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300000048

第48章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效果分析

甘肃省陇南市是我国2008年“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全市共9个县区,就有7个是地震重建重点县(区)。从2008年5月到2009年11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使得重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国家战略和政策的调整特点、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甘肃省地方区域发展新战略的内容,陇南市需要在重建的某些方面做适应性的调整,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变化。

(一)陇南市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和投资概算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破坏,甘肃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42.8亿元。2008年6月5日,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地震部门对全省的地震经济损失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评估,地震造成全省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42.8亿元。地震造成陇南市直接经济损失19.57亿元。根据当时陇南各县的初步报告,这次地震涉及陇南市195乡镇、2343村、42.58万户174.76万人口,全市需转移安置人口89万人。

地震灾区重建总投资规划。国家确定的甘肃省“5·12”地震灾后重建的重点县有8个,即文县、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陇南市和各县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省上已按照程序审定,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会审。列入国家恢复重建重点县规划的陇南七县区总投资初步确定为642196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住房投资1575009万元,公共服务设施投资877852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830091万元,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投资95833万元,农村建设总投资1644861万元;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581024万元,土地利用投资46446万元,生态修复投资83132万元,地质灾害治理投资256051万元,移民安置和退耕还林投资965665万元。

灾后恢复重建还得到许多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外国公司、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大公司的投资援助。仅世界银行的贷款就有7.1亿美元,所借贷本息(费)全部由中央统借统还。其中甘肃省2亿美元,四川省5.1亿美元。深圳市对陇南共有24个直接援建项目,目前已完工18个,累计拨付援建资金20亿元。深圳市对口援建的具体项目共为131个,其中,间接援建工程107个,直接援建工程24个。24个直接援建项目总投资6.5亿元。项目涵盖农村安居房、学校、医院、“三孤”院等公共福利设施和民生急需项目。截至目前,深圳市拨付间接援建资金13.7亿元,直接援建资金6.3亿元。

(二)灾后重建的基本思路和政府运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陇南市广大干部群众在灾后一个月,就全面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后重建中,陇南市着眼于陇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调整,将城乡建设纳入一体,将公共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和生产力布局、产业调整和生态恢复等统筹谋划,规划了8209项恢复重建项目,投资规模达到822.99亿元,目前国家已安排资金660多亿元。加上正常渠道的项目投资,在重建计划的3年内,陇南的投资规模总计将在1500亿元以上。

为加快灾后重建进度,陇南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的办公室。在运作思路和方式上主要有:一是将重建工作制度化,对灾情的调查统计、重建规划、投资安排、项目建设、灾民安置、恢复生产等,都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和规定;二是对重建项目实施全面的项目管理方式,将规划、征地、贷款等各项工作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签订了责任书;三是重建的时间安排做到了十分有序,对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县以下学校、医院重建倒排了工期;四是将重建与调整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协调、生态环境恢复、民生工程建设、对外开放搞活等重大发展问题结合起来;五是将重建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紧密联系在一起;六是在重建的项目中多考虑和多安排影响陇南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关键性工程;七是在重建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做好调查与研究,做好微调平衡。

到目前的重建基本现状。根据地方各级政府的调查、统计和甘肃地方新闻媒体的报道,截至2009年7月31日,全市22.84万户农村灾后重建户中,有22.78万户已开工,开工率达99.73%,累计完成投资110.02亿元,竣工16.78万户,占规划重建总户数73.46%。全市规划的551个灾后恢复整村重建村全部开工,有280多个村已竣工,群众已搬入新居,新村不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还配套了村级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

目前,陇南市委和市政府把农村居民灾后重建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做,强化落实五项措施,抢时间,抓进度,发起灾后重建最后冲刺。具体措施有:一是要迅速开展拉网式逐户调查,进一步摸清底子,督促尽快完成;二是要把整村异地搬迁重建点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完善竣工;三是落实贷款,要逐户核实,帮助困难重建户落实贷款资金,解决好困难重建户资金困难;四是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乡镇要尽快组织乡、村干部进行自查自验;五是做好帮扶工作,各帮扶领导要深入重点村组协助做好重建,对特别困难的重建户要重点扶持。

