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是成功的法宝
艰难险阻是人生对你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崎岖坎坷也是对你意志的磨炼和考验。
苦难是成功的法宝,它能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但也可能破坏信心,让人丧失斗志。对于苦难,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
爱默生曾经说过:“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忍的意志,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他的初衷与希望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将最终克服阻力达到所企望的目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当你遇到苦难时要坚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
作为法国拉贝拉弥公司亚洲总监及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刘丽瑞的成功来自于一千次的被拒绝。
1990年,刘丽瑞跟随先生去法国定居,从普通的交流都困难,到融入法国社会,直到成为法国高科技企业的高管,刘丽瑞经历了外人体察不到的艰辛。
这个成功的女人在被问到自己的秘诀时,浅浅地一笑,说:“无外乎是我能经受得住苦难的打击,能从苦难中发现成功。”
1963年,刘丽瑞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懂事起,她就记得家里常常吃不上饭。后来父亲被打成右派,全家都下放到天津农村。看到姐姐初中毕业就下了乡,刚刚8岁的刘丽瑞经常坐在乡间的田岗上,为自己的未来犯愁。
高考恢复后,刘丽瑞在1981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此后的日子,刘丽瑞顺利地毕业、留校,还当上了法律顾问,那时她赚的工资已经是一般人的六七倍。25岁那年,刘丽瑞嫁给了一位研究物理的年轻科学家。1990年,她随同先生一起去了法国,自此她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大逆转。
“大家都认为出国是条好出路,事实上对我来说出国却意味着没有了路。”刘丽瑞就像进入了一个黑洞,看不见哪里是希望,“突然觉得自己连孩子都不如,精神上非常痛苦。”
“在困难中,人不能暴躁,否则就会失去能量。”刘丽瑞从读服装设计着手,同时学习语言,不断汲取着营养,再图发展。
但在经济萧条时期,一个外国人要找一份工作实在太难了。每发出一百封信,最多只有十分之一会有回复,接着再一家一家地去面试。
有些公司在郊区,刘丽瑞就大清早起床,乘大巴、搭火车,好不容易到了那家公司,却发现那里根本不缺人或那份工作不合适,等再回到家时天早已经黑了。
一封封的求职信都石沉大海。刘丽瑞的先生看不下去了,劝她算了,但她就是不愿意退回到家里,仅仅做一个家庭主妇。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刘丽瑞大概总共发出了一千封求职信。但一千次被拒受挫,她就一千次站起来,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不会因此而止步!”
终于,长期的坚持不懈得到了回报。在一千次的拒绝后,刘丽瑞进入了拉贝拉弥,一家专门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移动数码产品的公司。从小崇尚科学的刘丽瑞很快就在工作中找到了感觉,法律专业背景让她如虎添翼。最终,她成为拉贝拉弥全球十位高管中唯一的女性。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苦难,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不要一经苦难就放弃努力,只要你不断尝试,就可能取得成功。
世界上有许多人,尽管他们因一时的失败而失去了所有的资产,但是他们并不是失败者,他们依旧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有着不可屈服的意志,凭借这种精神和意志,他们依旧能够走向成功。
温特·菲力说:“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真正的伟人,面对种种成败,从不介意;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失望,绝不失去镇静,只有他们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你在苦难之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出现了失败情绪,就想放弃努力,那么你就已经彻底失败了。面对苦难,怀疑绝对不是一种好的发泄方法。你要将失败感和苦难感以一种新的形式注入信念中去,让它们转变成你身上新的“血液”。
红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是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受苦难也无须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消失,即使凄风苦雨,即使大雪纷飞,也能迎来成功的阳光。
在苦难中成长
拿破仑·希尔告诉人们: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这样认定。每一个苦难都只是短暂的,除非你就此放弃而让它成为永久性的。其实,错误让我们成长且让我们更富经验。每次我们尝试去做,但没有成功时,都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而有助于我们实现最终目标。
