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9200000014

第14章 世界宗教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前485年),原为释迦族王子乔达摩。乔达摩从小生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在29岁的时候,开始变得莫名其妙地烦躁和苦恼起来。一天,他和车夫外出闲游,途中所发生的三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

第一件事,他们遇见了一位极其衰弱的老人,驼着背,脚穿破鞋,一副贫困相。车夫说:这就是生活之路。

第二件事,乔达摩看见了一位身患重病的人,疼痛使病人脸色惨黄,痛苦万分,车夫重复说:这就是生活之路。

第三件事,他们看见路旁躺着一具尸体,尸体已经腐烂,没有了双眼,样子恐怖。车夫又重复着同样的话。

贫困、疾病和死亡一下子涌上了乔达摩的心,他感到种姓制度的不公平在撕裂着他的心,后来他又看到了一个云游的苦行僧,忽然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要去寻找某种深奥的真理。

一天夜里,乔达摩从精神极度痛苦中醒来,他忽然感到有种神秘的力量在驱使着他,于是他告别了熟睡中的妻子儿女,连夜驾车出走了。清晨,车在河边停住,乔达摩割下长发,卸去一切装饰,换上一件褴褛衣服,朝群山深处走去,他来到一个深山沟,和一群术士拥挤在山洞里,每天绝食、苦行。一天,正当他沉思苦想时,虚弱的身子一下跌倒在地,不省人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慢慢地苏醒过来。忽然,他感到眼睛一亮,他彻悟到了一切!他所苦苦寻求的真理在他心中升腾起来,于是,佛教便产生了。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说

四谛说是佛教的最基本教义。“谛”即真理,“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说人生皆苦。集谛,说人生多苦的原因,认为根源在于“欲念”。灭谛,说要消灭苦,必须灭掉欲念,消除轮回,达到超脱人世诸苦的涅槃境界。道谛,说达到涅槃的道理和方法。

◎菩萨

“菩萨”这一名称出自印度梵文Bodhisattva,音译是“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菩萨”在佛教中是仅次于佛一等的。据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曾以菩萨为称号。

菩萨的形象与装束,唐代开始基本定型。面为圆脸盘的女相,眉毛长而弯。戴宝冠,高髻或垂鬟髻,多出来的长发垂在肩上。上身赤裸或斜披天衣,戴项饰、璎珞、臂钏,腰束的体锦裙或罗裙,两足半圆。这就是汉化了的菩萨。

◎十八罗汉

罗汉是佛教名词,是梵语Arhat(阿罗汉)的简称。佛教故事说:释迦牟尼临终时对身边的四个高足说:我走后,你们就留在尘世间普度众生吧,这就是四大罗汉。四个罗汉力单势薄,就又在东西南北四方各增加四个罗汉,这样就出现了十六罗汉的说法。

佛教传到中国后,罗汉的故事不断演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高僧庆友和我国的玄奘法师也被加入到罗汉行列,罗汉扩充为十八个。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与章嘉活佛认为庆友和玄奘不应身居十八罗汉之内,于是替换成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五百罗汉

关于五百罗汉的故事,佛经中说法不一,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摩揭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其中一个僧经常做一些违背教义的事,惹得国王想把1000个佛僧全部淹死。这时500罗汉僧现出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山谷里隐居起来。

国王发现500罗汉僧离去后,亲自去道歉并请他们回去。但罗汉僧们不愿再回去,失望的国王便在国都内建起一座寺庙,塑造了五百尊罗汉像,每日供奉。这样,“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也传到了我国。

◎和尚

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斗争。而这“和”是进行修行的佛教徒所崇尚和遵循的。以“和”为“尚”,这是把佛教的出家弟子称为“和尚”的由来。

◎如来佛

“如来”一词是由梵语译出,是“佛陀”的异名,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也可称释迦牟尼如来佛。

◎观音

据佛经记载:观音本是西方的一个小国的太子,名“不眴”,他成佛后,成为“西方三圣”之一。据说,众生在遇难时只要诵念他的佛名,他就会“即时观听其声音,前往拯救”,释迦牟尼于是给他取名观世音。唐朝时,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才把“世”字去掉,称“观音”。

◎千手观音

传说千手观音是灶王爷的三女儿,一次灶王爷身患重病,名医说必须用女人的玉臂作药引,才能治好病。灶王爷的三女儿听说后,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去救父亲。灶王爷在女儿的帮助下,身体痊愈了。灶王爷望着失去双臂的三女儿,又得了心病,内心非常痛苦。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很受感动,说:“这样善良的好孩子,怎么能让她受苦呢,她失去了两只手臂,我要还她千只手,就叫她千手观音吧!”

