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8100000015

第15章 儿童睡眠问题处理

一、概说

儿童睡眠和妇人、老人的睡眠都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睡眠。本章所称儿童,指6岁以内的儿童及婴幼儿。

有人说,对于儿童来讲,睡比吃更重要,此说并不夸张。因为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研究指出,约70%的生长激素都在睡眠中产生,其分泌量与深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故此,睡眠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催化剂。倘若睡眠不足,就会精神不振,食欲差,影响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各种问题也伴随而生。

一般而言,良好的睡眠基于良好的睡眠习惯,而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自小培养,甚至自新生婴儿开始就要注意练习,以奠定往后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故此,为人父母者及相关咨询人员必须对儿童的睡眠生理、心理发展有所了解,以帮助下一代拥有优质健康的睡眠。

儿童的睡眠问题与成年人的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除睡眠功能正在发展未臻成熟之外,还可能会发生许多特定的疾患。据美国的研究统计报告,有25%~35%的儿童曾因睡眠有关问题而被带至医院诊治(Dahl,1992)。

近年来,根据国内文献报道,发现20%~30%的儿童有睡眠问题或与睡眠有关的问题,而父母也认为这些问题对小孩有严重影响,这些睡眠问题大部分与儿童的行为与习惯有关,睡眠不足对儿童的学习、行为、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发现,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问题都发生在深度睡眠状态下的睡眠异常行为,如本书第十三章所述梦游、梦呓、梦魇、睡惊、夜惊等;其次是入睡困难;再次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

二、儿童睡眠的发展

睡眠结构随人体生长发展变化,胎儿在母体即产生睡眠变化,出生后随着快速眼动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变化而变化(袁勇贵、杨忠,2007)。

(一)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变化

睡眠总量随着岁月增长而减少。

(1)妊娠30~32周时,胎儿在母体内已经建立较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30周的胎儿,快速眼动睡眠占全日睡眠时间总量的80%。36周时则为60%。

(2)出生后快速眼动睡眠占全日睡眠时间总量,新生婴儿为50%,1岁时减至30%,至青少年则为20%。

(3)新生婴儿入睡第一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成人则无。

(4)自出生后4个月起,睡眠模式渐渐由新生婴儿的“觉醒→快速眼动睡眠”模式向成人的“觉醒→非快速眼动睡眠”模式转变。

(5)快速眼动睡眠周期逐渐延长,新生婴儿快速眼动睡眠周期短,约50分钟出现一次,青少年及成年人为90分钟一次。

(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变化

(1)新生婴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大致相等,此时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四期之间界限模糊,第六周才出现第二期。

(2)新生婴儿睡眠和清醒时的脑电图无大差别,两岁时纺锤波才发育成熟。

(3)新生婴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占50%,青少年的占每日睡眠总量的80%。

1989年,我国首都儿科研究所完成的《婴儿早期睡眠活动状况观察》研究报告,大陆婴儿1个月大时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14.9小时,而不是教科书一直沿用的18~20小时;并且在出生后的3个月内,婴儿即可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该研究采用定式的调查问题,针对一百余名来自北京区域的产妇,从怀孕期到生产时、产后进行追踪调查,在母亲产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分别由专人到家里访视这些母亲及婴儿,每次都让母亲填写“婴儿睡眠活动情况记录表”(美国医学博士伯纳德编制),活动时间精确到15分钟。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为14.9小时,与国外报道一致。

婴儿睡眠总时间随着其成长而逐渐减少,婴儿在维持较长时间睡眠能力方面,3个月内有一个急剧成熟的过程;5个月大时,大多数孩子一天进食5次,夜间喂养和夜醒次数也呈现相同的规律,喂养越有规律,夜醒次数越少。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婴儿的睡眠活动与母亲的“孕周”、“孕次”、“家庭类型”有关,并与父母的年龄、教育程度的关系尤为密切。母亲年龄和教育程度,与婴儿5个月时的清醒、安静时间成正比,母亲教育程度越高,小儿睡眠时间越少。

据这项研究的主持人、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戴耀华介绍,这项观察可以确定婴儿正常的行为模式,帮助家长了解婴儿、认识婴儿行为的可预测性,进而较好地照顾孩子(中国医药导报月刊,1989)。

三、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

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与成年人或老年人没有多大差异,对成年人睡眠有影响的事物,对儿童也有影响。不过,儿童身体某些生理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如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很容易使一个不足周岁的睡着的婴儿受到惊吓;对某些事物感觉上却较成年人迟钝,如婴儿于睡眠时,把成年人的抚摸当作入睡的要件,但这对成年人却是一种骚扰。

研究儿童睡眠的专家指出,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内在因素包括儿童的年龄、气质、睡眠习惯以及是否处于生病状态;外在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文化因素、喂养方式、家庭因素以及是否使用药物等。

(一)内在因素

1.年龄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睡眠至觉醒的时间不同,顺其自然发展,有不可逆转性,否则会影响儿童的睡眠。

2.气质

在此时期的儿童,通常指是否属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型,或文质彬彬、怯懦型;前者往往通宵达旦地玩,没有任何睡意,后者看似没有睡饱,永远无精打采。

3.睡眠习惯

对于习惯晚睡的儿童,强迫他早早入睡是一件痛苦的事。

4.疾患

处于疾病状态的儿童,不是哭闹不肯睡就是一副昏昏欲睡或半睡半醒的病容。

(二)外在因素

1.睡眠环境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噪音、光线等。睡眠的温度变化过大会影响睡眠。研究发现,哺乳类动物在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中体温调解功能较差,故当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机体会透过出汗散热或颤抖产热及瑟缩保温。最佳的睡眠温度是28.C~29.C,在此温度下,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均最长。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均缩短。

湿度大小对睡眠也有很大影响,湿度太大,燥热难耐,湿度太小,干燥得使人有脱水的感觉。研究指出,最适宜的湿度是50%~60%。在最佳的温度、湿度下,避免噪音和强烈光线的刺激,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安宁和温暖的睡眠环境。

2.文化因素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方式,都会对儿童睡眠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与父母同床或睡眠中是否哺乳,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模式,而这些直接与民族、生活方式习惯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有关。

3.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或是人工喂养对婴儿睡眠模式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乳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低,故母乳喂养的婴儿,睡眠模式表现为频繁多次觉醒的间断性睡眠。而哺喂牛奶的婴儿,由于牛乳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高,胃的排空时间相对较长,两次哺喂时间相应拉长,夜间睡眠可表现为相对连续不间断睡眠。

