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7600000004

第4章 从平凡到优秀,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

爱比克泰德说:“假如你想做事,就得养成做事的习惯;假如你不想做事,就别去沾边。”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做事习惯是你人生成功的基础,也是你从平凡到优秀的保证。

责任心是你一生的坚持

名人名言

在我们这个国家作为一个好国民,第一条件是他要能够并愿意凡事尽责,全力以赴。

——西奥多·罗斯福

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

——赫罗德·约翰逊

责任心是做事情认真程度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说,没有责任心就难以认真去做事;没有责任心就很难把事情做好。人人都喜欢和有责任心的人共事,因为责任心强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现在与同伴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负责任都是一种好习惯,它会让你有条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会让别人更信任你。相反,如果你没有责任心,在集体活动中,不仅会害了自己害了大家,也容易让别人对你失去信任。

琪琪的学校组织去公园野餐,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活动,一得到消息他兴奋地不得了。放学的时候,老师将每个人需要带的东西分派了下去,让每个同学负责准备一样。有的同学负责去超市买食品,有的负责准备烤肉的炉子,有的负责带餐具……琪琪分到的任务是负责准备烤肉要用的调料。

妈妈提议她列一个单子,把需要带的东西先想好,准备好再出去玩。可琪琪说:“这一点点小事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我一会儿随便一准备就好了。”临到晚上该睡觉时,琪琪才匆匆忙忙地开始准备。

第二天,当全班人同学高高兴兴地准备开始动手做饭时,琪琪却发现自己竟然忘带了最重要的调料——盐和烤肉汁,同学和老师都向他投来了不满的目光。由于他自己的疏忽,使这次活动多了许多遗憾,影响了同学们的心情。

也许有些青少年朋友觉得“责任心”要在工作以后才需要,其实平时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责任心,琪琪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责任心弱,害己也害人,这就是事实给我们的教训。那么责任心强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答曰:天下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感的轻重,会决定你生存的质量。给自己赋予了责任感,必会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圆满而出色。

几位动物学家在狼身上做了一次有关责任的试验:

动物园里有三只狼,是一家三口。这三只狼一直是由动物园来饲养的。动物学家为了恢复狼的天性,与动物园共同决定将它们送到森林里,让它们像其他的狼那样生活。经过研究决定,他们首先将身体强壮的狼父亲放回,因为它的生存能力应该比母狼和幼仔强一些。

放走了公狼,研究人员开始观察它的行踪,他们发现,狼父亲总是无精打采的,总是一副很饿的样子。虽然研究人员有些担心狼父亲的生存问题,但并未让动物园再收留它,而是将幼狼放回到他身边。

这个举动让狼父亲振奋了许多,它的身体好像忽然充满了活力,每天都积极地为它的孩子捕食,两只狼相依为命,全然不是前些天的样子。

几天后,研究人员又将那只母狼也放了出去。不多久,三只狼就像其他的动物一样快活自在地生活在森林里了。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家三口生活得还不错。

后来,研究人员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公狼和幼狼在一起时,就会有一种照顾幼狼的本能,这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正是这种责任感激励着公狼去捕食,他俩生活也因此变得好一些了。母狼被放出去后,公狼和母狼有互相照顾并共同照顾幼狼的责任,两只狼共同努力,他们的生活自然也变得更好了。”

通过这个研究,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许多动物来说,责任是它们生存的基础,一旦有了责任感,生命都将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而这条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

你可以这样做:

1.改变“不该我做”的思想。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麻烦事时,先别去计较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而要关注怎样才能把问题解决掉,责任感有时候就意味着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2.不要坐等问题解决。不能抱着“等着瞧”的态度等着别人来解决属于你的事情。

拖拉、懒散造就一事无成

名人名言

拖延即偷窃时间。

——爱德华

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贝多芬

在18世纪70年代中期,斯坦厄普写给儿子的一系列家书成为一部传世的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其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要将今天能做的事拖到明天。”

但是,做事拖沓,该做的事能拖就拖是很多青少年身上都存在的问题。

一位母亲无奈地说:“我的孩子才上初二,可是每天晚上,作业都要做到十点十一点,并不是作业多,而是因为他太爱拖延,迟迟不动手,直到睡觉时才能安下心来写作业。他的成绩是一天比一天差了。”

有一个上班不久的年轻人这么说:“上学的时候,就给自己作了计划,一个学期里看多少本书,写多少篇日记,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可是每次到执行时都会觉得以后的时间还很多,过些日子再做也不迟,于是在学生时代的各种各样的憧憬、理想和计划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实现,以至我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当时能立即执行就好了,现在很后悔。”

有一对好朋友,同为文学青年,都有志于写出一部能被大众认可的作品。

其中的一位从下定决心起就开始寻找资料,设计提纲,构思情节,并每天写一点点,慢慢地向着他的目标努力,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一年的期限。

另一位也很上心,从立志那天起,他便开始思考,只不过,他一直在想,却从来不去写,也不去搜集材料,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设计的情节还不够完美,不够周全,总想着现在还不是提笔的时候,等过几天心境平和的时候再动笔。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两个人在聚会上偶遇,第一个人不但把作品写了出来,而且已经出了书,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而另一个人,至今还在构思着,等待着好的时机和好的心境。

可见,拖延往往让人一事无成,更严重的是,拖延有时会造成悲惨的结局。恺撒大帝只因为接到报告后没有立即阅读,迟延了片刻,结果竟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曲仑登的司令雷尔叫人送信向恺撒,报告华盛顿已经率领军队渡过特拉华河。但当信使把信送给恺撒时,他正在和朋友们玩牌,于是他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里,等牌玩完后再去阅读。读完信后,他才知大事不妙,等他去召集军队的时候,时机已经太晚了。最后全军被俘,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丧在敌人的手中。就是因为数分钟迟延,恺撒竟然失去了他的荣誉、自由和生命!

