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7700000018

第18章 松下幸之助论自我

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之所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必然有其人格魅力,也必然有其深刻的人生感悟。松下幸之助就是如此,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灿烂辉煌之后,他对人生、对人本身都有十分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和领悟。

你是否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什么是德行?一个人的德行到底有多重要?你是否了解如何培养自己的德行?什么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吧,在收获答案的同时,或许你还可以加深对人生的领悟和理解。

认清自我,为人的第一步

人,对于自身应当有一个清醒而真切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很多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作为一个社会人,自当有其应当去考虑的、应当负担的、当去努力的种种事务,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激烈转变的社会之中。不论处在什么时代、社会、国家,也无论什么地位、职位,这“应当”二字,是我们不得不去加以接受与理解的。倘若对此二字的观念淡薄,那社会的秩序、规范就会渐趋松懈,又何谈人们的幸福呢?“应当”可以成全人的尊严,同时也能威胁人的尊严。在面对“不可”、“应当”或“必须”这种命令性、强制性或禁止性的词汇时,人们难免心情相当沉重,敬而远之。在社会当中,我们自然需要严格要求,而他人加诸的要求,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类词语时要慎重、要恰当。因此,以命令或强制等语气讲话,会令人感到十分不恰当。

正是认识到这种应当,我们才要以冷静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期待中,或者是能力所不及的事务,首先要心平气和,要不惊慌、忙乱,这样才能开创更新的前程。假如大家都能够细细体会,并以这种心态尽自己本分,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安静而祥和。同时,我们也应当对责任有清楚的认识。推卸责任、喜欢归咎于别人,为了这些而捏造、找出种种的理由,将对于自己不利的事情,推得干干净净。然而,每个人都保持这种态度,互相推卸那世界会变得怎样呢?

人与人共同相处的社会,不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毫无责任,无论是何种环境、情况、事件都是有关联而存在的,我们自身应当反省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是因为缺乏勇气的态度,而变得懦弱,不愿、不敢面对责任。特别是当我们受到指责时,就更恐惧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个社会中,谁也不希望有互相责备的事发生,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责备也就是难免之事,但是责备在某些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顿然领悟,这应当也算是责备的良性效应。为了减少责备的概率,可能反省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松下幸之助就指出,累积反省,就是累积实力。若是我们时时刻刻地累积着这种反省工作,那么就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生活,就可以始终以今日为出发点,也就必定能一步步地朝“安心”之路迈进。

反省自律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素养。现代人要兴建一座大厦,在充足、先进的建筑器械辅助下,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可是在当年当事事不方便的时代,豪华壮丽的大阪城不过用了一年半的岁月就建造完工。这似乎很难想象,但是要知道参与建城的工人是领悟到:要不被砍头,就要做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是抱有以生命为赌注的认真态度。虽然,我们没必要在工作中,追求这种以生命为赌注的情况,但是认真、拼命工作还是很可贵,也是应当提倡的。与怨天尤人相比,反省自己往往更能够使我们慎重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经常跳出自身加以反省,常常取出自己的心,审视一下,一方面有助于很好地了解自己,一方面可以享受专属于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权。只要身为人,就应当时时自省,这也是人类的一种义务。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经常自省的人,因此他也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同时他称这种自省为“自我观照”,其实质是从外面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理,是否是最佳选择。松下幸之助认为,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概率就小,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自己能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情、承担多大的责任、缺点在哪里、失误是什么,等等。在这样细致评估自己以后,就可以很好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自己日后打下基础。

自我观照不仅对每个人重要,对于国家也是同样,在民主主义的时代里,不是独裁者决定国家的方向,而是民意决定国家的方向,因此国家应当懂得自我关照,也就是每个国民的自省。

此外,每个人还应当有自己的规划、计划,不可浑浑噩噩让岁月晃荡过去。有些人总是会感到惶惶不安,回顾今夕昨夕,主要是因为没有人生目标,才会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不做任何计划的人,很难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地做事。

人往往是处于一个环境当中,一个群体之中,因此比较是不可避免的元素。而在松下幸之助看来,正是这种不断地比较才能带来进步。在比较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也能为进一步发挥潜力做准备。当然,要避免比较之后的一味地模仿别人。

比较也有负面的影响。是以自己为重心的进行比较,那就难免会陷入骄傲、自满令人叹息的困境,甚至是迷失了自己独具的珍贵纯真。所以,在比较之前应当深深了解、看清自己,明白了自己所独具的特点,然后再进行比较,这样才会向前迈进,才会取得更加可贵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讲,比较的目的是认清自己的特长,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做有德之人