只有在学校教室里,才会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当你试过一种方法却行不通时,换另一条途径吧。你如果认为苦难不过是经验的学习,那么你一生中成功的次数将远胜过失败。
有一天,上帝召集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上帝取出一对翅膀。
“我有一样东西想要赐给各位,如果有谁喜欢这件礼物,就可以把它拾起来放在背上。”
一听到有礼物可以领,动物们便争先恐后地挤到上帝的面前。可是当上帝把礼物拿出来放在地上后,动物们却突然静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去拾礼物。
原来上帝拿出来的礼物是一对毛茸茸的翅膀。
“谁会背这么重的东西呢?一定会很累的。”动物们心想,于是又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眼看着地上的翅膀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无人理睬,上帝感到有些失望。这时,一只小鸟走过来,看了看地上的翅膀,心想,上帝应该不会亏待我们,所以这个看起来笨重的东西,或许是一种恩赐。
于是,小鸟就把地上的翅膀捡起来,背在了身上。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小鸟轻轻地试着挥动翅膀,没想到不但没有感觉到沉重,反而轻盈地飞上了天空。许多动物目睹此景,心中后悔不迭。
大家认为会增加负担的东西,小鸟却能够利用它飞上蓝天。一样的道理,许多时候表面上看来是苦难、打击或是挑战的事情,事实上却给了人们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罗曼·罗兰曾说过:“我要感谢一切困苦,因为它让我生命的调色板不是那么单调,它丰富了我的世界,因为我经历了,所以我明白,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害怕和慌张。”
亨利在纽约开了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另外在加利福尼亚和底特律设了两家分公司。
20世纪80年代,他瞄准了一个极具潜力的产品——魔方,开始生产并投放市场,结果市场反馈非常好。于是,亨利决定大批量生产,两个分公司几乎所有的资金和人力都投入进来。谁知,这个时候,亚洲的市场已经由日本一家玩具生产厂家占领。等亨利生产的魔方投放到亚洲市场时,市场已经饱和了!再往欧洲试销,也饱和了。亨利慌了,立即决定停止生产,但已经晚了,大批的魔方堆积在仓库里。特别是两个分公司,已生产的产品几乎完全积压,还要腾出仓库来堆放新产品,亨利的生意在底特律和加州大大受挫。无奈之下,亨利决定从加州和底特律撤出来,只保留总部,他的财务已经无法支撑太大的架子。
亨利输掉了第一局。
不久,亨利的财力恢复,于是,在伊朗德黑兰市设了一个分厂,开拓亚洲市场。但好景不长,两伊战争再度爆发,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亨利的亚洲市场化为灰烬。而此时正逢美国玩具工人大罢工,亨利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玩具公司立时破产,他血本无归。
亨利又一次输了!
亨利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萌发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他向银行贷了一笔资金,再度开创一家玩具厂。经过周密计划,严谨的市场调研和销售分析,他立即决定生产脚踏车,他要在日本厂商打进欧美市场之前重拳出击。他一炮打响,美洲市场被他的厂家占领,并且在欧洲市场他的厂家也占有优势。然而,过了一段时期,因为脚踏车市场已近饱和,亨利又决定停止生产,开发另一种产品。
这次他胜利了,并且赢了全局!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是相互转化的,灾难临头之时,往往也是人生转运之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就要有吃苦的准备。人是在苦难中学习,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请记住,雄鹰的展翅高飞,绝离不开最初的跌跌撞撞。
精彩的人生都是在苦难中造就的,苦难是人生的原色。面对苦难,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它们看做是有益于人生的一种历练,乐观面对。
大诗人纪伯伦说:“当你背对太阳时,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是的,当人们选择看事物的阴暗面时,他们就看不见光明的那一面;当人们选择悲观时,他们便乐观不起来。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请面对太阳站立吧,那样,你看到的将永远是光明。
用笑容抵制磨难
人生多磨难,“苦辣酸甜”苦为先,从少年的磕磕绊绊,到中年的苦恼苦涩,再到老年的病痛折磨,无一不充满了苦劳之事,但是,没有苦中苦,哪得甜里甜。
多吃点苦,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充满克服的勇气。别害怕挑战与难题,因为难题越多,我们越能找出解决的方法;更别担心困境,只要有突破困境的信心,再险恶的境地我们都能安然度过。
美国著名的残疾运动员麦吉的不幸一个接着一个,在苦涩的生活面前,他却凭着惊人的意志力,用笑容来抵制磨难,赢得了一个个荣耀。
麦吉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毕业时只有22岁,当时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一展才华的大好时机。然而命运却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辆18吨重的车从第五大道第34街驶出来时把他撞晕在地,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重症病房,左小腿已经切去。
