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8200000008

第8章 索罗斯的赢利法则

把握市场转势的那一刻

乔治·索罗斯被誉为“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平均每年35%的收益率,让所有的投资者都望尘莫及。在众多投资者的心目中,他似乎具有一种左右世界金融市场的力量。曾有一位电视台记者对索罗斯做过这样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的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难道索罗斯真的具有左右世界金融市场的力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纵观索罗斯的投机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索罗斯之所以创造众多奇迹,得益于他对市场的正确预测和对市场逆转时机的精准把握。

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而要想真正地获取利润,就必须把握住状态的转变时刻。

在市场的转折处取得成功。把握好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正确判断市场的方向,然后持续地坚持下去,赶在临界点到来之前果断行动。1990年10月,德国结束了40几年的东西分治局面,东西两德合二为一。继德国统一之后,在1992年2月7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经济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在许多人看来,德国的统一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预示着欧洲的繁荣和大发展,一个“大欧洲”的概念即将形成。就在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在为欧洲市场美好的投资前景激动不已时,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认为,新德国由于原东德的拖累,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将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在解决自己国内的经济问题上,而无暇帮助其他国家渡过困难时期,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货币联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果然,索罗斯的分析被时间证明是非常正确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许多欧洲国家便很难再像以前一样从容地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英国,当时经济长期不景气,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英国要想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虽然英国首相梅杰多次强调英镑不会贬值,英国将竭尽全力维持英镑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但索罗斯认为梅杰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缺少了德国的帮助,英镑近期必定下跌,他已经暗暗做好了进攻之前的准备。

1992年9月15日,时机成熟,索罗斯迅速出手,联合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狂跌,虽然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全力阻止英镑下跌,但这并不能阻挡英镑的跌势。仅仅一天时间,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就跌出了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艰难地挣扎在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到了9月16日,英国政府的英镑保护行动彻底失败,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尽管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一度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这一天,英国弥漫着绝望的气氛,英国人形象地把这一天叫作“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的中坚力量,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最大的赢家。欧洲各大杂志争相刊登索罗斯的照片,《经济学家》杂志更是将他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在这一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此净赚了65亿美元,从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行榜的榜首。

几乎索罗斯的所有投资理念都是为把握住市场的转势服务的,而他所有的赚钱招数也都在市场出现逆转时发挥地淋漓尽致。在证券市场上,卖空被认为是索罗斯最为擅长的招数。索罗斯也承认他喜欢通过卖空获胜而赢利,因为这总能给他带来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成功正是源自于对市场形势逆转时机的精准把握。索罗斯通常都是把赌注押在几个大的机构上,然后卖空,最后当这些机构的股价猛跌时,他就从中赚取高额利润。他这种犹如海中搏浪的做法,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在疯狂地冒险,但因为索罗斯事前做足了研究和准备工作,因此,他的冒险十有八九都会以胜利告终。

索罗斯在东南亚掀起的惊天骇浪,更充分体现了他对市场转势瞬间的把握能力。1997年的东南亚各国还都沉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喜悦之中,但从1992年狙击英镑结束之后就一直留心观察亚洲金融市场的索罗斯,看透了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的虚假繁荣,他认为建立在并不牢固的经济基础上的快速发展正使他们的泡沫不断胀大并濒临破灭。

果然,1997年,东南亚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危机,外债和银行呆账、坏账把他们弄得焦头烂额,此时索罗斯果断出击,先从泰国下手,成功狙击泰铢以后,借势横扫东南亚金融市场,令东南亚各国转瞬间由迅速发展转向衰落,而索罗斯则在成功收获了大笔利润之后,扬长而去。这便是索罗斯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纵横驰骋,赢得利润的拿手招式——把握市场转势的那一刻。

不相信普通的升跌模式

相对于华尔街那些整天研究经济学理论来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投资的专家们而言,索罗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离经叛道者。索罗斯从来不相信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更加不相信那些华尔街投资专家们通过所谓的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各种图表、模型,对他来讲,这些“象形文字”般的图形对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根本不具有任何意义。

经济学家对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欠缺实务上的理解。他们只管做伟大而不现实的梦,只谈理想情况,而且误以为这个世界很有理性。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基于对市场的各种不同见解,做出自己的投资决定,这种非理性的行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和混乱无序。所以索罗斯对普通的升跌模式嗤之以鼻,他指出,在金融市场胜出的关键是通过把握市场的无序,从无序中找出生财之道,而不是那些讲得头头是道的预期理论。正如索罗斯所说:“我沉迷于混乱,那正是我挣钱的良方。”他也由此建立了一些与投资者的心理挂钩的理论与法则,虽然这些理论不是什么具体的指导模式,只是用来帮助观察市场的方法,但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市场狂升暴跌的混乱时期,它们比那些升跌模式要实用得多了。

索罗斯将股市狂升暴跌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据此来观察市场,并做出买卖的决策。

第一个阶段:

股市在强烈的升跌之前必然都会有一些迹象,只是初期由于这些迹象太过于细微,而被大多数投资者忽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迹象会越来越明显,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将要到来的趋势,并与之配合。如果股市即将迎来狂升猛涨,则会有更多的买盘来助长这一气势;相反,如果信号显示股市可能暴跌,则会有更多的卖方空头来加强跌势。所以,比别人更早地察觉出市场的迹象,以做好准备和应对的策略,就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个阶段:

市场的变化情况和投资者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互相作用和循环的关系。市场上的状况越紧张激烈,普通投资者的无理性偏见越深。所以,当市场处在不停上升的状况时,投资者对牛市的预期就会越来越高,认为牛市会不停地持续下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狂热的氛围所带动,纷纷加入到多头的行列,从而助长市场的上升趋势;反之,当市场不停下跌时,投资者也会受到市场惨淡氛围的影响,认为跌势不可遏制,会一直持续下去,于是,那些本来看好市场的投资者,也会受到影响,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想法,转而加入到空头的行列,开始抛售,从而对跌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市场与投资者心理间的互相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以至使市场状况好像真的不可逆转。

第三个阶段:

在索罗斯的阐述里,这个阶段借助前两个阶段的积累,成为了一个疯狂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市场呈现出的是一幅根本不可逆转的趋势图,在这种情况下,其升势跌势一目了然,任何人都可以看懂。因此,其他还没有加入行列的投资者,甚至普通的民众也会为此良好的契机加入进来。这时加入的投资者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市场的作用不可估量,他们能够把升势推到极致,也能把跌势压进深渊。

第四个阶段:

上涨不可能成为永恒,下跌也不会是永远。在上涨过程中,资金不断地投进买盘,使价格一路窜升,多头越来越多。但当几乎所有的资金全部都投进了多方,已经没有新的资金继续投入时,上涨的行情就会停滞下来,投资者们疯狂的心理也会随之冷静下来;当他们看到已经远远高于投资工具本身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时,很多人会忍不住采取马上获利了结的行动,于是,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同理,在下跌的过程中,股票不断以更低的价格抛出,空头越来越多,但当几乎所有的空方都已抛尽,再也没有卖盘挂出的时候,价格也就跌到了尽头,随着跌势的停止,投资者们的恐慌心理也会随之慢慢平静。当有些人看到那些远远低于投资工具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时,就开始趁低吸纳,于是,价格开始出现回升的趋势。

第五个阶段:

在索罗斯的阐述里,这是一个“崩溃”的阶段。因为无论是上升,还是下跌,它们的弦此时已绷得太紧,一些轻微的碰触,就可能令它们出现逆转。在升势已经停滞的状况下,一旦有人开始获利回吐,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来近乎恐慌性的抛售,从而在极高的价位上造成股价的暴跌,升势崩溃,转瞬间化为跌势。在跌势中,当价位已经超卖到几乎无价可低的地步时,一旦有人开始逢低吸纳,拉高了一些价位,又会造成许多投资者纷纷跟进,于是跌势“崩溃”,转而进入升势。

索罗斯的五段论,与普通的升跌模式区别很大,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信号,却紧紧抓住了投资者心理对市场走势造成的结果,可以说是道出了股市升跌的核心,对投资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买入后亏蚀的应对方法

金融市场就是一个风险市场,金融投资就是一种以风险博取利润的投资。在金融投资领域,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自己的每次投资都能稳赚不赔,包括投资大师们如巴菲特、索罗斯等人也是如此。在金融领域,投资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学会一套亏损时的应对方法非常必要。

有人觉得在投资过程中犯了错误是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以投资专家来自我标榜的所谓大师,更是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总是设法遮遮掩掩。但索罗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犯错误当然不应该引以为荣,但既然错误是无法避免的,那就必须去面对它,也不必引以为耻。在索罗斯的观念里,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却还不去修正。索罗斯喜欢标榜自己相比其他投资者的过人之处,但他并不喜欢提及那些令他赖以成名而别人无法做到的正确判断;反而是把他能比大多数人更为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地加以修正或干脆放弃当作他最大的本领。

索罗斯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当许多人都在追随某一潮流时,他却能敏锐地觉察出其中所蕴含的危机。他能够理解影响股票价格的力量多种多样,他无法完全把握;他理解市场有理智的一面也有非理智的一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不是永远正确。所以,当他确定决策正确时,他愿意大胆行事,充分利用机会的赐予来获取利润;而一旦发现决策失误,他也能及时止损,保全自身。

由于金融领域与生俱来的风险性,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就做好了可能赔钱的心理准备,而且大多数投资者都在自己的心里设定了一个止损点,在这方面,投资大师与普通投资者没有区别——索罗斯也是如此。索罗斯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在面对亏损时的区别是,许多投资者在制定了止损点之后,在面对市场不利的情况时,没有严格执行自己的止损计划,而索罗斯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却每次都能严格执行,不让自己找任何理由去推翻止损决定。这也正是索罗斯为什么能在风起云涌的世界金融市场上始终站稳脚跟的原因。

所谓的设定止损点,就是在投资之前预订出一个价位作为自己的离场价位,即如果投资以后,市场没有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前进,反而转向不利方面发展,那么在市场到达原先预定的价位时,就要平仓离场,结束当次投资。换句话说,也就相当于在此时认输,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及时收手,寻找下一个投资的机会。例如,以5元1股的价钱买入一只看涨的股票,结果在买入后股票转而下跌,如果在买入时设定的止损点是45元的话,在股票跌到45元之前,可以继续持有以待价格上扬,而一旦股价掉至45元,就必须立即将股票卖掉离场,把损失固定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这个范围内,以免继续增加损失。

止损点设立在什么地方合适,要根据每个投资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投资者自身的承受能力而定,承受能力强的可以将止损点设定的稍低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则要设定的高一些。但无论如何,必须设定止损点,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索罗斯从来都是坚决地执行自己的止损计划,无论是在多大的投资中,无论要面临多大的损失,一旦到达止损点,索罗斯都会毫不犹豫地结束离场。

以亚洲金融风暴时,索罗斯与中国香港地区政府的博弈为例。1998年,索罗斯向中国香港金融市场发起狂攻,大量卖空港元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但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准备充分,再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令索罗斯的这次狙击困难重重,无论他多么疯狂地出货,香港特区政府都照接不误。到8月28日这一天,在与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的搏击中,索罗斯已经损失了15亿美元。这是索罗斯在开始进攻之前就为自己设立的止损额度,此时,索罗斯毫不犹豫地立即退出了市场。很多人曾说,也许继续下去,索罗斯就可以挽回所有损失并获得丰厚利润,但在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中,谁又能保证继续下去,他不会扩大损失,甚至破产呢?索罗斯明白这一点,他不会为自己找理由来推翻自己事前经过精心研究而设定的止损点,他会无条件地服从止损信号,以避免损失扩大。

投资亏损随时都可能发生,许多人都在投资之前做足了研究和分析,小心翼翼地投入资金,但这并不能完全防止亏损,蚀本的事情仍会时时发生。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就手足无措,或者明知在赔,却舍不得离场,最终损失严重,遭到沉重打击。索罗斯从来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虽然他在投资领域获得了无数次成功,闻名金融界,但每次投资时他仍然小心地设定止损点,并用他那敏锐的神经随时观察着市场的变化,一旦损失明确,他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出货。这种在亏本后,迅速决断止损的方式,让他躲过多次可能陷入破产境地的厄运。

学会死里逃生。在失败的时候最快地逃离也是重要的技能。世界上有许多投资者都是索罗斯的崇拜者,他们把他当作金融领域的一个神话,崇拜他金融大鳄的身份,羡慕他获得的巨大成功。虽然他们能把他的生平事迹,投资理念脱口而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亏损的敏感和止损时的坚决。所以,虽有很多人精研索罗斯的赚钱秘诀,自以为掌握了索罗斯的投资理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风急浪大的投资市场,但最终大多数却被“风浪”吞没,血本无归。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他们没有学会索罗斯在亏本后的应对方法和原则。

注重税后收益

所有的投资大师都不喜欢缴纳税款,他们总是通过巧妙的安排来合法地实现其税额的最小化,索罗斯当然也不例外。努力避税一直是索罗斯的投资理念之一。

投资就是为了获取丰厚的回报,而纳税多,显然会让你放入自己口袋的利润减少。作为一个掌握着巨额资金的投机者,索罗斯显然不喜欢被税收盘剥太多本应属于他的利润。所以他会想尽办法来规避税收和推迟税收。