4.家庭因素

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庭是否和睦等,均对儿童的睡眠产生影响。母亲与儿童是否同床、儿童是否有自己单独的卧室,也会影响儿童的睡眠模式。

5.疾患与药物

(1)某些疾病如发烧,可影响儿童睡眠。又如儿童患忧郁症,一般人难了解。2009年8月3日,美国一项新的研究指出,3岁大的幼儿也会患忧郁症,而且不是一时心情不好而已。主持这项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精神科医生乔安妮·鲁比和他的团队,追踪超过200名3~6岁的儿童长达两年时间,期间举行过4次精神检查,这些儿童中有75名被诊断出忧郁症。患童中,6个月后仍然有64%患忧郁症。近20%的儿童在4次检查时,都有持续或复发忧郁症。他们的症状表现为睡眠问题、持续缺乏胃口、经常发脾气、咬人、踢人或打人,且对犯小错有持续的罪恶感。这项报告发表于2009年8月《普通精神医学档案》期刊。

(2)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类,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四、新生儿睡眠问题及处理

(一)一般情形

足月生产的新生婴儿,睡眠→觉醒周期相对较短,睡眠时间通常长达16~18小时,而且睡眠时间不局限于晚上,白天一样睡觉。从睡眠到觉醒很有规律性,在16~18小时的睡眠中,分成4~5个阶段,每次约4小时,每次醒来就要吃奶,晚上睡眠的时间比白天长。据Pollack(1994)和Coons(1987)等人的研究报告,3~6个月大的婴儿,睡眠的脑波活动特征,渐渐与大人一样,整天睡眠的时间减少,且集中在晚上,但是白天仍然需要小睡2~3次。周岁大的婴儿,整天睡眠的时间为12~14小时,白天仍需2次的小睡,是在早上和下午。

昼夜节律对新生婴儿没有影响,到1个月时,日夜光线的明暗交替开始对他的睡眠模式有所影响。而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个系统发育逐渐完善,尤其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且随辅助食物的增加、固定食物的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加上受成人规律及外在环境影响,整天睡眠时间逐日减少,睡眠周期逐渐延长,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白天睡眠时间减少。

新生婴儿总睡眠时间之所以如此长,主要是因为快速眼动睡眠对促进大脑发育有重大作用。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原始的睡眠,以躯体不动,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为特征,新生婴儿大脑、身体都很孱弱,需要更多休养,特别需要以保持身体不动为主要目的的睡眠,所以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最适合新生婴儿的睡眠。大脑从中获得丰富的滋养,日益发育成熟。一般而言,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是促进大脑发育,被称为“动态的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在于保护大脑,被称为“静态的睡眠”。

人体的生长激素(褪黑色素)的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其分泌量是白天12小时的3倍,特别是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出现一个分泌高峰期,此时是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时刻。

(二)处理建议

新生婴儿的前6个月,最大的问题是睡与吃的需要。要睡得有安全感,婴儿需要躺在照顾者的怀抱吃奶,照顾者通过轻声哼唱摇篮歌曲、轻拍、抚摸、轻握小手或让他的小手抓着照顾者的大手等,让婴儿在睡眠中有安全的感受。

母奶是最佳的婴儿食品、最健康的食物,但由于现代的妇女为使自己身材不致走样,或无法提供母奶,多以人工奶代替。不管母奶或人工奶,婴儿需要的是适量喂食。过之,会造成日后的肥胖儿,损害健康;不足,婴儿立即呱呱哭叫,生长发育将受影响。

3个月后的婴儿最易受惊吓,熟睡中会突然被惊醒而哭闹,有时会从梦中突然惊醒而哭闹,好似做噩梦。如何知道他是梦惊或夜惊,其实伴睡的照顾者可以目睹与感觉得到,如突如其来的关门声或其他声响,都会使睡眠中的婴儿惊醒而放声大哭。婴儿不会说话,但在睡眠中可发现他唧唧喳喳喃喃自语,然后四肢猛然一跳、踢、蹬,接着大哭,这些显然是受声响或梦境干扰所致,成人不明其所梦为何而已。

临床专家建议,在出生至周岁这段时间,要帮助婴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当婴儿醒着的时候,就当做白天,灯光尽量明亮,并且跟他玩耍;婴儿睡着时就当做晚上,灯光尽量昏暗,尽量避免跟他玩耍。当他感受得到或听得懂时告诉他,让他知道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尽量避免婴儿睡在手臂上或沙发上,并且避免婴儿一定需要奶嘴或抱着奶瓶才能睡着的习惯。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存在不少争论,西方文化是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所以自婴儿睡觉开始就培养预备将来“单飞”。传统上,中国的东方文化、家庭、宗族观念较重,三代同堂甚至四、五代同堂。“人多势众”,“打虎要靠亲兄弟”等观念根深蒂固,所以自婴儿出生、媳妇坐月子开始,婆婆任劳任怨地付出照顾、呵护孙儿,须臾不离。这种传统世代相传,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外出谋生,每逢年节必设法回家团聚,这点西方人少有。

专家同时建议,如果婴儿是独睡,在睡眠中哭闹,不要急躁,轻缓地进入房间,轻拍婴儿,并观察一下婴儿是否有发烧或其他问题。若尿布湿了,换一下尿布,尽可能不要将婴儿抱离床铺,且尽量不要吵闹,也不要将灯开得亮亮的。

五、1~3岁儿童睡眠问题及处理

(一)一般情形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在1~3岁这段期间,开始学习走路、说话、自己进食、自己穿衣及学习上厕所等,还要学习晚上自己入睡及半夜醒来时自己又能很快睡着等。

5个月至1岁的婴儿在半夜醒来,迷迷糊糊中,第一个反应是身边存在的情境,包括人及物,伸手摸摸,眼睛半闭半开,如果不是熟悉的,即开始哭闹;身边有人(陪睡),手能触及玩物,嘴能吸吮东西(母亲的乳头甚至奶嘴),这些给婴儿一种安全保证,使之有一种安全满足感,否则,将一直哭闹下去,直到精疲力竭为止,再昏昏入睡。这不是培养独立人格,而是使婴儿自小就感受到失落、无奈,他无力反抗,哭闹就是表达,将来成人后对父母的依恋与归属都可能大打折扣。西方人的育儿方式与中国人的育儿方式不同,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家庭观念——“独立VS依恋”,其间不无原因,不能不考虑取舍。

