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3800000027

第27章 关东文化的特殊性

关东文化之悠久,源远流长,可直追到史前的原始时代,既与炎黄同时,又与历代相始终,已无可争议。在其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屡次出现文化的繁荣期,同样也不容否认。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关东文化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品格;她的发展的形式,其迂回曲折,各发展阶段的显著差异,都体现出独有的特色。

关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现今的满族、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蒙古等民族,都是这一广阔肥土沃野上生长起来的古老民族。而历史上曾生存过的诸民族、部族比现今所存民族更为繁多。每个民族自有其文化,都是关东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多民族文化的合聚,是关东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果说中原文化主流是汉文化,而其他民族文化为支流,并皆融汇入主流;那么,关东文化则是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共同融汇而成。如“高句丽文化 ”是高句丽人创造的, “扶余文化 ”是扶余族创造的, “渤海文化 ”则是以靺鞨人为主体而创造的。仅从现今渤海国遗诗及其与日本往来频繁、酬答诗文所见,可知当时诗作之多,已达到与唐诗并行的艺术水平。具代表人物如杨泰师、王孝廉、释仁贞、释贞素、裴颋等,都是当时著名诗坛的渤海国诗人。其“渤海乐”、绘画、建筑等无不具备,生动地反映该民族文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其后的辽文化乃契丹人所创造,金文化乃女真人所创造。他们都有本民族的文字,典章制度则成一代之规;各有优秀人物,各领一代风骚。如辽代的宝昉、刑抱朴、萧韩家奴、耶律庶成、耶律谷欲、耶律孟简、耶律俨等,皆是当时的史学家,有关辽代历史及典章之作,都是他们完成的。金崛起于黑龙江,领北方半壁江山,享国 120余年,其文化较之辽代更有发展,文学艺术创作、文学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如金世宗多方改革,使金达到中兴而盛,文化亦见繁荣,被史家誉为“小尧舜”;女真诗人完颜寿冠诗坛之首;元好问兼通文史,其诗作与史学成就,堪称一代宗师,所著《中州集》,集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兀若人及汉人的文学艺术之精华,为不朽的传世之作。清代满族,从其崛起,到 1644年进关前,逐步创立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而进关后更把本民族文化推向高度发展的顶峰,是清代以前诸少数民族无法企及的。其他仍留在黑龙江沿岸、乌苏里江地区的民族,如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虽处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也都各有自己的独立文化。可见,关东恰似一个广阔的舞台,各民族竞相而上,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关东文化的长卷中,都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一章。综览关东文化,民族的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关东文化是各民族荟萃的文化。

关东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吸收能力强,就是说,她不排斥其他地区或民族文化,即使在本地区内,也不予排斥,相反,却尽力加以吸收,为己所用,故能使她不断得到充实、补充新营养,增加了同外部的抗衡与竞争能力。这与关东土地辽阔、交通发达,与外界联系密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关东地理环境优越,东西南北贯通,无门庭之限,向四处开放。各少数民族或游牧,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大;或渔猎,或耕牧渔兼有,逐利而行,较少安土重迁的观念,却能勇于开拓进取,故能兼容广收。

关东各民族能够吸收汉文化,为其所用,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自商周以来,始终不断有内地人向关东迁徙,而且,越到后来,规模也越大。至明清已成大潮流,除了自行移居,还有官方大批发遣罪犯,如明宣德元年(1426年)一次发遣辽东充军者,达 5.9万人!其人员来自江南各省,远至两广、贵州。官方还实施移民实边的政策,迁内地居民移居辽东地区,因而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发展。从内地来的汉民带来了文化,无疑丰富了关东文化的内容。八方汇集而来,自无排他文化的保守性。吸收其他地区或本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表明关东人民善于学习,并且已形成对外开放的传统,这是使它在千百年生存竞争中始终保持生机、充满活力,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发挥重大作用的源泉。

关东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南北差异甚大,东西与南部差异也十分明显。历史发展已证明,关东文化的主体部分,史前时期文化集中在辽西即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当商周以后,则始终集中在辽宁以辽阳为中心的地区。从燕国在此设治后,就是史称的辽东地区。这里一直是汉人的稳定的居住区,又是清以前历代统治东北的政治中心。自战国时代的燕国设辽东郡于襄平(辽阳),历代至明基本设治于辽阳。即使如唐在黑龙江下游设黑水都督府,元分设行省,明则设奴儿干都司,辽阳仍不失为重要,仍是统治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努尔哈赤进军辽东,——度把辽阳建为都城,后称东京。迁都沈阳后,辽阳才最终失去其中心地位,为沈阳所替代。但是,辽阳积千百年来的文化内蕴,是关东任何城镇无法比拟的。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却较长久地保持着文化的优势,仍处于不易动摇的文化中心地位。