规避税收和推迟税收不等于不纳税,只是尽量减少纳税次数和推迟纳税时间。减少纳税次数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着纳税的额度减少了。索罗斯的公司很少分红。曾有人问,他的公司利润这么丰厚,为什么不分红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税收。

如果分红,收入就会被征两次税。第一次,是利润还在公司的时候,要缴纳公司经营所得税;第二次,是红利分给股东们以后,股东们要为此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美国的法律,1美元的企业利润在公司缴纳了经营所得税后就变成了65美分,如果利润留在公司里继续经营,那么税收到此为止,可一旦把剩下的65美分作为红利分派给股东,他们则不得不缴纳联邦个人所得税,然后就只剩下55美分了。如果股东住在纽约或者加利福尼亚州的话,那么他们还必须要向州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后,落到他们口袋的可能就只有45美分左右了。

如果公司不分派红利的话,股东就会有65美分的资产留在公司继续为他们赚取利润,如果这65美分是留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话,那么它的平均收益率会达到每年35%左右,而且还是以利滚利的复利形式存在,可想而知多年以后它的收益回报会是多少。

正因如此,索罗斯的公司很少分红。

对于投资大师们来说,不仅尽量减少缴纳税收的次数非常重要,推迟缴纳税收的时间也是实现税额最小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要知道索罗斯是以钱赚钱的高手,资金留在他手上的时间越长,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股东们赚取的利润就越丰厚。同样以分红来讲,拿1美元作为投资,如果钱是放在索罗斯手里,他每年赚取的利润可能是30%~40%,若每年分一次红的话,投资者将不得不每年都上缴15~20美分的税收,而到投资者手里的利润也只有15~20美分;但同样是1美元的投资,如果投资者20年以后再分红,他所获得的红利绝不仅仅是15~20美分的20倍,那将是一个远远大于此的一个数字,甚至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它们在索罗斯手里将获得快速增值,并且是以复利的形式增长。虽然红利所要缴纳的税额依然是在50%左右,但他们所得到的已远远超过了每年分红的总额,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把纳税的时间推迟了20年。这就是为什么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公司很少分红,而他们的股东依然乐于接受的原因,让他们的钱在索罗斯的手里以几何倍数增长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如果你在25年内每年都能获得30%~40%的利润,你用很少的资金起步也能变成富翁。所以我赚的钱多得让人害怕。在规避税收方面,除了减少纳税次数和推迟纳税时间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就是尽量压低税率。在这方面,索罗斯也是个能手。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并不是在美国注册的,而是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库拉索岛。也许有人会问,索罗斯为什么把公司注册在这个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的小岛上呢?原因就是在这里,复利收入是免税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平均每年的复利率是286%,如果他把量子基金注册在美国境内的话,按照美国的税法纳税,其复利率就要降到20%以下了。这样一来,索罗斯不仅不能以70亿美元的身价位列2003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第38位,甚至连上榜都是不可能的。

税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财富增长、投资回报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索罗斯在衡量投资回报率时,一直把税收计算在内,他知道账面上的收入不是真正的收入,只有纳税后剩下的那部分才是可以落袋为安的利润。所以索罗斯想尽办法增加税后的投资回报率,尽量地压低纳税额度,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额。

当然,他们永远不会以“永不纳税”作为自己的目标,因为只有根本没有收入或利润的公司或个人才会永不纳税,这显然是他们尽量避免的情况。有一位成功的投资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意交很多税!”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这句话。其实很简单,只有收入越高才会纳税越多,他这句话的含义,本质上就是想赚很多钱。而他想缴纳的税额,肯定是已经想尽了各种规避方法后的最低纳税额度。就像索罗斯总是尽量地减少自己的纳税额,可世界上有多少家公司或个人纳的税会比他更多呢?

只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

投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这门学问中最基础的就是要在你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然而,也确实有许多人无法领悟这个道理,总是在各个陌生领域中投入资金,原因可能仅仅是在这个领域里有朋友赚了钱,或最近这个行业变成了投资热门。他们一向以为赚钱的机会都存在于那些紧俏行业,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有大量的盈利机会在自己的专长领域中等着自己。

索罗斯最喜欢讲的一句话是:“风险来自无知!”任何投资,当你了解了其中的道理,自然会懂得逃避风险。最怕的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却不知市场周围早已是危机四伏。索罗斯在华尔街最早做的是国际套头交易,几十年以来,他也一直是在这个领域中打拼。如果他像巴菲特那样去做长期的企业投资,也不见得会做得很糟,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熟悉的领域,那里边的风险他无法了解。同样,巴菲特也不会贸然进入国际套头交易,因为这是索罗斯的天堂,而非属于他。

索罗斯是套头交易投资领域的先驱,他很少触及其他行业,即便是投资,也仅仅是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手段,浅尝辄止。几乎他所有的身家和名声都来自于国际套头交易市场。

索罗斯刚刚到美国的时候,国际套头交易还非常萧条,幸好那时候纽约各银行正对欧洲金融界的情况开始产生兴趣,而这方面的人才又很少,于是,索罗斯立即成了抢手人物。那个时候地方观念很严重,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但索罗斯没有那些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他从欧洲来,不仅对欧洲了解,而且善于在欧美两相比较中发现机会。这使得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在当时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很受限制。就在这种缺少起码的信息网络的情况下,富有创新意识的索罗斯成了几乎惟一一个熟悉欧洲情况的人,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至少比美国人熟悉。再加上他有一般金融界的职员所没有的哲学头脑,善于利用推测和分析来弥补实际材料的不足。正是这两个长处,使他成为了华尔街欧洲证券投资者们倚赖的支柱。索罗斯自己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大金融机构,竟然对于他这个刚刚从欧洲来的年轻人言听计从,而且他写出的那些以猜测和推理为主,以实际材料为辅的研究报告,被准备到欧洲去投资的人当成了重要参考资料。在这个时期,索罗斯成了华尔街欧洲经济情况的专家,成了投资热潮中的重要人物。这样,在这个别人都不熟悉,而他熟悉的领域里,他事业中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

从1959年~1961年之间,索罗斯领导着美国金融机构在欧洲市场的投资,而且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他甚至在1960年,带领着几家大的金融机构对欧洲股市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洗劫。这更令他名声大噪,成为了华尔街投资欧洲市场的引导者。