儿童半夜起来哭闹,是父母最常遭遇的问题。父母常会将一个半夜哭闹的儿童抱起来,或摇动、轻拍、抚摸、唱歌、提供食物和讲故事等,如果是单独睡觉的儿童,父母会将他带到身边一起再睡。有些父母会让儿童看电视到睡着再把他抱到床上。所有这些让儿童睡着的方法,都需要父母或长辈成年人的出现与参与。以现代社会观点批评,这样会造成儿童不懂得自己独立入睡。但传统观点则不以为然。何者最佳?是身为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员应当思考的问题。让儿童独立继续哭闹还是安抚儿童不哭不闹?这又涉及心理学层面。研究证实,被弃养、孤儿院收容、认领或抱养的儿童长大后,其人格特质通常与一般正常家庭不同,大多是负面多于正面,主要是因为从小缺乏那种“爱与被爱”的无微不至的感受。实验发现,出生不久的小猴子受到惊吓时,它会躲在一具“假母猴”的怀里;小鸡、小鸭一旦脱壳而出,第一眼见到的,不论何种移动物体,小鸡、小鸭会依附着它,跟着它走,直到这些小鸡、小鸭长大独立才脱离。这不难推论到人类的婴幼儿身上。胎儿在母体内已熟悉母亲的气味,出生后很自然辨认出来。现代科学利用三度空间电子摄影技术可以清楚发现胎儿吸入母亲口中喜欢的食物的气味,出生后在实验室里的婴儿,在不同的气味里,可选择出接近他在母体内所嗅到母亲当时喜欢的气味。这说明婴儿睡眠时,对他长时陪伴睡觉的人产生依附(恋)作用,就是“味道”在作怪。当婴儿睡着,一旦没有原来这种气味,马上哭闹,表现得很明显。其他如口中含的、手中握的、床上垫的、身上穿的……一旦有异,就会引起他的睡眠问题。

(二)处理建议

要解决儿童常在半夜哭闹、不睡觉的问题,专家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当儿童在半夜哭闹时,进房查看孩子是否身体有不适的地方,如发烧或其他问题。假如没有,应轻声安慰小孩,拍拍他,但不要把小孩抱出来,在小孩房内停留2~3分钟,然后离开房间。如果小孩仍然继续哭闹,等10分钟再入房然后离去,如小孩依然哭闹则再等15分钟才进房间,如此每次延迟5分钟。如隔天晚上依然如此,就将上述时间全部延后5分钟。这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行为治疗法,目的是以“制约”(conditioning)方式完成行为改变,不妨一试。

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睡房,次日夫妻俩一方或双方又要上班,家有老人照顾或没有老人(祖父母)照顾,又有所谓“隔代”教养偏见,那双方就得“妥协”、“沟通”,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妻,别忘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谚语,这个时候老人绝对是助力而不是阻力,更不是累赘。

六、4~6岁儿童睡眠问题及处理

1.一般情形

当儿童成长至4~5岁,每天晚上睡眠约为11个小时,一般情形是只要晚上睡眠时间足够,大都不需要午睡。睡前洗个澡,拿些玩具或布偶给孩子安静地玩耍或讲些童话故事,会使孩子更易入睡。但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及不要讲那些恐怖吓人的故事。

2.处理建议

这一阶段的儿童,常会与父母或其他亲人说话、玩耍,或看电视,或不待在床上走出房间。此时,父母应明确对小孩说,现在是睡觉时间,有任何事情,明天睡醒再说。要是小孩一直要走出房间,可在门外轻轻拉住门把,不要让他出来,并隔着房门鼓励他上床睡觉,等明天醒来就可以出来。切勿将门反锁,这样会造成孩子恐惧感。房间的亮度以不影响睡眠为原则,光线太亮会使孩子睡不着,太暗会使孩子产生恐惧,以昏暗度最好。

6岁以后的儿童,一般情形是大部分均可入睡容易且睡得很深、很沉,隔天醒来精力充沛。此时,某些睡眠形态会表现出来,有些是早睡早起的“云雀”型、有些是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此时开始上学的儿童,上课时会出现某些问题,如打瞌睡(嗜睡),父母、老师应当注意原因,不可当众责怪。

七、儿童睡眠障碍(疾患)类型及处理

(一)睡眠做梦

儿童由于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中枢神经调解能力弱,日间活动刺激过烈,以致晚上睡眠中经常发生梦呓、梦游、梦魇、睡惊,如在半睡半醒或熟睡中突然惊醒、坐起、大喊大哭、惶恐不安,睡眠中起床在室内或外出行走等,导致睡眠障碍(详见本书第十三章)。

(二)入睡困难

多见于学童学业负担太重,心理压力大,致久久不能入睡;或睡前饮用兴奋饮料,观赏惊险刺激性电影、电视、书、图画而造成迟睡。

(三)昼夜颠倒

多见于幼儿时期,睡眠的昼夜节律尚未与自然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相协调,导致白天睡觉、夜间不睡的日夜颠倒现象。

(四)睡眠超时

儿童易睡难醒,睡懒觉是常见的事,睡眠对儿童非常重要,它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必备要件,要使学习有效非有良好的睡眠不可。但睡眠若超过相应年龄2小时以上,长期如此,就需要考虑是否有原发性睡眠增多症或特发性嗜睡疾患等,需要求教睡眠疾患专业医师。

(五)睡眠片段

睡眠断断续续是婴儿睡眠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婴幼儿睡眠以多次睡眠为主。一般睡2~3小时会醒来,周而复始,出现这种现象除与中枢神经系统节律紊乱有关外,还可能与婴幼儿进食(吃奶)次数多、代谢快、排尿次数多等有关。

(六)睡眠易醒

睡眠易醒也是婴幼儿另一种睡眠特征。这与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有关,睡眠周期短,易醒易睡。不同于片段睡眠,睡眠易醒型是指入睡时间不长,或在睡眠中反复因噩梦、夜惊、恐慌发作、夜间反复进食、打呼及憋气等原因而醒。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睡眠减少,使睡眠质量下降。

(七)睡眠尿床

尿床又称夜尿,是儿童睡眠时常会发生的事,当情况反常时,就是一种疾患,不限于儿童时期,成人也会发生。

1.界定

睡眠中尿床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依Culebras,A。(1996)Clinical Handbook of Sleep Disorders一书所言,所谓尿床,为每周超过3次。这种情形易发于男孩,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每年有15%的儿童自然痊愈率。到6岁时,大约还有25%的男孩及15%的女孩仍有尿床现象。到12岁时,只有8%的男孩和4%的女孩仍然尿床。