◎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因为其传播范围最广,信仰人数也最多,所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虽然它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但它的产生地却在东方。

公元前63年,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区,当时该地区的主要居民是犹太人。罗马人到来后,对犹太人实行屠杀和掠夺政策,犹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现实的绝望和痛苦,使他们转而寄托某位救苦救难的救世主出现,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在这种背景下,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出现了传道者,说上帝将派救世主(希伯来语为弥塞亚,希腊语为基督)前来拯救人类,后来耶稣基督不幸被罗马人抓住,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升天,不过,耶稣将再次回到人间拯救人类,建立千年王国。该故事流传甚广,信奉之人也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基督教。基督教的许多教义、教规都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的《圣经》包含了从犹太教继承下来的《旧约全书》和基督教《新约全书》。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人也是上帝用泥土捏成的;上帝要在世界末日实行大审判,恶人将受到恶报,好人的灵魂将升入天堂。基督教还规定,人不分种族,只要相信耶稣基督,遵守教规就可以成为教徒。教徒要去教堂做礼拜,佩戴十字章,读《圣经》。早期的基督教因为是在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下产生的,因而被罗马人视为异端邪说,并大加迫害,直到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才下令取消禁令,正式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后来,基督教发生分裂,出现了天主教(罗马公教)和东正教。文艺复兴时期又出现了许多改革的基督教派,如英国的新教、德国的路德教、瑞士的加尔文教等,从而使得单一的基督教变得五花八门,但不管如何变,它们都信仰上帝,拜读《圣经》,崇拜圣母玛丽亚。

◎《圣经》

与其他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有一部经典——《圣经》。“圣经”这个词在古希腊文中原意为“书”。但是,基督教的信徒们却一再宣扬,《圣经》是上帝向人们所作的启示,是一部神圣的书,是“绝对的真理”。

根据研究,实际上《圣经》是不同时代的40多位作者撰写后汇编而成的一部作品集。它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全书》形成的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用古希伯来文写成的。《新约全书》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是用希腊文写的。整部书的叙事年限共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欧洲的社会思想起了长期的统治作用,作为一部包括历史、律法、文学的百科全书,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历史演变、哲学发展和文学艺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全世界现有宗教徒估计超过25亿人,其中基督教信徒达15亿多。《圣经》是译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受重视的基督教的经典。

◎教皇

公元4世纪以前,基督教的所有主教都称作教皇。从5世纪的罗马主教里奥一世(440—461)开始,教皇成为罗马主教的专称。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基督教随之也分裂为两派教会。帝国西部的教会以罗马主教为中心。就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际,为了防御“蛮族”的入侵,保卫罗马城,罗马主教在混乱中站出来,代表皇帝发号施令。

在格利高里一世(590—604)任罗马主教的时代,他领导了抵御伦巴德人进攻的战争,并使伦巴德人皈依了天主教。罗马主教成了抗御外敌和传播天主教的首领。于是所有教区都承认罗马主教的绝对权力,承认他是唯一的教皇。在实际成为领袖的同时,罗马主教还从《圣经》中找到了根据。《圣经》中说,基督把教义传给他的十二个门徒,其中之一圣彼得就是罗马教会的创始人。基督还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他,因此,圣彼得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既然圣彼得是十二门徒的领袖,那么罗马主教就应是教会的领袖。

◎主教

“主教”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监察者”,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主教通常是一个地区教会的管理人,从属于教皇,位在神父之上。在中世纪各天主教国家里,主教占有大片地产,享有政治、经济、司法等广泛的权力。其从属程度依所在国教皇与王权之间的力量对比而定。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主教不再从属于教皇,而奉本国国王为教会首领。

