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7500000006

第6章 十九世纪欧美文学

让·保尔

德国小说家。原名为里希特尔。父亲是乡村教师,还当过牧师和管风琴师。让·保尔在农村度过了童年。父亲死后家境贫寒,1781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神学,1784年被迫辍学,在家乡当教师。大学时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是一些讥讽性的答语与警句。1790年经历了亲友的自杀或早故,人生态度转向人类狭窄的爱,形成了幽默的文风,标志着让·保尔创作的转折,是幽默小说的典型。他的大部分小说是在此后10年中创作的。短篇小说《武茨》等给他带来了盛名。1795年发表的《黄昏星》引起了魏玛文人的注意,与赫尔德结成了终生友谊。他的《美学入门》中把小说分成3类。他的小说思想受到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和其他小说家,尤其是劳伦斯·斯特恩的影响。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画家、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小说的特点是形式散漫、结构松散,但语言很有魅力。

司各特

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在苏格兰一个古老贵族的家庭,1789年入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成为律师,同时在苏格兰偏僻地区搜集历史传说和民间歌谣,1802年发表了搜集到的3卷《苏格兰边区歌谣集》,此后开始创作,写有叙事长诗《末代歌者之歌》《玛密恩》和《湖上夫人》等。他共写有7部长篇叙事诗,27部历史小说和噶些中短篇小说、人物传记等。司各特最大的贡献在历史小说,《艾凡赫》《昆丁·达沃德》是其代表作,前者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塑造了一个英明君主的形象。后者写15世纪法国路易十一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过程。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取材苏格兰历史的《威弗利》《清教徒》《罗布·罗伊》,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的《奇婚记》和传记《小说家列传》《拿破仑传》等。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丰富和发展了欧洲19世纪的文学,对后代很多作家都有影响。

司汤达

法国小说家。原名马里-昂利·贝尔。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他幼年丧母,受信仰启蒙思想的外祖父影响较大,少年时代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长大,崇敬拿破仑,并多次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侨居米兰,同意大利爱国主义者有来往,后被驱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后写成的,有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巴马修道院》《红与黑》《阿尔芒斯》,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和一些游记、传记等。司汤达在美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的现实状况”。他的作品善于描写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在塑造人物时重视细腻的心理分析,深刻揭露了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复杂的阶级矛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奠基人。

红与黑

司汤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副题“1830年历史纪实”。标题中的“红”象征着红色的军人服,“黑”象征着修道士的道袍。小说描写一个出身低微的外省青年于连,想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进入上流社会,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赢得了纯朴的穗·雷纳尔夫人的爱情,事发后被迫进入贝尚松神学院,不久受到院长举荐,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同时又得到了高傲的拉莫尔小姐的爱情。但他的飞黄腾达引起了其他贵族的不满,那些贵族欺骗德·雷纳尔夫人写下告发信。于连一怒之下当众打伤了德·雷纳尔夫人。公审时,他预言自己这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乡下人”必将受到严惩,果然,当天就被送上了断头台。于连是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的反抗源于社会对他的压抑和个人向上爬的野心,因此在反抗中表现出妥协性和动摇性。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深刻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现实情况。

欧文

美国作家。他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幼年体弱多病,16岁辍学,先后在几个律师事务所学法律,喜爱文学和漫游。1804年因病赴欧洲休养,到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1807年,与人共同创办不定期刊物《杂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1820年将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后,一边帮哥哥打理生意,一边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布雷斯布里奇田庄》和故事集《旅客陕》,游记《阿尔罕伯拉》、《草原游记》,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和5卷本《华盛顿传》等。欧文是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和浪漫的气息。

拜伦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0岁就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庄园,但父母的离异和自己瘸腿的残疾,都带给他深刻的影响。180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并开始写诗。1809年发表的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大学毕业后,拜伦成为贵族议院的世袭议员。因受到歧视,他于1809年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大大开拓了政治视野。旅行归途中,他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这部作品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表现出一种积极斗争,争取自由的精神。拜伦其他优秀作品还有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耶》和《科林斯的围攻》)、长诗《锡隆的囚徒》《普罗米修斯》《路德派之歌》,诗剧《曼弗雷德》《该隐》,政治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青铜时代》长篇叙事诗《唐璜》等。1824年,拜伦在参与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时,因病去世。他的诗作充满斗争精神,并塑造了反抗社会的叛逆者“拜伦式英雄”的群像,在传播中也产生了超文本的影响。

唐璜

拜伦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唐璜本是西班牙中世纪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一个到处追逐女性的纨绔子弟。在这部作品中,他成了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因爱情风波逃离故乡西班牙,在希腊岛上和强盗的女儿恋爱。后在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上被卖到苏丹的后宫,他又从这里逃走,参加了1790年俄军围攻伊斯迈尔城的战役,因作战有功,被俄女皇派作使节出使英国。长诗背景广阔,展现了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的广阔图景,通过唐璜的经历,深刻暴露了封建专制的暴虐和伪善,对专制政治表现出坚决彻底的憎恶。

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英格兰一个乡村贵族的家庭,从小受到严格教育,1804年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就读,第2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被开除。此后参加了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等,1822年不幸因海难去世。他在中学时期便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麦布女王》《致华兹华斯》《赞智力美》等,1818年定居意大利后,发表了长篇诗歌《伊斯兰的反叛》《阿多尼》《暴政的假面游行》,抒情诗《印度小夜曲》《给英格兰人民的歌》《西风颂》《致云雀》,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希腊》等。这些作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武器,反对专制暴政,反对宗教迷信,鼓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他是时代先进潮流的代表,通过诗作向被压迫人民传递了革命的火种。