对欧洲的了解使当时的我成了欧洲投资热中的巨擘,情形有如一群瞎子找到了一个独眼人来做他们的国王一样。同样是在美国的欧洲证券领域,索罗斯后来受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使他陷入了事业的低谷。那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当时他还不熟悉的条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通过对德国银行和保险业敏锐而仔细的研究,索罗斯发现了不容易被一般人发现的秘密,在此基础上,索罗斯写出了有关德国保险业的报告,指出“艾克纳——穆恩克纳保险集团”的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索罗斯拿着自己的研究报告去找摩根斯坦利银行的高层面谈。摩根斯坦利的总裁看完报告后,都等不及索罗斯做更多的备忘录,就让他立刻着手买入股票。他们尝过甜头,相信这一次索罗斯仍能慧眼识真珠。索罗斯的分析没有错,但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索罗斯不可能想到美国的海外投资业会遭到新上任的肯尼迪政府的沉重打击,他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力量有多么巨大。后来索罗斯在总结经验时说:“肯尼迪的措施终结了我在欧洲投资热中的这一段辉煌史,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政府的行政措施常常把股市推向了测不准的境地。”

在此后,索罗斯继续加大对他熟悉的领域——国际套头交易的研究,不断总结各种经验,以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他还自己做模型实验,并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金融投资的收益差别。于是,他自发地触摸到了客观存在的发财机会。令索罗斯重新崛起的安侯公司的老板凯文曾这样评价他:“我总是希望我聘用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色,而索罗斯显然是非常突出的。他来自欧洲,天生具有国际眼光。他了解国外尤其是欧洲的情形,精通包括法语和德语在内的欧洲数国语言,索罗斯在这种业务领域里堪称轻车熟路。”

对所从事领域的熟悉和不断努力研究,使索罗斯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套头交易专家。他后来成立双鹰基金及量子基金,也一直坚持在国际套头交易领域的投资,在三十几年的风雨兼程中,他披荆斩棘、劈波斩浪,不仅上演了一幕幕传奇式的投资经典剧目,创造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获利奇迹,历练出了一条条圣典式的投资理念,成为了这一领域里毫无争议的第一霸主。

不做不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

索罗斯所从事的行业极具风险性。他自己就曾说:“从事套利交易在需要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勇气,金融业内充满风险,国际套利投机更是如此。”但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投机交易中,索罗斯搅动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却很少有失败的时候,即便是亏损的时候,也没有伤到他的根本。索罗斯在风险如此之高的行业内为什么能保持常胜呢?这当然与他敏锐的眼光和超高的操作技巧分不开,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从不会做不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

有人说在金融市场投机套利,就像是在峡谷的两端玩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渊。这其实指的就是套利交易的高风险性。在投资市场,承担风险不可避免,也无可指责,但成功的投资者从不在投资实务中玩走钢丝的游戏,他们永远不会孤注一掷地冒险。在索罗斯的公司,任何一位雇员如果想进行高风险的赌博都将被及时制止。因为索罗斯要做的是投机,不是赌博碰运气,他在进行每一次投资时都有自己的标准,只有那些符合他标准的投资机会,他才会勇敢地下大注“赌”上一把。

我定不会冒险,冒那种能把我自我毁掉的风险,但也永远不会在有利可图时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多种多样,投资方向也变化多端,但只要仔细分析他的投资经历就可以发现,他的每一次投资无不是把握住了投资者们的心理,利用“羊群效应”引导投资者,并在市场转势的那一刻大捞一笔。这就是索罗斯在投资时对大环境的要求标准。此外,在小的方面索罗斯也有许多细致的标准。总的来讲,索罗斯的每一次投资都是符合他自己所设定的标准的,他从来不会做无谓的投资。

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耐心地等待符合他们标准的投资机会出现,在这个机会出现之前,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做。有一次,一位朋友向巴菲特请教投资赢利的诀窍,巴菲特回答:“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索罗斯显然也非常明白这一点。他有一套同样的投资系统,这个系统会按照他所设定的投资标准来寻找机会。当他的投资系统告诉他目前没有值得一做的事情时,他绝不会强迫自己去做点什么。他知道这个时候持币观望等待真正的机会出现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索罗斯这个时候可能是找个地方读书或者思考。同他不一样,巴菲特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是:“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你找不到好投资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去海滩是个好主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巴菲特很可能会在海滩上晒太阳。但无论是读书、思考还是晒太阳,都证明了一点:投资大师绝对不会做不符合他们标准的投资。

当然,投资大师们不会永远地读书或晒太阳,他们终究会有所行动,就是在符合他们标准的投资机会出现的时候。一旦条件符合他的标准,索罗斯的决策和行动都是非常迅速的,他不会有任何犹豫。他已经找到了他了解的投资对象,并且这个投资对象符合他的标准,他的经验和想法已经向他证明过,他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标准都是有效的,所以他已经不需要再考虑什么了。

因此,当符合标准的投资机会出现时,投资大师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做出决定。只有那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才会在决策时犹豫不觉,才会在心中出现无数个“如果”——如果我买入以后利率突然下降或美联储主席明天突然变脸怎么办?如果我犯了错怎么办?如果我为了买这个而卖了那个,结果那个比这个更好怎么办?如果明天市场崩盘了怎么办?……这些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搅扰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难以决策,结果往往是错过了最好的获利机会,甚至在神志不清下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就必须设定正确的投资标准,然后按照自己的投资标准去决策,不做不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

金融市场风云变化莫测,一次投资决策符合你的标准,并不代表它永远符合你的标准。所以,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在做出投资行为以后,还会连续不断地对他们的投资进行监控,以此来判断市场是否一直按照他们的标准发展,投资是否顺利。巴菲特对他的投资大概是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索罗斯则更加频繁,他几乎是每天,有时候甚至是每一分钟都要对他的投资进行检查,因为他所从事的国际套头交易,风险更高,变化更快。他随时都对市场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朝着不符合他投资标准的方向发展,他就会马上抛售获利或割肉投资,总之他不可能在不符合他的投资标准的市场上做无谓的投资,退出市场是他在投资不符合标准时的惟一选择。

尽管投资大师们的投资风格各有不同,像巴菲特和索罗斯就截然相反,但他们都在不断寻找符合他们的投资标准的投资对象,并不断根据自己的标准衡量是否该进行投资,是否需要退出。投资标准是他们进行决策的依据,符合他们的标准的投资他们就会坚决持有,而一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就会马上退出。

索罗斯的制胜习惯:即刻行动

索罗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投机市场上翻云覆雨,长期从事金融投机活动,虽然也有过失手的时候,但在多数情况下他都获得了成功,而且赢得了巨额利润。许多人都很羡慕和佩服他所拥有的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维、广泛的信息、庞大的人脉、敏锐的触觉、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佩服他能从天气的变化联想到农机具和化肥的生产,能够根据一场不起眼的局部战争,预见到某些高技术领域将受到重视。确实,这些能力对索罗斯获取巨额利润有很大帮助。但像索罗斯一样拥有这些才能的人并不少见,可为什么就他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关键是这些人比索罗斯少了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刻行动的决断能力。