古人有一首《明日歌》,生动地描述了拖延的行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不知何故,我们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总是相信以后还有很多时间,或者这件事在别的时间做会更容易些。但是,拖延从未给我们带来过任何好处,而且,很多事情因为处理不及时,而变得难上加难了。有拖延习惯的人通常在事业上难有建树,在生活上也是毫无起色的。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对这些人来说,拖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在生活中不仅强大而且令人讨厌。有些人反驳说:“我天生就是一慢性子,做事慢是改变不了的。”

其实不然,慢性子绝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而是通过行动都可以改变的。正处在年少时期的你,许多习惯还没有最终形成,正是改掉这种恶习的好时机。拖拉多是由于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引起的。比如,当你有了好的计划之后,通常并不是迅速地执行,总是觉得时间还宽裕,或者总抱以“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人替我做了”的侥幸心理。以至于让那充满热情的事情冷淡下来,自己的积极性也跟着消减,最后不但计划逐步地消失,连最初的梦想都会跟着破灭。

如果你能够将这一切憧憬、理想和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去付诸实施,那么相信你在未来的工作上、事业上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成就!

你可以这样做:

1.遇到问题要马上着手解决。告诉自己:不要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遇到问题时最好能集中力量行动,在干劲最足的时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给自己一个期限。培养自己的时间意识,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就会有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即使给你再多的时间也不够用。每件事情都一定要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永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3.用反面的假设法和用正面的激励法督促自己。如果这个事情没有完成,所造成最大的损失将是什么?如果我能够完成,能得到哪些好处?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有助你立即行动。

4.暗示自己。让自己习惯说“我必须马上做……”,而不是“我改天再……”

5.为第二天做好规划。每一天晚上睡前对第二天要做的事做一个规划,那样你就永远不会为今天要做什么事而费神。确定你要做的每件事,并强迫自己按计划实行。

认真是完美的基础

名人名言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爱德华

许多青少年常常对自己的失误很不以为然,总是说出这样的话:

“其实这道题我会,只不过一时马虎才错了。”

“我就是一不小心把这些东西放错了位置,不必这样大惊小怪吧?”

“我只是没做好,又不是做不好,只不过粗心了而已。”

这些话表现出了很多人对“认真”的轻视,折射出了一个人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

那些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做事认真负责的人,绝不会有这种借口,他们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尽心尽力做好。这样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

“认真”与“不认真”的差别有多大?美国著名演员菲尔兹曾作过这样的比较:“有些妇女补的衣服总是很容易破,钉的扣子稍一用力就会脱落。但也有一些妇女,用的是同样的针线补的衣服、钉的纽扣,你用吃奶的力气也弄不掉。”也曾经有一位伟人这样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与故意犯罪不相上下。”

小到一颗扣子的脱落,大到一场祸患的引发,都有可能是“不认真”引起的后果。

高考时,你错算了一位小数点,很可能就与你理想的高等学府失之交臂;工作中,你不仔细检查,不是忘记了某个重要环节,就是把给领导的发言稿弄得错字连篇;生活上,你干什么都马马虎虎,忘带钱包、丢了手机、找不到钥匙的事时有发生……

粗心大意还会引发很多很多的悲剧。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曾经出过这样的事故:因为筑堤工程质量要求不严格,石基建设和设计不符,结果导致许多居民死于非命——堤岸溃决,全镇都被淹没。

某酒店的一位客人因为一支烟蒂没熄灭,最终导致了整幢房屋甚至整个村庄化为灰烬。

……

这都是人们粗心的恶习造成的结果。在人类的历史上,充满了由于疏忽、畏难、敷衍、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世界上每年因为“马虎”所造成的生命的丧失、身体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都不计其数。

现在,你还认为“马虎”是小事吗?你还认为“认真”没什么大不了吗?

对于青少年来说,养成“认真”的习惯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的。因为,“马虎”、“粗心”是学习上的大忌,是工作上的大忌,更是生活上的大忌,正如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所说,“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毛病可以使一个百万富翁很快倾家荡产;相反,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

认真就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严格按规则办事做人,就是在别人苟且随便时自己仍然坚持操守,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就是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而你一旦养成了认真的习惯,那么不管对待学习,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放松;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认真的习惯能从根本上避免许多惨祸。

同时,能否认真做事,不但是个行为习惯的问题,更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认真”与“负责”总是不可分的。很难想象稀里糊涂、马马虎虎的人,会负责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做好该做的事。相反,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家庭和社会高度负责的表现。

你可以这样做:

1.从心理上重视你应该做的事。你可以时常这样暗示自己:把这件事做好是我的责任,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当头脑里有了这种意识时,行为就会非常谨慎小心了。

2.时常提醒自己。每次因粗心做错事你应该有所记录,以便日后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对于学习来说,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集”,每次作业中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记在“错题集”上,把容易出错的地方用明显的颜色标示出来,你会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多是粗心,这样做有利于认识到粗心的危害,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教育法。

3.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有些学生总怕自己把题目做错,作业不合格,于是习惯于做完做业对习题后的答案。这样做虽然能保证你的作业合格,但长此以往,你就会对答案有依赖心理,建议你在对答案之前最好先自己检查。自己检查出来的错误往往印象更深,而且,有了自检的能力,粗心的毛病就比较容易克服了。不仅对待学习,其他事情也应如此。