德行总是很重要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视它,因为它看似无关紧要,实际却发挥着重大效应。

不要为了伸张自己的权利,而无视、忽视其他人的权利。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某人在A君门前的路上丢了一块香蕉皮。结果,一个行人刚好踩在香蕉皮上摔了一跤,并且胳膊、头部都被擦伤,伤者便前往法院申告,要求A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最终,被告败诉,伤者得到了应有的医疗费。但这样的事例发生在日本,可能就会觉得是相当荒谬的事情。但是,在美国,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自己的房子前面清扫干净。如果是邻家的孩子在庭院里玩耍,结果被院中坠落的苹果砸伤,那屋主也是要负担损害赔偿的。因为,苹果树的主人,应当事先摘下苹果,以除去这种危险的发生。这就是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事情。然而,只有当人们感觉不到法律的严格性时,才会实现真正的民主,也只有习惯了这种严格性,民主主义的真实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凡是跟自己有关的事物,都应懂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负起相应的责任。有一年,日本的物价指数上涨7%~8%,而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是很令人忧虑的现象。因为国家安定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物价的平稳。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自然是要全力以赴。当然,在此时国民因为生活困苦,也会大声呼吁自己的权利,要求当局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之道。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每个国民的生活方式,因此自觉地背负起责任,才能寻求对策。作为国民,如果只是期盼别人替我们下拉物价,既不切合实际,也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如果个人、组织、政府能够合理支配资源,避免无谓的浪费,尽管消费增加,也不会感到物质缺乏。也就是说,快速地创造繁荣,并不等于促使物价上涨,反倒是可以保持安稳。但是,如果国民相互间采取各种无谓的举动,则会促使物价节节上涨。物价和经济,均非自然现象,全然是人为因素所造成,而这其中很大的因素就在于人的心态。一个国家、每一位国民都是处于道德观念之中的,拥有高度的道德观念,是避免摩擦、矛盾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产生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彼此尊重的重要条件,进而创造繁荣的景象。

当你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时,才能够重视、关心别人,才能用诚挚的心灵去温暖、愉悦、感受对方给予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拥有许多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同时,人格的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特别是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调节人际关系时(如吸引、运用人才等),若是拥有较高的人格魅力,那就会很顺利,因为人们往往乐于同那些人格比较高尚的人交往。同时,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也可以调动、调节本公司职员的内聚力,使大家乐于付出,愿意把公司的事务当作自己的事。一名优秀的组织家,不但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技能问题,更要把全部职员协调好、统一好,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内聚力,形成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纵观历史,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无不与其人格魅力有关,正是以此赢得了众人的扶持、帮助,造就伟业。在松下幸之助看来,领导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襟怀。悲天悯人是一种道德要求,主要是让人怀有同情之心。有一次,松下和立花大龟法师讨论这个问题。大师说:“如将政治比作一串念珠,那么这悲天悯人的襟怀就是串联念珠的丝带。因此,要是少了这条丝带,珠子就会散落凌乱。那么,在政治的运作过程中,没有悲天悯人的精神自然无法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

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的责任是生产物品,并且是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充盈、快乐,这也才是企业的目的与使命。

企业和宗教有物质与精神之分,然而,从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角度来讲,二者是相通的,因此都应当秉持、发扬悲天悯人的心胸,来造福大众。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领导者就应当具备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志向。

这种悲天悯人并非是温和柔弱,那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另一种方式则是肃穆庄严。具有悲天悯人胸怀的领导者和经营者,不能为了私情或为了悲天悯人而过于温柔,要一旦发现不法举动,就要断然地给予纠正。否则,既是误解了悲天悯人的真谛,又伤害了部属,从而造成一种滥施爱心的结果。

懂得悲天悯人的领导者自然能竭尽心力去爱护下属,那么下属也就会欣然接受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惩罚,并在惩罚中改过自新。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现实中,周围的人、事、物也都是我们的镜子,也正是通过这种最公正、无私的镜子,才能不断让我们认识自己,不断纠正、改进、进步。人应该时时为自己的言行找一面镜子,一个人的仪表可以从镜子里一目了然地看到,但是对于内心、想法、观念等的是非曲直则是要树立一面心镜才行,才能发觉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又该如何树立这面心镜呢?概言之,就是时时保持一颗谦虚而上进的心。那么,我们周围的人和物,也就都是我们的镜子了。