(三)陇南灾后重建工作的基本特点

统筹兼顾。在项目建设中陇南市坚持突出重点,以优先恢复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重要基础设施为重点,把关乎民生的项目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启动学校、医院、供水、人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到2008年11月底,陇南市就有2773项恢复重建项目开工,到位资金85.2亿元,完成投资74.4亿元。现在已竣工了1113项。在2009年,除正在实施的城乡住房项目外,陇南市又将开工近1000个灾后重建和其他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

尊重民意。在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中,陇南市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选址,科学规划。针对不同民风民俗,充分听取受灾农户的意愿,确定不同的重建模式,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同时,陇南市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和设计,严禁不合格建材进入市场,为重建质量打好基础。为确保2009年入冬前全市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现在整村重建村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到位,陇南市采取干部进村包户帮扶等措施,重点帮助农村特困重建户协调落实重建贷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具体问题,确保每一户特困群众都能在年底建起新房。

援助计划。省内对口援建工作取得成效,加快了陇南甘南灾后重建进度。开展重建工作以来,兰州、酒泉、嘉峪关、白银、金昌等市的党政领导和兰州石化公司、酒钢、兰州铁路局、省烟草局等企业的负责人,到陇南各对口援建县区察看灾后重建进度,安排援建工作。为加快灾后重建工作进度,省委、省政府建立了由相关部门、未受灾市和大企业支援陇南、甘南等8个重灾县区的重建工作,由一个市或部门牵头,联合一个或多个大企业资助、支援一个重灾县,援助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要以技术援建、管理人员援建和资金援建为主。

对口帮扶。根据省上的安排,兰州市牵头与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对口支援武都区,嘉峪关市牵头与酒钢集团对口支援康县,酒泉市牵头与省电力投资集团、甘肃移动公司、甘肃联通公司对口支援文县,张掖市牵头与省电力公司对口支援西和县,武威市牵头与兰州铁路局、省烟草局对口支援两当县,白银市牵头与白银公司对口支援徽县,省政府金融办牵头与省内金融企业对口支援成县,金昌市牵头与金川公司对口支援舟曲县。

金融创新。特别是针对全市有11163户群众居住在偏远山区、经济条件差、根本没有能力建新房的特殊情况,陇南除对11163户灾后农村特困住房重建户进行对口帮扶之外,每户在国家原有重建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得到帮扶单位不低于4000元的帮扶资金。同时,陇南市首度设立特困重建户住房贷款担保基金,以此作为抵押,由帮扶单位协调金融机构为特困户信贷建房资金,并且组织建材供应,给予技术指导,降低建房成本,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建房,确保重建特困户9月底前完成建房主体工程,10月底前竣工,入冬前全部入住新居。

物资监管。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陇南市坚持以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监管为重点,强化措施,加强全区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监管力度。各县区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区、乡、村三级都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监管领导小组和村级民主评议监督小组,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局面。坚持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村级对确定的重建对象、补助标准、补助资金物资等情况及时如实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及时、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发放。

(四)陇南市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陇南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深圳市的无私援助下,灾区广大群众克服困难,苦干实干,一个个灾后新村在废墟上拔地而起,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电视等目标全部实现,学校、医院、乡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全面恢复。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个项目正在顺利进行。

目前,全市开工建设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有1308项,到位资金49.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88个,完成投资6008万元;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98项,完成投资284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治理项目27项,完成投资1860万元;深圳对口援建项目21个,目前已开工15个,完成投资1.41亿元,其中,宋坝新村、元茨头村清水坪社等3个项目已竣工。为加快重建进度,并解决建材短缺和建材价格上涨等问题,全市新建砖厂和制瓦企业232个,累计达到685个,有效缓解了建材紧张的难题。

从重建项目来看,工程进展也比较顺利。在551个重建村中已经开工513个,占93%。截至2009年2月28日,全市规划的551个灾后恢复重建村已开工513个,竣工179个;在全市233917户重建户中,有180396户开工建设,109919户房屋竣工,全市累计完成建房投资59.65亿元。灾区住房成为陇南市重建家园的主要项目。在此之前,全市已开工重建住房近17.43万户,其中10.6万余户竣工。全市18.6万需要维修住房的农户,房子已焕然一新。