在竟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赚钱的机会很多,几乎每个人都有获得机会的时候,但获得机会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机会又是一回事。因为丰厚的利润不会等在你的身边让你慢慢来取,大多数赚钱的机会都是若隐若现,转瞬即逝的。在机会面前,没有清醒的头脑和果断的作风,即使机会已经跑索罗斯认为,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到你的手心里,也会因为你没能及时地握紧拳头而跑掉。许多投资者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眼睛盯在市场当中,心中祈祷着机会出现在面前,但当机会真的出现时,他们往往又犹豫起来。这是因为,在股市运作中,机会与风险并存,想投入资金抓住机会大赚一把,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一旦失败,可能连身家性命都要赔上。所以,在机会面前,他们反而惶恐起来,无法下定决心,转瞬间,机会又已离去。

索罗斯从来就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在机会面前他总是行动果断,毫不含糊。他既有认识机会的敏锐性,又有捕捉机会的果断性。一旦有符合他投资标准的机会出现,他就像是一个赌博上瘾的赌徒一样,总是毫不犹豫地压下大注。

索罗斯对英国美洲虎公司的投资,就是一个显示他果断作风的典型例子。

1984年,英国的几个大型公共公司——不列颠电讯、不列颠煤气和美洲虎公司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采用行政干预手段降低几大公司的股票价格,以期帮助几大公司度过困境。这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正好持有一些美洲虎公司的股票,于是他让公司的业务经理拉裴尔研究一下美洲虎公司当时的状况。拉裴尔经过认真地调查和研究后,认为美洲虎公司的人力架构非常合理,业绩很好,而且正在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全是一个理想的投资目标。于是拉裴尔把研究成果交给了索罗斯,并附上结论:该公司业绩良好,量子基金所持有的该公司股票不会出现问题。索罗斯看完报告后马上打电话给负责英国业务的经纪人,指示他立即买入25万股美洲虎公司的股票。正在旁边等待索罗斯答复的拉裴尔吓了一跳,他马上对索罗斯说:“我的报告并不是要求买入,我想表达的意思仅仅是现在公司所持有的美洲虎公司的股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索罗斯看了看拉裴尔,接着他的话说:“既然他们业绩良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前景还很不错,这意味着什么呢?肯定是股票一路上涨啊!”

见拉裴尔还是一副欲言又止,不太理解的样子,索罗斯又进一步解释说:“既然你认为美洲虎公司的总裁和员工工作都十分出色,并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这就保证了他们的利润来源。公司有了利润,股票的价格就会增长,股东就能获利,企业的利润不断上升,股票价格就会不断增长,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必然会有国际机构投资者对它产生兴趣,一旦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股票的价格就会大幅上涨。既然它有这么大的升值潜力,就算是把我们全部的财产押上去,又有什么不对呢?”

显然,这些道理拉裴尔都明白,但他还是无法理解这么大的投资索罗斯为什么就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决定。结果表明,索罗斯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们很快就从美洲虎公司身上赚到了2500万美元。

从索罗斯和拉裴尔对美洲虎公司的不同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个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并不是过于大胆鲁莽,而是过于小心翼翼。这种小心源自于他们对自己不够自信,虽然他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但缺乏自信却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趋势,不敢即刻付诸行动,以致错过了就在身边的机会。索罗斯与其他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自己总是充满信心,这使他敢于决策并立即付诸行动,使他敢于突破瓶颈,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使自己的投资获得最丰厚的回报。

索罗斯不但在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出现时能够立即付诸实施,在不利情况出现时,他也能迅速决策,即刻行动。1974年,尼克松正受到水门事件的威胁,世界各国金融界都对此非常关注。有一天,索罗斯正在打网球的时候,他在东京的经纪人打来电话,对他说日本市场对水门事件感到非常不安。当时,索罗斯手上握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日本股票。在接到电话的当时,索罗斯只用了一秒钟,就向他的经纪人下达了将日本股票全部清仓的指令。如此迅速地做出决定,当然不是说索罗斯不喜欢思考,胡乱地下决定,恰恰相反,索罗斯是个非常爱思考的人,他以自己的哲学思维为自己设定了投资的标准,这正是他能够迅速决断的原因。通过经纪人提供的信息,索罗斯知道日本的市场状况已经不符合他的投资标准,所以他甚至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决定,也正是这样的迅速决断帮助他避免了许多风险。

迅速决策、即刻行动,可以说是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的制胜法宝。这不但帮助他在出现投资机会时获得巨额利润,还帮助他在遇到挫折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这也正是索罗斯从事金融投机将近半个世纪,站在风口浪尖却始终能乘风破浪,游刃有余的原因所在。

从投资一开始,就要设定好退出条件

正像每一位投资专家都有自己的投资标准一样,他们也同时都具有自己的一套退出机制。很多时候,这套退出机制就包含在他们的投资标准里,是投资标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索罗斯也有他的退出法则,而且其退出法则与他的投资标准直接相关。索罗斯一直认为,不管在一次投资中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必须事先制定好退出策略,并严格遵守其标准。否则,一切努力都可能化为乌有。

市场上确实存在这样一大批投资者,他们没有自己的退出机制,甚至没有何时必须退出的概念。所以他们无从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卖掉一些赔钱的头寸,而一个赚钱的头寸又究竟应该持有到什么时候。通常这样的投资者无论是获得利润还是遭到损失都会感到非常紧张。当他们的投资小有赢利时,他们就开始担心利润会不会化为泡影,究竟应不应该马上抛出以保住利润。结果他真的把一只将要大涨的股票卖掉之后,看着一路上扬的价格又懊恼不已。而当他们面对损失时,他们又会告诉自己那只不过是账面上的损失,只要继续持有,等暂时的调整一过,价格肯定会涨上来的。可不幸的是,所谓的“暂时的调整”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价格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反弹,而是一路跌了下去。直到他对反弹的希望完全破灭的时候,他才会绝望地抛出手中的股票——往往这个时候价格已经跌到了底部附近。这是没有自己的投资标准和退出法则的投资者们很可能遇到的情况,其结果经常是一系列的小盈利被一长串大损失所抵消,这与索罗斯的成功秘诀——“保住资本和本垒打”正好相反。

索罗斯一直强调的“保住资本和本垒打”即“甩掉损失,让利润不断增长”,就是教育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继续持有头寸,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抛出头寸,获利了结或避免损失。

