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400000008

第8章 先秦儒道二家的生态伦理观

千百年来,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了许多观点或主张。现在,我们仅就中国先秦儒道二家的生态伦理观作简要的介评。

(一)先秦儒道二家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现代生态伦理学主要思考的客体,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所谓“天人之际”问题。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谈到撰写《史记》的宗旨时说:“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天人之际的问题,天人之际即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针对这个问题,先秦儒家和道家分别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激烈争论。

儒道二家虽然讲法不同,但实际上都肯定人是天地自然所生的,“天”与“人”既区别又统一。孟子说:“天之生民久矣。”肯定人是天所生的。荀子宣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合而生万物。”也肯定人是天地所产生的。道家的创造者老子关于万物生成问题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认为人的生死寿夭和富贵贫贱都受天命决定,天命决定一切,但是,孔子承认天命,却并不认为天可以直接对人发号施令。《论语》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过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说,天虽然是最高主宰,但它并不表现出自己的意志,自然界四时百物自己在那里运行生育,都是天意的表现,这是要人通过观察和行事去体会天意,这种思想,后来被孟子发展为“知性则知天”,如何知性就知天呢?孟子认为人的性是天所赋予的,性出于天,所以天与性是相通的。

孔孟这种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后来被发展为“天人合一”说。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天人合一是在肯定天人区别的基础上再指出天人统一,这是一种辩证思想。

与孔孟不同,荀子不同意“天人合一”。反对天人感应说。他宣称:“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至人即是最高的人格,最高的人格是懂得天人之分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命题,认为自然界有其客观的必然规律,与人间的治乱祸福并无联系。“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这是说“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阴阳变化,四时交,这是天的职分,人不应也无法干预。相反,修身治国,则是人的职分。不能依赖于“天”,不能与“天”争职,去干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完成自己应有的职责。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改造自然的主张,在中国哲学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光彩。

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最大代表庄子,给“天”与“人”这对范畴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庄子?秋水》说:“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络)马首,是谓人。”这个定义是用庄子所惯用的比喻手法下的,它的含义鲜明而生动。在庄子看来,所谓“天”,是指事物的本性或本然状态。所谓“人”,专指人的那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或行为。这与儒家学者把“天”看成是所述现象的规律;把“人”看成是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是不同的。

(二)先秦儒道二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和道家都看到了天与人的区别,肯定人是天地自然所生,并认为在天地之间有卓越的位置,人类与禽兽相比具有较高的价值。

《孝经》记载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肯定:“人人有贵于己者。”即肯定人人有自己的固有的价值。荀子明确指出了人与天、生物及其他有生物的异同,从而论证人的价值。他说:“水火有气而天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有其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到战国时代,在儒家的理论著作《易传》中,以“天、地、人”为“三才”,但三者地位并非均等,“人之超然万物之上”。儒家一方面承认天命,另一方面又强调人的卓越、人的价值,很显然这必将导致一种调和论。孔子说:“尽人事而待天命。”孟子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纪之子焉能使予可遇哉?”在他们看来,在人的力量所无法达到之处有“天命”在冥冥之中决定着一切。但是,不可因此放弃人而诉诸命运,强调人应当积极行事。

到了荀子,他清楚明白地看到了主体性原则,喊出了一个嘹亮的口号“人定胜天”,这显然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

道家也肯定人与他物不同的卓越地位。道家的代表著作《老子》以“道、天、地、人”为“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在宇宙中为四大之一,与天地同为一大,而非与物同等,实出于物之上。但是,在“道、天、法、地、人”的梯级结构中,人处于底层。道家认为“法天贵真。”只有自然,才是宇宙的第一原理,与无穷大之宇宙相比,人是极为藐小的。《庄子》的《外篇》及《杂篇》多有论述。《外篇》有这样的话:“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有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外篇》又认为人毫无独立的地位,人只是天地之附属品而已。他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身体生命皆非人所有,即皆非人所能自作主宰,人毫无所有,不过是天地间偶然形成之寄生物。

人在天地之间是微渺的,不足一提的。并且,庄子在《秋水》中又进一步认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亦即“人为”或“人力”,是与自然、本然相矛盾、相对立的。“人”应当顺从“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荀况曾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个批评是恰当的。

既然“天”与“人”的关系是这样的,亦即先秦儒道两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那么,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儒家和道家各有自己的见解。

儒家看到了人们的生活同自然的依赖关系,十分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使用。孟子甚至将此纳入“王道”即政治的轨道。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地也。”直截了当地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王道政治的起点,是同“养生丧死”息息相关的大事,这种认识不仅当时是真知灼见,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其光辉。儒家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为了合理利用自然,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在树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灭其生,不绝其长”。只有“谨其时禁”才能使百姓“有余材”“有余用”“加施万物之上”。荀子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而物因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他认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应是“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总而言之,儒家强调人的能动性,推崇人化自然思想;相反,道家视人为渺小,高度重视自然状态。