陇南灾后道路恢复工程基本完成。该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使陇南境内1200多公里国省干线道路通行能力恢复或超过灾前水平。甘肃省交通厅动员兰州、武威、张掖、金昌、天水、临夏等公路总段的力量和设备,全力支援陇南公路总段。陇南公路总段成立了国道212线地震灾后抢险保通工程现场办公室,对陇南境内11条国省干线道路,特别是国道212线进行全面整修。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实施农村公路灾后重建项目1424项,8279.4公里,总投资8.4亿元。经过努力,全市2008年农村公路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2009年的农村公路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50%以上的工作量。

(五)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新布局

重建为陇南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许多历史性的机遇,形成了许多发展的带动链条。一是交通项目带动链条。比较重要的有兰渝铁路、成兰铁路、武罐高速公路、陇南支线机场、国省干线公路灾后重建等。二是文化教育和卫生医疗基础设施上水平上档次。陇南的学校、医院、文化站、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三是重建为陇南的重新高水平长远规划提供了机会。全面实施灾后重建规划,全力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业结构调整、旅游等领域的恢复重建。四是为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区域战略、主导产品、区域布局、增加收入等创造了条件。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教育卫生、工农业、交通、水利等重建项目696项,竣工130项,完成投资55亿元。各类项目的相继开工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为“保增长”增强了底气。根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同比增长176%。

重建工程带动了一批产业项目,除建材工业、建筑业、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酿酒工业等发展之外,一些大型产业项目落户陇南。比如,2009年12月13开工建设的陇南市武都区灾后重建的首个工业项目——陇南润基水泥公司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这一项目是近年来武都区最大的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由四川金旗水泥实业有限公司和安徽润基水泥有限公司合作,在收购原武都水泥厂的基础上,投资3.2亿元兴建。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上缴利税3000多万元,将为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陇南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水泥保障,还将有效缓解武都区和周边市县水泥供应紧张局面。

重建促进了区域特色旅游发展迅速发展。2009年,随着一些灾后重建旅游项目的实施,加上旅游部门前往西安、天水、兰州等地推销陇南原生态的山水风光,发放旅游消费券,不仅使阳坝、西狭、官鹅沟等4A景区游人如织,就连西和县晚霞湖、徽县三滩等不大知名的景区也火了起来。由于开工项目的规模大、数量多,近10万建设大军云集陇南,有效拉动了当地消费市场。仅2009年上半年,全市消费持续升温,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9.65%。

重建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步伐。把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经济重建的重点。目前,全市的农业特色产业各项工作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非常大,呈现出压夏扩秋、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高产优质作物迅速增加等新变化。陇南市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狠抓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夏粮面积减少,夏粮播种面积165.1万亩,比上年减少7300亩,而秋粮面积增加,秋粮播种面积达256.08万亩,比上年增加6.48万亩。加大了特色产业的开发,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种植的油料、药材、蔬菜、烟叶分别较上年增长15.78%、12.79%、15.49%、29%。同时,高产优质作物面积迅速增加,播种优质作物124.78万亩,比上年增长13.59%,其中优质马铃薯、蔬菜分别增长58.91%、18.63%。

灾区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2009年,陇南尽管遭遇罕见旱灾,陇南灾区仍然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61万吨,比上年增长4.3%,创历史新高。根据初步的抽查和统计,陇南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67.57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平均亩产首次突破200公斤,达到206公斤,比上年增加8.2公斤,增长4.1%。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陇南市继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市共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作物20.69万亩,比去年增加14.58万亩。这种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秋收粮食作物单产增加。

劳务输出创收。面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冲击和劳务输转面临的严峻形势,陇南市狠抓培训,突出品牌,做好有组织输转,劳务输转工作取得了好成绩。比如礼县,截至目前,该县已输转劳务工12.09万人,创收7.7亿元,务工人员人均创收6370元。共培训农民工6.2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3.59万人。另外,灾区恢复重建以来,全市新建砖瓦厂232个,累计达到685个。受灾农户依托建成的新家园,发展小商店、餐馆和“农家乐”等增加收入。