海涅

德国诗人。他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19年起先后到波恩等大学攻读法律,并获得博士学位。1816年开始写诗,1827年出版了诗歌总集《歌集》。他的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民族气息,给诗人带来世界性声誉。同时,他还写了许多游记。1831年海涅流亡巴黎,为德国写了大量通讯和政治评论,集为《法兰西状况》一书。《论德国宗教和政治的历史》和《论浪漫派》两本哲学著作是他介绍德国文化和宗教的论文汇集。他的第二部诗集是《新诗集》(1844),这本诗集标志着海涅由抒情诗人向政治诗人的转变;他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德国,一个年天的神话》也于1844年出版。这是他第一次回国旅行的结果,这部长诗是海涅诗歌创作的顶峰。晚年以口授形式创作了第三部诗集《罗曼采罗》,诗集仍洋溢着战斗的激情。

普希金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在贵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11年进入彼得堡皇村贵族子弟小学,卫国战争的爆发激起他很大的爱国热情。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之后因创作中的进步倾向几次被流放。1837年,年仅38岁的诗人死于一场有阴谋的决斗。普希金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作为诗人,他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几十篇叙事诗,运用了各种形式和韵律,如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政治抒情诗《自由颂》,长篇浪漫主义叙事诗《茨冈》,长篇现实主义叙事诗《叶甫盖尼·奥涅金》等。在小说方面,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传统,《别尔金小说集》成为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等也是名篇。他还留下几部诗剧和大量政论等。

叶甫盖尼·奥涅金

普希金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全诗共8章,1823-1831年间陆续写成。主人公奥涅金是一个贵族青年,染上了当时流行的忧郁症。为继承伯父的遗产,他来到乡下。认识了热情而有浪漫气质的青年地主连斯基,和地主拉林家的两个女儿达吉雅娜、奥尔加。达吉雅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并主动表白爱意,却遭到拒绝。奥涅金转而追求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连斯基因此责怪奥涅金,两人发生口角,引起决斗,连斯基不幸身亡。奥涅金悔恨交集,出国远游。回国后,又见到了已是公爵夫人的达吉雅娜,向她求爱却被拒绝。长诗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达吉雅娜身上则体现了俄国人民道德纯洁、坚忍克制等特点,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到附近的农村。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寄住在学校,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童年生活的这种痛苦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1816年,进入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销路不好,为了生活,他开始办实业,做过出版商,经营过印刷厂和铸字厂等,均以失败告终,并使他负债累累,但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生活经验。1828年起,他又回到文学创作上来,不久发表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此后,他把这部作品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多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在创作中他也往往和人物融为一体。1850年,他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表现在小说的结构上匠心独运,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还表现在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深刻揭示人性的善恶,还善于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巴尔扎克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作品集。共包括巴尔扎克从1829年到1848年陆续创作的91部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风俗研究》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门类。其中的名篇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幽谷百合》《幻灭》《贝姨》《邦斯舅舅》《驴皮记》《交际花盛衰记》等。《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巴尔扎克塑造了很多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有的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性格,如葛朗台的吝啬,高老头的父爱等。另外,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人物再现法”贯穿于不同的作品,使之有整体感。这部作品以庞大的体系,丰富的内容,客观批判的态度,深刻反映出当时法国社会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大仲马

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巴黎附近一个县城,父亲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位将军。他只上过几年小学,靠自学成才。由于父亲有黑人血统,他饱尝种族歧视之苦,也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大仲马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他的浪漫主义戏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比雨果的《欧那尼》问世还早一年,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他的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出人意料,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足《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害》)和《基督山伯爵》。他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

雨果

法国作家。出生在法国东部的贝藏松,幼年时曾随父亲行军到意大利等地,11岁时随母亲返回巴黎。他热情支持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复辟王朝时期被迫流亡19年。1827年发表诗剧《克伦威尔》,在序言中提出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美丑对比等原则,从此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30年剧本《欧那尼》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他的小说主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等,还著有《新颂歌集》《东方吟》《秋叶集》《心声集》《凶年集》《惩罚集》等,剧本还有历史剧《城堡里的公爵》《逍遥王》《昂杰罗》等。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歌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和残暴,充满丰富的想像力和巧妙的音乐性,具有优雅精美、雄伟朴实的艺术风格。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反映了19世纪法国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

巴黎圣母院

雨果的长篇历史小说,发表于1831年。故事发生在15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洛罗认为情欲是罪恶,但当他看到美丽的波希米亚女郎爱斯梅拉达时,长期被禁欲主义所压抑的情欲蠢蠢欲动,并不择手段想占有她。在情欲的支配下,他竟派养子喀西莫多去劫持少女。喀西莫多是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他也深爱着爱斯梅拉达。当他看到弗洛罗求爱不成就想陷害爱斯梅拉达时,将主教推下了高塔。最后,人们在绞刑架下发现了喀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紧紧抱在一起的尸体。小说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的憎恨和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充分揭示了封建教会和王权的残暴本质,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充分利用了美丑、善恶的对比,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悲惨世界

雨果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发表于1862年。小说的创作历时20年,基本情节是作品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他原是个贫农出身的工人,因为给快要饿死的家人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度过了19年牢狱生活。刑满后,受仁慈的主教感化,化名马德兰,重新做人,成了成功的企业家并被推选为市长。但因为暴露身份而再度被捕。为了救女工芳汀的女儿,逃到巴黎,但一直不断遭到警探的追缉。小说通过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深刻揭示了“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社会本质,实际上反映了整个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但他又把一切问题看作道德问题,体现了作家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想把仁慈、博爱作为改造社会的良方。小说内容丰富,具有史诗般的风格。

爱默生

美国散文家、演说家、诗人。他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担任基督教惟一的神教派牧师,井开始布道。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1837年,他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发表了《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布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同时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精神领域的“独立宣言”。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被称为“爱默生风格”。