年少的麦吉没有放弃希望,出院后,开始练习跑步,拉开了其后8年把自己锻炼成全世界最优秀的独腿长跑运动员的序幕。麦吉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着,不久他便去参加10公里赛跑,并把参加这种赛事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随后他又参加了纽约马拉松赛和波士顿马拉松赛,成绩打破了伤残组纪录,他终于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麦吉笑了,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耀,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停步,他开始进军三项全能。那是一项极其艰难的运动,对只有一条腿的麦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正当麦吉踌躇满志时,不幸又一次降临。1993年6月的一天下午,麦吉在南加州的三项全能运动比赛中,骑着自行车以时速56公里疾驰,带领一大群选手穿过米申别荷镇,群众夹道欢呼。突然,麦吉听到群众的尖叫声。他警觉地扭过头,只见一辆黑色小货车朝他直冲过来。麦吉怎么也想不明白,比赛场地周围的马路几乎全部封锁,几个并未封锁的十字路口也有警察把守,这辆小货车是如何闯进来的?然而根本不容他反应过来,这辆车已经如闪电般直冲过来,麦吉的身体随之飞越马路,一头撞在路灯柱上,颈椎“啪”的一声折断。麦吉接受紧急脊椎手术后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重伤病房,一动也不能动。麦吉四肢瘫痪了,那时他才30岁。
这一次,麦吉周围的护士都流泪了,她们为麦吉难过,因为此时命运已经不只是在开玩笑了,简直是要将他置于死地。麦吉的四肢都因颈椎折断而失去功能,但仍保存少量神经活动,使他能稍微动一动——手臂能抬起一点点,坐在轮椅上身体可以前倾,双手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双腿有时能抬起两三厘米。
当别人为麦吉的悲惨遭遇垂泪时,麦吉却笑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四肢尚有感觉,这意味着他有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无须24小时受人照顾。经过艰苦锻炼,麦吉能自己洗澡、穿衣服、吃饭,甚至开经过特别改装的车子。当医生对此表示惊奇时,麦吉则笑着说这不过是自己的幸运罢了。
命运并不因为麦吉的笑容而减少对他的折磨,接下来的治疗让他吃尽了苦头。医院对脊椎重伤病人的治疗,好似施行酷刑。他们先给麦吉装上头环:那是一个钢环,直接用螺钉装在颅骨上,然后把头环的金属撑条连接到夹在麦吉身体两侧的金属板上,以固定麦吉的脊椎。安装头环时只能局部麻醉,医生将螺钉拧进麦吉的前额时,麦吉痛得惨叫。护士常来给麦吉抽血,把导管插入膀胱,或者把头环的螺钉拧牢。每次,当有人碰到麦吉时,他都会痛得尖叫。那种痛彻入骨髓,让人难以忍受。但是痛过之后,麦吉依然露出永远不变的笑容。
两个月后,头环拆掉,麦吉被转送到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康复中心。麦吉的苦难暂告一个段落。在这家康复中心,麦吉看到许多与自己同病相怜的人,而他对此时的境遇也并不陌生,无非是伤残、疼痛、失去活动能力,然后康复、耐心锻炼,所有这些他都经历过。因此,麦吉反而更加沉静,他相信自己离幸福不远,过去那种顽强不屈、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又回来了。
麦吉很喜欢爱默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伟大而高贵的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境况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从而终将克服障碍,达到所企望的目标。”
麦吉微笑着对自己说:“你是过来人,知道该怎样做。你要拼命锻炼,不怕苦,不气馁,一定要离开这鬼地方。”其后的几个月,麦吉再度变得斗志昂扬,康复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仅仅6个月,他便重返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又过了大约6个月,他在一次三项全能运动员大会上,以《坚忍不拔和人类精神力量》为题,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事后人人都围着他,称赞他勇敢。“麦吉真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命运再苦,麦吉总不忘记对自己笑一笑,告诉自己:我要忍耐此时的痛苦,我要坚持下去,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然而,事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的手臂永远不可能抬到高过头顶,而且他永远不能走路了。那一刻,他心如死灰。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女人,那女人递给他一些可卡因,同情地说:“试试这个吧。你苦够了,没人会怪你这么做。”这一次,麦吉哭了,他觉得自己太苦了,于是,他开始臣服于命运的安排。
一天凌晨,吸完可卡因后的麦吉,转着轮椅来到一条寂静公路的中央。突然,他认出来,那是阿里道,他曾在这条公路上跑过马拉松。以前的辉煌,以前的坚忍,以前的笑容又浮现在脑海中,而现在,他却在这条道上思量去哪里再弄些可卡因。麦吉打了个冷战,那个沉静地接受命运不公的麦吉哪里去了,那个坚忍不拔的麦吉哪里去了?
