孤独依然困扰着他。“孤独是多么可悲……在彼得堡的生活如此可怕、孤独、痛苦和严峻……未来究竟如何?前途到底怎样?我现在成了名符其实的高略德金了。”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这样写道。不过,他的创作却有了进展:“高略德金由于我的忧郁而显得更丰满了。产生了两个思想和一个新的情节……”

这段时间里,他与别林斯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了。他常去别林斯基家,两人喜欢作深入的交谈。早在几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十分留意别林斯基的文章,别林斯基的许多观点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如今有了与自己心目中的导师直接交谈的机会,他当然十分珍惜。他后来在回忆自己与别林斯基的这段思想上的“蜜月”时期时说:“在相识的最初日子里,对我充满好感的别林斯基立即真心诚意地、迫不及待地使我相信他的信仰。我丝毫没有夸大他对我的好感,至少在相识的最初几个月是如此。我结识他的时候他是一位狂热的社会主义者……我当时满腔热情地接受了他的全部学说。”当时,别林斯基确实对这位年轻作家给予了热烈的关注,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来说,简直是“宠爱备至”。别林斯基利用各种机会向社会传达着“新的果戈理”已经出现的信息。例如,就在那年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别林斯基热情洋溢地写道:“即将来临的一年,应当大力唤起公众注意文学界的一位新人的名字,这个人似乎注定要在我们的文学中扮演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扮演的角色。”

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等人还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引进了彼得堡的文学圈。在各种文学沙龙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快与屠格涅夫、安宁可夫和巴纳耶夫等一批活跃于文坛的作家相识了。与仰慕已久的作家的最初的交往,使刚刚步入文坛的年轻作家十分激动。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这样谈到他与屠格涅夫的相识:“最近诗人屠格涅夫从巴黎回来……初次见面就对我产生了如此的好感和友谊,以至别林斯基把它解释为屠格涅夫爱上了我。哥哥,这是一个多好的人啊!我也几乎爱上了他。诗人,才子,贵族,美男子,富翁,聪明,有教养,25岁,我简直不知道上帝有什么地方亏待了他?此外,他性格异常直爽,美好,是良好的教育熏陶出来的。”被幸福感笼罩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这一切都抹上了玫瑰色。

涅克拉索夫主动约请陀思妥耶夫斯基参与集刊《讽刺家》的筹办和今后的编撰工作,并积极采纳他的稿件,这使他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好转。他为《讽刺家》集刊的出版写了一篇“轻松愉快、富于幽默感的广告”,得了20个银卢布,他的短篇小说《九封信的故事》,得了预支的125卢布;《祖国纪事》的发行人克拉耶夫斯基甚至出手大方地借给了他500卢布(虽然他知道这位先生的钱不好借,也许他要为此付出双倍的代价)。手头的宽松固然使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兴,而更使他满意的是,那篇一挥而就的小说竟也得到了众人的好评。那天在屠格涅夫家的聚会上,他读了《九封信的故事》,“获得了热烈的赞扬”。别林斯基还说,他现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完全放心了,因为年轻的作家能写风格迥异的作品。

这年深秋的一天,位于方坦卡大街的巴纳耶夫家举行了一次文学晚会,晚会的主题是向彼得堡文学界介绍小说《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来到了这个享誉京城的文学沙龙。虽然与会的作家他几乎都已认识,但在这样的场合他仍感到有些拘谨。晚会很成功,作者本人的朗诵给在场的所有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晚会上归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到陶醉。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更有一种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初次萌发的恋情引起的冲动,他被晚会的女主人巴纳耶娃的美深深吸引了。他在次日给哥哥的信中说:“昨天我初次拜访巴纳耶夫,似乎爱上了他的妻子。她聪明,漂亮,而且亲切可爱,直爽异常。我过得很愉快。”几个星期以后,他又写道:“我真的爱上了巴纳耶娃,现在正爱着呢,但我不知道还会怎么样。”

年轻美貌的巴纳耶娃体态轻盈,举止优雅,充满青春气息,而更令陀思妥耶夫斯基倾心的是她的热情、善良和过人的才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巴纳耶娃光彩照人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忧伤的心。巴纳耶娃的父母是普希金时代皇家剧院的演员,并无多大的才能,他们热衷于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她的孩提时代的教育漠不关心。成年后,她嫁给了虽有名气但十分浅薄的巴纳耶夫,这使心气颇高的巴纳耶娃颇感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位忧郁的美人“产生了温情脉脉的真诚迷恋”。