据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1)儿童年龄与智龄至少5岁。

(2)不自主地或有意地尿床或尿湿裤子;7岁以下,每月至少两次,7岁以上,每月至少有一次遗尿。

(3)排除癫痫发作、神经和泌尿道疾病引起的。

(4)不存在其他精神障碍。

(5)病程至少3个月。

2.临床特征

白天排尿正常,或伴尿频、尿急或午睡尿床。研究统计,约1/3尿床儿童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迟钝、社会适应能力差、学习能力偏低及表达能力差,自尊受到影响而表现出自卑、孤僻,且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的可能。

3.类型

(1)原发性尿床。原发性尿床又称I型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无症状遗尿症、单纯性遗尿症。很难找到尿床的原因,根据研究统计,这一类尿床占大多数。只有夜间尿床,白天无症状,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原发性尿床的现象,临床显示,一直尿床持续至5岁,从未间断,并且没有气质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方面的问题只是因尿床而起,并不是因心理问题而尿床,因果关系不可混淆。神经发育的局部迟缓通常被认作是原发性尿床的主要原因。研究统计,原发性尿床约占尿床者总数70%。

(2)继发性尿床。又称II型遗尿症、多症状性、复杂性、症状性尿床症、气质性尿床症。指有躯体疾病存在,并持续至成年期。

研究发现,继发性尿床患童曾有过6个月以上没有尿床的记录,随后又出现尿床的情形。除夜间尿床外,白天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有解剖上的异常、神经方面的缺损或后天的疾患。除气质性的疾患外,还有糖尿病、肾源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或癫痫。另有一些论点认为,如膀胱太小、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导致泌尿括约肌的控制不完全、重复的泌尿道感染、膀胱颈的解剖性狭窄、输尿管或尿道狭窄等,都会引发白天或晚上尿床。继发性尿床约占尿床者总数的30%,继发性尿床及家族性尿床都被认为属于原发性尿床。

4.处理建议

尿床患童除有身体疾病方面因素导致的尿床必须至专科医院就诊外,家长可对患童实施行为治疗。

(1)晚间控制饮水或禁水,包括晚间进食以干食为主,不喝汤水。

(2)睡前排尿要彻底,入睡后定时唤醒排尿,必要时使用闹钟唤醒,每3小时一次,使其形成一个“制约反应”(conditioning response),养成到时自行醒来排尿的习惯。

(3)防止睡眠过深,减少白天过度疲劳,因白天活动过多、劳累,夜间睡眠就深,难以唤醒,易发生尿床;保持一定时间的午睡,不宜过长,否则午睡时也会尿床。儿童经过午睡后夜间睡眠浅,时间少,有利于醒来上厕所排尿。睡前饮用少许兴奋饮料,也可避免睡眠过深。

(4)练习控制尿留置,患者白天尽量多喝水,使膀胱容量扩张,嘱其憋尿,直至不能忍受为止,观察他一次性排尿量是否增加,反复训练,可使膀胱容量加大,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最后得到痊愈。

(5)点放训练。要求患童在白天排尿时,“开始排出→中断→再排出”,如此可加强外尿道括约肌和腹内肌控制能力,治疗尿床。

(6)利用增强原理行为改变技术(principle of reinforcement behavioral modification)。用奖励方法,先确定一行为标准,如一周中尿床7次,要求患童开始注意接下来一周减少为6次或5次,就给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再接下来一周减为4次或3次,给予更多的奖励,以此类推,直至不尿床为止,养成正常排尿行为习惯。

(7)责任训练。让患童承担相关的责任。在不表露惩罚的情况下,让他参与洗、晒、收床单、衣物、被子等工作。让他产生一种责任感,而使大脑产生“制约反应”,抑制夜间尿床行为。

(8)将上述方法综合运用,疗效较单一方法为佳。

(9)心理治疗方面,多鼓励、关怀、安慰,少责难,不要讥笑、辱骂、责打,更不宜对外宣扬,消除自卑、疑虑,建立信心,减少紧张。

(八)睡眠磨牙

1.界定

睡眠磨牙(sleep bruxism)指在睡眠中,尤其在睡眠的第二期,重复地磨动牙齿,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声音而干扰到他人的睡眠。磨牙的特征动作为间歇性出现下颚肌肉等张力的收缩,并伴有规律性似咀嚼的动作(Ware&Rugh,1988)。

睡眠磨牙除未长牙齿的婴幼儿外,可发生于儿童及任何年龄的成年人,是一种下意识的异常动作,本人通常不知,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患。据研究统计,在不同年龄组中,其发生率通常为50%~70%。也有文献报告指出,睡觉时磨牙的人与不磨牙的人比较,磨牙的90%都发生在慢波睡眠的第二阶段,快波睡眠占6%。

2.临床特征

患者早晨起床后脸部有酸痛感,张口困难,磨牙磨损严重时,牙齿会对冷、热、酸、甜有敏感症状。甚至有患者因磨牙而牙龈出血、肿胀等牙周炎出现。部分患者会有头痛、睡眠不佳、情绪低落、心情忧郁等全身症状。研究发现,76%的磨牙者伴有其他肌肉反射性疼痛。

3.发生原因

磨牙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主要认为有以下原因,但这些原因以成年人占多数。

(1)心理受挫的精神因素。有些学者认为,磨牙是由于心理情绪紧张及其他心理压力所引起;还有人认为磨牙是心理受挫的一种表现,当事人逃避潜意识压力时,在睡眠中就可能发生磨牙行为;另有学者透过调查发现,焦虑状态与磨牙关系密切,磨牙患者的悲观情绪远比正常人严重。因此,精神紧张,心理压抑、焦虑、悲观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引发磨牙。

(2)中枢神经因素。实验研究,用人工诱导方法,在入睡时诱发磨牙行为,发现磨牙后的睡眠深度比磨牙前要浅,以此推论浅睡眠与磨牙有关。因浅睡眠时,中枢神经网状传出系统的神经兴奋性增加,促使咀嚼张力亢进而导致磨牙。

(3)梦的因素。有人认为磨牙与做梦有关,包括梦游、梦魇、梦呓,是大脑皮层部分区域活跃的结果,是一种与白天情绪有关的睡眠障碍。实验研究证明,大脑皮层活动区某些部位的不正常兴奋,可能是导致磨牙的一个重要因素。