不找借口找方法

名人名言

找一千个借口,也找不出个好理由。

——马克·吐温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一位成功学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我正在考虑”、“我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在的时机不好”……在这些借口的掩盖下,失败者放任了岁月的流逝。

很多人都会找借口,这个看起来很普遍的现象,其实质是很危险的。借口总是在人们的耳旁窃窃私语,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不能做某事,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理智的声音”,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理智”地放弃许多机会,逃避许多责任。

青少年自然也不例外。他们有时会做出父母或者老师不愿意他做的事,为了避免父母和老师的责怪,他便会找借口:课文背不下来,就说这篇课文没意思不背也罢;考试成绩得了58分,却借口说当时肚子疼了,不然可以考得更好。

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害怕被责骂,害怕负责任是青少年找借口的主要原因。这似乎看起来是因为家长的压力迫使他们以借口来躲避可能的责骂,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会满足于自己的理由,相信了自己的借口,从而将自己成绩不理想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程度。借口也就变成了一面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条件反射地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找到借口的好处是能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但长此以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如果青少年现在就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可能会在自己编织的借口中越陷越深,日渐堕落。

因此,绝不要让找借口成为你的习惯。要知道,人生的历程实质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遇到失败的时候,应勇敢地面对,克服一切客观因素,当一个人把他的全部精力倾心投注到一项伟大的目标而不给自己留下找借口的后路时,他就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力量,能克服一切困难,朝目标前进。

众所周知,体育界的成功者罗杰·布莱克曾获得过奥林匹克运动会400米银牌和世界锦标赛400米接力赛金牌。令人吃惊的是,取得这个成绩的他竟是一个心脏病患者。

除了家人和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他的病情外,他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带着心脏病从事这种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不仅很难有出色的发挥,而且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在他第一次获得银牌后,如果他告诉人们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就算在运动生涯中半途而废,也会取得人们的理解。但是罗杰却说:“我不想小题大做。即使我失败了,也不想将疾病当成自己的借口。”这种“不为自己找借口”的精神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终于让他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

纵观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一个是借口专家,他们不会给自己任何推托失败的借口,他们会努力地完成任务,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全力以赴地排除困难、不言放弃。

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可口可乐、通用公司、杜邦化工的创始人都是他们的毕业生,这些成绩让许多商学院都望尘莫及,那么西点是怎么做到的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西点著名的校训——没有任何借口!在西点军校,找借口是无能士兵的托词,也正是在“决不寻找借口”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西点军校才成为美国人才的摇篮。

你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吗?你想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吗?那么,从现在起,正视你的不足和失误,努力前进,彻底改掉找借口的恶习!让借口从你的字典中消失吧!

你可以这样做:

1.遇到问题时,先别急着找借口,先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应该怎么解决。解决不了可以求助家长和老师。多从自身来剖析原因,不要把原因都统统推到客观条件身上。

2.及时和父母沟通。对一些问题你心中自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对父母、老师都有看法,你找借口或许是为了避免与长辈发生冲突。其实,恰恰相反,你应当把意见说出来,必要时也可发泄一下,决不要用借口来掩饰自己心中的不满。你毕竟是孩子,许多烦恼你还无法自我排解,这些往往会成为你制造借口的心理原因。所以,及时疏导可避免许多借口的发生。

3.培养自信。与其找借口逃避,还不如勇敢面对。这样不但增加了勇气和自信,还为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认识借口的本质就是推脱责任和撒谎。这是非常不好的,是被人们鄙视的不良品德。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不起,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做好你该做的事,不再找借口。

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名人名言

我从不等待情绪的来临。如果你一味等待,就将一事无成。你必须牢记,只有动手才能有所得。

——赛珍珠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

——伏尔泰

“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有了很好的想法,或者很向往去做某件事情,那你不能光是想,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否则,即使你有一万个非常好的想法,不付诸行动,那这些想法就只能是空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一个人一直想去法国旅游,于是制订了一个旅行计划。他花了几个月阅读搜集来的资料——法国的艺术、历史、哲学、文化。他研究了法国的地图,订了飞机票,并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日程表。他标出要去观光的每一个地点,甚至连每个小时去哪里都定好了。

有个朋友知道他翘首以待这次旅游:在他预定回国的日子之后几天,这个朋友到他家做客,问他:“法国怎么样?”这人答道:“我猜想法国是不错的,可我没去。”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什么?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做准备,却没有去,出什么事啦?”他回答道:“虽然制订了计划,但是我想还是等以后再说吧,要不明年这个时候再去也行。”

朋友知道,他肯定是去不了法国了,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也说过同样的话。

虽然有美好的计划,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一拖再拖,到最后,梦想只能变成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

很多青少年朋友都会经常幻想自己的未来,幻想自己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幻想自己成为众人仰慕的大人物……每天都可能在脑子里产生各种各样对成功的想象,对幸福的憧憬。然而,最终能成功的人绝不是那些沉醉在豪言壮语里的人,而是那些将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很小的想法,落实到行动的人。

光说不练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坏习惯,也是阻碍我们积极行动从而获得成功的大敌。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眼下最迫切的行动就是抓紧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忌只说不作,只动嘴不动手。那些立志要当作家却不完成语文作业的人,想作翻译家又不肯背英语课文的人是永远达不成理想的。事实如此——要让别人敬佩你的成就,你必须先付出努力的行动。

有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从这里。”禅师边说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

那人大惑不解地问:“这里是哪里?”

禅师当头棒喝道:“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地!”

