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6800000009

第9章 上大学开始学医

伽利略的父亲早就发现儿子的天资很高,决定让他上大学。伽利略本人也对学习充满兴趣,很愿意上大学。当时佛罗伦萨没有合适的大学,父亲就让伽利略报考家乡的比萨大学。这个只读了几年中学的孩子,回到比萨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结果很顺利地被录取了。

1581年秋天,伽利略要进大学读书了,可是,家里拿不出供他读大学的学费,在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才凑够了入学的费用。在专业选择上,父亲为伽利略选择了医学,因为当时当医生收入较高。

比萨大学为著名的意大利国立大学,也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比萨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81年。

比萨大学是由佛罗伦萨的富商洛伦佐·德·美第奇创办的,设有文、理、医科等学院,坐落在比萨城郊。那里风景秀美、环境宜人,是一个读书求知的好地方。

比萨大学在当时是保守倾向较明显的学校,为学生开设的课程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宗教、民法和医学是主要科目。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学校增设了哲学、数学、修辞学、天文学等科目。

伽利略对主修课都不喜欢,宗教课是他最反感的,民法也让他发困,而父亲让他学习的医学更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都缺乏科学性和必要的实验,而且许多医学理论不是错误的就是带有很严重的迷信色彩。

第一课是学习公元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四液体学说。

希波克拉底的“四液体学说”认为,人的身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胆汁液和他认为可以使人产生忧郁的一种液体。

人的身体要想健康,就要这四种液体分配得当。否则,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他的理论还认为,人的性情之所以有差异,就是因为这四种液体在体内处于不同的平衡之中。

既然这四种液体决定了人的健康状况,那么一旦人生了病,就要理所当然地按照四种液体比例失调的理论来指导治疗的方法。

课堂上教授振振有词地说道:“这样,古代的大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找到了人会得病的原因,就是体内四种液体失调。医生就可以按照这一理论去探索治疗疾病的方法。例如人高烧不退,这是体内的血液过多,怎么治疗呢?要放血,把多余的血放出去,病就好了。再如人的胃肠肿胀,就是胆汁过剩,怎么治呢?用泻肚子的方法就可以,把多余的胆汁泻出去,胃肠肿胀就会消失。”

在这些方法中,最被推崇的就是“放血”了,这一招几乎是每病必用的。所幸的是,这一招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的。

多亏了有这么一点点的约束,否则,这一招被医生们看来是“撒手锏”的东西,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庸医“杀人”的惨况,连统治者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英国的国王亨利八世曾经怒气冲冲地颁布过一项法令,法令上说:“许多无知之徒,他们大都不懂医学,也不懂任何别的学问,有些人甚至目不识丁,但人们却都无畏地、习以为常地接受他们的种种怪异的治疗。对此,上帝深感震怒,医学界亦蒙受奇耻大辱。而国王的子民也广受悲惨的伤害和摧残。”

这项法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医学的落后状况。在医学界,到处泛滥着迷信、神秘主义和虚假的理论。可是,就是这样一些东西被奉为金科玉律。谁也不允许去怀疑它,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伽利略听着教授的讲课,突然想起前几天和父亲一起到佛罗伦萨大剧院看的一出喜剧。演的是一个庸医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故事,讽刺庸医的可笑与愚昧。伽利略想,希波克拉底的四液体学说,好像就是剧中讽刺的害人的庸医学说。这样的学说为什么教授还在大学里讲授?

想到这里,伽利略乘教授讲完一节之后,提出问题:“教授阁下,您刚才讲的四液体学说,有人说它是庸医的学说,对不对?”

教授立即停止了讲课,反问道:“谁说希波克拉底的四液体学说是庸医学说?难道人人公认的古代大医学家还有错吗?”

伽利略想了想,很有礼貌地回答:“是在一出话剧里演的,一个庸医用四液体学说治病,害死了不少人,遭到了人们的唾骂!”