◎牧师、神父

牧师是基督教新教大多数宗派中专职主持宗教仪式、管理教务的人员。在《圣经》中,用耶稣比喻牧人,用教徒比喻羊群,故用“牧师”称主持教务和管理教徒的人。意为“牧羊人”。

西方对神职人员尊称为“父”。神父是天主教、东正教的一般神职人员,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为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修道院

修道院最早出现于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东部行省埃及,是教士修道聚居之地,有男修道院和女修道院。因为修道士主张苦刑,摒弃世俗,故修道院起初多选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自己开荒种地。后来,国王和封建主给予修道院大量馈赠,修道院还从国王那里获得种种特权,独霸一方。修道院还经营农业、工商业,逐渐拥有了法庭、学校、管理机构和武装力量。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欧许多修道院被关闭,但自19世纪末起,又有所恢复和发展,现今修道院主要分布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及拉丁美洲诸国。

◎耶稣会

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又称耶稣连队。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军官伊纳爵·罗耀拉创建于巴黎,1540年获教皇保罗三世认可。成立之初,旨在反对宗教改革,重振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会长被称为将军,通过选举产生,终生任职,将军长驻罗马,会内有严格的军事性质的纪律,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任其驱使,所以总会长又被称为“黑衣教皇”。该会自成立始,一方面从事宗教活动,一方面从事政治斗争,为适应它所承担的使命,在吸收训练会员方面十分严格。

为方便活动,耶稣会士一般不穿僧衣,不住修院。一般以创办学校、医院、担任官职和宫廷神父等方式,打入上流社会。同时,广泛接触社会各层,从事宣传活动,在捍卫、推广天主教思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基督教的圣事

圣事是基督教的重要礼仪,不同的教派,其圣事所指不同。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圣事有七件:圣洗(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缚、神品以及婚配。而新教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有的教派则根本不承认圣事。

洗礼 基督教教徒的仪式,洗礼分为两种,即注水礼和浸水礼。

坚振 它是在受洗礼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主教对受礼者所行的按手礼、敷油礼,这样可使圣灵降于其身,通过它坚定受礼者的信心。

告解 即“忏悔”,教徒应向神甫讲明所犯罪过并要表示忏悔,神甫则要对之保守秘密,并为教徒指出补赎的方法。重新获得恩宠。

圣餐 它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最后的晚餐而设,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拿起饼和葡萄酒祝祷后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肉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在行此礼时,信徒分食少量的饼和葡萄酒。

终缚 它是在教徒病危时举行的一种仪式。神甫用主教祝福过的橄榄油擦涂教徒的耳、目、鼻、手、足,并念诵祈祷经文。这样可以帮助受敷者忍受疼痛,赦免他在人间所犯的罪过,从而能安心去见上帝。

神品 它是一种在领受神职时的程序,表明受领者领受神职后会无私地为上帝服务,成为上帝的世间代表。

婚配 指教徒要在教堂内举行婚礼,神甫主持仪式,男女教徒向上帝盟誓,表示互相恩爱,愿意结为夫妻。经过这种仪式后表明教徒已正式结为夫妻。

◎弥撒

基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在神学上,耶稣的牺牲象征救赎人类,弥撒是重演耶稣为救赎而牺牲的场景。耶稣牺牲后,教徒们为纪念他,经常聚合在一起重温耶稣的遗训,并举行分饼(圣餐或圣休圣事)等礼节。以后发展成整套的祭献礼仪。弥撒一般由神父、主教主持。

◎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教礼仪,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通过洗礼表示对基督教的信仰,受洗人成为教会的成员,洗礼可以洗掉入教人的原罪与本罪,并能接受上帝的恩宠与保佑,只有洗礼后方可领受其他圣事。

洗礼方式有点洗与浸洗两种:

点洗方式是以一小杯水洒在受洗者前额,然后划十字,并口诵“我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给你施洗”。

浸洗是由主礼者口诵经文引领受洗者全身浸入洗礼池中,象征性地洗一下。

在欧美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中,婴儿一般在出生后便接受洗礼仪式。

◎礼拜

礼拜是宗教用语。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七天创造世界,耶稣七天复活,教义还规定在星期天要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因此,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后来,基督教徒为了表示他们对上帝的崇敬,就创造了“礼拜制”。