“我才33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麦吉想,“当然我也不想四肢瘫痪,但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只能学会好好活下去。”此时,他虽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但有一点很清楚:要是继续沉沦,他的一生不久就会结束。于是,他试着把自己现在的一张苦脸换成以前从容的笑脸,他想:“也许我的遭遇并非坏事,而是上天给我的美妙赏赐,令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
从此,他彻底改变了。现在麦吉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市,他在撰写论文,主题是神话史上的伤残男性。他正在加州圣芭芭拉市帕西非卡克研究所攻读神学博士学位。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用苦脸迎接命运的挑战,那么你看到的必然是苦的“镜像”,相反,你笑一笑,生活也会向你露出笑颜。命运永远不可能让坚韧忍耐的人臣服。自助者天助之。当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时,不如默默地接受,并且学会改变。
其实,没有经历过苦难与困难,又怎么能知道成功的滋味有多甜美呢?只要我们多忍耐一下,踏出自信的步伐,就一定能轻松地站立在成功的殿堂里,享受甜美的成功滋味。
学会轻松面对逆境
在逆境中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缺少机会,也不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冷静与沉着。
幸运中并非不掺杂各种担心与烦恼,而厄运中也并非不存在欣慰与期望。
在逆境中处事,要冷静应对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当危机持续无法解决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逐渐转向事情的负面,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焦虑。
危机压力的心理反应持续存在时,可导致思维过度集中于忧虑的事情,情绪发生一些典型的变化,如易怒、持续害怕和沮丧等。当我们处于这种情绪状态时,会感到对所面临的境况无能为力,并且当我们感到应付乏力时,焦虑就会轻而易举地压垮我们。因此,若想提高逆境处事能力,首先应学会调整焦虑紧张的心理。
美国人格兰·里吉菲就是通过调整紧张的心理,躲过一次致命的危机逆境。1942年,日军侵入上海,里吉菲正住在中国,当时是上海亚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日军占领上海后,派了一个所谓的“清算人”,这个人命令里吉菲协助他清算保险公司的财产,里吉菲一点办法也没有,除非跟他合作,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里吉菲只有奉命行事,不过有笔相当于75万美金的证券,他没有填在日军的清单上。这是因为他认定这笔证券属于香港分公司,跟总公司的资产毫无关联。但里吉菲还是担心万一日本人发现了这件事,可能会对他非常不利。不幸的是,这件事果然被日军察觉到了。
当他们发现这件事的时候,里吉菲并不在办公室,但办公室的会计主任在场。后来他悄悄地通知里吉菲说,那个日本军官——一个海军军官——大发雷霆,不断地怒号着:“贼!叛徒!侮辱了日本皇军,真是不要命的家伙!”听了这话,里吉菲脸色大变,他觉得自己难逃劫数,一定会被他们关进宪兵队去。
宪兵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拷问室。进去就很难活着出来。
当时,里吉菲吓坏了,他觉得自己难逃一死。幸亏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烦恼时,总是坐在打字机前,打下自己忧虑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从而调节一下自己的紧张心理。因此,在那个星期天的下午,里吉菲马上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房间,取出打字机,打出下列的文字:
一、我忧虑的是什么?我害怕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二、我该怎样办?