(六)重建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基地规模总体扩大。2009年,全市核桃、花椒、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油橄榄、茶叶和马铃薯八个优势主导产业栽植、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植核桃53.17万亩,新栽植花椒18.2万亩,种植蔬菜40.7万亩,中药材59.27万亩,新栽植油橄榄4.7万亩,产茶32.8万公斤,马铃薯种植164.52万亩。同时,以苹果、水产养殖、蚕桑、食用菌为主的四个区域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水产养殖面积1149亩、网箱10800立方米,水产品产量1038.2万吨。春季养蚕发种量4320张,产鲜茧15.12万公斤。食用菌产量达320万公斤。全市以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户为主的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36个,规模养殖大户达到26041户。

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09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及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达20个,完成总投资23445.8万元。其中已建成5个,完成总投资9612万元;在建15个,完成投资13833.8万元。改扩建龙头企业项目19个,总投资30940万元,已完成投资22837.7万元。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市20户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50万元,实现增加值9410万元,实现利税3463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3.5%、153.6%、49.9%,吸纳从业人员近2000人,带动农户9万多户。

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到2008年年底,全市发展合作组织132个,其中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组织98个,会员人数达到了6.3万多人,带动农户数达到了18.1万多户。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涉及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合作组织盈余返还总额达到了887万元,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到41.23万亩,比上年增加19.5%。今年,全市新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2个,总数累计达到789个;会员人数达到了6.3万多人,带动农户18.1万多户。

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顺利。2008年全市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32.45万亩、无公害产品认证35万头(只)、绿色食品认证20.0318万吨、有机茶认证1400亩,注册农产品商标13件。特别是文县李子坝、康县大沟、武都裕丰等有共计2210亩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礼县大黄、西和半夏等8个农产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0.1万亩中药材通过GAP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139件。2009年,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各有关部门已积极筛选申报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保护认证。

科技兴农有重大进展。在重建过程中陇南全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积极走科技兴农之路。在科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仅2009年创办了武都区下白杨坝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及万元田示范点、两水庙坪村山区蔬菜示范点、武都区仓园蔬菜万元田示范点、黄家坝蔬菜万元田示范点等蔬菜产业示范点42个,中药材产业示范点65个,在武都区、宕昌县、康县、成县建成油橄榄产业优良品种扩区驯化试验园5个,专门对油橄榄进行试验示范和生长观测。同时,苹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冷水鱼池塘养殖、鱼鹅养殖、大鲵人工驯养繁育等一批示范点相继建成。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科技推广,关键在于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在重建过程中,市、县(区)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走出去,请进来,以举办培训班和走出去参观考察、引进专家等多种方式,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随着党的富民、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农村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一些产业大户和科技特派员为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起到了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一批科技示范点纷纷建成。

(七)民生建设凸显以民为本的理念

把民生建设作为重建的重要环节。救灾就是救民,发展就是为民。2009年上半年,陇南已安排7.85亿元资金,扎实推进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廉租房等“八项民生工程”,民生项目的投入占全市财政支出17亿元的46%。从陇南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截至2009年底,陇南市灾后新增失业人员已有八成实现就业,因灾停产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停工职工全部上岗。受“5·12”大地震影响,陇南灾区新产生失业人员1.39万人,企业因灾停产停工1981人,新产生零就业家庭85户。受灾返乡务工农民他5.25万人。

为了让农民工顺利就业、增加收入,陇南各级劳动部门积极引导群众在灾后重建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务工。全市共有16万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收入达到2200元。同时,该市还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和再就业的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深圳对口援建为契机,向深圳10多家企业输送劳务人员3500多人。上半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8.38万人,同比增长11.24%,创劳务收入25.17亿元,同比增长7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5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5%。

通过公开招考、开展“三支一扶”和“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措施,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到人才缺乏的基层事业单位就业,上半年,到教育、卫生等系统和乡镇事业单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达1139名,全市90%的本科生实现就业。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对因灾后重建、铁路、公路等占地而失去土地的4000多户群众进行了土地置换或货币补偿,并为武都区东江镇466户因城区开发失地的农民积极争取低保。为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在去年建成106座便民桥的基础上,今年又动工修建100座便民桥。