现实中,很难想象要是没有向别人借鉴和学习,该如何不犯错误地完成自己的事业。我们要向父母、教师、同学、朋友等不断学习,这就是在建立一种借鉴、积累他人经验的过程。智慧也正是在积累中慢慢形成的。谦虚地向万物求教,并不断地以心镜检验自己,才会不断地获得智慧。古代的圣贤告诉我们,除去自身的眼障,才能把周围的事物看得更清楚。唯有当我们以谦虚、坦诚的心胸去面对世界,才能把你的想法和行为的正误,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

经营公司也是这样,对于别人的优良做法,要善于吸取并且为己所用,从而发展自己的公司,这也就相当于借用别人的智慧。无论什么事,虚心总是非常重要的,要有对任何人的意见都接受的心。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人牵着鼻子走,要迷失自己,只是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主动向他人请教,其实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样做会比一个人独自探索,省很多劲、少犯很多错,这样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当然,谦虚也是要有尺度的,过分的谦虚可能会使我们失去自信。而自信还是需要的,没有信心的人,恐怕很难做好事情。同样地,自信也是有度的,绝对的自信心是不存在的,我们也不应该有。否则,就会演变成了自以为是,就会是虚伪。杜绝为一点点成就或成功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松下幸之助认为,工作有时会做得很好,有时却差强人意。好的时候懂得感激,不顺的时候知道自我重新考虑做法。只有坚持这样,才能进步而不造成重大的过失发生。连续失败固然不可忍受,但是在连续的成功面前,也要提高警惕。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则在观念上很难修正,则对事情无法正确认识。当自信变成一种可怕的自负时,则会滋生出“只有自己而无他人”的心情,也就会因此切断自己的道路。

要知道,在现实的世界中,人类实际了解的比不了解的要多得多。宇宙的奥妙、深广与宏大,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对于抓到的那么一点凤毛麟角,就确实不值得骄傲、自负了。盲目的自以为是的观念,是人类探索真理和前进的绊脚石。

为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我们都应该放弃自以为是的狭隘的人生观。一个国家如果自以为是,就会促发战争;一个公司如果自以为是,就会搅乱同业;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就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因此,我们要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课题,要坦诚地自我认识与自我批评。

良好的习性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习性是可塑性的,是会让人终生受用无穷的。在人的一生中,年轻时期培养良好习性是最重要的。它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并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要要养成的是勤勉努力的心性。勤勉是一种驱动力,会推着我们不断前进。对此,松下幸之助深有体会。在他7年学徒的生涯中,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他不得不勤勉努力地学艺,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他养成了良好习性。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即便是别人看来十分辛苦的工作,他却能乐在其中。后来,当他退居董事长乃至最高顾问职位以后,松下幸之助也依然勤勉工作,只是工作的性质起了一些变化而已。还有就是艰苦朴素、严谨忠实、坦荡无私等品性。

深谙生活的策略——中庸之道

中庸,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论,首先要正确理解它的含义,它的价值,其次要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松下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不偏听偏信,不搞折中和放弃,而是要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全面地观察、高瞻远瞩以社会的利益为重。松下幸之助在《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并非模棱两可,是中正之道,是不偏激、不拘泥,寻求适度、适当。宋代大儒朱熹曾这样论述中庸之道:“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也就是说,中庸要控制好合适的程度,要不偏不倚,要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之所以自古就受人推崇,关键在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也就是儒家所讲的“致中和”,即达到中正和平,“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讲中庸之道的人,往往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在很多方面能够包容、团结,把共同的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问题时,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偏不倚,然后仔细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处理。讲中庸,并非放弃原则而折中,而是讲原则、讲正道、讲定理,就是要辨黑白,论是非。而“折中”则是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间。

可曾想过,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庸之道呢?因为人性容易偏离正轨,过犹不及。所以,制定正确的生存目标,是很困难的事情。传统思想让我们要以家、社会、国家的大义为重,而如今的思潮则是要先考虑自己的事。其实,自爱与大爱是相通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偏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要互相尊重、共同繁荣,而非伤害、否定。“中庸”是一面正确追求事物的本质,一面探寻前进的方法,并非两者相加除以二。

当今社会,总有偏向一方的倾向,因此一提中庸之道就会觉得模棱两可。其实,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拘泥或偏执于一种事物,应当找寻适当的路才好。倘若太过拘泥,则会产生弊害。寻求适度、适当的境界,不为拘泥不为偏执,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谛。