索罗斯在每次投资之前都会预先设定一个假设,他的退出法则与这个假设也直接相关。索罗斯通常都会在他的假设变成现实以后或被证明假设不成立时退出。例如他在1992年狙击英镑时,其前提假设是英镑会不断贬值,直到最后无法维持其与马克的汇率关系而退出欧洲联合汇率机制。果然如他所料,英国不景气的经济令英镑不断贬值,也使大量做空英镑的索罗斯不断获利,利润的不断上升并不能使索罗斯急于落袋为安,他反而不断加大力度,争取更多的利润。直到英镑最后被踢出欧洲汇率机制,其假设条件完全成为现实,令他无利可图的时候,他才从容退出这次投资,并从中获得了10多亿美元的利润。

索罗斯不是圣人,也不是预言家,所以他的假设也肯定会有错误的时候,这种时候他也必定会遭受损失。可一旦市场证明他的假设条件不成立的时候,他会在自己的退出法则的指导下,马上割肉退出,接受损失,同时也使他的损失降到最低。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索罗斯无法避免错误的产生,但他知道如何投资和退出。正是这完整的退出法则使他能够在判断正确获利时可以把利润争取到最丰厚,而在判断失误不得不遭受损失时能够把损失及时甩掉,保全自己的资本。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想要在金融市场上获利丰厚,就必须学会制定自己的投资标准,更重要的是从投资一开始,就要设定好这次投资的退出条件。

在投资时不要进行频繁的操作

许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都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被市场的波动左右,频繁地买进、卖出。更有投资者把频繁的操作当成具有高超投资技巧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正彰显了投资者经验缺乏,技巧拙劣。索罗斯在他五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从未进行过频繁的操作,因为他深深了解操作频繁对投资获利的害处。

索罗斯认为频繁的操作会给投资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会导致整个投资的失败。他看到很多投资者本来抓住了不错的投资机会,却因为频繁地进出市场而没能获得本应到手的利润。在这些投资者还懵然不知时,索罗斯却已经看到了频繁操作的几大害处。

其中最为明显的害处就是,频繁的操作会提高投资成本。获利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索罗斯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利润的最大化,投资成本当然要尽量地压低,这是所有投资者的共识。但知道和做到根本是两回事。许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以前都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降低投资成本,可一旦进入市场,就完全被上下波动的价格走势所左右,把成本预算忘得一干二净,不停地围绕着上上下下的价格进行频繁地买卖操作。他们就在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中把本应归入自己口袋的利润,交给了政府和券商。当投资结束,比较自己进入时和退出时的价差,认为自己获利颇丰时,却发现本应很高的账面利润,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交易税和佣金,到手的实际利润大打折扣,少得可怜。

索罗斯当然不会像那些“傻瓜”一样让政府和券商随意地压榨自己。所以,每次投资他都会尽量减少操作次数以避免支付过高的交易费用。索罗斯从不轻易进入市场,即便是他已经找好了投资对象,他也会等待最好的投资价位,在他认为最合适的价格上大量买进或卖空,然后他就会制止自己的双手,只用眼睛去关注投资对象,直到他认为的最佳退出时机到来之前,他绝不会被市场正常的波动所“欺骗”。在索罗斯的投资生涯中,大多数时候他只进行三次操作,一次少量买进试探市场,一次大量买进等待获利,一次卖出获利了结,从而把交易成本压到最低,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除了提高投资成本,频繁的买卖操作还会给投资者带来另一个颇大的危害,那就是投资机会的错过。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抓住一次真正的投资机会并不容易。所以,失去投资机会相对于投资成本的提高来讲,更令投资者心痛和懊恼。索罗斯深知频繁的操作很可能将投资的步伐打乱,从而无法清晰地分辨投资时机,丧失获利机会。例如有许多投资者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才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却往往由于在投入资金以后患得患失,致使最终无法从中获利。这正是习惯于频繁操作的投资者容易犯下的错误。他们常常是在投资对象小幅升值以后,就开始害怕市场回调,损失账面利润,于是将其股票卖出,觉得这样就可以先小赚一笔利润,同时还可以等价格降低以后再重新购回。可市场往往与他们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价格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回落,而是在他们卖出以后连续走高,快速上升。此时如果追高买入,就提高了成本,不但没能赚钱,反而亏蚀不少;如果死等价格回调,更可能就此失去这次投资获利的机会。

同时,频繁地进出操作还会牵扯投资者过多的精力,使他们无法抽出时间观察市场中的其他机会。索罗斯也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他总喜欢将资金一次性大量投入到看好的投资对象,然后就是静待最佳退出时机的到来。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不会耗费精神去多做无益的买、卖,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抽出来寻找其他的投资机会。

如果仅仅是提高交易成本和错失投资机会的话,频繁操作可能就不会被包括索罗斯在内的许多投资专家列为禁忌。投资经验丰富、技巧高超的索罗斯之所以尽量避免频繁操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很可能导致重大失误,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凡是操作频繁的投资者都喜欢蝇头小利,一旦失陷于小利润的得失之中,投资者就会失去理智,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进行多投时不停地去追涨杀跌。这样的投资方式,或许能够在短期内带来一些小利,但却最容易造成投资者在市场突然转折时的犹豫不决,一旦原有的趋势改变,突然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就会给他们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索罗斯一直尽量避免过多的操作,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来观察和思考,从而使自己的眼光穿透小的得失,看到大利益。

同时,频繁操作还会给投资者带来另一个索罗斯非常讨厌的坏习惯,那就是耐不住寂寞。在索罗斯看来,凡是耐不住寂寞的投资者,尤其是投机者,都不会抓住好的投资机会。他们不是为获利而投资,而只是为投资而投资。这样的投资者又怎么可能成为像索罗斯一样的投资专家呢?

索罗斯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工作量和成功恰好成反比。”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等待时机时要有耐心,另一层就是在投资时要减少操作次数。在金融市场上,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常赚钱者不常操作,常操作者不常赚钱。所以,投资者要想成为一个像索罗斯一样的富翁,就尽量减少操作的次数吧!