解决办法:
第一,我可以跟那位日本海军军官解释,可是他不会说英文,若是由翻译来跟他说明,很可能会把他激怒,那我只有死路一条。他是个很残酷的人,大概倾听完我的辩解,就会将我送进宪兵队里。
第二,逃亡?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一直在监视我的行动,若有逃亡的企图,很可能马上被他们发现,派人逮捕而枪毙掉。
第三,我可以躲在房间内,不去上班。如果我这么做的话,那个日本海军军官立即会起疑心,也许会派人来捉我,根本不给我说明的机会,把我关进宪兵队。
第四,礼拜一早上,我装着毫不知情照常去上班。很可能那个日本海军军官正在忙其他的事,而忘记了这件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里吉菲决定采用第四个计划,之后,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紧张焦虑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照常来到办公室,那个日本海军军官坐在椅子上,嘴里叼着香烟。他像往常那样看了里吉菲一眼,也没说什么,六个礼拜之后,他调回东京,于是里吉菲的烦恼就此告终。
勇敢地正视苦难
要最终战胜苦难,第一需要的是勇气,有了勇气才有信心,才会采取一系列行动。碰到苦难,我们既不要畏惧,也不要回避,而要勇敢地去正视它,并有为打垮它而英勇拼搏的气魄。
本田是一位性格刚毅的男子汉。他具有一种不惧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本田公司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汽车制造业里崛起,他这位不畏艰难,越挫越勇的领导者实在是功不可没。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日本通产省制定了有关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政策,为了提高汽车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只允许2~3个制造汽车的厂家存在。政府也将动用财力支持这2~3家厂商,这就是有名的“特殊振兴法”。按此规定,本田技研会社就只能被封死在摩托车的领域内,或者被丰田汽车会社或日产汽车会社兼并。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本田勇敢地接受挑战。他认真分析了本田技研会社在生产技术上的特点,寻找出发展途径,并制定出了本田技研会社毅然进入四轮车领域的战略决策。本田技研会社就是由于这一决定而发展成为今天能够生产各种轿车的“世界的本田”。
人生处处充满了挑战,面对阻力,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苦难面前,你表现得越没有耐性,越不愿意正视它,它就越喜欢戏耍你,越喜欢欺负你,这样你就必败无疑。
怎样战胜自我呢?拿破仑·希尔的朋友科林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若干年前,我实现了人生理想:建筑事业蒸蒸日上,有舒适的住宅,两辆新车,还有一艘帆船,婚姻美满,应有尽有。”这个故事的开头充满了喜庆圆满,然而,悲剧就在这个圆满中诞生了。
股票市场毫无征兆地崩溃,一夜之间,抢手的房子无人问津。为偿付沉重的利息,科林在几个月内就耗尽了储蓄。以为情况坏到不能再坏的时候,太太说要离婚。
不知今后如何是好的科林决定“扬帆驶向夕阳”,沿海岸从康涅狄格州南下至佛罗里达州。可是到达新泽西州海岸之后,他竟然转向正东航行,直奔大海。
“几小时后,我靠着栏杆,‘让海水吞了我该多容易。’我心想,突然间,船被大浪托高再疾坠。我失去平衡,幸好抓住栏杆,但两只脚已浸入冰冷的海水里。我勉强爬回船上,吓坏了,心想:‘是怎么回事?我可不想死。’从那时起,我知道必须振作,才能渡过难关。旧日的生活已过去,必须重建新生活才行。”
科林决定忍受生活的艰辛,接受命运的挑战。其实,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失败,因为宇宙万物随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你正在经历的失败,其实不过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一幕而已。只要你能够忍耐,就有战胜苦难的机会。
有一位只活了48岁的作家,从小严重瘫痪,只有左脚可以勉强活动,但是他就是凭着这只左脚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他就是爱尔兰作家克里斯蒂·布朗。
克里斯蒂·布朗的一生是忍耐的一生,是挑战的一生。1933年他出生时,就患了严重的大脑瘫痪症。一直到5岁,小布朗还不会说话,头部、身躯、四肢也都不能活动,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可情况始终没有什么好转。最后连家里人也失去了信心,认为他可能要这样过一辈子。
此时的布朗却毫无意识。直到有一天,躺在床上的小布朗看到妹妹扔下的彩笔,就伸出自己的左脚把彩笔夹了起来,并在墙上乱画。他画得正起劲的时候,母亲走进来,高兴地惊叫:“他的左脚还能活动!”