灾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陇南地震灾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从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同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由每生每年180元提高为240元,县镇小学由每生每年210元提高到255元;农村初中由每生每年240元提高到375元,县镇初中由每生每年270元提高到390元,全年共下拨公用经费资金11.37亿元。此外,从春季学期开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500元,共投入资金3.1亿元。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已经扩大到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八)人口迁移和居住点建设初见成效

实际上,陇南市的移民工作是与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性就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1993年实施劳务移民工程16年来,先后有15万贫困农民异地安家,劳动致富。陇南山大沟深、人多地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从1993年开始,陇南市对生活在石山区、高寒阴湿和半干旱等生存条件较差区域的贫困群众,采取异地开发的办法,陆续向生产条件比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省内的疏勒河灌区、秦王川灌区移民搬迁。移民户到当地后,有的承包经营土地,种植棉花、蔬菜、水果,有的发展规模养殖,从事运输、建筑,大多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脱贫,三五年致富”的目标。

据陇南移民部门调查,在15万移民中,大部分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远高于移民前的水平。不少移民群众从昔日的困难户、缺粮户变为现在的温饱户、致富户。实践证明,通过移民工程,不仅使移民群众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而且也为留居群众腾出了土地,减轻了生存压力。按照陇南山区人均占有耕地1.5亩匡算,异地移民共腾出耕地20万亩,节约粮食3000多万公斤,每年还可减少植被破坏2.5万多亩。

陇南市在地震灾后重建和人口迁移定局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节约土地问题。他们针对当地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在灾后重建中立足省地,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已对538个村庄进行整村重建,减少农民单独建房造成的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在农民房屋重建中主要采取了“建新还旧”,复耕旧宅基地;村庄异地搬迁重建后,将原来的村子开发成新的开发用地;联片开发,整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保证建房安全的前提下,提倡造地建居民区,保证区域内占地与用地之间的平衡;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使用进行严格审批,“不批不建”,杜绝随意征收农民土地。但是,在如何建房、在哪里建房等具体问题上,陇南充分尊重了农民意愿,兼顾双方利益,减少农民建房的成本。

目前,陇南市的农村住房灾后重建接近尾声。陇南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因村施策,群众自主、政府补助、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统一组织、灾民自建、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等多项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帮建力度。比如礼县,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县70个村3897户整村搬迁、54个村6553户整村就地重建及15740户零星重建户共26190户重建工程,已竣工25026户,竣工率达95.6%,入住17392户,占竣工户数的69.5%,有望年底前农村重建居民将全部搬进新居。

(九)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陇南对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新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以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文县在2009年以来,该县在不断加快灾后重建进度的同时,坚持灾后重建绿化工作不放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科学规划,合理选择树种,从四川省绵阳市调进5年生香樟、银杏、橘树、枇杷作为灾后重建绿化树,对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新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以达到生态新村、靓丽新村、绿化新村,不断改善受灾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首先把城关镇清水坪、尖山乡宋坝、玉垒乡龙石坝、杨家坝、中庙乡漩滩等5个灾后重建新村列为全县重点绿化村进行庭院绿化。栽植过程高标准、严要求,技术人员严把各项造林技术标准,并组织农民群众先培训,后栽植,坚持“挖大坑、施底肥、换新土、浇足水、扶树干”,以确保成活率。截至目前,已栽植香樟、银杏、枇杷、橘树等树苗2000株。

在认真做好家园重建的过程中,陇南市特别注意了农户家居环境的优化改造问题,加大了农村改厕的力度,努力改善灾区环境卫生。2009年初,省爱卫办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336万元,用于在陇南修建84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截至目前,项目任务已全部完成。同时,省爱卫办积极为受灾较为严重的文县、西和县争取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资金600余万元,用于在农村学校、乡镇卫生院及农户家中建造一批无害化卫生厕所,此项资金用于全市的所有9个县、区修建201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陇南市在灾后重建中坚持科技标准,大量采用新墙材新能源,以此作为促进城乡科技协调发展的契机。从2008年起,科技部的“陇南地区灾后住宅重建与特色农产品快速生产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就已经在陇南市顺利进行。目前,在陇南灾后重建中,援建希望小学,打造新材料、新技术集成的环保、节能型建筑,对甘肃建材业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它不仅为甘肃建材企业开发和推广适应广大农村市场的节能环保型新产品开了个好头,也将为甘肃建材企业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做出示范。