乔治·桑

法国女小说家。生于巴黎,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18岁时嫁给杜德望男爵,但她对婚姻并不满意,1831年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四阶段:早期作品称为激情小说,代表作有《安蒂亚娜》《华伦蒂娜》等,描写爱情上不幸的女性不懈地追求独立与自由,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与反抗的意志。第二阶段作品是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代表作有《木工小史》《康素爱萝》等,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攻击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而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第三阶段作品为田园小说,代表作有《魔沼》《弃儿弗朗索瓦》等,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绮丽的自然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第四阶段作品为传奇小说,代表作为《金色树林的美男子》。乔治·桑是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

安徒生

丹麦童话作家。出身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在店铺中当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829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安徒生的创作包括童话、戏剧、游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但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主要是他的童话故事。1835年,发表了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几乎每年发表一部集子,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被译成80多种语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大多带有一定自传性,表现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和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等;有的则嘲笑、讽刺上层贵族的愚蠢无知,如《皇帝的新衣》《园丁和主人》等;有的则表现了对理性的看法,如《白雪公主》等。

勃朗宁夫人

英国诗人。她出身于富裕家庭,15岁时从马上摔跌下来,伤了脊椎骨,长期卧床。静养期间博览群书,醉心于诗歌创作。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性,能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和希伯来语的《圣经》,13岁时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1838年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同时,她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也给予了很大关注,1844年发表的短诗《孩子们的哭声》,愤怒抗议资本家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1846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私奔,并出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居住了15年。她写给丈夫的爱情诗集《葡萄牙十四行诗集》,诗句精练,才华横溢,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以来最优美的十四行诗。

爱伦·坡

美国诗人、小说家、批评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江湖艺人的家庭,父母早丧,被爱伦夫妇收养。在英国受小学教育,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肆业一年。曾参加美国陆军,被选送至西点军校。一年后,被军校开除,从此开始专业写作生活。1847年妻子病故后精神日益失常。爱伦·坡的诗多写忧郁的情调,形象古怪奇特,主要诗集有《帖木儿》《诗集》等。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为推理小说和恐怖小说两类,所写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奇特的地方,刻意渲染恐怖神秘、朦胧凄恻的氛围,前者有《血色死亡的面具》《黑猫》《厄舍古厦的倒塌》等,后者包括《莫格街谋杀案》、《莉盖亚》等。他的创作在死后才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推理小说的鼻祖。另外,他作品中的神秘恐怖等特点对现代派作家也有一定的启发。

果戈理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和奠基人。他出生在大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尤其喜爱乌克兰的民谣、传说和民间戏剧。父亲早逝后,到彼得堡谋生,做过小公务员,并结识了普希金等人。果戈理的一生创作甚丰: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长篇小说《死魂灵》、短篇小说集《彼得堡故事集》等,讽刺了贵族地主阶级,表达了对小人物悲惨生活的人道主义同情,形成了“含汨的微笑”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讽刺喜剧也有很高成就,著名的《钦差大臣》尖锐讽刺了俄国官僚社会的丑恶本质,对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果戈理是俄国“自然派”文学的创始者,他的创作和普希金的创作相配合,共同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

别林斯基

俄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和政论家。1829年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语文,组织进步学生成立文学团体,后被校方开除。1833年开始为《望远镜》杂志撰稿,开始文学评论活动。别林斯基是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他创作丰富,对当时俄国文化艺术几乎所有领域中一切新现象都作出了反应。主要著作《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共11章,以对普希金创作的精辟分析为中心,系统论述了俄国文学从罗蒙诺索夫到普希金的发展过程,确认了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和《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等,论述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的形成过程,从理论上肯定并推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他的文学批评把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确的艺术分析,政治激情和哲理思考融为一体,在俄国和世界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地位。

狄更斯

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做过学徒、记者等。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小说《艰难时世》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双城记》。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和《远大前程》等等。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宣扬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

谢甫琴科

乌克兰思想家、诗人和画家。出生于农奴家庭,24岁时在著名画家勃柳洛夫帮助下成为自由人,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并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歌采用乌克兰民歌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发表有诗集《科布扎歌手》、长诗《卡泰林娜》、长篇抒情史诗《海达马克》等。毕业后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信念,创作了很多反对沙皇统治、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抗的现实主义诗篇,如政治讽刺诗《梦境》,长诗《高加索》《遗嘱》等。不久被沙皇当局逮捕流放,流放期间创作了《音乐家》《艺术家》等自传体小说。获释后,创作了《命运》《光荣》等政治性很强的诗歌,号召反抗沙皇暴政和农奴制度。谢甫琴科的诗歌创作对乌克兰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视为乌克兰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乌克兰语言文学的创建者。

鲍狄埃

法国巴黎公社诗人。他出生在巴黎,由于家境贫困,13岁就辍学在父亲的木箱店当学徒。但他从小热爱诗歌,14岁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年轻的女诗神》,歌颂了劳苦大众的革命斗争。在之后的1830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普法战争等历次革命斗争中,鲍狄埃不但以诗歌热情地赞扬起义的英雄们,而且参加到实际的斗争中去。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中,他被选为公社委员,创作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在艰苦的流亡生活中,创作了长诗《美国工人告法国工人》。他的诗歌热情豪迈,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气概,被列宁称为“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勃朗特姐妹

指英国19世纪的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1855)、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1818-1848)和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1820-1849)三姐妹。她们出生在约克郡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生活贫困,都上过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均因肺结核早逝。夏洛蒂的代表作是《简·爱》,带有自传性质,写一个出身贫苦的家庭女教师简·爱,她单纯、倔强,勇于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在平等基础上发展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小说被后来的女性主义批评者看作是女性小说开始崛起的标志。艾米莉的代表作《呼啸山庄》近年来声誉日盛,主人公是弃儿希斯克利夫。他与主人女儿凯瑟琳产生了爱情,但受阻分开,后来他设计报了仇。全书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结构巧妙,语言质朴有力。安妮的《艾格妮丝·格雷》和两个姐姐的代表作同年发表。勃朗特姐妹以其杰出的文学才华,在19世纪的英国小说史上形成了一座高峰,被称为“勃朗特峭壁”。