◎十字架

基督教的十字架信仰广为人知。但是,十字架作为基督教的信仰,却经历了一个前后迥异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基督徒并不尊奉十字架为自己的信仰。相反,他们极为憎恨它和蔑视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十字架都是作为古罗马的刑具而存在,它象征死亡,与基督教拯救众生灵魂的教义有出入。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当时十字是罗马帝国的象征,其战旗、士兵的盾牌和许多其他物品上都有十字的装饰。基督教作为帝国的国教也深受其影响,五六世纪的耶稣受难像还没有十字架形象,到7世纪后,十字架已被基督徒普遍认为是耶稣受难的象征,教会也对此大加宣传,号召教徒尊敬它、使用它,并赋予了它神奇的崇拜力量。这样,十字架就逐渐成为基督教信仰的象征。

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旗中也包含有十字架图案,如英国、瑞士、挪威等,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曾有的政教合一现象。

◎梵蒂冈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是天主教的世界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

早在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公元756年成立教皇国,梵蒂冈是教皇国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政府把梵蒂冈划为教皇领地,其余归意大利。1929年,墨索里尼政府和罗马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并于同年7月成立新的梵蒂冈城国,一直至今。

罗马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教皇终身任职,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票选举出新教皇。教皇行使最高权力,有绝对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罗马教廷则是天主教会的最高行政当局。

梵蒂冈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有公民权的人口大约千人左右。其中多为意大利人。梵蒂冈的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设有13所高等院校,发行自己的货币,有自己的铁路、金融系统及卫队。它与世界上的百余个国家保持大使级外交关系或派遣教皇代表。

◎方舟

“方舟”一词是“诺亚方舟”的简称。它是由《圣经》中的一则故事演绎而来。上帝因世人罪恶太多,突然猛降洪水,以达消灭人类之目的。

但为使心地善良的诺亚一家免受此难,上帝就命诺亚提早制造了一长方形的大船,用于全家避难。因此,“诺亚方舟”便成了避难所的象征。

◎摩西“十诫”

《圣经》上说以色列人在摩西先知的带领下,走了三个月,出了埃及,来到了西奈旷野。这时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去告诉以色列人,我把你们从埃及带了出来,如今你们若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定,就要在万民中宣布自己是我的子民,你们要成为以我为祭司的国民,要成为圣洁的国民。”摩西宣讲了耶和华的话,以色列大众口一声:“凡耶和华说的我们都要遵行。”耶和华很满意。第三天早晨,西奈山上突然电闪雷鸣,不久,耶和华出现,向摩西亲授他与以色列人的约法。约法共分十条,称“十大诫命”。它们是:

一、崇拜唯一的神——上帝,不许信仰其他的神;

二、不可制造和崇拜偶像;

三、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

四、须守安息日为圣日;

五、要孝敬父母;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证陷害人;

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和财物。

“十诫”在犹太教中被奉为最高法律,基督教也继承了它,作为自己的重要戒律。西方法庭要求证人作证前要按着《圣经》发誓,即从“十诫”中的第九诫而来。

◎“阿门”是什么意思

“阿门”最早来自希伯来文,原意为“真诚”。在《圣经》中,“阿门”使用频率很高,表示“诚心所愿”、“但愿如此”、“同意”等意思。基督教教徒在讲经、读经结束时,往往众口齐呼:“阿门!”把它作为宗教仪式的结束语。

◎为什么用鸽子和橄榄枝代表和平

根据《旧约·创世纪》的记载,大地被滔滔洪水淹没了,上帝不忍善良的诺亚被洪水吞没,就让他提前造好方舟,躲避灾难。诺亚在水上漂流很多天后,想知道洪水是否已经退去,就派身边的鸽子去打探信息。当鸽子飞回来时,嘴上衔着一片新鲜的橄榄叶,诺亚于是知道洪水已退,驾舟返回了陆地。后来,人们就因此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570~632)所创立的一神教。“伊斯兰”一词意为“服从”,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即“服从真主的人”。它的产生是公元6至7世纪初,阿拉伯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国家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的矛盾和新兴贵族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出身没落贵族的穆罕默德吸取和综合了犹太教、基督教和阿拉伯地区的有关宗教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神学学说,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是创造万物的唯一宇宙之神,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生前信仰真主、忍耐服从,死后则可升入天堂。《古兰经》(“古兰”的意思是必读之言)一译《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还规定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等为教徒必须遵守的“功课”。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什叶和逊尼两大教派,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公元7世纪始传入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有“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之称。

