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文化的开放大度,还体现于各种宗教思想的和谐共存。境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有存续,多数都曾盛行。太原还是唐统治者允许设立摩尼教寺的三个城市之一。古老的波斯宗教祆教(即拜火教,公元六世纪传入我国),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传播痕迹。
太原是历史上的佛教圣地。佛教是外来宗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传入东土的中原汉地,始创佛刹于都城洛阳白马寺,稍后天竺(今印度)高僧北渡黄河,巡礼至五台山,见此有山酷似佛祖释迦牟尼修行之天竺灵鹫山,于是建议明帝在此修建佛寺,获准后,遂建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而洛阳至五台山这条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传承路线上,其间可以作为佛教传承中转站和支撑点的第一等的大都会,则非太原莫属。在“佛教中国化”及“中国化的佛教”之全过程中,太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千年来,这里留下了星罗棋布的佛教文化遗迹。
位于太原城西南的天龙山石窟始创于东魏末年,此后,北齐、隋、唐、宋、元诸代陆续开凿,留下了各代叹为观止的雕刻艺术。北齐皇帝从高欢开始,都崇信佛教,并不惜耗费重金,仿照北魏在云冈的做法,在晋阳西山上建佛寺、凿佛龛、雕石像,著名的开化寺、童子寺、天龙寺、崇福寺都建于此时。后主时“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高二百尺,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天龙山石窟总体规模虽比同时期的敦煌、龙门石窟要小一些,但其精细的雕工、优雅的人物造型,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在我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中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佛教在北周受周武帝灭佛政策打击,但隋朝建立后,由文帝支持又复兴盛,广被民间。炀帝为晋王时亦崇佛教,秦王杨俊出镇太原,继之,汉王杨谅守晋阳,崇佛尤有过之。李渊以唐代隋后,曾于太原立义兴寺和太原寺。太宗李世民晚年礼敬玄奘法师,河东佛教进一步发展。高宗则崇佛不已。武则天执政后,大兴佛教,并出于念乡之情,对太原佛教尤其重视。显庆五年(660),唐高宗和武则天巡幸太原,至童子寺、开化寺瞻礼两大佛像,“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命并州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回归长安后,由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飞送并州,给大佛赐披。袈裟“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开化寺大佛即今蒙山大佛,约合63米,为世界第二大佛(低于唐开元年间开凿的四川乐山大佛8米),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可惜由于战乱,寺毁阁倾,大佛不为后人所知长达600余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考古工作者发现。近年,经全面加固及对头部进行复原后,景区对外开放。同时被发现的还有龙山童子寺大佛,惜其头部残缺,只能依据仅存的右耳、右腮以及寺后数百尊浮雕佛像进行判定。此佛像原高170尺(约57米)。寺内至今犹存我国已知最早的一座燃灯石塔,塔高4.12米,塔身比例适度,造型秀美。
宋金元明清,佛教在太原继续深入发展。目前,太原所存寺庙大抵为这一时期所建,主要有崇善寺、双塔寺、南十方院、多福寺、太山寺、天龙寺、净因寺、圣寿寺、香岩寺等正式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61处。每当佛教节日,各寺庙均举办盛大的佛事活动。
位于太原城内狄梁公街的崇善寺,可谓闹市中的一方净土。唐时称白马寺,后名延寿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高皇后,将其扩建成六重大殿建筑群,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寺貌壮阔,时称“不唯甲于太原,诚盖晋国第一之伟观”。扩建后初更名宗善寺,因山魔作祟,据堪舆之说,于嘉靖年间复更名崇善寺。可惜清同治三年(1864)一场大火,使寺内主要建筑大半被毁,仅余大悲殿等少量遗存。大悲殿占原寺面积仅为1/40.
地处太原城区东南隅的永祚寺,为明代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双塔,最为有名,所以又名双塔寺。双塔位于寺之东南,高约54.7米,南北对峙,比肩而立,相距约60米。其中一座为文峰塔,由太原缙绅学士傅霖(傅山祖父)等人,为“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集资所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工程告竣。时隔九年,晋穆王以“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为名,请五台山高僧妙峰和尚续建新塔,新塔由万历皇帝生母宣文慈圣太后出资,因名宣文塔,为一座舍利塔,历时四年完工。至此,永祚寺双塔凌霄,有“文笔双塔”之称,为旧时太原府治阳曲县八景之一。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