屠格涅夫

俄国作家。他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60年代后长期居住巴黎等地。他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特写集《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在日常的平淡生活中表现出浓郁的诗意。他的主要作品有戏剧《贵族长的早餐》、《村居一月》,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阿霞》《初恋》《处女地》等。屠格涅夫善于敏锐地把握时代特点,迅速反映俄国现实,对俄国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也为俄罗斯语言规范化做出了贡献。

惠特曼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他出身农家,曾做过教师、编辑。1838年惠特曼主编《长岛人》,传播民主思想,与此同时开始诗歌创作,1855年出版《草叶集》,收诗383首。以“草叶”命名诗集体现了诗人的民主思想,因为它赋予最普通的遭人践踏的小东西以崇高的地位与尊严。草叶也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美国“新人”形象,它象征独特的美国精神和性格。其中著名的诗歌有《船长啊,我的船长!》《自己之歌》等。这部诗集的自由体,豪迈奔放而又不失其音乐美感,在英语诗歌中独树一帜,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格律诗几世纪以来的垄断地位,开了英诗自由体在20世纪迅猛发展的先河,并对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福楼拜

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出生在卢昂的医生家庭,幼年在医院里度过。1840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后因病辍学。1846年开始,在卢昂附近的克罗瓦赛别墅定居,过着简单的生活,直至去世。福楼拜的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和《简单的心》等。基本主题是对资产阶级的揭露,他主张艺术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时作家要努力隐去个人的喜好,持“客观而无动于衷”的态度。在对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上,他十分注重遣词用句,形成了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他的主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和启迪了后来的作家,被推为现代小说的先行者。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描写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爱玛,因不满于婚后平庸的生活而酿成的悲剧,成为当时一部“新的艺术法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作家。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和中篇《地下室手记》等名著,为俄国文学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他的创作很有特色,擅长通过人物病态心理的分析和人物意识的表述米塑造人物;他善于运用象征、梦幻、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紧张压抑,情节发展急促,悬念迭起,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作品的开创性意义和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已为举世公认,现代派作家更将他奉为宗师。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峰之作,1866年发表,给作家带来世界声誉。作品描写19世纪60年代彼得堡的世俗生活。文官马尔梅拉多夫被裁员,女儿索尼亚被逼为娼。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因家庭贫困而辍学,面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他认为,历史是由超人创造的,他们通过流血建立的秩序是常人必须遵守的。他决定改造社会,为民除害,以证明自己是超人,结果他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婆子和她的妹妹后,却陷入极度的痛苦中,最后,他在笃信上帝的索尼亚的劝解下投案自首,在狱中皈依宗教,以忏悔的心情接受苦难,获得精神上的新生。作者揭露了俄国社会的不公和小市民的不幸遭遇,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痛苦,但无法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总结性作品。构思于19世纪50年代,发表于1879-1880年。小说描写了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之间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冲突和悲剧。老卡拉马佐夫依靠不正当的手段发了家,性情暴戾,极端好色,贪婪阴险。儿子们长大后都憎恶这个父亲,并为了争夺财产和女人而明争暗斗,只有小儿子阿辽沙纯洁善良,谦恭温和,不参与家庭纷争,并在父兄之间起着抑恶扬善的调节作用,是作者的理想人物,但有些苍白,最终也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小说通过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实际上表现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社会在资本主义和金钱势力的冲击下的社会悲剧的缩影。卡拉马佐夫一家的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横暴、腐化堕落等性格中的共同性因素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卡拉马佐夫性格”。

裴多菲

匈牙利革命诗人。他出生在平民家庭,少年时代曾度过一段流浪生活,熟悉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做过演员,当过兵。他的一生是和匈牙利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他从184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诗作采用民歌体,歌颂劳动人民。后期在革命斗争的间隙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如《民族之歌》《我的歌》《一个念头在烦恼着我》和《自由与爱情》等,另外还有《农村的大锤》《雅诺什勇士》(一译《勇敢的约翰》)和《使徒》等8首长篇叙事诗,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地表现了匈牙利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具有充沛的浪漫主义激情和爱国热情,具有极大的鼓舞力量。1849年7月在反抗俄奥联军的战争中不幸牺牲。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国剧作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商人家庭,在莫斯科大学法学系肄业。后在莫斯科法院工作8年,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开始写作。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共写了50多部剧本,是俄国最多产的剧作家之一。代表作有《自家人奸算帐》《大雷雨》《艰苦的日子》《没有陪嫁的女人》等,他的剧作生活气息浓厚,往往大胆讽刺暴露现实中的弊病,灵活运用民间和各阶层的语言,对白幽默,善于安排戏剧场面,情节紧张动人。另外,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俄国大力传播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人的名作,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为俄罗斯民族戏剧奠定了基石,对契诃夫等人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小仲马

法国作家。著名作家大仲马与一个裁缝女工的私生子,这种身份使他童年时代受尽讥笑,成年后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1848年发表小说《茶花女》,随后他本人把它改编成戏剧,一举成名。作品通过出身贫困的名妓玛格丽特和税务官之子阿芒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塑造了一个不甘堕落、心地善良的茶花女形象,忠实地再现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其他的戏剧作品还有描写交际花的世态喜剧《半上流社会》、谴责富人始乱终弃的《私生子》、鼓励失是少女走上正道的《奥布雷夫人的见解》等。小仲马注重戏剧的道德效果,足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使戏剧摆脱了纯粹的幻想和激情,其创作实践和主张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他出生于一个神父家庭,1846年进入彼得堡大学语文历史系研究哲学、历史、经济学和文学。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语文。1853年后,到彼得堡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杂志撰稿。1855年发表著名的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提出了“美是生活”。之后他接编《现代人》杂志,使它成了传播革命思想的强大阵地。他也因此于1862年被沙皇政府逮捕,并判处终身流放。在流放中,他写出了长篇小说《怎么办?》和《序幕》。《怎么办?》通过拉赫美托夫集中表现了俄国民主主义革命家的形象,通过薇拉的缝衣工场和她的四次梦境,宣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小说教育了一代青年和许多革命者。