利用关系网获取投资信息

作为“经济晴雨表”,金融市场对信息的敏感度远远超越其他市场。因为,任何一条重要消息,都可能造成金融界的震荡。而“先得信息者称王”更是金融领域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索罗斯自然明白这一道理,同时他也知道,要想先于他人获得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不但每天阅读大量报纸杂志,以期得到被其他人忽略掉的有用信息,还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的人际关系网,从与世界重要人物的交往中来探知仍未发布的重要信息。

在索罗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许多投资者开始研究他的投资技巧。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索罗斯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可能是他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市场大获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索罗斯在一个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俱乐部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俱乐部成员最多不超过2000人,而每个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国家经理、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索罗斯在投机事业上如有神助。

一个由消息灵通者或重要人物组成的关系网是获取投机信息的特殊重要的渠道。在这个以国家政治领袖为主要成员的俱乐部里,索罗斯是少数的几个经济领域人物之一。索罗斯不是选民领袖,他无法左右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局,但他在这个以经济为主的世界中却具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所以他在这个俱乐部的地位也并不低。那些政治人物都想要结识索罗斯,想听听他对世界经济的分析。与这些人的交往对索罗斯来讲当然是大有益处,这使他可以直接了解到各个国家的领袖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了解他们将要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甚至会提前知道一国在经济策略上将要做出的改变。而这些重要的信息,其他人只能从新闻报道上获得,不但时间要晚很多,而且还都是些经过了多层过滤的东西。

在普通投资者的眼里,索罗斯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即便是相对于那些著名的投资专家,索罗斯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许多国家领导人,他可以和某国财政部长一起进餐,他可以和某国中央银行行长同场打球,或者礼节性地拜访某国家总理。在与这些国家重要人物的直接接触中,索罗斯总是能够从他们那里得来重要的信息。这样的交往,甚至可以使他对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施加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索罗斯就被邀请到英格兰银行,与许多重要人物共同讨论如何通过紧缩银根的办法来重振金融市场。许多人认为索罗斯之所以受邀是因为在1980年,他一口气买了10亿美元的英国债券,并从中赚了1亿美元,这使英国的政治领袖和金融家们非常重视索罗斯的经济分析能力。但具有非凡投资能力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和各国重要人物建立一定的关系基础,索罗斯凭什么受到格外青睐呢?

再比如1993年11月,著名作家迈克·路易斯在对索罗斯的开放式基金会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期间,看到索罗斯上午刚刚会见了摩尔多瓦总统,晚上又与保加利亚总统见面会餐。迈克·路易斯认为索罗斯能与这样的“上层”人物频繁接触,对他的量子基金的运作一定会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

当然,与这些重要人物共进早餐或晚餐并不能帮助索罗斯直接探听到一个国家准备出台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政府高官们在吃饭时并不会拿提高利率或货币贬值的准确日期或具体情况作为话题随便讲出来,尤其是与索罗斯一起时,他们肯定会更加小心。但这并不妨碍索罗斯从与他们的聊天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以索罗斯的话来讲,就是在同这些“大人物”的接触中,使得他能够“获得了对事件的最感性、最真切和最直接的感受”,这让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一国政府的态度,判断出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引起经济领域什么样的变化。

与高层人物的交往使索罗斯受益匪浅,虽然直接的交谈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重要的是索罗斯可以与他们对话,并将得到的反馈信息储存在脑子里,为以后做准备。很多人无法明白索罗斯为什么有很多出色的投资,为什么他可以在许多人意识到投资某种市场可以获利的前几个月就已经进入了该市场?为什么很多毫无迹象可言的市场变化都在索罗斯投资后不久显现出来?这很可能就是源于索罗斯与某些领导人的交谈,而在他意识到其中含义的时候,市场还没有开始反应。

索罗斯的关系网不仅给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还培养了他从全球高度出发的观念,这就使他在众多的投资者中如鹤立鸡群,使他可以高屋建瓴,构造一个宏大的图像,而不会因受困于某一国家国内问题而无法自拔;这让他学会如何去探索整个世界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到投资机会。

索罗斯基金管理会的业务经理加利·格莱德斯坦说过的一段话恰当地道出了非同一般的关系网对索罗斯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索罗斯能够接触到国际政治、经济界的领袖人物。他具有超凡的交际能力,他通过自己独特的交际手腕,向他们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他的关系网遍布全世界,这是他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秘诀。”

无论胜败都时刻保持理智

在金融市场,价位的升跌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尤其是在风险和收益都非常高的投机领域,疯狂几乎成了投机者的常态。就连索罗斯自己都曾说过:“我是个疯子。”虽然在这个令人发狂的市场,任何人都难免跟着失去理智,但索罗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胜败,都能保持着一种清醒理智的状态。

在普通投资者眼里,索罗斯无疑是最疯狂的,动辄投入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不赚到盆满钵满不罢手。但索罗斯之所以在每次赢利时都能坚持到收益最大的时候才退场,并不是因为他疯狂,而恰恰是因为他有足够的理智。

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里根政府坚持美元升值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再加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廉价倾销,终于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1985年,索罗斯据此判断,美国必将改变政策,迫使美元贬值,而与此同时,日元和德国马克则肯定要升值。在索罗斯得出这一结论并开始着手抛空美元,买入日元和德国马克时,美元仍处在上升阶段,而德国马克和日元还在不断贬值。

美国终究无法忍受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压力,新上任的财政部长与日、英、德、法几国的财政部长签署了促使美元贬值而其他货币升值的“广场协定”。在“广场协定”内容发布的第一天,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就下降了43%,这使索罗斯在一天之内赚了4000万美元。当索罗斯公司的员工兴奋地告诉他这一结果时,索罗斯几乎没有一点表情,他这时脑子里考虑的不是他已经赚了多少钱,而是如何乘胜追击,抓住这次机会,尽量争取更大的胜利。他立刻指挥下属,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和德国马克,斥资高达15亿美元。当最终美元止住贬值趋势以后,索罗斯的全部赢利已经达到了15亿美元之多。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索罗斯具有一般投资者所没有的冷静和理智,他的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如果他在听到一夜之间赚了4000万的报告之后,就洋洋得意起来,很可能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从而失去冷静的思维,那么他也就会失去后面增加的高达11亿美元的利润了。

索罗斯不仅在投资赢利时能够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在投资失败亏损时也同样能保持冷静。索罗斯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无论失败多少次,损失有多严重,索罗斯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静的心态来接受现实,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求重新再来。所以,无论是哪一次失败,都没能将索罗斯正真地打倒,每一次失败之后,他总是能迅速地东山再起。

例如1981年的投资失误,就令索罗斯损失惨重。那一年,美国的贷款利率已经处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索罗斯预测,美国的贷款利率必将下调,而与此相对应,美国国家公债的利润回报率一定会升得很高。于是他不顾助手和合作伙伴的极力劝阻和反对,执意购买了大量国家公债,但这次索罗斯的判断失误了一半。美国国家公债的利率确实如预期的一样上升到了15%,但贷款利率却没有按照索罗斯的预期下降,反而是上升了20%。大量贷款购买国家公债的索罗斯,不得不支付利息之间的差额。为此,索罗斯损失了8000万美元。

一次失败并不能给经惯风浪的索罗斯太大打击,但这次失败使索罗斯最重视的合伙人兼助手罗杰斯带着几个重要的欧洲客户撤资离开,这让索罗斯感到非常痛苦。可这种痛苦并没有击倒索罗斯,而是令他更加冷静认真地总结教训。一段时间后,索罗斯调整了投资伙伴和投资策略,重新开始寻找投资机会。