大规模撤并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据陇南市教育局介绍,陇南市按照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的要求,各县区编制了学校灾后重建规划。新规划中对全市学校布局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将撤并一大批规模太小、效益低下的教学点,尽可能对保留的学校扩大校园面积,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根据规划,陇南市现有的2964所学校,到2010年将调整为1462所,三年内撤并1502所。在安排学校撤并的同时,陇南市对现有师资也进行合理调配。2009年秋季开学前将2008年通过公开招考录用的2812名教师全部分配到岗,省上下达到陇南市的442名特岗教师也陆续安排到岗。

(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陇南市的灾后重建工作在总体上进展顺利,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规划所要求的目的。但是,根据各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在陇南市的重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一是原有的规划当中对农户的补助标准过低,最高只有2万元,没有充分考虑建筑材料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二是已经进行的和正在完成过程中的家园重建区规模相对比较小,基本上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对于人口迁移聚居的作用不是太大;三是重建对于迁移人口的补助力度考虑不够,基本上只考虑家园建设费用,很少考虑生产条件的重建费用,比如耕地整理问题;四是重建应该多考虑大力支持重点小城镇的规模扩张问题,用政策资金支持部分农民直接到县城定居和生活,但是,实际上多数是原地重建,灾后重建与农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调整没有结合好;五是在整个重建思路中“安居”的思路占主体地位,“重建”的思路不是很突出;六是已经建成的农民定局点的未来社会发展配套事业比较少,在大多数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居住点上,很难科学合理地布局教育、医疗、科技、企业、市场等发展要素;七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农业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还是很小,家园重建是应该重视,但是长远发展确实太重要了;八是武都区和各个县城的恢复建设、规划、投资、发展相对于农村而言,明显的是另一个层次,农村的实际投资是否有向城镇“隐形转移”的问题,值得考虑。

由于重建规划已经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在国务院已经备案,所以,现在要做大幅度的调整是很困难的。但是,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做个别的调整帮助修正。现提出以下几点战略和政策建议,供各方面在决策中参考。

1.对于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农户等,很有必要向中央政府真实地反映情况,提高家园建设的补助标准,建议对人口迁移户提高到6万元,对就地重建户提高到4万元,对修建户提高到2万元。

2.在制定陇南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城乡布局如何协调的问题,今后的农民定居点的规划和建设至少要做到行政村为建设单元,增加人口数量,提高科学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市场要素的效率。

3.设立生产条件重建资助项目,对于易地搬迁农户、生态移民搬迁的农户要进行生产基本条件的补助,每户5万元,用于建设基本的生产条件,包括农村道路、耕地整理、农具购买、种子化肥等。

4.对于农村农民直接向城镇,特别是县城、城市迁移定局的,也要实现经济补助政策,建议对于这类人员应该按照我国目前的移民政策来对待,每人最少应该补助3万元以上。这主要是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他们要放弃耕地承包权;二是在城镇就业成本高;三是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风险比农村大。

5.对于地震重灾区今后的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创新意识。比如,对于这些地方的城乡国民教育建议实行“12年义务教育政策”;对于当地农民子弟上中专、大专、大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对于重点县(区)的农村农民合作医疗个人投资可以免去,由财政资金和重建资金保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保制度,实行城乡“同策”。

6.对于目前已经形成的重建农民定居点,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在今后的规划中重视考虑连接问题,在相对分散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农村多数居民点之间的空间对接。在“十二五”规划当中要突出政策对县城、中心镇的支持力度。

7、要深入研究重建与当地长远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问题,把重建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农业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加力度。事实上,目前的家园重建实际上是阶段性的,经济发展是长远的、战略意义的。

8、要特别关注重建资金的流动规律问题,包括资金结构、资金流向、城乡均衡等。要改变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要注意解决农村重建资金向城镇的“隐形转移”的问题,保证对农村重建的足额到位。

同类推荐
  •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本书内容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热门推荐
  • 生化世界