易卜生

挪威戏剧家、诗人。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16岁时就开始在一家药材店当学徒,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拜伦等人的作品。1850年到首都,结识了文艺界一些思想进步的朋友,并开始诗歌和戏剧创作。这时期在艺术上处于探索期,主要作品有《爱的喜剧》、历史剧《卡提利那》、诗剧《布兰德》等。1864-1885年,长期居住在罗马、慕尼黑等地,创作的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青年同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剧,分别从社会政治问题和婚姻家庭问题入手,触及妇女解放等当时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晚期作品有《野鸭》《罗斯默庄》《海上夫人》《建筑师》等,都着重人物心理发展的分析,具有神秘的象征主义风格。易卜生的创作把19世纪末的欧洲戏剧,从形式主义拉回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

玩偶之家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之一。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女主人公娜拉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别人借钱。海尔茂发现原委后,担心因此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对她大发脾气,甚至要剥夺她教育孩子的权力。当债主受到感化主动退回借据时,他马上又对妻子做出一副笑脸。但娜拉已经觉醒,意识到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偶,愤而出走。剧作通过娜拉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虽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但娜拉出走的举动在当时妇女解放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艺术上,剧本紧紧围绕“伪造签名”展开,矛盾冲突紧张集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5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退伍后开始文学创作,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持批判态度,主张“道德自我修养”,擅长心理分析。之后多次到欧洲考察,认为俄国应该在小农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中。晚年,他思想发生转变,创作了《忏悔录》和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等多篇小说。托尔斯泰的创作被列宁称为“反映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63-1869年之间。它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着重写了俄奥联军和法军的几次重大战役及国内进行的卫国战争。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作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小说以贵族为主要人物形象,重点写了以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尔·别竺豪夫为代表的先进贵族艰苦的思想探索,探讨了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另外,小说还提出了新的历史观,赞扬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反映了人民战争的宏伟规模,具有史诗的艺术风格。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写于1875-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和卡列宁、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家庭和婚姻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提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她和年轻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后者被她的美貌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在一次和渥伦斯基口角后,她感到再也无法在这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卧轨自杀了。小说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复活

托尔斯泰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写于1899年,是作家长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作品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一次出席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告杀人并被错判的妓女正是他十年前诱骗过的农奴少女玛丝洛娃。他突然良心觉醒,到狱中探望玛丝洛娃并表示要与她结婚来赎罪,并竭力为她申冤。上诉失败后,又追随她到西伯利亚,一路照料。在流放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政治犯西蒙松,后者高尚的感情唤回了她纯洁的天性,她宽恕了聂赫留朵夫。而聂赫留朵夫目睹了人间的种种不幸和罪恶后,也从《圣经》中找到了解脱,在精神上得到了复活。小说一方面充满了批判的激情,暴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另一方面又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等,表现了作者世界观中的矛盾性。

马克·吐温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原名塞谬尔·朗荷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在英语里是水手的术语,意思是水深12英尺,表示船只可以安全通过。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一个贫穷的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学徒,当过排字工人、水手等。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与华纳合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历史题材的小说《王子与贫儿》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以及揭露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19世纪末发表的作品如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神秘的陌生人》等,绝望神秘情绪有所增长。

都德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学里任监学。17岁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成名,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流露了深深的乡土之恋。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土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他的创作倾向于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但由于视野不宽,造成批判力度不深的结果。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左拉

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出生在巴黎,幼年丧父,依靠奖学金读完了中学。1862年进入阿谢特书局打工,同时开始发表作品。左拉的创作和世界观充满矛盾:一方面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毁灭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创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一个女人的遗志》等,脱不开对浪漫主义作家的模仿,也显示了他对社会题材的浓厚兴趣和民主主义倾向。后来,他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在泰纳的环境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在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序言、《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等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作家在写作时应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搀杂主观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他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启示,历时25年创作了一部由20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代社会各方面情况。其中的《小酒店》《娜娜》《金钱》《妇女乐园》都十分著名。他还写有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玛德莱娜·菲拉》,三部曲《三城市》:《卢尔德》《罗马》《巴黎》,以及《四福音书》中的前三部:《繁殖》《劳动》《真理》,剧本《拉布丹家的继承人》《爱的一页》《狂风》等。1902年9月29日,左拉因煤气中毒而逝世。左拉的创作相当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场景,他的小说及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此后数十年间的法国文学。

哈代

英国小说家、诗人。他出生在英国西南部一个小镇,父亲是石匠。他自幼在乡村长大,上学时才离开家乡。1862年到伦敦学习建筑,同时从事文学、哲学等的研究。1867年回到家乡做了几年建筑师后,致力于文学创作。他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绿阴下》《远离尘嚣》《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和《卡斯特桥市长》等,这些作品反映了英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后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维多利亚盛世”帏幕掩盖下的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哈代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诗歌创作上,共写了918首诗,有《时光的笑柄》《即事讽刺诗集》《幻象的瞬间》《人生小景》《冬话》等诗集,内容多是日常经验,探讨悲喜互糅的人生,诗节多变化的试验,写得巧妙而含义隽永,对现代主义诗歌有重要影响。他晚年创作的以欧洲联军对拿破仑的战争为题材的史诗剧《列王》可以视为他创作的一个艺术性总结。此外还有《威塞克斯故事集》《一群贵妇人》《人生的小讽刺》和《一个改变了的人》等中短篇故事集。