(4)咬合因素。对上下牙咬合接触异常与磨牙的关系,目前虽有争论,但亦不能全予否定。有些学者认为,在儿童咬合创伤、牙齿长出不全时,可引起磨牙。而成人磨牙,也有因咬合不良引起的案例。曾有调查研究发现,咬合不良患者患磨牙症明显多于正常人,经治疗后,磨牙发生几率明显下降,这说明咬合异常与磨牙有一定关系。

(5)其他因素。临床上发现下列因素也与磨牙有关:

①肠道寄生虫感染,儿童最易发生的蛔虫、蛲虫感染。

②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③儿童咬手指甲、铅笔等不良习惯。

④营养缺乏。

⑤职业因素。研究发现,汽车驾驶司机都有磨牙习惯,这可能与紧张、疲劳有关。

⑥遗传因素。

4.磨牙的危害

(1)磨牙会影响周边同室的人不得安宁,而受到排斥,被认定是一个不受欢迎者,社会人际关系受到影响或常被嘲弄而产生自卑心理。

(2)有些人磨牙的现象,一晚可发生数十次或数百次,造成牙齿磨损,牙周破坏,牙齿松动及颞颚关节疼痛症。

(3)长期磨牙,会导致牙体组织大量丧失,咬合面明显宽广,严重者咬合垂直距离降低。

(4)造成牙周创伤、牙周膜间隙增宽、组织坏死、牙龈发炎。另外,咬合肌肉收缩愈强,牙根下沉愈多,牙周受力愈大,可引起牙周炎症。牙周组织对异常咬合的另一反应是牙槽骨的增生,在牙槽骨颊侧可见牙槽结节。

(5)研究发现76%的磨牙者伴有其他肌肉的反射性疼痛。

(6)如果磨牙发生在清醒时,常有心智上的缺陷。

5.处理建议

(1)磨牙如果是由于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引起的,应从消除紧张,缓解心理压力源做起,对儿童可施以安慰治疗、心理疏导。

(2)如果磨牙造成牙齿严重受损,应找牙医制作牙套保护牙齿或由牙医施以矫正治疗。

(九)节律性运动问题(叩头症)

1.界定

节律性运动问题(rhythmic movement),指在睡眠时产生不自主节律性动作,可显示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好发于头、颈部及躯干,是一种睡眠时间躯体一组肌肉反复发生刻板性运动。它包括撞头症(head banging)、转头症(head rolling)、转体症(body rolling)及摇体症(body rocking)。

2.临床特征

症状多发生在刚入睡前或入睡时,好发于婴儿及幼童,多数在1岁前就开始,2~3岁缓解,4岁以上少见。但症状也会持续至成人,甚至较大的孩童(Thorpy,1990)。

撞头症发生时,儿童俯卧趴着用双手撑在床上似俯地挺身状,接着头部抬起再下叩、抬起再叩……转头症是儿童采取仰卧姿势、躺着、脸朝上,四肢不动,头部左右不停地摆动;转体症发生时,是一种停止的爬行姿势,双手双膝着床,身躯弓起,整个身体向前向后摇个不止。运动频率范围很大,一般每秒0.5~2次,节律性、丛集性出现,历时5~15分钟(吴占熬等,2005)。发生率,男女比例为3:1.

3.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不详。在孤独、情感性紊乱的儿童中较为明显。这些儿童大部分伴随有意义的精神病理疾患,包括自闭症(autism)、心智迟钝(mental retardation)。

4.处理建议

(1)治疗及处理方法可采用行为治疗,谨守睡眠卫生,并且了解是否有潜在性的精神病理疾患或气质性脑病变。

(2)如果发作仍频,应至医院请教专业医生用药治疗。

(十)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

1.界定

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最为严重的儿童期睡眠呼吸障碍之一。它与成年人所发生的OSAS有显著的不同。研究发现,OSAS儿童呼吸完全暂停时常小于10秒。白天表现的躁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行为问题及学习障碍常视为过动症。大都与扁桃腺过大及颅颜面异常有关。

2.临床特征

OSAS患童多有响亮的鼾声,典型的呼吸暂停或上气道部分阻塞伴血气饱和度降低,但亦有部分患儿无明显的打鼾声症状,而可观察到明显的呼吸间歇后喘息。研究发现,儿童发生OSAS的几率为1%~3%,美国患童约有50万人。

儿童OSAS因年龄不同而临床特征有异,研究报告指出,小于5岁的儿童夜间症状最为明显,5岁以上的患儿还可表现为白天非特异性行为异常障碍。

夜间症状包括打鼾、呼吸困难、阻塞型呼吸暂停、睡眠时大量冒汗、遗尿。白天症状包括早晨觉醒时口干、定向力障碍、迷惘与头疼,少数患者白天嗜睡,部分有白天行为异常,如多动、情绪异常、退缩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学习问题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由于扁桃腺肥大引起张口呼吸。

非特异性行为异常障碍如个性孤僻、表情呆板、异常害羞、多动、易怒、攻击倾向或叛逆行为;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晚间不愿上床入睡导致早晨起床后头痛、精神不振,影响日间的正常生活活动。

儿童OSAS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可出现发育迟缓、神经功能失调、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衰竭、心肺病、呼吸衰竭等。

3.发生原因

研究发现,儿童OSAS最常见的成因是扁桃腺体肥大,特别是腺样体肥大,但并不是每一位腺体肥大患者都会出现呼吸暂停。其他可能的原因有鼻阻塞、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咽部肿瘤和闭锁、巨舌症、颅面畸形、睡眠中枢神经功能不全或有家族病史……

4.OSAS对儿童的危害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学习影响甚大,综合临床研究结论,有以下不利影响:

(1)夜惊增多。

(2)夜间睡眠动作异常增多。

(3)尿床增多。

(4)智力差、记忆力差、学习成绩差。

(5)行为异常、性格异常。

(6)磨牙增多,恒齿生长发育较迟。

(7)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增多。

(8)面容异常。

(9)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发生率为82%。

(10)身材低矮,低于标准身高的发生率为86%。

(11)并发症。由于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心肺病,呼吸系统由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致的呼吸活动迟钝症等。

5.处理建议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是儿童所有睡眠障碍中较为严重的疾患,家长、老师应有所警觉,如果发现应尽快送儿童就医,通常是进行手术治疗或使用连续性呼吸道阳压呼吸器来改善睡眠时的呼吸暂停。

(十一)婴儿呼吸暂停

1.界定

婴儿呼吸暂停(infant sleep apnea,ISA),指婴儿在睡眠期间出现的中枢型或阻塞型呼吸暂停。包括:

(1)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特指妊娠时间低于37周的早产儿出现的呼吸暂停。

(2)明显威胁生命的事件(apparent life threatening event,ALTE)。是与呼吸暂停有关的症候群。

(3)婴儿呼吸暂停(apnea of infant,AOI)。指呼吸暂停出现在妊娠37周以后,没有发现有明显威胁生命事件或明显的呼吸暂停原因。

(4)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指婴儿在睡眠期间由于上下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的症候群。

2.发生原因

(1)早产儿通常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暂停时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下降。

(2)管理睡眠通气方式的化学受体虽没有异常,但对缺氧的唤醒反应降低。

(3)上气道狭窄,通气阻力增加。

(4)呼吸暂停时基础氧饱和度暂时下降,会引起低氧血症。

(5)诱发的原因,可以自动触发,也可以由屈颈、疼痛刺激、呃逆、反胃和喂食不当等诱发。全身麻醉和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也可以使早产儿呼吸暂停。也有与胃食管反流有关。

(6)间歇威胁生命事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百日咳、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迷走神经紧张、胼胝体缺失、发育缺陷、贫血和引起惊厥的疾病等。

3.临床特征

综合有关文献,有下列特征:

(1)早产儿呼吸暂停出现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有时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支持停止以后出现。

(2)首次发现明显威胁生命事件伴随呼吸暂停或发生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高峰时间在出生后4~8周。大部分延长至出生后8个月。

(3)早产儿呼吸暂停在妊娠34周前出生的新生婴儿,临床特征是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0秒的呼吸暂停,并伴有发绀、突然脸色变白或肌肉张力降低。

(4)全身性疾病和发育异常,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5)有明确原因伴呼吸暂停的明显威胁生命事件,如癫痫。

4.处理建议

对有明确原因的婴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处理,这些不是一般家长、老师、辅导人员所能为,必须由临床医师执行。

(十二)婴儿猝死症候群

1.界定

婴儿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指1岁以下的婴儿突然死亡,在死亡之前身体健康,80%发生在睡眠期,尸体解剖亦不能明确了解死亡原因的一种症候群。

2.发生几率

因为发病调查方法不同,诊断标准不同,尸体解剖不普及,致婴儿猝死几率难以准确计算。但据文献报告,婴儿猝死的发生率为0.2%,日本的调查为0.85%;西方国家为0.5%。婴儿猝死症是婴儿死亡第三大原因。

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几率随着婴儿长大而减少。高峰期是在2~4个月大的婴儿,超过90%的病例发生在6个月大以前的婴儿,而少于1%是发生在出生后5个星期,男女比例为3:2.

3.发生原因

目前对婴儿猝死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但易发于产前的照顾不良、出生体重过低、喂食感染、产妇抽烟、青少年怀孕、产前药物滥用等。

(1)睡眠身体位置(卧姿)。俯卧易发生婴儿猝死症,是其他睡姿的3.5~8.8倍。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健康婴儿睡眠姿势应为侧卧或仰卧。当俯卧睡眠由70%降至20%时,婴儿猝死的发生率下降40%。

(2)环境烟雾。产前母亲吸烟或婴儿出生后暴露于吸烟环境中,婴儿猝死的发生率要比一般高。

(3)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婴儿猝死症原因之一,其中有2%~6%的婴儿会因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而死亡。

(4)母亲吸毒。母亲怀孕前或怀孕期吸毒,婴儿猝死率是不吸毒母亲的10倍。

(5)出生时低体重。非足月出生的体重低于1500克的婴儿,猝死的发生率是11%。体弱多病、早产、难产,婴儿猝死率也高。

(6)多胞胎。体重低于2500克的双胞胎或三胞胎的婴儿发生猝死的危险率比单胞胎的婴儿高两倍。经过体重改善后仍高于单胞胎。多胞胎中的一个(不一定是最小的一个)死于婴儿猝死症后,其他活存的婴儿有更高的发生猝死的风险。

(7)遗传。同胞手足,婴儿猝死症患者的兄弟姐妹患猝死症几率比正常人高2~4倍。若同胞中有两个或更多人患猝死症,可以明显知道,以后出生的婴儿,有更高的发生率。

(8)社会经济条件。婴儿猝死症在经济落后国家(地区)比发达国家(地区)的发生率高。调查研究证实,美国的黑人比白人高4~6倍。

(9)文化教育情况。婴儿猝死症的发生,与父母或医护人员的文化教育程度有关。凡科学文化知识少、医疗保健知识差者就易发生,反之,发生率低。

(10)风俗习惯。不同地区对护理婴儿的方式不同,母婴同床、蒙被睡觉、包裹过紧易发生婴儿猝死。

(11)其他。婴儿双亲为少年,春冬季节出生,怀孕间隔短等,婴儿猝死发生率高。

4.临床特征

(1)年龄:很少发生于出生后第1周,但在10~12周突然发病率增加,6个月之前占90%,仅1%发生于1岁后。

(2)前兆:约60%有呼吸道感染,但症状不明显。

(3)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

(4)存有明显威胁生命事件。

5.处理建议

(1)预防:孕妇、婴儿父母、监护人应有照护婴儿睡眠的知识,熟知正确的睡姿。了解事故发生和抢救知识。

(2)治疗:一旦发现,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就地抢救。

(十三)儿童设限性睡眠障碍

1.界定

设限性睡眠障碍(limit-setting sleep disorder)又称幼年失眠,通常发生在3~6岁学龄前儿童。可从两方面解释:

(1)儿童借故拖延就寝时间,如要喝水、要上厕所、肚子饿要吃东西、要看电视节目等。

(2)父母或照护者强制儿童上床,结果造成借故拖延或拒绝在适当时间上床睡觉。其实如果父母严格限制儿童上床时间,儿童便能很快入睡。

2.发生几率

文献记载,一般估计发生率在幼年中为5%~10%。通常是儿童能说话口头要求之后才发生,男女比例不详。

3.临床特征

(1)儿童的请求通常是要饮水、上洗手间、盖紧被子、开灯或关灯、再讲一个故事或再唱一首儿歌、看电视或有点害怕等。通常父母或照护者会答应这些要求,但愈满足他的要求,愈会提出更多要求。这符合心理学上的增强原理。

(2)“额外增益”(secondary gain)问题。如父母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小孩在半夜起来,但当小孩半夜起来后却抱着小孩看电视,这将会导致症状持续。