庄子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美满的,及至人类有了知识,发明了若干技巧,于是自然界的和美状态被破坏了,人生的基本原则是清除一切人为,回到原始的自然,即返璞归真。庄子的思想纲领是“不以心指道,不以人助天,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庄子以马作比喻,借以指及破坏自然的过失。庄子以为“马蹄可以践雷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跳”。本来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伯乐自称“我善治马”,用了许多办法来对马进行训练。“驰之骤之,整而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于是马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很多的马受伤而死了。就人而言,庄子认为,人天性的内容是自然无为。他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觉,命日天放……其行填填,其视颠颠。”远古时代的人民“织而衣,耕而食”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人的这种朴素的本性与至上的“道”是完全一致的,因为“道”的本质也是自然无为,所以“天”值得崇尚。但是,自从圣人发明了礼义,人们开始追求知识,追求财利,彼此争夺,不得安宁了。庄子认为,人们错误地追求“外物”“使性飞扬”,人就脱离了自然,沾染上了浮华,正是人的有意识的作为使天下大乱。庄子在《马蹄》和《?箧》篇激愤地说:“夫残朴以为器,乃臣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彼曾、史、杨、墨、师旷、乙、离朱,皆外立其德而?政天下者也。”那么出路何在呢?庄子认为,只能去掉人为,扫清尘垢,恢复本性之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自然而然的是天,对自然加以改造,是人。庄子学说完全否认了人为的价值,要求“清静无为”,回到自然的本来状态。

(三)对儒道二家的生态伦理观的评价

儒家十分重视生态平衡。如前所述,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灭其生,不绝其长”。这就是说,不但对什么季节允许捕获什么,禁止捕获什么,做了明确的规定,甚至连用什么捕获方式都有了明确规定。不但有明确的“禁制”“法规”,还设有专职官员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在“获取最大生产量”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系统得到“最大的保护”。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从而增强生态系统对环境扰动的抗拒能力,并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显然,儒家这种注重生态平衡的主张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默契。

儒家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在生态危机尚不明显的前工业社会,对于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盲目性的束缚,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但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拒斥现实的非合理性,儒家对人类地位的强调,对征服自然的宣扬,与现代生态伦理学中万物平等和保护自然的主旨难以相容。对于传播生态道德,医治环境恶化也会产生反向效应。

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采取了另一种态度,它认为人在天、地、道、自然的梯级结构中处于底层,自然是宇宙的第一原理。道家的自然指对万物和人类不加干涉的原则,即“法天贵真”。庄子编织了一个混沌的悲剧,向人们展示了自由和自然的崇高,他指斥了给马套上笼头,把牛鼻子穿起来的残忍行为,并用自然的崇高反衬了文明的罪恶,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提出了一个身与物化,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应当指出,道家的理论焦点是对准社会的,他们的批判是针对文明社会的负面效应而不是对文明所带来的自然环境危机的批判。事实上,在道家产生的时代乃至整个中世纪的欧洲,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并不是问题。因此很少引起思想家甚至自然科学家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毫无意义,与儒家推崇人化自然思想不同,道家高度重视自然状态,其中包括万物的自然状态(不破坏生物的天性),人的自然状态(无为无争、无拘无束的境界),社会的自然状态(对远古时代的模拟),这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对自然的理论视角有相互重叠之处,只不过前者的覆盖更为广泛。也正因为如此,道家的自然理论阐发了中国古代常见的“隐士”现象,一批批失意的知识分子由“庙堂”而进入“山林”,在洁净的山川中寻找原初的“我”,塑造了中国古典艺术中和自然和谐一体的绝妙的山水花鸟意境,这与现代人与万物为友,复归自然的意识流向是相通的,对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也不无启发价值。

在生态意识、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儒家和道家所起的作用可谓“殊途同归”。虽然观点、主张不同,但同样可以给大自然带来蓬勃生机。当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先秦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观也有其不足之处,在这里我们不准备作详细评价了。

同类推荐
  • 长满灌木的南北极(星球保卫战)

    长满灌木的南北极(星球保卫战)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两极在哪里?南极边缘的实地界线、南极大陆、南极的生存条件、南极冰山、体验南极生活、寒冷的海洋、北极的气候特征、北极的生存条件、极地生物的斗寒本领、北极环境、生活在北极的人等。
  • 玄秘部落之谜

    玄秘部落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本书对几百个中国地理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视野。
  • 达尔文笔记

    达尔文笔记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进行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本书依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介绍了两栖动物趣闻,如蛙眼和雷达、下雨天青蛙为什么叫得特别响、青蛙也是魔术师、林蛙为什么冰冻不死等,让读者真正体验轻松阅读,快乐求知。本书语言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再加上或拍摄或手绘的精美图片,读后定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美。
热门推荐
  • 嗜血刑警