德伯家的苔丝

哈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发表于1891年。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家境贫苦的农村少女,她勤劳善良,纯洁美丽。在地主庄园帮工时,被少爷亚雷侮辱,产下子。孩子病死后,她又到一家牛奶场当女工,和教师的儿子克莱相爱。新婚之夜,她向丈夫坦白了往事,二人分居。克莱远走巴西,杳无音信。她为了家庭,在绝望中和亚雷同居。克莱突然归来后,她悔恨交集之下杀死亚雷,自己也被判绞刑。这部小说生动展示了英国农村经济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和破产的痛苦过程。其中,苔丝的形象丰满感人,她坚强、勤劳而富有反抗性,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苔丝的人道主义同情,认为她是社会的牺牲品,同时大胆地对资产阶级的法律和道德进行挑战。

詹姆斯

美国作家。出生在纽约知识分子的家庭,自幼向往欧洲文明并常常来往于欧美之间。1875年起定居伦敦。他幼年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1862年起在哈佛法学院求学,1864年起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是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贵妇人的画像》《波士顿人》《卡萨西玛公主》《波音敦的珍藏品》《梅西所知道的》《未成熟的少年时代》《鸽翼》三部曲、《专使》和《金碗》等。这些作品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交往中的问题,赞赏优美而淳厚的品德,把个人品质高高置于物质利益甚至文化教养之上。擅长描写上层资产阶级的面貌,风格高雅细致。中短篇小说有《黛西·密勒》《丛林猛兽》等。他还写过很多评论文章,收在《法国诗人和小说家》《一组不完整的画像》《观感与评论》等文集中。詹姆斯的创作开创了西方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他的文艺评论也很有价值。

霍桑

美国小说家,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一个没落世家。1825年毕业于博多因学院,之后开始从事写作。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1860年回国专事创作。其代表作是以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红字》,通过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丝特·白兰因犯“通奸”罪被监禁、示众和长期隔离的故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伪,探讨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其他著名作品,有描写祖先谋财害命,其罪孽殃及子孙的长篇小说《带有七个尖角楼的房子》,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揭示人人都有隐秘罪恶 的短篇小说《教长的黑纱》等。他擅长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充满丰富想象,惯用象征手法,且潜心挖掘陷藏在事物后的深层意义,但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他称自己的作品是人的“心理罗曼史”。

莫泊桑

法国作家。他出生在诺曼底破落贵族家庭,母亲颇有文学修养,对他影响很大。后到巴黎读法学,曾参加普法战争,退伍后,在福楼拜指导下开始创作。1880年,因中篇小说《羊脂球》而一举成名。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妓女为解救同行的法国旅客而受到普鲁士军官的侮辱,谴责了体面的上层人物的自私和虚伪。之后,发表了《项链》《菲菲小姐》和《我的叔叔于勒》等300多篇短篇小说。他的小说侧重描摹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因而获得了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另外,他以《一生》和《俊友》(一泽《漂亮朋友》)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也有较高成就,后者通过出身低微的杜洛瓦向上爬的历史,成功塑造了一个冒险家的形象,揭示了当时政界和新闻界的某些黑幕。

王尔德

爱尔兰作家、诗人。出生在都柏林,父亲是著名医生和爱尔兰科学院主席,母亲是女诗人。他1871年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874年开始在牛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学习,受到新黑格尔派哲学等的影响,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早期作品有诗歌和童话,如童话故事《快乐王子》等。189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序言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唯美主义美学观点,提出艺术是一种撒谎,艺术家不应有倾向性和道德感等,这部作品也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1891-1895年创作了《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一译《少奶奶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和《认真的重要》等讽刺喜剧和独幕剧《莎乐美》。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颓废主义的先驱。

柯南道尔

英国小说家。他出生于爱丁堡,做过医生。因在一系列侦探小说中塑造了私人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而闻名。自1887年出版第一部《血字的研究》起,共创作了68篇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收录在《福尔摩斯的冒险》(1891-1892)、《福尔摩斯回忆录》(1892-1893)等集子中。这些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主人公福尔摩斯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清瘦独特的外貌,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敏捷的反应,深入虎穴的冒险精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柯南道尔在小说中,还把犯罪与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英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融入众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了侦探小说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社会性。

契诃夫

俄国作家、戏剧家。他生于塔甘罗格市小商人家庭,童年生活困苦。1879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之余开始创作。19世纪80年代中叶前,他写下大量诙谐幽默的小说,如写大官僚飞扬跋扈和小人物的卑微可怜的《一个官员的死》,写见风使舵的小市民奴性心理的《变色龙》等。80年代后半期,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写出了《万卡》《苦恼》《套中人》等杰出的短篇小说,对于下层人民的穷苦悲哀寄予深切同情,讽刺了沙皇专制的卫道士。1890年他到库页岛考察苦役犯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俄国专制制度的认识。此后不久写出震撼人心的中篇小说《第六病室》,揭露“萨哈林岛地狱”的真相。90年代,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开始戏剧创作,共写了5部多幕剧,最著名的是《樱桃园》。

欧·亨利

美国短篇小说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等,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被捕入狱,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这段生活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辛酸又充满温情的生活,形成了“含泪的微笑”的风格。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代表作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家庭贫困,从小以出卖劳力为生。1896年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后来辍学。阿拉斯加淘金是杰克·伦敦一生最有价值的经历,他开始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获得成功。早期作品有描写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北方故事》和揭露利己主义残忍性的长篇小说《海狼》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进化论思想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自传体长篇小说《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作家成名后理想幻灭而自杀的故事,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和庸俗。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在甲板天篷下》《一块排骨》等,但他日益脱离社会生活,追求个人享受。1916年他在精神极度空虚中服毒自杀。