任何人的投资理论和投资策略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索罗斯的理论和方法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在许多人崇拜地看着索罗斯的业绩表,坚信索罗斯是不会犯错误的投资天才时,索罗斯总会流露出无奈的笑容,他说:“人们往往被我的常胜误导。我可以毫不介意地说,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但我觉得我的过人之处在于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我获得的最重要的洞察力就是认识到人类的认知具有必然的不正确性。”正是这种客观的认识和自我分析让索罗斯始终都能抱有一颗“平常心”,无论是在赢利时,还是亏损时,他都可以理智地面对现实,冷静地思考问题,妥善地处理结果。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清醒的头脑,索罗斯才真正地成为了“不可战胜”的股市英雄,永远不会真正倒下的金融投机家。

同类推荐
  • 清教徒的礼物

    清教徒的礼物

    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该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论武功 ,不与三个徒弟在同一级别上,论办事能力,他不及孙悟空的小指头。孙悟空哈一口气,都可以把唐僧吹到十万八千里远。也就是这个看似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成天阿弥陀佛不离口的高僧,却领导着天底下最优秀的团队,跋山涉水战胜众妖群魔。取得西天真经。唐僧不是以力胜人,而是以智服人,以德服人,以仁服人。他高洁、勤奋、率性、清廉,处处闪现人格魅力:他管理水平超一流,善用心理学、 领导学管理并收服众徒儿。公关能力超强,左右逢源,广结善 缘,博得高层青睐。危急之时终能化腐朽为神奇。唐僧是真正的优秀的领导学开山鼻祖。
  • 按制度办事大全集

    按制度办事大全集

    风驰电掣的火车,自有其不可脱离的轨道,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风筝,自有其不可松脱的线索。天高才能任鸟飞,海阔才能凭鱼跃。万物轮回,四时更替,皆有不可改变的法则。管理亦是如此,这种法则就是规则,就是制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每个人的利益得失密不可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每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息息相关。好的制度犹如好的道路,它可以让人们来去自由,行走便捷,并很容易抵达人生理想的目标。人们之于社会的理想,主要指向理想的制度,人们之于企业的理想也主要指向理想的制度!
  • 局

    本书选录了在商业史上的十五场商战实例,包括纯黑色的较量、360度激斗贩卖、运动赛场龙虎斗、拖延就是胜利、胜者成就规则、胜者制定规则、天空的主宰等。
  • 老子,最合格的CEO

    老子,最合格的CEO

    本书主要通过《道德经》中所讲述的观点,结合作者本人在做管理及培训中所遇到的各类提问及疑问整理成简单易懂的“现代管理学”,其中每个观点都与《道德经》中所讲到的内容有关联,可以让管理者在简单的五千字中悟到现代管理的真谛,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本书采用“先总结、后分析+以案说法(现代、古代、真实案例)”的架构,其中现代管理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在管理培训中,学员提到的真实问题,而且涵盖“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涉及到“招人、留人、用人”等众多与中小企业主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法则。在写作中不仅有论点,还有论据,以真实案例及历史典故做支撑,既增强了说服力,也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吸收。
热门推荐
  • 姻缘劫之废材小姐傲天下

    姻缘劫之废材小姐傲天下

    她是新世纪排名NO.1的杀手,在暗中护送神偷是被反杀,落入河中,一夕穿越------成了无颜丑女,毫无灵气的废材.......偶遇天才王爷,却对她一人死缠烂打,让她不由的感叹。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冰山王爷?........在悄无声息中上演着一场强者与强者的对决,追逐与被追逐的精彩好戏.......
  • 无上魔威

    无上魔威

    陈峰重生在另一个世界,竟然是十万年难得一遇的至尊魔体。为了生存、为了强大,他的目光看向了终极强者的巅峰。看他魔动六国,凑齐化神三宝。威震海外、收伏上古神魔。笑傲星空,尽显无上魔威。
  •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新书《我的帝国崛起》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我所生存的CN23号地球位面毁灭了,我和少数的幸存者,为多元宇宙意志所容纳,成为了“裁决者”。为了贯彻多元宇宙的意志,为了维护各时间线的稳定。我不得不穿梭于各个历史事件和传说中,去疏导、解决、裁决各种各样偏离了历史轨迹的麻烦。在这样一份时空错乱,自由却又无奈的工作中,唯有与各种美食离奇的邂逅,能慰藉我的孤独。
  • 妖孽悄悄来

    妖孽悄悄来

    三百年风吹,三百年雨打,三百年日晒,你就算只能恢复一点,我也定会等你。如今这身子,不生不死,不痛不灭,我有的是时间。你看看,这身旁的白蛇,像谁。你再看看,我的心,还在跳。
  •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 The Gilded Age

    The Gilded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人生,是一次充满诱惑之旅,每迈一步,诱惑如影随形。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必须战胜诱惑,而战胜诱惑,注定要忍受寂寞。在寂寞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独自享受自在和轻松,心不被物欲所役,身不为世俗所驱,让人格升华,让情感净化,让心田润泽,你就会获得人生的成功。
  • 枪神痞子兵

    枪神痞子兵

    一代枪神冷枪在一次行动中不幸负伤,而对于老对手却始终不肯退休。因此他得到了培养新兵的资格。痞子叶小天本是一个无业游民,为何却偏偏被冷枪看上。他的人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看他如何从痞子历练成枪神。
  • 快穿指南

    快穿指南

    现在这世道,穿越什么的好像已经不足为奇了,像古阡陌这种没爹没娘的孤儿穿越指数貌似更高了,所以目前为止古阡陌还算是淡定,校园文,演艺圈文,网游文,穿越文,末日文,重生文什么的还算是很正常的,至于耽美文和乱入的动漫文,咳咳,想想都是醉了,希望某个坑爹的系统能放她一马。注:新人新作,文笔不好见谅。
  • 风华绝世:君临天下

    风华绝世:君临天下

    “徒儿,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夫,以后我就是你的夫了。”某只被狡猾狐狸拐走的小白兔乖乖点头。“师父,我被龙宫太子欺负了”“五马分尸”“师父,文家公子当街调戏我”“挑断经脉掏他心肺”“师父,魔君下聘要娶我”“灭了他魔界”“师父,百花宫宫主说要杀我”“屠了百花宫”“师父,我喜欢上一个人了”终于,某妖孽师父坐不住了,“徒儿,这次为夫亲自出马!”“师父,晚上有个人潜进我房间”某妖孽师父心虚了,“徒儿,你就从了他吧!”史上第一腹黑师徒,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