    嗜血刑警

    寻龙:前身是秦朝将军,在变成僵尸后,被秦国大祭师封入青铜棺之中。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在一古墓中寻得其棺,并破坏封印始得重见天日。在人间流连多年,后遇上慕云飞祖父慕天光,二人不打不相识,竟结成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慕天光退隐后,寻龙依然把守正辟邪当作己任,不过这次他已变成了一个警恶惩奸的警察,与慕云飞搭挡,专门处理一些不可思议的案件。慕云飞,慕天光的孙子,自称是天才的现代天师、警察。自小父母离异,云飞的童年是跟着祖父一起过的。慕云飞极具慧根,七岁练武,十岁修道法,十五岁已有小成。在外流转五年后,被父亲装病骗回家,现在与寻龙拍挡组成驱魔警察,专门为警方处理一些不可思议的案件。
  • 感动中学生的268个真情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动中学生的268个真情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其心态的呵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追求真善美、培养乐于助人的兴趣等,本书基于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
  •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螳螂警长是一个聪明而有知识的警长,他和有点呆笨的助手狒狒警官破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案件,如被盗的MP3、古堡疑案、湖心岛的黄金、猪宝宝被绑架等一系列大案。通过破案过程,介绍了一些动物的特征,使读者对动物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 幻影伏魔传

    幻影伏魔传

    “若有来世,我定爱你一生一世!”壹千姿“对不起,欠你的,来世再还!”洛念依“我愿以我之命换梦风雪一线生机!”黄小胖“开始就是结束,也不错,呵呵!”梦风雪…………“为什么我如此对你,即使成魔你都不愿伤害我?苍天,为何要这般惩罚我,我宁可堕入炼狱,也不要这样的惩罚……”“情已灭,恨已生;何不入魔,至少魔,没有情!”“一夜白发生,是我的果;为何不让我堕入炼狱,了却一生?这是你给我的惩罚吗?让我苟延残喘,尝尽人生苦楚,才能赎罪?好!好!好!”神戟出,风云变;神龙现,凤凰生。一场场腥风血雨的争斗,一段段刻苦铭心的恋情,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等待你去追寻……
  • 网游之坑人作弊器

    网游之坑人作弊器

    领主是个不好当的活,不仅发展村庄,还要出兵打战。尤其是在这个游戏中,还有铁面无私的系统规则监管,连作点弊、偷税漏税,霸占美女都……咳咳……可是,如果你有一个名为未来的系统,那将如何?通过未来系统,发现村庄未来的敌人,先下手为强!通过未来系统,发现论坛上未来的一些超牛攻略,应有尽有!通过未来系统,可以知道对手们如何排兵布阵,早早挖坑,等着对方跳进来!通过未来系统,你将能绕过系统规则,坑倒一大片玩家和11C。……只有你想不到,永远没有你不知道的坑人用法!书友群:140078267
  • 倾世女皇:坐拥江山美男

    倾世女皇:坐拥江山美男

    她本是来自Z国国防部的头号特工,亦是女尊异世仓澜国凶名与花名并齐的战神王爷。为了回报皇姐十年的呵护疼爱,她浴血沙场打下万里江山,叱咤风云铁血豪情。然最终换来的却是新婚之夜,疼她如宝的皇姐狸猫换太子抢了她最心爱的夫君。她风流多情却难忘旧情,她向往安逸却风云再起。她本无心朝野却被迫卷入权利与名利的纷争,她只愿与爱人携手天涯淡看江湖却奈何事事多变。王者崛起时,天下悸动,当站在那万人之巅,如此多的蓝颜忠爱下,谁又会陪她笑傲江湖,凤唳九霄。本文女尊,男生子加np,结局开放,慎入!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再世阴圣

    再世阴圣

    诸神离世,将冲击神界时的力量播散在了世间,是为神之遗韵。当人们觉察的时候,这个世间已经没有神了。有的,只是曾经神祗们的影子,守望者大陆千百年,觉醒了神之遗韵的强者们。神韵师。紫狱只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小镇民,被人冷落蔑视,渴望见识外面世界的小青年。偶然的机会,他走出了小镇,迈开了步子。他的步调,大得离谱。“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这是他引以自诫的名言,但往往不管不顾。他数着步子,划过寒冷彻骨的月叹溪,走过寂静的永恒山麓,穿越了一望无垠的雪原。当一切都尽在掌握的时候。他停下了前进的步伐。步临山巅,四下临渊,他又该何去何从?神器得失,红颜去还……一切精彩,尽在不世阴圣之中!
  • 杀神归来

    杀神归来

    曾经的国服神秘王者。曾经王者局1v5杀懵职业战队!峰回路转!再度归来!王者,依旧在闪耀。
  • 重生终结者

    重生终结者

    陶晴的工作内容:搞穿越,灭绝重生!陶晴的工作原则:人开挂,我开大挂!陶晴的工作理念:谁重生,我整死谁!陶晴的工作目标:附身好,天地不知!陶晴的工作现状:综以上,噩梦一场……重生终结者,陶晴喜欢这个职业,因为可以享受斗来斗去斗死人的过程,更因为可以碾转在不同的时空,然后身临其境却又冷眼旁观他们的喜怒痴怨嗔……直到有一天,她自己沦陷在别人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