德国浪漫派

德国浪漫派分为早期浪漫派和盛期浪漫派,或称后期浪漫派。早期浪漫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其活动时间自1797年至19世纪初期,施莱格尔兄弟共同提倡并编辑《雅典娜神殿》,以此为中心形成了耶拿浪漫派。他们主要是作为启蒙运动的对立面兴起的,坚持整体观念,推崇艺术,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派第二阶段大约自1810年至1820年,一般称为海德堡浪漫派,以荷尔德林为代表。他们比较重视创作和整理“国故”,并以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工作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标志之一。他们对德国中世纪文化遗产的发现和重新审视,改变了近代德国民族文学的导向。另外,荷尔德林、霍夫曼、格林兄弟等人的创作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德国古典文学

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歌德和席勒共同创造的文学。它是18世纪以来德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顶峰。古典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是肃穆恬静,清晰明朗,优雅庄重,和谐完美。它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的最高价值就是培养教育人。德国古典文学不同于法国古典文学,虽都以古希腊文学为楷模,但歌德和席勒对希腊的向往,更主要是面向未来,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带有“英雄幻想”的憧憬,想通过艺术使人类达到完善与和谐。基于此,歌德发出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宣言。这期间,他们的主要作品有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浮士德》(第一部),席勒的《华伦斯坦》和《威廉·退尔》等。

湖畔派

英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出现在18世纪末,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因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隐居而得名。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的,1798年他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出版。当《抒情歌谣集》两年后再版时,华兹华斯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用民间语言写田园生活,写诗人的真实感受。这后来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西欧派

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农奴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1841年左右形成于莫斯科,主张俄国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其成员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拉诺夫斯基、恰达耶夫、屠格涅夫、鲍特金等,另外,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人在思想上也接近西欧派。《祖国纪事》《现代人》和《俄国导报》等是西欧派的核心杂志。这一派成员比较复杂,他们抨击君主专政政体,但只愿通过普及教育和科学等手段进行改革,完全排斥革命。在文学方面维护现实主义原则和果戈理的创作,成为自然派的主力,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

它也是一种程式文学。由于破案大多采取推理方式,故又称推理小说。侦探小说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是《莫格街谋杀案》等。在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等一系列小说,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神探形象,同时也促进了侦探小说的勃兴。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侦探小说,这类小说描写艰苦的环境和打斗场面,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刻画上,与传统侦探小说不同。代表作家有哈美特等,代表作是哈美特的《血腥的收获》。

自然主义

文学艺术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它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是孔德。法国自然主义运动高潮是在19世纪50至60年代涌起的。代表作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8年泰纳在《历史与批评文集》中第一个规定了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含义。19世纪60年代下半叶左拉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文学观点和基本特征,即描绘客观现实生活、实验的方法等。此后自然主义在欧洲其他国家又掀起高潮。

巴黎公社文学

指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参与者进行的文学创作。巴黎公社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多以这次革命运动为题材。比如于勒·瓦莱斯创作的小说《起义者》,出色地再现了巴黎公社的斗争史实。诗歌创作是最出色的,以《国际歌》作者欧仁·鲍狄埃为首的庞大诗人队伍,留下了大量作品,用朴素的歌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公社的革命历程。巴黎公社文学的主要特点是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强烈的战斗精神,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文学流派,它的出现,宣告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不久在俄国也出现了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精神分析派

是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现代批判流派。所谓精神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心理现象来揭示隐匿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原因大多是藏在潜意识领域,而且大多与性欲有关,这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并认为有三个因素决定精神过程:“本我”“自我”“超我”。文学批评中的精神分析派在作品分析中采用了弗洛伊德的某些理论。如对梅尔维尔《白鲸》的分析中,就采用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一种泛性欲主义,即基本上是用性欲冲动来解释人的各种精神和实践活动。精神分析派的解释有时很牵强,因此精神分析派在文学批评中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它的某些概念和术语在现代各种新的批评流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浪漫主义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用各国方言写成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中古欧洲盛行的骑士传奇、抒情诗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艺思潮,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多个国家。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的产物,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它的主要特征是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歌颂大自然,诅咒城市文明,提倡回到自然,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英国的雪莱和拜伦,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以及俄国的普希金等都创作了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颓废主义

或称颓废派,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表示不满而又无力反抗,所产生的苦闷彷徨情绪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它的思想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颓废主义者”的名称最早用来称呼一群放浪的法国年轻诗人,1986年魏尔伦创办《颓废者》杂志,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片面强调艺术的超功利性,特别从变态的人类情感及与死亡、恐怖有关的主题中发现灵感,否定文艺的社会作用。这种倾向后来在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现代主义流派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颓废主义是一种复杂矛盾的现象,它是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产物,故不少作家都受其影响,如王尔德、勃洛克等人,所以,很难简单地用它来概括某一个文艺流派或作家。

唯美主义

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首倡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他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标榜文艺脱离社会,提倡纯粹美,追求抽象的艺术效果。这种观点在王尔德等人的创作中得到全面体现,后来英国文艺理论家佩特使之系统化。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其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康德的美学思想。它追求艺术的形式美和表现技巧,在艺术上开创了各种美的领域,如怪诞、丑恶、颓废和乖戾等,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是颓废主义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象征主义

一个文学流派。1886年9月15日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详细阐述了象征主义的创作原则,这成为象征主义流派诞生的标志。它反对当时片面重视描写造型美的帕尔纳斯派,主张抒写个人的隐秘情感,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惟一真理”。为此,象征主义者改变了诗的语言,对常用的字词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重视诗歌的音乐性,追求一种扑朔迷离、晦涩难懂的风格。1886-1891年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比较昌盛的时期,主要作品有马拉美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等。此后许多象征主义诗人纷纷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发展,作为一个流派的象征主义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思潮和艺术风格,它的影响非常深远,如20世纪法国诗人瓦莱里、德国的里尔克和爱尔兰的叶芝等人的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象征主义风格。