母亲没放过这个微弱的暗示,她坚信只要小布朗的脚能活动,他就应该能做许多事情。于是,她便开始教布朗写字,没想到第一天,布朗就能用脚写出3个英文字母。很快,他就能把26个英文字母按顺序写下来。这令全家人感到异常高兴。母亲不仅让他学写字,还让他看书,并为他买来儿童读物和世界名著。布朗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饥似渴地阅读。
也许是上天可怜这对苦苦挣扎的母子,一段时间以后,小布朗竟然能说话了。后来,他向妈妈提出,他想要写信、做读书笔记,还想自己写点什么。母亲有些为难,只有左脚能活动,他怎么写呢?小布朗说:“我可以用脚打字呀。”他将自己的左脚高高抬起,大声地宣布:“我要用它写,我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用脚趾打字的人!”此时的小布朗已经有了忍耐的能力,已经具备了挑战苦难的气魄。
母亲也看到了布朗的希望,她相信:总有一天,布朗会以自己的方式独立生存。母亲想方设法替儿子买来了一台旧打字机。布朗把打字机放在地上,自己半躺在一把高椅上,用左脚按动键钮。刚开始,由于脚趾掌握不好打字的力度,布朗不是打出模糊不清的字,就是打烂了纸。但布朗一点儿也不灰心,他像着了迷一样,仍然疯狂地练习,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布朗都不曾停止练习。累了,就用左脚趾夹着笔画画。天长日久,布朗的左脚趾长出了厚厚的茧子。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打出了力度适中、清清楚楚的字,而且还能熟练地给打字机上纸、退纸,用左脚趾整理稿件。
打字并不是布朗的最终目标,当他学会打字之后,决心向更高的高峰攀登,那就是写作。他把自己想写一部小说的想法告诉了母亲,这一次,母亲犹豫了。母亲知道儿子是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她也理解儿子的心情,可是写作比学习打字不知要难上多少倍,她担心儿子一旦失败会受不了,她不想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再受到任何伤害,平添任何痛苦。另外,她也觉得,儿子还是小孩子,没有多少生活阅历,有什么可写的呢?于是她劝慰儿子:“孩子,你有雄心壮志,妈妈很高兴。但是,人生的道路是很曲折的,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我看你还是好好休养,读读书,画画图画,玩玩打字机就行了,不要想得太多了。你现在年纪还小,等以后再说吧!”
然而布朗却异常坚定,他对母亲说:“这么多年,我已经忍过来了。妈妈,人活着就应该有所追求,不是吗?我虽然是一个残疾人,已经失去了生活的许多乐趣,但是我不能失去自己的梦想。我要让别人看到,我不是一个包袱,不是一个多余的人。”母亲惊异于布朗的坚忍与成熟,决定全力支持他。
布朗躺在床上,静静地回忆着自己的不幸和坎坷经历,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告诉那些在不幸中苦苦挣扎的人,告诉那些和他一样残疾的人,要坚强起来,不要屈服于命运的苦难。
这种沉重的苦难浸润了布朗的身心,却也积淀了布朗奋起的力量。布朗写出的小说非常深沉而有力量。他完成第一章初稿后,就迫不及待地让母亲阅读、评点。母亲一下子就被小说主人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性格深深打动,她紧紧把布朗搂在怀里,说:“孩子,你是妈妈的骄傲,你一定会成功的!”