精神上的富足

物质的满足、富足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因为这会影响深远。

当我们一心一意地追求物质方面改进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充实精神生活。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心理建设,所谓“心物如一”。当然,人类本来就有“物欲”,这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当人们首先适当地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要后,才会切合人性地重视精神生活。与此同时,完全被“物欲”所左右也是不容发生的。其实,我们都有自行克制这种“物欲”的本能。只有正确地把握人类的本性,既充实精神生活,又充实物质生活,才能“心物如一”的繁荣。而今各国物质方面都获得相当满足,但精神方面却很匮乏,比如治安紊乱、物价暴涨,社会动荡等屡见不鲜。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以物质、金钱衡量一切的时代终将会过去,因为人终究不是“物质的俘虏”。以物质、金钱为中心来判断是非之事断然行不通的,因为如果长此以往以物质为中心的话,那人类就会被物质所驱策。因此,人们正在逐步从“物质为中心的发展目标”转移为以“人类精神思想升华为中心的目标”,使精神力量复苏起来。

金钱为人所欲求,这并不是什么过错,只是要不为物所支配,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这并不是什么高尚的口号,只是一种人生的幸福的要诀。生活中,许多人都将物质财产看得很重,将财物据为己有,他们更愿意将这种财富储存起来。松下幸之助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当时为了决定纳税额,松下幸之助去了税务人员那里申报,核定纳税额。当时松下幸之助很诚恳地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小本生意,赢利额只有这些,就这样很顺利地通过了核准。随后,经营不断扩展,营利额也一一呈报上去,300元、1000元……10000元、20000元等,从未虚报。但是,税务人员还是会一副不信任的样子,亲自到办公室去调查。后来,松下幸之助就想,赚再多的钱也并非是独属于自己的,而是世人的钱,不妨随他扣吧。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若将金钱和宝物都视为自己的东西,就会产生奇怪的欲望,而如果看成是寄存的东西,就可能随意地使用。而当你有效地使用金钱,让它流通于、回归于社会,则会使社会更加欣欣向荣。在如今的社会中,不乏有营营以求,孜孜不倦,丝毫不肯“懈怠”的满足自己欲求的人。对于这类人群,还是应当正视物质的欲求,莫被其左右了你的一切。

作为经营者,当然是希望年年赚钱,可是世界没有那么顺利的事,应该有赚了三年就退回一年份的想法才好。如果抱有这样的心态,就不会惊慌,就算退还一年份,还会剩下二年份。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学习学习尺蠖虫,它就是前进二寸又退回一寸。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却很不容易做到。每个人都赚到适当的钱,社会才可以维护和发展。所以,赚钱本身并非什么可恶之事,否则人类将始终处于贫困之中。鼓励彼此不要赚钱,那就等于要走向穷苦。赚钱,是一个经营者的职责,同样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抱持的原则。很多时候,金钱都被我们所丑化,营造出金钱是一种罪恶的东西。其实,金钱无声无言、无思无虑,真正的罪恶者是丑恶它的人类。人们为了养活自己,为了方便社会能保持更好的道义,需要赚取一定的薪金,这是一种正常而必要的活动,而不应受到指责或是鄙夷。人际关系的改善,个人的生存、发展,其实全靠自己的真诚相待和艰苦努力。倘若故步自封、倘若以自我为中心,就会陷入唯利是图、无视他人的困境,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正视自己和他人,这是无论从自我还是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考虑,都应该有的正确态度。人常说“知己知彼,乃兵家首要之事”,即便是敌人只要杰出,那也是值得佩服和学习的。如果能够体会到知彼知己,亦敌亦友的真髓,那么或许就能够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了。

同类推荐
  • 现在,发现你的销售优势

    现在,发现你的销售优势

    销售是一个伟大的工作,销售员销售产品的同时也是在推销自己。只有充分被顾客认可的销售员才能顺利地把产品卖出去。 任何一个销售员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任何一次成功的交易都是销售员发挥优势的结果。成功的销售员懂得隐藏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让顾客快速的接受自己和产品;他们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强势,从而在和其他销售员竞争的时候占据有利地位。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充分挖掘销售优势。
  •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期在此之中有助于矢志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经理人们,学习这些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经验“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管理的模式。一套好的管理模式,是成功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具有参照性、借鉴性与可复制性。本书荟萃了美国管理模式、曰本管理模式和中国管理模式的精要,管理者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管理精华,并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
  • 推销原理与实务