◎《古兰经》

《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从真主那里获得的启示。最初《古兰经》是以背诵的方式口传的,据称它是安拉通过天使吉卜勒降给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后一部天启经典,其实大都是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全部传教活动中的言论,由后人归纳整理的。《古兰经》的内容,按体系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一、信仰,二、法律,三、伦理。

《古兰经》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确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制度,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个信条中所说到的真主,就是阿拉伯语的安拉。真主安拉是无形的但又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只有安拉才是唯一真神,而穆罕默德仅是个先知。在这一基本信条下,又分为五项信仰。

第一是信安拉,确信安拉是唯一的真主,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列举了安拉的美名达99个之多,集中到一点,就是“信主独一”。第二是信天使,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创造万物,天使也是安拉创造的。安拉派遣天使管理天国。第三是信天经,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而降示的一部安拉的经典。第四是信先知,伊斯兰教认为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个先知作为安拉的使者,但穆罕默德却被认为是一位最后的先知和安拉的使者。第五是信后世,伊斯兰教的后世论,是《古兰经》中最生动的部分。它认为世界将有一天,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的清算,所有曾在这个世界生活过的人,都将“复活”,集中起来,接受安拉的审判,决定赏罚,善人进“乐园”,恶人进“火狱”。

还有一些学者把“信前定”列为信条之一,成为“六信”。“前定”即指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不论善恶,都是出自真主的意志。这一信条是伊斯兰教的一条重要教义,但是否把它列为第六条信仰,在伊斯兰教学者中尚有争议。

◎安拉

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主宰,在不同的地区也被称为胡达、真主等。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全能的、永恒的,他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世界。安拉对信奉他的人是慈善的,而对那些不信奉他的人和行恶的人,安拉要降灾惩罚他们。安拉没有形体,但是无所不在。他的一切思想由他所派遣的使者传达给世间,派天神监督和记录每一个人的言行。安拉是全能的,可以显示出任何一种神迹。安拉有六大使者:阿丹、努海、穆萨、易卜拉欣、尔撒,而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名使者。

◎阿訇

伊斯兰教教职名称,波斯文Akhund的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原为伊斯兰教学者、宗教家和教师之意。在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具有伊斯兰教专业知识者的通称。维吾尔族穆斯林则称其为毛拉。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并且经学水平和道德操守都合格的人,经举行“挂帐”或“穿衣”(即毕业)仪式后,即可受聘到清真寺任职。

中国把清真寺的教长称作阿訇。阿訇掌教制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管理制度,其结构形式大致如下:开学阿訇、治坊阿訇和掌学阿訇。开学阿訇是教坊穆斯林的首领或教长,拥有行政权,全面主持和掌理各项重大宗教事务,集教学和教务之权于一身,在教坊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开学阿訇下设治坊阿訇,是其教务助理,也称二阿訇及副校长,主持各种次要的宗教仪式。开学阿訇不在时,代行其职务。掌学阿訇是开学阿訇的教学助理,协助开学阿訇为清真寺经文大学讲经授课。

◎清真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清真”一词赞美人物品格高洁,或环境清雅。宋代以后,“清真”一词开始与宗教联系起来,因为教徒都自称“清道”,又都主张“清静无为”,所以喜欢用“清真”一词。我国古代学者在介绍伊斯兰教时,也常用“清静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等,谓之“清真”,并称赞其教主为“真主”。故此,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

◎伊斯兰教的“五功”

《古兰经》规定,穆斯林在信仰上要做到“五善功”,简称“五功”。它是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