印象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其思想基础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最初产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美术界,得名于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后来迅速扩展到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艺术家经常只凭对现实的主观观察和变幻无常的感觉或瞬间感受进行创作,否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反对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思想。印象主义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含蓄、朦胧和模糊,暗示着某种宿命力量对人的捉弄。20世纪初又产生了龚古尔兄弟的“心理印象主义”,史蒂森生和康拉德的异域情调,神秘的自然力等不同风格的变种,后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预示了意识流文学的产生。主要作品有施尼茨勒的独幕剧《鹦鹉》和《木偶》等。

同类推荐
  • 特工皇爷

    特工皇爷

    “雷雨,你小子到底有什么理想?”沁国皇帝问道“理想?我说我是重生来解救世人的,你信吗?”雷雨道。。。。。。。。。。“你就不能说句真话吗?”沁国皇帝说道“那我说我是来解救所有漂亮姐姐妹妹的,你信吗?”雷雨道PS1:这是一个特工转世,解救异世漂亮姐姐妹妹的故事。PS2:这是一个特工转世,上的书堂,下的了战场的故事PS2:这是一个特工转世,开疆扩土,横扫一切的风骚故事。。。。。。。
  • 山河泪之仁者为王

    山河泪之仁者为王

    一个爱好电影和游戏的小职员下夜班回家,没想到误打误撞竟摸黑穿越到了中国最黑暗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无暇抱怨运道不公的他只能从头再来,努力挣钱过日子。然而当一幕幕悲情故事上演之后,一个个人物如过眼云烟般从面前闪过之后,拨开重重迷雾,他赫然发现自己在这个时空竟有一段离奇悲壮的身世。从此,他不能再置身世外,只有义无反顾地融入历史,用自己从电影和游戏中学到的技能,去书写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回到唐末当皇帝

    回到唐末当皇帝

    大唐盛世,如烟花灿烂,黯然落幕却悲凉凄切,帝辱臣死,巍峨殿堂,尽数飞灰烟灭……某孤身而来,却见黎民百姓竟为草中累累白骨,苍凉之处,且看某如何平军阀、斗豪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

    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沧海桑田,奏响了一曲钟鼓雅乐。那些发生过的故事,那些被前人视为客观的存在,随着时光的变迁,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之下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为令人难以解开的谜案。
热门推荐
  • 血魔狂圣

    血魔狂圣

    一个来自山村的少年,被上天所谓的圣人所操控,得到的,却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为了反抗命运的不公,他加入秘密门派,却无意中听闻门派不为人知的秘密,最后遭天下人追杀。一个被上天捉弄,为世人同敌之人,最终经过自己努力,终于颠覆上天站在了天地巅峰,与天抗衡与世人为敌,且看《血魔狂圣》如何颠覆天地,独霸六界!
  • 王者荣耀之纵横天下

    王者荣耀之纵横天下

    他,曾经是国服第一强者,打爆美服,吊打韩服!因一次事故失去了记忆,重回高中校园。当,叶天拿上手机的那一刻开始,他要完成未完成的使命,要让华国站在王者荣耀电竞的金字塔顶端!游戏不是他的本领,因为他的体内有一本混沌遗书,透视眼,玄学医术,还有龙魂诀,以及神秘的龙魂血脉……清纯校花,美女老师,温柔女总裁,一个个都追着叶天……拳打富二代,脚踢高富帅!还有谁不服?
  •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在三战爆发后的五年时间里,战争遗留下来的生化武器并没有消散殆尽,世界各地出现“异人类”,城市毁灭后,生存地区成为了“国家”。主角艾克在身世成迷的情况下,和自己的队友为了人类的未来在不断奋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两位特殊的“首领”,解开了他的身世之谜以及一个巨大的阴谋......
  • 剑走巅峰

    剑走巅峰

    地球灵气枯竭,一代剑道狂人狄青灵魂打破虚空,来到满是灵气的星辰大陆。这里用灵气修炼,排山倒海。这里用灵气御剑,斩天灭地。但这里却不修神魂,不用精神力,没有神识。虽然附身废材,但是一代狂人,照样踏着天才,走向剑道巅峰。
  • 巫女惑心

    巫女惑心

    生来便被六界众生追杀,只因她是灵力充沛的巫女族公主,更是预言中覆灭六界的神。千年传承的皇家祭祀家族中,一本名为玄传的秘典,却显示出了被封印的一段千古往事。一位掌控六界的女子,以她的风姿和力量,令六界中的各位王者臣服。由她带走了万年风华……
  • 跟帝王学管人

    跟帝王学管人

    本书全面梳理了金圣叹的学术思想;在思想渊源方面,不仅分析了金圣叹对李贽《童心说》的继承和变革,而且考察了金氏与钱谦益的通经致用思想的渊源;其次,介绍了关于金氏的文学思想,对金氏的虚构论、人物个性论、叙事角度论、章法结构论等小说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等。
  • 天地覆

    天地覆

    无字书,玄机藏,混元初始衍苍茫。千古修,万界殇,干戈竞逐血染疆。乱世棋,黑白子,纵横寰宇谁称强。中天乱,动板荡,天地诛戮战八荒。
  • 玄女浮华

    玄女浮华

    跨越了生死寻到他,只得了一句,“姑娘是何人?”翻云覆雨大闹异界,只遇他回眸一笑,“阿华,好久不见。”似乎是什么也不在意,却在危难时救她于水火之中。“喂,储云,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很重要么?”“当然!”“恩,那么喜欢。”也许记忆就是他在黎明下煜煜生辉的一双潋滟蓝眸,那淡淡的笑容。
  • 墨染情天

    墨染情天

    穿越时空而来的超级强悍剩女遇上了超级无敌腹黑男,在一次次的阴谋阳谋中女主被算计赖上了温柔男主。但是请别忘记女主也是很腹黑的哦。看女主如何步步为营的走出女王范。。。
  • 老大不小

    老大不小

    一部很“私人”化的小说——中年人的内心底层的情感及敏感的婚姻状况。