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讲,当前现代商业银行的显著特征有以下几项:业务经营综合化、业务经营国际化、银行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银行电子化。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际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相比,还是明显落后于国外银行的业务发展。
一、业务发展水平低,品种单一
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综合化,主要是从专业化趋向多元化、全能化,从分业经营转向综合经营。而我国商业银行与此相比,不仅业务发展水平低,而且品种单一,与国外大银行相比明显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在存款上,国外商业银行先后出现了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款单(CD)、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货币市场利率连动存款单(MMC)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等存款新工具。而国内由于利率管制等多种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品种与成立时并无大的变化,还是按期限划分的各种传统存款业务。
二是在贷款方面,国外银行贷款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工商业贷款呈下降趋势,不动产和消费者贷款上升较快。根据统计,美国银行到1991 年末工商业贷款只占贷款额的 28.87%,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已占贷款总额的 58.65%。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仍占主要部分,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传统的工商业贷款仍在工行的贷款业务占有较大比重,约为 69.43%,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业务也是近年才刚刚兴起,份额很小。
二、中间业务规模小,经营范围窄,发展较慢
从中间业务范围来看,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金融服务类业务,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两类。这两类表外业务中,基本没有严格的监管要求,业务收入相对稳定。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一般属高杠杆率业务,尤其是衍生金融业务,受市场、客户信誉等多种因素影响,风险大、收益高,近年来这类业务发展较快。而我国商业银行表面上表外业务品种很多,但若进行归类,会发现实际上很单一,主要是一般性代理收付,以及跟单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业务,而其他业务例如财务顾问、投资顾问等,从开展情况看,许多未能普及并深入开展下去。而且受到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的限制,衍生金融业务并没有得到开展。
从中间业务开展水平来看,国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介绍,西方国家表外业务收入则占营业收入的相当比重。如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1998年度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68.8%,费用收入占营业收入的24%。许多西方银行大大高于这一比例。美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 42%,瑞士为 55.4%,德国为6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所占利润之比很低,例如,中国工商银行 1998 年度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8.8%,手续费收入仅占营业收入的0.67%,贷款利息收入占工商银行营业收入的绝对比重。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和工具
国际金融领域动荡不安,汇率和利率波动频繁,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利率和汇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成为金融界关注的焦点。西方银行相应推出了一系列防避利率和汇率风险的金融交易工具和金融产品。如金融资产证券化。以美国为例,现在,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大约1/5的汽车贷款、1/4的信用卡应收款均已被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从最初的房产抵押担保证券开始,拓宽到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小企业贷款和设备贷款等多项范围。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始大量投资于资产担保证券。从 1988 年到1993年,商业银行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从3%上升到9%。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证券化还处在研究的阶段。另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实行的是分支行风险统一控制,基层行的风险控制积极性不大,导致案件多、不良资产多。
四、业务品种技术含量低,科技投入远远低于国外大银行
电讯和电子技术领域内的革命使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花旗银行为首的 35家大银行20 世纪 90 年代技术上的开支达到175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开支,是现代商业银行技术革新和发展的需要。这样做,除了意在提供优良高效的服务之外,也是降低成本,减少开支的最佳办法。国外银行已意识到科学技术在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最新发展的网络银行业务,目前整个欧洲金融界,已有超过1200家金融机构开设了网络服务业务。对于运作者来说,网上银行最诱人之处在于其成本将远远低于传统银行的水平。网络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为网上银行轻松地拓展跨国业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投入虽比前几年有较大的投入,但仍远远低于国外大银行的科技投入。在国外早已广泛开展的信用卡业务,国内虽已开办,但迟迟不能形成较大规模,除了经济背景等其他因素外,技术手段落后是银行信用卡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据分析,中国加入 WTO后,国外金融业将最先从网上银行对中国的金融业发起冲击。
五、国际金融业务开拓不够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海外资产已迅速扩展。到1993年底,全球银行中海外资产占总资产50%以上的银行有9家,最高的英国渣打银行有 70%以上的资产在海外,汇丰银行的海外资产接近60%,瑞士有3家银行海外资产比例超过50%,美国有3家超过45%,法国有5家超过40%。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步伐加快,跨国银行的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上来看,在1999年已有9家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但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相比,外汇业务规模则过小,而且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例如,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1998年度世界排名为第6 位),1998 年度的外汇总资产为1880亿美元,仅占总资产34 338亿美元的5.5%,远远低于中国银行的48.7%,也低于建设银行的 6.7%,与其国际性大银行的地位不相称。外汇资产量直接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开展程度,如果一家银行只有一点外汇业务,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呢。
当前,国际银行业已日益向混业经营发展,向全能银行过渡,许多外资银行的经营触角已深入保险、证券行业,甚至非金融行业,成为“金融超市”,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1999 年11月,美国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标志着美国银行业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其他允许混业经营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日本、瑞士等。我国香港地区也允许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目前,韩国也出现了混业经营趋势。从这一方面看,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与国际性大银行存在更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