禅师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禅师的意思是,不管你想学什么,都应该马上行动起来。

许多成功者的最大特点就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将一个人的能力激发到极度,也可使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做就是要积极地为想法付诸行动。成功的人都会立即行动起来,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瞻前顾后,如果你习惯于犹豫不决,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那么你将永远不可能成功。没有谁的成功能够从天而降,行动,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更不可能有成功。会行动,但不会积极地行动的人往往只能流于平庸。所以,想让自己成功,就要从小培养积极行动的能力。记住,行动的质量决定成就的质量。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

你可以这样做:

1.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态度认真,按时完成。

2.敢于理智地冒险。在行动中发展自己。

3.平时养成一种好习惯——用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对某些小事情作出有效反应。这样,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或者当机会到来时,你就能作出强有力的反应,立即行动起来。

团结是源,合作是泉

名人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经》

有一个年迈的老人,他有七个儿子,但他们总是不和,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打架。一些人嫉妒老人的财富,就故意挑拨七兄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去争获父亲的财产。

老人知道了这个阴谋,怕自己死后七个儿子会自相残杀,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老人把七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指着放在他们面前捆在一起的七根木棍说:“你们七个中谁要能把这捆木棍折断,就能得到我所有的财产。”

七个人都想得到老人的财产,就争先恐后地去折那捆木棍,一个个脸憋得通红,但最终却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些木棍折断。

老人静静地看着七个儿子,等他们平静了才说:“孩子们,其实要折断这些木棍很简单,就连我这样的老头都能做到,不信你们看!”父亲边说边将木棍捆儿解开,很轻松地就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折断了。

七个儿子仿佛看出了老父亲的用意,这时,老父亲开口了,“我的孩子们,其实你们每个人就像一根木棍,只要你们团结在一起,力量就会很强大,任何人都不能够伤害你们。但是如果你们分开,任何人都能轻松地把你们一个一个地折断。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等我以后离开你们了,就像那些木棍离开绳子,你们还能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吗?”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七个儿子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七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的确,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则是强大的,只有在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时才会体现出来。从物理学角度上来说,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调、合作、同步一致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而当他们互不合作,各自往相反的方向作用时,则产生小于单个的力量。以下这个寓言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梭子鱼、虾和天鹅,想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起负起了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劲儿,身上青筋暴起,但是无论它们怎么拖呀拽呀,小车还是在原地一点儿也没有移动。

这并不是因为小车太重,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太小,而是因为,天鹅使劲往上向天空提升,虾一步一步向后倒退,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

就像上面的寓言那样,不懂合作的人自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许多麻烦,产生很多困难。如果你想更好地完成任务,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合作。只有大家互相协作,互相帮助才能更好地完成那些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他先请一个孩子走上讲台,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别谈一谈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踊跃回答,这个说:“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可以按图钉;食指可以指东西,可以挠痒痒;小拇指可以抓耳朵……”几分钟里,同学几乎数尽了每根手指的功能。

这个时候,老师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哪一根手指的本事最大?”

同学们又各抒己见,这时老师拿出了一个装有小玻璃球的杯子,对大家说:“那么,现在就请你们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用一根手指。”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每个学生都想尝试一下。可是,尽管他们很努力,仍然没有一个人能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这时老师才不紧不慢地说:“现在,你们可以用另外一根手指同原先的那一根合作。”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来,老师做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们懂得,不管你是学生、上班族、军官还是别的任何人,也不管你自己有多大的才能,都是难以独立生存的,不得不承认,做很多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才能完成。比如说,一位将军,要打胜仗,就一定要有可供调遣的士兵,还要有合适的充足的武器。如果没有士兵与武器,再有才能的将军也没有用武之地。

而人与人合作的意义也正在此,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的互助互利的“双赢”或“多赢”的关系。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大人”的事,都是工作上的事,其实,在学校里合作也同样重要。比如,上台表演小品,跑步接力,打篮球,踢足球等都需要你与同学们的合作与配合,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能让你完成更多的任务,而且对你的成长而言意义重大:第一,合作能拉近你与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第二,在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渐渐学会如何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学会顾全大局,使得整体活动得以进行。所以,要适应生活,必须先要学会合作,与你的朋友们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吧,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你可以这样做:

1.让自己的“个性”服从集体的“共性”。在与别人合作时,你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整体“合力”的最大化是最重要的,你必须约束自己的表现以求达到这一目的。要知道,如果你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尽自己的那一份义务,那么合作的意义就丧失了。

2.感受合作中的快乐。合作的过程总是令人愉快的,尤其是当参与者都已经尽力而为时,从客观上说大家都会有所收获,不管结果如何,这样的合作都可以算是成功的合作。

3.欣赏别人。合作的意义在于扬长避短,发挥出各自的长处,而回避各自的短处。你需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使合作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避开思维定势的陷阱

名人名言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最终陷入痛苦的挣扎中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没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邹衡

在美国有一则新闻报道:在公路上有两辆车因为发生了擦撞,两位驾驶员一言不合,就在道路边打起来,这两位驾驶员,一个是普通人,另一位则是知名的空手道冠军。看到这里你请你猜一猜他们两个谁打赢了?

相信所有人都会认为一定是空手道冠军赢了。

而实际的结果却让人们大跌眼镜,打架的结果是空手道冠军输了。

这样的结果隔天登上了美国头版新闻。报社的记者在标题上注记了空手道冠军输的原因:“空手道冠军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打。”可是一般人没有学过,因此,没有受到制度与规定的束缚,直直的一拳就击在空手道冠军的鼻梁上,让冠军就此倒地不起!