巴纳耶娃始终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感情。她是这样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眼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非常神经质的、敏感的年轻人。他瘦削,小个子,淡黄头发,面带病容;灰色的小眼睛不知为什么惶恐地游移不定,苍白的嘴唇神经质地抽搐着……从那天晚上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晚上到我们家来。他的拘束不见了,他甚至发表一些激奋的话,和所有的人争论,显然是出于一种固执才去反驳其他人的。由于年轻和神经质,他不善于控制自己,过分露骨地表现了自尊心,过高估计了自己的作家的才能。他为文学生涯中意想不到的初次成功和文学界的权威人士们的赞扬所震动……他在其他文学青年面前掩饰不住他的得意之感……”

一年后,巴纳耶娃成了涅克拉索夫的妻子,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隐秘的感情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冲击。对巴纳耶娃的迷恋过去了,但是她的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这毕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时唯一的一次真正的恋爱,尽管这只是一种单向的精神恋爱。在他后来塑造的女性形象中不难见到巴纳耶娃的影子。

那年秋冬时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埋头写作《两重人格》。这段时间里,他在给哥哥的信中经常提到这部作品。10月里,他写道:“高略德金的性格始终如一。他是一个十足卑鄙的家伙,简直无法接近;他无论如何也不愿往前走……可是把我,他的作者,却放在极端不利的地位上。”11月,他抱怨“时间实在太少”,“高略德金至今尚未完成”,并称“高略德金写得很出色,这将是我的杰作”。次年2月,他又写道:“高略德金比《穷人》高出十倍。我们的人说,《死魂灵》之后,在俄罗斯尚未出现过类似的作品,这是一部天才作品,他们什么话都说出来了!他们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确实,高略德金被我写得异常成功。”

经过半年多的艰辛的努力,《两重人格》终于完稿了。小说不久就在《祖国纪事》1846年第2期刊载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本书分为鲁班、爱德华·琴纳、威廉·赫谢尔等部分。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热门推荐
  • 超级玄师系统

    超级玄师系统

    加倍技能,暴击技能,分身技能,治疗技能,......,各种技能不断出现,诸多技能完爆敌人,狂虐天骄,越阶挑战,伴随着这些逆天技能,林枫将一步一步踏上巅峰!!!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
  • 昭明太子

    昭明太子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因为他编着的《文选》而永载史册。可是这位文质彬彬的太子生平却历尽坎坷,躲过了无数次阴谋暗算。在尔虞我诈的宫廷,在勾心斗角的朝堂,在遁世求真的寺庙,形形色色的人为了一己私利把他推到刀锋剑刃上。三个老谋深算的太监各为其主,两个利欲熏心的郡王虎视眈眈,一个天真无邪的丫头义薄云天,还有一群世风吃醋的嫔妃和一个立志出家的皇帝,围绕在昭明太子周围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 孙子略解

    孙子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能改斋词话

    能改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甜夫妇

    高甜夫妇

    女BOSSVS男明星。这个寒冬,最幸运最温暖的事情是再次遇见你……
  • 嫡仙记

    嫡仙记

    上一世,她是家族中的不祥女,人见人弃,人见人欺,终是一日,遭自己嫡姐嫡哥失手打死。魂游之际,获圣女恩泽,种以七玄灵脉,得往世重生。嫡姐阴谋,让最疼她的娘亲为她而死。晟涵暴怒,灵脉之力孕育而生,杀嫡姐,报血仇,自此走上修仙之路,追寻属于她的身影。
  • 日不落1620

    日不落1620

    一群人来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但是向东,有法兰西堵住了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向西,有不知敌友的印第安部落,还有偶尔出现的后来者,一穷二白的他们,又要如何建设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 我住隔壁我姓王

    我住隔壁我姓王

    北风吹,秋风凉,谁家娇妻守空房,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
  • 明末极品无赖

    明末极品无赖

    乞儿出身的童牛儿作为明朝末年的极品无赖,只为和水火天下、祸害苍生的明朝宦官魏忠贤作对,拼尽心力救下被卖入青楼为娼的户部尚书林水清之女林凤凰的清白,用尽手段和一班宵小周旋,把极品无赖的品性演绎到极致,成为野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