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3600000016

第16章 人不是生来做大事的

人活一辈子,谁都不甘心庸庸碌碌、平平凡凡地从头走到尾,谁都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仿佛只有这样,这一生才活得更有价值。其实,从古到今,做了大事的人也就史书上屈指可数的那几个,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平头百姓,而这些普通的百姓就是在做不完的小事中一代代繁衍生息,使得这个社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所以,人并不是生来做大事的,手边的小事比幻想中的那些大事更有意义。

小事的力量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着被委以重任,做一番大事来施展抱负、尽显才华。这当然无可厚非。可现实是,这样的机会很少,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依然还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时,很多人开始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由此对待平凡琐碎的事情,缺少热情,敷衍了事。殊不知,机会就在这些无谓的嗟叹中悄悄地溜走了。

孔老夫子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意思是,位子摆得不端正就不去坐,食物切得不整齐就不去吃。按理说这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这位拥有三千弟子的孔圣人偏偏如此注重,为什么呢?因为“注重细节”是这位名学大儒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所谓“窥——斑而见全豹”,说的就是从妥善处理点滴小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及工作态度就可能被其他人认可,优良的个人形象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反之亦然。就好像露珠虽小,但是折射出的却是整个世界。从这些小事中,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决定一个人的机会。

比如,在开会议时,有人开着手机,不停地外出接电话;有人不停地吸烟,把会议室搞得乌烟瘴气;领导在台上讲话,他却在下面津津有味地看小报或不停地窃窃私语。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往往缺少认真的态度。还有的人经常犯小错;上班经常迟到;对别人的帮助不说—句感谢的话;在下级遇到困难向你求教时,不但不帮助解决,反而用粗暴、简单的话推卸本应该承担的职责;几个小时不在办公室里,却仍然开着空调……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同时正因为小,往往容易为大多数人所忽视,但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甚至决定终生的成败。

因此,不要小看小事,某些时候,小事却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例如在谈判中,一个错误的用语,也许就会让你痛失快要到手的合同,反之,几句真诚中肯的话,也许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从此带来合作的机遇。所以,妥善地将小事处理好就代表着一种永不懈怠的处世风格,这是一个人成功的资本。要追求成功,就从小事开始努力,只要重视,只要想做,人人都可以做到。

小事成就大事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已经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这个小故事说明的正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的大道理。成功看起来是一件很遥远的大事,就像那只小钟一样,以为摆三千二百万次是一件无法实现的大事,殊不知一秒秒、一天天地积累下来,这件大事很简单地就完成了。所以,大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事是由小事不断积累的,大事需要小事来成就。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那位老推销员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邀请台下的两位年轻人上来,请他们用一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铁球一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了。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丁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这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起来:“球动了!”霎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做成大事,首先要有一种做小事的耐心和兴趣。把小事做好了,大事的成功也将不远。不是有句话说“小事做到极致,就成了大事”吗?

小心鞋底的那一粒细沙

做好小事可以成就大事,而大事有时也可以毁在一件小事上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个道理。

一位勇者发誓要排除万难攀登一座高峰。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出发了。然而,他最终却没能不负众望实现理想,他放弃了。出入意料的是,使他放弃的原因只是鞋中的一粒沙。在长途跋涉中,恶劣的气候没有使他退缩,陡峭的山势没能阻止他前行,难耐的孤寂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疲惫与饥寒没有使他畏惧,然而,不知何时他的鞋里落入了一粒沙。起初他并没在意,他原本有时间和机会把那粒沙从鞋里倒出来的,可是在我们的勇士眼中,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的确,比起勇士所遇到的其他困难来讲,那粒沙的存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越走下去那粒沙越是磨脚,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锥心刺骨的疼痛,他终于意识到这粒沙的危害。他停下脚步,想要清除沙粒,但是却惊异地发现,他的脚已经被这粒沙磨出了血泡。沙被清除出去了,可是伤口却因感染而化脓。最后,除了放弃他别无选择。

这位勇者的遭遇令人惋惜,鞋底一粒微不足道的细沙居然毁掉了他的壮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即便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也要把它做到完美、极致,别让一粒沙成为成功的阻碍。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板与外商洽谈业务,同外商一起用餐后,在会客室准备签合同。这时,这个老板因为牙缝里有碎屑而感觉到不舒服,就用牙签剔起牙来,还不时把碎屑随处乱吐。这一切被外商看在眼里,并使本来就有些犹豫的他立刻放弃了与这个老板的合作意向。事后,外商说,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这样不拘小节,我怀疑他是否能管理好一个企业。就这样,一个不良的小动作在不经意间影响了一笔大生意。

像这样因小失大的事情在工作、生活中屡有发生,所以注意细节是成功者的必备准则。否则,我们平时兢兢业业地工作,就在卓有成效、成功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却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麻痹而与唾手可得的成功失之交臂,由于一次失误而使从前所做的种种努力都付之东流,岂不是悔之晚矣。

规避箴言:

古语道:“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这个看似简单明了的道理,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抓大放小”,对那些所谓的小事不屑顾及,殊不矢。很多的“大事”恰恰是一些“小事”成就的。同时,小小蚁穴可以毁掉千里长堤,忽视“小事”,也可能给你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同类推荐
  •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中编选了若干经典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小故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充满了对人世的关爱和生活的热忱。当你在每日的繁忙劳碌之后,燃一盏温暖的黄灯,泡一壶热咖啡,随便翻翻此书,你就能轻轻松松地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和舒畅的理由,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无限。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 也许你有以下问题: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 那表示,你正在失控! 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10年,是事业打基础和充电的最佳时机。但这个阶段没有钱没有女朋友等等,却拥有超多的欲望和想法、浮躁、不切实际等等毛病。此书深入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解读了这个年龄段男人要解决的职业方向和、要训练的各种切实的能力,是传递正能量的最佳读物。
  •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一个聪明的员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受批评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的进步。要记住:没前途的人是可有可无的人,是被领导忽视的人。下属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领导的责骂声中产生前进的信念和动力,努力上进,做出更大的成绩,从而也才能真正获得领导的重视和信任。
热门推荐
  •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简介:(本文是现代自强独立的小女子在古代找到真爱的故事。女主个性独立得很别扭,男主腹黑得很欠揍。虽然过程很纠结,结局一定很完美~坑品保证,亲们放心跳坑吧~))菱歌开了新文,求支持~:http://novel.hongxiu.com/a/808233/俏厨娘,秀色可餐-----携子闯江湖。她执掌“鸿鳞阁”,手握天下讯息,见钱眼开,待价而沽,来者都是客,人走茶即凉。却不知她再次穿越而来,只为还一份知己之情。绝情弃爱,薄情负我之人,我亦待之无情。他左拥右抱,妃嫔成群,却迫她入宫,只想重拾旧梦。“朕年过而立,膝下无子,龙嗣不兴,滋事体大,举国忧心,若卿家这一击使朕不能人事,这可是逆天之罪,罪无可赦。”她无奈入主太医院,伺机报复,绝不认输。他一忍再忍,终究忍无可忍。“陛下,此及楚大夫所配之良药,可助陛下大展龙威。”他一脸黑线,怒砸医堂,赐她一夜春宵:“楚卿先试试药力如何?”他如暗夜中的鬼魅,不经意的相遇。“你好香,”初见时,他笑得邪魅,“我会再找你。”“你也不错,下次再约?”她媚笑回应。“我等着你亲手揭下我的面具,拿下我的面具,看到我的脸,你就是我的人了。”他似是诱惑似是胁迫。“哈,夜魃大人的生意经真不错。看了你的脸就是你的人?那摸你一下岂不是下辈子都要跟着你了。”她大为不屑,嗤之以鼻。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原来,他一直守护在身边。-----本文也许稍稍慢热,亲只需一点点耐心,一定会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喜欢,收藏吧,嘿嘿~--推荐:菱歌的已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592171/强宠王爷,我不是你的妃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723520/狼嫡女,翻手为云
  • 蓝天碧海白婚纱

    蓝天碧海白婚纱

    “我决定了我以后的第一桶金带你去见李易峰”“真的吗”“我说一不二”“好啊我记住了”这是年少无知的一句承诺她却记了一辈子“等你尝过所有新鲜感等你终于感到了厌倦我带你回家好么”“你浪你的我等我的”你还记得我叫你抬头看的那片天吗?他心无她她还是没有撒手就走这是心有不甘还是真的那么喜欢?
  • 谢谢你,曾爱我如此

    谢谢你,曾爱我如此

    他是大明星,巨大的光环下骨子里却是寒冰一样的冷漠。唯独和她有关的事,他才不会兴趣缺缺。她是他的助理,不能相爱的条约下不自觉已对他情根深种,却如被上帝眷顾一般收获他的爱情。爱情,本是两厢情愿的事,应该可以完美结局。但完美总是在阴谋存在的世界碎裂一地。“他”是他放弃自我照顾了十年的双胞胎弟弟,十年后却以另一张面孔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说,夺其所爱,才能为他的暴行赎罪!当她终在这场阴谋中一步步走向弟弟时,原以为所有的爱恨纠缠至此都将结束,却不知一枚早就埋下的定时炸弹此时轰然炸开,哥哥才是被下了魔咒的“幸运者”。仇恨,阴谋,让爱无法圆满。可是,如果爱,请深爱!
  • 催眠师之死

    催眠师之死

    一个全面失意的人,一个被社会、甚至于他所挚爱的妻子所抛弃的汉子,一个贫困交集、落魄街头的失败者,一个不得不将自己流放远方的过客,却有着一身未被唤醒的惊世骇俗的催眠术和一段鲜有人知的记忆!然而已无法挽回的人生,又该怎样继续?
  • 白手创业

    白手创业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亲身的创业经验和经历所著,每一个创业失败、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和帮助。
  •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萧明瑜,萧家五房嫡次女,大冬天被人推下水。她是现代职场精英,一朝重生,成为古代世家中的小小嫡女萧明瑜。姨娘阴险,庶妹闹腾,堂姐恶毒,伯母狠辣,老太太偏心,老爷子只讲利益不讲亲情,环境险恶,人人算计。她是穿越女,她岂能让这些伪善的人如愿。斗姨娘,斗堂姐,斗伯母,斗所有一切,狠狠的撕下这些人伪善的面孔,将她们死死的踩在脚下。喂,骚年,是不是想跟她来一场相杀相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秋天的雨季

    秋天的雨季

    谁没有一场风花雪月的校园故事、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代,本书带你一起回忆青春、回忆那个个性张扬的年代!
  • 绝世游龙

    绝世游龙

    道由心生,心中有道,则道之长存;万千大道,弥迁万载,而生生不息;赵天成,感悟大道,独具匠心,历经千难万险,证大道,美女如云尽皆为他疯狂……
  • 冥报记

    冥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当之无愧地执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之牛耳,拥有数不清的“第一”。这里云集了各个专业领域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是诺贝尔经济、化学、物理、医学奖得主和普利策奖得主。要想列举从哈佛发源,而后蔚为大观的学术思潮,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