教授气得浑身颤抖,怒不可遏地说:“胡说八道!那是演话剧,不是现实生活。年轻人,你是不是有些太狂妄了,应当学会尊重前人、尊重老师!”

伽利略被教授批评了一通,感到很委屈。他认为话剧里演得很真实,而且如果什么病都用放血这种方法来治疗的话,那么人身体的血液岂不是会被大量地放掉,人体缺血,也是很危险的。伽利略感觉自己的提问没有错,教授这样严厉的斥责,使他感到很伤心。

过了几天,又上解剖学课。

进入课堂后,看到讲桌旁的大桌子上摆放着人的尸体。老师讲人体的血管和肌肉,只是照着书本讲解,让助手把尸体抬起来让学生们看一下。可是人体上肢下肢里面的血管、肌肉是什么样是看不见的。

伽利略很想亲自用解剖刀去切开肢体,看一看里面的奥秘。于是在课后,他向老师提出解剖尸体的想法。老师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上帝赐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怎么能用刀切开呢?”

伽利略认为,解剖是实实在在的实验课,如果仅仅简单地背诵名词就能了解人体的话,那说明人体结构太简单了。

伽利略公开说:“如果我们只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用嘴巴讲解剖,而不接触实际,我们将来怎么给人看病?难道动动嘴就能把病人治好吗?”

伽利略的议论被一些学生汇报给老师。教授们对伽利略有了看法,多次在课堂上对他提出批评。面对学校的压力,伽利略对医学更加反感。

由此,伽利略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大减。每当上这门课,就感到枯燥乏味、疲劳困倦。

大学开的一些课程有的内容陈旧,有的还有迷信、虚假的成分,最令伽利略头痛的是,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使学生听得味同嚼蜡,还不准提出疑问。

伽利略日复一日地受着煎熬,他的那种注重实践的精神让他再也忍受不了老师的纸上谈兵了。有一天,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照本宣科,使学生听得味同嚼蜡。伽利略气愤地站起来,问道:“老师,您怎么证明您刚才说的理论?”

多年如一日的教学,老师早就已经把习惯当成必然了。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的伽利略,真是给了老师一个不小的意外。老师有些惊慌地说道:“这,这个难道还有问题吗?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

伽利略见老师如此回答他的问题,想如果你连推理的条件都找错了,你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呢?于是,伽利略慢条斯理地说:“老师,您刚才说您讲的都是正确的。您说它正确是因为亚里士多德说他正确,可是,老师,万一亚里士多德说错了呢?”

伽利略的一席话,让整个教室一下子变得雅雀无声。伽利略自己也被同学们的反应吓了一跳。他有些惊诧地向四下里望去,所有的同学都带着陌生、惊异的眼光看着他,而讲台上的教授,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脸憋得有些发紫。他定定地看着伽利略,大声地斥责道:“伽利略,你不要好高骛远、妄自尊大。你要先学会尊重前人,学会尊重老师!否则,请你离开这个教室。”

伽利略感到委屈,他只不过是说了一句浅显的道理,老师怎么会如此雷霆大怒?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这一点,伽利略也心悦诚服。

可是,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就不能犯错误呢?如果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底的话都是正确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请上帝来指点迷津呢?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木兰将军

    木兰将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影响深远到全世界。本书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
  •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封建礼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做讲道德有良知的人。一起来翻阅《狄更斯》吧!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热门推荐
  • 青陵长恨歌

    青陵长恨歌

    她是古蜀王族,亦是九黎巫女,妖族血脉。一朝变故,她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族人被灭。一步步逼着她由白纸染为墨汁。血肉之躯里人性不再,有的只是复仇和杀戮。未曾想遇见他,竟成了她一生的劫难。然而当真相大白,他和她注定陌路。“绝千夜,为什么偏偏是你?"她不明白亦不想明白。他看着她死,无能为力,就连陪着她去死都做不到。“若能死,吾愿以血为咒,身为引,苍生为祭。”他决绝,断然用禁术苍灵咒断自己不死之命······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抗世之尊