    推销原理与实务

    本书从介绍推销的一般概念入手,界定了推销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介绍了产品与市场分析、顾客分析、寻找与接近潜在顾客、顾客异议处理技巧、服务与顾客维系技巧等知识。
  • 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规范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我们深知企业管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应该是昕有成功企业必须研究的第一课题!
  • 和谐经营

    和谐经营

    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本人认为和谐决定成败。和谐是包含细节的战略、体现战略的细节,是战略和细节的对称与和谐。理性高于感性,科学高于经验。是和谐经营,还是过一把瘾就死,不同的经营观体现了企业家的不同素质。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短的路只有一条。企业家赚钱的方法有多种,和谐经营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经营,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经营,就是价值的创造与再生的经营,就是双赢、多赢的经营,就是你进我退、迂回进击;人弃我取、取长补短;化弱为强、化劣为优;优势整合、强强联合;创造机会、化解危机;以诚待人、诚信经营的对称经营、可持续经营。
热门推荐
  • 黑暗世界的一米阳光

    黑暗世界的一米阳光

    男人说:“我最恨的就是你那天真无邪的笑容,该死的女人,我要毁掉你的一切.”女人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任性,宁愿乖乖的挺你的话,这样你就不会离开我.”她与他相遇,是碰撞出了火花,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 Hello,靳先生

    Hello,靳先生

    唐风月嫁入靳家三年,婆婆不喜,姑子不爱,丈夫宿夜在外。媒体记者捕风捉影,她淡然一笑,“我和我丈夫夫妻感情一向很好,谢谢大家关心。”可直到那挺着肚子的女人出现,她心中自以为坚强的堡垒才彻底瓦解!“我肚子里怀着的是子尧的孩子,我希望你可以和他离婚!”“靳之尧,我们……离婚吧!”这是第一次,她主动找上了他。却殊不知就是这句话彻底惹恼了他,那颀长魁梧的身躯疾步逼近她的身边,阴鸷的黑眸对着她的眼。“你想离婚,是因为,他……回国了?”她眉心微皱,“谁?”“林,微,成!”婚姻,始于忠诚,终于猜忌。那一年,她以为他不爱她,他也以为她不爱他。渐渐地,转个身,便成了陌路人。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吴孝堂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古韵十足的房间里,在确定了当下的年代后,吴孝堂满心踌躇。当他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血腥,见惯生死的吴孝堂也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吴孝堂对着这个乱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天降狂妃:娘子休想逃

    天降狂妃:娘子休想逃

    为了逃婚,她奔入九华山,自白云飘渺的山巅跳下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今后的奇遇连连。不管去得多远,唯独摆不脱情感痴缠,再快的利剑,斩不断情魔噬骨。或醒,或醉,或沉迷于功名负累。家国天下,铁骨柔情,茫茫世间,何处能闲看朝云落霞?你许我繁华,他许我深情,我却总是雾里看花,谁才是我命中的他。纵使我君临天下,不如去寻世外仙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幻龙

    异界幻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众神历四千五百二十六年的中秋,唐灿懒洋洋地坐在树杈上,仰望着头顶即将相交在一起的两轮圆月,诵出了一句不属于这世界的诗句。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不但这句诗不属于这个世界,连他自己...
  • 罗喉

    罗喉

    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御尽万法,损不足而补有余;佛门神通,凭信仰达彼岸;魔性自私,却以我为尊。市井少年偶遇仙缘,踏上修炼之途,在道魔之间挣扎,逆天行事终成神话。
  • 传奇爱丽丝

    传奇爱丽丝

    看爱丽丝之王的传奇经历与逆天的实力。。。。
  • 霸道男友来袭

    霸道男友来袭

    她以为对她好的人并不多,所以,她会刻意和别人保持距离,只想落得清闲自在。只是,他出现了,从此,世界就变得很复杂,所有的规章,全被打乱了。她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劫数……
  • 沧海行1:天霓曲

    沧海行1:天霓曲

    月光下不谙世事的温软少女,落雪掩埋下奄奄一息的清冷少年,在最初的相遇中谁也不曾料到,未来会在彼此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们珍惜人性,却不断体验着人性的丧失,无知、贪念、仇恨……那些丑陋的面孔将他们的信任粉碎了一回又一回。他们不相信命运,却在命运的掌控之下无力回天,风起云涌间,珍视之物在他们面前流逝、消散、灰飞烟灭。他们同进同退,生死相依,却在一次短暂的别离后莫名对立,反目成仇。这之后的种种凶险与奇诡,他们都不曾提前知晓。那时的他们,只是迎着和煦山风,走下青翠峰峦,肩并着肩,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