这条消息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有人得出了如下结论:人一旦有了习惯思维,那么他思考问题时,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习惯思维走了。

无独有偶,在某中学的一节课上,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问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他先用左手做持钉状,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先递过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持钉状的两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他要买一把剪刀……

“那位盲人又该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他要的东西呢?”老师问。老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抢着回答:“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一致认同他这个“最简单的方法”。

老师摇摇头,提高嗓门笑着说:“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同学们恍然大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一个人进入习惯思维的死胡同后,智力水平就会在常人之下。”

当一个人形成了习惯思维后,那么他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很自然地用他的习惯思维来考虑问题,而且会表现得越来越依赖,疏于思考,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可以说,思维定势就像一个陷阱,对于一个人的创造性来说,无异于致命的打击。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克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只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光亮的一方,放进一只蜜蜂。蜜蜂在瓶口反复朝有光亮的方向飞。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多次,都没有飞出瓶子。尽管这样,它还是不肯改变突围方向,仍旧按原来的方向去冲撞瓶壁。最后,它耗尽了气力,累死了。

很多人就像那只看似勤劳的蜜蜂,忙碌的结果很可能只是徒劳无功。其实,执著的蜜蜂只需稍微改变一下方向,逃生的出口就在身后不远处。蜜蜂最终还是没能跳出思维定势的陷阱,最后把自己累死在无用功上。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习惯层层包裹住了,许多思维的定势不但局限了一个人的选择范围,还剥夺了更多学习、感悟新经验的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们的激情。只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突破定势,不按照常理去想问题,才能有所收获,才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简单地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往往就能够化解问题。只要肯动脑,垃圾也会成为黄金。

你可以这样做:

1.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德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有句名言:“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创新思维是要突破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隐秘。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试着转个方向,换个角度,说不定就会有好的发现、大的收获。

2.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一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有效的创新会点亮人生火花,成为突出生存的梦想和手段。谁有创新思维,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3.逆向思维的力量。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思路解决问题时我们便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进入习惯思维的死胡同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境界。逆向思维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由此可能会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因此,面对一个思维对象,不能,更不必仅仅局限于传统习惯,不能更不必死守一个点。

永远不说“不可能”

名人名言

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拿破仑

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还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约翰逊

很多人习惯说“不可能”。很多人莫名自卑。很多人把“不可能”当成了自己的口头禅、习惯语,很多人在“不可能”中将自己的信心一点点丧失殆尽,很多人把原本“可能”的事情一点点都变成了“不可能”。

“不可能”是信心的最大杀手,是勇气的最大敌人。当你在说“不可能”的时候,你就为自己设定了“否定”和“怀疑”的限制,你就会极力去向“不可能”靠拢,你的思想就会变得颓废和平庸。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着登陆火星的远大目标,有着改变世界的豪情壮志,有着创造更多“可能”的条件和力量,更应该树立起超强的自信,将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抽水机发明之前,很多人认为水“不可能”往高处流;在飞机发明之前,飞翔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在网络问世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地球村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固守着这些“不可能”,那么到今天这些东西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有人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把这些“不可能”转化成了“可能”,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就像那句广告词说的一样,“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你面对问题的态度和信心。理想实现的道路上肯定是困难重重的,每每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我们总会有一些想要从此放弃,不再坚持的想法,总想对自己说:“这些困难不可能战胜的。”结果你在困难面前自动地缴械投降了。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想法,对自己说:“我要打倒这些困难。”那么,只要你坚定地做下去,不怕困难险阻,你的理想、你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不可能,而是我们在心里为自己设置了障碍和限制,不敢也不愿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突破。如果我们坚持“不可能”这种限制性的信念,就会不断建立障碍意识来支持“不可能”的信念,从而“自我设限”。相反地,当我们不说“不可能”,而坚持“我可以”的信念时,就赋予了自己使这些信念变为现实的力量,从而也赋予了自己走向成功的力量。

有一位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新出世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雪上加霜的是,医生断言,孩子不可能活过24小时!

悲伤的父亲回去给孩子准备好小衣服、小棺材、小墓地后,回到医院发现儿子居然还活着。可医生又接着说了,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周;然而,小家伙挣扎着,活过了一周,又是一周……

孩子顽强地活了下来。父亲将他带回家,取名约翰。

小约翰实在太小了,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像庞然大物。胆怯的他对任何比他大的东西都充满恐惧,尤其是家里的狗经常欺负他。然而,家人并未因为他的恐惧而给他多几分关爱。相反,父亲经常对他说:“你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勇敢起来!”

可以想象小约翰的成长之路有多么的艰辛,高中毕业后,约翰决定去找个工作。那时候,他已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每天早上,他爬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店门,问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经过几百次应聘失败后,约翰终于在一家杂货铺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后来他又做过销售员、技术工人,还在一个仪表公司拧过螺丝钉。他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坐火车到镇上,然后爬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公里外的工厂。尽管生活艰辛,但是能够自食其力,约翰勇敢而快乐地活着。

繁重的工作之余,约翰最大的爱好就是运动。对运动的执著热爱,使他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相继获得了1994年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以及2000年全国健康举重比赛第二名。一次午餐会上的简短的演讲,使他猛然发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到讲台上去,去讲出自己的挣扎与拼搏,去讲出自己的恐惧与忧伤,去讲出自己的渴望与梦想!他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成功了,他就是如今名满全球的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他的演讲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鼓起勇气和信心,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美国实业家施瓦布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获得成功。”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解除“自我设限”,不再对自己说“不可能”。除了我们自己,人生当中没有什么可以限制得了我们。不说“不可能”三个字的良好习惯是让你面对一切困难的法宝。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世间万象,就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这不是教唆圆滑、世故,而是欣赏成熟、智慧。有这样一道测试题,看过的许多人都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你也不妨来试试。请看题:

l+1=l

2+1=l

3+4=1

4+9=1

5+7=l

6+18=1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一语就可道破。你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可以成立,完全正确。

