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伊丽莎白·康黎的女士,在庆祝盟军于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收到了国际部的一份电报:她的独生子在战场上牺牲了。
那是她最爱的儿子,那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的命啊!她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严酷事实,精神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她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痛不欲生,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然后默默地了此余生。
当她清理行装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她儿子在到达前线后写的。信上写道:“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你为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热泪盈眶,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自己的身边,那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关切地问:“亲爱的妈妈,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
伊丽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告别痛苦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动。我应该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改变它,但我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
后来,伊丽莎白·康黎写了很多作品,其中《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书,颇有影响。书中这几句话一直被世人传颂着: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我们要向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不管让人多么痛苦不堪,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有时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