(3)伴随并发症状,如睡眠不足而导致次日嗜睡,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家庭的紧张气氛会增加。

4.处理建议

(1)教育与认知。处理问题之前,先了解问题所在,儿童的父母或照护者,应先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了解对孩子进行设限以后的发育非常重要,拟定设限计划时,家中所有成员必须遵守。

(2)奖惩治疗。与儿童协议,遵守按时上床入睡时给予奖励(精神的或物质的),否则,予以惩罚。依教育原理,正面的奖励较负面的惩罚好,对儿童以后的成长、人格发展有帮助。临床工作者研究发现,一旦设限制度习惯养成,儿童的焦虑明显减轻,夜间噩梦和紧张消失,心绪会变得愉快。

必要时,强制限定儿童上床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十四)儿童入睡相关性障碍

1.界定

儿童入睡相关性障碍(sleep-onset association disorder),指儿童在睡前一定要在某种情况下才容易入睡,如缺乏某种物体(如玩具)或某些环境因素(如开灯或关灯)即产生入睡困难问题。

2.发生几率

文献指出,此障碍发生率在0.5~3岁的幼儿为15%~20%。3岁以后发生率明显降低,成人少见。婴儿在出生后数天即出现。性别无差异,男婴发生率略高。

3.发生原因

研究报告称,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普遍是家中只有一个人有症状表现,如果家中有同胞手足数人有这样的症状时,父母的因素常常比子女先天遗传因素更重要。

4.临床特征

(1)主要特征是睡眠在某些条件存在时正常,如果没有某些条件,睡眠时的入睡或夜间醒后的再度入睡均延后。

(2)典型的案例通常是儿童在特定条件下,如吸吮奶瓶或橡皮奶嘴才能入睡,甚至不能睡在儿童床或其他床上,也不愿处于卧室内。除非熟睡,当儿童被放在床上或自己的小床时(成人则因为关闭电视或收音机)都容易醒来。

(3)如果某些条件不能持续很久,如照护者不能以出现的节律和连续按摩、轻拍儿童的背部,或儿童本身不能连续有规律地吸吮橡皮奶嘴,则入睡潜伏期也延长。

5.处理建议

(1)本症状显示儿童的心理安全问题。先了解原因,儿童是害怕、苦恼、或缺乏安全感,使睡前警觉性非常高,难以入睡。帮助他在情绪上和身体上感到安全,对消除入睡困难很有帮助。

(2)儿童的认知亦是重要考虑因素。儿童入睡前,经常陷入一种回厥或反复一些有刺激性的事物,帮助他作正面的思考,如根据儿童的年龄或倾向,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意念和自我催眠的方法,或进行系统放松训练。

(3)对有分离焦虑的儿童,父母或大人要设法,最好在儿童的房间里睡1~2周的时间,让儿童情绪稳定,安全有了保障,然后使其迅速入睡,慢慢地形成习惯。

(4)如果非要某种物体(如吸吮橡皮奶嘴)方能入睡,可利用行为治疗的减敏法,逐次递减吸吮时间,最后完全脱离设限物体。

相关性睡眠障碍通常至成年后会逐渐消失。

(十五)儿童失眠症

1.界定

儿童失眠症与成年人略有差异,成年人失眠可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等,而这些状况相对少见于儿童。不过儿童失眠症仍少不了大人有的表现,如睡眠质量差、入睡或维持入睡困难以及其他继发性失眠状况,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再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嗜睡等。

一般情形,3岁以前的儿童可表现为反对上床,睡眠不专心和中途转醒。6~10岁儿童中有28.5%出现入睡困难(袁勇贵、杨忠,2007)。

2.发生原因

(1)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父母不和或意外生活事件,在校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欠佳及测试焦虑等,均可导致心理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

(2)不良入睡方式。儿童入睡困难,往往与家长抚养方式有关,如抱着孩子等他入睡后再放在床上,和儿童一起睡(陪睡)等。有研究证实,儿童入睡困难与不安全依恋存在明显关系。

(3)习惯性失眠。基于儿童的发育和认知原因,对睡眠有恐惧心理,可引起和加重失眠,经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制约反应”。如有些儿童对黑暗产生恐惧,有些儿童对睡眠时做噩梦的梦境产生恐惧,有些儿童将“睡眠”与“死亡”混为一谈,认为睡着就死了。

(4)环境因素。天气变化,睡眠环境中的噪音,灯光太亮、室内温度过高、过低,湿度太大,床铺不适、换床、换被铺及迁居等都对儿童睡眠有影响。

(5)睡眠节律紊乱。夜间学习时间太长,或游戏、看电视、沉溺于上网、贪玩等,延长入睡时间,将原有的“入睡→觉醒”节律打乱。

(6)饮用兴奋剂。如可口可乐、咖啡、茶等饮料。

(7)躯体因素。如身体疾病不适、疼痛、皮肤瘙痒、咳嗽、发烧、发冷等。

(8)遗传因素。因家族性关系,儿童往往受到影响。

(9)以上各种原因有可能单独发生,也可综合性发生。

3.临床特征

儿童失眠通常有三种形式表现:入睡困难、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多和早醒。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同时存在。

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多。

主诉入睡困难、做梦、白天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严重睡眠不足时可引起攻击行为。

4.处理建议

(1)针对状况,施以行为治疗矫正。

(2)培养良好睡眠习惯,应自幼儿开始。

延伸阅读

儿童睡眠注意事项十则

1.刚出生的婴儿床位

应放在大人旁边,便于照顾。婴儿床要安全牢固,褥垫透气、软硬适中、易清洗,大小适中,质地轻。

2.睡眠环境

安静,防吵闹,婴儿体温调节差,室温要适中,包裹勿太紧或太松,以大人两手指可伸进去灵活运动为度。

3.防止婴儿夜间溢奶窒息

可将婴儿的颈、背稍加垫高或侧睡。

4.午睡安排

确有睡意时进行午睡,没有睡意则不必勉强。固定作息时间,必要时带着宝宝入睡。

5.梦的处理

婴儿也有梦,愉快的梦会笑,噩梦会惊叫,大哭大闹。若出现噩梦的哭闹应抱起安抚或开灯,以稳定情绪。

6.正确对待睡眠磨牙

频繁磨牙可能心理压力过大,父母管教太严,白天玩得太累,晚上吃得太饱,有蛀牙、蛲虫、蛔虫等,应针对原因改善。一般磨牙现象,到换恒牙会逐渐改善。

7.尿床处理

2岁以下孩子尿床是正常反应,这与尿路神经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有关。到5岁仍尿床的儿童就须进一步检查了解。婴儿尿床后会大哭,大一点孩子不敢说,但会造成心理影响。妥善的做法是半夜设法唤醒一次,让他排尿,有预防作用。