第一是“念功”。它规定每个穆斯林时刻不要忘记伊斯兰教的最基本的教义。“除安拉之外,别无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先知和使者。”这两句话,是每个穆斯林祈祷必须默诵的祷词。第二是“拜功”,拜功要求每个穆斯林无论在什么地方,每天都要向麦加克尔白神庙的方向礼拜五次,分别在晨、晌、哺、昏、宵。礼拜的仪式很简单,只要立正、鞠躬、跪拜,口中以阿拉伯语默诵念功中那两句话即可。礼拜人必须清洁沐浴,否则谓之渎神,如没有水洗,用一撮土撒在头上也可代替。每周的星期五是聚礼。第三是“课功”,也叫天课。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课税。原来是自愿赈济贫困的施舍行为,以后变成了法定的税收,后来由于伊斯兰国家都已政、教分开,天课又变成一种宗教性的自由施舍。第四是“斋功”,每年在教历九月斋戒一个月,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全天不吃饭、不喝水、不行房事。但当夜幕降临以后,就一切如常百无禁忌。斋期届满的开斋节,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来庆祝,非常隆重。第五是“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成为世界性穆斯大林集会。

◎伊斯兰教的朝觐

朝觐是一种大规模的祭祀仪式,是伊斯兰教不分教派共同参加的活动。伊斯兰教教义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中至少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

伊斯兰教的朝觐仪式基本上沿袭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阿拉伯人的远古先祖是易卜拉欣,他的妻子莎莱因婚后不育,娶其婢女夏甲为妾,生下一子易司马仪,但遭莎莱嫉妒,终于把母子二人赶出家门,在茫茫沙漠中,粮水皆无,小易司马仪奄奄一息,小脚不停地抽搐蹬地,突然在他那小脚印的黄沙下面,出现一个洞口,冒出一汪甘泉,于是母子得救,在麦加生存下来。一晃,易司马仪已经12岁,易卜拉欣忽梦中受旨:须杀此子向神献祭。易卜拉欣只得再次来到麦加米幼,把孩子放在祭坛上,但刀却怎么也割不动,这时突然窜出一只小绵羊,易卜拉欣意识到这是神的安排,于是一刀把羊宰了,替儿子赎身。易司马仪成人后,结婚育子,逐渐形成新的沙漠民族——阿拉伯人。易卜拉欣父子又遵从神旨在麦加建造克尔白神庙,此后,克尔白神庙的朝觐仪式不断演变。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率“穆斯林大军”攻克麦加,乘骆驼绕克尔白7周,触吻玄石,改克尔白为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得进入朝觐。

朝觐有小朝大朝之分,小朝可在一年中任何时候单独进行;大朝在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上旬进行。当代伊斯兰教朝觐已形成了一套固定仪式:(1)“受戒”,12月7日前,进入麦加圣地,必须在规定地点受戒,穿朝觐服。(2)“到朝”,12月7日,朝觐者进入禁寺院中,逆时针绕天房7周,然后,在萨法山与麦尔维山之间7次往返疾行,仿效夏甲寻水救子。(3)“进驻阿拉法特”,12月8日,朝觐人来到离麦加15公里的米纳,在阿拉法特山脚搭篷宿营。(4)“阿拉法特典”,12月9日,这是大朝中最隆重的一天,当太阳通过子午线时,大教长登上山顶,在先知当年辞别布道的地点作布道演说。(5)“正朝”,12月10日,朝觐者返回米纳,用在穆兹达利法山砸碎的7颗石子投掷到3根石柱的1根上,以纪念易卜拉欣,这一天为伊斯兰教的“宰牲节”,以纪念先祖杀子献祭和真主以牲代子的慈爱决定。(6)“辞朝”,12月11、12日,人们又再次到米纳山谷射石打鬼,离开麦加。

一年一度来自世界各地,占世界人口1/6的穆斯林朝觐大军云集圣城,它以悠久的渊源,庞大的规模,狂热的宗教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绝无仅有的宗教画面。

◎犹太教的创立

犹太教是世界各地犹太民族的宗教。在古代巴勒斯坦地区,希伯来人曾建立了两个王国: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但到了公元前772年和公元前580年,两个王国分别被亚述和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其中许多犹太人被掳往新巴比伦王国,身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念念不忘重返家园,恢复自己国家的思想成为犹太教产生的最初基础。后来波斯人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释放了被俘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回到了故乡,为耶和华修建了神庙,犹太教也就逐渐形成了。

