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1500000013

第13章 更新世的自然环境

一、古温度推算

一般认为,冰楔或砂楔的深度是冰缘气候寒冻程度的标志;冰楔的宽度是冰缘气候寒冻频度的指标。北京西山前桑峪(41°N,115.8°E)和斋堂(39.8°N,115.4°E)马兰黄土及离石黄土中冰楔的深为1.0~1.6 m,宽为1.06 m。冰楔形成时的温度,若以Pewe(1966)提出的北美阿拉斯加现代活动冰楔南界等温线标志的温度-6~-8℃计算,则前桑峪和斋堂冰楔形成时的温度,将比现今的10℃低16~18℃。但Washburn(1980)认为,-6~8℃作为对比标准太低,而取-5℃作为冰楔形成时的温度上限可能更为合理。我们若以-5℃为准,则前桑峪和斋堂冰楔形成时的温度将比现今低15℃。至于冰缘卷曲和冻融褶曲形成时的温度条件,迄今讨论很少。但有的学者认为,冰缘紊卷(chaotic involutions)和冰核丘(pingos)形成时的温度-2℃。如北欧荷兰52°~53°N,Weichsel冰期最盛阶段,据冰缘紊卷和冰核丘推算,其温度为-2℃,比现今低15℃,并把它作为多年冻土的南界(Washburn,1979)。假如我们将-2℃作为冰缘卷曲和冻融褶曲形成时的温度,那么斋堂和雁翅的冰缘卷曲和冻融褶曲形成时的温度,可能要比现今低12℃。可见北京西山和燕山南麓38°N 可作为中国东部更新世多年冻土,即冰缘区的南界。为

二、冻土深度推测

斋堂气象站过去10年的观测资料表明,现在斋堂地区10年平均温度为10.1℃,比平原地区低1.4℃。最低温度达-19.5℃,平均冻土深度为0.76 m,最大冻土深度达0.95 m。假如斋堂地区在更新世冰缘期平均温度下-5℃,即比现今低15℃,那么当时地表多年冻土深度将类似目前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达到20 m以上(谢又予,1981)。若冰缘期温度降低为-2℃,则多年冻土深度可能会像目前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一带一样。达到地表以下3~10 m。降至

三、降水量估价

土层中一定的湿度同一定的温度一样,都是土层冻裂和其他塑性变形时不可缺少的两个先决条件。在更新世冰缘期间的降水量究竟比现今高还是低?斋堂地区过去10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51.9 mm,最大为598.8 mm。这些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7—9月,冬季降雪,即固体降水是很少的。因此山区土层中往往是夏季土层较湿润,而冬季土层较干燥。在这种气候下,目前根本看不到较大的冻裂现象,更找不到冰楔。在春末夏初解冻季节也仅是局部地形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及土层含水量较大的地区才能看见小规模的冻融、冻胀变形,如路面翻浆现象。据冰楔充填物结构构造的流性和塑性变形看,在冰缘期时,该土层已发生较大冻裂,解冻季节土层产生较大的融冻变形和融冻泥流,说明当时土层含水量比现今高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层处于饱水状态,发生塑性蠕变。由此推论,冰缘期开始时气候比较干寒,而中间和晚期,气候可能比较冷湿,当时降水量也可能大于现在452 mm,特别是冬季固体降水,可能要比现今高得多。

四、古植被

前桑峪冰缘期冰楔充填物中孢粉植被与模式口(郭旭东等,1981)和斋堂(严富华等,1986)间冰缘期马兰黄土中的相似,主要亦为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其次为少量的菊科(compositae)、葎草属(Humulus)、卷柏属(Selaginella)及麻黄属(Ephedra)。木本植物花粉中有松属(Pinus)和个别冷杉属(Abies)。冰楔围岩—黄土中孢粉类型与冰楔充填物中大体相同,主要亦为蒿属、藜科、卷柏属及个别松属。这证明冰缘期和间冰缘期期间植被变化不明显。

总之,从生态环境看,上述植物多数为耐干寒的草本植物,说明当时气候比较干寒,地表植物稀少,冬季多风,自然面貌类似于稀树草原景观。但从冰楔充填物结构变形看,冰缘期的中后期,气候可能较为冷湿,因此稀树草原也可能为冻原环境。