8.打鼾处理

打鼾的孩子多有憋气现象,与扁桃体肿大、腺样体增生阻塞呼吸道及身体肥胖有关。这些孩子虽然睡得快,但起得晚,白天经常嗜睡,学习能力差,应及时进行治疗。

9.与孩子分床睡的问题

分床分房与否,不同的文化、种族、地区各有不同,也受孩子的数量和父母对隐私的重视程度影响。

20世纪以前多数家庭孩子是与父母同床,至1946年美国儿科专家出版《童婴照料》一书后,使数百万的家庭发生变化,孩子开始单独睡一房一床。

孩子与父母是同床或分床睡,目前观点不一,各有各的理由。既可以在地板上放一张床垫,安全又方便,也可在大人旁边放一张小床,待孩子2岁以后,再将小床或垫子移远一点,逐渐地脱离也无不可。

10.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孩子睡眠习惯从婴儿期间开始就须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养成后,将来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相反,父母不经意或无知,自己的睡眠卫生也不好,孩子也跟着这样下去,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日后想改必是事倍功半,甚至终生难改。

同类推荐
  • 越活越年轻

    越活越年轻

    本书介绍了身心减龄的一些具体可行的实用方法,内容包括:你的真实年龄等于生理年龄吗;给你年轻10岁、20岁的能量;给你年轻10岁、20岁的容颜;减轻压力,让你越来越年轻;饮食选择,让你更加有年轻的活力;好习惯,让你身心减龄等。
  • 百病早知道

    百病早知道

    本书上篇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片兆与疾病的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经科学整理、分析、研究,对发明,眼、鼻、人中、唇、舌、耳、脸、头、胸、腹、脐、四肢、手、足、甲、皮肤、皮纹、血液、大便、小便、法液、痰液、呕吐物、月经及带下的异常征兆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详细地列出可能患上的各种疾病,让您很容易从身体的征兆来诊断自己是否已患上某种疾病,以便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下篇主要的是由疾病查验征兆,当代怀疑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时,可在这里查验征兆,印证是否患上此病,以便及早就医,以免造成终身憾事,上下篇相结合,能更确切地判断出您的健康状况。
  • 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本书通过提炼众多养生书籍,专门根据职场人士的起居作息特性,选取要点娓娓道来,让繁忙的精英们通过日常一点一滴地养摄,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本书从饮食习惯、职业保健、日常运动、心态养护、情绪控制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贴近式保健养生的知识介绍,实用而科学。语言通俗有趣,以轻松愉悦的风格串联各种养生妙法、健康忠告、治疗秘方。希望能够帮助精英们达到健康与事业之间的艺术平衡,在健康的阳光沐浴下勇猛精进,更上一层楼。
  •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本书扼要地介绍了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取国学中养生文化的精髓,编录成一套可运用于实际的养生方案,使之成为您身边的保健医生和养生导师,使您真正做到内修外炼,在压力和忙碌中运用国学并学会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道家的《庄子·内篇》。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国度,儒、释、道等国学在形成过程中,养生文化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热门推荐
  • 无上火法

    无上火法

    真正的天才,能常人之所不能,只要用心,任何技艺,一通百通,手到擒来;任何大道,无论艰难险阻,一往无前!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痛彻醒悟之后,走上法修之道,追寻终极力量的故事。从此,所有法道天才的噩梦开始了……波浪壮阔的法道世界,璀璨夺目的法术对决,热血激荡的天才交锋,风云变幻,谁能最终铸就无上的传说?
  •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即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普通人,思路决定自己一个人和一家人的出路。对于领导人,思路则决定一个组织、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出路。任何的成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任何的失败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好思路成就你一生,坏思路毁掉你的一生。所以说思路就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导致了人生的出路不同。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思考模式的不同。任何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和方法,更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
  • 永恒神途

    永恒神途

    自古以来,东西方修行者不计其数。或炼体,或炼气....只为成仙成神,追求那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或者说是传说。神灵...真的存在么?一腔冲天的热血,一曲无声的悲歌,漫漫求神之路,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打破天地桎梏,问鼎巅峰!
  • 御影师

    御影师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影子,深邃的黑暗是整个世界的影子,那将是我取之不竭的力量。。。
  • 佣兵太子

    佣兵太子

    雇佣兵,顾名思义,这是一群“要钱不要命”,为利益而参加一场武装冲突的人,他们没有爱国主义、政治信仰或者是道德原则,甚至说为了钱他们可以付出一切。而当以佣兵“郁金香”背叛组织后,被追杀而死亡重生来到一个充满封建思想的异世社会,竟然奇迹般的成了当朝太子,拭看这佣兵太子如何在这时代存活下去。是他改变整个时代,还是他被时代所掩埋!
  • 九转逆天行

    九转逆天行

    武道之路,乃逆天而行。九转巅峰,可灭世改命,跨越虚空,自成世界。从未质疑父母死讯的少年,在一次变乱中失去记忆,却因此踏上通往武道巅峰的道路。
  •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少主绝天下

    倾世少主绝天下

    想她堂堂灵云岛灵少主,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幽灵,为何又再一次穿越了?好吧,穿越,她认了,反正又不是没穿过。但为何这次却穿到了一个废材身上?!敌家三番四次来招惹她,哼,本少主是废材?!不巧,本少主这个废材却比你们厉害了那么一点点---他是云川大陆风雨国世子,更是拥有绝无仅有的天赋。传言,他冰冷倨傲,不苟言笑,又邪肆霸道。当强者遇上强者,妖孽对上妖孽,且看他们如何闯出一片天。
  • 上古世纪前传:神创之路

    上古世纪前传:神创之路

    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故事,这是一段没有被记载的历史,这是一段永恒不朽的传奇!天才剑士罗林,和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原大陆的土地,却被尾随而至的敌人包围,最终寡不敌众。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一颗神秘宝石为他打开了生命尽头的另一扇大门,人类、精灵、兽灵、矮人、龙族、悉拉玛……天才剑士回归远古,且看他如何揭开历史的谜团,踏上大陆的巅峰,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愿君似我心

    愿君似我心

    神兽穿过人界守护神器傻傻以为守护便可永留在身边殊不知自己被当了替身几世霓裳原来离开才知心有多痛中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