    抗世之尊

    乱世逢生,当为雄。一棍在手,我即天。傲视苍穹,震红尘。铁骨铮铮,世间路。来路漫漫,然奈何。今世极尽,尊延续。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皇上请你靠边站

    皇上请你靠边站

    泠楚儿是丞相之女,从小受尽万千宠爱,谁料,一道圣旨让她被迫入宫。进宫后,花昭容的迫害、上官昭媛的轻蔑、淑妃的陷阱,让她措手不及,但她不管其他人的眼光,只求他能站在她这一边,可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谋害皇家子嗣,当诛。”他冷冷开口,她只能绝望认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妻天赐:王妃是只狐狸精

    萌妻天赐:王妃是只狐狸精

    狸小妖渡劫失败,被雷劫劈到了七王府。砸坏了王爷的屋顶,窥觑了王爷的美色,偷吃了王爷的东西,损了他王爷的面子,特卖身一年偿还,即日起效,签字画押!小爪子被迫拍下,腹黑王爷扬着手中的卖身契,对着小狐狸挑眉弄眼。“小狐狸,给本王将衣服叼来!”“把你那爪中鸡腿放本王碗里来!”“总有刁民想害本王,小狐狸,你便坐在床前守着本王睡觉。”腹黑王爷扬着手中的卖身契,上面还有小狐狸的小爪印!狸小妖气急攻心直跳脚,她一个准神仙被一个凡人处处欺压!有卖身契又如何?她不干了!她要翻墙!这是一只蠢萌狐狸和一个腹黑王爷的故事。
  • 小胡涂和他的小伙伴们

    小胡涂和他的小伙伴们

    这是一本关于姓胡说的大学笑园故事。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和创作这本书,以大学搞笑日常为蓝本,配以虚构和夸张的情节,并融入意识流、对话体、漫画风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本书是手记上的,已断断续续地完成了七个NB(NoteBook),如今已经毕业好些年,说好的完本呢?我还欠我和我的那些小伙伴一本大学回忆录呢,现在是时候完成儿时的梦想了。——题记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逗逼、二逼、苦逼、装逼、牛逼、撕逼……各种“逼”的青葱岁月。
  • 霸隋

    霸隋

    暂停更新了,前面的写法很有点问题,但这书的构思耗费了我许多心力,等新坑挖完后,会改个写法,换个名重写,万分抱歉!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梦回前世之非你莫属

    梦回前世之非你莫属

    新作《暗色豪门:禁爱》求指点!!http://novel.hongxiu.com/a/523556/她魂穿百年,回到清朝成了未来的年妃娘娘。她不甘命运摆布。进宫后,时时刻刻与未来的夫婿保持距离。无奈命运捉弄,她还是与他共结连理,更是倾心于他。他是否会知道呢?十年前的惊鸿一瞥,让他爱上那个面带瑕疵的女孩。十年后,他们在皇宫重逢。天赐良缘,他如愿娶她过门。只是她热情不足,冷淡有余的态度,让他心神俱疲。他能否得到真爱?================================================================================年莹婉提着裙摆,气势汹汹冲到胤禛的房间。顾不得什么礼义廉耻,她快气疯了。“爱新觉罗胤禛,你设计我!”这个狡猾的男人!骗她说什么花盆鞋走山路不方便,要她脱了鞋。又说穿着袜子会打滑,要她脱下袜子。她信任他,赤着脚跟他在野地里走了一天一夜。脚磨破了也没出声,就是为了怕他担心。结果呢!一回到帐子里,立刻找到皇上说。他看过我的脚这与理不合,要求赐婚。“对,你只属于我。如果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逼迫你承认,我乐意奉陪。”他的脸上难得有一丝笑容,是真正内心的笑容。而那笑容在年莹婉眼里,是嘲讽,是讥笑。“好,你等着。你以后休想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