1(里)+1(里)=l(公里)

2(月)+1(月)=l(季度)

3(天)+4(天)=l(周)

4(点)+9(点)=l点(13点即下午l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简单的数字游戏告诉我们: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想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有可能。

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自己劝自己屈服,就像佛陀所说的:“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鼓励自己坚持将理想进行到底,永远不说“不可能”三个字,那么,你肯定能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是否和“不可能”三个字告别了呢?也许这有点难,因为,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总是难免有消极心态的出现,那么这个好习惯的养成方法就是——培养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凡事都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也是大浪淘沙的时代。想做一个创新者,务必紧紧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勇敢地把目光投向身边许许多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做一个遵循科学规律、积极付诸行动、勇于否定“不可能”的人。因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这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们。

你可以这样做:

1.你要记住:你的心态是你——而且只有你——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练习控制你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来导引它。消除你脑海中和积极心态背道而驰的所有不良因素。遇到问题时要习惯说:“这个问题我有办法解决!”

2.连续6个月每周阅读这篇文章一次。6个月之后你将会脱胎换骨。当你学会这篇文章所要求的良好习惯并且调整好你的思想之后,你的心态便会随时都处于积极状态,并将“不可能”彻底赶出生活。

3.在你生活的每一天里,写信、拜访或打电话给需要帮助的某个人。向某人显示你的信心,并把你的信心传给别人。告诉他们要和你一样养成不说“不可能”三个字的好习惯,这样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支持。

用挫折陶冶性格

名人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

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

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报告中,有这样一项数据让人震惊:

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都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而自杀竟名列在死因的第一位。

对此,专家指出,许多青少年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祖父母宠爱,事事都随愿,因此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非常差,这正是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赵岩是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从小到大成绩都拔尖,一直是班里面的学习委员,在大大小小的学习比赛中拿奖无数,在学习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父母也以他为荣,对他承诺说,只要你总能保持这样的的成绩,你想要什么爸妈都尽量满足你。

这样一帆风顺的生活因一次数学竞赛而改变了:赵岩学校要选拔一名学生代表全校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赵岩和另外九名同学成为了候选人一起参加初赛。考试之前,老师为关照赵岩的情绪特意对他说:“这次我本来是想直接让你去的,可以后来和校领导商量了一下,怕其他同学有意见,还是公平竞赛吧。”

赵岩对这次竞赛是信心百倍、志在必得,根本没把那些同学放在心上。竞赛时,赵岩答题相当轻松,感觉这次有得满分的希望,检查过一遍,更觉得心里踏实,只等着老师家长看好了。一回家,他便像往常一样和父母报告了佳讯。

几天后,成绩下来了,赵岩得了99分,他很得意,觉得这次又轻松取胜了,周围的同学也开始纷纷向他祝贺。正在这时,有人惊呼道:“哇噻,你得了100分!”原来班里竟有一个同学得了满分。这一消息立即在班里传开,那个同学也成了班里的焦点。

赵岩待在那里,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连老师都暗示过这次机会是我的了,怎么就这样落空了呢?

赵岩回到家里,怎么也想不通,脑海里只有同学们嘲笑的场面,老师意外的表情,和父母失望的眼神,他觉得没脸见人,就服下了一整瓶安眠药。幸好父母及时发现,把他送到了医院抢救。

这个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如今的青少年在挫折面前竟会如此的不堪一击,似乎一点点挫折就能把他们打倒。一位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的教授表示,许多青少年在遭遇挫折时,都会有一种畏惧感,有些青少年只要稍微经历了一点小小的失败,就会彻底失去战胜挫折的信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长期下来,他们在挫折面前就永远是一个弱者,在人生路上也必然是个失败的人。

这么说来,对于青少年来说,养成勇敢面对挫折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你应该认识到挫折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来,不经过风浪,就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不经历风雨,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大事。挫折是一种可贵的人生经验,必要的苦难会带给我们坚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在应对这些苦难挫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总结,学会了排解,这样,苦难、挫折就成了一笔难得的财富。

其次,你应该明白,在遭受挫折时,首先应该做的是分析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抱怨命运。只有那些一次又一次完善自己并战胜挫折的人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成功。

林肯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最伟大之处,并不是他的功业,也不是他的权力,而是他面对挫折时能坚持不懈的精神。

1832年,林肯失业了。伤心之余,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也失败了。

接着,林肯又办企业,不到半年企业就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其间,他的未婚妻去世,使他的精神蒙受了更重大的打击。

1838年,林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结果又是失败。1843年,他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仍然没有成功。林肯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终于在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国会议员竞选时,取得了胜利,当选为国会议员。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争取连任。很遗憾,他落选了。在此后的几年中,他两度尝试又两次失败。然而,林肯没有服输。

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副总统提名,又失败了;两年后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结果还是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860年,打不垮的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一生中遭遇的失败,可能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但他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

成就非凡的人士,从挫折中看到的不是命运,而是自己的不足。他们从每一次挫折中得到的是一个努力方向,然后通过努力,一点一点地积累成功的资本,一步接一步往前迈进,不管路途多么崎岖,都不断接受挑战,这正是他们卓尔不凡的原因。

总之,坚强地面对挫折是一个使你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它会让你变得更勇敢,更自信,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你可以这样做:

1.面对挫折时,要学会合理释放。受挫后,人会感到非常苦闷,你不要把这些坏情绪都压在心里,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其宣泄出来。比如,和好友谈心、写日记、写信,向亲人、老师、同学倾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你缓解心理的压力;痛哭一场,让眼泪带走你心中的苦闷,能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哭过以后你就会觉得心情放松了许多。还可以通过外出散步、听音乐或参加感兴趣的集体活动来分散注意力,从而消解紧张心理,减轻或消除挫折感。