    生化世界

    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进化,人类想要活下去,依靠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武器,自己的体力,速度,以及活下去的毅力,加油吧,明天一定要活下去。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她,本是21世纪的一名孤儿,一次巧合收得一颗奇特的石头,入了地府稀里糊涂又穿越“纳尼?穿越?逗我呢?确定我不是在做梦?”。从一21世纪的孤儿瞬间摇身变得天之娇女“原来有家人是这样的。被宠被爱是这样的”。他,乃当朝王爷,虽不是太子,却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却奈何偏偏体弱多病且不长命“母后,柒夜怕是命不久矣,怎能担此重任,这皇位还是让皇兄去争抢吧!若是让柒夜坐,怕是没多久就要易主啊!”。当江湖中的她,遇到官场上的他,本该水火不容的两个立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一池春水:宝贝,来温柔我岁月

    一池春水:宝贝,来温柔我岁月

    亲们点击简介下面的“加入书架”,多多支持哦~~很多年很多年过去了,陆云池仍然没有后悔过自己爱过一个人,爱过一个遥远的人。高一,第一次相见,她觉得他太冷了,自己要给他温暖;高二,第一次表白,说道:“听人说,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小喵儿,你已经惊艳了我的时光了,现在,我邀请你来温柔我岁月!”高三,第一次分手,倔强的她没有哭,她知道,前程于他,远远比自己重要……大二,再一次相见,他却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王子,也是京城里的花花公子,虽然在一所学校,却是咫尺天涯……她从来都是打不倒的小强,心里认定了一个人,就不去想放弃,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不是么?于是,她再次表白,而他,却只是笑着说:“原来你还没死心啊!那好吧,你先在我身边呆着吧!毕竟,我女人太多了,你虽然丑点,但也不是一无是处。那边那个女人我烦了,凭你的彪悍,帮我处理一下不成问题吧!”陆云池终究是个小女人,吃醋的她正准备一朵朵的掐掉那个男人的桃花,却发现,自己始终逃不过命运弄人的狗血戏码……婚礼上戏剧而又悲剧的一幕,让他们彼此最终走向决裂,她锒铛入狱,他被迫自己闯事业……五年后,再次的相见,却是一个失明的她,一个无言的他……片段简介:破碎的呻吟从陆云池的口中零零碎碎的跳了出来,凌越春听到这种声音感觉神经一下子被释放了,巨大的分身似乎又涨大了,狠狠地刺进陆云池的娇弱,一下又一下,情至深处,他自己都不可抑制地说出了“我爱你”。而被迫无力承受的陆云池,身子火热,心却冰凉,在听到“我爱你”这三个字时只是冷冷一笑,终于扯开了嗓子,大喊了一声:“凌越春,我恨你!”他不是想让她叫么?不是想羞辱她么?那她就叫给他听!“我恨你!”一遍又一遍,凌越春疯了似的撞击她,她就把力气全部放到嗓子里,大声嘶叫着她的恨意……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 短篇:阴谋之救世

    短篇:阴谋之救世

    可能是个没有逻辑的梦,写成短篇应该挺有意思的。突然变得有点紧张的情节,可能太久没更新了吧。
  • 医院地下室:灵女屠龙

    医院地下室:灵女屠龙

    ⑨号医院地下室的离奇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奇幻之旅。到底是冤孽?还是人欲报复?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一场人类与黑暗势力的较量,唤醒人伦道德。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中国台坛

    中国台坛

    本书介绍了上古基址、帝候高台、神话古台、释道神台、经诗文台、渔乐书台、长城诸台、历代将台、边防炮台、天文台、景观台、古戏台等中国著名台坛。
  • 大仙王

    大仙王

    百炼成仙独步天下,长生不死惟我独仙。仗剑高歌独掌轮回,盘龙神墓斩仙遮天。
  •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一个意外误入异时空,他用尽威胁,三年后她成为他的皇后。然而他却在这时失江山,丢性命。某一个皎洁的夜晚,他奇迹出现,深情款款,"露儿,我们是夫妻,我自然要跟着你的?"可是,当他掀开她脸上的面纱时,她倾国倾城的左脸上那朵妖娆的紫罗兰,瞬间他深邃的眼里划过一丝狠戾,"你果然是陆雪宁?"她惊愕,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