远居黑龙江流域,或僻居其他边远之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在奔驰南下时,辽河流域包括辽阳地区,是其必取之地,多在这里汲取营养,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北部自吉林松花江中下游至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其文化层次较之南部辽东地区更为落后,自不待赘述。南北差异之大、不啻天壤之别!确是造成其对立甚至冲突的原因之一。但看主流,还是能共容共处,始终呈现相互融汇的趋势。这是由于他们同处于大致相近或相同的自然环境,又有着某些共同的习俗决定的。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接受,渐趋一致。尤其是游牧或渔猎的诸民族,采用彼此相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十分接近的地域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造成了民族间文化上的一些共性。例如,无论汉人,许多少数民族,皆居火炕,都有饮茶的习惯,善于养马、骑马,本是游牧渔猎民族的长技,汉人也习而从之。还有衣着也有近似之处,某些方面如冬季御寒之用具,包括棉、皮毛制衣饰,迹近相同。以其自然环境制约所致。官方的有关民族政策也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影响。如明代,就在辽东地区的开原、汇阳城内设 “自在 ”、 “安乐”两州,专处女真人、高丽人、蒙古人。在辽西大镇广宁设 “安夷馆”,专接待少数民族过往和暂时居留。后设东宁卫,编籍女真人、高丽人为守。这就是说,在汉人居住处仍有大量少数民族与之混居。不仅如此。在关东,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已形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蒙古族多居西部至东北部的大草原,女真人分散多处,分处辽宁东部山区、吉林松花江流域至东部沿海,北至松花江下游及支流等僻远地区,其生活用品,如布、绢、茶、铁器、盐等,多依赖汉族地区供给;而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皮毛、木材及其他土特产,如珍贵的人参、木耳等,都为汉人所喜用。因此,明朝在关东先后开设开原、广宁、抚顺、清河、叆阳、宽奠(甸)等多处马市,在义州(辽宁义县)、辽阳、长安堡等处设木市。这种市场贸易分为官市与民市,公私互贸同时进行,各得所宜。这种经济上互补又互为依存的关系,必发展成为文化的交流,习俗的相互吸收。因此,尽管南北文化差异大,却不排斥对方,以致达到互为融合的效果。所说矛盾或冲突,大多因地方官员对少数民族的过度勒索、压榨,引起少数民族的激烈反抗;也有的则因少数民族的酋长出于掠夺的目的,发动武装侵扰;部分原因,或由民族间民事纠纷而引发冲突。这些都是暂时现象,并不构成民族正常交往的主流。

关东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某种间歇或停滞状态,就是说,她的发展不够连贯,表现为某一历史时期文化断层。这是与其他区域文化发展不同的一个特点。例如,渤海国灭亡后,其一度繁荣的文化基本消失;金亡、辽亡、明亡,都出现关东文化一度的间断。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连绵的战争是其主因。关东特别是辽东战区,历来是“英雄百战之地”,而 “天下安危常系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何也?诚以平原旷野一望千里,守之则难为力,弃之则胡虏长驱,无门庭之限,此所以为中国必争之地,而虽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 ”这段话,出自明清之际一位朝鲜学者的评论,非常准确地论证了辽东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尤其强调辽东之得失,对一代政权的兴亡关系甚大。事实确实如此。大约自战国时期燕国在关东与东胡的争雄,即揭开了历代用兵及战争的帷幕。可以说,二十六史中充满辽东乃至关东连绵战争的记录,其战争之频繁,历代持续之久,规模之大,战事变化之剧烈,都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关东地区多民族聚居,自然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一经发生大规模战争,就遭到残破。当游牧渔猎民族崛起时,多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极富掠夺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 “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事实已经表明,这种掠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如,辽灭渤海国,毁灭了它的盛极一代的文化。史载渤海名城大邑、文物、辉煌的建筑,至今遗迹寥寥,许多已经难以寻找到它的踪影。元灭金,大肆屠戮,几乎赶尽杀绝,幸存者则被赶回到遥远的黑龙江故乡,一蹶不振。金代 120年的文化积累,多毁于战争而不复存在,并中断其发展,百余年后,女真文字也彻底废止,成了死文字。明清战争,在清入关前已进行了 28年,城镇毁坏之多,人口急剧减少,物资损失尤为惨重,将明朝经营的关东主要是辽东的物质与文化文明破坏殆尽。同样,中原王朝对关东少数民族的征伐,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隋屡次征伐高句丽,至唐时继续用兵,直至将其消灭,大批城镇被毁被弃,变成一座座废墟。它的居民,除了死于战争,又有数十万被迁到内地,融于汉人之中。所以,高句丽被灭,不仅它的文化归于消灭,连同这个民族也不复存在了。战后,历经艰难,再予重建,则又毁于下次战争。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于历代各个时期之间,其文化发展难以为继,不能不呈现出某种间歇状态。