犹太教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首选子民,并认为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西在西奈传授而来,其经典《圣经》后由基督教继承并被称为《旧约圣经》,它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另有2至6世纪编撰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犹太教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穿衣、行走、洗脸都要做祈祷;男孩出生后第八天实行割礼,女孩出生后的第一个安息日要抱到教堂命名。犹太教的圣城和崇拜中心是耶路撒冷。

◎哭墙

哭墙是犹太教的圣地之一,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东部,全长约160英尺。哭墙同犹太人苦难的历史密切相关。

犹太民族曾在公元前11世纪时,建立过强大的犹太国家。但在公元前6世纪,被新巴比伦王国占领,并由走了许多犹太人。从此,犹太人开始流落他乡。后来,波斯王打败新巴比伦人,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但在公元前1世纪时,耶路撒冷又被希腊占领。公元70年,罗马攻入耶路撒冷,使这座圣城几乎变为废墟。自此,犹太人失去家园,散居世界各地。

后来耶路撒冷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并在犹太圣殿的基础上修建了围墙,但犹太人仍将耶路撒冷视为心中的故乡,哭墙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每年教历安息日时,都有许多人到哭墙进行祈祷。

同类推荐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嘉典

    嘉典

    本书由十三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我国各大节日的庆典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如何策划和操作。
热门推荐
  • 少年天道师

    少年天道师

    一位孩子在一次机缘之下得到天书,从此开始修炼玄学,武学。八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十步杀一人的古武高手,观星辰的天道的相师,屠杀上百万人的杀人魔幻,医术达到能把死人救活的阎王敌。观察古董的古董王一迷惑众生的九尾狐,道家妹子求双修,仙家小姐表示滚远点。可爱清纯的树妖小萝莉。
  •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鬼眼灵魂人

    鬼眼灵魂人

    鬼怪密云,一桩桩案件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
  • 毁灭传承

    毁灭传承

    当九幽帝都被魔掌控,灭世的伟力将要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古传承的世纪卷轴将要打开,传承万载的远古家族能否抵挡这股来自黑暗的力量?上古世纪千百年的兴衰,是否要重现远古纪元的覆辙?
  • exo之鹿鹿别跑

    exo之鹿鹿别跑

    (本文以弃)大家好,我是梦梦!我不仅是行星饭还是四叶草!因为我认为为什么是行星饭就不能当四叶草,为什么是四叶草就不能当行星饭?请大家多多支持!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本书是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你量身打造的。你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到如何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同学、亲人、陌生人等周围最常见的人相处,懂得如何洞察他们的内心,并自信自如地与之交往,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为你揭秘政界精英、商界精英的交际技巧,本书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
  • 沉浮的流星

    沉浮的流星

    她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她的感情观很简单,和他在一起就好……可面临着现实残酷考验,他的一次次‘不得已’总是那么残忍伤害她,一直以为她只要坚持他们就可以很好,可是她错了,她还是一个需要关心的女人……他的意外出现打破了她平静的感情生活,她的执着开始摇摆不定……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醉三生

    醉三生

    什么是情人?什么是恋人?世界都是虚幻的,何来真实?当用疯子的眼光看生活,当喝醉着体验青春,当睡着幻想未来,这一生究竟是什么?我愿求佛,我愿入魔,只愿得到一个真实的我和你。
  • 对着幸福说再见

    对着幸福说再见

    她和他相恋四年,却抵不过三年的分离。大学毕业后,唐若萱进入王氏集团成为一名小职员,而伊浩泽却选择入伍从军。短短的三年时间,当伊浩泽退伍归来,等待他的却是唐若萱订婚的消息,他不敢相信,海报上笑得那么灿烂的女人,真的是自己的若萱吗?唐若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一生会跟别的男人订婚,自己以为这一生只会跟伊浩泽在一起,会跟他一起结婚生子,跟他一起度过一生,却在进入王氏集团之后,一切的想法都变了,自己爱上了王氏总裁。“你觉得,你对她是爱吗?”伊浩泽寒着一张脸,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的男人。当伤心不在,爱能否挽回,千疮百孔的心,还能得到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