有了母亲的鼓励,布朗更加坚定。就这样,不知写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道克服了多少常人都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21岁那年,布朗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问世了。他为它取名为《我的左脚》。布朗虽然只能用左脚来写小说,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继续拼搏。16年后,布朗的又一部自传体小说《生不逢辰》也出版了。这部小说感情真挚、道理深刻、情节动人、语言优美,一出版便震动了国内外文坛,成了畅销书,2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了这本书,有的国家还将它改编成电影。后来,在妻子的照顾和帮助下,布朗又先后出版了3部小说和3部诗集,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成为爱尔兰人民的骄傲。
一个只有左脚可以活动的残疾人,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学家,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忍耐”。他能够在厄运中忍耐下来,在艰辛的奋斗中忍耐下来,在辛苦的耕耘中忍耐下来。因此,他成功了。
“忍”者,能也。它不光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是战胜苦难的能力,是摆脱命运摆布的能力,是书写成功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你的人生将是辉煌灿烂的。
坦然面对人生起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之舟始终沉浮不定,我们要笑看人生沉浮,“沉”时,志气不能丢;“浮”时,骨气不动摇。从容地应对人生沉浮,使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而快乐。
很久以前,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寺院,慕名拜访老僧释迦。
“人生总不如意,苟且活着,有什么意思?”年轻人沮丧地对释迦说。释迦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迦抓了把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迦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地摇摇头:“一点儿茶香都没有。”释迦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点儿茶香。”
释迦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沸水进来。释迦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进茶叶,倒入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清香不绝,让人望而生津。年轻人欲去端杯,释迦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释迦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释迦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释迦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沸水?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在不断的成功和失败中沉浮碰撞,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股股幽香!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可以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待它们,只要不被它们所烦扰,种种不如意也会变得如意起来。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总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贫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身份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最终都会引起生活的变化,以至人生的变化。在变化中把握人生,在变迁中体验人生,不断地改变生活目标,调节生活内容,只有这样,生活之舵才不会有所偏移。让自己主动去适应每一次的沉浮变幻,坦然面对每一次沉浮带来的得失,未来的生活才有定向。否则,终有一天我们会因迷失方向而不知何去何从。
敢于挑战贫穷的磨难
伟人也好,凡人也罢,遭遇贫穷的逆境恐怕都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生活中到处布满艰辛与坎坷,你要随时准备好像迎接朋友一样地迎接困难与苦难。
为了脱离贫困的境地而奋斗,这种努力,最能造就人才。
贫穷是一种逆境。对于低逆境商的人来说,贫穷就是一座监牢,它制约着人的进一步发展;但对于高逆境商的人来说,它能促使人千方百计地主动寻找出路,最终获得财富,走向成功。
现代人视财富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有些人一直以为,我每天做梦都想得到财富,但我一无本钱,二无机会,三无才能,怎么能得到财富呢?其实,要想得到财富就应该积极地去做,脚踏实地地去行动。
美国纽约的梅莉·司比亚太太生活贫困,她丈夫因车祸去世,两个女儿还很小。有一天,她到冷饮店买了一份冰淇淋给两个女儿吃,忽然,她看见店内摆着软绵绵的像坏掉的馅饼,于是毛遂自荐地对店主说:“我对烹饪非常自信,住在佐治亚州时,做过的馅饼非常受人欢迎。”于是,她接到了两个馅饼的订货。其实,司比亚太太并不擅长做馅饼,但她愿意学。于是,她拜托隔壁的托尼太太教她如何做苹果饼,最初只是做苹果饼和柠檬饼两种。出乎意料的是,她做的饼竟然得到了冷饮店主的好评,马上又接到了五个馅饼的订单。从那以后,其他商店也纷纷向她订货。这样一来,她一年大概要做五千个馅饼。这些都是在她们狭窄的厨房中完成的,除去成本,一年可以净赚一千美元,从而顺利地摆脱了贫困。
后来,由于馅饼的需求量激增,司比亚太太开了一家专卖店,并且雇用了两名女孩帮忙。她经营的食品包括水果派、蛋糕、面包、蛋卷等,经营好的时候,如果想买她店里的食品,得排上一个小时的队。
司比亚太太说:“我现在生活得很快乐,一天工作十二到十四个小时。但是对我而言,这不是工作,我根本不觉得疲倦,那可以说是生活里的一种热诚态度。我希望能摆脱贫穷,并为谋求幸福而努力地工作着,甚至连烦恼的时间都没有。失去丈夫的我,已经用工作填补了心灵上的空虚。”