关东各民族政治与军事势力互为消长。当一个民族取胜时,极力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不能完全承袭被战败民族已有的文化。于是,就得“从头来”,即从——个新起点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原地区基本是单一的汉民族一脉相承,故能不断承继先世文化,持续向前发展。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不得不以儒家思想为指归,借助汉文化,来巩固其统治。满族与其先世金代女真文化的关系,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金代女真在遭到蒙古的毁灭性打击后,它的文化完全衰落,几近消亡。今明末女真崛起时,不得不“从头来”,从其先世无所承继,连文字也无法传承,只能说女真语,而文字借助蒙文,后创制的新文字与金代女真文毫无共同之处。新兴的满洲族却是先从蒙古、后取汉文化营养才使它迅速强大起来。历史证明,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几代人、数十年,乃至千百年不断积累的过程。关东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了关东文化不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其文化典籍、艺术、建筑及其他物资文化,在战争或人为的破坏中不断遭到毁弃,致使其文化积累不能正常地进行。这就是关东文化的特殊性。如果不考察关东历史的特殊性而否认关东文化的存在,就大错特错了。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服饰的进化

    服饰的进化

    服饰,诞生在文明的源头。它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可以说,服饰,就是文明的一个LOGO。各个文明的碰撞、冲突、融合,推动了服饰的进化,促进了衣冠的聚会、色彩的狂欢。服饰史是一种存在,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又是一部变化史,一部流动的传承史。各种变异,各种改革,在它的腹心深处喧响。那里,交错着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上演着不同类型的“战争与和平”、不同形式的悲愁与喜悦。从远古到清末,服饰曲折地表达着人类;它以一种外在的形式,表达着民族的内在精神,表达着文化的内在层次。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热门推荐
  •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本书包括“死亡证明”、“片警杨杰的一天”、“城市消息”、“蹲坑”、“那双眼睛”等10余篇小说。
  • 软实力决定职场成败

    软实力决定职场成败

    本书分别从职业规划力、学习力、沟通力、人脉力、执行力、发展力、情绪管理力和人品力等八个方面入手,讲解了职场素养和软实力的提升方法和经验。
  • 总裁大人的杀手萌妻

    总裁大人的杀手萌妻

    没想到,她堂堂一流高手,居然会在市值一千万的珠宝“浪漫之珠”砸了锅,而且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靠——姐没有找你负责,你堂堂集团总裁,还喊着上门求负责!负你妹呀!北堂瑶仰天长啸!总裁求放过!
  • 蔷薇刺

    蔷薇刺

    叶影:我经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在最好的年华,爱过一个人。结果只是用心爱,用心恨,用心去忘记。爱情是一朵蔷薇,长满了刺,只有不畏惧,才有可能采撷得到。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洋葱头历险记

    洋葱头历险记

    《洋葱头历险记》是一本很“童话”的作品,获得了1970年“国际安徒生奖”。作者姜尼·罗大里是一位很有童心的儿童文学作家,在作品中他塑造了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整篇童话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构思大胆独特,想象丰富,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深受小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出版,是世界公认的经典之作。
  • 秦风宋雪

    秦风宋雪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派方士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寻长生药。其间路遇巨鲛挡道,搁浅在一座无名小岛上,侍卫“龙吟”不知所踪……
  •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本一对恩爱夫妻,男人心生贪念渴望更多财富,不顾妻子劝说,走上坦途,妻子百般劝解,但回天无力,扔下离婚协议离他而去
  • 辉煌之剑

    辉煌之剑

    当命中注定之人拔出了那把剑,传奇便已经开始了。天堂耸立在不可遥望的云端,众神的注视下,大陆风云变化。七位贤者在绝望中寻找着那道曙光,那道划破天际的辉煌。一个人,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会抓住自己曾经的感动吗?手握辉煌之剑,开启天堂之令,却是帝国余辉,敢问路在何方?是屈服于命运,还是站在人生的至高点,对满天的神祇高呼:“便是众神的安排,本王今日,亦要逆天改命!”PS1:此书是在某肺炎更新缓慢的情况下写的。PS2:从作者名就可以看出此人写作风格。PS3:作者不是基佬,更不是萝莉。作者是作风严谨的少年。嗯,正太。
  • 寻蝶记

    寻蝶记

    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流失,你是否能够感觉到它在哀鸣?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人遗忘了传承无数代的文化精髓,逐渐向外靠拢......一场文化的追逐,一场梦想的探寻,与主角一起成长,共同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