2.积极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除了宣泄受挫后的苦闷之外,你更需要做的就是从这次挫折中得到教训,并想办法克服,理智地从中解脱。你可以主动地请父母、朋友帮你分析受挫的原因,并找出弥补和改善的方法,然后满怀信心地重新开始。

聚零为整,拼凑时间边角料

名人名言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华罗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常常听到有些同学这样抱怨:

“现在上学功课很忙,我实在没有时间去练习书法。”

“我每天做完作业就已经八九点钟了,十点就要准备睡觉了,中间那个把小时的时间能干什么呀?做什么都做不完,还不如看看电视磨蹭一会儿呢。”

“学习一种乐器最好的年龄是六七岁,因为那时有大把的时间去练习,我现在只有在假期才有可能充分地练习,平时可拿不出那些大块的时间来。”

……

看来大多数青少年朋友心里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要有充分完整的时间,如果这个条件不具备,那就干脆不要开始去做,即使开始去做也会有始无终。其实,这种想法是时间管理上的一种误区,从小老师就告诉过我们“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这个道理几乎适用于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在时间管理上也不例外。零碎的时间利用好了日久天长一样可以成就大事——你没有几年、几个月、几天、几小时的完整时间去做一件事,也许可以利用几分钟、十几分钟的零散时间,这些时间累积起来的时间价值说不定还会让你大吃一惊!一位时间管理学家曾经给学生们讲过这样的故事:

钢琴教师卡尔一天问他的学生:“你每天练琴要花多少时间?”学生回答说:“大约三四个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钢琴教师说,“你长大之后,每天是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要养成习惯,一有空就弹几分钟。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疲劳的短暂休息时间,五分钟、十分钟地练习。把你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这样,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学生后来在大学教书的时候,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白天晚上的时间全占满了,没有时间兼顾自己的爱好——创作。他的理由是没有时间。后来,他想起了钢琴老师对他说过的话。

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照着老师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上几行。

出乎意料,到那个星期的周末,他竟写出许多页稿子。

后来他用同样的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了长篇小说。虽然他的教课工作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一些可以利用的短暂的时间。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是否有了一些启发?

原来,充分利用时间就是要从这一点一滴做起,尽管可能短时期内的差别并不大,但长期积累,时间的成果就会显现出来。或许你不会弹钢琴,也不想写一卷巨著,那你也可以去好好利用一切零散的时间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比如练习一下书法,写作,绘画等等。

记住,要想成为一个时间的富有者,先要学会聚零为整,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拼凑起来,加以利用,养成使用好零碎时间的习惯,会让你的一生都受益!

你可以这样做:

1.在上学放学等车的时间里,可以背上几个英语单词、看几页有益的杂志;但是如果是在马路上骑车或走路就最不要想其他分心的事,专心看路,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2.在排队打饭或者走路的时间里,思考一个小问题,回忆某个重要知识或者为下午、晚上的安排做个计划。

3.在随身的包里放一本好书,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你正为知识面不宽或者写不好作文发愁,这便是最好的方法了,要知道,知识的渊博和良好的写作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靠的就是平时一点点的积累。

4.有时候零散的等待时间是你没预想到的,这也没有关系,许多公共场所都有可免费翻阅的书和其他资料,你刚好可以用来补充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最好不要看那无聊、八卦的读物,这些书多看无益。

5.在看电视时,你可以在广告时间做一些小事,比如,背一条有哲理有意义的名人名言,整理明天需要的书本,回忆今天是否已经做完该做的功课,收拾房间,做体操等。

让好习惯尽快取代坏习惯

名人名言

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得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毛姆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

——莎士比亚

每个人都有好习惯,也都有坏习惯,好习惯能帮助你成就学习和事业,而坏习惯则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有人把坏习惯比作芦苇和杂草,随时随地都能生长,它会阻碍美德之花的成长,使一片美丽的园地变得杂草丛生。因此,我们要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同时要消灭原有的坏习惯。

坏习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克服的,就像一棵长弯的小树,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弄直。要想纠正它,你至少得搬来两块木板,夹住它,再用绳子捆紧。它不是一朝一夕能纠正的,这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有些青少年总有些畏难情绪,觉得现在改起来太难,干脆等到以后再改,这种想法是很可怕的,因为坏习惯作用于人身上的时间越长,危害就会越大,而一旦变成一种顽疾,那改起来就难上加难了。所以,与其坐待坏习惯形成后再费尽心思地去改,还不如尽早扼杀坏习惯,以减轻它对人生的消极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在人生的成长期,很多习惯都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还没有彻底定型,而此时你已经懂得了许多道理,因此,这一时期就是消灭坏习惯的最佳时期。

许多青少年对于小的坏习惯很不以为然,认为小的坏习惯无足轻重,无关痛痒。而事实上,坏习惯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果不改掉,那么就会让你终生受害。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了你一辈子。

比如,拿乱丢东西来说,也许在上小学时你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恶习的后果,可如果这种习惯伴随你到了中学,而且你仍不重视,任其发展,那么以后就可能会给你带来大麻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身上带着的东西会越来越贵重,越来越重要,如果你仍旧胡乱地丢来丢去,那么你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就可能不翼而飞;你的成绩单等重要文件也可能莫名消失。就算你抱怨:“我明明放在这儿了,怎么没有了呢”、“我记得就是在这儿的,怎么不见了”也无济于事。虽然有时候你在事情过后会找到这些东西,但因此造成的损失恐怕就不那么好弥补了。如果这种恶习又伴随你到了工作岗位,那就更可怕了,你想象一下,有哪一位领导会信任一个连自己的东西都管理不好的人呢?