另一个敢于挑战贫穷的奥拉·史纳达的故事也很类似。她的丈夫因劳累病倒,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她必须赚钱。可是她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经验,更没有资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而已。然而,奥拉没有胆怯,她把蛋和砂糖搅和在一起,然后放在火炉上烤,做了几个砂糖饼后,就到附近的学校去卖,最初的一个星期她就赚了四美金。四年之后,她在芝加哥开了家专卖店,又过了五年,这个妇人已经拥有十七家连锁商店。更重要的是,她对生活的热诚,不仅使她自己感到很快乐,也感染了她的孩子和她周围的人。
以上两个例子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所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挑战贫穷,追求财富,梦想就能够变成现实。
忍受如履薄冰的境遇
对于如履薄冰的境遇,谁都厌烦至极,认为那伤身劳神。但是世事往往并不绝对,在坏的境遇下,如果长期忍耐,反而会造就超常的能力。
黄土高原的气候较华北平原地带干旱,生态资源较为缺乏,土质为黄土,但是这一带却有着很多文化遗址,一般都建立在大河支流附近高出河谷的台地上。
劳干先生在何炳棣先生的《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这本书的跋中就指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十分严酷,自然环境只给予我们的祖先以极少的特殊机会,这极少的特殊机会就是黄土和小米。在这极少的机会之中,究竟是否必然会产生出农业和比较高度的文明,很难肯定。但是仰韶时代的人们居然能够充分利用这极少的机会,创立了“中华型”的农业(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产生出灿烂的彩陶文化,这都是由于他们特殊的天才和坚毅,由于环境、人事和机缘的多方配合。
这种特殊的天才里面就包含着忍耐,由耐旱到耐苦耐劳,到忍受周围的一切严酷环境,由此而铸造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独特性格。过去,土壤的盐碱化和河洪淤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随之而来的食物资源的缺乏,加速了两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衰亡,只有中华文明以旱地农耕方式为基础,成为人类历史中最持久的文明。
由此可见,如履薄冰的境遇并不一定就是恶魔,它可能是天使,只要你能够忍耐,就能创造奇迹。
一位极有名的钢琴大师在授课第一天,就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继续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叮嘱学生。
学生苦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对于上星期的课,教授提都没提。经过了一周的专心练习,刚要喘口气的学生不得已再次挑起了重担,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这种课堂简直就是“战场上的疲于奔命”,还没有来得及喘息,更强硬的敌人又来临,真是急急惶惶、提心吊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但没有感到任何进步,反而越来越沮丧和气馁。
三个月后,学生决定向教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教授没开口,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那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兴奋地看着教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你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水平……”教授缓缓地说。
这就是大师教学的技巧,把学生放在最艰难的境遇中,以图“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人们感到巨大的压力来临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抗压能力。
当一个人面临突发的重大威胁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平时无法达到的能力,帮自己渡过难关,而对于逐渐加剧的危机,则往往习而不察,无动于衷,待到病入膏肓,想应对时,却为时已晚。
经常把自己置于如履薄冰的境遇并不是坏事,如此,你才会更加有耐性,也才会察微知著,在危险来临之前就有了预警。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就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但是无助于成长,无助于产生应对的能力。
在非洲中部干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种体形肥胖臃肿的巨蜂,科学家称之为“非洲蜂”。非洲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精短。但是这种蜂在非洲的大草原上能够连续飞行250公里,飞行高度也是一般蜂类所不能及的。它们非常聪明,平时藏在草丛里或者岩石缝隙中,一旦有了食物立即振翅飞起。尤其是当它们发现这一地区即将面临极度干旱的时候,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迅速逃离,向水草丰美的地方飞行。
科学家们对这种强健的蜂充满了好奇,因为根据生物学的理论,这种蜂体形肥胖臃肿且翅膀非常短小,在能够飞行的物种当中,它们的飞行条件是最差的,甚至连鸡、鸭都不如。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身体和翅膀的比例根本不能够起飞,即使把它们扔到天空中去,它们的翅膀也不可能产生承载肥胖身体的浮力,会立刻掉下来摔死。但事实,非洲蜂不仅能飞,而且是飞行队伍里最为强健、飞得最远的物种之一。
这里面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奥秘呢?动物学家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非洲蜂天资低劣,但它们只有学会长途飞行的本领,才能够在气候恶劣的非洲大草原活下去。简单地说,非洲蜂若是不能飞行,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非洲蜂给出了很好的回答。非洲蜂更让我们相信,在一个执著顽强的生命里,只有超强的压力才能产生超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