同类推荐
  •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关于灾难,人人谈虎色变。对于那些切身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它可能会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于那些已经在灾难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我们活着的人也只能是扼腕叹息,祝愿他们一路走好;而对于那些未曾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希望此书能让人们认识到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痛和灾难。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自然图腾

    自然图腾

    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种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并且加以崇拜和祈祷。我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等,主要都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本书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特别告诉人们要爱护环境、珍惜环境,做到环保节能地生活。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从环境的整体出发,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引起重视,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 超自然之谜

    超自然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热门推荐
  • 协作(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协作(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诚信》、《自信》、《创新》、《道德》、《协作》、《细节》、《独立》、《责任》、《节俭》、《执著》共十本故事集。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协作(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为丛书之一。
  • 未知世界:公主的爱情

    未知世界:公主的爱情

    【暂停】她,美丽,朴素,高贵。容不得任何人骂她,伤害她最亲的人都得死。
  • 影痕

    影痕

    在这个人心险恶,充满危机的末世里,张影只想守护自己心爱的人活下去!
  • 金秀良缘

    金秀良缘

    冯佳前一秒还是工作一天累倒在床的高级白领,疲惫闭眼前还收到了劈腿男友发的分手短信。可下一秒睁眼时,就变成上海滩一个即将破产的粮商的幺女金眉儿,性子懦弱自闭不说,还是个被人渣未婚夫抛弃沦为笑柄的可怜虫。又要沉默面对现实?怎么可能!冯佳看着镜中的自己勾唇笑笑,伸手摸了摸随身的神奇玉佩。既然命中注定了这过程,那又何必怯懦面对未知?金眉儿,大步向前吧!——即将完本。新书《女巫守则》即将开始。这是个关于大都市女巫维护世界和平的乱入故事,有兴趣的亲们可以来看看哟~
  •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类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草莽为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坚、吕布……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唯有强者居之。魂系千年,庶子少年自布衣起家,横枪跃马,身伴美娇娘,白手争天下。英雄逐鹿,美人倾国,一曲曲热血激昂的壮士赞歌,一幕幕柔情似水的美人珠帘,尽在《三国之江山美人图》!【禹宕出品,必属精品,有禹三哥,必有三千娇娘!】
  • 乾淳岁时记

    乾淳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婚之靳少的宝贝

    暖婚之靳少的宝贝

    楚桀说,沈呈呈和靳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都是那样的凉薄,都是那样的善于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物,配套生产,只此一对,绝无仅有!二十九岁的沈呈呈一纸婚书嫁个了三十岁的靳起。她温润,他清冷,她彬彬有礼却拒人千里,他独善其身而不畏世故。从不想白头,因为无从白头,她的生命,每一天都是赚的!从不想留恋,因为无可留恋之人,而她的出现,让每一天都有了留恋的理由!婚姻之于两人不过是利益结合,他要,她在,他需求的,她刚好有,就这么简单!这是他们以为的;然而经验却给了他们另一个答案:靳起说,沈呈呈是他想用一生珍藏翻阅的书,这是他说过最肉麻的话,也是沈呈呈墓志铭上刻着的话。
  • 风华绝代:绝色嫡女倾天下

    风华绝代:绝色嫡女倾天下

    风习袅袅盈水展千华飞檐亭角清铃响;犹记当初你回眸莞尔一笑倾城百日香。......一场彻底的背叛,一次奇异的穿越,一只神秘的罗盘,一世动人的爱情......当一场一场谋杀的接近,当一个一个身世谜团的涌来......她不会退后,她只会倾尽天下!春雨绵绵,缱绻了谁的思绪,沧桑了谁的流年?她已无法逃避、对与错,是与非,她的犹豫,只是不想受伤而已......
  • 我是这样创新的:重庆企业家经典创新案例

    我是这样创新的:重庆企业家经典创新案例

    世界万事万物皆处变化之中,唯有“变”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目的就在于传承和创新。传承和创新,相辅相成,只有很好地传承,才有更好地创新,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 时光少年

    时光少年

    孤独就像喝酒,可以偶尔喜欢,却不能就此习惯。青梅竹马又怎样,日久生情又怎样,不过是忘记了,记不起来了。“你还好吗?”她总是这样问,坐在冰凉的墓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