这就是小习惯造成的大影响。相信你也感觉到了利害关系,你必须尽早树立起改变这个坏习惯的意识,让好习惯取而代之。这并不难做到,你只需在放置物品时归类、用完的东西归位。并且常用的东西要放在固定的位置,随身物品随身带好,重要的物品谨慎看管。当你有了这样的好习惯,相信因找不到东西而焦头烂额的故事就不会再发生在你身上了。

总之,坏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再小的坏习惯也不能纵容,因为人生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习惯的好坏。英国诗人德莱敦曾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所以说,你必须尽快丢掉坏习惯,让好习惯取而代之!

你可以这样做:

1.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一旦形成,是很不容易改掉的,也不容易直接从思想上剔除掉。因此,你只能用另一种好的习惯来代替它,这样逐渐养成好的习惯,而将坏习惯消除掉。比如,你晚上睡觉前喜欢看电视,那么你可以改变为睡前看书。当然,一开始这么做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但必须坚持才能有效果。

2.让父母监督。很多坏习惯就是平时的小毛病不断重复的结果,而很多这样的小毛病是很不显眼的,很多时候人是在不知不觉和无意识的状态下重复这些小毛病的。所以,你可以请父母和家人来监督你,及时地提醒你,这样你就会有意识地避免它的出现了。

同类推荐
  •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本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列出点滴塑造、关爱引导、科学疏导、严令身行、大胆放手、巧妙引导、授之以渔和软硬兼施等八个方阵的大框架,又有横向上从“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到 “孩子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怎么办”的56个设问,还有纵向上在每个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的“重视理由—追根溯源—榜样魅力—解决方法”的四步曲,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本书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笔锋犀利,文采洋溢。通过全书56个“怎么办”的设问,将翔实、具体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展开阐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可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
  • 星梦缘:一个家长的喜剧影视艺考忠告

    星梦缘:一个家长的喜剧影视艺考忠告

    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自已的梦想,人们常说:“人生如梦”,人生之梦。就是由千千万万个五彩缤纷的梦想组成的。人类不能没有梦想,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就,最初都曾缘于一个梦想。梦想伴随着人类的每一个进步,从神行太保到网络神话;从嫦娥奔月到神舟飞天……正是先辈们的梦想,才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精彩。有梦想才有希望,才有未来,才有理想的实现!梦想是理想的翅膀,是“成功”派来的指路人,引领着我们不断创造辉煌。人的一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没有梦想的青春是空白的青春,人生因梦想而更美丽,更快乐!
  •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是新妈妈最重要的时期。本书针对产前分娩准备、科学坐月子、轻松育儿做了详细讲解,细述了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巧妙应对的方法,并以通俗、简明、轻松的语言,实用的操作步骤图,传播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孕育知识,更有“要知道哦”和“专家点拨”小知识版块帮你拓展知识和加深理解。希望本书能让新爸爸新妈妈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快乐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 你会教孩子吗Ⅲ:习惯与性格是培养出来的

    你会教孩子吗Ⅲ:习惯与性格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围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性格两方面展开论述,可以帮助家长寻找正确培养孩子的方法。
热门推荐
  • 脱骨仙

    脱骨仙

    此身本已委于尘泥,却因你而生了窥神之心。应你之请,血染山河,自此天下再无繁花。只是有谁能知,倾尽天下,不过为全你我心头一点痴念。迷雾散去,是永夜无尽。笑泪应叹,红尘多可笑,痴情太无聊。再回首,鲜衣怒马的骄傲少年,早已不在。当痴情化血,谁与共赴忘川?
  •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终极一家之雄哥

    终极一家之雄哥

    某天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脑海里多出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这怎么感觉都是某部自己很迷的台湾危险系数不低的电视剧主角之一的记忆,对,雄哥的记忆。而且这个雄哥还是重生的,现在的记忆才到她二十一岁那年。大儿子五岁,二儿子三岁,小女儿一岁的时候。
  • 恨海

    恨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匠系统
  • 官路一之步步为营

    官路一之步步为营

    他了家族而踏入仕途,为了百姓利益而不顾一切。不靠家族的扶持,从主任、市长、省长、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百姓的好官,贪官的噩梦。
  • 天魇

    天魇

    人活得越久,心里滋生的魔障也就越多,所谓天道无常,是为天魇!一部细水长流的作品,没有什么暧昧打杀,也不孽心,也不色情,一个小人物打拼的故事,世上总有一些事叫人无奈,不想接受却又无力抗拒,一个虚构的世界,又有多少和现实相仿。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灭神令传说

    灭神令传说

    道法玄妙,佛法博大,武法精深!这是一个道、佛、武三法并存的超级大陆;文气通天,修为入神,谓之武神!神本至尊,何人敢灭?!一介普通少年,手执灭神令,自北荒走出,天下震动!----------------------------------------------------------外站作者转战创世,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请各位读者朋友放心收藏,多谢支持,楚尘拜谢!
  • 一见钟情:霸道boss追萌妹

    一见钟情:霸道boss追萌妹

    我是一个逃了七年的逃犯,与他相逢的次日便被他弃之如履。程美宝说,如果我是一只飞蛾,那夏以渊就是一团烛火;虽然摇曳生姿,但终究会让我死无葬身之地,自取灭亡。我想,也许吧,衷情只为君,一牵成永绊。飞蛾扑火并不是为了那一丝无法长存的温暖,而只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